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屆復習 二輪復習 生態系統及環境保護 課件 (37張)_第1頁
2023屆復習 二輪復習 生態系統及環境保護 課件 (37張)_第2頁
2023屆復習 二輪復習 生態系統及環境保護 課件 (37張)_第3頁
2023屆復習 二輪復習 生態系統及環境保護 課件 (37張)_第4頁
2023屆復習 二輪復習 生態系統及環境保護 課件 (37張)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七生物與環境思維導圖體系構建第13講生態系統及環境保護專題七生物與環境教材剖析擴展提升1.青藏高原的高寒草甸生態系統與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相比,通常該生態系統土壤有機質的積累量較高,其原因是什么?(選擇性必修2P50文字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建立人工濕地公園是解決城市水污染的一種有效途徑,流經人工濕地的總能量包括哪些?(選擇性必修2P56“文字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專題七生物與環境提示:低溫下,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弱。提示: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和城市污水中有機物的能量。教材剖析擴展提升3.大量植樹造林可緩解溫室效應,請分析原因。(選擇性必修2P63“與社會的聯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一種熱帶雌蠶蛾為了吸引同類雄蠶蛾會分泌出叫“蠶蛾醇”的信息素,這體現了信息傳遞的何種作用?(選擇性必修2P69“相關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專題七生物與環境提示:大量植樹造林可增加CO2從大氣中的CO2庫到生物群落的吸收速率,減少大氣中CO2的含量。提示:利于生物種群的繁衍。教材剖析擴展提升5.在塞罕壩的生態修復過程中,開始時人們在荒原上種植品種單一的人工林,結果出現了病蟲害嚴重等問題,分析出現此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選擇性必修2P89“科學·技術·社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專題七生物與環境提示:樹種過于單一,導致人工林的營養結構簡單,自我調節能力弱,所以容易引發病蟲害。教材剖析擴展提升6.在充分利用能量,減少環境污染的同時,通過飼養家禽、家畜,發展沼氣工程,提高農民經濟收入,使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相互協調;該生態農業模式的建立要考慮環境承載力。這些做法分別遵循了生態工程的哪些原理?(選擇性必修2P101“文字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專題七生物與環境提示:整體原理、協調原理。教材剖析擴展提升1.當某種大型肉食性動物遷入一個新的生態系統時,原有食物鏈的營養級有可能增加。生態系統中食物鏈的營養級數量一般不會太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稻田里,鴨子發揮了“解毒禽”“殺蟲禽”“除草禽”的作用,可以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從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提高產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專題七生物與環境答案:生產者固定的能量在沿食物鏈流動過程中大部分都損失了,傳遞到下一營養級的能量較少答案:幫助人們合理地調整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關系,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教材剖析擴展提升3.在夏季稻田中往往分布著雜草等植物以及二化螟、青蛙等動物。研究發現,稻田養鴨可有效提高水稻的產量和質量,請分別從種間關系及物質循環的角度分析其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專題七生物與環境答案:①鴨能防蟲除草,有利于水稻生長②鴨糞還田為水稻生長提供了優良的有機肥,使水稻生長健壯,減少了化肥的使用教材剖析擴展提升考點一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2022·廣東卷)如圖為某生態系統的食物網,其中字母表示不同的生物,箭頭表示能量流動的方向。下列歸類正確的是(

