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市場概述_第1頁
證券市場概述_第2頁
證券市場概述_第3頁
證券市場概述_第4頁
證券市場概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證券市場概論陳克2013-9

根據考試大綱,目前的考題類型全部為客觀題,包括單項選擇、不定項選擇、判斷題三種基本類型。1.全國統考,閉卷,計算機上機考試2.160道題,滿分100分,60分通過其中:單項選擇題60題(每題0.5分,答對得分,不答或答錯不得分)

不定項選擇題40題(每題1分,答對得分,不答或答錯不得分)

判斷題60題(兩個選項:正確、錯誤;每題0.5分,答對得0.5分)從業考試介紹重要章節介紹第二章股票第一章證券市場概述第七章證券中介機構第三章債券第五章金融衍生工具第六章證券市場運行第八章證券市場法律制度與監管管理第四章證券投資基金市場組成要素(商品市場為例)商品(證券)交易場地(證券市場)參與者(證券市場參與者)(市場買菜例子)一級市場

監管機構證券發行人--中介機構--投資者

(農民)

自律性組織(一級批發商)(批發市場)(市場買菜例子)二級市場監管機構投資者---中介機構----投資者(批發商)自律性組織(終端客戶)(零售市場)要點:掌握證券與有價證券定義、分類和特征;掌握證券市場的定義、特征、結構和基本功能;掌握證券市場參與者的構成,包括證券發行人、證券投資人、證券市場中介機構、自律性組織及證券監管機構;

要點:掌握證券發行主體及其發行目的掌握機構投資者的主要類型及投資管理;掌握證券市場中介的含義和種類證券市場自律性組織機構。掌握新中國證券市場歷史發展階段和對外開放的內容;

(一)有價證券的定義(等同于商品一詞)有價證券是指標有票面金額,用于證明持有人或該證券指定的特定主體對特定財產擁有所有權或債權的憑證。第一節證券與證券市場一、有價證券會計電算化的管理體制2、虛擬資本不等于實際資本1、有價格無價值1、商品證券:

商品所有權或使用權,提貨單

運貨單

保管單等2、貨幣證券:

本身能使持有人或第三者取得貨幣索取權

1)商業證券,如商業匯票、商業本票2)銀行證券,如銀行匯票、銀行本票和支票3、資本證券(狹義):由金融投資或直接相關的活動產生,是有價證券的主要形式(二)有價證券的分類1、按證券發行主體的不同,有價證券可分為

政府證券、政府機構證券和公司(企業)證券。

(三者關系,區別)政府證券通常是指由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發行的債券政府機構證券是由經批準的政府機構發行的證券公司(企業)證券是公司(企業)為籌措資金而發行

的有價證券。通常將銀行及非銀行金融機構發行的證券稱為金融證

券。2、按是否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有價證券可分為上市證券與非上市證券。(區別)上市證券是指經證券主管機關核準發行,并經證券交易所依法審核同意,允許在證券交易所內公開買賣的證券。

(上市原因)非上市證券

是指未申請上市或不符合證券交易所上市條件的證券(包括已退市的)(如職工內部股)3、按募集方式分類,

有價證券可以分為公募證券和私募證券。(區別)

公募證券

是指發行人通過中介機構向不特定的社會公眾投資者公開發行的證券,審核較嚴格并采取公示制度。

私募證券

是指向少數特定的投資者發行的證券,其審查條件相對寬松,投資者也較少,不采取公示制度。

4、按證券所代表的權利性質分類,

有價證券可以分為股票、債券和其他證券三大類,其他證券包括基金證券、證券衍生品。

1、期限性(例外:股票無期限性)(三者對比)2、收益性:權利的回報(股票為例)3、流動性

(通過到期兌付、承兌、貼現或轉讓等方式實現)

