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普通高校對口單招生態學基礎自考預測試題(含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50題)1.下面關于草食作用的說法,錯誤的是()
A.植物被草食動物危害的程度,因損害部位、植物發育階段不同而不同
B.植物不能移動逃逸,因而只能被動地遭受食草動物的危害
C.牧場過度放牧會破壞草場,而適當地放牧會產生積極作用
D.有些植物為阻止食草動物的“捕食”,會產生“防衛”反應,以減少自身的傷害
2.《物種起源》的作者是()
A.達爾文B.馬爾薩斯C.坦斯利D.洪堡德
3.有關種群容量,下列說法中有誤的是()
A.種群容量指的是一個有限的環境中所能穩定達到的最大數量
B.溫、光、水、養分等因子或食物、空間等資源所構成的環境決定了種群容量
C.種群數量低于環境容量時,種群數量趨向于減少
D.食性、行為、適應能力等種群的遺傳特性也決定了種群容量
4.施加有機肥、秸稈還田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加土壤中()
A.N素B.P素C.有機質D.微量元素
5.對于一個穩定的森林或草原生態系統來說,其各組成成分中,唯一可缺少的成分是()
A.生產者B.消費者C.分解者D.無機環境
6.按控制演替的主導因素,將演替劃分為()。
A.自養性演替和異養性演替B.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C.世紀演替和長期演替D.內因性演替和外因性演替
7.若缺少一方,另一方不能生存,這樣的兩個種群間的關系是()。A.原始合作B.互利共生C.偏利共生D.偏害
8.次級生產力最高的系統是()。
A.森林B.草原C.農田D.海洋
9.20世紀30年代首次提出“生態系統”概念的科學家是()。A.海克爾B.坦斯利C.馬世駿D.竺可楨
10.生物群落的概念最早是由()提出的。A.謝爾福德B.達爾文C.奧德姆D.莫比烏斯
11.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無機環境的總和構成()。A.水圈B.生物圈C.大氣圈D.巖石圈
12.自然選擇有一定的方向性,這是由于()。
A.種群內部的作用,生物的壓力對某些基因的作用不同
B.種群之間的作用,生物的壓力對某些基因的作用不同
C.環境的作用,生物的壓力對某些基因的作用不同
D.個體之間的作用,生物的壓力對某些基因的作用不同
13.赤道附近的植物群落類型是()
A.針葉林B.闊葉林C.熱帶雨林D.草原
14.在農田生態系統中,經常在簡單的食物鏈上引入新的環節來加強對農副產品的轉化和利用。蜜蜂引進農田,用花粉生產王漿、蜂蜜等產品,這種做法屬于引入()。
A.生產環B.增益環C.減耗環D.復合環
15.光照的長短在植物的發芽階段并不起作用,但在開花階段則是必須的。這是由于()。
A.生物生長發育不同階段對生態因子的需求不同
B.生物在一定環境中生存,必須得到生存發展需要的多種因子
C.各因子之間的補償作用不是經常存在的
D.由于某一因子的數量產生變化,而導致生物的生長發育發生明顯的變化
16.下列植物中,屬于喬木的是()
A.臘梅B.毛竹C.紫荊D.白楊
17.具有r對策的種群與具有K對策的種群的區別是()。
A.其擴散能力較弱
B.其出生率低,形體較大
C.其防御能力較弱,死亡率極高
D.一旦種群遇到危險而使種群數量下降,其恢復到原有的水平很困難
18.()氣體不是溫室氣體。A.COB.CO2
C.CH4
D.N2O
19.在北半球中緯度的山區,陽坡的環境特點是()
A.溫度較高,相對濕度較小
B.溫度較高,相對濕度較大
C.溫度較低,相對濕度較小
D.溫度較低,相對濕度較大
20.在對某生物群落調查中,共調查了100個樣方,某物種出現在80個樣方中,則80%指的是該物種在該群落中的()。A.蓋度B.頻度C.密度D.重要值
21.沿海赤潮產生的原因是()
A.過多的氮B.過多的磷C.過多的碳D.過多的氮和磷等
22.核桃樹下幾乎沒有草本植物的主要原因是()
A.缺營養B.他感作用C.缺水分D.缺光照
23.難降解的有毒物質沿食物鏈傳遞,其濃度將()。A.維持恒定B.產生波動C.逐級降低D.逐級升高
24.下列概念中,由英國植物學家坦斯利首次提出的是()。A.生物種群B.生物群落C.生態系統D.生物多樣性
25.前蘇聯切爾諾貝利(現烏克蘭境內)核電站發生的事故造成的污染主要是()
A.重金屬B.工業“三廢”C.核輻射D.爆炸熱
26.個體生態學研究的對象是()
A.生物種群B.生物群落C.生態系統D.生物個體
27.氮循環失調可能造成的環境問題有()。A.荒漠化B.酸雨C.溫室效應D.水體富營養化
28.土壤中水、肥、氣、熱的協調,主要決定于()
