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知識點檢測卷及答案_第1頁
十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知識點檢測卷及答案_第2頁
十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知識點檢測卷及答案_第3頁
十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知識點檢測卷及答案_第4頁
十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知識點檢測卷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十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知識點檢測卷及答案考試須知:1、考試時間:150分鐘,本卷滿分為100分。2、請首先按要求在試卷的指定位置填寫您的姓名、準考證號等信息。3、請仔細閱讀各種題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線內答題,否則不予評分。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50分)1、剩余價值率反映的是:A、不變資本價值的增殖程度B、資本家的賺錢程度C、固定資本價值的增殖程度D、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程度【參考答案】:D——出自第04章2、毛澤東在《矛盾論》中提出“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是指: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關系B、內因和外因的關系C、一般和個別的關系D、具體地分析具體的情況【參考答案】:D——出自第01章3、下列選項中正確表達了認識主體的涵義的是:A、認識的主體是具有感性認識能力的人B、認識的主體是具有理性認識能力的人C、認識的主體是具體的,有血有肉的人D、認識的主體是從事社會實踐和認識活動的人【參考答案】:D——出自第02章4、由于提高勞動強度而生產的剩余價值屬于:A、絕對剩余價值B、相對剩余價值C、超額剩余價值D、利潤【參考答案】:A——出自第04章5、在19世紀三大工人運動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A、法國里昂工人起義B、英國憲章運動C、芝加哥工人起義D、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參考答案】:B——出自序章6、資本主義基本經濟規律是指:A、競爭和生產無政府狀態的規律B、價值規律C、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D、剩余價值規律【參考答案】:D——出自第04章7、資本的價值構成是指:A、生產資料和勞動力之間的比例B、機器設備和原材料之間的比例C、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之間的比例D、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之間的比例【參考答案】:D——出自第04章8、承認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A、是西方哲學的一貫風格B、是唯心主義的觀點C、馬克思主義的觀點D、是一切哲學的共同主張【參考答案】:C——出自第01章9、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對立的焦點在于:A、是否承認事物的普遍聯系B、是否承認事物的永恒發展C、是否承認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在于事物內部的矛盾性D、是否承認事物發展是有客觀規律【參考答案】:C——出自第01章10、劃分不同性質的社會制度的根本標準是:A、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性質B、生產力的發展水平C、科學技術水平D、國家政權的性質【參考答案】:A——出自第03章11、根據認識的發展規律,在認識的“熟知”與“真知”問題上的正確觀點是:A、熟知即真知B、熟知不等于真知C、熟知起源于真知D、熟知必然轉化為真知【參考答案】:B——出自第02章12、勞動力商品的價值是由:A、勞動者為資本家創造的剩余價值決定的B、勞動者的勞動強度和熟練程度決定的C、生產勞動力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D、勞動者勞動時間的長短決定的【參考答案】:C——出自第04章13、社會意識主要是對:A、物質資料生產方式的反映B、階級斗爭的反映C、統治階級意志的反映D、社會發展規律的反映【參考答案】:A——出自第03章14、無產階級專政的最終目標是:A、建立社會主義國家B、建立工農聯盟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消滅剝削、消滅階級,進到無階級社會【參考答案】:D——出自第06章15、在工作中防止“過”或“不及”的關鍵在于: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B、抓住事物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C、把握事物的度D、確定事物的量【參考答案】:C——出自第01章16、“人的依賴性關系”是:A、資本主義社會以前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B、資本主義社會之中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C、社會主義社會之中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D、共產主義社會之中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參考答案】:A——出自第07章17、嚴格意義上的社會革命是指:A、思想、文化、技術領域的重大變革B、革命階級推翻反動階級的統治C、統治階級內部政權的更替D、反動階級對革命政權的篡奪【參考答案】:B——出自第03章18、辯證唯物主義認為:A、動者恒動,靜者恒靜B、動即是靜,靜即是動C、靜止是物質運動的特殊狀態D、只有絕對的運動,沒有相對的靜止【參考答案】:C——出自第01章19、個別勞動的社會性質,通過:A、商品的有用性來體現B、商品的廣告傳播來體現C、商品的交換來體現D、商品質量的鑒定來體現【參考答案】:C——出自第04章20、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稱為:A、資本主義社會B、社會主義初級階段C、社會主義社會D、自由資本主義階段【參考答案】:C——出自第06章21、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這說明真理具有:A、不確定性B、主觀性C、相對性D、絕對性【參考答案】:C——出自第02章22、辨別一種認識是不是真理的關鍵是看它:A、是不是被大多數人所接受B、是不是反映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C