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八節簡約的設計傾向李子凡皮子臻張翔翔蔣星宇概述理論研究大師及代表作品CONTENT總結概述summary01
20世紀的最后20年時一個建筑思潮不斷變化的年代,越來越多的風格或形式一個接一個,以令人困惑的速度發展變化著。70年代初期開始引人關注的一些后現代主義建筑師們,希望通過游戲般地使用建筑語言組合各種歷史符號,以之與現代主義建筑的美學和道德標準相抗衡。在結構主義思潮的沖擊下,一些建筑師帶著對哲學家德里達和鮑德里雅的解構哲學的獨特解讀,將日益紛雜、瘋狂甚至走向自我毀滅的世界反映到建筑形式當中。智利巴塔哥尼亞的aonni礦泉水廠古根海姆美術館
概述90年代以來,在習慣了現代建筑的流動空間、后現代主義的隱喻和解構主義的分裂特征之后,建筑界開始關注一種以繼承和發展現代建筑一個明顯特征的潮流——向“簡約”回歸。雖然對這種風格命名各部相同,如“新簡約”、“極少主義”或“極簡主義”等,然而,不論具體的稱呼如何,這種設計趨勢的主題是以盡可能少的手段與方式感知和創造,即要求去除一切多余和無用的元素,以簡潔的形式客觀理性地反映事物的本質。包豪斯校舍巴黎附近的薩伏伊別墅
概述理論研究theoreticalresearch02
理論研究一些理論研究或專業雜志已經開始關注這種現象。J.格蘭西在他的一本著作《新現代》一書中,稱極少主義是“90年代的風格”。意大利《DOMUS》雜志前主編V.M.蘭普尼亞尼在其《持久的現代性》一書中,對這種“新簡約”做了理論上的探索。意大利《蓮花》雜志、西班牙《草圖》雜志、法國《今日建筑》以及英國《建筑設計》雜志紛紛出版“極少主義”專輯,分析和評價這一趨勢。英國《建筑設計》雜志西班牙《草圖》雜志V.M.蘭普尼亞尼著作
理論研究荷蘭法爾斯修道院簡約”并非這個時代特有,且形成的原因。有來自技術方面的原因,即當產品的簡約性成為降低成本以適應大規模生產的要求時,那些復雜的方式將被淘汰;也有來自意識形態、思想方式等方面的,如傳統宗教哲學中一直有主張道德和宗教簡樸嚴肅的理念。最后還有來自一書觀念的原因,因為自工業革命以來形成的一個觀念是,順應時代和技術要求的“簡約”以已成為一種文化進步的標志,并逐漸上升為一種藝術原則。直至60年代西方繪畫、雕塑等領域出現的極少主義藝術原則。直至60年代西方繪畫、雕塑等領域出現的極少主義藝術,都追尋一種幾何形體和結構,運用人工而非自然材料,如金屬和玻璃以表達一種精工細作的光潔表面,運用排列重復等手段,創造一種三維的秩序感。大師及其代表作品architecture03鮑森彼得·馬里諾坂茂E.S.德·穆拉鮑姆施拉格和埃伯勒雅克·赫爾佐格和皮埃爾·德·梅隆P·祖姆托吉貢和古耶A.C.巴埃薩代表人物12345679108
大師及其作品分析H.萊安
大師及其作品分析H.萊安
鮑森80年代的作品主要是為富有的藝術品商設計的住宅或公寓,以沒有裝飾的平面和體量、空曠的空間及材質的光的戲劇性效果為特征。西爾維斯汀則以設計商業性的藝術品畫廊著稱。這一時期,許多畫廊的陳設趨向于一種中性的空間,以獲得最佳的效果展示展品本身。兩人的設計體驗有某種共同的特征同樣適用于品牌時裝店,對于紐約和倫敦的時裝店而言,越寬敞的店面展示越少的商品,意味著商品的價格越昂貴,品質也就越高。業主希望他們的商品像畫廊里的藝術品一樣被展示,與以往提供給顧客豐富的商品信息不同,他們希望顧客走進寬敞的店堂,自己直接欣賞服裝本身,避免一切分散注意力的細節和誘導。
大師及其作品分析J.鮑森
