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淄博市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附屬中學2023年高一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山東省淄博市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附屬中學2023年高一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山東省淄博市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附屬中學2023年高一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山東省淄博市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附屬中學2023年高一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山東省淄博市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附屬中學2023年高一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淄博市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附屬中學2023年高一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2分)1.我國北方某大城市自1982年以來,人口大幅度增加,下表為該城市各圈人口密度、面積等數據。讀表,回答17-18題。各國范圍面積(km2)人口密度(人/km2)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內圈(0~6km)11321764212061955420416第二圈(6~15km)5932606336149607277第三圈(15~24km)11021318182028044305第四圈(24~33km)161162178510831765郊區(33km)·····17.2010年,該市人口分布最少的區域的是A.內圈

B.第二圈

C.第三圈

D.第四圈18.從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間結構角度分析,第四圈人口密度增長的主要動因是A.農業發展

B.服務業發展

C.工業發展

D.旅游業發展參考答案:AC2.下圖為近年來北極洋年海冰范圍與大氣中CO2濃度隨時間變化關系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3.據圖推斷,CO2濃度變化與海冰范圍變化呈A.正相關關系

B.負相關關系C.反比關系

D.正比關系14.據圖推斷,海冰范圍變化帶來的直接影響是A.臭氧層空洞擴大

B.酸雨危害加重C.地震災害增多

D.海岸侵蝕加強15.下列行為有助于減緩圖示海冰范圍變化的是A.使用煤氣做飯

B.使用原木家具C.使用共享單車

D.使用一次性筷子參考答案:13.B

14.D

15.C13.據圖推斷,CO2濃度越高,海冰面積越小,故CO2濃度變化與海冰范圍變化呈負相關關系,選B。14.據圖可知,海冰范圍變小,這將導致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蝕加強,選D。15.使用共享單車可以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從而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減緩變暖,減輕海冰融化,選C。【點睛】全球變暖是近年氣候變化的趨勢,主要由自然原因所致,但人類不合理的生產活動也是重要的原因,主要是人類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導致大氣中溫室氣體增多;同時人類大量破壞森林導致光合作用減弱,對溫室氣體的消耗減少。這些都加速了全球變暖的歷程。全球變暖會導致極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人類生產活動方式變化,氣候異常,極端天氣增多,等等。3.過去,山區公路多為“之”字形盤山公路。現在,興建高速公路則逢山開道,遇溝建橋,盡量取最短距離(如圖)。據此完成下列小題。24.早期山區公路選線多為“之”字形,主要是考慮A.氣候因素 B.居民點分布 C.地形因素 D.工業分布25.在山區興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其主要原因有①經濟實力的增強

②汽車性能的改善

③科技水平的提高

④為節省投資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參考答案:24.C

25.A試題分析:【24題詳解】山區的線路一般選擇地勢相對和緩的山間盆地和河谷地帶,且線路多呈“之”字形彎曲,原因是山間盆地和河谷地帶自然條件相對優越,呈“之”字形彎曲可以減小單位距離內的坡度。故選擇C項。【25題詳解】曾經的“之”字形路是因為技術水平低,經濟力量不足。在山區興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是因為經濟實力增強,科技水平提高,①、③對。與汽車性能無關,②錯。投資不一定減少,④錯。故C項正確。4.新華網2017年10月26日電,近日,太陽表面突現一個面積很大的黑子群,達地球表面積的50余倍。在華北地區嚴重霧霾天氣下,肉眼清晰可見。據此回答7~8題。7.對于該現象的認識,正確的是(

)A.太陽活動正處于寧靜時期

B.太陽黑子位于色球層上C.往往伴發耀斑現象

D.干擾無線電長波通信8.下列有關太陽活動對地球影響的說法,正確的是(

)A.黑子活動的高峰年,地球上的氣候狀況相對穩定B.耀斑爆發會干擾地球高空的電離層,影響無線電通信,甚至造成無線電長波通信中斷C.太陽活動增強時,高能帶電粒子會干擾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象D.高能帶電粒子“轟擊”地球高層大氣,使地球赤道附近出現極光現象參考答案:7.C

