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_第1頁
高三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_第2頁
高三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_第3頁
高三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_第4頁
高三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物類群、物種數和生物量調查結果2007年(養殖前)2010年(養殖后)水生高等植物物種數135生物量(濕重㎏∕1000㎡)56020浮游植物物種數1120生物量(干重ɡ∕㎡)210魚類物種數158生物量(濕重㎏∕1000㎡)30750蝦、貝類等小型動物物種數258生物量(濕重㎏∕1000㎡)5513(2012江蘇)江蘇某小型天然湖泊原有少量魚類,后改造為人工魚塘,投餌養殖植食性魚類和肉食性魚類,兩類魚均無濾食浮游生物的能力。養殖前后生態調查的數據見下表,請回答下列問題:(1)改為人工魚塘后,該湖泊生物群落的____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2)從種間關系的角度分析,水生高等植物明顯減少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生物類群、物種數和生物量調查結果2007年(養殖前)2010年(養殖后)水生高等植物物種數135生物量(濕重㎏∕1000㎡)56020浮游植物物種數1120生物量(干重ɡ∕㎡)210魚類物種數158生物量(濕重㎏∕1000㎡)30750蝦、貝類等小型動物物種數258生物量(濕重㎏∕1000㎡)5513(3)從表中可以推測,與2007年相比,2010年湖水中生物體內所含的總能量顯著增加,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生物類群、物種數和生物量調查結果2007年(養殖前)2010年(養殖后)水生高等植物物種數135生物量(濕重㎏∕1000㎡)56020浮游植物物種數1120生物量(干重ɡ∕㎡)210魚類物種數158生物量(濕重㎏∕1000㎡)30750蝦、貝類等小型動物物種數258生物量(濕重㎏∕1000㎡)5513(4)動物能攝食魚餌料。如果肉食性魚類只攝食蝦、貝等小型動物,可以推測在相同飼養條件下2010年肉食性魚類的總量將會____,植食性魚類的總量將會____。生物類群、物種數和生物量調查結果2007年(養殖前)2010年(養殖后)水生高等植物物種數135生物量(濕重㎏∕1000㎡)56020浮游植物物種數1120生物量(干重ɡ∕㎡)210魚類物種數158生物量(濕重㎏∕1000㎡)30750蝦、貝類等小型動物物種數258生物量(濕重㎏∕1000㎡)5513生物類群、物種數和生物量調查結果2007年(養殖前)2010年(養殖后)水生高等植物物種數135生物量(濕重㎏∕1000㎡)56020浮游植物物種數1120生物量(干重ɡ∕㎡)210魚類物種數158生物量(濕重㎏∕1000㎡)30750蝦、貝類等小型動物物種數258生物量(濕重㎏∕1000㎡)5513(5)若對該湖泊進行生態修復,除停止養魚外,還需恢復水生高等植物,以抑制浮游藻類生長。在這一過程中水生高等植物的直接作用是______、_______。(1)改為人工魚塘后,該湖泊生物群落的____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2)從種間關系的角度分析,水生高等植物明顯減少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生物類群、物種數和生物量調查結果2007年(養殖前)2010年(養殖后)水生高等植物物種數135生物量(濕重㎏∕1000㎡)56020浮游植物物種數1120生物量(干重ɡ∕㎡)210魚類物種數158生物量(濕重㎏∕1000㎡)30750蝦、貝類等小型動物物種數258生物量(濕重㎏∕1000㎡)5513食物鏈

捕食者或植食性魚類增加

競爭者(浮游藻類)大量繁殖(3)從表中可以推測,與2007年相比,2010年湖水中生物體內所含的總能量顯著增加,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生物類群、物種數和生物量調查結果2007年(養殖前)2010年(養殖后)水生高等植物物種數135生物量(濕重㎏∕1000㎡)56020浮游植物物種數1120生物量(干重ɡ∕㎡)210魚類物種數158生物量(濕重㎏∕1000㎡)30750蝦、貝類等小型動物物種數258生物量(濕重㎏∕1000㎡)5513投餌輸入大量能量

(4)動物能攝食魚餌料。如果肉食性魚類只攝食蝦、貝等小型動物,可以推測在相同飼養條件下2010年肉食性魚類的總量將會____,植食性魚類的總量將會____。生物類群、物種數和生物量調查結果2007年(養殖前)2010年(養殖后)水生高等植物物種數135生物量(濕重㎏∕1000㎡)56020浮游植物物種數1120生物量(干重ɡ∕㎡)210魚類物種數158生物量(濕重㎏∕1000㎡)30750蝦、貝類等小型動物物種數258生物量(濕重㎏∕1000㎡)5513減少

增加生物類群、物種數和生物量調查結果2007年(養殖前)2010年(養殖后)水生高等植物物種數135生物量(濕重㎏∕1000㎡)56020浮游植物物種數1120生物量(干重ɡ∕㎡)210魚類物種數158生物量(濕重㎏∕1000㎡)30750蝦、貝類等小型動物物種數258生物量(濕重㎏∕1000㎡)5513(5)若對該湖泊進行生態修復,除停止養魚外,還需恢復水生高等植物,以抑制浮游藻類生長。在這一過程中水生高等植物的直接作用是______、_______。吸收營養物質競爭光照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南陽市五中一、概念生態系統中能量的輸入、傳遞、轉化和散失的過程(一)能量流動的過程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總量1.起點:2.總能量:3.途徑(渠道):5.能量來源和去路4.散失:食物鏈和食物網呼吸作用

