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空氣占據空間嗎》教學設計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1課《空氣占據空間嗎》。教學目標:1.科學概念空氣占據空間;空氣占據空間的多少(體積)是可以變體化(被壓縮或被擴張)的。2.過程與方法用實驗方法證實空氣確實占據空間;用對比實驗控制條件的方法,專題片觀察;在科學事實的基礎上進行預測和解釋。3.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與他人合作的良好習慣,形成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教學重點:知道空氣與其他物質一樣,能夠占據空間,但空氣占據空間的多少是可以改變的。教學難點:用實驗方法證實空氣確實占據空間,空氣占據空間的多少是可以改變的,并能在科學事實的基礎上進行預測和解釋。教學準備:透明塑料袋、透明飲料瓶、吸管、橡皮泥、玻璃杯1個、注射器、紙、水槽6個、水、毛巾、電腦、實驗記錄單。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提出問題1.談話:聽說咱班同學特別喜歡動畫片,今天老師帶來一段《烏鴉喝水》的故事,下面我們就來一起欣賞吧!(播放:烏鴉喝水)2.提問:聰明的烏鴉是怎樣喝到水的?[把石子放進水里,水面上升,烏鴉就喝到水]為什么放進石子水面就上升了?[石子重,把水擠到上面去了]原來屬于水的空間被誰占了?[被石子占了]3.小結:我們可以說:原來水占據著瓶子底部的空間,后來石子放進去占據了水的空間,水就會隨著放入石子的不斷增多,而不斷增高,烏鴉就會喝到水。(教師演示:將石子放入滿杯水中,水溢出。)那就說明了液體的水和固體的石子都能占據空間。(板書:占據空間)現在,我們已經了解到了固體、液體都占據空間,由此就會想到另一種物質,那會是什么呢?(空氣)那么,空氣會不會占據空間呢?你們想知道嗎?(完善課題,補充“空氣——嗎”)4.你們是怎樣想的,為什么?[讓學生說一說,能或不能]這些都只是我們的猜想,但不一定是正確的。要想得到準確的結論,我們必須要通過實驗進行驗證。下面我們就來共同研究這個問題吧!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探究空氣占據空間嗎)1.分發實驗器材1要想弄清楚這些問題,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些材料,下面請各小組打開材料袋1,(把這些材料按順序擺好)看一看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些什么。請各組組長匯報一下。把記錄單1交給記錄員。2.制定實驗計劃老師為大家準備了這些材料,你們打算怎樣用這些材料來研究空氣是否占據空間呢?在實驗前必須先制定好實驗的方法或步驟,這樣實驗起來才有條理、效果才會好。請各小組討論實驗的方法或步驟。(填寫記錄單第1、2項。)各組討論。教師到各組巡視,參與學生各組活動。記錄單1第小組實驗目的:研究空氣是否占據空間實驗小組成員:小組分工:組長:實驗員:觀察員:記錄員:實驗材料實驗方法或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3、各小組匯報實驗方法或步驟。(1)師:請每組同學說一說選用了哪些材料,打算怎么研究。(2)教師關注:學生匯報時,兩根吸管是如何設計安排的;以及橡皮泥起到了什么作用。(3)教師出示溫馨提示——1.為了防止水濺出來,我們的實驗在水槽里進行。2.從衛生角度考慮,每人一份材料進行實驗,請勿交換實驗材料。(切記不能共用一根吸管、不能同吹同一個氣球。)3.成功后,放回材料。(4)師:如果忘了可以抬頭看看提示。請記錄員做好實驗記錄,填寫實驗現象和實驗結論。實驗結束,請各小組自覺坐好。請大家開始動手實驗吧!4、學生動手操作實驗。(教師參與小組實驗活動。)5、學生匯報結論。(1)氣球、塑料袋匯報方法和結論。(2)飲料瓶實驗。(注意讓學生說一說:橡皮泥在這里起什么作用?)6、整理實驗材料。6、小魔術表演:聽話的乒乓球。師:同學們,你們用不同的實驗方法,卻都得到了同一個結論,那就是“空氣是占據空間”。(板書:空氣占據空間)老師真心地祝賀你們能夠從實踐中得到了科學的結論,為你們的精彩表現而感到高興。)我們剛剛進行完實驗,一定感覺到有點疲倦了吧,現在我們稍事休息。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小魔術,魔術的名字叫“聽話的乒乓球”。說它是聽話的乒乓球,就是老師在不用手直接接觸乒乓球的情況下想讓乒乓球沉入水底,它就會沉入水底,想讓它浮出水面,它就會浮出水面。你們相信嗎?請一名同學作搭檔,檢查乒乓球、去底去蓋的塑料瓶。