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 新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講座_第1頁
JGJ 新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講座_第2頁
JGJ 新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講座_第3頁
JGJ 新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講座_第4頁
JGJ 新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講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會計學1JGJ新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講座

建筑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工程專用的電源中性點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四線制低壓電力系統,必須符合下列規定:1采用三級配電系統

2采用TN-S接零保護系統

3采用二級漏電保護系統臨時用電管理四川雨宏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中心

四川雨宏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中心第1頁/共38頁

臨時用電組織設計及變更時,必須履行“編制、審核、批準”程序,有電氣工程技術人員組織編制,經相關部門審核及具有法人資格企業的技術負責人批準后實施。變更用電施工組織設計應補充有關圖紙資料。

四川雨宏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中心臨時用電管理第2頁/共38頁

臨時用電工程必須經編制、審核、批準部門和使用單位共同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四川雨宏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中心臨時用電管理第3頁/共38頁

臨時用電工程定期檢查應按分部、分項工程進行,對安全隱患必須及時處理,并應履行復查驗收手續。

四川雨宏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中心臨時用電管理第4頁/共38頁

在建工程(含腳手架)的周邊與架空線路的邊線之間的最小安全操作距離:

四川雨宏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中心外電線路電壓等(kV)<11-1035-110220330-500最小安全操作距離(m)4.06.08.01015注;上、下腳手架的斜道不宜設在有外電線路的一側第5頁/共38頁

施工現場的機動車道與架空線路交叉時的最小垂直距離

外電線路電壓等級(kV)<11-1035

最小垂直距離(m)6.07.07

四川雨宏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中心外電線路及電氣設備防護第6頁/共38頁

起重機與架空線路邊線的最小安全距離

四川雨宏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中心外電線路及電氣設備防護電壓(kV)安全距離<11035110220330500沿垂直方向1.5345678.5沿水平方向1.523.54678.5第7頁/共38頁防護設施與外電線路之間的最小安全距離

四川雨宏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中心外電線路及電氣設備防護外電線路電壓等級(kV)≤1035110220330500最小安全操作距離(m)1.722.5456第8頁/共38頁

在施工現場專用變壓器的供電的TN-S接零保護系統中,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與保護零線連接。保護零線應由工作接地線、配電室(總配電箱)電源側零或總漏電保護器電源側零線處引出。(如下圖)

四川雨宏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中心防雷與接地第9頁/共38頁

四川雨宏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中心防雷與接地

專用變壓器供電時TN-S接零保護系統示意圖第10頁/共38頁

當施工現場與外電線路共用同一供電系統時,電氣設備的接地、接零保護應與原系統保持一致。不得一部分設備做保護接零,另一部分設備做保護接地。

四川雨宏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中心防雷與接地第11頁/共38頁

采用TN系統做保護接零時,工作零線(N線)必須通過總漏電保護器,保護零線(PE線)必須由電源進線重復接地處或總漏電保護器電源側零線處,引出形成局部TN-S接零保護系統。(如下圖)

四川雨宏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中心防雷與接地第12頁/共38頁

四川雨宏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中心防雷與接地三相四線供電時局部TN-S接零保護系統零線引出示意圖第13頁/共38頁

四川雨宏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中心防雷與接地接地裝置的季節系數Ψ值埋深(m)水平接地體長2-3m的垂直接地體0.51.4-1.81.1-1.40.8-1.01.25-1.451.15-1.32.5-3.01.0-1.11.0-1.1第14頁/共38頁

四川雨宏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中心防雷與接地

PE線截面與相線截面的關系相線芯線截面S(㎜2)PE線最小截面(㎜2)S≤16S16<S≤3516S>35S/2第15頁/共38頁

PE線上嚴禁裝設開關或熔斷器,嚴禁通過工作電流,且嚴禁斷線。

四川雨宏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中心防雷與接地第16頁/共38頁

TN系統中的保護接零除必須在配電室或配電箱處做重復接地外,還必須在配電系統中間處和末端處做重復接地。

在TN系統中,保護零線每一處重復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不應大于10Ω。在工作接地電阻值允許達到10Ω的電力系統中,所有重復接地的等效電阻值不應大于10Ω。