、是不是具有絕對性D、是不是能夠滿足人的需要【參考答案】:B——出自第02章23、真理和謬誤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這是:A、詭辯論的觀點B、經驗論的觀點C、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D、舊唯物主義的觀點【參考答案】:C——出自第02章24、下列提法正確的是:A、只有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家預見了未來社會B、只有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預見了未來社會C、只有唯心主義思想家預見了未來社會D、許多思想家都預見了未來社會【參考答案】:D——出自第07章25、生產關系所體現的是:A、人與自然界的關系B、人與人的政治關系C、人與人的思想關系D、人與人的經濟關系【參考答案】:D——出自第03章26、馬克思主義理論從狹義上說是:A、無產階級爭取自身解放和整個人類解放的學說體系B、關于無產階級斗爭的性質、目的和解放條件的學說C、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構成的科學體系D、關于資本主義轉化為社會主義以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發展的普遍規律的學說【參考答案】:C——出自序章27、任何科學理論都不能窮盡真理,而只能在實踐中不斷開辟認識真理的道路。這說明:A、真理具有客觀性B、真理具有絕對性C、真理具有相對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參考答案】:C——出自第02章28、道德是:A、經濟基礎最集中、最直接的反映B、最抽象的意識形式C、上層建筑的核心D、調整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參考答案】:D——出自第03章29、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哲學根據是:A、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B、矛盾的同一性與斗爭性的關系C、形式與內容的關系D、本質與現象的關系【參考答案】:A——出自第01章30、意識產生的決定性環節是:A、人腦的進化B、動物心理的形成C、語言的產生D、勞動【參考答案】:D——出自第01章31、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A、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的著作B、一切從實際出發C、理論聯系實際D、實事求是【參考答案】:C——出自序章32、列寧對辯證唯物主義物質范疇的定義是通過:A、物質和意識的關系界定的B、一般和個別的關系界定的C、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界定的D、認識和實踐的關系界定的【參考答案】:A——出自第01章33、人們由于利益的驅動,瘋狂挖掘草原上的植物——“發菜”,嚴重地破壞了草原植被,造成局部土地沙漠化,這個案例說明:A、過分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忽視了客觀規律B、過分強調事物的絕對運動,否認事物的相對靜止C、只追求人的活動與經濟利益直接聯系,沒有看到眼前活動與生態平衡的長遠的間接聯系D、只看到物與物質間的聯系,沒有看到人與人的聯系【參考答案】:C——出自第01章34、現階段,先進生產力集中體現為:A、勞動對象B、科學技術C、勞動者D、管理方式【參考答案】:B——出自序章35、一個完整的認識過程是:A、感覺——知覺——表象B、概念——判斷——推理C、實踐——認識——實踐D、感性認識——理性認識——感性認識【參考答案】:C——出自第02章36、生產資本區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依據是:A、資本不同部分的物質形態不同B、資本不同部分在剩余價值生產過程中的作用不同C、不變資本不體現剝削關系,可變資本體現剝削關系D、資本不同部分的價值周轉方式不同【參考答案】:B——出自第04章37、社會生產力水平的客觀物質性標志是:A、勞動者的技術水平B、勞動者C、科學技術和管理方式D、生產工具【參考答案】:D——出自第03章38、生產商品的勞動分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其中具體勞動的作用是:A、創造新價值B、創造剩余價值C、創造必要價值D、創造使用價值【參考答案】:D——出自第04章39、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這兩對社會基本矛盾的關系是:A、前者和后者相互決定,相互制約B、前者和后者并行不悖C、以后者為基礎,推動前者矛盾的解決D、以前者為基礎,兩者互相制約,相互作用【參考答案】:D——出自第03章40、實踐高于理性的認識,是因為實踐具有:A、普遍性B、絕對性C、直接現實性D、客觀實在性【參考答案】:C——出自第01章41、資本原始積累的實質是:A、資本家靠自身勤勞致富,興辦資本主義企業B、勞動者自愿脫離土地到城市做工,為資本家進行積累C、資本家用經濟手段誘使農民脫離土地成為雇傭勞動者D、通過暴力手段迫使勞動者與生產資料分離,把大量財富集中在資本家手中【參考答案】:D——出自第04章42、真理的絕對性是指:A、真理不能繼續發展B、真理的無條件性C、真理的運用不受條件限制D、真理不需要檢驗【參考答案】:B——出自第02章43、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表明A、每個人必須事事經過實踐才能有認識B、只要堅持實踐就一定能獲得正確認識C、直接知識來自于實踐,間接知識不來于自實踐D、一切認識歸根到底來自于實踐【參考答案】:D——出自第02章44、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是A、共性和個性的觀點B、對立統一的觀點C、聯系和發展的觀點D、有限和無限的觀點【參考答案】:C——出自第01章45、“因果聯系是由于人們多次看到的兩組現象前后相隨而形成的心理習慣”,這一觀點是:A、相對主義詭變論觀點B、唯心主義非決定論觀點C、庸俗唯物論觀點D、唯物主義決定論觀點【參考答案】:B——出自第01章46、商品經濟是:A、以自給自足為特征的經濟形式B、為他人而生產的經濟形式C、直接以交換為目的的經濟形式D、存在于一切社會的經濟形式【參考答案】:C——出自第04章47、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的第一個歷史活動是:A、吃喝穿住B、人的自覺意識活動C、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D、社會關系的形成【參考答案】:C——出自第03章48、市場經濟是:A、和商品經濟相對應的一種經濟形式B、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的一種經濟形式C、有國家干預和調節的一種經濟形式D、屬于社會基本制度范疇的一種經濟形式【參考答案】:B——出自序章49、辯證法所說的“揚棄”是指:A、克服和拋棄B、純粹的否定C、既克服又保留D、純粹的肯定【參考答案】:C——出自第01章50、“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