(以房價為例,沖擊成本)4、風險性(風險與收益的關系)(三)有價證券的特征證券市場是股票、債券、投資基金份額等有價證券發行和交易的場所。(類比商品市場)證券市場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為解決資本供求矛盾和流動性而產生的市場。證券市場以證券發行與交易的方式實現了籌資與投資的對接,有效地化解了資本的供求矛盾和資本結構調整的難題。(水池例子,死活水區別)二、證券市場1、證券市場是價值直接交換的場所(類比)有價證券本身沒有價值,但是是價值的直接代表,是價值的一種直接表現形式2、證券市場是財產權利直接交換的場所有價證券本身是財產權利(所有權、債權或相關的收益權)(一)證券市場的特征3、證券市場是風險直接交換的場所一級市場二級市場衍生品市場期貨為例,套期保值和風險轉嫁(以豬農為例講解遠期和約概念)(一)證券市場的特征豬農養一頭豬成本80元,時間3個月3個月后可能賣120元,賺40元3個月后也可能賣80元,賺0元收益大起大落,風險不確定,為了規避大起大落風險,怎么辦呢?(一)證券市場的特征尋找愿意購買風險的人在適當的價格簽訂合約約定在3個月后以合適的價格收購豬農的豬,如每頭100元這樣一來,豬農的收益就穩定為20元而購買風險的人可能賺20元,也可能虧20元(一)證券市場的特征

1、層次結構(批發和零售)

按證券進入市場的順序劃分:一級市場(發行市場)和二級市場(流通市場)。二者的關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發行市場是流通市場的基礎和前提;流通市場是擴大發行的必要條件;交易價格制約和影響發行價格。

2、多層次資本市場:除一二級市場的區分之外,證券市場的層次性還體現為區域分布、覆蓋公司類型、上市交易制度以及監管要求的多樣性。根據所服務和覆蓋的公司類型、可分為全球性市場、全國性市場、區域性市場等類型;根據上市公司規模、監管要求等差異,可以分為主板市場、二板(創業板或高新企業板)市場等。(二)證券市場的結構

3、品種結構:

按有價證券的品種而形成的結構關系劃分,主要有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基金市場、衍生品市場等。

4、交易場所結構:

按交易活動是否在固定場所進行,證券市場可分為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

場內場外,區分不明顯,過去的有形市場有紅馬褂交易員,現在已經完全電子化

(二)證券市場的結構1、籌資-投資功能:證券市場一方面為資金需求者提供了通過發行證券籌集資金的機會,另一方面為資金供給者提供了投資對象。(死活水)

若干不連通的水池連通后形成良性循環,有利于活躍生態鏈資金的規模效應(三)證券市場的基本功能2、定價功能:

證券是資本的表現形式,所以證券的價格實際上是證券所代表的資本的價格。通過公開競價,證券市場提供了資本的合理定價機制普通商品是如何定價的生產成本+供應鏈成本+合理利潤競爭環境下成本越低利潤空間越大價格相對穩定,由成本和消費者喜好決定(三)證券市場的基本功能2、定價功能:股票是如何定價的每股凈資產的概念,是否由它決定價格?價格和凈資產沒有必然的關系主要由盈利能力決定價格高低,盈利能力和價格的關系(產品特性是收益能力,商品是使用價值)市場偏好影響價格高低(市盈率)(蘿卜白菜各有所愛)預期性,供求關系股票價格=市盈率*年收益(市盈率理解為購買股票后收回本金的年限)(三)證券市場的基本功能2、定價功能:股票定價例子

S股票每股價格為10元,去年每股分紅1元市場認可的市盈率為10/1=10倍今年由于業績上升,每股分紅增加到2元按照去年市場給的10倍市盈率,那么它的價格為2*10=20元股票價格因為贏利能力的增加而暴漲100%解釋年報前后股價震蕩加劇的原因(三)證券市場的基本功能3、資產配置功能(與商品市場道理一樣)

通過證券價格引導資本的流動從而實現資本的合理配置的功能。

通過競爭來實現資源合理配置(三)證券市場的基本功能

監管機構證券發行人--中介機構--投資者

自律性組織(市場買菜例子)第二節證券市場參與者證券市場參與者:證券發行人、證券投資人、證券市場中介機構、自律性組織、證券監管機構籌措資金而發行債券、股票等證券的發行主體。

(一)公司(企業)

獨資制、合伙制和公司制。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兩種形式。發行股票和債券(二)政府和政府機構

政府發行證券的品種僅限于債券。這類證券被視為“無風險證券”,相對應的證券收益率被稱為“無風險利率”

