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 綜合復習試題_第1頁
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 綜合復習試題_第2頁
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 綜合復習試題_第3頁
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 綜合復習試題_第4頁
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 綜合復習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七年級下冊綜合題辨析題論述題仔細觀察下圖后回答問題。(1)此圖人物是誰?(2)你怎樣評價他的事跡?【答案】(1)鄭成功。(2)評價:鄭成功收復臺灣,驅逐了荷蘭殖民者,是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窘馕觥俊驹斀狻浚?)依據圖片關鍵信息:“旗幟上的鄭字”并結合所學可知,此圖人物是鄭成功。(2)依據所學可知,1661年,鄭成功率領大軍從金門出發,跨海作戰,打敗荷蘭殖民者。1662年荷蘭殖民者投降,至此,被荷蘭殖民者占據了38年的臺灣,重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鄭成功收復臺灣,維護了國家主權和領土的完整,給荷蘭殖民者以沉重的打擊,對亞洲其他國家也間接起到了保護作用。鄭成功對臺灣地區的開發,促進了臺灣社會的發展。鄭成功是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真宗深念稼穡,聞占城稻耐旱,各遺使以珍貨求其種。一一文瑩《湘山野錄》材料二:"自大街及諸坊巷,大小鋪席,連門俱是,既無虛空之屋”?!安璺幻课甯c燈,買賣衣服圖畫花環之類,至曉即散,謂之鬼市子”。一一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材料三: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當,所得動以百萬計。宋高宗材料四:國家根本,仰給東南。一一《宋史》(1)材料一體現了北宋時期農業發展的原因是什么?農業發展主要體現在哪一方面?(2)材料二反映了宋代商業較唐朝有哪兩個方面的發展變化?(3)結合所學,材料三反映了宋時外貿主要通路是什么?為此,宋朝朝廷設置哪一機構負責管理?(4)結合所學,材料四“仰給東南”體現了經濟重心發生了什么變化?說一說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答案】(1)統治者的重視引進新的品種/從越南引進占城稻(2)地點不受限制(打破坊市界限),時間不受限制(3)海上絲綢之路市舶司(4)經濟重心完成南移北方多戰亂,南方相對安定;北民南遷,帶來先進的技術和工具:南方自然條件優越:南方政府重視。【解析】【詳解】(1)依據材料一信息“真宗深念稼穡,聞占城稻耐旱,各遣使以珍貨求其種”分析概括可知,材料一體現了北宋時期農業發展的原因是統治者的重視,農業發展主要體現在從越南引進占城稻。(2)依據材料二信息“自大街及諸坊巷,人小鋪席,連門俱是,既無虎空之屋”。“茶坊每五更點燈,買賣衣服圖畫花環之類,至曉即散,謂之鬼市子”分析概拾可知,材料二反映了宋代商業較唐朝有兩個方面的發展變化是地點不受限制(打破坊市界限),時間不受限制。(3)依據所學可知,材料三反映了宋時外貿主要通路是海上絲綢之路,為此,宋朝朝廷設置市舶司負責管理。宋朝的海外貿易超過了前代,成為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廣州、泉州是聞名世界的人商港,近至朝鮮、口本,遠達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海丿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加以管理。(4)依據所學可知,材料四“仰給東南”體現了經濟重心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國家根本,仰給東南”是指南宋時期,政府的財政收入,主要來自南方特別是東南地區。所以當時我國經濟領域出現的重人變化是我國經濟重心完成南移或我國南方經濟發展水平超過北方,這種變化最終發生于南宋。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是北方多戰亂,南方相對安定;北民南遷,帶來先進的技術和工具;南方自然條件優越:南方政府重視。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金屋按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一一白居易《長恨歌》材料二從貞觀年間開始,就任用蕃將節度方鎮,邊疆安定,夷狄歸附,邊將大多入朝為相。李林甫為防止邊將入朝,安祿山、高仙芝、哥舒翰等十四年不得升遷。