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校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天津大學醫院李建敏一、目前傳染病的流行形勢1、全球--人類早期傳染病是導致人類死亡的主要疾病(抗菌素的發明之前)--20世紀末
傳染病死因構成比由19世紀的50%-60%下降至10%以下2、我國20世紀50年代初:急性傳染病死亡位居死因第二位20世紀70年代:已退出前十位死因(居首位的是心血管疾病)2009年:全國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率444.15/10萬;死亡率1.15/10萬(總人口中)。其中甲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率263.52/10萬,死亡率1.12/10萬。甲乙類傳染病發病率居前5位的是:病毒性肝炎、肺結核、梅毒、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和甲型H1N1流感,占甲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總數的91.55%。病死率居前五位的是:艾滋病、肺結核、狂犬病、病毒性肝炎和甲型H1N1流感,占甲乙類傳染病報告死亡總數的95.50%。二、傳染病防治的基本知識(一)什么是傳染病(二)傳染病的特點(三)傳染病傳播的三個基本條件(四)傳染病流行過程(五)影響流行過程的因素(六)傳染病控制的基本原則(一)什么是傳染病
(Infectiousdisease)
指能夠在人群中或人和動物之間引起流行的感染性疾病。人---人流感、病毒性肝炎人---動物禽流感、狂犬病(二)傳染病的特點1、由病原體(細菌、病毒、立克次體、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霉菌和寄生蟲)進入人體繁殖或產生毒素所致。2、有傳染性。3、流行性、地方性、季節性。4、免疫性。病原體(pathogen)細菌破傷風病毒脊髓灰質炎立克次體恙蟲熱支原體非淋菌性尿道炎衣原體沙眼螺旋體梅毒霉菌和寄生蟲腳氣血吸蟲病(三)傳染病傳播的三個基本條件
1、傳染源:病人、攜帶者、受感染的動物和昆蟲。2、傳播途徑: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后,傳染給其他易感者所經過的途徑。例如:空氣飛沫、血液。3、易感人群:即對某種傳染病缺乏特異性免疫力的人。例如:未接種過麻疹疫苗、也未感染過麻疹的兒童。1、傳染源
(sourceofinfection)定義
體內有病原體生長、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體的人和動物。分類病人(注意其潛伏期和傳染期)霍亂病原攜帶者乙肝受感染的動物鼠疫2、傳播途徑
(routeoftransmission)病原體從傳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者前,在外環境中所經歷的全部過程。傳播途徑分類
直接或間接水痘、結膜炎(紅眼病)空氣或飛沫水痘、流感、肺結核經水傳播霍亂、血吸蟲食物傳播痢疾、傷寒
接觸傳播淋病、疥瘡、艾滋病血液或體液乙肝、艾滋病
昆蟲或動物乙腦、瘧疾、狂犬土壤傳播炭疽、破傷風
醫源性傳播丙肝、艾滋病圍產期傳播風疹、梅毒、艾滋病多途徑傳播艾滋病3、人群易感性
(herdsusceptibility)定義人群作為一個整體對傳染病的易感程度。特征易感性的高低取決于該人群中易感個體所占的比例傳染源病原體生長繁殖排出易感者傳播途徑攜帶者患者獲得免疫者死亡(四)傳染病的流行過程病人動物流行過程的三個環節
病人攜帶者受感染動物傳染源傳播途徑接觸血液水食物醫源性垂直媒介土壤易感人群社會因素經濟政治文化宗教風俗自然因素氣候地理(五)影響流行過程的因素1、自然因素氣候:冬春季寒冷干燥、門窗緊閉地理因素:媒介昆蟲和宿主動物的特異性棲息習性2、社會因素
抗生素和殺蟲劑的濫用城市化和人口爆炸戰爭、動亂、難民潮和饑荒全球旅游業的急劇發展環境污染和破壞造成生態惡化(六)傳染病控制的基本原則1、管理和控制傳染源:根本措施2、切斷傳播途徑:關鍵措施3、保護易感人群:重要措施1、管理和控制傳染源1、對病人隔離、治療、管理2、清潔環境或消毒,清除或殺滅病原微生物2、切斷傳播途徑1、滅蚊、改水、規范采血輸血2、通風換氣、搞好環境衛生3、戴口罩、不去公共場所4、衛生與行為習慣:洗手、安全套3、保護易感人群1、主動免疫:疫苗接種2、被動免疫:注射免疫球蛋白、人血白蛋白、抗狂犬血清、乙肝免疫球蛋白等3、體育鍛煉三、學校傳染病的流行形勢學校流行傳染病的情況1、我國學校傳染病流行事件中,約80%是呼吸道傳染病,其次是消化道傳染病。2、我國學校發生的傳染病流行事件中,前5位病種為: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水痘、細菌性痢疾。3、我國學校傳染病流行發生的高峰時間一般是4月和11月。2023/2/123學校易發生傳染病流行的原因
