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以下資料,僅供參考》熱處理基礎知識山東海洋環保設備有限公司講稿人:遲金祥
2014年5月12日
熱處理基礎知識以上內容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難免會出現不妥和錯誤以及疏漏之處,歡迎大家提出,讓我們共同進步。
熱處理是指通過對工件的加熱、保溫和冷卻,使金屬或合金的組織結構發生變化,從而獲得預期的性能(如機械性能、加工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等)的操作工藝稱為熱處理。工件熱處理的目的是通過熱處理這一重要手段,來改變(或改善)工件內部組織結構,從而獲得所需要的性能并提高工件的使用壽命。
金屬熱處理工藝基本知識
熱處理工藝一般包括加熱、保溫、冷卻三個過程,有時只有加熱和冷卻兩個過程。這些過程互相銜接,不可間斷。加熱是熱處理的重要工序之一。熱處理工藝基本知識1.金屬熱處理工藝基本知識●熱處理過程中四個重要因素:
在熱處理時,因工件的大小不同,形狀不同,材料的化學成分不同,所以在具體熱處理過程中,要用不同的加熱速度、最高的加熱溫度、保溫時間和冷卻速度。通常把加熱速度、最高加熱溫度、保溫時間和冷卻速度稱為工件熱處理的四個要素,也稱工藝參數。正確地確定和保證實施好工藝,就能獲得預期的效果,并將得到滿意的性能。
從數學的觀點看,熱處理的質量是溫度和時間的函數,所以工件的熱處理工藝規范可用時間一溫度為坐標表示出來,任何工件的熱處理,都應包括:1.金屬熱處理工藝基本知識圖1熱處理規范示意圖(a)簡單的熱處理規范(b)復雜的熱處理規范●都應包括四個重要因素:
(1)加熱速度V;(2)最高加熱溫度T;(3)保溫時間h;(4)冷卻速度Vt.Fe-Fe3C相圖中鐵碳合金的分類按合金中碳質量分數和顯微組織的不同,鐵碳合金可分為三大類:1. 工業純鐵它是wc≤0.02%的鐵碳合金。2. 碳素鋼它是0.02%<wc≤2.11%的鐵碳合金。按起室溫下先微組織的不同又分為三種:共析鋼:wc=0.77%
亞共析鋼:0.02%<wc<0.77%
過共析鋼:0.77%<wc≤2.11%3.白口鑄鐵它是2.11%<wc<6.69%的鐵碳合金。按其室溫下顯微組織的不同又分為三種:共晶白口鑄鐵:wc=4.3%
亞共晶白口鑄鐵:2.11%<wc<4.3%
過共晶白口鑄鐵:4.3%<wc<6.69%1)鋼的退火與正火2.鋼的熱處理基本工藝及應用●退火與正火的目的①調整硬度以便進行切削加工②消除殘余應力③細化晶粒,改善組織④為最終熱處理做好組織上的準備●退火:將鋼加熱、保溫,然后緩慢冷卻的熱處理工藝。退火工藝可分為完全退火、等溫退火、球化退火、去應力退火、再結晶退火等,如圖所示。圖3箱式爐圖2各種退火及正火的加熱范圍●完全退火將亞共析鋼加熱到Ac3+30~50℃,保溫后緩冷的退火工藝稱為完全退火。目的:降低硬度,消除內應力。●等溫退火將亞共析鋼加熱到Ac3+30~50℃、過共析鋼加熱到Ac1+30~50℃,保溫后快冷到Ar1以下某一溫度保溫,然后出爐空冷。如圖是高速鋼等溫退火與普通退火的比較圖3高速鋼等溫退火與普通退火的比較
●
球化退火將共析鋼或過共析鋼加熱到Ac1+20~30℃,保溫適當時間后緩慢冷卻的熱處理工藝稱為球化退火。
目的: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形成球狀珠光體,為后面的淬火作組織準備。●擴散退火
將工件加熱到略低于固相線溫度,保溫后緩慢冷卻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擴散退火。
目的:消除成份偏析?!袢ν嘶?/p>
將工件加熱到
Ac1以下某一溫度,保溫后隨爐冷卻的熱處理工藝稱為去應力退火。
目的:消除鑄、鍛、焊的內應力。
●正火是將鋼加熱到
Ac3或Accm以上30~50℃,保溫后空氣中冷卻的熱處理工藝。●正火具有以下幾方面的應用:
①含碳量≤0.25%經正火后硬度提高,改善了切削加工性能。
②消除過共析鋼中的二次滲碳體。