楊國忠又與安祿山交惡,遂引發安史之亂。新浪網XXX博客(1)結合課本與你的課外知識,寫出與材料一有關的三位人物。(2)結合材料二與所學知識,說說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有哪些?(3)從唐朝的由盛轉衰中你得到什么啟示?【答案】(1)唐玄宗(李隆基)、楊玉環(楊貴妃)、楊國忠。(2)①唐玄宗晚年貪圖享樂,怠于朝政。②李林甫、楊國忠奸佞誤國,統治階級內部矛盾重重。③唐玄宗后期的政策失誤,節度使權力過重,中央集權受到削弱(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我們要有憂患意識;把權力關在籠子里,加強權力監督,防止專權亂政。(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分析】【詳解】(1)依據材料一“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與材料一有關的三位人物是唐玄宗(李隆基)、楊玉環(楊貴妃)、楊國忠。(2)結合材料二“就任用蕃將節度方鎮,邊疆安定,夷狄歸附,邊將大多入朝為相。李林甫為防止邊將入朝,安祿山、高仙芝、哥舒翰等十四年不得升遷。楊國忠又與安祿山交惡,遂引發安史之亂”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有唐玄宗晚年貪圖享樂,怠于朝政:李林甫、楊國忠奸佞誤國,統治階級內部矛盾重重;唐玄宗后期的政策失誤,節度使權力過重,中央集權受到削弱。(3)本題是開放式試題,只要學生能夠從史實出發,結合史實總結教訓和啟示,能夠自圓其說即可,例如從唐朝的由盛轉衰中得到的啟示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我們要有憂患意識;要把權力關在籠子里,加強權力監督,防止專權亂政。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成為主流,更成為國家繁榮富強的重要基礎。閱讀下列材料并回答問題。材料一蒙古族入主中原,更加強了各民族之間的聯系,形成了民族觸合的新高潮。進入中原地區的契丹人、女真人被漢族同化,稱為“漢人”;定居中國的波斯人、阿拉伯人長期同漢族、蒙古族、喪兀兒等族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材料二宋軍堅守遼軍背后的城鎮,又在湮州城下射殺遼將蕭撻覽(一作凜)。遼害怕腹背受敵,提出和議?!薄焙笈c遼訂立和約,規定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雙方停戰,約為兄弟之國。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25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及隨訪的臺灣各界人士訪問團。在會見中,連戰表示,現階段兩岸關系來之不易,希望能在新的起點上加以深化。兩岸各自的法律、體制都實施一個中國原則,臺灣固然是中國的一部分,大陸也是中國的一部分,從而形成“一中架構”下的兩岸關系,而不是國與國的關系?!胍暰W2013年2月25口請回答:(1)元朝時為加強對全國統治,實行了什么制度?此外還設立過什么機構來管理西藏的?(2)材料一中形成的新的民族是什么?(3)材料二中的“和議”指的是什么事件?(4)臺灣自占以來是中國的一部分,請說明我國什么時候設立什么機構正式管轄臺灣?【答案】(1)行省制度:宣政院。(2)回族。⑶瀆淵之盟。(4)元朝;澎湖巡檢司。【解析】【分析】【詳解】(1)元朝時為加強統治,實行了行省制度,此外還設立過宣政院來管理西藏事務,西藏成為元朝的正式行政區。(3)據材料一“定居中國的波斯人、阿拉伯人長期同漢族、蒙占族、畏兀兒等族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形成的新的民族是回族。唐朝以來,有不少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國一些地方定居,元朝時又有人批遷入中國,他們同漢、蒙、畏兀兒等各族長期雜居通婚,到元朝時逐漸形成一個新的民族一一回族。元朝境內人規模的人口流動,促進了各族經濟、文化的發展與融合。(4)據材料三“宋軍堅守遼軍背后的城鎮,又在渲州城下射殺遼將蕭撻覽(一作凜)。遼害怕腹背受敵,提出和議?!笈c遼訂立和約,規定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雙方停戰,約為兄弟之國”可知,材料三中的“和議”指的是渲淵之盟,宋真宗時期,遼軍與宋軍經過渲州之戰后,雙方議和,簽訂了渲淵之盟。(5)臺灣自占以來是中國的一部分,元朝設立澎湖巡檢司正式管轄臺灣。閱讀下列材料至(開元)十三年(725年)封泰山……自后天下無貴物,兩京來斗不過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絹一匹二百一十文。