A.土壤結構B.土壤PH值C.土壤有機質D.土壤無機養分
29.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土壤水分與土壤養分有關,并能調節土壤的溫度
B.土壤水分主要來自于地下水
C.土壤水分過少,使土壤內的好氧性細菌氧化作用減弱,造成土壤貧瘠
D.土壤水分過多,使土壤內生物的還原反應減慢,對生物有毒害作用
30.分布在寒冷地區的內溫動物比生活在溫暖地區的同種個體大,這在生態學上稱為()。A.阿倫規律B.貝格曼規律C.謝爾福德定律D.林德曼定律
31.我國西北地區云杉采伐跡地上演替發展的最后群落是()
A.樺樹和山枸B.雜草群落C.樺、山枸、榿木D.云杉林
3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南坡較北坡有溫度高、濕度小、蒸發量大的特點
B.南坡較北坡土壤有機質積累少,也較干燥和貧瘠
C.南坡的植被多喜暖、喜光、耐旱
D.在水分經常缺乏的地方,南坡樹木的生長較北坡好
33.煤作為燃料,它所含的能量來源于()。
A.地熱能B.太陽能C.原子核能D.潮汐能
34.下列關于群落演替的能量特征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生態演替初期,群落的能量輸入小于耗散
B.生態演替初期,群落的能量輸入大于耗散
C.生態演替后期,群落的能量輸入小于耗散
D.生態演替后期,群落的能量輸入大于耗散
35.生態系統這一概念是由首次提出的()
A.奧德姆
B、林德曼
C、達爾文
D、坦斯利
36.在森林生態系統中哪種生物的生產力最高,生物量最大()。A.大型哺乳動物B.小型哺乳動物C.土壤動物D.木本植物
37.營養級是指處于食物鏈某一環節上的所有生物種的總和,綠色植物屬于()
A.第一營養級B.第二營養級C.第三營養級D.第四營養級
38.植物的病原真菌與該種植物的種間關系是()
A.競爭B.寄生C.偏利共生D.互利共生
39.原始森林遭到破壞后,形成森林的過程為()。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水生演替D.旱生演替
40.生態因子可以簡單地劃分為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兩類,其中非生物因子不包括()
A.氣候因子B.土壤因子C.地形因子D.人為因子
41.諺語“三個臭皮匠賽過一個諸葛亮”形象地說明了系統的()。A.有序性B.整體性C.整合性D.穩定性
42.“-3/2自疏法則”描述了植物種群內個體間由于競爭而產生的()。A.密度效應B.產量效應C.溫度效應D.邊緣效應
43.確定植物群落中優勢種的綜合指標是()。A.密度B.蓋度C.頻度D.重要值
44.氮循環中引起的環境問題有()
A.使土壤成分缺氮B.偏施氮肥,造成養分失衡C.氣候變暖D.水污染
45.影響陸地植物群落地理分布的兩個最主要的氣候因子是()。A.溫度和降水B.光照和溫度C.降水和風D.光照和風
46.下列哪種關系屬于互利共生關系()。A.鳥與樹的關系B.豆科植物與根瘤菌C.豆科植物與禾本科植物D.青蛙與水稻的關系
47.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美國學者()提出了著名的生態金字塔定律。
A.海克爾B.坦斯利C.林德曼D.奧德姆
48.下列演替類型中不屬于按演替進程時間長短分類的是()
A.原生演替B.快速演替C.長期演替D.世紀演替
49.生物個體間競爭劇烈,正對抗作用強則其內分布型是
A.隨機分布B.均勻分布C.成叢分布D.群集分布
50.山地的方位對日照時數和太陽輻射強度的影響是()。
A.北坡森林上界比南坡高
B.東坡與西坡及東北坡和西南坡日照時數多,其次為東南坡和西北坡
C.南坡或東北坡最暖和,而北坡或西坡最寒冷
D.輻射收入南坡最多,北坡最少
二、填空題(20題)51.草原群落以______占優勢。
52.群落演替按發生時間的進程可分為世紀演替、長期演替和______。
53.植物花芽的分化和形成時期,植物體遮光后,花芽的形成減少,已經形成的花芽,也發育不良或早期死亡。這說明在植物花芽的分化和形成的過程中,_______起著主導作用。
54.在光合作用中,植物并不能利用所有的光波,只有可見光區中的大部分光波能被綠色植物的質體色素吸收,用于進行光合作用,通常把這部分輻射叫做______。
55.食物鏈是指自然界中,物種與物種之間______的關系所建立起來的序列。
56.K對策生物與r對策生物有許多不同點,______對策生物通常繁殖率低、壽命長。
57.生物群落的發育一般要經歷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階段。
58.植物開始生長和進行凈光合生產所需的最小光照度是______。