8.C

5.山區公路呈“之”字形分布的主要目的是

A.保護植被

B.減緩坡度

C.減少侵蝕

D.增加運輸流量參考答案:B略6.某地正午時,北京時間為12時16分,則該地經度為A.116°E

B.124°E

C.120°E

D.104°E參考答案:A7.從自然因素考慮,下列地區最不利于發育為城市的是(

A.河口三角洲

B.河流匯合處

C.沖積扇平原

D.河流發源地參考答案:D8.當前,我國進行西部大開發,目的是合理利用西部豐富的自然資源,使西部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加快,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西部大開發,促進了社會經濟發展,從而使環境承載力變大B.西部大開發,促進了社會經濟發展,使得人口遷移頻率加大,其中主要遷移應該為自發遷移C.西部大開發,促進了社會經濟發展,相信有一天西北地區的人口增長率將會很高D.西部大開發,促進了社會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因此人口素質將會得到提升參考答案:C9.讀圖,回答下面小題。24.圖中四地的自轉線速度大小關系是()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C.丙>乙>丁>甲

D.丁>丙>乙>甲25.圖中四地的自轉角速度大小關系是()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C.丙>乙>丁>甲

D.丁=丙=乙=甲參考答案:24.A

25.D試題分析:24.地球自轉線速度規律是自赤道向兩極遞減,故圖示四點線速度從低緯向高緯排序即可,所以A正確。25.地球自轉角速度規律是除南北兩極外,自轉角速度處處相等,故四地的角速度相同,所以D正確。10.下圖為“地理環境各要素間的相互關系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29.圖示自然要素的相互關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環境的(

)A.區域性

B.開放性

C.整體性

D.差異性30.從地理環境整體性分析,下列地理現象與我國西北內陸景觀不相符的是(

)A.氣候干旱,降水稀少B.河網密布,徑流量大C.土壤發育差,有機質含量小D.流水作用微弱,風力作用顯著參考答案:29.C

30.B試題分析:29.讀圖可知,組成地理環境的各要素之間存在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在景觀上總是保持統一的,所以體現了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故選C。30.我國西北內陸地區,由于氣候干旱,降水稀少,流水作用微弱,風力作用顯著,植被稀疏,土壤發育差,有機質含量小,河流欠發育,徑流量小,且多內流河,故選B。11.2013且7月30日,我國西北某地出出沙塵暴,圖Ⅰ示意該地當日14時-24時氣溫、氣壓隨時間的變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16.強沙塵暴經過該地時間段是A.16時-17時

B.17時-18時C.18時-19時

D.19時-20時17.與正常情況相比,強沙塵暴經過時,該地A.氣溫水平差異減小

B.水平氣壓梯度增大C.地面吸收太陽輻射增多

D.大氣逆輻射減弱參考答案:16.C

17.B試題分析:16.圖中18時到19時氣溫下降、氣壓升高,且氣溫氣壓變幅較大,應是冷鋒過境,出現大風天氣引起強沙塵暴,C正確。17.強沙塵暴經過時該地氣溫水平差異增大、水平氣壓梯度增大,B正確;強沙塵暴經過時沙塵量增加,大氣對太陽輻射的消弱作用增強,地面吸收太陽輻射減少;大氣逆輻射增加。12.城市作為一種聚落景觀,是人類文化的體現。蘇州古城坐落在水網之中,街道依河而建,水陸并行;建筑臨水而造,前巷后河,形成“小橋、流水、人家”的獨特風貌。據此回答3~4題。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蘇州古城的規劃體現了我國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B.歐洲傳統城市的布局與蘇州類似C.蘇州的這種建筑格局反映了經濟因素對城市的影響D.蘇州的建筑格局與北京類似4.下列不能體現地域文化對城市影響的是()A.蘇州古城“小橋、流水、人家”的獨特風貌B.北京皇宮建筑群雄踞城市中心C.華盛頓以國會大廈為中心D.工業區不斷向城市外緣移動參考答案:3.A4.D解析:歐洲的傳統城市多以教堂為中心;蘇州的建筑布局體現了地域文化和自然環境對城市的影響;北京的城市布局是以皇宮建筑群為中心,體現了封建統治者至高無上的權力;工業區向城市外緣移動主要是受經濟因素的影響。13.海陸間熱力環流形成的海風,從海洋上帶來豐富的水汽在陸地上形成降水。若近期陸地降水持續減少,可能的原因是()。海陸熱力環流示意圖A.陸地升溫明顯

B.海洋持續升溫C.海平面不斷下降

D.大型水庫建設過多參考答案:B陸地升溫會導致陸地降水較多,與題意不符,故A項錯誤;海洋持續升溫,氣溫高于陸地,則海洋上氣流垂直上升會出現降水,陸地氣流下沉以晴朗天氣為主,故B項正確;海平面短期內基本穩定,故C項錯誤;水庫建設過多,會導致降水增加,與題意不符,故D項錯誤。14.下圖是我國西南地區某中等城市的功能區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13.圖中E工業區與F工業區相比,顯著的區位優勢是A.交通更便捷

