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99頁,共=sectionpages99頁試卷第=page88頁,共=sectionpages99頁第一章:化學反應與能量轉化同步習題一、單選題1.利用下列裝置(夾持裝置略)進行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①②③④A.圖①裝置可制備無水MgCl2B.圖②裝置可證明氧化性:Cl2>Br2>I2C.圖③裝置可制乙烯并驗證其還原性D.圖④裝置可觀察鐵的析氫腐蝕2.我國利用合成氣直接制烯烴獲重大突破,其原理是反應①:
反應②:
反應③:
反應④:
反應⑤: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③使用催化劑,減小B.反應④中正反應的活化能大于逆反應的活化能C.D.
3.白磷與氧氣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生如下反應:P4+3O2=P4O6。已知斷裂下列化學鍵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別為:P—P
198kJ/mol,P—O
360kJ/mol,O=O
498kJ/mol。根據上圖所示的分子結構和有關數據,計算該反應的能量變化,正確的是A.釋放1638kJ的能量 B.吸收1638kJ的能量C.釋放126kJ的能量 D.吸收126kJ的能量4.中科院研制出了雙碳雙離子電池,以石墨(Cn)和中間相炭微粒球(MCMB)為電極,電解質溶液為含有KPF6的有機溶液,其充電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固態KPF6為離子晶體B.放電時MCMB電極為負極C.充電時,若正極增重39g,則負極增重145gD.充電時,陽極發生反應為Cn+xPF6--xe-=Cn(PF6)x5.游泳池水質普遍存在尿素超標現象,一種電化學除游泳池中尿素的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樣品溶液成分見圖示),其中釕鈦常用作析氯電極,不參與電解。已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電解過程中不銹鋼電極會緩慢發生腐蝕B.電解過程中釕鈦電極上發生反應為C.電解過程中不銹鋼電極附近pH降低D.電解過程中每逸出22.4LN2,電路中至少通過6mol電子6.圖為鹵素單質()和反應的轉化過程,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
B.生成的反應熱與途徑無關,C.過程中:
則D.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時的能量變化是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7.關于下列的判斷正確的是A., B. C. D.,8.“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研究表明,利用Ir+可催化消除大氣污染物N2O和CO,簡化中間反應進程后,相對能量變化如圖所示。已知CO(g)的燃燒熱?H=-283kJ·mol-1,則2N2O(g)=2N2(g)+O2(g)的反應熱?H(kJ·mol-1)為A.-152 B.-76 C.+76 D.+1529.下列有關化學反應的認識錯誤的是A.一定有化學鍵的斷裂與形成 B.一定有電子轉移C.一定有新物質生成 D.一定伴隨著能量變化10.下列關于熱化學反應的描述正確的是A.25℃101kPa下,稀鹽酸和稀NaOH溶液反應的中和反應反應熱ΔH=-57.3kJ?mol-1,則含1molH2SO4的稀硫酸與足量氫氧化鋇溶液反應放出的熱量為114.6kJB.H2(g)的燃燒熱為285.8kJ/mol,則反應2H2O(l)=2H2(g)+O2(g)的ΔH=+571.6kJ?mol-1C.放熱反應比吸熱反應容易發生D.1mol丙烷燃燒生成水蒸氣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熱量是丙烷的燃燒熱11.關于如圖所示轉化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H2>0B.