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講
經濟運行:變化無常的波動與周期
上海交通大學陳憲上海市干部培訓中心·2013.11.2提綱一、經濟波動的典型化事實
1、經濟周期性波動概述
2、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三輪經濟增長周期特點二、總供給與總需求三、經濟波動與通貨膨脹四、經濟波動與失業五、宏觀經濟的穩定政策3一、經濟波動的典型化事實經濟周期性波動概述經濟波動—產量、就業等逐年變動。如果短期內的收入下降和失業增加較為緩和,就稱為衰退,如果較為嚴重,就稱為蕭條。有些年份,則會出現相反的情況,相應地稱為景氣或繁榮—宏觀經濟運行過程中,不同年份之間出現的衰退和景氣交替,稱為經濟波動經濟周期性波動概述經濟周期—經濟運行過程中上升和下降的不斷交替
—傳統上一般把經濟周期分為衰退、蕭條、復蘇、繁榮四個階段
—現在更多地用下降和上升兩個階段描述經濟周期,或者是衰退、復蘇、繁榮三個階段
—康德拉捷耶夫周期(50年左右),尤格拉周期(約10年左右),基欽周期(約40個月左右)。此外,庫茲涅茨周期(約20年左右)6經濟周期性波動概述經濟周期波動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經濟現象,它反映了經濟系統在運行過程中,反復出現的對其均衡狀態的偏離與調整的必然過程。調節經濟周期性波動,是世界各國政府宏觀調控的主要目的之一。經濟波動是經濟活動矛盾運動的外在表現,是超越體制和發展階段的普遍現象。充分認識我國的經濟波動,把握經濟波動的發展趨勢,對于更好地實施宏觀調控具有積極意義。7經濟周期性波動概述進入工業化社會以來,經濟周期波動重復出現。按照馬克思的觀點,1825年的英國經濟衰退是現代經濟周期的始點。以后,發達國家均無法避免經濟波動。即使是原來的計劃經濟國家,同樣不能避免經濟周期波動。目前,雖然理論分析水平提高,政策手段更多,但經濟周期波動在所有國家仍然重復出現。經濟周期波動的最大規律,就是顯示出無規律。當然可能是人類認識能力有限所致,但也可能是人類認識永遠不能達到的邊界。8經濟周期性波動概述中國的經濟運行過程同樣伴隨周期波動,見背景資料。需要注意的是,經濟波動是經濟運行圍繞增長趨勢線的上下起伏,如圖所示。9經濟周期性波動概述時間產出趨勢波動10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三輪經濟增長周期特點背景資料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增長明顯表為三個周期。第一個周期是1981年(5.2%)到1990年(3.8%),特點是陡起陡落;第二個周期是1990年到1999年(7.6%),特點是陡起平落;第三個周期是1999年到2009年(9.2%),特點是平起陡落。111979年-2007年我國年度經濟增長率圖背景資料(%)1991-2011年我國GDP年增長率變化數據來源:1991-2010年數據來自《中國統計年鑒2011》,2011年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網站.2008-2012年國內生產總值
14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三輪經濟增長周期特點背景資料本輪周期經濟增幅的回落特點是:持續回落的時間最長,為7個月;持續回落的幅度最大,回落了7.7%;2008年三季度到四季度下降了2.2%,為單季下降幅度最大;2009年一季度為6.1%,是建立季度核算以來季度GDP的最低值??梢哉J為,2010年是第四個周期的開始。15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三輪經濟增長周期特點背景資料本輪經濟增長回落的主要原因是:周期性的回落;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自身的調整(結構調整及“4萬億”后的緊縮)。