B.冬季無污染

C.地價較低廉

D.工人素質高14.隨著城市發展,Y住宅區較X住宅區更有利于居民的居住和生活,理由是①依山傍水,風景更優美

②遠離鐵路,噪音污染輕③交通便利,方便上下班

④遠離工業區,環境清潔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參考答案:13.A

14.D試題分析:15.美國航天局12月5日宣布,科學家們利用“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在距地球約600光年的一個恒星系統中新發現了一顆宜居行星,它被命名為“開普勒-22b”,是迄今發現的最小且最適于表面存在液態水的行星。這是首次在與太陽系類似的恒星系統中發現宜居行星。被稱為地球的孿生兄弟,據此回答宜居行星所具備得條件中不正確的是:(

)。A.存在原始海洋

B.距離所繞恒星的遠近適中C.強烈的太陽光照

D.與其他行星的運動軌道呈同心圓分布參考答案:C16.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觀測到了一顆距離太陽系不遠的紅矮星(恒星)耀斑爆發,它釋放的能量相當于數千次太陽耀斑釋放能量的總爭,會吹散行星的大氣層。據此完成下列各題。4.關于太陽活動說法正確的是①太陽活動以黑子和耀斑為主要標志,主要發生在太陽內部②太陽活動劇烈時磁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③無線電短波通信可能會受到干擾④黑子出現在太陽的色球層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5.此次紅矮星耀斑產生的帶電粒子流到達附近行星時,行星上可能出現的現象有①大氣被吹散,表面成為不毛之地②其表面溫度一定會升高③地球上各地都會出現極光④行星上可能會出現“磁暴”現象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參考答案:4.C

5.C4.太陽活動以黑子和耀斑為主要標志,主要發生在太陽大氣層,①錯誤;太陽活動劇烈時磁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②正確;無線電短波通信可能會受到干擾,③正確;黑子出現在太陽的光球層,④錯誤。所以本題選C。5.據材料可知,紅矮星耀斑爆發,它釋放的能量相當于數千次太陽耀斑釋放能量的總和,會吹散行星的大氣層,①正確;行星表面溫度不一定升高且行星極地附近會出現極光;行星上可能會出現“磁暴”現象,④正確。C正確。

17.一架飛機飛過日界線后,發現接連過了兩個圣誕節,這架飛機是

A.自東向西飛行

B.自西向東飛行C.自西12區飛向東12區

D.一定飛過180°經線參考答案:B18.駱駝刺是一種沙漠植物,根可以扎十幾米深,而地上部分只有一點點。據此完成下列問題。24.駱駝刺反映出當地自然地理環境特征是A.光照強烈,地形平坦

B.植被稀少,土壤肥沃C.氣候干旱,日較差大

D.水源充足,礦物質多25.駱駝刺所在區域的自然帶主要屬于A.溫帶草原帶

B.溫帶荒漠帶C.寒帶苔原帶

D.熱帶稀樹草原帶參考答案:24.C

25.B24.本題主要考查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沙漠地區氣候干旱,降水少,蒸發旺盛,因此為了適干旱的氣候,在沙漠生長的植物的根扎的特別深,根系很發達,根毛很多,扎的越深,根系鋪開的面積越大,能吸收的水分就越多,地上部分只有一點點,可以減少水分的蒸發,這樣生存的幾率越大,故答案選C。25.駱駝刺所在區域的自然帶主要屬于干旱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對應的自然帶為溫帶荒漠帶,故答案選B。19.利用人造煙霧來防御霜凍的原理是

A.減弱①

B.增強②

C.減弱③

D.增強④

參考答案:D20.昌平草莓,北京市昌平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該區在種植草莓時采用黑色地膜覆蓋的方法,使產品質量優異。昌平草莓在周邊地區享有盛譽,并遠銷香港、新加坡等地。完成下面小題。13.昌平區位于北緯40附近,這一緯度帶是國際公認的草莓最佳生產帶。下列不屬于該緯度帶上的優質農產品是A.優質牛奶