△H1>△H3C.△H3=△H1+△H2D.△H1=△H2+△H312.根據所示的能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斷裂和的化學鍵所吸收的能量之和小于斷裂的化學鍵所吸收的能量B.的總能量大于和的能量之和C.和的能量之和為D.13.如圖所示的裝置,通電較長時間后,測得甲池中某電極質量增加2.16g,乙池中某電極上析出0.64g某金屬。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甲池是b電極上析出金屬銀,乙池是c電極上析出某金屬B.甲池是a電極上析出金屬銀,乙池是d電極上析出某金屬C.該鹽溶液可能是CuSO4溶液D.該鹽溶液可能是Mg(NO3)2溶液二、填空題14.某興趣小組的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研究有關電化學的問題。當閉合該裝置的電鍵時,觀察到電流表的指針發生了偏轉。請回答下列問題:(1)甲池為___(填“原電池”“電解池”或“電鍍池”),通入CH3OH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甲池溶液pH值___(填升高、降低或不變)(2)乙池中A(石墨)電極的名稱為___(填“正極”“負極”“陰極”或“陽極”),總反應式為__。(3)當乙池中B極質量增加5.40g時,甲池中理論上消耗O2的體積為___mL(標準狀況下),丙池中__極析出___g銅。15.如圖是一個化學過程的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甲池是___________裝置,電極B的名稱是___________。(2)甲裝置中通入C3H8的電極反應____________,丙裝置中D極的產物是___________(寫化學式)。(3)一段時間,當乙池中產生112mL(標準狀況下)氣體時,均勻攪拌丙池,所得溶液在25℃時的pH=__________。(已知:NaCl溶液足量,電解后溶液體積為200mL)。(4)若要使乙池恢復電解前的狀態,應向乙池中加入__________(寫物質化學式)。16.某課外小組利用原電池原理驅動某簡易小車(用電動機表示)。(1)初步設計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如圖1所示,CuSO4溶液在圖1所示裝置中的作用是_______(答兩點)。實驗發現:該裝置不能驅動小車。(2)該小組同學提出假設:可能是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沒有完全隔開,降低了能量利用率,為進一步提高能量利用率,該小組同學在原有反應的基礎上將氧化反應與還原反應隔開進行,優化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如圖2所示,圖2中A溶液和B溶液分別是_______和_______,鹽橋屬于_______(填“電子導體”或“離子導體”),鹽橋中的Cl-移向_______溶液(填“A”或“B”)。為降低電池自重,該小組用陽離子交換膜代替鹽橋,實驗裝置示意圖如圖3所示。(3)利用改進后的實驗裝置示意圖3,仍不能驅動小車,該小組同學再次提出假設:可能是電壓不夠;可能是電流不夠;可能是電壓和電流都不夠;實驗發現:1.5V的干電池能驅動小車,其電流為750μA;實驗裝置示意圖3的最大電壓為1.0V,最大電流為200μA該小組從電極材料、電極反應、離子導體等角度對裝置做進一步優化,請補全優化后的實驗裝置示意圖4,并在圖中標明陽離子的流向。_______17.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三位為鋰離子電池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鋰離子電池廣泛應用于手機、筆記本電腦等。(1)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2)氧化鋰(Li2O)是制備鋰離子電池的重要原料,氧化鋰的電子式為_____________。(3)近日華為宣布:利用鋰離子能在石墨烯表面和電極之間快速大量穿梭運動的特性,開發出了石墨烯電池,電池反應式為LIxC6+Li1-xC6+LiCoO2,其工作原理如圖。