③作為普通結構零件的最終熱處理?!裾鸬睦鋮s速度稍快于退火,由C曲線可知,二者的組織是不一樣的。正火后的組織比退火細,如圖所示。圖3正火與退火后組織的比較重要構件的焊接、合金鋼的焊接及厚部件的焊接,都要求在焊前必須預熱。焊前預熱的主要作用如下:(1)預熱能減緩焊后的冷卻速度,有利于焊縫金屬中擴散氫的逸出,避免產生氫致裂紋。同時也減少焊縫及熱影響區的淬硬程度,提高了焊接接頭的抗裂性。(2)預熱可降低焊接應力。均勻地局部預熱或整體預熱,可以減少焊接區域被焊工件之間的溫度差(也稱為溫度梯度)。這樣,一方面降低了焊接應力,另一方面,降低了焊接應變速率,有利于避免產生焊接裂紋。(3)預熱可以降低焊接結構的拘束度,對降低角接接頭的拘束度尤為明顯,隨著預熱溫度的提高,裂紋發生率下降。焊后熱處理的目的有三個:消氫、消除焊接應力、改善焊縫組織和綜合性能。焊后消氫處理,是指在焊接完成以后,焊縫尚未冷卻至100℃以下時,進行的低溫熱處理。一般規范為加熱到200~350℃,保溫2-6小時。焊后消氫處理的主要作用是加快焊縫及熱影響區中氫的逸出,對于防止低合金鋼焊接時產生焊接裂紋的效果極為顯著。在焊接過程中,由于加熱和冷卻的不均勻性,以及構件本身產生拘束或外加拘束,在焊接工作結束后,在構件中總會產生焊接應力。焊接應力在構件中的存在,會降低焊接接頭區的實際承載能力,產生塑性變形,嚴重時,還會導致構件的破壞消應力熱處理是使焊好的工件在高溫狀態下,其屈服強度下降,來達到松弛焊接應力的目的。常用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整體高溫回火,即把焊件整體放入加熱爐內緩慢加熱到一定溫度然后保溫一段時間,最后在空氣中或爐內冷卻。用這種方法可以消除80%-90%的焊接應力。另一種方法是局部高溫回火,即只對焊縫及其附近區域進行加熱,然后緩慢冷卻,降低焊接應力的峰值,使應力分布比較平緩,起到部分消除焊接應力的目的。有些合金鋼材料在焊接以后,其焊接接頭會出現淬硬組織,使材料的機械性能變壞。此外,這種淬硬組織在焊接應力及氫的作用下,可能導致接頭的破壞。如果經過熱處理以后,接頭的金相組織得到改善,提高了焊接接頭的塑性、韌性,從而改善了焊接接頭的綜合機械性能。消氫處理是在300~400度加熱溫度范圍內保溫一段時間。目的是加速焊接接頭中氫的逸出,消氫處理效果比低溫后熱更好。焊接后及焊后熱處理,焊后及時后熱及消氫處理是防止焊接冷裂紋的有效措施之一,對于厚度超過100mm的厚壁壓力容器及其他重要的產品構件,焊接過程中,為防止因厚板多道多層焊氫的積聚而導致的氫致裂紋,應進行2到3次中間消氫處理熱處理8.1成形受壓元件的恢復性能熱處理8.1.1鋼板冷成形受壓元件,當符合下列a)~e)中任意條件之一,且變形率超過表4的范圍,應于成形后進行相應熱處理恢復材料的性能。a)盛裝毒性為極度或高度危害介質的容器;b)圖樣注明有應力腐蝕的容器;c)對碳鋼、低合金鋼,成形前厚度大于16mm者;d)對碳鋼、低合金鋼,成形后減薄量大于10%者;e)對碳鋼、低合金鋼,材料要求做沖擊試驗者。刪除
表4冷成形件變形率控制指標
8.1.2分步冷成形時,若不進行中間熱處理,則成形件的變形率為各分步成形變形率之和;若進行中間熱處理,則分別計算成形件在中間熱處理前、后的變形率之和。8.1.3若需消除溫成形工件的變形殘余應力,可參照8.1.1對冷成形工件的熱處理條件和要求進行。8.1.4若熱成形或溫成形改變了材料供貨熱處理狀態,應重新進行熱處理,恢復材料供貨熱處理狀態。8.1.5當對成形溫度、恢復材料供貨熱處理狀態的熱處理有特殊要求時,應遵循相關標準、規范或設計文件的規定。8.2焊后熱處理(PWHT)容器及其受壓元件按材料、焊接接頭厚度(即焊后熱處理厚度,δPWHT)和設計要求確定是否進行焊后熱處理。8.2.1焊接接頭厚度應按下列規定確定:a)對等厚全焊透對接接頭為鋼材厚度;b)對于對接焊縫和角焊縫為焊縫厚度;c)對于組合焊縫為對接焊縫與角焊縫厚度中較大者;d)當不同厚度元件焊接時:——不等厚對接接頭取較薄元件的鋼材厚度;——殼體與管板、平封頭、蓋板及其他類似元件的B類焊接接頭,取殼體厚度;——接管與殼體焊接時,取接管頸厚度(刪除)殼體厚度、補強圈厚度和連接角焊縫厚度中較大者;——接管與法蘭焊接時,取接頭處接管頸厚度;對于GB150.3-2011圖7-lg)所示結構取法蘭厚度;——對于GB150.3-2011附錄D圖D.12b)所示內封頭連接結構取圓筒和封頭厚度的大者;——非受壓元件與受壓元件焊接時,取焊縫厚度8.2.2容器及其受壓元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應進行焊后熱處理,焊后熱處理應包括受壓元件間及其與非受壓元件的連接焊縫。當制訂熱處理技術要求時,滿足以下規定外,還應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由于焊后熱處理導致的再熱裂紋。8.2.2.1焊接接頭厚度符合表5規定者。