1995年鮑森設計的紐約麥迪遜大街CK分店正式開業,在這里,CK希望這不只是一家普通的時裝店,而是展示其全部的高品位設計的場所。這家時裝店占據了一座歷史建筑的底層至4層,極為簡潔的大片無框玻璃使整間店面像一個巨大的時裝展示臺。逛街的大理石鋪地,白色墻面、有節制的展品布置,使顧客在一種平靜、和諧的氛圍中感到自己是整座商店的主人。
大師及其作品分析
彼得.馬里諾
美國的彼得.馬里諾設計的紐約阿瑪尼時裝店,從建筑到室內設計都表達這樣的概念:在今日的商品社會中,時尚與建筑都是臨時易變的。正東建筑以一個簡潔的白色盒體的形象從整個麥迪遜大街深色的建筑背景中脫穎而出。和周圍嘈雜的環境不同,建筑空間顯得平靜、安詳,是時裝理想的抽象容器。
大師及其作品分析坂茂
個人簡介:坂茂,1957年出生于日本東京。1977年至1980年就讀于南加州建筑學院,1980年至1982年就讀于庫柏聯盟建筑學院。建筑風格:坂茂最廣為人知的特色則是對自然建筑材料的運用,尤其是大膽采用紙管材料,從1989年開始,創作一系列的“紙建筑”的探索實驗,充分展現建筑設計和自然環境融合的創新思考。他不僅是國際知名的建筑師,更是一位人道主義者,他曾說:“二十世紀的建筑大師為大眾建造公共建筑,而冷戰后一代的建筑師應該為少數人服務,例如種族沖突的受難者和因災難而無家可歸的人們。”坂茂的人道主義觀充分表現在他的行動上,他運用紙建材的輕巧、組裝迅速的特點,為大地震后的阪神災民設計紙教堂及臨時房屋,也為非洲盧旺達難民搭可以安身的居所。“紙建筑”對于坂茂的理念里不僅僅是一種結合高科技的創作,更深含了他作為知識創造者對人類社會的關懷與責任。
坂茂災后重建房
坐落在斯里蘭卡基德林的災后重建房由東京的坂茂建筑事務所完成。這100間安置房屋建在斯里蘭卡東南海岸,Tissamaharama地區的一個穆斯林漁村,當地在2004年的海嘯受災嚴重。建筑師坂茂的目標是設計出與當地氣候相適應的房子,建設中他們利用當地的勞動力和材料,以同時帶動經濟,并且在設計時直接與村民交流,聽取建議。比如按照他們的要求,每間房屋都有獨立廚房和浴室;且按照政府的要求,臥室安排在房間的另一側,中間是一處開放的有屋頂的空間。這個空間可作為一個供家人親友聚在一起的娛樂空間,若婦女需要回避則退入內室。當地的橡膠樹被用作隔墻和配件,結構墻為壓縮土塊。這一項目獲得了2013年度“阿卡漢建筑獎”的提名,這個獎項1977年創立,用以表彰對伊斯蘭建筑做出重大貢獻的建筑設計和建筑師。
坂茂蘇黎世傳媒集團Tamedia辦公大樓
蘇黎世傳媒集團Tamedia辦公大樓由純木料建成:柱子、橫梁,甚至楔子,大樓是由以紙盒房而聞名的日本建筑師坂茂和瑞士工程師共同合作的項目,這棟木建筑不僅雅致高貴,同時擁有先進的防火技術。坂茂的設計充分展示了日本木工的傳統工藝。Tamedia辦公大樓是為蘇黎世媒體中心480名員工提供辦公地點的建筑。這座建筑采用了先進的日本合成技術。頂部是一個雙重斜坡的屋頂,這種設計是當地極具鄉土氣息建筑形式,由于乳形通風口和法國巴洛克建筑風格相結合,整座建筑顯得尤為引人注目。建筑師們傾向于一個低強度構造系統,shigeruban在瑞士的第一個項目,嚴格遵守了國家環境責任措施,在加熱和冷卻系統上采用地下水,也就做到了完全拒絕使用化石燃料。此外,雙立面的結構為室外氣候金土室內提供了一個緩沖區域,同時在此處也可以收獲無與倫比的景觀河視野。
坂茂游牧博物館
這是一座充滿獨特創意的展覽建筑。面積為5200平方米其主體結構采用了152個鋼質集裝箱,屋項由再生紙所制的管子鋪設而成,墻面使用了可循環使用的木板,地面則鋪設石子和沙子。所有這些構件都可以方便地拆卸并運到外地重裝,以作流動展出,而且這些材料也都可以回收再利用,體現了很好的環保理念。這是一個可以遷徙的藝術展廳,2005年剛一亮相紐約便引起轟動。游牧博物館在2006年贏得了工業設計杰出成就獎的金獎。此后它相繼在東京等世界各大城市亮相。設計師坂茂說,游牧博物館創造了一種獨特的建筑概念。他自信地表示,選用集裝箱為主要建筑材料,是因為它們曾經四處漂泊,本身是一部環游地球的傳奇。