①石墨烯的優點是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石墨烯為層狀結構,層與層之間存在的作用力是_______。②鋰離子電池不能用水溶液做離子導體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離子方程式表示)。③鋰離子電池放電時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④請指出使用鋰離子電池的注意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一條即可)三、計算題18.聯合生產是化學綜合利用資源的有效方法。煅燒石灰石反應:,石灰石分解需要的能量由焦炭燃燒提供。將石灰石與焦炭按一定比例混合于石灰窯中,連續鼓入空氣,使焦炭完全燃燒生成,其熱量有效利用率為50%。石灰窯中產生的富含的窯氣通入氨的氯化鈉飽和溶液中,40%的最終轉化為純堿。已知:焦炭的熱值為(假設焦炭不含雜質)。請回答:(1)每完全分解石灰石(含,雜質不參與反應),需要投料_______kg焦炭。(2)每生產106kg純堿,同時可獲得_______(列式計算)。19.生產液晶顯示器的過程中使用的化學清洗劑是一種溫室氣體,其存儲能量的能力是的12000~20000倍。表中是幾種化學鍵的鍵能:化學鍵鍵能()941.7154.8283.0寫出利用和制備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四、實驗題20.某實驗小組用100mL0.50mol·L-1NaOH溶液與100mL0.55mol·L-1鹽酸進行中和熱的測定。裝置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若實驗共需要400mLNaOH溶液,實驗室在配制該溶液時,則需要稱量NaOH固體______g。(2)圖中裝置缺少的儀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鹽酸稍過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碎泡沫塑料及泡沫塑料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5)若用等濃度的醋酸與NaOH溶液反應,則測得的中和熱(ΔH)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其原因是_______。(6)請填寫下表中的平均溫度差:實驗次數起始溫度T1/℃終止溫度T2/℃平均溫度差(T2-T1)/℃HClNaOH平均值126.226.026.130.1________227.027.427.233.3325.925.925.929.8426.426.226.330.4(7)若測得該反應放出的熱量為2.865kJ,請寫出鹽酸與NaOH溶液反應的中和熱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某實驗小組用溶液和硫酸溶液進行中和熱聚合物電解質膜的測定。(1)測定稀硫酸和稀氫氧化鈉中和熱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其中儀器a的名稱為_______;(2)寫出該反應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中和熱為)_______;(3)取溶液和硫酸溶液進行實驗,實驗數據如下表。①請填寫下表中的空白:溫度實驗次數起始溫度終止溫度溫度差平均值平均值126.226.026.130.1_______227.027.426.231.2325.925.925.929.8426.426.226.330.4②近似認為溶液和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熱容。則中和熱_______(取小數點后一位);③上述實驗數據結果與相比較偏小,產生偏差的原因不可能是(填字母)_______。a.實驗裝置保溫、隔熱效果差b.量取溶液的體積時仰視讀數c.分多次把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燒杯中d.