東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開封),西至岐州(今陜西風翔),夾路列店肄待客,酒饌豐溢……南詣荊襄(今湖北荊州、襄樊),北至太原、范陽(今比京),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涼府(今甘肅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遠適數千里,不持寸刃。一一杜佑《通典》請回答:(1)根據材料歸納開元盛世時期的繁榮表現在哪些方面?(不得摘抄原文,用自己的話概括)(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開元年間實行哪些措施對上述局面的出現起到了促進作用?【答案】(1)表現:物價低廉;商業繁榮;交通發達;社會安定。(2)措施:任用賢能(統治者重用人才);重視發展生產:提倡節儉;等(答出2條即可)【解析】【分析】【詳解】(1)本題考查材料分析歸納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要求根據材料且不得摘抄原文,需要在提煉材料信息的基礎上重新組織語言,材料第一句“天卞無貴物”可知物價低廉:第二句:夾路列店肆肆待客,酒饌豐溢”可知商業繁榮;“皆有店肆,以供商旅,遠適數「里,不持寸刃”說的是交通發達,社會安定。(2)本題考查材料以外相關知識掌握情況,聯系所學知識將唐玄宗開元盛世局面出現的原因答出即可,如任用賢能;重視發展生產;提倡節儉等等。如圖,請你仔細觀察《隋朝人運河》圖,按英文字母所在位置填寫相應地名。運河兩端:(地名)(地名)運河四段:C.D.E.F.【答案】運河兩端:A涿郡(地名)B余杭(地名)運河四段:c永濟渠D通濟渠E和溝F江南河【解析】【分析】【詳解】人運河的最北端是涿郡,最南端是余杭。自北向南由:永濟渠、通濟渠、和溝.江南河四部分構成。

圖2識讀卞列圖片及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圖2圖1《西游乍乙》劇腿材料二:他遠行天竺,從天竺帶回佛經657部,經過20多年的努力,共翻譯出75部1335卷,約1300多萬字。唐太宗親自為他寫了《大唐三藏圣教序》。(1)圖1《西游記》中唐僧的原型是哪位歷史人物?(2)材料二中的天竺指今天的什么地方?根據玄奘的II述,他的弟子寫成一部書,這部書的名稱是什么?(3)圖2是唐朝代的哪位歷史人物?他對中外文化交流做出重人貢獻,他當時不遠萬里去的是那個國家?【答案】(1)玄奘(2)印度《人唐西域記》(3)鑒真口本【解析】【分析】【詳解】(1)明朝中期的《西游記》是一部充滿浪漫主義氣息的長篇神話小說,作者吳承恩,它取材于民間流傳的唐玄奘西天取經的故爭,運用輕松明快、幽默詼諧的語言,塑造出神勇廣人、敢于反抗的孫悟空的形象,反映了民眾要求掙脫人身束縛、追求自由的愿塑。(2)根據材料二“他遠行天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二中的天竺指今天的印度;唐朝貞觀初年,玄奘從長安出發,前往天竺。貞觀后期,攜帶人量佛經回長安,以親身見聞寫成《人唐西域記》,這部書,成為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新疆地區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3)根據圖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片人物是鑒真,唐玄宗時鑒真東渡口本,弘揚佛法和唐朝文化。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宋代的社會經濟、文化、科學技術得到了高度發展,使得我國古代的經濟重心完成了從黃河流域向南方的轉移。材料二城市中的店鋪不斷增加,經商的時間也不再受限制,出現了早市和夜市。都市的商貿活動也輻射到鄉鎮,形成了新的商業區,叫作草市;在城市與鄉村之間的市鎮也發展成為重要的商業貿易區。材料三

宋代針鈾商標交子南宋海船(1)我國占代經濟重心何時開始南移?何時完成?(2)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3)宋代商品經濟高度發展,請結合材料二、三說明宋代商品經濟發展有哪些表現?(4)宋朝的海外貿易非常發達,在重要港II設置管理海外貿易的機構是什么?說出當時海外貿易的范圍。(5)從古到今,發展經濟、富民強國都是一項重要國策。請你對當今我國經濟建設提出一個建議【答案】(1)唐朝中期。南宋。(2)南方的戰亂較少,北方人II大批南遷,帶去了先進生產技術,南方自然條件優越。(3)城市中出現了早市、夜市,鄉鎮形成了新的商業區一草市,市鎮也發展成為重要的商業貿易區;出現了商標意識;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一交子。(4)市舶司。近至朝鮮、口本,遠達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海岸。(5)和平、穩定的環境;重視生產技術的提高,培養高素質人才等?!窘馕觥俊痉治觥俊驹斀狻浚?)據課本所學可知,從唐朝中晚期至兩宋時期,因為北方戰亂較多,人量中原人南遷,經濟重心開始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2)依據第一問和材料一的內容,可知題干“這種現象"指的是經濟重心南移。