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老子的治國思想_第1頁
淺談老子的治國思想_第2頁
淺談老子的治國思想_第3頁
淺談老子的治國思想_第4頁
淺談老子的治國思想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淺談老子的治國思想

淺談老子的治國思想-----從“治大國若烹小鮮”談起對于老子的治國思想,《道德經》中多有涉及,但其中一個主要的觀點便是“無為而治”,而對于無為而治思想,最集中地體現應該是第六十章中的“治大國若烹小鮮”一句。此處,“小鮮”就是小魚的意思,“治大國若烹小鮮”就是說治理大的國家就應該煎小魚一樣。從日常生活中我們得知,煎魚的時候不能總把魚翻來翻去反復的折騰,這樣會把魚弄碎而喪失原有的美味。治國也是同樣的道理,不能總去反復折騰老百姓,以苛政擾民朝令夕改,反復無常,而要去奉行老子的無為而治思想,“我好靜而民自正”“清凈可以為天下正”。理解老子的治國思想,首先要對無為而治有一個比較清晰的界定。通過對自然界規律的仔細觀察和分析,老子首先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一深刻的哲學命題。從此可以看出,老子認為萬事萬物都有其運行的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因此,萬事萬物應當去適應并且遵循這樣一個規律,從而實現自身的發展。而老子認為人類社會的發生反展規律與自然界是相通的,因此人類自身的發展也要順應自然,無為而治。這也正是老子提出無為而治思想的理論基礎。對于此處的“無為”應當做辯證的理解。通過整篇的陳述我們可以感覺到,老子所提倡的無為,絕非是一味的無所作為,即什么都不去做,而應當是不去做違背“道”,即符合人類社會自身發展規律的行為,不去恣意妄為,是一種“為不為”。在無為而治的實施方法方面,老子提出了一系列的德政方針,具體有如下表現:1.“圣人之治,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慮其心,強其骨。”這里,老子要求統治者關注民生,發展生產,滿足百姓的物質生活,培養他們健康的體魄,形成良好的生存環境。2.“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老子要求統治者通過限制富有的人去不足貧窮的百姓,這是順應天道的行為。這也是老子的一種民生思想。3.“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老子要求統治者為百姓形成一個良好的政治環境,在這個層面保證老百姓的生活。而上述德政的一個總的出發點就在于“以百姓之心為心”。老子說:“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因此可以看出,“人”在老子的理論體系中居于中心地位之一。這就要求統治者在對待人民群眾時,也要像對待天地一樣,順應自然規律,順應民意,數以一種“民本”的思想。“民本”思想在老子中多有涉及,試舉三例:1.以民為本,以百姓之心為心.老子在第三十九章提出“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然后在第四十九章進一步闡釋了“圣人常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的觀點。這就是要清統治者要根據民心來治理天下,不能固定的形成某種理念,而要根據百姓的需要隨時調整自己的政策,滿足人民的要求,圣人治理天下,和順收斂,體現全社會的意愿,“百姓之善者,循乎自然也,圣人以道而善之,則其善心自固矣。之不善者,未明本善,私欲蔽之也,圣人亦以道而善之,則將化而復歸于善也,此所謂德善也。蓋百姓與圣人得之初者,未嘗不善也……,圣人之心與百姓之心,其初均同乎虛靜,純粹至善,未有惡也。惟圣人清靜無欲,頃刻不敢放縱,則百姓自化”。2.減少苛政,減輕人民負擔。老子提出“法令滋彰,盜賊多有”,即法律過于繁瑣嚴酷,那么人民就會生活困難,為此以盜取行為謀生的人就會不斷增加。因此方有“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這樣一種無為的環境,看似沉悶,卻因為一切政策都是效法自然,遵循“道”的理念,其實才是最適合百姓休養生息。“清靜為天下正”。綜合以上對于無為而治的闡述,可以試著給它做一個定性的描述:它是統治者為了實現德治政治,維護國家安全穩定實現經濟繁榮的根本措施,是統治者應當采取的順應民心的治國策略,也是老子治國思想的核心。當今我國正處于一個加速變革的轉型時期,同時也處于一個有著相對良好外部環境的發展時期。而轉型時期既是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也是社會矛盾的高發期,必然會引發各種社會利益主體的博弈,例如收入差距問題,官民關系問題,經濟增長方式問題等等。而這些問題的產生與擴大化,與相應的政府以及領導干部的指導思想不無干系,他們用不計后果的激烈方式謀求迅速的改變現狀或者態勢,而全然不顧或者沒有充分考慮占據社會群體大部分的人民群眾的想法。于是出現大量的政績工程,面子工程,豆腐渣工程也就不足為奇了,但是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僅沒有隨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相應的改善,他們的利益反而受到了嚴重的順害。針對這種情況,“不折騰”這一口號的提出就顯得十分應景。“不折騰”之所以如此彌足珍貴,在于它為歷史與時代所證明了的高度概括性與規律性。所謂的“不折騰”其核心思想就在于不要以不適合現實情況或不符合現實需要的激烈的方式去謀取所謂的改變。這正是老子思想中的“治大國,若烹小鮮。”的現實反映但“不去做”僅是這一理念的一個方面。他還有另外一層含義,即要去做不是“不折騰”的事,才能達到“不折騰”。而這恰恰也是對老子“無為而治'思想的最好闡述。老子同情下層人民重視“以民為本”。從“天道”引出“人道”提出了許多富有哲理的言論,從更高的層面上給統治者提出了非常有意義的策略,希望能夠以此來指導“人道”,這些思想都具有相當明顯的針對性和現實性,從根本上說,這是《老子》描繪出的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