用溫度計測定溶液起始溫度后直接測定溶液的溫度答案第=page1919頁,共=sectionpages1010頁答案第=page1818頁,共=sectionpages1010頁參考答案:1.A【解析】A.由于鎂離子水解,因此得到MgCl2,需要在HCl氣流中加熱,因此圖①裝置可制備無水MgCl2,故A符合題意;B.圖②裝置不能證明氧化性:Cl2>Br2>I2,可能氯氣過量,將KI氧化為I2,從而使淀粉變藍,故B不符合題意;C.由于乙醇易揮發,圖③裝置可制乙烯,但乙醇和乙烯都能使酸性高錳酸鉀褪色,因此不能證明酸性高錳酸鉀褪色是乙烯的還原性,故C不符合題意;D.NaCl溶液是中性環境,因此圖④裝置可觀察鐵的吸氧腐蝕,故D不符合題意。綜上所述,答案為A。2.C【解析】A.催化劑不能改變焓變,A錯誤;B.反應④是放熱反應,其中正反應的活化能小于逆反應的活化能,B錯誤;C.根據蓋斯定律:①-②即得到氫氣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氫氣燃燒是放熱反應,所以ΔH1-ΔH2<0,C正確;D.根據蓋斯定律:③×3+⑤得3CO(g)+6H2(g)→CH3CH=CH2(g)+3H2O(g)△H=-301.3kJ?mol-1,D錯誤,故答案選C。【點睛】3.A【解析】拆開反應物的化學鍵需要吸熱能量為198×6+498×3=2682kJ,形成生成物的化學鍵釋放的能量為360×12=4320kJ,二者之差為釋放能量4320kJ-2682kJ=1638kJ。綜上所述答案為A。4.C【解析】A.由圖可知,固態KPF6能電離生成PF和K+,則固態KPF6為離子晶體,故A正確;B.根據放電時離子的移動方向可知充電時石墨電極為陽極、MCMB電極為陰極,則放電時石墨電極為正極、MCMB電極為負極,故B正確;C.充電時,PF移向陽極、K+移向陰極,二者所帶電荷數值相等,則移向陽極的PF和移向陰極的K+數目相等,即n(PF)=n(K+)=39g÷39g/mol=1mol,n(PF)=nM=1mol×145g/mol=145g,即充電時,若負極增重39g,則正極增重145g,故C錯誤;D.充電時,陽極發生失去電子的氧化反應,即反應為Cn+xPF6--xe-=Cn(PF6)x,故D正確;故選C。5.B【解析】A.根據投料及電極的性能可知,a為電源負極,b為電源正極,鋼電極做電解池陰極,相當于外接電流的陰極保護,不發生腐蝕,A項錯誤;B.釕鈦電極上氯離子失電子生成氯氣,發生的電極反應式為,B項正確;C.電解過程中不銹鋼電極上水得電子生成氫氣和氫氧根,發生的電極反應式為,其附近pH升高,C項錯誤;D.未強調標準狀況下,無法計算,D項錯誤;故選B。6.C【解析】A.化學鍵的斷裂要吸收能量,即,A項正確;B.依據蓋斯定律進行分析,反應的焓變與始態和終態有關,與途徑無關,△H1=△H2+△H3,B項正確;C.非金屬性:Cl>Br,非金屬性越強,和氫氣化合放熱越大,而在熱化學方程式中,放熱反應的焓變為負值,則,C項錯誤;D.化學鍵的斷裂要吸收能量,形成時要放出能量,即能量變化是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D項正確;答案選C。7.C【解析】A.反應1為化合反應,是放熱反應,則,反應2是水的電離,是吸熱反應,,A錯誤;B.反應1的為負數,反應2為正數,則,B錯誤;C.由蓋斯定律反應1+反應2得到反應3,則,C正確;D.未知、的絕對值大小,無法判斷是否大于0,D錯誤;故選:C。8.A【解析】已知CO(g)的燃燒熱?H=-283kJ·mol-1,可得①,由圖可得N2O(g)+CO(g)=N2(g)+CO2(g)?H=-330+123-229+77=-359kJ/mol②,由蓋斯定律,(反應②-①)×2可得反應2N2O(g)=2N2(g)+O2(g),反應熱?H=(-359+283)×2=-152kJ·mol-1,故選:A。9.B【解析】A.化學反應的實質是舊化學鍵的斷裂和新化學鍵的形成,所以化學反應中一定有化學鍵的斷裂與形成,A正確;B.化學反應中不一定有電子轉移,如酸堿中和反應,B錯誤;C.有新物質生成的反應為化學反應,所以化學反應中一定有新物質生成,C正確;D.斷裂化學鍵吸熱,形成化學鍵放熱,化學反應中有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所以化學反應中一定伴隨著能量變化,D正確;故選B。10.B【解析】A.