中央銀行主要涉及的兩類證券。一、證券發行人無風險利率

無風險利率是指將資金投資于某一項沒有任何風險的投資對象而能得到的利息率無風險利率是其他一切利率和資產價格的基礎短期國債利率作為無風險利率

銀行利率與股票價格的關系銀行利率與債券價格的關系升降息和升降準備金對債券市場的影響

一、證券發行人

1.政府機構。作為政府機構,可通過購買政府債券、金融債券投資于證券市場。

中央銀行以公開市場操作作為政策手段,通過買賣政府債券或金融債券,影響貨幣供應量進行宏觀調控。(水庫作用)

我國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或其授權部門持有國有股,履行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和通過國家控股、參股來支配更多社會資源的職責。二、證券投資人(一)機構投資者

2.金融機構。

參與證券投資的金融機構包括證券經營機構、銀行業金融機構、保險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機構。

(1)證券經營機構--證券公司證券經營機構是證券市場上最活躍的投資者以自有資本、營運資金和受托投資資金進行證券投資證券公司介紹(多種職能身份)中介功能----經紀業務投資自營(投資部,固定收益部,衍生品部)投行承銷2013.8.16光大證券自營烏龍事件始末1995年5月327國債期貨事件(衍生品章節再講)

8.16光大證券自營烏龍事件(二十年不遇)

8.16光大證券烏龍事件8月16日11時5分左右,一分多鐘內上證綜指突然上漲5.96%,中石油、中石化、工商銀行

和中國銀行

等權重股均觸及漲停。光大證券自營的策略交易系統程序出錯自動生成巨量市價委托訂單,累計申報買入234億元,實際成交72.7億元

同日,光大證券將18.5億元股票轉化為ETF賣出,并賣空7130手股指期貨合約對沖風險

自營買入的標的為180ETF事件負面后果相當嚴重,暴露出市場諸多弊端

8.16光大證券烏龍事件無意中測試了操縱市場的成本僅需幾十億元出錯后市場反應,信息不對稱造成第二波上漲,跟風資金當天損失慘重市場行為相當不理智,這對從事投資的人來說上了一堂大課投資是藝術和科學的結合,極端事件突現出風險控制的重要事件處理結果:對徐浩明等4位責任人處于終身禁入的處罰,光大證券被罰款逾5億,光大董秘回應誤導公眾,責令改正并處罰款20萬元

2.金融機構。(2)銀行業金融機構。自有資金、表內資金、僅限投資于國債。銀行業金融機構經銀監會批準后,也可通過理財計劃募集資金進行有價證券投資。(風控限制)

(3)保險公司及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目前保險公司成為全球最大的機構投資者(有諸多投資限制)

(4)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

QFII制度我國QFII可投資范圍:證交所掛牌交易的股票債券、證券投資基金、權證等,還可參與新股和可轉債發行,股票增發和配股的申購。(5)主權財富基金。

中國投資責任公司被視為中國主權財富基金的發端(6)其他金融機構。

其他金融機構包括信托投資公司、企業集團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等等。3.企業和事業法人。公司投資部門(工作求職方向之一)打新股逆回購(條件許可情況下可做交易演示)投機,套保4.各類基金。

基金性質的機構投資者包括證券投資基金社保基金、企業年金和社會公益基金。

4.各類基金(1)證券投資基金

證券投資基金是指通過公開發售基金份額籌集資金,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托管人托管,為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利益,以資產組合方式進行證券投資活動的基金

案例:大成基金和重慶啤酒

4.各類基金(1)證券投資基金

案例:大成基金和重慶啤酒(600023)2012年初

4.各類基金。

(2)社保基金。

兩個層次:

一是國家以社會保障稅等形式征收的全國性基金

二是由企業定期向員工支付并委托基金公司管理的企業年金。

重點關注我國社保基金組成、來源、投資范圍

(3)企業年金

(4)社會公益基金:可進行證券投資。

(二)個人投資者個人投資者是證券市場最廣泛的投資者(股民,基民…)交易品種不同要求不同的基本條件經濟實力信用風險控制,承受能力股指期貨入門門檻高于普通A股投資者融資融券同上,開戶需要核對是否滿足條件,要考試等等