表5需進行焊后熱處理的焊接接頭厚度8.2.2.2圖樣注明有應力腐蝕的容器。8.2.2.3用于盛裝毒性為極度或高度危害介質的碳素鋼、低合金鋼制容器。8.2.2.4當相關標準或圖樣另有規定時。8.2.3對于異種(改為不同)鋼材之間的焊接接頭,按熱處理要求不同的,按高者確定是否進行焊后熱處理。8.2.4當需對奧氏體型不銹鋼、奧氏體一鐵素體型不銹鋼進行焊后熱處理時,按設計文件規定。8.2.5除設計文件另有規定,奧氏體型不銹鋼、奧氏體一鐵素體型不銹鋼的焊接接頭可不進行熱處理。8.2.6焊后熱處理要求8.2.6.1制造單位應按設計文件和標準的要求在熱處理前編制熱處理工藝。8.2.6.2不得使用燃煤爐進行焊后熱處理。8.2.6.3熱處理裝置(爐)應配有自動記錄溫度曲線的測溫儀表,并能自動繪制熱處理的時間與工件壁溫關系曲線。8.2.6.4整體焊后熱處理可以是爐內整體加熱方法或容器內部加熱方法。在可能情況下,應優先采用爐內整體加熱方法;當無法整體加熱時,允許分段加熱進行。分段熱處理時,其重復加熱長度應不小于1500mm,且相鄰部分應采取保溫措施,使溫度梯度不致影響材料的組織和性能。熱處理操作應符合8.2.7的規定。8.2.6.5B、C、D、E類焊接接頭,球形封頭與圓筒連接接頭以及缺陷焊補部位,允許采用局部熱處理。局部熱處理有效加熱范圍應符合下列規定:a)焊縫最大寬度兩側各加δPWHT
或50mm,取兩者較大值;b)返修焊縫端部方向上加δPWHT
或50mm,取兩者較大值;c)接管與殼體相焊時,應環繞包括接管在內的筒體全圓周加熱,且在垂直于焊縫方向上自焊縫邊緣加δPWHT
或50mm,取兩者較大值。局部熱處理的有效加熱范圍應確保不產生有害變形,當無法有效控制變形時,應擴大加熱范圍,例如對圓筒全周長范圍進行加熱;同時,靠近加熱區的部位應采取保溫措施,使溫度梯度不致影響材料的組織和性能。8.2.6.6復合鋼板容器及其受壓元件熱處理時,應采取措施保證容器(特別是覆層材料性能)滿足使用要求。8.2.7焊后熱處理操作8.2.7.1碳素鋼、低合金鋼的焊后熱處理操作應符合如下規定:a)焊件進爐時爐內溫度不得高于400℃;b)焊件升溫至400℃后,加熱區升溫速度不得超過5500/δPWHT℃/h,且不得超過220℃/h,一般情況下不低于55℃/h;c)升溫時,加熱區內任意4600mm長度內的溫差不得大于120℃;d)保溫時,加熱區內最高與最低溫度之差不宜超過80℃;e)升溫及保溫時應控制加熱區氣氛,防止焊件表面過度氧化;f)爐溫高于400℃時,加熱區降溫速度不得超過7000/δPWHT℃/h,且不得超過280℃/h,一般情況下不低于55℃/h;g)焊件出爐時,爐溫不得高于400℃,出爐后應在靜止空氣中繼續冷卻。8.2.7.2對S11306、S11348鐵素體型不銹鋼的焊后熱處理按8.2.7.1的規定。其中,對于f)和g),當溫度高于650℃時,降溫速度不得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海上風電儲能工程案例
- 2025年呼和浩特貨運從業資格證考試題技巧答案詳解
- 2025年黑龍江貨運資格證考試內容
- 彈簧的規格型號對照表
- 寶釵分桃葉渡辛棄疾讀法
- 棒球服制作工藝流程
- 神經外科手術操作規范
- 膽囊癌病人護理
- 環保少兒美術課件
- 美容院多店管理
- 2024年封頂儀式發言稿模版(3篇)
- 連鎖藥店年度規劃
- 血液透析頭痛的應急預案
- 癌癥治療協議書范例
- 《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駕駛人科目一考試題庫》
- 小學體育課件《立定跳遠課件》課件
- 新生兒經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實踐指南(第三版)解讀
- 肝硬化肝性腦病指南
- 租號協議書合同范本
- 2018中國技能?賽全國選拔賽“3D數字游戲藝術”項?技能樣題
- 屈原簡介課件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