鋇離子和硫酸根離子反應生成硫酸鋇時放熱,并且含1molH2SO4的稀硫酸與足量氫氧化鋇反應生成2molH2O(1),所以含1molH2SO4的稀硫酸與足量氫氧化鋇溶液反應放出的熱量大于114.6kJ,故A錯誤;B.H2(g)的燃燒熱為285.8kJ/mol,則H2(g)+O2(g)=H2O(l)ΔH=-285.8kJ/mol,所以2H2O(l)=2H2(g)+O2(g)的ΔH=+571.6kJ?mol-1,故B正確;C.反應是否容易發生,與放熱、吸熱無關,有些吸熱反應常溫下也很容易發生,如氫氧化鋇晶體與氯化銨的反應,故C錯誤;D.1mol丙烷完全燃燒生成液體水和二氧化碳時所放出的熱量是丙烷的燃燒熱,而不是水蒸氣,故D錯誤;故選B。11.D【解析】A.CO(g)+O2(g)=CO2(g)為CO的燃燒,放出熱量,△H2<0,故A錯誤;B.C不充分燃燒生成CO,充分燃燒生成CO2,充分燃燒放出的熱量大于不充分燃燒,焓變為負值,則△H1<△H3,故B錯誤;C.根據①C(s)+O2(g)=CO2(g)△H1,②CO(g)+O2(g)=CO2(g)△H2,③C(s)+O2(g)=CO(g)△H3,結合蓋斯定律③=①-②,則△H3=△H1-△H2,故C錯誤;D.根據①C(s)+O2(g)=CO2(g)△H1,②CO(g)+O2(g)=CO2(g)△H2,③C(s)+O2(g)=CO(g)△H3,結合蓋斯定律①=②+③,則△H1=△H2+△H3,故D正確;故選D。12.B【解析】A.右圖示可知,該反應為吸熱反應,故斷裂和的化學鍵所吸收的能量之和大于斷裂的化學鍵所吸收的能量,A錯誤;B.右圖示可知,該反應為吸熱反應,故生成物的總能量高于反應物的總能量,即的總能量大于和的能量之和,B正確;C.由圖示可知,和的鍵能之和為,C錯誤;D.反應熱等于正反應的活化能減去逆反應的活化能,故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D錯誤;故答案為:B。13.C【解析】甲池中a極與電源負極相連為陰極,電極上銀離子得電子析出銀單質,b電極為陽極,水電離出的氫氧根放電產生氧氣,同時產生氫離子;乙池中c為陰極,d為陽極,乙池電極析出0.64g金屬,金屬應在c極析出,說明乙池中含有氧化性比氫離子強的金屬陽離子。【解析】A.甲池a極上析出金屬銀,乙池c極上析出某金屬,故A錯誤;B.甲池a極上析出金屬銀,乙池c極上析出某金屬,故B錯誤;C.甲池的a極銀離子得電子析出銀單質,2.16gAg的物質的量為,由Ag++e-=Ag,可知轉移0.02mol電子,乙池電極析出0.64g金屬,說明乙池中含有氧化性比氫離子強的金屬陽離子,Cu2+氧化性強于氫離子,會先于氫離子放電,由Cu2++2e-=Cu,轉移0.02mol電子生成0.01molCu,質量為m=n?M=0.01mol×64g/mol=0.64g,則某鹽溶液可能是CuSO4溶液,故C正確;D.Mg2+氧化性弱于H+,電解時在溶液中不能得電子析出金屬,所以某鹽溶液不能是Mg(NO3)2溶液,故D錯誤;故答案為C。14.(1)
原電池
CH3OH-6e-+8OH-=CO+6H2O
降低(2)
陽極
4AgNO3+2H2O4Ag+O2↑+4HNO3(3)
280mL
D
1.60【解析】甲池中發生自發的氧化還原反應,故為原電池,乙池和丙池為串聯的電解池。(1)甲池為原電池,通入CH3OH電極為負極,負極上CH3OH失去電子,發生氧化反應,在堿性溶液中被氧化生成CO,則該電極的電極反應為CH3OH+8OH--6e-=CO+6H2O;甲池消耗堿,故pH值降低。(2)乙池中A(石墨)電極與電源的正極相連,作陽極,溶液中的OH-失去電子,發生氧化反應,電極反應式為:4OH--4e-=2H2O+O2↑,陰極B(Ag)電極上,溶液中的Ag+獲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電極反應式為Ag++e-=Ag,在同一閉合回路中電子轉移數目相等,可得總反應方程式為:4AgNO3+2H2O4Ag+O2↑+4HNO3;(3)當乙池B極質量增加5.4g時,n(Ag)==0.05mol,則電路中通過電子物質的量為0.05mol,由于在串聯電路中電子轉移數目相同,所以甲池中理論上消耗O2的物質的量為n(O2)==0.0125mol,則氧氣在標準狀況下體積為V(O2)=0.0125mol×22.4L/mol=0.28L=280mL,丙池與甲、乙池串聯,電子轉移的物質的量也是0.05mol,D極電極反應式為Cu2++2e-=Cu,所以D極析出Cu的物質的量為=0.025mol,m(Cu)=0.025mol×64g/mol=1.6g。15.