16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三輪經濟增長周期特點背景資料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通貨膨脹也為明顯的周期性。第一個周期是1982年到1990年,特點是陡起陡落;第二個周期是1990年到1999年,特點是陡起陡落;第三個周期是1999年到2009年,特點是平穩上升然后迅速回落。1978年~2011年中國年度通貨膨脹率圖1978年~2011年中國居民消費指數漲跌幅度數據來源:歷年中國統計年鑒整理所得背景資料18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三輪經濟增長周期特點背景資料從季度看有兩個明顯的陡峰,一個是在1989年,一個是在1994年的四季度。本輪的通貨膨脹率回落的原因是:周期性的回落;國際金融危機導致世界經濟衰退,繼而導致國際需求下降,所以價格下降。19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三輪經濟增長周期特點背景資料特點一,經濟增長率上升的時候通貨膨脹率滯后一定時期上升,通貨膨脹峰值滯后于經濟增長峰值。特點二,經過快速上升,通貨膨脹也快速上漲,且周期的峰值很高。特點三,年均經濟增長率大于年均通貨膨脹率,經濟增長波動幅度小于通貨膨脹幅度。特點四,第三輪周期表現最好。但資產價格波動與商品價格穩定的關系值得關注。201979年-2009年我國年度經濟增長率和通貨膨脹率關系圖背景資料(%)2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三輪經濟增長周期特點背景資料前兩個特點說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內在關系,經濟增長率上升時,往往帶動通貨膨脹率上漲;經濟增長率回落時,往往帶動通貨膨脹率的回落;經濟增長率快速上升,往往帶動通貨膨脹率快速上漲;經濟增長率平穩回升,通貨膨脹也上漲得比較緩慢。22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三輪經濟增長周期特點背景資料后兩個特點說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較好地控制了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之間的關系。啟示:為了避免通貨膨脹率快速上漲和周期峰值過高,要努力保持經濟平穩回升,避免經濟增長率在短期內急速上升。二、總供給與總需求本節將解釋短期內經濟波動的原因
使用的是總供給總需求模型(modelofaggregatedemandandaggregatesupply,AD-ASmodel)總需求曲線總需求曲線(aggregate-demandcurve)是顯示經濟體對商品和服務的總需求量與物價水平之間反向關系的軌跡總需求曲線為什么曲線是向右下方傾斜的:①
財富效應(wealtheffect):又稱“皮古效應”。指物價水平的下降增加了實際的財富,會鼓勵消費支出總需求曲線②利率效應(interestrateeffect):又稱“凱恩斯效應”。物價水平的下降降低了利率,這將會鼓勵投資支出③匯率效應(exchangerateeffect):又稱“蒙代爾-弗萊明效應”。