(2)指揮學生操作,先讓學生將水槽內乒乓球壓入水底,后松手讓球浮出水面。(3)教師小魔術表演。(4)表演結束后,教師說:其實每一個魔術表演都有其奧秘,那么老師表演的魔術也不例外,你們知道讓乒乓球隨意沉浮,老師是怎么做到的嗎?這其中蘊含著怎樣的科學道理呢?誰來說一說。(請學生說一說,并做一做。)[問一問,松開蓋住瓶口的手時,會有什么感覺?(有氣流沖出,證明有空氣,且原來占據瓶內空間)]三、對比實驗、深入探索(空氣占據空間的變化)1、談話: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水能占據空間,空氣也能占據空間;那么空氣和水占據空間后,在受到外力的情況下,原來所占空間的大小會發生變化嗎?如果有變化,空氣和水占據空間的大小變化會一樣嗎?接下來我們就共同研究這個問題。2、觀察注射器。講述:研究的時候我們需要一位新朋友——(出示)注射器。請同學們取出材料袋2。老師為每組準備了兩支注射器。請大家觀察:注射器分為兩部分,針管和活塞,針管上面有刻度,活塞可以拉伸或擠壓。(讓學生試著拉伸或擠壓)請同學們放好注射器。3、我們怎樣利用注射器采取什么方法來研究空氣占據空間的大小,在受到外力的情況下,是否會發生變化?水占據空間的大小在受到外力的情況下是否會發生變化?請各小組展開討論用什么方法來研究這個問題,一會請各小組進行匯報。4、各小組匯報討論情況。教師提醒(出示課件“動手做”)匯報時需關注以下幾個方面:(1)兩吸管分別吸入同量(體積)的空氣和水;讀數據時,需平視。(2)堵住針孔。(3)實驗時,在擠壓空氣和水時用力大小要相同,不要用力過大。(4)吸入水時,一定要將活塞先壓入底部,再進行吸取,千萬不要吸有空氣。(5)注意觀察,做好記錄。5、教師講解“記錄單2”的填寫要求。記錄單2第小組實驗目的:研究空氣與水占據空間變化的情況小組成員:小組分工:組長:實驗員:觀察員:記錄員:研究對象空氣(ml)水(ml)擠壓時拉伸時實驗結論6、學生進行實驗,并填寫記錄單2。教師參與小組實驗。學生可能會在壓縮和擴張空氣的實驗中,發現停止用力后,有一股力會讓活塞恢復到原來位置。在教學中如果學生發現這一現象,可以肯定學生的觀察,但不需要向學生進行解釋。7、匯報交流:在實驗中你們看到了什么?按照記錄單來匯報。(匯報,其他小組進行補充)[抽進空氣,壓的時候,占據空間變小,拉的時候,占據空間變大;抽進水,無論壓還是拉,占據的空間大小沒有明顯變化。](板書:空氣占據空間的大小是可以變化的)8、追問:當我們拉或壓活塞的時候,空氣占據注射器的空間發生了變化,但是里面的空氣的多少有變化嗎?[沒有變]空氣有跑出來或鉆進去嗎?[也沒有,因為注射器是被堵著的]9、(播放課件:針管圖)師講述:空氣作為一種物質,它也是由許許多多的我們肉眼難以看到的微粒組成的。這些微粒仿佛就是圖中注射器內的小圓圈,當我們擠壓活塞的時候,微粒之間的距離就變小了,因此空氣所占空間也就變小了;當我們拉伸活塞的時候,這些微粒之間的距離就變大了,隨之空氣占據空間的也就變大了。而水在擠壓或拉伸的時候,組成水的微粒之間的距離變化不明顯,所以水占據空間的大小變化也不明顯。10、整理實驗材料。11、填寫維恩圖。現在我們能不能把對水和空氣占據空間的比較結果填寫在教科書80頁當中維恩圖里了?(1)讓學生試著填教科書80頁上表空氣與水占據空間大小變化的維恩圖。(2)匯報交流。(出示課件:空氣與水占據空間大小變化的維恩圖,師生共同完成。)12、小結:回顧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四、拓展延伸、學以致用1、你還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或用具上,應用了空氣占據空間或空氣占據空間大小可以變化的性質。打氣筒、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破傷風考試題及答案
- 藥物使用風險評估試題及答案
- 考試遴選筆試試題及答案
- 文化產業管理證書考試全局觀試題及答案
- 文化產業管理證書考試的前沿研究與行業動態試題及答案
- 行車規章考試試題及答案
- 社會工作考研試題及答案
- 西醫臨床備考有效性試題及答案總結
- 藥劑學未來發展中的新機遇與挑戰試題及答案
- 系統復習2025年育嬰師考試的試題及答案
- 中醫科物理治療登記表
- 高山下的花環
- 中醫望色望神圖集共59張課件
- 藍色金色心有所盼定有所成勵志工作總結計劃PPT模板
- 《跋傅給事帖》2020年浙江嘉興中考文言文閱讀真題(含答案與翻譯)
- 八年級歷史下第一單元復習教案
- 物業小區保潔清潔方案
- 銀行從業資格考試題庫附參考答案(共791題精心整理)
- 年產20噸阿齊沙坦原料藥生產車間的設計和實現材料學專業
- 原地面高程復測記錄表正式版
- 滬寧城際接觸網專業驗收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