大師及其作品分析E.S.德·穆拉
個人簡介:艾德瓦爾多·蘇托·德·莫拉(EduardoSoutodeMoura),葡萄牙著名建筑師,2011年普利茲克獎獲得者。現年58歲的建筑師德莫拉在葡萄牙波爾圖工作,他早年曾在阿爾瓦羅·西扎的事務所工作,(1992年的普利策獎獲得者),并于1980年開設了自己的事務所。建筑風格:其作品簡潔而又富有想象力,作品簡單明了、易于解讀,然而在他動手之前,人們總是猜不到,他會竟然用這種方式來建造。其后期作品總是透露出—種經過時間磨礪后返璞歸真的睿智和幽默,他曾精確地用博爾赫斯的短篇小說來比喻自己的作品——“一段文字不應修改太多,不然的話,它最終會變得太過刻意,讀者能感覺到作者的疲憊從而也會覺得厭倦。因此你得做得非常微妙,使文字似乎從一開始就是那樣的。”主要作品①維亞納堡文化中心②布拉加市政球場③保拉瑞哥歷史博物館①②③E.S.德·穆拉
大師及其作品分析鮑姆施拉格和埃伯勒
迪特馬·埃伯勒952年生于奧地利。1973-1978年于維也納工業大學學習。1976-1977年伊朗,致力于都市發展研究。自1985年與鮑勃施拉格合作成立事務所。2004年美國建筑協會榮譽會員教學:1987-1989年奧地利維也納工業大學客座教授1994年美國紐約希拉鳩大學客座教授2003-2005年蘇黎世高等工業大學建筑學院院長卡洛·鮑姆施拉格1956年生于奧地利弗拉爾貝格州布雷根茨市。1982年碩士學位師從威廉·霍爾茨保爾教授。1984-1985年成立鮑姆施拉格-埃伯勒-埃格爾事務所。1985年與迪馬特·埃伯勒合作成立事務所。2004年美國建筑協會榮譽會員。教學:1994年美國紐約希拉鳩大學客座教授1997年帝國斯圖加特應用科學院客座教授。自2007年德國慕尼黑美術學院建筑及城市規劃教授維爾瓦特住宅(多恩比恩)阿爾特恩萊德木工車間(德國赫爾加茲)柯里愛克醫院(比利時)鮑姆施拉格與埃伯勒的作品主要是體現在住宅的設計上,他們開始于住宅設計的研究,然后逐步走向其他建筑的設計上·······他對建筑的處理分為城市和郊野兩種不同手法;位于城市中心的,由于周圍建筑環境的影響,他們不會強加一種全新的建筑形式;而在空曠的郊野地區,沒有現成的參照系,則會采用新奇的建筑設計手法。鮑姆施拉格和埃伯勒鮑姆施拉格和埃伯勒
這個住宅的平面也體現了大進深的特點。這種平面形式使建筑在節地、節能和降低造價等方面都有所提高。空間設計很緊湊,陽臺圍繞外墻,采用透明和不透明的兩種玻璃,住戶可以把推拉板移至臥室前保持隱私,也可以用推拉板將陽臺與公眾地方隔開,減少戶外干擾。這種簡單設計解決了幢與幢之間距離過小、私密性差的問題。阿施樂古住宅二期
大師及其作品分析雅克·赫爾佐格和皮埃爾·德·梅隆
Herzog&deMeuronArchitekten,BSA/SIA/ETH(HdeM))是一家瑞士建筑事務所,1978年成立于瑞士巴塞爾,總部亦設于此。它的創辦人和資深合作人,雅克·赫爾佐格和皮埃爾·德·梅隆都曾就讀于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他們最為著名的作品有將巨大的倫敦河岸發電站改造為泰特現代美術館.雅克·赫爾佐格與皮埃爾·德·梅隆是哈佛大學設計研究所和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訪問教授。2002年,赫爾佐格和德梅隆獲得了建筑業的最高榮譽普利茲克獎。赫爾佐格和德梅隆早期的作品具有抽象派還原的風格,受到極簡主義的影響。然而,他們近年來的作品,例如東京普拉達旗艦店,巴塞羅那,以及為2008年奧運會而設計的北京國家體育場卻流露出一種變化的趨勢。