物價水平的下降引起實際匯率貶值,這鼓勵凈出口支出總需求曲線移動的原因總需求曲線移動的方向增加減少消費者支出向右向左企業投資支出向右向左政府購買向右向左凈出口水平向右向左*物價水平不變條件下**各種支出具體的變化可以從第一章的有關經濟指標知道總需求曲線移動的原因例如,東南亞金融危機使我國1998年的凈出口急劇減少,我國的總需求曲線向左移動總需求曲線移動的原因常見的總需求增加(AD曲線右移)的原因(價格水平不變時):政府采購預算增加減稅國民財富的增加家庭和企業樂觀態度的增加央行宣布降息總需求曲線移動的原因常見的總需求減少(AD曲線左移)的原因(價格水平不變時):政府采購預算減少增稅國民財富的減少家庭和企業悲觀態度的增加央行宣布升息總供給曲線總供給曲線(aggregatesupplycurve)描述了物價水平給定時企業生產并銷售的物品與服務總量總供給曲線有長短期之分: 宏觀分析中,長期與短期的關鍵區別在于:短期內價格能對供給和需求的變動做出反應,而長期中價格在以前的水平上固定不變總供給曲線長期中經濟的產出取決于資本、人口、技術、人力資源、自然資源……等因素,而這些因素并不受物價水平影響總供給曲線垂直的長期總供給曲線表明,無論物價水平如何變動,長期的最大產量水平只有一個該產量水平(Y*)就是自然率水平(naturalrateofoutput),也稱為潛在產出水平與自然率水平對應的失業水平就是自然失業率(π*)(naturalrateofunemployment)
總供給曲線以下因素的改變會使長期總供給曲線移動:移民的進入外國投資的涌入科技革命的發生人才的外流政府的日益腐敗……總供給曲線例如,伊拉克的局勢有朝一日得以穩定,它的長期總供給曲線向右移動:總供給曲線如前所述,短期中物價水平的上升激勵企業生產更多的商品和勞務,反之亦然總供給曲線 具體而言,經濟學家給出了三種主要的說明短期總供給曲線向上傾斜的理由:①黏性工資理論(sticky-wagetheory):物價水平的變化快于名義工資的變化,物價上升時實際工資降低,企業增加工人雇傭量來擴大產量;物價降低時實際工資上升,企業減少工人雇用以減少成本,并減少產量總供給曲線②工人錯覺理論(workermisperceptionstheory):物價水平的變動會暫時誤導工人的勞動供給行為,使他們對物價變動做出反應,這種反應形成向右上方傾斜的短期總供給曲線總供給曲線③黏性價格理論(sticky-pricetheory):未預料到的低物價水平使一些企業認為自己的相對價格下降了,這引起生產減少。反之亦然總供給曲線所有促使長期總供給曲線移動的因素都會對短期總供給曲線的移動起同樣的作用除此之外,人們對物價水平的預期是個重要的變量總供給曲線從短期總供給曲線向上傾斜的原因可知:預期物價水平上升減少了物品與勞務的供給,使短期總供給曲線左移預期物價水平下降增加了物品與勞務的供給,使短期總供給曲線右移經濟的長期均衡經濟的長期均衡均衡產量和物價水平由總需求曲線與長期總供給曲線的交點確定,這一點的產量是自然率產量短期總供給曲線也通過這一點,說明名義工資(nominalwages)、預期(expectation)和物價都完全調整到這種長期均衡經濟波動的兩方面原因總需求或者總供給的突然變化,常常是導致經濟波動的直接原因經濟偏離長期均衡位置時的實際產出與自然率產量的差額為產量缺口(outputgap)1.總需求的變化以美國為例,2001年,需求沖擊引起的美國經濟衰退,導致了居民和企業對未來前景的擔憂,從而減少了消費和投資的支出,那么,可能發生:1.總需求的變化需求沖擊引起的2001年美國經濟衰退網絡神話的破滅,使投資支出減少安然和世通的財務丑聞也動搖了投資者的信心9.11事件減少了公眾對未來的美好憧憬1.總需求的變化總需求減少(AD曲線左移),在總供給因素不變時引起短期內產量和價格水平的下降。但隨著時間推移,工資、價格和人們的預期得到調整,短期總供給增加(SAS曲線右移),產量重新回到自然產出率Y*,價格水平下降如圖1.總需求的變化2.總供給的變化供給沖擊(supplyshocks):由于供給因素的突然變動造成的對宏觀經濟的不利影響一次供給沖擊容易造成高通脹低產出的滯脹(stagflation)情形如果沒有政策干預,滯脹之后經濟會逐步調整到自然產出率和原先的物價水平上2.總供給的變化2.總供給的變化供給沖擊的經典案例1973年10月,第二次中東戰爭爆發,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為了支持其阿拉伯兄弟國家(敘利亞和埃及)對以色列的戰爭,對美歐采取了石油出口限制2.總供給的變化這一供給沖擊使得美國以GDP平減指數衡量的通脹率從72年的4.14%上升到74年的8.58%,而失業率從73年的4.9%上升至75年的8.5%供給沖擊的影響逐漸淡去后,76年的通脹率下降到5.7%,失業率也在79年下降到5.8%,接近多數人預測的充分就業水平三、經濟波動與通貨膨脹哈耶克(FriedrichAugust
