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影業:用消滅奇跡的方式創造奇跡_第1頁
樂視影業:用消滅奇跡的方式創造奇跡_第2頁
樂視影業:用消滅奇跡的方式創造奇跡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樂視影業:用消滅奇跡的方式創造奇跡

在外界眼中,樂視影業是一家成就奇跡的公司。在巨頭和獨角獸強勢入局的殘酷競爭格局下,樂視影業用了四年時間,在中國電影市場中分到了更大的一杯羹——四年總共發行34部影片,創造的總票房超過60億元。站在這條優美的增長曲線下,樂視影業的CEO張昭——這位出身傳統電影行業的大佬,如今游刃有余地穿梭在互聯網時代的電影業中,面對飆升的票房收入,他提出不要總追求票房最大化,要用消滅票房奇跡的方式創造產業奇跡;他要把電影從制造業變成服務業,他認為娛樂要成為文化的心靈雞湯,他用效率和速度丈量著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的腳步,見證著中國電影格局發生的巨大變化。產業運作讓情懷落地2015年在中國電影史的坐標中,堪稱“神奇”的一年,矗立在數字上的游戲讓資本熱血澎湃,票房呈現快速擴張的趨勢。截至2015年12月3日,中國電影票房收入已經超過400億元,保守估計2015年票房同比增長超過40%。從上游的資本侵略,到下游的院線擴張,再到視覺技術層面的大踏步前進,中國電影正在為全球提供一個視覺遼闊的空間。但與此同時,從國家的宏大愿景上出發,“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文化產業要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電影產業因其強大的綜合性,成為文化產業的核心推動力。在張昭看來,要想建設起一個電影強國,還需要在內容質量、技術含金量、全球化、三四線城市開拓、法制化等多個方面做出努力。“中國電影和好萊塢相比,我覺得不是技術的差距,是體系的差距。”張昭說。翻開張昭的履歷可以發現,他九十年代初赴美留學,獲電影制作碩士學位(MFA),在美期間電影作品曾多次獲獎,“作為一名海歸的電影學子,你心里琢磨的就是有一天能夠真正和好萊塢掰掰手腕。”在專訪過程中,張昭盡顯出他的民族情結。而讓這種情懷落地,是張昭這些年在苦苦求索的一個問題。“這條路非常難,表面上大家看到的是好萊塢的電影產品,實質上是全球市場體系在支撐著它的商業話語權。拍一個電影很容易,錢多就能解決,但市場體系是多少錢才能建立起來的?中國電影不可能僅僅依靠一點內容就可以占領全球商業市場。《英雄》、《臥虎藏龍》都是一個特例,因為它們不是一個產業,而只是一部電影,沒有產業基礎。”張昭說。“用做產業的方式去做公司”,張昭進一步強調,中國電影要做大產業體系,形成一個可持續的商業體系。而談起中國電影的“走出去”,張昭認為,中國的電影敘事不是全球化的,通過與好萊塢合作,我們需要明白,能否遵循好萊塢的因果敘事在中國電影走出去過程中是很重要的。“過去我們講人的境界、詩的意境只能停留在藝術市場中,而進不了大的商業市場。”今年,樂視影業也宣布與好萊塢達成包括《長城》在內的13部電影項目合作,同時宣布與獅門影業、黑馬漫畫公司(DrakHorseComics)、《獅子王》導演羅伯特·明可夫(RobMinkoff)達成合作協議。樂視影業在“講一個全球觀眾都能聽得懂的中國故事”的路上不斷前行。堅持讓電影為相對精準的用戶服務資本裹挾IP前來,激蕩起2015年電影市場的浪潮。競爭手法的變化,往往預示著這個行業的發展到了一個新的節點:以快速迭代、極致、用戶體驗為核心要素的互聯網思維,正在從追求極致用戶體驗和大數據挖掘兩個維度,進行傳統電影產業的變革。從光線影業之后再出發的張昭,迅速以互聯網人的姿態投入到樂視影業。“用互聯網的方式對電影系統的每一個環節進行改造。”復盤樂視影業這四年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多點發力的“打法”看起來毫無章法,但實際上都深度契合樂視影業一貫的邏輯——受眾才是最重要的。不論是簽約張藝謀、徐克,還是鄭曉龍、郭敬明,不論是破二十億票房的《小時代》,還是以《熊出沒》為代表的動畫片,以《睡在我上鋪的兄弟》為代表的青春片和以《九層妖塔》為代表的奇幻視效片,甚至以《歸來》為代表的文藝片,都符合樂視影業的投資定位,“電影為相對精準的觀眾服務,而非追求泛眾的票房”。盡管電影行業競爭激烈,還面臨著“野蠻人”的叩門,但對于強者而言,競爭從來不是壞事,只會讓市場進步得更快,樂視影業從互聯網那里學會了什么叫真正尊重用戶體驗。“在樂視影業的商業體系中,分眾電影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解決你為誰服務的問題,而不是你為所有人服務。”張昭說。一定程度上說,成就樂視影業的只有兩個字——用戶。但張昭也指出,純商業的思路畢竟不是影視行業的全部,影視行業可以有《小時代》,但影視行業不能因此就拋棄《歸來》這些題材,因此,將年輕的創作力量和成熟的創作力量結合是樂視堅持的方向。“互聯網+電影是一個變革,今后的電影產業不能再單純圍繞著電影本體創作的思路,而是要圍繞著普通用戶來運作。我們要把一個制造業、資源產業變成服務業。電影產業從120年前誕生那天起,就是在法國街頭的大棚和北京天橋的洋片盒里為大眾提供娛樂服務。”張昭指出。“不是不要考慮拍好電影,而是要考慮為什么用戶拍好電影,這對像我這樣傳統的電影人很痛苦,需要一個過程。”張昭說。而對于電影行業的終極意義,張昭的思考更加深刻。他認為,“要用傳遞文化價值的方式來做電影行業,我們不要忘記文化產業的基本職能,一個電影公司的終極目標是讓富士康的15跳變成0跳。”麥茨曾指出,一部電影,不論是好,是壞,在大方向上,都是促進整個電影產業的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