【例·多選題】企業年金可進行的投資包括()。

A.國債回購

B.可轉債

C.股票

D.信用擔保ABC三、證券市場中介機構:(一)證券公司:為證券的發行、交易提供服務的各類機構

證券公司介紹(多種職能身份)證券經紀業務(中介機構)證券自營業務(證券投資人)(投資部,固定收益部,衍生品部等)證券承銷和保薦業務(輔導證券發行)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證券公司介紹(經紀業務,賭場為例,買馬)股民通過證券公司營業部查看行情和交易交易所證券公司證券公司證券公司股民股民股民股民股民

主要包括

證券投資咨詢公司、財務顧問機構、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律師事務所和資信評級機構等。三、證券市場中介機構:(二)證券服務機構(一)證券交易所:兩個交易所,職能范圍(二)證券業協會

證券業協會是證券業的自律性組織,是社會團體法人。證券業協會的權力機構為由全體會員組成的會員大會。證券公司應當加入證券業協會(三)證券登記結算機構

證券登記結算機構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法人。四、自律性組織五、證券監管機構“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個股行情圖個股行情圖個股行情圖介紹分形思想存在于自然界的任何角落黃金分割點樹干和樹頁葉脈宇宙和原子世界的相似性不同周期的交易行情交易方法之一中國古文化的智慧,用易經思想做交易成因分析模擬交易---作業一模擬交易---作業一模擬交易---作業一(一)證券市場的形成得益于社會化大生產和商品經

濟的發展;(二)證券市場的形成得益于股份制的發展;(三)證券市場的形成得益于信用制度的發展。貨幣資本與產業資本分離作假成本越高,信用制度越完善

第三節證券市場的產生與發展一、證券市場的產生原因

(一)萌芽階段

1602年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

1773年成立了英國第一個證券交易所---倫敦證券交易所的前身。(喬納森咖啡館)

1790年成立了美國第一個證券交易所——費城證券交易所

1817年,參與華爾街湯迪咖啡館證券交易的經紀人通過一項正式章程,并成立組織,起名為“紐約證券交易會”,1863年改名為“紐約證券交易所”

二、證券市場發展的發展階段(二)初步發展階段:20世紀初(股份公司發展)(三)停滯階段:1929——1933

1929年10月24日,美國爆發了資本主義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經濟危機。在歷經10年的大牛市后,美國金融界崩潰了,股票一夜之間從頂巔跌入深淵。

股指從363最高點跌至1932年7月40.56點,才宣告見底,最大跌幅超過90%,金融危機逐漸轉化為全球性的經濟危機,此后,美國和全球進入了長達10年的經濟大蕭條時期

二、證券市場發展的發展階段(三)停滯階段:1929——1933市場經濟本身是風險經濟,經濟危機被稱作是市場經濟的一種“生理現象”。由此之后,為避免經濟危機,各國開始探索資本主義的改良之路,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干預作用逐步提高缺乏調節機制的制度,過度自由化

政府對整個國家宏觀經濟的不干預

高度瘋狂投機的代價物極必反,牛熊市規律(01-04年的熊市)

二、證券市場發展的發展階段(三)停滯階段:1929——193305-08年的牛市(998-6124點)時任總統胡佛的錯誤政策加劇了危機經濟增長與中醫治療的相似之處,避免大起大落,化解病情于無形(交易也是)類比,日常小病與大病股市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郁金香泡沫(高度投機的后果)

二、證券市場發展的發展階段郁金香泡沫(高度投機的后果)

郁金香泡沫,又稱郁金香效應(經濟學術語),源自17世紀荷蘭的歷史事件。作為人類歷史上有記載的最早的投機活動,荷蘭的“郁金香泡沫”昭示了此后人類社會的一切投機活動,尤其是金融投機活動中的各種要素和環節:對財富的狂熱追求、羊群效應、理性的完全喪失、泡沫的最終破滅和千百萬人的傾家蕩產交易中做到: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源于投機的不理性)