A、形而上學觀點B、唯物辯證法觀點C、詭辯論觀點D、不可知論觀點【參考答案】:C——出自第01章二、多項選擇題(每小題有至少兩個正確選項,多項、少選或錯選該題不得分,每小題2分,共20分)1、資本主義政權的分權制衡是指:A、立法權B、管理權C、行政權D、司法權【參考答案】:ACD——出自第04章2、唯物辯證法認為,認識事物的基礎是:A、認識事物的質B、認識事物的量C、認識事物矛盾的特殊性D、認識事物的度【參考答案】:AC——出自第01章3、以下屬于唯物史觀基本原理的有:A、人類社會的發展是自然的歷史過程B、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C、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D、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參考答案】:ABCD——出自第03章4、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與唯心主義認識論的區別在于是否承認:A、世界的可知性B、客觀事物是認識的對象C、認識發展的辯證過程D、社會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參考答案】:BD——出自第02章5、“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覺它”,這一觀點說明:A、感性認識對于認識事物的本質沒有任何幫助B、感性認識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為理性認識C、感性認識是認識的初級階段,理性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D、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相互依存和滲透的【參考答案】:BCD——出自第02章6、下列各項屬于社會革命的是:A、新興封建主階級推翻沒落奴隸主階級統治的斗爭B、新興資產階級推翻沒落封建主階級的斗爭C、各個封建王朝的興衰更替D、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治的斗爭【參考答案】:ABD——出自第03章7、作為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事業指導思想的馬克思主義,包括:A、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基本方法B、對馬克思主義的繼承和發展的列寧主義思想C、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D、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參考答案】:ABCD——出自序章8、經濟全球化表現為:A、生產全球化B、貿易全球化C、金融全球化D、企業經營全球化【參考答案】:ABCD——出自第05章9、馬克思主義誕生于19世紀40年代,到那時,資本主義的發展已經經歷過:A、14世紀末至15世紀初,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西歐封建社會內部孕育B、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30年代末,資本主義工業革命推動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發展C、多次經濟危機,給資本主義世界造成極大破壞D、十月革命勝利,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參考答案】:ABC——出自序章10、資本主義所有制和所有權的關系是:A、所有制的性質和特點可以從所有權出發去認識B、所有制是所有權的基礎C、所有權是所有制的法律形式D、所有制決定著所有權【參考答案】:BCD——出自第04章三、判斷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主觀辯證法與客觀辯證法的關系是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的關系。【參考答案】:×——出自第01章2、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已經制造出諸如醋酸纖維、聚苯乙烯、合成橡膠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數量已經達到數百萬種。這說明物質世界是人類創造的。【參考答案】:×——出自第01章3、真理觀上的相對主義,錯誤在于認為關于同一對象真理性的認識只有一個。【參考答案】:×——出自第02章4、把人與動物區別開來的決定性因素是人的勞動。【參考答案】:√——出自第03章5、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為向社會主義過渡準備了物質條件,主要表現在生產全面社會化、生產管理日益社會化、資本日益社會化等方面。【參考答案】:√——出自第05章6、資本主義國家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調整加劇了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參考答案】:×——出自第05章7、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從實質上說就是生產相對過剩的危機。【參考答案】:√——出自第04章8、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是生產與消費之間的矛盾。【參考答案】:×——出自第04章9、“物的依賴性關系”是資本主義社會之中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參考答案】:√——出自第07章10、真理和價值在認識和實踐中是相互制約、相互引導、相互促進的。【參考答案】:√——出自第02章11、資產階級人性論的主要特點是重視人的自由。【參考答案】:×——出自第03章12、邏輯證明是實踐標準以外的又一個檢驗真理的標準。【參考答案】:×——出自第02章13、在人與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與世界同時得到改變,并獲得日益豐富的內容。造成這一變化的基礎是人的實踐活動。【參考答案】:√——出自第01章14、檢驗真理的標準只能是客觀事物。【參考答案】:×——出自第02章15、馬克思主義生命力的根源在于以實踐為基礎的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參考答案】:√——出自序章16、毛澤東說:“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十分重要的問題,不在于懂得了客觀世界的規律性,因而能夠解釋世界,而在于拿了這種對于客觀規律性的認識去能動地改造世界。”這段話強調的是認識的任務不僅在于解釋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參考答案】:√——出自第02章17、馬克思主義認為:物質和意識的關系是“物質決定意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