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心理異常與應對方法-高中心理健康_第1頁
常見心理異常與應對方法-高中心理健康_第2頁
常見心理異常與應對方法-高中心理健康_第3頁
常見心理異常與應對方法-高中心理健康_第4頁
常見心理異常與應對方法-高中心理健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常見心理異常與危機應對一、心理健康與心理異常

認為自己心理健康?不健康?健康的定義WHO新概念:健康是一種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都日臻完滿的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的狀態。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社會健康道德健康

健康的10條標準生理層面:體重得當,身體勻稱精神飽滿,善意休息,睡眠良好。牙齒清潔、無空洞、無痛感、無出血現象反應敏銳、眼睛明亮、眼瞼不發炎頭發有光澤,無頭屑。肌肉和皮膚富有彈性,步伐輕松自如。

健康的10條標準心理層面:情緒穩定、處事樂觀,態度積極,勇于承擔責任,心胸開闊。自我控制能力強,善于排除干擾。社會適應方面:有充沛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擔負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勞和緊張。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亞健康心理健康的定義

個體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生理、心理和社會性方面達到協調一致,保持一種良好的心理功能狀態,能夠適應發展著的環境,具有完善的個性特征。

認知、情緒反應、意志行為處于積極狀態,并能保持正常的調控能力。心理健康的標準從智力水平、自我認知、情緒狀態、意志品質、行為表現等方面來進行評價:強烈求知欲望,學習興趣濃厚。正確的自我意識。健康情緒和良好的心境。和諧的人際關系,樂于交往。和諧統一的人格品質。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征心理健康中的“灰色地帶”純白健康人格自信心強適應力強的人淺灰各種因生活、人際關系壓力產生心理沖突的人深灰各種變態人格、人格異常與障礙的人純黑精神障礙患者各種非病理性精神痛苦總和各種病理性精神痛苦總和健康不適壓力沖突障礙精神疾病生活事件與應激、發展性問題等心理健康灰色區處在不同心理健康地帶的人所需心理服務不同純白淺灰深灰純黑心理表現健康人格、自信心強、適應能力強的人各種因生活、人際關系壓力產生心理沖突的人各種變態人格、人格異常與障礙的人精神障礙患者所需服務無須心理咨詢心理治療精神科治療心理治療大學生心理咨詢的常見問題人際關系壓力自我情感學業生涯與就業家庭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按照其嚴重性可分為一般心理困擾心理障礙精神疾病常見的心理障礙心境障礙抑郁、躁狂、雙相情感障礙神經癥焦慮癥、恐懼癥、強迫癥、疑病癥心境障礙是以明顯而持久的心境高漲或低落為主的一組精神障礙悲傷或情緒高漲顯得十分強烈,并且持久,超過了對生活事件應激反應的程度。并有相應的思維和行為改變。可有精神病性癥狀,如幻覺妄想。抑郁癥崔永元:

抑郁癥離我很近,近得像親兄弟,醫書上描繪的大部分病癥我都具備了,還有即興發揮的部分。差不多有四五年的時間,我抑郁并活著。抑郁癥全球抑郁癥發病率約為11%全球約有3.4億抑郁癥患者當前抑郁癥已經成為世界第四大疾病可能已成為僅次于心臟病的人類第二大疾患抑郁癥“我感覺抑郁就像一條黑狗,它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在那一刻,我感覺自己的眼前一片黯然。”ASlowMovingStorm

好像慢慢到來的風暴ThoughtsDoNotStick!

想法轉眼即逝,意念不能留下來!Idea4想法4Idea3想法3Idea2想法2Idea1想法1EnergyDrain精疲力盡RepetitiveNegativeEmotions

反復而來的負面情緒InsightandEmotionalRichnessDisappears洞見消失,細膩的情感消失ISOLATION!孤單(1)興趣喪失、無愉快感(2)精力減退或疲乏感(3)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越(4)自我評價過低、自責或有內疚感(5)聯想困難或自覺思考能力下降(6)反復出現想死的念頭或有自殺、自傷行為(7)睡眠障礙,如失眠、早醒或睡眠過多(8)食欲降低或體重明顯減輕(9)性欲減退至少持續兩周三低表現:情緒低落、思維緩慢、語言動作減少、遲緩,回避社交五無癥狀:無趣、無用、無望、無助、無價值三自癥狀:自責、自罪、自殺以心境低落為主,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嚴重者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癥狀。抑郁癥躁狂