四川雨宏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中心防雷與接地第17頁/共38頁

施工現場內機械設備及高架設施需安裝防雷裝置的規定

四川雨宏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中心防雷與接地地區年平均雷暴日(d)機械設備高度(m)≤15≥50>15,<40≥32≥40,<90≥20≥90及雷害特別嚴重地區≥12第18頁/共38頁

做防雷接地機械上的電氣設備,所連接的PE線必須同時做重復接地,同一臺機械電氣設備的重復接地和機械的防雷接地可用同一接地體,但接地電阻應符合重復接地電阻值的要求。

四川雨宏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中心防雷與接地第19頁/共38頁

母線涂色

四川雨宏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中心配電室及自備電源相別顏色垂直排列水平排列引下排列L1(A)黃上后左L2(B)綠中中中L3(C)紅下前右N淡藍---第20頁/共38頁

配電柜應裝設電源隔離開關及短路、過載、漏電保護電氣。電源隔離開關分段時應有明顯可見分斷電。

四川雨宏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中心配電室及自備電源第21頁/共38頁

配電柜或配電線路停電維修時,應接地線,并應懸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停電標志牌。停送電必須由專人負責。

四川雨宏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中心配電室及自備電源第22頁/共38頁

發電機組電源必須與外電線路電源連鎖,嚴禁并列運行。

發電機組并列運行時,必須裝設同期裝置,并在機組同步運行后在向負載供電。

四川雨宏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中心配電室及自備電源第23頁/共38頁

電纜中必須包含全部工作芯線和用作保護零線或保護線的芯線。需要三相四線制配電的電纜線路必須采用五芯電纜。

五芯電纜必須包含藍、綠/黃二種顏色絕緣芯線。淡藍色芯線必須用作N線;綠/黃雙色芯線必須用作PE線,嚴禁混用。

四川雨宏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中心配電線路第24頁/共38頁

電纜線路應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設,嚴禁延地面明設,并應避免機械損傷和介質腐蝕。埋地電纜路勁應設方位標志。

四川雨宏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中心配電線路第25頁/共38頁

每臺用電設備必須有各自專用的開關箱,嚴禁用同一個開關箱直接控制2臺及2臺以上用電設備(含擦座)。

四川雨宏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中心配電箱及開關箱第26頁/共38頁

配電箱的電器安裝板上必須分設N線端子板和PE線端子板。N線端子板必須與金屬電器安裝板絕緣;PE線端子板必須與金屬電器安裝板做電氣連接

進出線中的N線必須通過N線端子板連接;PE線必須通過PE線端子板連接。

四川雨宏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中心配電箱及開關箱第27頁/共38頁配電箱、開關箱內電器安裝尺寸選擇值

四川雨宏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中心配電箱及開關箱間距名稱最小凈距并列電器(含單極熔斷器)間30電器進、出現瓷管(塑料管)孔與電器邊沿間15A,3020-30A,5060A及以上,80上、下排電器進出線瓷管(塑料管)孔間25電器進、出現瓷管(塑料管)孔至板邊40電器至板邊40第28頁/共38頁

開關箱中漏電保護器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應大于30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不應大于0.1s

四川雨宏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中心配電箱及開關箱第29頁/共38頁

總配電箱中漏電保護器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應大于30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應大于0.1s,但其額定漏電動作電流與額定漏電動作時間的乘積不應大于30mA.s

四川雨宏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中心配電箱及開關箱第30頁/共38頁

配電箱、開關箱的電源進線端嚴禁采用插頭和插座活動連接。

四川雨宏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中心配電箱及開關箱第31頁/共38頁漏電保護器使用接線方法示意圖

四川雨宏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中心配電箱及開關箱專用變壓器供電TN系統三線四線制供電局部TN-S系統第32頁/共38頁

對配電箱、開關箱進行定期維修、檢查時,必須將其前一級相應的電源隔離開關分閘斷電,并應懸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停電標志牌,嚴禁帶點作業。

四川雨宏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中心配電箱及開關箱第33頁/共38頁對混凝土攪拌機、鋼筋加工機械、木工機械、盾構機械等設備進行清理、檢查、維修時,必須首先將其開關箱分閘斷電,呈現可見電源分斷點,并關門上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