原電池
陰極
C3H8+26OH--20e-=3CO32-+17H2O
H2、NaOH
13
Ag2O【解析】(1)甲池為丙烷、氧氣形成的燃料電池;乙池中電極B與原電池的負極連接,作電解池的陰極;(2)C3H8在負極上失電子,堿性條件下生成碳酸根;丙裝置中D極連接電源的負極,為陰極;(3)電解AgNO3溶液,總反應方程式為:4AgNO3+2H2O4Ag+O2↑+4HNO3,根據n=計算O2的物質的量,根據同一閉合回路中電子轉移的物質的量相等,在丙池中:陰極上氫離子放電,陽極上氯離子放電,根據電子轉移數目相等計算氫氧化鈉的物質的量,利用c=計算氫氧化鈉的物質的量濃度,從而得出溶液的pH;(4)根據電解的產物分析,根據“析出什么元素加入什么元素”的原則確定使乙池恢復電解前的狀態加入的物質。【解析】根據裝置圖可知甲池為原電池,通入燃料丙烷的電極為負極,通入O2的電極為正極,乙池、丙池與原電池連接,屬于電解池,其中乙池中A電極為陽極,B電極為陰極,丙池中C電極為陽極,D電極為陰極。(1)甲池為原電池,是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乙池為電解池,其中B電極連接電源的負極,作陰極;(2)燃料C3H8在負極上失電子,堿性條件下反應生成CO32-,所以甲裝置中通入C3H8的電極反應式為:C3H8+26OH--20e-=3CO32-+17H2O。丙裝置中C電極為陽極,溶液中Cl-失去電子變為Cl2;D極為陰極,電極上水電離產生的H+放電生成H2,溶液中有OH-,所以D電極的產物是H2和NaOH;(3)乙裝置中A(石墨)電極為陽極,發生反應:4OH--4e-=2H2O+O2↑,B(Ag)的電極為銀離子得電子,其電極反應式為:Ag++e-=Ag。n(O2)==0.005mol,根據電極反應式可知:每反應產生1molO2,轉移4mol電子,則反應產生0.005mol電子時,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n(e-)=4n(O2)=0.02mol。丙池電解反應方程式為:2NaCl+2H2O2NaOH+H2↑+Cl2↑,根據方程式可知:每反應轉移2mol電子,反應產生2molNaOH,由于在同一閉合回路中電子轉移數目相等,所以轉移0.02mol電子時,丙池反應產生NaOH的物質的量n(NaOH)=n(e-)=0.02mol,NaCl溶液足量,電解后溶液體積為200mL,所以反應后c(NaOH)==0.1mol/L,c(H+)=mol/L=10-13mol/L,所以溶液pH=13;(4)對于乙池,總反應方程式為:4AgNO3+2H2O4Ag+O2↑+4HNO3,由于電解生成Ag和O2從溶液中分離出去,所以要使乙池恢復電解前的狀態,應向乙池中加入二者的化合物,即加入Ag2O。【點睛】本題考查原電池和電解池原理,正確推斷原電池正負極是解本題的關鍵,難點是原電池電極反應式的書寫,通入燃料的電極為負極,失去電子,發生氧化反應,燃料相同,由于電解質溶液的酸堿性不同,電極反應式不同;對于多池串聯電路的計算,要根據同一閉合回路中電子轉移數目相等計算,計算溶液的pH要根據電子轉移的物質的量與氫氧化鈉的關系來分析解答。16.
傳導離子、作正極反應物
硫酸鋅溶液
硫酸銅溶液
離子導體
A
【解析】(1)由可知,CuSO4是電解質,可傳導離子,該原電池的負極電極反應式為Zn-2e-=Zn2+,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Cu2++2e-=Cu,故CuSO4可作正極反應物;答案為傳導離子、作正極反應物。(2)由可知,A溶液中電極為Zn,故A溶液中應為Zn2+,同理,B溶液中為Cu2+,由(1)知陰離子為;鹽橋是由瓊脂和飽和的KCl或KNO3組成,屬于離子導體;根據在原電池中陰離子向負極移動,則Zn為負極,故Cl-向A溶液中移動;答案為硫酸鋅溶液,硫酸銅溶液,離子導體,A。(3)由可知,電子由左邊移向右邊,左邊為負極,右邊為正極,根據題中信息,要增大電壓和電流,故選取電極材料Mg和石墨,陽離子向正極移動,優化后的實驗裝置示意圖4為;答案為。17.