二、證券市場發展的發展階段(四)恢復階段:二戰后——20世紀60年代(五)加速發展階段:20世紀70年代反映證券市場容量的重要指標——證券化率(證券市值/GDP)二、證券市場發展的發展階段三、國際證券市場發展現狀與趨勢(一)證券市場一體化全球經濟一體化信息技術的發展促進了全球市場聯動全球資產配置,跨市場套利等套利的類比解釋(投機倒把,跨地域,跨時間)跨國公司,A股B股(二)投資者法人化機構投資者(各類基金)專業化國內外的區別三、國際證券市場發展現狀與趨勢(三)金融創新深化衍生品種類的豐富風險管理的利器,利弊分析金融產品經理,各類風險轉嫁產品保薦人,設計保險產品(四)金融機構混業化1999年11月4日,美國國會通過《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廢除了1933年經濟危機時代制定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取消了銀行、證券、保險公司相互滲透業務的障礙,標志著金融業分業經營制度的終結三、國際證券市場發展現狀與趨勢(五)交易所重組與公司化

2000年3月18日,阿姆斯特丹交易所、布魯塞爾交易所、巴黎交易所簽署協議,合并為泛歐交易所;2006年6月,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與泛歐交易所(Euronenxt)組建全球第一家橫跨大西洋的紐交所—泛歐證交所公司。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率先使用GIOBEX電子交易系統

國內外交易所有所差別

三、國際證券市場發展現狀與趨勢(六)證券市場網絡化新興市場網絡化程度更高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帶動金融信息分析和金融資產管理(七)金融風險復雜化案例1:次貸危機案例2:巴林銀行倒閉案例3:廣東證券的破產案例4: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覆滅(八)金融監管合作化案例1:次貸危機

美國次貸危機(subprimecrisis)又稱次級房貸危機,也譯為次債危機。它是指一場發生在美國,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蕩引起的金融風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場出現流動性不足危機。美國“次貸危機”是從2006年春季開始逐步顯現的。2007年8月開始席卷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

(七)金融風險復雜化案例1:次貸危機

貸款機構向信用程度較差的借款人提供的貸款用于購房(高風險債務)貸款機構為轉嫁風險將次級債包裝打包出售貸款利率相應地比一般抵押貸款高很多住房市場持續繁榮,低利率時風險被忽視房價一旦下跌,利率升高時借款人無法負擔,即出現違約風險,引發連鎖反應

(七)金融風險復雜化案例1:次貸危機

銀行收回房屋,卻賣不到高價,大面積虧損,引發了次貸危機

被層層打包賣給各種投資人,打包得面目全非無法判斷風險

(衍生品),購買者嚴重虧損杠桿作用使得參與機構紛紛倒閉,以致波及全球金融市場多米諾骨牌效應

(七)金融風險復雜化案例2:巴林銀行倒閉

1995年2月26日,一條消息震驚了整個世界金融市場。具有230多年歷史,在世界1000家大銀行中按核心資本排名第489位的英國巴林銀行,因進行巨額金融期貨投機交易,造成9.16億英鎊的巨額虧損,在經過國家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先前一個周末的拯救失敗之后,被迫宣布破產。后經英格蘭銀行的斡旋,3月5日,荷蘭國際集團(lNG)以1美元的象征價格,宣布完全收購巴林銀行。(七)金融風險復雜化案例2:巴林銀行倒閉:---事件回顧

19世紀初,成為英國政府證券的首席發行商倫敦金融中心位居前列的集團化證券商,伊麗莎白女皇的銀行

因一個28歲的青年尼克·里森進行期貨投機失敗所累而陷入絕境

尼克·里森:國際金融界“天才交易員”,新加坡巴林期貨(新加坡)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兼首席交易員,負責從事當地期貨交易業務,有著輝煌的個人歷史

倫敦總部對其監管的漏洞導致錯誤的不斷放大(2000年前后證券行業總部對分部的管理介紹,漏洞導致的問題)案例2:巴林銀行倒閉:---事件回顧

先后設立了兩個“錯誤賬號”,專門處理交易過程中因疏忽而造成的差錯,記錄小額差錯,并自行處理,以省卻倫敦的麻煩升級系統后擱置了其中一個帳號“88888”