生產者(植物)呼吸作用初級消費者(植食動物)呼吸作用次級消費者(肉食動物)三級消費者(肉食動物)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分解者呼吸作用生態系統能量流動傳遞的過程太陽能熱帶雨林與沙漠中生物種類一多一少的原因?生產者一多一少,固定的太陽能一多一少,流入生態系統的總能量一多一少.2、右圖中的①、②、③分別表示同一生態系統中不同營養級間能量傳遞的多少,它們之間的關系應該是()A①<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三級消費者①②③B

1、大象是植食性動物,有一種蜣螂則專門以象糞為食,設大象在某段時間所同化的能量為107kJ,則這部分能量中流入蜣螂體內的約為()A、0kJB、106kJC、2×106kJD、106-2×106kJA知識運用(二)能量流動的特點單向流動,逐級遞減傳遞效率:10%——20%1.在圖中海鳥獲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鏈是_______。海鳥每增加1千克,需消耗生產者生產的有機物至少是______千克。甲殼類水綿海鳥水蚤大魚小魚淡水蝦水棉→水蚤→甲殼類→海鳥

125知識運用2.根據下圖所表示的食物網,結合能量流動的特點進行計算:牧草鼠蛇貓頭鷹

如果牧草固定了1000焦耳的能量,則貓頭鷹最少能獲得______焦耳能量,最多能獲得______焦耳能量.140某個湖的能量金字塔思考:1、從能量流動的特點角度解釋為什么食物鏈一般不超過五個營養級及“一山不容二虎”的原理。2、如把各個營養級的生物量(質量)和數量用金字塔的方式表示,是否也成金字塔形?如果是,有沒有例外?例外浮游植物浮游動物

小魚樹昆蟲小鳥

生物量(質量)金字塔:人們對一片海域中生態系統作了統計:生產者(大葉藻)4800萬噸;初級消費者(吃大葉藻的小魚蝦)

1200萬噸;次級消費者(吃小魚蝦的大魚)17萬噸;三級消費者(吃大魚的魚)3萬噸。

生物數量金字塔:人們對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生物成員作了統計:生產者(野草)5842424株初級消費者(草原動物、昆蟲)708624只次級消費者(肉食動物、吃昆蟲的小鳥)354904只三級消費者(肉食動物、吃小鳥的鷹)3只

(河南)一片樹林中,樹、昆蟲和食蟲鳥類的個體數比例關系如下圖所示。下列選項能正確表示樹、昆蟲、食蟲鳥之間的能量流動關系的是(選項方框面積表示能量的大小)()ABCDC人們雖然不能改變能量流動的客觀規律,但是通過科學規劃、設計人工生態系統,可設法調整能量流動方向,使能量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人類能不能改變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規律?

二、研究能量流動的意義(2012海南)下圖為某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簡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甲是生產者,乙是消費者B.該生態系統是一個開放的系統C.能量通過光合作用固定并進入系統,可以熱能形式輸出D.甲、乙和分解者所貯存的能量之和是輸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根據題中簡圖可知,甲能夠固定太陽能,為生產者,乙從甲獲取能量,為消費者,A正確;該生態系統需要從外界獲得能量,同時能量也可以擴散到外界,是一個開放的生態系統,B正確;能量通過光合作用進入生態系統,經過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后有一部分以熱能的形式散失,C正確;輸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生產者甲固定的太陽能總量,D不正確。乙太陽能分解者甲能量D解析:根據題中簡圖可知,甲能夠固定太陽能,為生產者,乙從甲獲取能量,為消費者,A正確;該生態系統需要從外界獲得能量,同時能量也可以擴散到外界,是一個開放的生態系統,B正確;能量通過光合作用進入生態系統,經過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后有一部分以熱能的形式散失,C正確;輸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生產者甲固定的太陽能總量,D不正確。(2012安徽)某棄耕地的主要食物鏈由植物田鼠鼬構成。生態學家對此食物鏈能量流動進行了研究,結果如下表,單位是J/(hm2·a)。(1)能量從田鼠傳遞到鼬的效率是

。(2)在研究能量流動時,可通過標重捕法調查田鼠種群密度。在1hm2范圍內,第一次捕獲標記40只田鼠,第二次捕獲30只,其中有標記的15只。該種群密度是

只/hm2。若標記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則會導致種群密度估算結果

。(3)田鼠和鼬都是恒溫動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

,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熱能形式散失。(4)鼬能夠依據田鼠留下的氣味去獵捕后者,田鼠同樣也能夠依據鼬的氣味或行為躲避獵捕。可見,信息能夠

,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植物田鼠鼬固定的太陽能攝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攝入量同化量呼吸量2.4510111.051097.501087.151082.441072.251072.18107(2012安徽)某棄耕地的主要食物鏈由植物田鼠鼬構成。生態學家對此食物鏈能量流動進行了研究,結果如下表,單位是J/(hm2·a)。(1)能量從田鼠傳遞到鼬的效是

。(2)在研究能量流動時,可通過標重捕法調查田鼠種群密度。在1hm2范圍內,第一次捕獲標記40只田鼠,第二次捕獲30只,其中有標記的15只。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