雅克·赫爾佐格和皮埃爾·德·梅隆魯丁住宅赫佐格和德穆隆事務所1997年建成的作品魯丁住宅。他們在一段時期內對于極少主義的偏好使得他們關心建筑的形式被不斷剝離到達何種極端的程度還能夠維持成其為“房子”的最基本狀態。建筑像一個被拋入曠野的孤零零的石塊,在風雨雷電的沖刷下成為錨固整個宇宙空間的一個原點。正如里爾克所堅信的,風吹雨打“加固”了家宅,家宅和宇宙通過對抗相互激活,而家宅成為了我們心理存在的地圖。魯丁住宅本身更像一個孤傲的內核,懸浮在一個緩坡的曠野之上,建筑完全以其整體而作為一個抽象的事物呈現,拒絕任何進入、探索和解讀的嘗試,甚至住宅的主入口也被刻意地隱藏在懸置平臺的底部而逃離觀者的視線。魯丁住宅更像一個沒有方向性的實體,或者完全可以被想象為一塊渾圓的鵝卵石。
雅克·赫爾佐格和皮埃爾·德·梅隆倫敦塔特現代美術館
泰特現代美術館已于2000年5月開幕,現址的泰特美術館于2001年改為泰特英國藝術館。最受歡迎的館藏為拉斐爾前派和泰納的作品。拉斐爾前派是復古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合成物,3個最著名的畫家亨特、米萊斯和羅塞蒂,各自有精彩的代表作。英國風景畫家泰納的水彩畫作品多充滿朦朧之美,專室收藏在Clore藝廊中,泰納的風景畫含括許多國家城市,今年10月起將特別展出他在法國以塞納河為主題的作品。泰特現代美術館專門收藏20世紀現代藝術,畢加索、馬蒂斯、安迪瓦豪、蒙德里安、達利的作品吸引全世界的觀眾前來觀賞,美術館并未按傳統的年代編排方式陳列它的藝術品,而是把藝術品分成四大類,分別擺放在3樓和5樓的展廳內。這四大類是:歷史-記憶-社會、裸體人像-行動-身體、風景-材料-環境、靜物-實物-真實的生活。這種割破歷史脈絡的陳列方式使得觀眾在同一個空間與時間與不同年代圍繞同一主題創作的藝術品相遇,人們在觀看莫奈的大型壁畫“睡蓮”的同時可以瞥見身旁的RichardLong創作于1991年的石頭陣。不同的藝術思維和創作手段在此直接碰撞,這正是泰特現代美術館的高明之處,也是它指引人們思考藝術的的精神魅力所在。
雅克·赫爾佐格和皮埃爾·德·梅隆戈茲美術館GalleryforGoetzCollection
這個美術館是一個獨立的體量,它座落于一個在街道和20世紀60年代的老房子之間的像公園似的花園中,周圍種植著白樺樹和針葉樹。因此這個建筑既可以作為一個公共建筑也可以成為一個純粹的私人美術館;這個定位將在未來決定。這個美術館的建筑理念來源于收藏家40年來所購買的藝術品的風格,這些作品包括20世紀60年代至今的Nauman,Ryman,Twombly,Kounellis,Federle等人的作品。一個木質結構擱置在一個同樣尺度ScreenHunter_012的鋼筋混凝土的基礎上,這個基礎有一半埋在地下.這樣從外面就只能看到它上面的玻璃部分了。一個同樣的磨砂玻璃帶圍繞著木質體量的最上面的部分,使得展覽空間中柔和的日光從地面上4m的高度射入。展覽空間的墻的高度在4m~5.5m之間。上下兩層畫廊間設立了兩個混凝土加固桶。其中大的一個作為辦公室和接待室。根據天氣的情況和觀察者的位置,這個畫廊可能像個封閉的、豐富的體量,包含各種材料(磚合板、磨砂玻璃、未加工鋁板),或者像一個放在兩個泥鏟上的花園中的木盒子。
雅克·赫爾佐格和皮埃爾·德·梅隆戈茲美術館GalleryforGoetzCollection