1、學校的特點相對封閉人群聚集容易相互傳播接觸面廣(特別是呼吸道傳染病和腸道傳染病的傳播)
2、學生的特點個體的免疫力較低自我保護意識差(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腦等,易感人群都是兒童與青少年)容易受傳染五、學校如何預防傳染病1、建立完善的傳染病管理機制2、加強健康教育,培養師生良好的衛生習慣3、保持個人衛生,積極預防傳染病4、學校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一)建立完善的傳染病管理機制《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突發公共衛生應急處置條例》《學校和托幼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規范(試行)》校醫或衛生保健教師負責制定學校傳染病防治工作計劃,協助學校領導并與班主任密切配合,認真做好傳染病防治工作。具體包括宣傳教育、健康教育課、收集和保存健康信息、負責與衛生部門溝通;
班主任老師應積極配合校醫做好健康教育與傳染病防治工作,主要包括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協助開展健康調查和計劃免疫,認真做好晨檢,登記和報告缺課學生等;所有教師都有義務發現和報告學生的異常情況。要建立、健全和完善相關的制度,主要包括: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晨檢制度、定期體檢制度、因病缺課登記制度、新生入學體檢制度、新生入學查驗預防接種證制度、教師及服務人員體檢制度、環境保潔制度、重要場所定期消毒制度、個人衛生清潔制度、食品衛生安全制度、體育活動衛生制度、學校衛生設施檢查驗收制度、食品衛生檢查及相關人員責任制制度、學生健康檔案管理制度等。健康教育的具體內容應包括:1、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多到戶外呼吸新鮮空氣,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以增強體質;2、注意個人衛生和防護,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飯前便后、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以及外出歸來一定要按規定程序洗手,勤換、勤洗、勤曬衣服、被褥,決不隨地吐痰、決不隨地大小便等;3、生活要有規律,要保持充分的休息睡眠,以提高自身的抵抗力;(三)保持個人衛生,積極預防傳染病“五要”——要定時休息,要睡前刷牙,要勤換衣、勤洗澡,要勤理發,要勤剪指甲。“六不”——不喝生水,不吃不潔食物,不吸煙、不喝酒,不用公用毛巾,不亂扔果皮紙屑,不隨地吐痰。“一堅持”——堅持自帶飲水杯、手紙、手帕等個人衛生用品。傳染病流行時的措施傳染病一旦發生,學校要全力配合衛生部門做好疫情控制工作,重點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和早治療。學校常見傳染病及國家重點防治的疾病(一)呼吸道傳染病1.流行性感冒(流感,Influenza,flu)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極高。傳染源是流感患者。主要在人多擁擠的密閉環境中經空氣或飛沫傳播,亦可通過直接接觸患者的分泌物而傳播。人群普遍易感。潛伏期短,通常為1~3日。流感流行具有一定的季節性,我國北方地區的流行一般均發生在冬春季節。主要臨床表現:發熱、頭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還可出現腸胃不適。
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比較癥狀
普通感冒
流行性感冒發燒
偶爾會發生
一定會發高燒3-4天
頭痛
偶爾會發生
頭痛欲裂
身體酸痛
是
嚴重的身體酸痛
身體虛弱
是
虛弱到需要臥床休息
精神疲倦
不一定
頭幾天會這樣
鼻塞
是
是
流鼻涕
是
是
喉嚨痛
是
是
胸悶
不會很嚴重
會變得很嚴重
咳嗽
不會很嚴重
會變得很嚴重
流行性感冒的治療原則和普通感冒基本相同:(1)充分的休息和足夠的睡眠。迅速減輕癥狀、促進自愈、早日康復,亦可減少傳染他人的機會。(2)加強抗病毒治療。(3)積極防治并發癥:流行性感冒的并發癥包括繼發性細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和支氣管炎及肺炎,故應嚴密觀察病情,須注意其體溫、血象、痰色、痰量、心率等的變化,防治繼發細菌感染。☆一般預防早期發現,迅速確診,加強監控力度。對病人做好隔離。病人是主要的傳染源,自潛伏期末即有傳染性,病初2—3天傳染性最強。遵循呼吸道傳染病一般預防原則(詳見后):充足睡眠,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心境開朗,開窗通風,減少聚會。保證充足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及礦物質供應;要多食用紅色食品,如胡蘿卜、紅辣椒、西紅柿等,其中富含的β-胡蘿卜素能清除氧自由基,增強巨噬細胞活力,對防治流感有良效。每天堅持用淡鹽水或紅茶漱口,對流感也有一定預防作用。☆疫苗預防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一種手段。流感病毒菌株的變異很大。每年可能爆發和流行的毒株可能不同,故流感疫苗應每年接種一次。日本法律規定,3~17歲每年均常規注射流感疫苗。我國近幾年開始在全國推廣注射流感疫苗。