躁狂發作:心境持續地異常高漲、夸大、易激惹(1)不切實際的高自尊或夸大(2)睡眠需求減少(3)目標指向的活動增多(4)思維奔逸(5)注意力容易轉移(6)過度地、迫使自己不停地說話(7)沉溺于令人愉快、有風險的活動中雙相情感障礙(躁郁癥)神經癥≠精神病

神經癥是一組心理障礙的總稱

主要表現為持久的心理沖突,病人覺察到或體驗到這種沖突并因之而深感痛苦且妨礙心理功能或社會功能,但沒有任何可證實的器質性病理基礎。幾種神經癥性障礙恐懼性神經癥(恐懼癥)焦慮性神經癥(焦慮癥)強迫性神經癥(強迫癥)軀體形式障礙恐懼性神經癥(恐懼癥)

是以過分和不合理地懼怕外界客體或處境為主的神經癥,明知道沒有必要恐懼,但仍不能防止恐懼感發作,恐懼發作時極力回避所害怕的客體或處境,或是帶著畏懼去忍受。場所恐懼癥、社交恐懼癥、幽閉恐懼癥、考試恐怖癥、物體恐懼癥焦慮癥是一種以持久性焦慮情緒為主的神經癥,癥狀呈急性發作或慢性持續狀態。

正常的焦慮會在任何人身上出現,是預期到某種危險或痛苦境遇即將發生時的一種適應反應或為生物學的防御現象,是一種復雜的綜合情緒。病理性焦慮是一種控制不住,沒有明確對象或內容的恐懼,其威脅與焦慮的程度不想符。驚恐發作:突然出現無原因的極度驚恐,呼吸困難、心悸、頭暈,沖動行為等。(急性焦慮)廣泛性焦慮:持續的、經常的焦慮

(慢性焦慮)焦慮焦慮其實無時不在!要去表白的男孩等待初吻的感覺頭一次駕車上路的新手準備到新的城市旅游剪了新發型卻發現可能被人嘲笑很傻……老師們也不淡定@#¥%……%&死亡焦慮存在焦慮競爭焦慮本我與超我的焦慮幾種原始的焦慮焦慮四連拍放假

開學

期中

期末

誘發焦慮的十大情景無能為力感變化感不安全感角色沖突感脆弱感考試追求完美感威脅感未完成感瀕臨崩潰感無路可逃感我們為什么不喜歡焦慮焦慮背后是對資源不足的恐懼焦慮來自未知的恐懼焦慮來自對拒絕/否定恐懼

考試焦慮是推動進化的動力焦慮本質是提示你的存在敲黑板!焦慮是一種感受,是正常的情緒引發焦慮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們的看法強迫自己不焦慮就是一種焦慮擁抱并與焦慮共舞!強迫癥總是被一種強迫思維或行為困擾,在生活中反復出現強迫觀念及強迫行為,自知力完好,知道強迫行為沒有必要,卻無法擺脫。強迫與反強迫觀念并存。

強迫觀念:強迫懷疑、回憶、聯想、窮思竭慮、意向等。

強迫動作:洗滌、檢查、儀式動作、計數等。精神分裂一種復雜的、持續、慢性的嚴重精神疾病;精神活動脫離現實,與周圍環境不協調,思維、情感、行動等多方面有障礙,思維松弛、思維破裂。幻覺、妄想、語言混亂,情感倒錯,行為異常多發病于青年階段,發病緩慢。一年內,每四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人遭受某種類型心理障礙或精神疾病,大約三分之一的人在醫生中至少經歷一次重大的心理障礙,減少對精神疾患的歧視,就會增加他們尋求幫助的機會。心理異常的原因遺傳因素:家族中有精神疾病的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精神刺激:精神刺激導致大腦功能紊亂,出現精神障礙。心理因素:心理素質差、性格內向、心胸狹窄、過分自尊的人,不與人交往、孤僻懶散的人受挫后易出現精神異常。軀體因素:感染、中毒、顱腦外傷、腫瘤等也可致病。危機“危”“機”大學生心理危機的特點