結合所學知識,總結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即可。如南方相對安定;人II增長,勞動力人量增加;北方人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工具;南方自然條件優越;政府的重視等。(3)依據材料二的“城市中的店鋪不斷增加,出現了早市、夜市”,“鄉鎮形成了新的商業區一草市”,“市鎮也發展成為重要的商業貿易區”,可知宋代商品經濟發展的表現有:城市中出現了早市、夜市,鄉鎮形成了新的商業區一草市,市鎮也發展成為重要的商業貿易區。材料三“宋代針鋪商標”反映了宋代商人出現了商標意識。依據材料三的“交子”可知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一交子,是宋朝商業發展的表現。依據材料三的“南宋海船”可知南宋的海船反映了宋朝海外貿易的發展和造船業的發達。(4)宋朝的海外貿易非常發達,宋朝時期為了鼓勵海外貿易,加強對海外貿易的管理,在廣州等主要港II設立市舶機構,稱“市舶司”,專門管理海外貿易。宋朝的海外貿易超過了前代,成為當時世界上從爭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中國商船的蹤跡近至朝鮮、口本,遠達阿拉伯半島和非州東海岸。(5)從古到今,發展經濟、富民強國都是一項重要國策。當今我國的經濟建設需要一個和平、穩定的壞境,政府要重視生產技術的提高,培養高素質人才。材料:安史之亂后,黃河流域陷入長期藩鎮割據混戰中,此時的南方保持了相對穩定,北方人II人量南移。南方掀起了水利建設的高潮,水稻生產技術逐步提高,有力地推動了南方農業的發展,加速經濟重心南移。一一摘編自齊濤《中國古代經濟史》根據材料,分析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敬鸢浮勘狈綉饋y,南方相對安定;北方人II大量南遷,給南方帶來人量勞動力和先進生產技術;南方水利的興建和農業生產技術的提高,促進了南方農業的發展。【解析】【詳解】依據材料“安史之亂后,黃河流域陷入長期藩鎮割據混戰中,此時的南方保持了相對穩定,北方人II人量南移。南方掀起了水利建設的高潮,水稻生產技術逐步提高,有力地推動了南方農業的發展,加速經濟重心南移”分析概括可知,我國占代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是北方戰亂,南方相對安定;北方人II人量南遷,給南方帶來人量勞動力和先進生產技術:南方水利的興建和農業生產技術的提高,促進了南方農業的發展。小作文。圖片是歷史過程的真實記錄每一幅圖片都在向我們述說一段歷史。根據圖片所反映的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寫120字左右的小短文。(要求:史實正確,反映圖片之間的聯系。語句通順,表述完整。)清明上河圖南宋紙幣銅板拓片貨郎圖市舶司遺址【答案】題目:宋代商業的繁榮;論述:宋代商業尤為發達,當時商業都市很多,最人的是開封和杭州。北宋畫家張擇端的畫《清明上河圖》真實形象地再現了開封作為商業城市的繁華景彖。臨安人II超過百萬,店鋪林立,有早市和夜市,國內外商客往來不絕,貨郎走街串巷,宋代海外貿易超過前代,廣州、泉州是聞名世界的人商港,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在重要港II設置市舶司加以管理。北宋時期,四川地區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南宋時紙幣會子出現。紙幣的產生,有利于商業的發展?!窘馕觥俊驹斀狻勘绢}是一個小論文題目,考查的是學生分析、綜合、概扌舌和論述歷史問題的能力。只要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即可。仔細觀察題干四幅圖片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宋代南方的商業尤為發達,當時商業都市很多,最人的是開封和杭州。北宋畫家張擇端的畫《清明上河圖》描寫了北宋首都東京汴河沿斥的風光,北宋都城開封,是當時著名的商業中心,《清明上河圖》是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人物栩栩如生,的城市面貌和當時各階層人民的生活躍然紙上,真實形象地再現了開封作為商業城市的繁華景彖,臨安人II超過百萬,店鋪林立,有早市和夜市,國內外商客往來不絕。海外貿易超過前代,成為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廣州、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南宋的外貿所得,在財政收入中占據重要地位。北宋時期,四川地區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南宋時紙幣會子出現。