59.由于環境因素或人為因素的干擾,致使土地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失調叫______。
60.生態系統中各營養環節間、環節內能量轉換效率總稱為__________。
61.不同生物,長期生存在相同生態條件下,形成相同的適應,叫______。
62.我國內蒙古有些地方羊繁殖得過快,反而會導致減產的原因是______。
63.東北虎比華南虎個體大,壽命長,這符合_______法則。
64.根據生態學、生態經濟學的原理,在中國傳統農業精耕細作的基礎上,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建立和發展起來的一種多層次、多結構、多功能的集約經營管理的綜合農業生產體系叫______。
65.溫室效應的最主要后果是_______的融化和形成全球性熱帶氣候。
66.水生植物有發達的______,以保證身體各器官組織對氧的需要。
67.群落隨時間的變化而發生演替。演替總是導致一個群落走向穩定的頂級群落,群落隨空間位置的不同也會發生變化,這個現象反映了生物群落基本特征中的______特征。
68.通常物種多樣性具有種的________和種的________兩方面含義。
69.饒基耶爾將植物生活型分為高位芽、__________、地面芽、地下芽和一年生植物。
70.溫周期現象是指生物對溫度______變化的反應。
三、判斷題(10題)71.世代分離種群的指數增長方程為是周限增長率。()
72.沿海“赤潮”是水域中一些浮游生物爆發性增殖引起的水色異常現象,主要成因是近海海水污染和富營養化。()
73.春季水溫升高、光照適宜,加之有充分的營養,使得有旺盛繁殖能力的硅藻迅速增長,形成春季數量高峰。不久之后,硅藻的數量會持續不變,形成赤潮。()
A.正確B.錯誤
74.按照生物種群實際占有的空間所計算的密度稱為生態密度。()
75.梨、蘋果不能在熱帶地區栽培是因為降水量太大。[]
A.正確B.錯誤
76.在資源有限的穩定環境中,具有相同資源利用方式的兩個物種不能長期共存,該規律被稱為競爭排斥原理。()
77.不管外來干擾有多大,一個穩定的生態系統總能通過自我調控機制來維持其穩定。()
78.由生態系統輸出的能量包括沒有被光合作用固定的日光能量和生態系統中生物通過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A.正確B.錯誤
79.冬小麥必須經過一定的低溫階段才能開花,這種現象稱為休眠。()
80.生態系統的發展趨勢是營養物質循環變慢。()
四、簡答題(5題)81.簡述高斯競爭排除原理及其推論。
82.簡述物質循環的調節。
83.生物群落有哪些基本特征?
84.生態平衡包括哪些具體內容?
85.生物休眠時的特點是什么?
五、論述題(2題)86.敘述水生群落演替的過程。
87.什么是初級生產力?論述環境條件對陸地生態系統初級生產力的影響。
六、單選題(0題)88.海洋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層現象,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A.溫度B.光照C.空氣D.壓力
參考答案
1.B
2.A
3.C
4.C
5.B
6.D
7.B
8.D解析:次級生產力是指消費者層次上的能量貯存速率,通常指凈生產量,海洋中能量流動與貯存多維持在消費者層次中,故其次級生產力最高,選D。
9.B
10.D
11.B
12.C
13.C
14.A
15.A
16.D
17.C
18.A解析:溫室氣體首先應是溫室植物釋放出來的,由此排隊CO,故選A。
19.A
20.B頻度是指某個物種在調查范圍內出現的頻率F1(頻率)=ni(某物種出現的樣本數)/N(樣本總數)×100%。
21.D
22.B
23.D難降解的有毒物質沿食物鏈傳遞,其濃度將逐及升高,屬于有毒物質的富集。
24.C
25.C
26.D
27.D
28.A
29.A
30.B
31.D
32.D
33.B
34.A解析:在生態演替初期,群落生產量小,能量輸入小于耗散,到了后期,群落趨于穩定,能量輸入等于耗散,故選A。
35.D
36.D木本植物為主體的森林生態系統中,木本植物的生產力最高,生物量最大。
37.A
38.B
39.B
40.D
41.B
42.A“一3/2自疏法則”描述了植物種群內個體間由于競爭而產生的密度效應。
43.D
44.C
45.A
46.B
47.C
48.A
49.B
50.D
51.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
52.快速演替快速演替
53.光照強度光照強度
54.生物有效輻射生物有效輻射
55.取食與被取食
56.K