VonHayek):通脹是指貨幣數量的過度增長,這種增長合乎規律地導致物價的上漲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物價普遍上漲薩繆爾森(PaulA.Samuelson):物品和生產要素的價格普遍上漲時期,面包、汽車、理發的價格上升,工資、租金也都上升普遍認同的定義:價格水平的百分比變動,因而,我們必須正確地設定價格水平價格的一次性上漲與持久性上漲要區分開:前者來自特定的沖擊,如石油價格的一次性上漲;而后者主要是來自某種慢性的經濟問題,如持久的預算赤字通脹的衡量CPI、GDP平減指數等經濟數據都可以用來衡量通貨膨脹的程度通貨膨脹的類型按原因區分成本推進型的通貨膨脹需求拉上型的通貨膨脹結構性的通貨膨脹(不同于結構性的價格上漲)事實上很難從某個原因來分析現實的通貨膨脹通貨膨脹的類型按是否可預期區分為可預期就是指通脹在發生之前就融入了公眾的預期和行為可預期的通貨膨脹(expectedinflation):如勞資雙方之間的工資合同導致的通脹不可預期的通脹:如石油沖擊時期的通脹通貨膨脹的類型按其嚴重程度區分,(嚴重程度的標準與經濟增長比對)溫和的通貨膨脹:CPI與GDP增長率在0.5:1之內中度的通貨膨脹:CPI﹥0.5,GDP增長率為1嚴重的通貨膨脹:GDP增長率小于CPI政府赤字與通脹政府面對預算赤字(budgetdeficits),有三種方法解決:一是向公眾舉債,二是消耗外匯,三是印刷鈔票對于長期內持續出現赤字,政府無論舉內債還是外債都比較困難,最終只能印刷貨幣
政府赤字與通脹從原則上講,政府可以通過減少開支增加稅收來避免赤字,但問題是這類政策常常難以實施,它們常常需要通過立法機構的多數票通過通貨膨脹稅(inflationtax)是一種特殊的稅,既不需要任何法律允許,又不需要征管機構的管理通貨膨脹的成本人們為什么要想將通脹控制在低的水平上?關鍵是價格與工資的并不按照同一比率上升這里區分可預期與不可預期的通脹來討論1.可預期通貨膨脹的成本可以預期通脹的成本首先是一種公眾沒有允諾的稅其次是帶來純粹的效率損失,貨幣是有效的支付工具,較高預期的通脹轉變為較高的利率,這增加持有貨幣的機會成本1.可預期通貨膨脹的成本菜單成本(menucosts):必須調整某些價格以便它們跟上通脹,那么改變價格就是有成本的皮鞋成本(shoecosts):當通貨膨脹鼓勵人們減少貨幣持有量時所浪費的資源1.可預期通貨膨脹的成本通脹導致資源配置不當:通貨膨脹會使廠商產品的相對價格被扭曲當征稅存在時滯時會出現奧利維拉—坦茨效應
(Olivera-Tanzieffect)
即稅金按一時點計算,而支付是在以后的時間,許多國家沒有任何機制維持稅負在這一時滯里的實際價值。通脹率的上升會使稅負降低,它將導致惡性循環Olivera-Tanzi
效應1.可預期通貨膨脹的成本玻利維亞(1980-1986)通脹率80818283848586政府收入通脹政府收入2.不可預期通貨膨脹的成本主要影響是再分配,即導致收入和財富在不同群體之間的轉移比如借貸合同雙方的再分配,金融資產的持有者,勞動合同雙方等由于貨幣需求收入的彈性可能小于1,通脹稅本身是遞減的,因而窮人支付的通脹稅占其收入的比要比富人高惡性通貨膨脹惡性通脹只發生在法幣制度下。在金本位時,黃金的存量增長率不足以支持高的物價水平,一般不會產生惡性通脹惡性通貨膨脹引發惡性通脹的關鍵性因素戰爭——內戰軟弱的政府——缺乏征收賦稅的能力以及進行預算改革的能力外部的沖擊
