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8課中國古代的法治與教化一、單選題1.西周,周人從商的覆滅中認識到“天命縻常,天惟時求民主,民之所欲,天必從之”,“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既而提出“皇天無親,唯德是輔,敬德保民”。由此可知當時(
)A.天命觀不適應統治需要 B.出現了早期民本思想C.道德是君主專制的根本 D.誕生了樸素民主意識2.《通典》記載:西周時期,“凡盜賊軍,鄉邑及家人殺之無罪”;“凡殺其親者,焚之;殺王之親者,辜(磔)之”;“凡有爵者,與七十者,與未齔者,皆不為奴”。上述材料體現了我國古代刑法(
)①維護權貴利益②重視宗法倫理③注重公平正義④保護私有財產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春秋時鄭國的子產認為:“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焉,故寬難”。由此可知,子產強調(
)A.加強個人道德修養 B.要求君主推行仁政C.構建社會等級秩序 D.借助刑罰維護秩序4.據睡虎地秦簡《法律答問》記載:“‘害盜(捕盜官)別(背著)徼(巡察)而盜,駕(加)罪之。’可(何)謂‘駕罪’?五人盜,臧(臟)一錢以上,斬左止(趾),有(又)黥為城旦(筑城的勞役)……”這一條文表明,秦朝(
)A.階級矛盾尖銳 B.團伙盜竊嚴重 C.殘酷壓榨民眾 D.嚴懲執法犯法5.叔孫通是一個儒生,他參加了劉邦起義軍。劉邦稱帝后,為“正君臣之位”,命叔孫通按照“禮”制定朝廷禮儀法規。叔孫通制定的禮儀法規受到劉邦高度贊許。這反映出當時(
)A.君主專制的強化趨勢 B.禮樂制度得到恢復C.法律儒家化趨勢凸顯 D.治國理念發生轉變6.漢初,利用“三老”的率眾作用“導民以善”穩定局勢,做出以“三老”為“民之師”暫替“以吏為師”的政策性調整。后來,文帝、景帝雖重提“以吏為師”,這時的“吏”已遠不同于秦代純粹的主法之吏,而強調廉吏為民表率,倡導官吏在地方行政治理的同時亦參與教化。漢代這些措施意在(
)A.選拔利于基層治理的人才 B.推行休養生息政策C.構建天下一家的社會秩序 D.削弱地方官吏職權7.268年,晉武帝頒布《晉律》,規定血緣關系越親,以尊犯卑者,處刑愈輕,相反,處刑愈重;關系疏遠者,以尊犯卑,處刑相對加重,以卑犯尊,相對減輕。這一內容說明此時(
)A.儒家思想滲入法律 B.重視民生與民意C.法律與教化相沖突 D.中華法系已完備8.《北魏律》最早規定“存留養親”制度,對那些非犯“十惡”死罪或應判處徒流罪犯,若家有祖父母、父母年老或疾病而無其他男丁侍養者,得停止或免除刑罰的執行,返家侍養其親,直到去世后再繼續執行或予以改判。這反映出北魏(
)A.減輕對老人處罰 B.中央集權加強C.法治觀念的淡薄 D.律令的儒家化9.《唐律疏議》規定:“凡官私斗、秤、度尺,每年八月詣寺校印署,無或差謬,然后聽用之。”“諸造器用之物及絹布之屬,有行濫、短狹而賣者,各杖六十。”這些規定(
)A.標志唐朝經濟領域法律完備 B.體現了重農抑商的政策C.推動了全國統一市場的形成 D.保障經濟秩序正常運行10.北宋呂大鈞兄弟是鄉約的創造者,《呂氏鄉約》提出:“一、德業相勸;二、過失相規;三、禮俗相交;四、患難相恤;”這表明宋代(
)A.儒學逐漸向基層滲透 B.基層組織編制嚴密C.鄉約逐漸帶有強制力 D.地方監察制度加強11.南宋有相當多的通俗教育讀本,如《勸孝文》《勸學文》《勸農文》等,《三字經》更為經典,幾乎家喻戶曉。這些讀物都是勸導民眾遵循長幼有序男女有別、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的。這反映出(
)A.理學思想滲透到百姓生活 B.民眾受教育程度普遍較高C.文學世俗化惠及市民階層 D.思想界出現個性自由傾向12.明朝中后期刊刻的日用類書籍,摘引了許多古代賢達關于童蒙教育和四禮儀節方面的著述,如《司馬溫公家儀》《袁氏家范》等,使得“原來均屬上層社會教育其子弟,維系家門及延續家風必采之道”,如今為四民共同參考使用。這一現象反映了(
)A.上層社會的門第觀念淡化 B.儒學思想開始向基層滲透C.社會動蕩促進了思想活躍 D.儒家倫理的平民化趨勢13.按照清朝法律,各地的死刑案件要層層審轉上報,最后由皇帝裁決。而自咸豐三年(1853年)“各省軍興,地方大吏遇土匪竊發,往往先行正法,然后奏聞。嗣軍務敉平,疆吏樂其便己,相沿不改。”這反映了晚清時期(
)A.司法權力下移 B.基層自治成熟 C.君主專制加強 D.法治重于德治14.清朝鄉約宣講康熙帝“圣諭十六條”,其中的內容有:“敦孝弟以重人倫,篤宗族以昭雍睦,和鄉黨以息爭訟,重農桑以足衣食……黜異端以崇正學,講法律以儆愚頑,明禮讓以厚風俗,務本業以定民志,訓子弟以禁非為。”宣講時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材料反映清朝鄉約的特點是(