57.發育初期;發育盛期;發育末期
58.光補償點光補償點
59.土地退化土地退化
60.生態效率
61.趨同適應趨同適應
62.種內斗爭
63.貝格曼
64.生態農業生態農業
65.極地冰川
66.通氣組織
67.動態
68.豐富度;均勻度
69.地上芽
70.有節奏的晝夜有節奏的晝夜
71.Y
72.Y
73.B
74.Y
75.B
76.Y
77.N生態系統穩定的條件:系統的多樣性、干擾、生態系統的演化階段、環境影響。
78.B
79.N冬小麥經過一定低溫階段才能開花是春化現象。
80.Y
81.(1)競爭排除原理:即在一個穩定的環境中兩個生態位相同的物種不可能經久地共存在一起。(2)高斯排除原理提出三條推論。①在一個穩定群落中,占據相同生態位的兩個物種,其中必有一個物種終將被消滅;②在一個穩定群落中,沒有任何兩個物種是直接競爭者;③群落是一個生態位分化了的系統,種群之間趨于相互補充,而不是直接的競爭。
82.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在自然條件下,處于穩定的平衡狀態。就是說對某一種物質在各主要庫中的輸入和輸出量基本相等。大多數氣體型循環物質如碳、氧和氮的循環,由于有很大的大氣蓄庫,它們對于短暫的變化能夠進行迅速的自我調節。
83.(1)由不同物種組成物種間相互影響;(2)有一定的外貌和結構;(3)有形成群落環境的功能;(4)有動態特征;(5)有一定的分布范圍。(1)由不同物種組成,物種間相互影響;(2)有一定的外貌和結構;(3)有形成群落環境的功能;(4)有動態特征;(5)有一定的分布范圍。
84.答案見解析(1)系統結構的優化與穩定;
(2)系統的能流、物流收支平衡;
(3)系統的自我修復、自我調節功能的保持。
85.休眠是指生物的潛伏、蟄伏或不活動狀態是抵御不利環境的一種有效的生理機制也是適應不利環境的極為有效的方式。進入休眠狀態的動植物可以忍耐比其生態幅寬得多的環境條件。體溫被調節低心率、代謝率和其他生理功能均相應降低。休眠是指生物的潛伏、蟄伏或不活動狀態,是抵御不利環境的一種有效的生理機制,也是適應不利環境的極為有效的方式。進入休眠狀態的動植物可以忍耐比其生態幅寬得多的環境條件。體溫被調節低,心率、代謝率和其他生理功能均相應降低。
86.演替包括下列階段:①沉水植物期。起初池水較深湖底沒有有根植物水層中只生長著浮游生物和魚類水底有螺蚌等底棲生物。水深約3~5m可長沉水植物首先是先鋒植物構成湖底裸地。隨著湖底有機物質的積累加快湖底抬高水域進一步變淺繼而高等水生植物出現。其生長和繁殖能力強墊高湖底的作用更強。②浮水植物期。水深2~3m時開始出現睡蓮等浮葉根生植物。因其葉漂浮于水面水下光照條件不利于沉水植物生長原有的沉水植物被推向水較深處。③挺水植物期。水體繼續變淺水深1~2m挺水生植物出現其中以蘆葦最常見。蘆葦的根發達可以使水底迅速增高形成浮島。水下土地間或露出開始具有陸生環境的特點。從沉水到挺水植物階段魚類等典型的水生動物減少而兩棲類、水蛭和蝸牛等動物增多。④濕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公司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參考答案【B卷】
- 2025年中級經濟師靈活應對試題及答案
- 成功秘訣2025年工程經濟試題及答案
- 公共關系中的品牌體驗設計試題及答案
- 工程經濟學重要問題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經濟法試題及答案的高效學習法
- 市政工程考試相關行業動態分析及試題及答案
- 2025國際貿易銷售合同示范文本
- 水利水電工程全方位試題及答案解讀
- 道路交通設施的管理和維護試題及答案
- 《凸輪設計和分析》課件
- 《零售促銷策略》課件
- 美甲店工作分工合同協議
- 第15課 明朝的統治 課件 統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
- 水文學試題題庫及答案
- 天一大聯考2024-2025學年(下)高三第二次四省聯考★物理+答案
- 2025天津東疆綜合保稅區管理委員會招聘1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上海地理會考試卷及答案
- 法院書記員招聘2023年筆試考試必做題有答案
- 2024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幼兒園招聘教師考試真題
- 中國現代文學思潮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杭州師范大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