第二周期第IA族
范德華力(分子間作用力)
2Li+2H2O=2Li++2OH-+H2↑
Li1-xCoO2+xLi++xe-=LiCoO2
避免過充、過放、過電流、短路及熱沖擊或使用保護元件等【解析】(1)根據鋰元素的原子結構與元素位置的關系分析判斷;(2)氧化鋰是離子化合物,Li+與O2-之間通過離子鍵結合;(3)①石墨烯結構是平面結構,層內是共價鍵,層間以分子間作用力結合;②根據Li是堿金屬元素,利用堿金屬單質的性質分析;③鋰離子電池放電時正極上Li+得電子變為LiCoO2;④使用鋰離子電池的注意問題是禁止過充、過房,配備相應的保護元件等。【解析】(1)Li是3號元素,核外電子排布為2、1,所以Li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位于第二周期第IA族;(2)Li2O是離子化合物,Li+與O2-之間通過離子鍵結合,其電子式為:;(3)①石墨烯的優點是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石墨烯為層狀結構,在層內,C原子之間以共價鍵結合,在層與層之間存在的作用力是分子間作用力,也叫范德華力;②Li是堿金屬元素,單質比較活潑,容易和水反應產生氫氣,反應方程式為:2Li+2H2O=2Li++2OH-+H2↑,所以鋰離子電池不能用水溶液;③根據鋰電池總反應方程式可知:鋰離子電池在放電時,正極上Li+得電子變為LiCoO2,電極反應式為:Li1-xCoO2+xLi++xe-=LiCoO2;④鋰電池在使用時應該注意的問題是避免過充、過放、過電流、短路及熱沖擊或使用保護元件等。【點睛】本題考查了鋰元素的有關知識,解答時要根據各種物質的結構,充分利用題干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判斷。18.(1)10.8(2)70【解析】(1)完全分解石灰石(含,雜質不參與反應),需要吸收的熱量是=162000kJ,已知:焦炭的熱值為(假設焦炭不含雜質),其熱量有效利用率為50%,所以需要投料焦炭的質量是=10800g=10.8kg。(2)根據(1)中計算可知消耗焦炭的物質的量是=900mol,參加反應的碳酸鈣的物質的量是900mol,這說明參加反應的碳酸鈣和焦炭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所以根據原子守恒可知生成氧化鈣的質量是=70kg。19.
【解析】,ΔH=反應物鍵能總和-生成物鍵能總和,該反應的。20.
10.0
環形玻璃攪拌棒
讓NaOH溶液完全反應
保溫、隔熱,減少熱量損失
偏大
醋酸在溶液中電離吸收熱量,使測得的中和熱(ΔH)偏大
4.0
HCl(aq)+NaOH(aq)=NaCl(aq)+H2O(l)ΔH=-57.3kJ·mol-1【解析】(1)因為沒有400mL容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城市輪渡服務項目建議書
- 2025年二溴菊酸項目發展計劃
- 2025年增味劑項目合作計劃書
- 電流保護裝置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大型啤酒廠設備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自卸卡車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多功能混凝土攤鋪機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空氣電阻爐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高效利用網絡資源備戰2025年育嬰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彩繪雕填漆器工藝品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山東省濰坊市高密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數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新高考歷史預測模擬試卷3(含答案)
- 【新課標】Unit 1 C Story time第7課時單元整體課件
- 2024-2025學年七年級數學北師大版(2024)下學期期中考試模擬卷A卷(含解析)
- 附件6工貿高風險企業高危領域較大以上安全風險管控清單
- 關于臺球的課件
- 第19課《十里長街送總理》 統編版語文(五四學制)六年級上冊
- 第十課+養成遵紀守法好習慣【中職專用】中職思想政治《職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 【MOOC】航空航天材料概論-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閃耀明天 二聲部合唱簡譜
- 橋梁荷載檢測試驗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