B.咖啡

C.葡萄酒

D.枸杞14.昌平草莓能遠銷新加坡、香港主要是因為①自然環境改變

②交通條件改善

③市場需求量大

④保鮮技術提高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參考答案:13.B

14.C13.本題考查農作物的分布。北緯40°由于得天獨厚的地理生態優勢,成為世界上優質牛奶、葡萄酒和枸杞的產地,而咖啡屬于熱帶作物。14.本題考查農業的區位知識。本題易錯選③項,這是由于審題上出現了問題。昌平草莓遠銷新加坡和香港,關鍵不是新加坡和香港的市場需求量大,而是交通條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鮮技術的提高。21.讀我國某城市a、b兩功能區一天內人口密度變化圖(左圖)及該城市不同地段地租水平變化圖(右圖)。讀圖完成下列小題。11.a和b曲線對應的城市功能區分別是()A.商業區

住宅區 B.工業區

商業區C.住宅區

商業區 D.商業區

工業區12.關于該城市的規劃及原因,敘述正確的是()A.a功能區位于①-②區間——購物方便 B.a功能區位于④-⑥區間——地價較低C.b功能區位于③-⑤區間——人流較多 D.b功能區位于①-②區間——交通便利參考答案:11.C

12.D1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住宅區的晝夜人口密度差異較小,而商業區的晝夜人口密度差異要比住宅區的晝夜人口密度差異大得多,工業區的人口密度變化比住宅區還小,可知a是住宅區,b是商業區,可知ABD錯誤,故C正確。12.結合第1題的答案可知a為住宅區,而①-②區間是商務區,地租水平較高,布局住宅區不合理,故A錯誤;④-⑥區間屬于郊區地帶,距離市中心的距離較遠,不適宜布局住宅區,故B錯誤;結合第1題的答案可知b功能區為商業區,應當布局在市中心即①-②之間,故C錯誤;可知b功能區為商業區應當布局在人流量較大交通較為便利的市中心地帶即①-②之間,故D正確。22.下列關于太陽高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A.太陽高度是太陽光線相對于當地地平面的傾角B.正午太陽是當地一年中最大的太陽高度C.晨昏線上的太陽高度小于0°D.只要當地太陽高度大于0°時,該地就位于夜半球參考答案:A太陽高度是太陽光線與當地地平面之間的夾角。正午太陽高度是當地一天中最大的太陽高度。晨昏線上的太陽高度為0°。只要當地的太陽高度大于0°時,該地就一定位于晝半球上。23.據圖7,回答19-20題。19、若此圖是城郊環流側視圖,③處為綠地,則通過此環流對城市空氣起到的作用是

A、增溫、增濕

B、減溫、減濕

C、凈化、增溫

D、凈化、增濕20、若此圖為三圈環流高緯度環流側視圖,則③處為

A、低緯信風帶

B、副極地低氣壓帶C、極地東風帶

D、中緯西風帶參考答案:19.D

20.C24.湖水中鹽分含量的變化可以反映湖泊水位以及氣候的變化,如圖所示為青海湖近l.2萬年以來鹽分含量的變化。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6.距今2000年以來,青海湖的氣候變化趨勢是A.變暖變干為主 B.變冷變干為主 C.變暖變濕為主 D.變冷變濕為主7.青海湖近1.2萬年來,最低水位出現的時間距今約A.3900年 B.6500年 C.8100年 D.1萬年參考答案:6.A

7.C【6題詳解】讀青海湖近1.2萬年以來鹽分含量變化圖,總體含鹽量呈波動升高趨勢,則應當是降水減少,蒸發加劇,為變暖變干為主,故選A。【7題詳解】讀圖可知,青海湖鹽度最高年份距今約8100年,該年降水少,氣溫高,蒸發強烈,所以出現最低水位,故選C。25.埃及金字塔輪廓現在已經變得模糊,其變化的原因是A.遭受尼羅河洪水的沖刷作用

B.遭受風沙的侵蝕作用C.遭受人為的破壞作用

D.遭受強烈的地震作用參考答案:B26.下圖為我國太陽年輻射總量分布圖。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24.圖中太陽年輻射總量A.哈爾濱比濟南多

B.分布呈東多西少C.上海大于1200kw·h/m2

D.平原比高原地區豐富25.只考慮自然因素,最適合和最不適合推銷太陽能熱水器的城市分別是①濟南

②拉薩

③上海

④重慶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6.與長江中下游地區相比,青藏高原地區太陽能豐富的原因有①緯度低,太陽高度角大

②晴天更多,降水較少,大氣透明度好③地勢高,距離太陽近,大氣輻射強④地勢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參考答案:24.C

