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中的元素與化合物糖類、脂質蛋白質的鑒定_第1頁
細胞中的元素與化合物糖類、脂質蛋白質的鑒定_第2頁
細胞中的元素與化合物糖類、脂質蛋白質的鑒定_第3頁
細胞中的元素與化合物糖類、脂質蛋白質的鑒定_第4頁
細胞中的元素與化合物糖類、脂質蛋白質的鑒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組成細胞的分子第1節組成細胞的元素與化合物教學目標:1、細胞中的元素與化合物2、實驗: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組成地殼和組成細胞的部分元素含量(%)表觀察右圖,你能提出什么問題?請分析地殼和生物體細胞中的元素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這說明什么?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異性。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統一性。問題探討:含量不同生物體總是和外界進行著物質交換。人體和玉米細胞中部分含量較多的元素的含量(%)表不同生物的細胞或者同種生物的不同種類的細胞組成它們元素種類相同,元素含量不同。都具有統一性和差異性的特點。元素在干﹑鮮細胞中含量的對比圖

組成人體細胞的主要元素(占細胞鮮重的百分比)組成人體細胞的主要元素

(占細胞干重的百分比)鮮重:鮮活的植物采集來后立刻測出的重量干重:細胞除去自由水后的重量,烘干后保持恒重后測定的重量。O>C>H>NC>O>N>H二、組成細胞的元素最基本元素:基本元素:

主要元素:大量元素:微量元素:CHONPSKCaMgFeMnB

ZnMoCuCCHON

CHONPS

(記憶口訣:鐵猛碰新木桶)為什么說C是夠成細胞的基本元素?答:因為1.C在細胞中的含量比較高,占細胞干重的55.99%.2.C鏈構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而C可以形成4個化學鍵,因此可以形成成千上萬個C原子的物質元素缺乏與疾病的相關性:缺Fe:人體患貧血;果樹患黃葉病缺B:華而不實(只開花不結果)缺Zn:影響人體生長發育、大腦發育和性成熟缺I:

人幼年患呆小癥;成年患甲狀腺腫大缺Mg:影響植物葉綠素的合成,影響光合作用的進行缺Ca:成年人缺鈣患骨質疏松癥;人血液中缺鈣會出現抽搐現象例1科學家在利用無土栽培法培養一些名貴花卉時,培養液中添加了多種必需化學元素。其配方如下圖:其中花卉根細胞吸收最少的離子是()A.Ca2+

B.SO32-和Mg2+

C.Zn2+

D.H2PO4-C化學元素生物體?化合物細胞組成細胞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1、組成細胞的化合物無機化合物有機化合物水糖類脂質蛋白質核酸無機鹽三、組成細胞的化合物觀察P17右邊的表格,

細胞內最多的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分別是哪一種?動動腦2.一般情況下活細胞內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_______,含量最多的有機化合物________。水蛋白質化合物

質量分數%水85~90無機鹽1~1.5蛋白質7~10

脂質1~2糖類和核酸1~1.5無機化合物有機化合物組成細胞鮮重最多的化合物:組成細胞鮮重最多的有機化合物:組成細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組成細胞干重最多的有機化合物:水蛋白質蛋白質蛋白質例2仙人掌生活在缺水的沙漠中,在仙人掌的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水

B.蛋白質

C.脂質

D.糖類A實驗: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一、還原性糖類還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麥芽糖、乳糖、半乳糖等。非還原性糖:蔗糖、纖維素、糖原、淀粉、五碳糖(核糖和脫氧核糖)等1、材料的選擇:蘋果或里的勻漿(顏色為淺色或者白色)2、試劑:斐林試劑甲液:質量濃度為0.1g/mlNaOH溶液乙液:質量濃度為0.05g/mlCuSO4溶液3、原理:還原性糖+斐林試劑50-650C水浴加熱1-2min生成磚紅色沉淀。4、步驟:向試管內注入2ml待測組織樣液;向試管內注入2ml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勻后再注入)將試管放入盛有50-600C溫水的大燒杯中加熱約2min;觀察試管中出現的顏色變化。結果:淺藍色—棕色—磚紅色實質:還原糖中的醛基把斐林試劑混合后生成的Cu(OH)2氧化成Cu2O二、脂肪方法一:組織樣液的染色(花生勻漿2ml+3滴蘇丹Ⅲ染液—橘黃色)方法二:臨時切片的制作(用顯微鏡觀察)2.試劑:蘇丹Ⅲ或者蘇丹Ⅳ染液,體積分數為50%的酒精溶液,蒸餾水原理:脂肪+蘇丹Ⅲ—脂肪+蘇丹Ⅳ—橘黃色紅色3.步驟:(1)取材:富含脂肪,顏色白色或者淺色。浸泡去種皮的花生種子。(2)切片:橫斷面平行切下若干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養皿待用。(3)制片:①選取最薄切片②滴加2-3滴蘇丹蘇丹Ⅲ染液,染色3min。(蘇丹Ⅳ染液1min)③酒精洗去浮色(1-2滴體積分數為50%的酒精溶液)④滴一滴蒸餾水,加蓋玻片。(4)觀察:鏡檢(顯微鏡觀察)若有橘黃色顆粒(橘紅色),說明含有脂肪。三、蛋白質選材與制備:鮮肝提取液或者黃豆漿濾液或者雞蛋蛋清2.試劑:A液:質量濃度為0.1g/mlNaOH溶液B液:質量濃度為0.01g/mlCuSO4溶液3.原理:雙縮脲試劑蛋白質+雙縮脲試劑—紫色4.步驟:向試管內注入2ml待測組織樣液;向試管內注入雙縮脲試劑A液1ml,搖勻。向試管內注入雙縮脲試劑B液4滴,搖勻。觀察試管中出現的顏色變化5.觀察:無色→淺藍色→紫色6.實質:四、淀粉(非還原性糖)原理:碘遇淀粉變藍蛋白質中的肽鍵在堿性環境下與Cu2+生成紫色絡合物。不同點比較項目斐林試劑雙縮脲試劑使用方法反應原理反應條件實質顏色濃度相同點斐林試劑和雙縮脲試劑的比較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勻后即可使用,且現配現用使用時先加A液再加B液還原性糖與斐林試劑水浴加熱生成磚紅色沉淀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產成紫色反應需水浴加熱不需加熱即可反應醛基中的還原糖將Cu(OH)2還原為Cu2O蛋白質中的肽鍵在堿性條件下與Cu2+反應生成紫色絡合物淺藍色—棕色—磚紅色紫色乙液CuSO4濃度為0.05g/mLB液CuSO4濃度為0.01g/mL都含有NaOH、CuSO4兩種成分,且所用NaOH濃度都是0.1g/mL注意:(1)還原糖鑒定實驗①淺色:不能用綠色葉片、西瓜、血液等材料,防止顏色的干擾。②還原糖含量高:不能用馬鈴薯(含淀粉)、甘蔗的莖、甜菜的塊根(含蔗糖)③唯一需要加熱—還原糖鑒定,且必需水浴加熱,不能用酒精燈直接加熱。若不加熱則無磚紅色沉淀出現。④非還原糖(如蔗糖)+斐林試劑現象不是無色而是淺藍色[Cu(OH)2的顏色]。(2)唯一需要顯微鏡——脂肪鑒定,實驗中50%酒精的作用——洗掉浮色。(3)記準混合后加入——斐林試劑,且現配現用;分別加入——雙縮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