紙幣的產生,有利于商業的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遼)與朝廷和好年深,蕃漢人戶休養生息,人人安居、不樂戰斗一一蘇澈《欒城集》材料二遼統治者遷移大批漢族人口北上,促進了經濟交流和民族觸合,長年生活在遼境內的漢族人在當地安居樂業,而“忘南顧之心”材料三西夏先發制人,在1040、1041.1042年連續三年中,三次大敗宋朝軍隊,并試圖向關中進軍。1043年前后,北宋內部農民起艾漸成為燎原之勢。在內憂外患的雙重壓力下宋朝方面才急于求和。西夏方面也被戰爭的消耗和北宋的經濟封鎖拖得疲憊不堪,民怨沸騰:1044年宋夏議和。一一劉宗緒《歷史學科專題講座》(1)材料一中的“朝廷”指什么政權?“蕃”在這里主要指哪一少數民族?(2)導致“(遼)與朝廷和好年深”的是什么條約?簡述該條約的主要內容。(3)材料二中漢族人“忘南顧之心”,說明了什么?(4)據材料三,概括宋夏議和的背景。【答案】(1)北宋契丹族(2)“渲淵之盟”宋朝給遼歲幣(3)遼的社會穩定(4)北宋內憂外患,西夏階級矛盾尖銳【解析】【詳解】(1)依據材料“(遼)與朝廷和好年深,蕃漢人戶體養生息,人人安居,不樂戰斗”可知,“朝廷”是指北宋政權,“蕃”在這里指契丹族。(2)依據所學可知,導致“(遼)與朝廷和好年深”的是“渲淵之盟”:1044年,宋真宗時,遼人舉進攻北宋,宰相宼準力勸宋真宗來到渲州城,宋軍士氣人振,打退遼軍。渲州之戰的第二年,遼宋議和,遼朝退兵,宋朝給遼歲幣,史稱渲淵之盟。對北宋而言這是一個屈辱的和約,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但客觀上給邊境人民創造了一個相對安定的生產和生活環境,雙方開展邊境貿易,加強了邊境地區同內地的聯系。(3)依據所學可知,材料二中漢族人“忘南顧之心”,說明了遼的社會穩定。遼統治者在推行漢法的同時,還注意革除北宋賦役繁雜的弊端,使得統治區域的人民負擔減輕,所以使得常年生活在遼境的漢族人“忘南顧之心”。(4)依據材料三“1043年前后,北宋內部農民起義漸成為燎原之勢。在內憂外患的雙重壓力卞宋朝方面才急于求和。西夏方面也被戰爭的消耗和北宋的經濟封鎖拖得疲憊不堪,民怨沸騰:1044年宋夏議和”分析概括口【知,宋夏議和的背景是北宋內憂外患,西夏階級矛盾尖銳。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趣材料一:《韓非子.有度》記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指東西方向)?!辈牧隙簱镀贾蘅烧劇份d,北宋時有人在應州看到“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材料三:馬克思在《機器、自然和科學的應用》中說:“火藥、指南針、印刷術一這是預兆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鹚幇羊T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了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材料四:魯迅先生在《電的利弊》中說:'‘外國人用羅盤針航海,中國人用它來看風水”。(1)從材料看,司南發明于什么時候?(2)司南和指南針在哪些方面發揮了它辨別方向的能力?(3)你怎樣理解材料三的內容?(4)材料四中魯迅揭露了當時中國社會的什么問題?【答案】(1)戰國(2)生產、導航、迷信活動(或看風水)(3)馬克思指出中國三大發明傳到歐洲后,在歐洲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中起了促進作用。(4)I日中國的愚昧落后,中國占代先進科學技術未充分發揮其推動作用(或古代先進科學技術的淪喪)【解析】【詳解】(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韓非子是戰國時期法家的代表人物,而司南正是發明于戰國的指南儀器。(2)依據材料二“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口,陰晦則觀指南針”,可知司南和指南針在導航方面發揮了它辨別方向的能力,此外還有涉及生產、迷信活動(或看風水)等方面。(3)依據材料三“火藥、指南針、印刷術一這是預兆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把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了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梢婑R克思指出中國三大發明傳到歐洲后,在歐洲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中起了促進作用,印刷術的出現,降低了制書成本,加快了圖書的普及和文化的傳播,推動了歐洲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指南針發明及應用于航海,人犬促進了世界遠洋航海技術的發展,為歐洲人開辟新航路、地理人發現提供了重要的條件;火藥武器的使用,改變了作戰方式,推動歐洲資產階級戰勝封建貴族。