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井抽水試驗方案_第1頁
機井抽水試驗方案_第2頁
機井抽水試驗方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型河渠交叉建筑物抽水試驗按《水利水電工程鉆孔抽水試驗規程》(SL320-2005)進行。由地質人員根據試驗區的地下水分布、流向及埋藏條件,含水層的巖性結構,顆粒組成,成層特性、含水層的厚度及透水性與富水性的定量估算進行抽水試驗設計。設計宜包括下列內容:試驗目的、試驗方案及試驗段的選擇,抽水孔、觀測孔結構,成孔工序,過濾器型號規格以及安裝要求。抽水設備與試驗測試工具的技術要求,現場試驗技術與試驗記錄要求滲透系數計算方法與計算公式的選擇,相關水文地質條件分析的要求。本渠段大型河渠交叉建筑物抽水試驗一般只進行單孔試驗,多個含水層需要進行分層抽水時,抽水孔段的結構類型應根據各個試驗含水層的厚度分別確定,并應對試驗含水層和相鄰含水層的隔水層或相對隔水層采取止水隔離措施。當含水層厚度不大于15m時,宜采用完整井抽水,當含水層厚度大于15m時,可采用非完整孔抽水。完整孔抽水,其過濾器長度宜為含水層厚度的0.9倍以上,非完整孔抽水,其過濾器長度和位置,應根據擬選用公式的適用條件確定。非均質層狀含水層,當其單層厚度不小于3m時,可采用非完整孔進行分段抽水,過濾器置于單層中部,長度宜不大于1/3單層厚度,當單層厚度小于3m時,不宜進行分段抽水試驗。抽水試驗的基本技術要求:松散含水層抽水孔中的過濾器外壁應設置測壓管,其有眼部分長度應與抽水孔過濾器一致。在試驗各次降深中,抽水吸水管口均應放在同一深度。從承壓水層中抽水,吸水管口宜放在含水層頂板以上適當位置,從潛水含水層中抽水,吸水管口宜放在最大降深動水位以下0.5?1.0m處。抽水孔和觀測孔中的靜水位和動水位、動水位和出水量均應同步進行觀測。試驗停止后,應立即進行恢復水位觀測,并應在抽水停止后第1min,2min、3min^4min^6min^8min^10min^15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80min、100min、120min各觀測一次,以后每隔30min觀測一次。試驗過程中,應對附近可能受影響的孔、井和泉、地表水體等進行水位或流量觀測。試驗時,宜在每段抽水開始前和抽水結束前各測一次水溫,同時各取一組水樣進行水質分析。現場工作抽水孔、觀測孔的孔位應由地質、鉆探人員共同現場確定,松散含水層抽水孔孔徑不小于200cm。并應采用跟管法鉆進。試驗孔段不應使用泥漿和植物膠沖洗液鉆進。進行地下水位觀測。試驗孔段均宜取1?3組試樣進行顆分試驗。設備安裝、洗孔、試驗抽水和觀測靜水位應按規程進行。試驗一般進行3次降深,以在抽水孔測壓管內測得的降深為準,各次降深間的差值宜相等。且單次降深不宜小于0.5m,潛水含水層中抽水孔最大降深不應大于含水層厚度的0.3m,承壓水層中抽水動水位不宜降到含水層頂板以下。試驗時抽水開始后的第5min、10min、15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宜各觀測一次動水位和出水量,以后每隔30min觀測一次。采用地面離心泵和潛水電泵抽水時,抽水孔的水位波動值應不大于3cm,觀測孔的水位波動值應不大于1cm。單孔抽水穩定延續時間不應小于4h,在抽水穩定延續時間內,出水量實測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小于平均出水量的5%,并無增大或減小的趨勢。抽水試驗孔及觀測孔結構試驗設備安裝結束后,應按《規程》附錄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