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營銷與互聯網的巨大影響_第1頁
事件營銷與互聯網的巨大影響_第2頁
事件營銷與互聯網的巨大影響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事件營銷與互聯網的巨大影響

諾基亞曾有一個戶外廣告,十分簡單,只有一行字:你每眨一下眼睛,全世界就會賣出4部諾基亞。如果給互聯網做個廣告,可以這樣說:你每眨一下眼睛,全世界就會新增無數條信息。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你會目不暇接,這,就是網絡時代。互聯網(Internet),顧名思義就是能夠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參與的互動信息平臺。Internet最早起源于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DARPA(DefenceAdvancedResearchProjectsAgency)的前身ARPA,該網于1969年投入使用,由此,ARPA成為現代計算機網絡誕生的標志。早先的ARPA,更多使用于軍事領域,20世紀80年代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建立NSFnet,在全美國建立了按地區劃分的計算機廣域網并將這些地區網絡和超級計算機中心互聯起來,由此實現了Internet面向大眾開放的轉變。中國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進行Internet的相關接觸和研究,直到1994年4月,中關村教育與科研示范網絡工程進入互聯網,實現和Internet的TCP/IP連接開通了Internet全功能服務,中國才被國際正式承認為有互聯網的國家。此后,中國互聯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展起來。《第2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截止到2010年12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到4.57億,2010年全年網民數量增加7330萬人,增幅近20%。我們無法想象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正在通過網絡進行信息發布、瀏覽、分享、交流。據相關數據報告顯示:2009年的時候,中國網民每日所有上網時間超過10億小時,是美國的兩倍,同時預計到2015年,中國互聯網用戶人數將達到6.5億,互聯網普及率從現在的29%上升至接近50%,互聯網將覆蓋40%的農村人口。數字技術徹底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網絡媒體及電子商務也會逐漸成為社會主流。一分鐘能分享多少事——搜索引擎、社交網站的錦上添花每當自己遇到或者被人問到不知道或者不清楚的問題時,中國網民常常會扔下或被人扔下這樣一句話: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并不是筆者為百度做廣告,而是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人們對搜索引擎的習慣性運用和依賴到了怎樣的程度。互聯網的最基礎功能是提供信息,在海量信息中,如何找尋到自己想要的網絡營銷培訓信息,便是搜索引擎誕生的原因。只需鍵入幾個關鍵詞,搜索引擎的搜尋、篩選、定位信息的功能便能找出你想要的所有信息,并且自動給出相關聯的內容鏈接,給網民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在美國,搜索引擎使用率已經超過90%,中國目前的使用率遠低于此,還有更大的上升空間。但,前面說過,截止到2010年12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到4.57億,如果不用搜索引擎,他們從哪里獲得信息,事件營銷從哪里入手呢?這就不得不提另一個熱門話題:社交網站。搜索引擎在中國的平淡發展,正是源于社交網站的火熱。大多時候,網民先從社交網站獲得信息,然后才使用搜索引擎得到更詳細的內容,退居第二的搜索引擎著實有些尷尬。什么是社交網站說起社交我們并不陌生,這是一種人際交往的形式,而社交網站,是網民進行人際交往的場所。最早的形式應該是BBS(BulletinBoardSystem)了,就是現在眾所周知的“論壇”。著名的天涯論壇是中國創立最早規模最大的虛擬論壇之一,目前有近5000萬注冊用戶,高峰期在線人數達數十萬人,也就是說,每天至少有幾十萬人在天涯上瀏覽、評論、分享信息,將其傳播給更多的人,彼此互不相識的人可能因為一句話的共鳴,就成為了朋友,個體的社交圈會不斷地擴大和重疊并最終形成龐大的社交網絡,這就是網絡的力量。可以說,社交網站帶來的影響已經不是“一傳十,十傳百”,而是“一傳百,百傳萬,萬傳億”的效果。回想2004年的芙蓉姐姐,不過是在水木清華BBS上貼出一些個人照片,便立即走紅,當時在網站首頁出現3000次,網站版內推薦2000次,搜索總流量1160萬,點擊總流量3億,所有媒體報道超過1000家。直到現在,芙蓉姐姐一舉一動的曝光仍然吸引著網民的極大關注。2009年,百度貼吧爆出的“賈君鵬事件”,僅6個小時內超過39萬點擊率,1.7萬名網友參與互動,“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迅速成為網絡流行語,并延伸到現實社會中,成為調侃話語,著實讓人們在語言上狂歡了一把,此事在不久后被證明是一家傳媒公司為魔獸游戲所做的策劃,據說整個事件中網絡營銷從業人員800余人,注冊ID2000萬余個,規模實在令人咂舌。這兩個案例,水木清華和百度貼吧成為了網絡事件的載體,隨著SNS網站的興起,更多社交網站成為了事件營銷的平臺,而SNS網站之間的交互應用,又為事件的傳播推波助瀾,例如,通過貓撲網站可以直達人人網(校內網),新浪網站的內容,可以一鍵分享到新浪微博、人人網(校內網)、開心網、豆瓣網等多個社區網站。社交網站的發展利用并驗證了“六度分割理論”(SixDegreesofSeparation),也叫“小世界理論”,即“人際關系脈絡方面你必然可以通過不超出六位中間人間接與世上任何人認識”。這一理論起源于1967年,美國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StanleyMilgram的一次實驗,當時米爾想要描繪一個連接人與社區的人際聯系網,結果發現了“六度分隔”現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