,留下了漏洞隱患,成為里森造假的工具

為方便頻頻利用“88888”賬戶吸收下屬的交易差錯

為了應付每月底巴林總部的賬戶審查,里森就將自己的傭金收入轉入賬戶,以彌補虧損

(小額情況下)虧損數額日趨增長迫使其鋌而走險被迫嘗試以自營收入來彌補虧損,也曾經由于自營獲利而轉虧為盈(毒藥)案例2:巴林銀行倒閉:---事件回顧

違規做法成為慣例后越賭越大,為了應付查賬的需要,里森假造了花旗銀行有5000萬英鎊的存款,就此住手此時虧損還不至于致命最后的覆滅之旅1994年下半年起,做了風險極大的衍生品交易--用了270億美元進行日經指數期貨多頭投機1995年1月18日發生日本神戶大地震,股市因此暴跌為維持數額如此巨大的交易,每天需要3000-4000萬英鎊。巴林總部竟然接受里森的各種理由,照付不誤。2月中旬,巴林總部轉至新加坡5億多英鎊,已超過了其47000萬英鎊的股本金(總部也欲罷不能)案例2:巴林銀行倒閉:---事件回顧

最后的覆滅之旅一根筋對抗市場導致巴林銀行最終虧損高達9.16乙英鎊,約合14億多美元新加坡法庭以非法投機并致使巴林銀行倒閉的財務欺詐罪名判處里森有期徒刑6年6個月(要尊重市場,順應市場,不能預測市場)

案例2:巴林銀行倒閉:---事件后果巴林銀行的破產,對國際金融市場造成嚴重的沖擊,影響的范圍,直接涉及到新加坡、東京、大扳、倫敦、香港和其他有關的金融市場日本有15家銀行擁有日本巴林證券公司總汁7.18億美元的資產。其中有5.3億美元可能要作壞賬處理

市場還擔心巴林證券公司為了還債而被迫平倉

巴林事件使馬來西亞、韓國及印度等國的金融管理當局深感震驚,因為這些國家正計劃推出期貨交易香港股市在開市的第一天恒生指數一度深跌200多點,臺北股市也下跌了3.1%,菲律賓聯合交易所成分指數下跌4.2%,韓國的股市下跌2.25%案例2:巴林銀行倒閉:---事件原因直接原因:新加坡巴林公司期貨經理尼克·里森錯誤地判斷了日本股市的走向內在原因:伴隨著金融衍生工具成倍放大的投資回報率的是同樣成倍放大的投資風險

客觀原因巴林集團管理層的失職

(無視交易所提醒)松散的內部控制,不是一人所為,而是一個組織結構漏洞百出的、內部管理失控的機構所致業務交易部門與行政財務管理部門職責不明

代客交易部門與自營交易部門劃分不清

案例3:廣東證券的破產

廣東證券破產案歷時3年,其案源于2004年當時號稱“資本大鱷”的國洪起案發。問題主要集中在勾結廣東證券職員挪用客戶保證金、虛增國債融資兩個方面。騙取資金高達20億元,導致廣東證券巨額虧損。東窗事發后,廣東證監局和金融辦工作組進入調查。其后,傳言多家證券公司欲重組廣東證券的消息,但最終因種種原因不了了之。2007年8月廣東證券原董事長鐘偉華去年以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期4年。(七)金融風險復雜化案例3:廣東證券的破產安信證券正式接收廣東證券關閉的證券營業部和證券服務部的正常經紀類客戶賬戶。安信證券注冊資本為15.1億元,注冊地為深圳,由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公司與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資。安信證券的首要行動,便是競購廣東證券證券類資產,此種做法開創了監管層處理高危券商問題的新模式。

案例3:廣東證券的破產廣東證券介紹下屬營業部中的48家證券營業部和12家證券服務部主要分布于廣東省,當時客戶總資產近百億典型的國企,總部100多人,全公司約1500人

總部在解放南路金匯大廈老牌低調的證券公司,其資歷不弱于廣發證券經營風格國企化,固守自封總部對營業部控制力弱,各下屬營業部各自為政,經營漏洞大,營業部違規空間大,信息系統各自獨立案例3:廣東證券的破產---國債回購介紹國債回購交易實質上是一種以交易所掛牌國債作為抵押,拆借資金的信用行為。具體是指交易所掛牌的國債現貨的持有方(融資者、資金需求方)以持有的證券作為抵押,獲得一定期限內的資金使用權,期滿后須歸還借貸的資金并按約定支付一定利息國債逆回購交易資金的貸出方(融券方、資金供應方)則暫時放棄相應資金的使用權,從而獲得融資方的證券抵押權,并于回購期滿時歸還對方抵押的證券,收回融出資金并獲得一定的利息