)專題七生物與環境A.a、c是生產者B.b、e是肉食動物C.c、f是雜食動物D.d、f是植食動物教材剖析擴展提升解析:a在食物鏈的起點,是生產者,c能捕食b等,屬于消費者,A錯誤;b在食物鏈的起點,是生產者,B錯誤;c和f都能捕食生產者a、b,也都能捕食消費者e,所以c和f屬于雜食動物,C正確;d是植食動物,但由C選項解析可知,f屬于雜食動物,D錯誤。專題七生物與環境答案:C教材剖析擴展提升1.圖解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及聯系專題七生物與環境教材剖析擴展提升2.根據同化類型判斷生態系統功能類群專題七生物與環境教材剖析擴展提升3.分析食物鏈(網)中各營養級生物數量的變化規律(1)食物鏈中第一營養級的生物數量減少對其他生物數量變動的影響若處于食物鏈中第一營養級的生物數量減少,直接以其為食物的第二營養級的生物因食物缺乏導致數量減少,又會引起連鎖反應,整個食物鏈中的其他生物數量都會減少。(2)“天敵”一方數量減少對被捕食者數量變動的影響“天敵”一方數量減少,短時間內被捕食者數量會增加,但隨其數量的增加,種內競爭加劇,種群密度下降,直到趨于穩定,但最終結果比原來數量要大。專題七生物與環境教材剖析擴展提升(3)復雜食物網中某種群數量變化引起的連鎖反應分析①以中間環節少的作為分析依據,考慮方向和順序:從高營養級依次到低營養級。②生產者相對穩定,即生產者比消費者穩定得多,所以當某一種群數量發生變化時,一般不需要考慮生產者數量的增加或減少。③處于最高營養級的生物有多種食物來源時,若其中一條食物鏈被中斷,則該種群可通過多食其他生物來維持其數量恒定。(4)同時占有兩個營養級的種群數量變化的連鎖反應分析①a種群的數量變化導致b種群的營養級降低時,則b種群的數量將增加。②a種群的數量變化導致b種群的營養級升高時,則b種群的數量將減少。專題七生物與環境教材剖析擴展提升4.掌握能量在各營養級間流動的過程分析方法(1)能量流動的模型(2)“拼圖法”分析能量流動的過程專題七生物與環境教材剖析擴展提升5.歸納總結碳循環的過程專題七生物與環境教材剖析擴展提升專題七生物與環境教材剖析擴展提升6.歸納概括生態系統中的3類信息、3種作用及2個應用專題七生物與環境教材剖析擴展提升題點一:

結合生態系統的組成與結構,考查生命觀念和科學思維能力1.(2022·浙江卷)科研小組在一個森林生態系統中開展了研究工作。回答下列問題:(1)對某種鼠進行標記重捕,其主要目的是研究該鼠的__________。同時對適量的捕獲個體進行年齡鑒定,可繪制該種群的__________圖形。(2)在不同季節調查森林群落的__________與季相的變化狀況,可以研究該群落的________結構。(3)在不考慮死亡和異養生物利用的情況下,采取適宜的方法測算所有植物的干重(g/m2),此項數值稱為生產者的__________。觀測此項數值在每隔一段時間的重復測算中是否相對穩定,可作為判斷該森林群落是否演替到______階段的依據之一。利用前后兩次的此項數值以及同期測算的植物呼吸消耗量,計算出該時期的________。專題七生物與環境教材剖析擴展提升解析:(1)標記重捕法是研究種群密度的方法之一,適用于鼠這種活動能力強的較大型動物。通過對捕獲個體進行年齡鑒定,可以繪制種群的年齡金字塔圖形。(2)群落的時間結構是指群落的組成和外貌隨時間(晝夜變化、季節變化)而發生有規律的變化,季相就是植物在不同季節表現的外貌。(3)生產量在某一調查時刻前的積累量,就是生物量,故測得所有植物的干重即為生產者的生物量。群落演替達到平衡狀態,生物量不發生增減就可稱為頂極群落。單位時間內的凈初級生產量加上植物的呼吸消耗量就是總初級生產量。專題七生物與環境答案:(1)種群密度年齡金字塔(2)組成時間(3)生物量頂極群落總初級生產量教材剖析擴展提升題點二:圍繞生態系統的功能,考查生命觀念和科學思維能力2.(2021·青島三模)某稻-蟹農田生態系統中部分生物類群食物關系如圖所示,稻田中蟹的密度對浮游動物和底棲動物種類數的影響情況如表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專題七生物與環境項目低密度養蟹田高密度養蟹田不養蟹常規稻田浮游動物種類數332930底棲動物種類數627教材剖析擴展提升A.稻—蟹農田生態系統中,蟹與底棲動物的種間關系是捕食和競爭B.底棲動物減少、浮游植物與雜草數量增多,蟹的數量可能增加C.采用“低密度養蟹”模式,其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更高D.與不養蟹常規稻田相比,稻—蟹農田更能提高能量傳遞效率專題七生物與環境答案:D教材剖析擴展提升考點二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人與環境(2022·廣東卷)2022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省考察時指出,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是國寶,是水庫、糧庫、錢庫,更是碳庫,要充分認識其對國家的戰略意義。從生態學的角度看,海南熱帶雨林的直接價值體現在其(

)A.具有保持水土、涵養水源和凈化水質功能,被譽為“綠色水庫”B.是海南省主要河流發源地,可提供灌溉水源,保障農業豐產豐收C.形成了獨特、多樣性的雨林景觀,是發展生態旅游的重要資源D.通過光合作用固定大氣中CO2,在植被和土壤中積累形成碳庫專題七生物與環境教材剖析擴展提升解析:保持水土、涵養水源和凈化水質功能是生態系統調節方面的作用,屬于間接價值,A不符合題意;是海南省主要河流發源地,能提供灌溉水,保障農業豐收主要是熱帶雨林生態調節的體現,屬于間接價值,B不符合題意;形成了獨特、多樣性的雨林景觀,是發展生態旅游的重要資源,屬于旅游觀賞價值,是直接價值的體現,C符合題意;通過光合作用固定大氣中CO2,在植被和土壤中積累形成碳庫,是其在碳循環等環境調節方面的作用,屬于間接價值,D不符合題意。專題七生物與環境答案:C教材剖析擴展提升1.表析正反饋調節與負反饋調節專題七生物與環境項目正反饋調節負反饋調節調節方式加速最初發生變化的那種成分所發生的變化抑制和減弱最初發生變化的那種成分所發生的變化結果常使生態系統遠離相對穩定狀態有利于生態系統保持相對穩定實例分析已污染的湖泊污染加劇森林中鳥與害蟲的平衡教材剖析擴展提升2.圖解關注生物多樣性的“3、3、4、1”專題七生物與環境教材剖析擴展提升特別提醒(1)保護生物多樣性只是反對盲目地、掠奪式開發利用大自然,并不意味著禁止開發和利用。