第一章微觀導言_第1頁
第一章微觀導言_第2頁
第一章微觀導言_第3頁
第一章微觀導言_第4頁
第一章微觀導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授課人:于傳崗答疑:電話箱:ycg1973@163.comQQ:864766954Micro-Economics西方經濟學

微觀部分教材及學習要求教材:西方經濟學,吳瓊編著3版。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5。學習要求:課堂作業、課后作業。期末閉卷考試。第一章

引論

一、為什么要學習經濟學二、什么是西方經濟學三、西方經濟學的由來和演變四、經濟學研究的兩大基本問題教學目標1.理解經濟學的含義,掌握西方經濟學的定義,掌握西方經濟學的兩個組成部分;2.理解掌握資源的稀缺性的人類欲望無限性的含義。“大多數經濟學家一致同意的十個主張”1.租金上限減少了可得到的住房數量和質量。(93%)2.關稅和進口限制額通常降低了一般經濟福利。(93%)3.有伸縮性浮動匯率提供了一種有效的國際貨幣協定。(90%)4.財政政策(例如,減稅或增加政府支出)對低于充分就業的經濟有重要的刺激效應。(90%)5.如果要平衡聯邦預算,應該在經濟周期中而不是每年中來實現。(85%)6.現金轉移支付使領取者福利的增加大于等量現金的實物轉移支付。(84%)7.巨額聯邦預算赤字對經濟有不利影響。(83%)8.最低工資提高了年輕人和不熟練工人中的失業。(79%)9.政府應該按“負所得稅”的思路重建福利制度。(79%)10.排污稅和可交易的污染許可證作為控制污染的方法優于實行污染上限。(78%)[美]曼昆:《經濟學原理》“經濟學是一門使人幸福的藝術。”

1925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蕭伯納第一節為什么要學習經濟學

“為什么要學習經濟學的一條最重要的理由是,在你的一生中——從搖籃到墳墓——你都會碰到無情的經濟學真理。作為一個選民,你要對政府赤字、稅收、自由貿易、通貨膨脹以及失業等問題作出判斷,而對這些問題只有在你掌握了經濟學基本原理之后,才能夠得以理解。”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保羅薩繆爾森第二節什么是西方經濟學1.西方經濟學的內涵及研究內容一般來說,通常所說的西方經濟學指:20世紀30年代以來,特別是二戰后,在西方經濟理論界有重要影響的(主流的)經濟學說或基本理論。

經濟理論的研究。經濟理論及經濟政策和有關問題的解決途徑。包括:經濟史研究、方法論體系、對經濟現象的純理論研究。本書所說的西方經濟學(西方)經濟學:是研究各種稀缺資源在可供選擇的用途中進行有效配置的科學。研究稀缺資源的配置與利用,在有限資源的各種可供利用組合中,進行選擇的科學。選擇--資源配置--利益最大化機會成本配置、利用福利最大化經濟主體有哪些?家庭企業政府政府企業家庭要素產品和服務工資轉移支付稅收人員政府購買稅收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研究國內經濟問題國家之間的經濟問題⑴微觀經濟學Microeconomics

:研究企業、家庭和單個市場等個體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及其后果。研究對象是個體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解決的問題是資源配置。Resourceallocation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無形的手Invisiblehand)研究方法是個量分析。研究經濟變量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2.經濟學組成⑵宏觀經濟學

Macroeconomics:研究一個國家整體經濟的運行,及政府運用經濟政策來影響整體經濟等宏觀經濟問題。研究對象是整個經濟。(政府行為)解決的問題是資源利用。中心理論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一只有形的手---凱恩斯主義)研究方法是總量分析。第三節現代西方經濟學的由來和演變(1)重商主義。代表人物:英國托馬斯?孟、法國柯爾貝爾。把金銀看作是財富的唯一形式,認為對外貿易是獲得貨幣財富的真正源泉。只有在貿易中多賣少買,才能給國家帶來貨幣財富。1.西方經濟學說簡史(2)古典經濟學。主要代表人物: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托馬斯·馬爾薩斯和約翰·穆勒。把經濟研究從流通領域拓展到生產領域。否認只有農業創造財富,認為一切物質生產部門都創造財富。提出了勞動價值論的基礎。市場機制是“看不見的手”,價格體系是最好的資源配置辦法。亞當·斯密(AdamSmith)是經濟學的主要創立者。他于1723年出生在蘇格蘭的克科底,青年時就讀于牛津大學。1751年到1764年在格斯哥大學擔任哲學教授。在1776年發表的偉大著作《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該書一舉成功,他于1790年去逝。享年77歲。斯密一生未娶,沒有子女。亞當·斯密生平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在《國富論》的序論中,他指出政治經濟學的兩個目標:第一,給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計,第二,給國家或社會提供充足的收入。總之,其目的在于“富國裕民”。他認為:市場價格機制就象一只“看不見的手,指引著個人追求私利的活動,客觀上又實現了社會利益,使社會資源能合理而有效率地分配到各種商品的生產上去”。因此,他認為:國家不應該干預市場機制發揮作用,而應實行自由放任政策。備忘錄