25.B

26.D24.根據圖例,圖中太陽年輻射總量哈爾濱比濟南少,A錯。分布整體上呈東少西多,B錯。上海大于1200kw·h/m2,C對。一般平原比高原地區少,D錯。25.只考慮自然因素,太陽能熱水器適宜分布在太陽能豐富地區。結合圖判斷,最適合的城市是拉薩,②對。最不適合推銷太陽能熱水器的城市是重慶,④對。B對,A、C、D錯。26.與長江中下游地區相比,青藏高原地區太陽能豐富的原因有緯度,太陽高度角相似,①錯。晴天更多,降水較少,大氣透明度好,②對。地勢高,距離太陽近,這點差距相對日地距離可以忽略,不是大氣輻射強的原因,③錯。地勢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④對。D對,A、B、C錯。點睛:圖中太陽年輻射總量哈爾濱比濟南少。太陽能熱水器適宜分布在太陽能豐富地區。結合圖判斷,最適合的城市是拉薩,最不適合推銷太陽能熱水器的城市是重慶。與長江中下游地區相比,青藏高原地區太陽能豐富的原因有緯度,太陽高度角相似。海拔高度的差異,相對日地距離來說,可以忽略。二、填空題(共10分)27.讀圖,完成下列要求:(1)該圖表示的北半球節氣為

,其判斷依據是

。(2)在圖中D點畫出一條直線表示太陽照射的光線。(3)圖中AB線是

(選擇填空),判斷依據是

A.晨線

B.太陽光線

C.昏線

D.晝夜分界線

(4)按白晝從長到短將A、B、C、D四點進行排列:

。(5)A、B、C、D四點中處于正午12點的是

,C點地方時為

。參考答案:(1)夏至日,北極圈及以內出現極晝現象。(2)過D點做AB的垂線。(3)C,自西向東過AB由白晝轉入黑夜。(4)A>D>C>B(5)BD

18:00試題分析:(1)圖中晨昏線與極圈相切,北極圈及其以內為極晝現象,因此此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節氣為夏至。(2)因此日陽光直射北回歸線,并且太陽光與晨昏圈所在的平面垂直,故連接CD即可。(3)自西向東由晝半球進入夜半球,AB線即為昏線,C正確。(4)因此時節氣為夏至,因此北極地區為極晝現象,由北極朝南走,晝漸短,夜漸長,直到南極圈出現極夜現象,因此圖中晝長由長到短的排序為ADCB。(5)圖中B、D所在經線位于晝半球的正中間,其地方時為12點。C位于昏線與赤道的交點所在的經線上,地方時為18點。28.讀下太陽光照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1)此圖表示_______半球,圖中表示晨線的是_______。(2)圖中太陽高度角為0°的點有________,此圖所示日期_______,北半球節氣是_______。該日地球上出現極晝的范圍是

。(3)圖中各點中,此時為早晨6點的是________。C點的地方時是_______點,北京時間為____點。(4)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為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北

OQ

(2)P、O、Q

6月22日

夏至日

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

(3)B、Q

12

2

(4)(23.5°N,90°W)整體分析:本題難度較大,主要考查光照圖的判讀,光照圖是太陽光線照射在地球表面所形成的晝與夜的分布圖。常見光照圖有側視圖、俯視圖、矩形圖、局部圖和變式圖等。光照圖的判讀三要素是太陽光線、晨昏線和晝夜半球。(1)看圖可知,地球逆時針自轉,故此圖為以北極點為中心的俯視圖。弧OQ由夜進晝,故為晨線。(2)太陽高度角為0°的點都在晨昏線上,故P、O、Q太陽高度角為0°。此時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晝現象,為6月22日前后,夏至日。(3)此時為早晨6點的經線是晨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的經線,即B、Q所在經線。C點所在經線平分晝半球,地方時為12:00。C點所在經線為90°W,地方時為12:00,故北京時間(120°E地方時)為2:00。(4)此時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晝現象,故太陽直射北回歸線(23°26′N)。此時90°W地方時為12:00,故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為(23°26′N,90°W)。【點睛】光照圖的判讀方法光照圖判讀要抓住“點、線、面、角”的關系(1)兩線——晨線、昏線①晨昏線:晝半球與夜半球的分界線。晨昏線是球面大圓,與太陽光線垂直。晨昏線上各地太陽高度為0°。②晨線:由西向東,由夜半球進入晝半球的界線,如下圖中。③昏線:自西向東,由晝半球進入夜半球的界線,如右圖中。(2)六點——晨赤點、昏赤點、極晝切點、極夜切點、夜弧中點、晝弧中點光照圖上的時間信息往往是隱藏著的,需要同學們“挖掘”,關鍵在于找出并確定太陽光照圖上重要的六個時間點,如下圖所示:(3)點線關系①晨昏線與緯線相切于晨昏北(南)點。晨昏線與赤道相互平分。②只在春分日和秋分日時,晨昏線為南北走向,即晨昏線與經線圈重合(如圖1);太陽直射北半球時,晨線為西北-東南走向(如圖2中AB),昏線為東北-西南走向;太陽直射南半球時,晨線為東北-西南走向,昏線為西北-東南走向。③晨昏北點到北極點的緯度差=晨昏南點到南極點的緯度差=直射點到赤道的緯度差=直射點的緯度數。④太陽直射點的緯度與切點的緯度之和始終等于90°(互余)。29.試在下面圖框內填上恰當事物的名稱,使之成為巖石圈物質循環的簡單圖式。(1)乙__________,丙__________,丁__________。(2)圖中對應地質作用分別是: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3)三類巖石都包含很多種具體的巖石,寫出甲類巖石的兩個具體代表名稱: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4)寫出兩條巖石圈物質循環的地理意義: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沉積巖變質巖巖漿(2)變質作用重熔再生作用巖漿活動(3)花崗巖

