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端午節四年級征文借鑒每當一個節日來臨,我總是第一個想起你,不知你是否也和我一樣,遙望著遠方,思念自己牽掛的人。端午節到了,讓我為你送上一份祝愿!友愛的讀者,為您預備了一些端午節四班級征文,請笑納!
端午節四班級征文借鑒1
農歷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雖然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非常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節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節特色。
端午節是為紀念宏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每到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家家戶戶都會包一種中山蘆兜棕:。圓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奇的竹葉來縛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兩種口味。甜粽子有蓮蓉,豆沙,栗蓉,棗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燒雞,蛋黃,干貝,冬菇,綠豆,叉燒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鍋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芳香四溢,充滿整個廚房。
解開扎藤,剝開粽子葉,甜粽子里藏著紅紅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騰著蒸汽,散發著一種特有的蒸棕香。兩粽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塞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著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是幫極了!最最令愛吃甜食的我深愛的還是棗紅般的甜粽子。端午季節,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總要送親戚伴侶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為謝意送給我們。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總有從姨媽,外婆家帶來的吃不完的`粽子。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顰鼓動時雷凌凌,獸頭凌處雪微微。沖破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真奪得錦標歸。這是唐朝盧肇寫的《競渡詩》。非常突出了龍舟賽的宏觀場面。然而,在我的家鄉廣州也有在端午節劃龍舟的習俗,俗稱“扒龍船”。在端午節這一天村里都會組織一次小型的“扒龍船”競賽。家家戶戶身強力壯的男人都要參與,女的靠一邊,只有觀看的份兒。五六條窄窄的,瘦長的舟子,前頭是一個大大的龍頭。十多個人坐在一起,奮力地劃槳前進,力爭第一個到達終點。盡管下著針兒般的雨點兒,船上的人淋得遍體濕透,分不清是汗還是雨,可是這點是不要緊的。再這關鍵時刻,贏了競賽才重要。劃完龍船的男人會在中午的時候聚集在村里的大祠堂內吃一頓豐富的“龍船飯,然而我們村里的女人也是沒份參與的,因此,究竟有什么菜式我也不清晰,由于,我是女孩子。
端午節四班級征文借鑒2
今日是端午節,我們一家人五點就起床,根據習俗上山去趟露水。一路上我用雙手捧起晶瑩的露珠往眼睛上抹,一時間我覺得眼睛就像亮了好多。直到坐在教室讀書時還覺得眼睛特殊亮,什么字都能看清晰。
放學后,我撒開腿就往家里跑。剛到門口就聞到粽子香,一進門就觀察父親做了一桌子好菜特地等我回家吃。我洗過手來到飯桌前,先給父親母親一人解了一個粽子,撒上白糖,然后給我自己解了一個美麗的三角粽子,撒上白糖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飯桌上,我們一家邊吃邊聊,屋子里布滿了端午節的歡樂氣氛,充滿著香噴噴的粽子味和濃濃的艾香。
吃完飯,母親給我耳朵上抹了雄黃酒,給我嘴上摸了唇膏,給我手腕上戴了紅線繩,把我裝扮得和粽子一樣香,就讓我到去學習。
我愛吃粽子,愛過端午節,愛享受節日的歡快氣氛。
端午節四班級征文借鑒3
今日是端午節,家家戶戶都熱喧鬧鬧的。每當到了端午節,人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上艾草、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寫“王”字。我在網上查了一下。原來這是為了紀念宏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國大夫知道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最終,他們抱著一塊大石頭跳江了。當地的老百姓知道后,就往里面扔粽子,盼望魚兒不吃屈原的身體,只吃他們扔的粽子。
所以就有了吃粽子這個習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節,都會競賽龍舟,贏了就上岸把粽子扔進江里,所以就有了賽龍舟這個習俗。那在家門口掛上艾草和菖蒲,還有掛香袋,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又是怎么回事?原來是在古時候沒有蚊香,花露水和紗窗,所以人們就在門口掛上艾草、香袋,在孩子身上掛香包可以防止蚊子、蟲子來咬。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就是蟲子中的國王,蟲子都不能咬他。喝雄黃酒也是為了不讓蛇來咬,就有這個習俗了。
這時媽媽叫我吃粽子。粽子的餡有肉、蛋黃、豆沙、棗子等多種。剝開綠油油的粽葉,里面就是香噴噴的粽子,真像一個粽子精靈披著一件綠色的棉襖!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這又香又甜的味道始終到我的心里,使我沉醉,我真喜愛粽子呀!
這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使我受益匪淺!