2.麻疹(Measles)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源是麻疹患者。主要是通過飛沫或直接接觸患者的鼻咽喉分泌物傳播。麻疹發病季節以冬春季為多.
人群普遍易感。麻疹的潛伏期為7~18天,通常為14天。病愈后有持久免疫力。相關疫苗發明后,麻疹的發病率已經大大降低。
主要臨床表現感染初期出現咳嗽、流涕、發熱、眼紅及口腔內出現白點(柯氏白斑);3~7日后皮膚會出現斑丘疹,通常由面部擴散到全身,維持4~7日,亦可能長達3個星期,留下褐色斑痕或出現脫屑;病重者的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及腦部會受影響,導致嚴重后果,甚至死亡。
3.水痘(Varicella
)
水痘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傳染源是水痘患者。空氣飛沫或散布在空氣中的鼻咽喉分泌物傳播人與人接觸直接傳播接觸到水痘痘漿污染的物品而間接傳播人群普遍易感,但發病主要是兒童。潛伏期為10~24日,通常為14~16日。病后可獲終身免疫。
主要臨床表現患者從出現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傳染性。患病初期出現輕微發燒、疲倦和軟弱無力;斑疹出現后數小時即轉化為丘疹、皰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一般典型水皰皮疹約歷時1~6天。大部分情況下,病人癥狀都是輕微的,可不治而愈。
4.流行性腮腺炎(Mumps
)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傳染源是腮腺炎患者和攜帶病毒者。經直接接觸患者的唾液或飛沫傳播。患者在腮腺明顯腫脹前6、7日至腫脹后9日期間具有傳染性。易感人群為1歲以上的兒童和青少年。潛伏期為12~25日,通常為18日。感染后一般可獲得持久免疫力。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有發病,但以冬春季為主。主要臨床表現前驅癥狀可出現發熱、頭痛、無力、食欲不振等,發病1~2日后出現顴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現唾液腺腫大,通常可見一側或雙側腮腺腫大。除腮腺腫脹外,還可引起腦膜炎、腦膜腦炎、睪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
5.結核病
tuberculosis
結核病由結核桿菌引起。病灶在肺部(肺結核)多見,淋巴結、腎、骨、關節等部位也有發病。傳染源是結核病患者和帶菌者。結核桿菌由空氣傳播。肺結核患者咳嗽或打噴嚏時會將細菌散播到空氣中,或痰干燥后結核菌隨塵埃漂浮于空氣中,抵抗力稍差的人吸入后便會染病。全年均可發病。主要臨床表現:包括低熱、盜汗、疲倦、體重下降、長期咳嗽和痰中帶血。部分患者無明顯病征。(二)消化系統傳染病1.細菌性痢疾bacillarydysentery
痢疾桿菌引起,簡稱菌痢。傳染源是痢疾患者和帶菌者。細菌性痢疾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病原菌隨病人糞便排出,污染食物、水、生活用品或手,經口使人感染。糞------口傳播人群普遍易感,以兒童發病率最高,其次為中青年。潛伏期為數小時至7天,平均1~2天。本病全年均可發生,但多發生在夏秋季。主要臨床表現腹痛、腹瀉、里急后重(腹痛窘迫,時時欲便,肛門重墜,便出不爽)和粘液膿血便,可伴有發熱及全身毒血癥,嚴重者可出現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腦病。3.甲型肝炎hepatitisA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傳染源是甲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攜帶者。甲型肝炎以“糞——口”為主要傳播途徑,多由日常生活接觸傳播。水和食物的傳播,特別是水生貝類等,是甲型肝炎爆發流行的主要傳播方式。潛伏期平均為30日。兒童發病率高。患者康復后通常會終身免疫,不會成為長期帶病毒者。秋、冬季為發病高峰。