)A.約律融合 B.以經注律 C.引禮入法 D.禮法之爭15.“禮”和“法”是中國古代社會治理的兩種重要工具。有學者指出“禮”和“法”都是一種行為規范,只是維持規范的力量不同,法是靠國家的權力來推行,禮是靠傳統的習俗來維持。關于中國古代的“禮”和“法”,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禮法始終尖銳對立 B.秦律體現了禮法結合C.唐朝治國重禮輕法 D.清朝鄉約與法律合流二、材料分析題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秦朝建立后,繼續推行先秦時期的法治思想,確立“事皆決于法”的原則。秦始皇改“命”為“制”、改“令”為“詔”,他“晝斷獄、夜理書”,把行政司法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秦在推崇以法為本的同時,把重刑原則推向極端,其刑罰種類繁多,行刑方法之殘酷,為其他各朝所莫及。為了實現“治道運行,諸產得宜,皆有法式”,秦的成文法包括刑事、民事、經濟、行政、訴訟等大類,涉及軍事、外交、皇室警衛、社會治安、商業、金融、手工業、農田水利、司法訴訟等方面,秦朝鼓勵并要求全體臣民學法、知法,規定為官者必須通曉法律,民眾學習法律則應“以吏為師”,自商鞅“以法代禮”為主的社會變革以來,秦的法治使秦國飛速發展,但也是使秦滅亡的罪魁禍首。——摘編自《秦朝的法律制度》(1)根據材料,概括秦朝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秦朝法律制度的影響。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國古代家庭教育重點是讓晚輩學會尊老愛幼、孝順父母、做人讀書、勤勞儉樸、為人處世等。南北朝時期,顏之推意識到教導族中子弟學習德行與知識的重要性,寫下《顏氏家訓》,大量引用儒家經典的原文和典故,將儒家思想滲透進顏氏家族子弟的人格中,“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時俗之謬,以訓子孫”。自魏晉南北朝之始,歷朝歷代都有家訓類的成書作品,形成了一套完備的封建社會家庭教育體系。——羅樂《<顏氏家訓>家庭美德思想及其價值》材料二
在嚴復看來,個人的自由,若遇到國家的危機,后者更為重要。他告誡子女:“事遇群已對待之時,須念己輕群重,切毋造孽。”1921年嚴復彌留之際交代兒女:“須知中國不滅,或有損益,舊說必不可叛。”這是他一輩子的精神追求,也是他最為看重的一點。——朱明勛《中國傳統家訓研究》(1)據材料一,概括中國古代家庭教育的特點。(2)據材料二,指出嚴復的家庭教育主張。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其意義。(3)綜合上述材料,說說你對中國家訓文化的看法。1.B2.D3.D4.D5.B6.C7.A8.D9.D10.A11.A12.D13.A14.A15.D16.(1)特征:重法輕禮,厲行法治;法自君出,專制集權;輕罪重刑,刑罰嚴酷;萬事管制,體系嚴密;以吏為師,以法為教。(2)影響:繼承和發展了先秦時期的法治理念,建立起有效治理國家的法律制度;秦將商業(社會各方面)納入法制管理,促進了封建經濟(社會)的發展;開創了依法治國的先河,有利于國家統一,奠定了中國古代法律體系的基礎;秦朝嚴刑峻法,加速了秦的滅亡,為后世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國戲曲學院《安裝工程BM算量軟件應用》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輸電線路設計規范
- 事業單位辦公軟件培訓
- 基本公共衛生培訓
- 2025工程咨詢服務合同
- 2025合作伙伴采購協議合同范本
- 2025建筑工程施工合同(V)
- 2025合同法在實踐中的成就與局限(上)
- 2025年度高校學生國家助學金申請合同
- 2025冰箱購銷合同模板
- 國家發展改革委低空經濟司
- 單位體檢協議書模板合同
- 課題申報書:醫學院校研究生“導學思政”創新實踐路徑研究
- 2025年游泳教練資格認證考試理論試題集(初級)
- 委托律師簽署協議書
- 圖文工廠轉讓協議書
- 貨物貿易的居間合同
- 2025-2030中國療養院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年國企山東濟南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高二入團考試試題及答案
- 福建省漳州市醫院招聘工作人員真題2024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