端午節四班級征文借鑒4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相傳端午節是為紀念春秋時期楚國大夫,聞名愛的詩人屈原。
今日是端午節,我們一家人來到電視機前觀看賽龍舟。賽龍舟的地點是在內海灣進行的。我們來到電視機前,競賽已經開頭了?!凹佑?,加油……”從電視里傳來觀眾的吶喊聲和一陣陣催人奮進的鼓舞聲在內海灣上此起彼伏地響著。龍舟上的隊員們奮力地向前方劃去,還有一位隊員敲打著鼓,為在劃船的隊員加油、打氣,隊員們劃出去的水波快速向后退,龍舟像一支飛速的箭一樣在內海灣上飛速地行駛??煲浇K點了,隊員們奮力地向前劃去。到達終點,隊員們發出一陣陣激烈的歡呼聲,臉上都露出了滿足的笑容。
我們一家人看完龍舟競賽,奶奶包的粽子也煮熟了。我們全家人在一起開快樂心地吃粽子。
吃著奶奶包的粽子,看著電視里的賽龍舟競賽,我感到特別幸福!這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
端午節四班級征文借鑒5
爸爸說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令我奇怪???且難忘。爸爸說這句話的屈原也令他終生難忘。
我們懷念屈原是從端午節開頭的。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屈原一心為國,但由于楚國的滅亡,所以跳汨羅江自殺。
百姓為了不讓魚兒去咬屈原,就丟粽子不讓魚兒去咬他;賽龍舟是為嚇跑魚,也是為了不讓魚兒去屈原。就這樣人們把農歷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
我們家紀念屈原主要是吃爺爺包的棕子。在端午節前幾日,爺爺就會開頭包很多粽子。我和爸爸媽媽來到爺爺奶奶家,爺爺正在預備包粽子。我飛速地跑到爺爺的身旁。觀察爺爺嫻熟地選了一個又長又大的粽葉,然后就是一卷,再折,先放一半糯米,然后用筷子插幾下,快速包扎捆好。爺爺說,這樣煮出來的不加其它配料的粽子,就好吃一些。
我覺得很好玩,就讓爺爺教我。爺爺說先選一個又大又長的粽葉,然后把幾大步驟打個通。先放一半糯米,再用筷子插幾下。用繩子系緊,就可以了。我照著爺爺去做,選了一個又長又大的粽葉。然后,漸漸地卷,可以怎么也卷出爺爺那樣的蛋桶樣。我本以為這很簡潔,其實不是這樣。真是看似簡單做起來難。
爺爺說包棕子并不難。難的是上班像屈原樣憂國憂民,一心為公。難忘今日,更是難忘端午,牢記屈原吧!想起爺爺了!
端午節四班級征文借鑒6
我過了很多好玩的節日,可今年的端午節是我最歡樂,最難忘的。
端午節那天,我和媽媽早上去菜場買了一些棕葉、糯米?;氐郊依飲寢尠岩粋€盆子里裝了水,把棕葉放在里面,我很納悶就問媽媽“媽媽,為什么要把棕葉泡在水里?”媽媽說“棕葉泡在水里才不會發干變硬,這樣我們才好包呀!”噢,原來如此。媽媽洗好米,也將米泡在水里,我趕忙對媽媽說“媽媽,米泡在水里,也是和棕葉一樣的道理吧!”媽媽點點頭說“是的。”
最終開頭包棕子了,只見媽媽將兩片棕葉重疊在一起,將大的一頭圈成一個漏斗的樣子,然后放入米,再把多余的葉子順著漏斗包裹起來,最終將繩子橫在三個角中間,綁好兩個角,這樣一個棕子就誕生了。
我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包,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數字城市行業發展規模研究及投資風險評估報告
- 配電安規習題與答案
- 2025屆山西省呂梁市汾陽中學高考英語倒計時模擬卷含解析
- 2025屆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第六中學高三一診考試英語試卷含答案
- 職業技術學院2024級藥品生產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 2025年常州市高三二模語文試試卷(含標準答案)
- 納米電機考核試卷
- 管道工程城市給水管網規劃與設計考核試卷
- 船舶改裝船舶廢氣凈化技術考核試卷
- 皮革制品行業的市場拓展與銷售策略考核試卷
- 農業保險理賠服務操作流程手冊
- 《交換與路由技術》 課件全套 曹炯清 第1-9部分 學習環境的搭建- 綜合實訓與技能比賽
- 第30屆WMO初測2年級B試卷
- 2024《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全文課件
- 反訴狀(業主反訴物業)(供參考)
- 10SMS202-2 埋地矩形雨水管道及其附屬構筑物(磚、石砌體)
- 《教育向美而生-》讀書分享課件
- 網課智慧樹知道《老年醫學概論(浙江大學)》章節測試答案
- 中國法律史-第三次平時作業-國開-參考資料
- 2023年高考語文高頻考點必刷匯編黃金100題專題01:字音字形(二)
- TD/T 1032-2011 基本農田劃定技術規程(正式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