亞當·斯密獻給女王陛下的一本書中寫道:女王陛下:

“請你不要干預經濟,回家去吧!國家做什么?就做守夜人。當夜晚來臨的時候你去敲鐘。你只要看街上沒有偷盜行為,你就回家,只要你不管經濟,經濟就能發展”。代表作《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1817年。李嘉圖發展了亞當、斯密的思想,建立起了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以分配論為中心的理論體系,并提出了比較成本學說。他認為:每個國家都可以通過生產具有相對優勢的商品,通過國際貿易獲得利益。2、大衛、李嘉圖

(DavidRicardo)(英)(1772-1823)(3)新古典經濟學19世紀中期資產階級感到勞動價值論對他們階級利益的危害,提出了邊際效用價值論,建立了一個以“均衡價格論”為核心的經濟學體系,主張三自原則,即:自由競爭,自由貿易、自由放任的經濟原則。他們認為:在自由競爭條件下,資本主義價格體系的調節能夠自行實現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保證經濟在充分就業的條件下均衡的發展,政府不必干預經濟。劍橋學派。

20世紀初由英國馬歇爾創建。lfredMarshll(1842-1924)。馬歇爾的門生A.C.庇古、D.H.羅伯遜(1890~1963)等長期在英國劍橋大學任教。邊際革命、邊際三杰。19世紀70年代,英國杰文斯、法國瓦爾拉斯、奧地利門格爾幾乎同時提出邊際效用價值論。馬歇爾《經濟學原理》1890年第一版。馬歇爾綜合了邊際三杰的成果,提出系統的微觀經濟理論,廣泛流行于西方。運用數學方法,從供求角度分析市場價格,以解決資源配置、資源報酬等問題,主張市場自發調節。馬歇爾微觀經濟學的多次補充20世紀初壟斷的形成,使原來以完全競爭為條件的微觀理論受到挑戰。在1933年,英國的羅賓遜、美國的張伯倫提出了不完全競爭和壟斷競爭理論。20世紀30年代以后希克斯、瓦爾拉斯、帕累托等提出的一般均衡理論、序數效用論、福利經濟學等。之后關于市場失靈與微觀政策調節的研究可以說是對微觀經濟學的總結。博弈論以及與企業產權分析相聯系的制度經濟學是微觀經濟研究的最新發展。(4)宏觀經濟學英國凱恩斯JohnMaynardKeynes(1883-1946)。1930年代大危機使自由市場經濟理論受到挑戰。1936年凱恩斯發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提出國家干預經濟思想,標志著宏觀經濟學產生。對宏觀理論的抨擊弗里德曼貨幣主義和芝加哥學派拉弗供給學派盧卡斯的理性預期學派F.von哈耶克新奧地利學派等。

他否定了薩伊的觀點,他認為:在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資本邊際效率遞減規律”和“靈活性偏好規律”的作用下,社會對消費品和投資品的需求是不足的,總需求不衡等于總供給,總需求不足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主要原因,消除經濟危機,政府必須干預經濟,以刺激總需求。凱恩斯提出了經濟中還存在著“一只看得見的手”看得見的手2.現代經濟學:新古典綜合派薩繆爾森:把微觀和宏觀理論綜合在一起,構成新古典綜合派——現代流行的西方經濟學主流體系。馬歇爾創立的微觀理論凱恩斯創立的宏觀理論薩謬爾森PaulAnthonySamuelson