惡性通貨膨脹結束惡性通脹的穩定性政策匯率的穩定全面的預算政策,提高稅收收入貨幣與信貸政策穩定新貨幣的引入減輕外部的壓力惡性通貨膨脹德國在1920年代的惡性通貨膨脹1921年,一戰戰敗的德國開始重建經濟,魏瑪政府為了籌措所需資金,大量發行貨幣,使短時期內貨幣供應量高速增長1923年,由于德國未及時還清戰爭欠款,法國入侵了魯爾地區。為了資助魯爾的工人與法國進行斗爭,德國政府又尋求于貨幣的發行,從而導致了惡性的通貨膨脹德國1920年代的惡性通脹惡性通貨膨脹德國1920年代通脹的討論此次通貨膨脹是一次“受控的實驗”驗證了貨幣學派“通貨膨脹是一種貨幣現象”的觀點有趣的是,二戰結束后的1947年,德國又遭遇了惡性通貨膨脹,成為唯一一個經歷了兩次惡性通貨膨脹的西方國家。這對德國(現歐元區)的宏觀經濟政策制定有著深遠的影響四、經濟波動與失業實際產量對自然率產量有偏離時,失業率也就偏離了自然失業率的水平失業的定義國際勞工組織(ILO)的定義:“失業”指在某個年齡以上,在考察期內沒有工作,而又有能力工作,并且正在尋找工作的人。只有三個條件同時成立,才能認定一個人為失業者。失業率測量的缺陷失業率的測量尚有缺陷沒有反映打零工不反映從事低效率的工作失業率只是根據人口抽樣調查得出的,一般的要幾年才能進行一次,因此,它不夠精確。(有的國家采用家庭調查,有的國家采用社會保險數據,有的國家根據就業的官方統計)各國失業率的差異美國的失業率因性別、種族、年齡而有較大的不同歐洲的失業率較低,其原因就在于政府有再培訓的方案,不允許外國工人就業日本的失業率較低,許多在美國認為失業的人在日本被認為脫離了勞動力這一范疇:許多日本女性在失去工作之后不去尋找工作我國隱性失業率較高、從事低效率工作者多正常周轉失業與長期失業正常周轉失業:暫時解雇與招回造成的失業。這是美國勞動力市場的一個特征(占失業波動的65%)長期失業:少數人處于長期失業狀態。這種失業給社會帶來較高的成本
自然失業率自然失業率是弗里德曼提出的,又稱之為充分就業的失業率,即宏觀經濟處在均衡時的失業率自然失業率不可能為0,因為由于經濟中的正常原因,如自愿性失業、結構性失業與摩擦性失業(frictionalunemployment),人們總是不停地進與出,這樣人們要花費一定的時間
自然失業率自然失業率的決定因素最低工資移民和人口的組成經濟中不同部門的差異失業保險工會的勢力
自然失業率自然失業率的衡量沒有一個被廣泛接受的標準程式。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計算長期實際失業率的平均值。因為長期平均值熨平了失業率在自然失業率上下波動的周期性偏差
自然失業率美國的自然失業率在50-60年代約為4%,70年代為5%,80年代在5.5%-6.5%之間。西歐國家在70年代約為10%,德國除外,只有4%失業回滯(unemploymenthysteresis):長時期的高失業率會抬高自然失業率奧肯定律奧肯定律(Okun’slaw):如果一個經濟體的失業率高于自然失業率1個百分點,則實際GDP增速低于潛在GDP增速3個百分點該定律說明,經濟增長與充分就業這兩個目標是完全一致的該定律最早在美國發現,后來也適用于其他國家
菲力普斯曲線及其破滅菲力普斯曲線(Phillipscurve)的提出
1958年,菲力普斯(A.W.Phillips)在《1861~1957年英國失業和貨幣工資變動率之間的關系》一文中,首次說明了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的負相關關系。薩繆爾森和索洛為其命名
菲力普斯曲線及其破滅
菲力普斯曲線及其破滅凱恩斯學派認為,失業與通貨膨脹之間存在著替代關系,菲里普斯曲線向右下方傾斜,因為貨幣供給增加,利率下降,企業的邊際成本下降,企業家擴大生產規模,就業增加,所以政府可以以增加貨幣供給的方式降低失業率菲力普斯曲線及其破滅1968年,貨幣主義學派的弗里德曼和費爾普斯(EdmundS.Phelps)提出了相反論斷——自然率假說(natural-ratehypothesis)自然率假說:無論通貨膨脹如何,長期內失業最終總要回到自然失業率的水平菲力普斯曲線及其破滅理性預期(rationalexpectation)學派認為,公眾能正確預期到貨幣供給增加會導致物價的上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