主要臨床表現發病急,有畏寒、發熱、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厭油、惡心、嘔吐、腹痛、肝區痛、腹瀉、尿色加深、皮膚鞏膜黃染等癥狀。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于嬰幼兒,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個別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癥。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柯薩奇病毒A組的16、4、5、9、10型,B組的2、5型,以及腸道病毒71型均為手足口病較常見的病原體,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71)最為常見。
(四)接觸性傳染病
1.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epidemichemorrhagicconjunctivitis紅眼癥,由細菌、病毒引起的眼部感染性疾病。傳染源是結膜炎患者。通過接觸結膜炎患者的眼睛或上呼吸道的分泌物、或被污染的其他物品,包括與患者共用毛巾,均可能感染病原體。人群普遍易感。細菌性結膜炎的潛伏期為1~3日,病毒性結膜炎的潛伏期為1~12日。主要臨床表現:單眼或雙眼出現白色或黃色的分泌物,有畏光、易流淚、疼痛,眼皮紅腫癥狀。
2.疥瘡scabies
疥蟲感染皮膚引起的常見寄生蟲病,傳染性極強,特別是在衛生條件較差的農村地區發病率非常高。傳染源是疥瘡患者。通過密切接觸而傳播,如與患者同床共睡或握手,也可通過使用患者用過的衣服、被褥、鞋襪、帽子、枕巾等間接傳染。
主要臨床表現皮膚損害為針頭大小的丘疹及疥蟲掘的隧道,長約2~4毫米,呈灰褐色不規則曲線或隆起,此為疥蟲鉆行的痕跡;皮疹好發于皮膚薄嫩的地方,尤其是在手指縫、小腹部、乳房、腋窩、腹股溝、陰部等。皮膚損害處夜間陣發性劇烈瘙癢。
(五)國家重點防治傳染病
1.艾滋病AIDS
艾滋病又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即通常說的艾滋病病毒)感染人體,引起一系列免疫力遭到破壞、病死率極高的嚴重傳染病。傳染源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病毒主要存在于他們的血液、陰道分泌物、精液、乳汁、傷口分泌物之中。艾滋病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遼寧特殊教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數字合成技術與制作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正德職業技術學院《動物傳染病檢測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菏澤家政職業學院《英語視聽(4)》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州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生物藥劑學與藥代動力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沈陽職業技術學院《幼兒藝術教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科技學院《物質文化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智能工程職業學院《人物運動規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揚州大學《飼草營養價值評定》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河南大學《有機化學實驗D》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專利權轉讓與許可合同
- 燃氣公司焊工崗位職責
- 濕熱、霉菌、鹽霧設計分析報告
- GB/T 13869-2017用電安全導則
- GB/T 13738.2-2017紅茶第2部分:工夫紅茶
- GB/T 13012-2008軟磁材料直流磁性能的測量方法
- GB/T 10004-2008包裝用塑料復合膜、袋干法復合、擠出復合
- GA/T 1768-2021移動警務身份認證技術要求
- 貫徹中國式《現代化》全文解讀
- 核磁-波普分析課件
- 部編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合理消費》優質課件
- 大學生中長跑鍛煉焦慮心理的原因及對策研究獲獎科研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