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課 中國古代官員的選拔與管理 導學案-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一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1頁
第5課 中國古代官員的選拔與管理 導學案-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一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2頁
第5課 中國古代官員的選拔與管理 導學案-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一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第5課中國古代官員的選拔與管理班級姓名一、標學課程標準:了解中國古代官員選拔方式的更迭過程和不同階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權體制下古代中國的官員考核和監察制度。1.閱讀教材,簡述中國古代官員選拔制度的演變過程,并分析其趨勢。2.閱讀教材,簡述中國古代官員考核制度發展過程,并分析其趨勢。3.閱讀教材,簡述中國古代官員監察制度發展過程,并分析其特點。二、互學★★★1.梳理中國古代各個時期選官制度的基本信息。朝代制度標準趨勢西周春秋戰國秦兩漢魏晉隋唐兩宋元明清★★2.中國古代官員考核制度是如何發展的,并分析其趨勢。★★★3.中國古代官員監察制度是如何發展的?有怎樣的特點?三、示學團隊展示互學成果,師生點評,共同歸納要點。四、用學1.宋太祖開寶六年(973年)省試后,主考官李昉徇私錄取“材質最陋”的同鄉武濟川一事被告發,太祖在講武殿出題重試,殿試遂成常制。經此事后,宋代科舉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權B.確立了省試考試權威C.完善了考試錄取程序D.提高了人才選拔標準2.下表為“明永樂九年考滿賞罰補充規定”,是明朝對部分官員的考核情況。由此表可知,明朝初考再考三考最終等第稱職未予考核稱職稱職未予考核未予考核稱職稱職未予考核稱職平常平常平常未予考核稱職平常A.考核結果是官員黜陟的唯一依據B.對官員管理實行獎懲一體C.建立了完善成熟的官員考核體系D.力圖掌握官吏的真實情況3.據《明史》列傳等資料統計,明代監察御史209人中,進士出身者180人,非進士者有29人。而非進士者中,舉人又占了多數。這反映出明代監察官員文化素養較高B.選拔標準降低C.出身分布失衡D.道德水平提升4.唐朝的十五位監察御史,“以第一人察吏部、禮部,兼監察使;第二人察兵部、工部,兼館驛使;第三人察戶部、刑部,歲終議殿最。”其余十二人,負責巡按州縣、監察州縣地方官吏。這反映出唐朝A.重視地方官吏的監察B.重視監察制度的體系化建設C.對六部的監察是重點D.有效實現了唐代吏治的清明5.秦朝及以后,歷代監察官多是職位低的官員監察職位高的官員,如漢代以六百石的刺史監察兩千石的地方高官,唐代巡視各道的監察御史也僅為正八品。這種做法A.保證中央對地方的管理B.有效防范高級官員瀆職C.以小馭大體現皇權至上D.兼顧行政與監察高效能五、評學1.我的收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