連續性

復雜性

破壞性大學生中易產生心理危機的人群學業壓力失戀人際沖突家庭關系意外打擊和刺激經濟上出現嚴重問題嚴重的軀體疾病抑郁、焦慮等嚴重心理問題應激反應三個階段警覺期(喚醒期)對應激刺激的關注和警覺,應激反應的啟動對抗期應對階段排除或持續存在衰竭期應激反應持續或被壓抑,導致心身疾病事件解決自我成長心身疾病心理危機積極應對適當、暫時逃離應激源接受無可奈何的事情、接受自己消沉主動去“做”,而不是“等”做好時間的規劃體育鍛煉飲食調整放松練習利用社會支持消極應對:危機——自殺世界衛生組織提供的數據顯示,全球自殺率為14.5/10萬左右,每年大約有100萬人死于自殺。我國每年約有25萬人死于自殺,自殺未遂的人數約為200萬,相當于每兩分鐘就有一人自殺身亡。自殺已經成為我國人群第五大死因,是15歲到34歲的青壯年人群的首位死因。一個人自殺會使平均六個家人和朋友的生活深受影響,據此推算,我國每年大約有150萬人承受著因家人和親友自殺死亡所帶來的嚴重心理創傷。大學生心理危機產生機制失戀學習壓力慢性身體疾病心理障礙和精神疾病就業壓力人際關系緊張家庭問題自我問題人格特質認知方式應對方式社會支持系統其他行為后果應激源因素(外在事件)個人易感性因素(個人反應)心理危機的一些線索抑郁,沒辦法享受到生活中的樂趣,自我懲罰的想法或者行動,自我厭惡、絕望惱怒和攻擊性更多,越來越冒險性格變化,死亡這個主題會在交談中、微信短信中、畫畫中、詩或者作品中反復出現長期曠課、回避近期體驗過喪失(比如喪親、失戀)嚴重的情緒壓力,強烈地感覺到羞恥、愧疚、孤獨或者被羞辱飲食和睡眠行為改變,健康出現問題將自己的東西贈與他人,向家人或者朋友告別心理危機其他值得關注的部分和壓力信號與親友互動的行為發生改變近期的失望或有被拒絕經歷學業成績突然下降或提高越來越冷漠孤僻軀體癥狀:飲食障礙,睡眠規律改變,慢性頭痛,腸胃問題,月經不規律這些可能不是自殺危險信號,但確實需要一些探詢和關心心理危機:直接/間接的言語危險信號“我決定要自殺.”“我希望自己死了.”““我想去死.”“我打算結束一切.”“如果……,那我就自殺.”“我厭倦了生活,我不能繼續這樣.”“沒有我的話,我的家人會更愉快一些.”“不管怎樣沒,沒人會在意我的死.”“我只是想要解脫.”“我再也不會露面了.”“你很快就不用為我擔心了.”嚴重危機的評估嚴重的抑郁、焦慮表現情緒低落、孤獨、興趣喪失,飲食睡眠行為的改變;言語中流露出自我厭惡、絕望無助、死亡話題出現將自己的物品捐贈向親人朋友各種方式的告別自助與求助當遭遇心理危機時:尋求專業幫助尋求社會支持求助是強者的行為特征在危機和壓力中救人三分之一自殺完成的人,在此之前有過至少一次的自殺嘗試自殺失敗之后一年內的自殺行為,完成率要比第一次自殺行為的完成率整整高100倍15%被診斷為臨床抑郁的人自殺完成80%自殺完成的人,在自殺之前給過身邊人清晰的警告。

危機進行時:心理危機的應對

當發現他人處于危機時

(1)保證安全

(2)表達支持

(3)尋求外界幫助

對發生過心理危機的同學

真誠表達關心

給予陪伴和支持

避免同情心泛濫、勸說、責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