從建筑外部來看,他的構造絕對可以說是令人不可思議的,相當重要的原因是入口和辦公ScreenHunter_015室的設計,通過大塊的透明玻璃可見,看似傳統的一層布局。但實際上,它們占用了橫跨低處的兩個混凝土管中的較大一個,一層大部分的玻璃就起到了高側窗的作用,這與美術館上部的玻璃窗的作用完全相同。在內部,空間組織形式相對簡單。內部空間的寬度和組織形式允許樓梯向上或向下通向展示層,而美術館本身就是三個房間縱向排列的組合。盡管與變化的光線相適應,但這個“白色盒子”的內部是一個完全連續的空間,我們在其中可以欣賞那些藝術品。相比之下,他的外部確是令人難以捉摸的。根據周圍的環境,樹木的影響可以反射到玻璃上,玻璃就好像完全融入到了周圍的環境中。
大師及其作品分析P·祖姆托PeterZumthor
彼得·祖姆托(PeterZumthor)1943年4月生于瑞士巴塞爾的建筑設計師,早在80年代就為人熟知了。到了90年代,他的作品更是層出不窮,這些作品有著重建永恒價值的獨特視角,令人刮目相看。比如瑞士丘爾藝術博物館(1990年)和老房子(1993年),瑞士沙芬托的古格倫宮(1994年),瑞士瓦爾斯熱澡堂(1996年),奧地利布雷根茲藝術博物館(1997年),等等。2009年獲得有建筑界諾貝爾獎之稱的普利茲克獎。祖姆托說:“我認為現代建筑必須反映出所附帶的任務和自身本質。建筑不是一輛車或者一個象征,能將其本質顯著的表現出來。在社會中,建筑以自己的語言抵制浪費,贊美精簡。我認為,建筑語言的結構問題不在于具體的風格。每個建筑均是在特定的社會條件下因特殊的用途而建立,我的建筑試圖回答這一從簡單事實中涌現出來的問題,并且通過盡可能精確的方式表達出來。”設計意圖:遠遠望去,這個浴場像是一個多孔的單體石塊,從山脈里天然的長成;它就在那里,好像一直都在;隨著時間的流逝,它逐漸長成為它所在的場地的形狀和歷史的一部分,而且并不起眼,但是卻又不能夠想象這個場地沒有了它。瓦爾斯鎮溫泉浴場ThermalBathVals
P·祖姆托
這是個改造項目,成功挽救了瀕臨破產的瓦爾斯溫泉。建筑坐落在瓦爾斯,位于瑞士阿爾卑斯山一個狹窄山谷里的邊遠村莊,海拔高度為1200m。寬闊的室內空間曲折向前,就如同要通過側面的巨大開口向前尋找到光線。內部空間與外部景觀相互影響著。在一些地方,建筑再現了多孔沉積巖風化而成的深洞似的巨大空隙。但在其他地方,通過熱或冷的水池、明或暗的空間、或靜謐或音樂彌漫的小環境、或自然或芬芳的空氣以及浴場中或分隔或開敞的空間,整個建筑就如同一個擁有一系列不同類型與尺度的隔室的地下洞穴。光線的切入讓人們能夠從幾何角度將建筑解讀為一大塊的石“桌”或石板。日光透過天花板上的縫隙灑落在不同的空間中,這些空間又根據其在沐浴過程中的專有功能有所區別。身體浸入溫泉時的各種感官體驗、各階段的感受倍加強烈。瓦爾斯鎮的溫泉浴場ThermalBathVals
P·祖姆托
設計理念:卒姆托設計之初對美術館的構想是一座可以吸收湖面薄霧和光的建筑,他在一次演講中說到:“我在一個雨天首次拜訪了康斯坦茨湖畔,印象最為深刻的不是這個小鎮本身,而是沿山路而下時,光所產生的奇妙變化,這便讓我有了想要創造一個能夠將籠罩在湖面上,可清晰透射光線的薄霧吸納進建筑的想法。這作為設計的靈魂一直延續下來。”
布列根茲美術館ArtMuseumBregenz
P·祖姆托
建筑的主體是一個方形玻璃盒子,共六層(地下二層,地上四層)。最上的三層為三個混凝土盒,垂直方向相互脫開,由三道承重墻支撐。每個混凝土盒的頂面敞開且封以半透明的玻璃天花。整個建筑的外表面鋪滿經過精心加工的大片玻璃板,看起來像是帶有褶皺的羽毛或是一種鱗狀的結構。建筑沒有明顯基座,而是直接立在地上。所有的玻璃板都采用相同尺寸,既不打孔又不劃分,僅僅用大的鋼夾子以鱗片狀的排布方式固定在鋼框架上。玻璃的側邊緣暴露在外,玻璃與玻璃之間隔著一定的縫隙。整個外框結構獨立于內部的混凝土盒子,就像單獨一層皮膚,并使內外的空氣可以相互流通。各層樓板和樓梯都經過打磨,墻體和天花泛著柔和的光。布列根茲美術館ArtMuseumBregenz