(4)依據材料四“外國人用羅盤針航海,中國人用它來看風水”可見魯迅旨在說明舊中國的愚昧落后,中國占代先進科學技術未充分發揮其推動作用(或古代先進科學技術的淪喪)。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材料二: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材料三:中國還同意實行一種按照價值的5%國定下來的統一關稅,若要變動這一關稅,須經雙■方同意。(1)材料一中“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的是哪一歷史?這一事件標志著什么?(2)材料二出自哪一條約?它是哪一年簽訂的?(3)材料三中這一條款的主要影響是什么?【答案】(1)鴉片戰爭,近代史的開端。(2)《南京條約》。1842年。(3)破壞了中國的關稅自主權,中國若要變動關稅,須經英國同意,英國取得了協定關稅權?!窘馕觥俊驹斀狻浚?)據材料一“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価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可知,“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的是鴉片戰爭。鴉片戰爭后,中國由一個封建國家開始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因此這一爭件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2)依據材料二“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II岸;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英商進出II貨物應納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分析可知,材料二出自《南京條約》,1842年8月,英國艦隊沿長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3)依據材料三“中國還同意實行一種按照價值的5%國定卞來的統一關稅,若要變動這一關稅,須經雙方同意”可知,這一條款的主要影響是材料一中這一條款的主要影響是破壞了中國的關稅自主權,中國若要變動關稅,須經英國同意,英國取得了協定關稅權。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自秦始置垂相,不旋踵(調轉腳跟,形容時間短)而亡……今我朝罷垂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領頑(不相上下),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當。一一《皇明祖訓?首章》材料三……是清朝時期的中樞權力機關。在權力上是執政的最高國家機關,而在形式上始終處于臨時機構的地位。……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管轄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書處。軍機大臣負責輔佐皇帝處理軍國大政。一一摘編自《中國歷史同典》(1)根據材料一,指出圖7是我國占代哪一朝代的形勢圖?材料中長城的起止點分別位于哪個地方?(2)結合所學說明材料二中明太祖對秦滅亡原因的認識是否正確。明太祖“罷相”的目的是什么?(3)指出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國歷史上哪一機構?(4)綜合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國占代封建社會的哪一發展趨勢?【答案】(1)秦朝西起臨洗、東至遼東。(2)秦朝滅亡的原因在于秦的暴政,所以明太祖的認識不正確。加強皇權,防止人臣專權。(3)軍機處(4)君主專制不斷強化。【解析】【詳解】(1)根據材料一的圖片信息,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圖7是我國占代秦朝的形勢圖,為了抵御匈奴,秦始皇修建了秦長城,長城西起臨洸、東至遼東,發揮了巨人的軍事防御作用。(2)依據材料二“自秦始置垂相,不旋踵(調轉腳跟,形容時間短)而亡……今我朝罷垂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領頑(不相上下),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當”的信息,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明太祖對秦滅亡原因的認識不正確,因為秦朝滅亡的原因在于秦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