案例3:廣東證券的破產--國債回購介紹(9月16號)案例3:廣東證券的破產---國債回購介紹(成交記錄)案例3:廣東證券的破產---國債回購介紹(資金流水)案例3:廣東證券的破產---名詞解釋挪用客戶保證金三方存管(當時沒有強制證券公司三方存管)證券公司可以輕易動用股民存放的保證金利差收入挪用客戶保證金早期非常常見挪用證券公司國債融資虛增國債融資案例3:廣東證券的破產---事件經過2003年底,華聞公司以增資的形式成為廣東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并且以現金形式向廣東證券一次性注資13億元人民幣。在成為第一大股東后,華聞公司主導廣東證券于2003年10月對其自身資產進行了一次清查清查發現廣東證券在北京長春橋路證券營業部有巨額債券被挪用進行債券回購,套走大量現金從2003年9月到12月下旬,“泰誠咨詢”的賬戶實有債券1367萬元,而所做的債券回購業務,賣出債券為3.18億元。這就是說,“泰誠咨詢”把廣東證券的3.05億元債券賣掉,并將套出的資金全部提走(挪用)。

案例3:廣東證券的破產---事件經過北京泰怡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2002年在廣東證券廣州西華路營業部的開戶,從2002年4月23日到2004年1月9日,勾結西華路營業部經理吳克夫、交易員張泓等人,不斷利用電腦交易系統,通過泰怡軒賬戶盜用其他用戶債券,總共將17.3億元資金盜走。泰怡軒賬戶盜取的17.3億元資金很快都被分別劃走,其中劃入廣東正安發展貿易有限公司8.67億元,劃入北京賽克賽思科技投資有限公司6700萬元,劃入山東九九集團1900萬元,劃入廣州廣控公司3.6億元。而公司的委托劃款人正是國洪起。他同時把3200萬元資金直接劃入了他的個人賬戶。案例3:廣東證券的破產---事件經過國洪起在廣東證券侵吞、盜用達20億元之巨,若以2002年廣東證券的總資產89.4億元計算,國洪起掠走的相當于其總資產的四分之一!而國洪起又利用賬戶內虛增的國債資金,從國有銀行內套取了近10億的資金。這對中國銀行巨大的呆壞賬也是“功勞顯著”的

國洪起犯案手法主要有三種:一是虛增國債標準券;二是勾結營業部內部人員挪用券商公司其他國債;三是和營業部人員串通,將已經回購的國債再向銀行騙貸案例3:廣東證券的破產事件后果廣東證券破產,從此消失國有資產大量流失相關被貸款銀行損失慘重國洪起實業公司相關的各地的企業和集資百姓,也成為受害者事件思考國洪起其人(生活極為簡樸,不見二奶、別墅,也沒有將錢存往瑞士銀行。他創辦了大量實業,在香港和內地共有51家公司)案例3:廣東證券的破產事件思考事件各方參與者的做法看似合情但不合法合規國洪起假設能通過資本及實業運作及時填補窟窿,該事件也許永遠不會被暴光(還有多少類似的呢)吳克夫,饒金良,朱捷等人入獄,但身處其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與人的品性關系不大有中國特色的制度漏洞金融監管薄弱運氣欠佳,倒在黎明前對部分員工而言反而因禍得福案例4: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覆滅四大天王之一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創立于1994年,主要活躍于國際債券和外匯市場,利用私人客戶的巨額投資和金融機構的大量貸款,專門從事金融市場炒作。它與量子基金、老虎基金、歐米伽基金一起被稱為國際四大“對沖基金”。