玄武巖形成豐富的礦產資源

塑造了地表形態(實現了地區之間圈層之間物質交換和能量傳輸)整體分析:本題考查巖石圈物質循環及其地理意義,難度較小。(1)看圖可知,丁“三進一出”,為巖漿;丁只能形成巖漿巖(甲);剩下的乙、丙可互換,為沉積巖和變質巖。(2)若乙為沉積巖、丙為變質巖,則B表示形成丙的變質作用;C為形成巖漿的重融再生作用;D為形成巖漿巖的巖漿活動。(3)甲類巖石為巖漿巖,常見的巖漿巖有花崗巖、玄武巖。(4)巖石圈物質循環的地理意義有:①形成地球上豐富的礦產資源。②改變了地表的形態,塑造了千姿百態的地貌景觀。③實現了地區之間、圈層之間的物質交換和能量傳輸,改變了地表的環境。【點睛】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的判讀技巧(1)巖石類型判讀(2)地質作用判讀30.根據A、B兩國“人口金字塔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1)兒童占較高的人口百分比的是_______圖。這說明該國人口發展的趨勢是__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該國屬于哪一類國家__________________。(2)B國60歲以上的人口百分比約占20%左右,反映了該國人口年齡構成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若B國人口按現有趨勢發展,且它是發達國家,該國的就業人口主要從事_______產業的工作。若干年后該國面臨的問題主要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結合我國國情,分析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已下降到1999年的8.77‰,但人口形勢仍然十分嚴峻,必須嚴加控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1)A

人口增長迅速

發展中國家(3分)(2)人口老齡化

第三(2分)①人口增長緩慢會出現勞動力不足,生產資料過剩,影響經濟發展(2分)②老齡人口多,加重社會經濟負擔,老齡人生活孤獨(2分)

(3)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每年凈增人口多,造成環境承載量壓力大,環境污染嚴重,成為我國現代化進程的重大障礙

三、綜合題(共38分)31.下圖是“太陽大氣外部結構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讀圖填出太陽大氣外部結構名稱: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太陽活動c____________,形成于太陽大氣的__________層。

(3)太陽大氣層的厚度、亮度、溫度都已用字母表示,則:e_____度,f_____度,g_____度。參考答案:32.我國某市對外交通口岸發生二次變遷,城市中心區也發生二次轉移。圖示地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其中A、B兩處先后興建了碼頭。讀圖回答問題。(1)根據題目信息判斷,A、B兩處興建碼頭的優勢條件有哪些?(2)結合材料,說明交通因素的變化對城市中心區的影響。參考答案:(1)A、B兩處受地轉偏向力或凹岸影響,河水較深。位于河流交匯處或公路與河流交匯處,且有城市依托。(2)過去水運占有重要地位,城市在河運便利的河流交匯處形成和發展;然后因修建橋梁和公路后,公路與水運交匯處形成城市中心區;再后來修建鐵路和火車站后,鐵路運輸占主導地位,在其周圍形成城市中心區。33.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中央氣象臺預報:今天(2016年11月1日)起,一股來自西伯利亞地區的強冷空氣將從新疆北部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