(1915~2009):芝加哥大學文學學士,哈佛大學文學碩士,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代經濟學直接來源于1970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從1940年起,薩謬爾森一直執教于麻省理工學院。薩謬爾森在經濟學領域中可以說是無處不在。進入大學一開始學習經濟學便遇到薩謬爾森的《經濟學》教科書。新古典綜合學派:薩繆爾森他們認為:當代資本主義經濟是一種公私混合經濟,既需要由政府來對國民經濟進行調節和管理,又需要運用市場機制和自由競爭來提高經濟效率。保羅·薩繆爾森總結:階段時間代表人物主要貢獻:古典17世紀—19世紀中期斯密、李嘉圖微觀經濟學凱恩斯19世紀后期—20世紀初凱恩斯宏觀經濟學現代20世紀中期-現在薩繆爾森微宏綜合斯密李嘉圖馬歇爾馬克思凱恩斯約翰·穆勒薩繆爾森古典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學現代經濟學庸俗經濟學庸俗經濟學后古典經濟學1.資源配置問題第四節經濟學研究的兩大基本問題(1)資源與要素。Resources資源:用來生產那些滿足人們需要的產品(勞務)的手段或者物品。自由資源經濟資源經濟學討論的資源基本上有三種:人力資源humanresources自然資源naturalresources資本資源capitalresources要素:當資源被投入生產過程用以生產滿足人們欲望的最終產品與勞務時,被成為生產要素,簡稱要素。

生產四要素人力---勞動L財力---資本K物力---土地N,泛指一切自然資源智力---企業家才能E(管理)(2)資源的稀缺(有限)性Scarcity稀缺:指相對于人們無窮的欲望而言,資源是稀少短缺的。稀缺的原因:一定時期內物品本身是有限的利用物品進行生產的技術條件是有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舉例:原子彈與糧食生產組合糧食原子彈方式億噸個

A015B114C212D39E45F500369121512345ABCDEF生產可能線(生產可能性邊界或生產轉換線)

PPF:ProductionPossibilityFrontier資源既定,所能達到的兩種產品的最大組合。原子彈糧食(3)生產可能線(4)人欲望(需要)的無限性。清人胡澹庵編輯的《解人頤》中收錄了《不知足》詩:終日奔波只為饑,方才一飽便思衣。衣食兩般皆具足,又想嬌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無田地少根基。買得田園多廣闊,出入無船少馬騎。槽頭拴了騾和馬,嘆無官職被人欺。縣丞主薄還嫌小,又要朝中掛紫衣。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夢西。(5)效率效率:是指最有效地使用社會資源以滿足人類的愿望和需要。鑒于人的欲望的無限性,就經濟活動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最好地利用有限的資源。在不會使其他人境況變壞的前提下,如果一項經濟活動不再有可能增進任何人的經濟福利,則該項經濟活動就被認為是有效率的。資源有限欲望無限如何使用有限的資源來滿足人們無限的需求欲望經濟學(6)經濟學是選擇的科學(7)選擇中的機會成本。OpportunityCosts機會成本:資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后,所放棄的其他用途的最大利益。理論上,機會成本是資源改作它用的各種可能中最優的選擇。上大學的機會成本分析?0369121512345ABCDEF原子彈糧食ABCDEF各點的組合怎樣?機會成本(opportunitycost)是指把一種資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就必然放棄在其它用途中所能獲得的最大的利益。個人、企業或國家在選擇中都存在機會成本。如國家選擇生產軍用品和民用品,企業選擇生產X或Y,個人選擇上學或工作等。人類社會必須面對和解決的五個基本問題選擇Choices

,稀缺的資源如何進行合理配置。A.生產什么?(產品)what;B.如何生產?(要素組合)how用什么方法。C.為誰生產?(分配)forwhom

如何分配此外,還有D.生產多少?(數量)howmanyE.何時生產?(時間)when2.資源利用問題資源的浪費可能很嚴重。比如你身邊的事情?稀缺的資源如何進行充分利用?生產可能線以內的任何一點表示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既存在資源稀缺,又存在資源浪費。0369121512345ABCDEFG原子彈糧食如何突破生產可能性邊界制度的變革。EconomicInstitutions當前世界上解決資源配置和資源利用的兩種基本經濟制度:市場經濟制度計劃經濟制度0369121512345ABCDEFH原子彈糧食技術進步。資本積累。

資源配置和資源利用都與經濟體制相關,經濟資源配置和資源利用的方式是在一定的經濟制度下進行的。不同的經濟體制下的效率和公平原則是不同的。西方經濟學家把經濟體制分為三種類型:1、計劃經濟:公平但缺乏效率;2、市場經濟:有效率但缺乏公平;3、混合經濟:效率和公平可以得到較好的協調。3、資源配置、資源利用和經濟體制單項選擇題1、經濟學研究的是A、企業如何賺錢的問題;B、如何實現稀缺資源的有效配置問題;C、用數學方法建立理論模型;D、政府如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