P·祖姆托個人簡介
AnnetteGigon1959年出生于瑞士黑里紹,1984年畢業于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1984--1988年先后在巴馬赫&呂艾格蘇黎世事務所工作、赫佐爾格&德梅隆事務所工作,1989年與MikeGuyer合作成立事務所,2001年擔任洛桑理工學院客座教授,現定居蘇黎世
MikeGuyer1958年出生于美國俄亥俄州,1984年畢業于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1984--1987年在鹿特丹OMA雷姆·庫哈斯事務所工作,1987--988在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擔任漢斯·庫霍夫助理講師,1989年與AnnetteGigon合作成立事務所,2002年擔任洛桑理工學院客座教授,現定居于蘇黎世吉貢和古耶AnnetteGigon&MikeGuyer
大師及其作品分析設計意圖:
Gigon/Guyer的作品可以被看作是表現出一種對于多樣化的極簡主義的關注。如果說傳統的極簡主義是有關物體的自主--空間與形式的幾何純粹,同一性與單純性的表面--通常呈白色或接近于白色--并具有構建的結構,那么多樣化的極簡主義則是關于復雜的承前啟后的關系,既有占絕對優勢的形式與空間的幾何單純性,也有不規則,巧妙變化的多個但是同時外觀上單一的表面,整體構建與結構克什納博物館kirchnermuseum吉貢和古耶
建筑師安排了四個在平面上正交、互相脫離、錯動的實體,它們在體量上不相連接,僅通過大廳聯通。這四個展示空間是克什納博物館的核心,被用作專門展覽藝術品。四個正交的實體,每個體量的姿態都極其克制——白色墻體、橡木的地板鋪裝以及玻璃屋頂形成了一個簡潔的立方體。克什納博物館kirchnermuseum吉貢和古耶
蘇黎世的鐵路轉換站呈現為一個巧妙變化的方盒子,唯一的幾扇窗也被刻意地處理成與墻面完全一致,建筑像一座微微起翹的暗紅色混凝土塊,佇立在一片錯綜復雜的鐵軌旁。蘇黎世的鐵路轉換站RailwaySwitchingStation吉貢和古耶
卡爾克瑞斯考古公園在一片羅馬戰場的遺址上修建了幾座小型建筑:整個建筑被銹跡斑斑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服務培訓教材課件
- 腺病毒診療規范
- 法治教育的重要性與實施策略
- 水果運輸司機勞務合同
- 2024溫州市龍灣區職業技術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4沈陽市遼中區職業教育中心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工程維護及保養合同2025
- 離婚合同簽訂時債權處理的五大要點
- 物業保安服務禮儀培訓
- 共有產權房屋買賣合同
- 污泥技術污泥運輸方案
- 下肢動靜脈潰瘍的護理
- 照明維護方案
- 設備管理制度的風險評估與防范方案
- 辦公樓裝飾工程設計及施工招標文件室內裝飾
- 半導體行業對國家國防戰略的支撐與應用
- 2024年十堰市中小學教師職稱晉升水平能力測試題附答案
- 智能點滴自動監控方法設計
- 特殊土地基處理措施課件
- 2023年中國海洋大學輔導員招聘考試真題
- 神經內科護理查房課件眩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