(七)金融風險復雜化案例4: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覆滅夢幻組合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掌門人是梅里韋瑟(Meriwehter),被譽為能"點石成金"的華爾街債務套利之父。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默頓(RobertMerton)和斯科爾斯(MyronScholes),他們因期權定價公式榮獲桂冠;前財政部副部長及聯儲副主席莫里斯(DavidMullis),前所羅門兄弟債券交易部主管羅森菲爾德(Rosenfeld)。這個精英團隊內薈萃職業巨星、公關明星、學術巨人,真可稱之為"夢幻組合"。案例4: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倒閉驕人業績在1994--1997年間,LTCM業績輝煌驕人。成立之初,資產凈值為12.5億美元,到1997年末,上升為48億美元,凈增長2.84倍。每年的投資回報率分別為:1994年28.5%、1995年42.8%、1996年40.8%、1997年17%.案例4: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覆滅致富秘笈以"不同市場證券間不合理價差生滅自然性"為基礎,制定了"通過電腦精密計算,發現不正常市場價格差,資金杠桿放大,入市圖利"的投資策略。舒爾茨和默頓將金融市場歷史交易資料,已有的市場理論、學術研究報告和市場信息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較完整的電腦數學自動投資模型。案例4: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倒閉致富秘笈他們利用計算機處理大量歷史數據,通過連續而精密的計算得到兩種不同金融工具間的正常歷史價格差,然后結合市場信息分析它們之間的最新價格差。如果兩者出現偏差,并且該偏差正在放大,電腦立即建立起龐大的債券和衍生工具組合,大舉套利入市投資;經過市場一段時間調節,放大的偏差會自動恢復到正常軌跡上,此時電腦指令平倉離場,獲取偏差的差值。案例4: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覆滅法寶之瑕,致命之處

(1)模型假設前提和計算結果都是在歷史統計基礎上得出的,但歷史統計永不可能完全涵蓋未來現象(2)LTCM投資策略是建立在投資組合中兩種證券的價格波動的正相關的基礎上盡管它所持核心資產德國債券與意大利債券正相關性為大量歷史統計數據所證明,但是歷史數據的統計過程往往會忽略一些小概率事件,亦即上述兩種債券的負相關性

(如生豬與豬肉的價格正相關性)小概率事件一旦出現一招致命案例4: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覆滅陰溝翻船LTCM萬萬沒有料到,1998年俄羅斯金融風暴引發了全球的金融動蕩,結果它所沽空的德國債券價格上漲,它所做多的意大利債券等證券價格下跌,它所期望的正相關變為負相關,結果兩頭虧損。它的電腦自動投資系統面對這種原本忽略不計的小概率事件,錯誤地不斷放大金融衍生產品的運作規模。LTCM利用投資者那兒籌來的22億美元作資本抵押,買入價值3250億美元的證券,杠桿比率高達60倍。由此造成該公司的巨額虧損。案例4: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覆滅陰溝翻船從5月俄羅斯金融風暴到9月全面潰敗,短短的150天資產凈值下降90%,出現43億美元巨額虧損,僅余5億美元,已走到破產邊緣。9月23日,美聯儲出面組織安排,以美林、摩根為首的15家國際性金融機構注資37.25億美元購買了LTCM的90%股權,共同接管了該公司,從而避免了它倒閉的厄運。

案例4: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覆滅啟示投機市場中不存在百戰百勝的法寶,任何分析方法與操作系統都有缺陷與誤區。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故事是最新最有說服力的證據。LTCM曾經以為自己掌握了致富秘笈,在國際金融市場上連連得手,自信滿滿。可是偏偏出現了他們所忽視的小概率事件,使其造成巨額虧損已近破產。投機市場中不可能出現神圣,任何人都會犯錯誤,股民不應迷信任何人,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在投機市場上生存與發展,控制風險是永恒的主題。

(一)舊中國的證券市場最早出現的證券交易機構也是由外商開辦的“上海股份公所”和“上海眾業公所”1872年設立的輪船招商局是我國第一家股份制企業;1917年北洋政府批準上海證券交易所開設證券經營業務1918年夏天成立的北平證券交易所是中國人自己創辦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1920年7月,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得到批準成立是當時規模最大的證券交易所。

四、中國證券市場發展史(二)新中國的證券市場1.新中國資本市場的萌生(1978~1992年)1981.7重起國債發行1987.9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