(2)就地保護和易地保護兩種方法中保護的對象不同:就地保護除了保護區域內的物種,還保護相應的生態環境,而在物種生存的環境遭到破壞,不再適于物種生存后,就只能實行易地保護。(3)外來物種的入侵不一定會引起本地物種數目的增加。如果入侵的物種對當地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則會引起本地物種數目銳減。專題七生物與環境教材剖析擴展提升3.生態工程基本原理的判斷方法(1)強調物質循環、廢物利用、減輕環境污染→循環原理。(2)體現物種多,營養關系復雜;涉及結構、功能、生物組分的比例關系→自生原理。(3)強調生物與環境的協調與平衡,涉及環境承載力→協調原理。(4)涉及自然、經濟和社會,如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整體原理。專題七生物與環境教材剖析擴展提升題點一:

圍繞生態系統穩定性和多樣性,考查理解能力1.(2022·廣東高三階段檢測)資料1.華南植物園—鼎湖山園區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林木繁茂,自然資源豐富。建園初期,某一由單一樹種馬尾松構成的林區因外來入侵的松材線蟲泛濫出現嚴重的退化,通過改造,現已是生機盎然的針闊葉混交林。資料2.國家公園:以保護具有國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為主要目的,實現自然資源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陸域或海域,是自然生態系統中最重要、自然景觀最獨特、自然遺產最精華、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部分。專題七生物與環境教材剖析擴展提升(1)要完成對松材線蟲的監測和預報,需要對松材線蟲的____________進行調查研究。(2)林區工作人員在馬尾松單一林引入本地抗蟲植物等使其組分增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了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這體現人類活動可以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____進行。(3)鼎湖山森林生態系統對二氧化碳有強大的吸收和固定能力,體現生物多樣性的________價值,在維持“碳平衡”中發揮了重要作用。(4)為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__________保護和__________保護相結合,我國加快構建“國家公園”為主題的自然保護體系,同時積極啟動北京、廣州等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專題七生物與環境教材剖析擴展提升(5)國家公園體系中的海域也不容忽視,請你結合“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護”這個科學道理,說一說保護海洋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專題七生物與環境解析:(1)要完成對松材線蟲的監測和預報,需要對松材線蟲的種群密度進行調查研究。(2)林區工作人員在馬尾松單一林引入本地抗蟲植物等使其組分增多,物種豐富度增加,營養結構(食物鏈和食物網)更復雜,自我調節能力增強。說明了人類活動可以改變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3)間接價值是生物對生態系統起到重要調節作用的價值,鼎湖山森林生態系統對二氧化碳有強大的吸收和固定能力,體現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4)生物多樣性保護包括就地保護和易地保護。(5)保護海洋生態系統并不是完全禁止捕魚,適時地、有計劃地進行海洋捕撈不僅能獲得漁業產品和經濟效益,且有利于種群數量的恢復,是保護海洋生態系統的有力措施。教材剖析擴展提升答案:(1)種群密度(2)營養結構(食物鏈和食物網)更復雜,自我調節能力增強(提高)速度和方向(3)間接(生態)(4)就地易地(遷地)(5)保護海洋生態系統并不是完全禁止捕魚,要適時地、有計劃地捕撈成魚,不僅可以獲得漁業產品和經濟效益,而且有利于幼魚的生長發育,從而有利于海洋生態系統的保護專題七生物與環境教材剖析擴展提升題點二:聚焦環境保護與生態工程建設,考查生命觀念2.(2022·福建漳州三模)保護生態環境,垃圾和污水的治理是關鍵。為解決生活垃圾及污水處理問題,可采取垃圾分類并進行無害化處理,利用濕地凈化處理污水。回答下列相關問題:(1)廚余垃圾可用于堆肥,堆肥處理后總能量__________(增加/不變/減少),產品的肥效增加。包裝垃圾如紙杯、塑料袋等,若通過焚燒處理,其有害產物可能會出現在南極企鵝體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需經處理后再進行填埋。(2)水體受到輕微的污染時,可通過物理沉降、化學分解、微生物分解等作用很快消除污染,這體現了生態系統的__________穩定性。濕地在凈化生活污水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選擇引入濕地的水生植物,必須適應當地環境且不能超過環境承載力,這主要體現了生態工程建設的__________原理。專題七生物與環境教材剖析擴展提升(3)為篩選適合引入鎘污染水體的沉水植物,研究者從鎘污染水體中取底泥、水,用來培養本地沉水植物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