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甘肅省武威市普通高校對口單招生態學基礎第二輪測試卷(含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50題)1.與K對策生物相比,r對策生物一般()。A.出生率高、壽命較短B.生率低、壽命長C.出生率低、壽命較短D.出生率高、壽命長
2.通常生活在寒冷地帶的哺乳動物,其四肢、尾巴和耳朵明顯縮短,這種現象稱為規律。()
A.艾倫(Allen)B.貝格曼(Bergman)C.林德曼(Lindeman)D.謝爾福德(Shelford)
3.濕土的熱容量比干土(),導熱率比干土()。
A.大;大B.大;小C.小;大D.小;小
4.下列生態系統中,分解作用最旺盛的是()。A.熱帶雨林B.常綠闊葉林C.北方針葉林D.苔原
5.對人來說,住址是(),職業是()。
A.生境;生境B.生境;生態位C.生態位;生境D.生態位;生態位
6.暖流將()的動物帶到較冷的地方。
A.喜冷性B.喜熱性C.喜干性D.喜濕性
7.蘇格蘭的一片松樹林中有四種螞蟻,生境似乎是相同的,但一種趨向于堅硬木頭,一種趨向于松軟的木頭,一種活動在潮濕木頭周圍,一種奔忙于殘斷的樹干與地面之間。由此可看出,它們的______不同。()
A.空間生態位B.營養生態位C.多維生態位D.基礎生態位
8.優勢種對群落環境已經非常適應,同時它也決定著群落內較大范圍內的生境條件,這些生境條件又決定了群落內的其他物種的()。
A.種類和密度B.蓋度和密度C.種類和數量D.蓋度和數量
9.從種群數量變動的角度來看,沿海的"赤潮"現象,屬于()
A.周期性波動
B、種群爆發
C、不規則波動
D、季節性消長2
10.自然種群最常見的內分布型是()
A.隨機型B.均勻型C.成群型D.均勻集群型
11.我國東部森林土壤從北到南呈現有規律的變化,這是土壤分布的()
A.緯度地帶性B.經度地帶性C.垂直地帶性D.非地帶性
12.領域的特性不包括()。A.更換性B.排他性C.伸縮性D.替代性
13.生物固氮的過程是將大氣中的N2轉化為()
A.NO3-
B.N2O
C.NH3
D.NO2
14.近年來,我國太湖大面積出現藍藻,從種群數量變動的角度,這一現象屬于()
A.種群平衡B.種群爆發C.生態入侵D.季節消長
15.下列有關砂土類土壤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土壤中以粗砂和細砂為主B.土壤黏性大C.土壤孔隙多D.土壤通氣透水性好
16.下列食物鏈屬于碎屑食物鏈的是()。
A.太陽→生產者→植食性動物→肉食性動物→分解者
B.哺乳動物、鳥類→跳蚤→細滴蟲
C.枯枝落葉→分解者或碎屑→食碎屑動物→小型肉食動物→大型肉食動物
D.動物尸體→麗蠅
17.影響冬小麥春化的主導因子是()。A.光照B.水分C.溫度D.氧氣
18.下列不屬于森林生態系統功能的是()
A.凈化環境B.涵養水源C.增強溫室效應D.保護生物多樣性
19.軟體動物在鍶多的地方,能利用鍶來彌補殼中鈣的不足,這是生態因子的()
A.間接作用B.直接作用C.綜合作用D.補償作用
20.下列有關海風和陸風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海風是從海中向海岸上吹的風B.陸風是從陸地向海中吹的風C.海風含有較多的水蒸氣D.陸風含有較多的水蒸氣
21.生態學的發展概括起來,分為()
A.三個時期B.四個時期C.五個時期D.六個時期
22.群落的垂直結構指的是()。A.鑲嵌B.成層現象C.季相D.群落交錯區
23.狗在夏天經常伸長舌頭喘氣,是什么原因()
A.天氣太熱B.呼吸困難C.散熱D.過于勞累
24.苔原的分布區域是()
A.亞熱帶B.熱帶C.溫帶D.寒帶
25.下列生態系統中,食物鏈結構最為單純的是()。
A.森林B.草原C.農田D.海洋
26.綿羊、山羊和鹿這類動物總是在秋天進入生殖期,這主要是因為()
A.生長健壯B.水草豐美C.氣候適宜D.短日照的到來
27.下列不屬于森林生態系統功能的是()。A.凈化環境B.涵養水源C.保護生物多樣性D.增強溫室效應
28.天敵這一生態因子屬于()。A.氣候因子B.土壤因子C.地形因子D.生物因子
29.下面四種生物屬于K型生長的是()。
A.蒼蠅B.大象C.稗草D.鹽蝦
30.陸地群落的外貌,主要是通過植物特別是高等優勢種植物的()表現出來的。
A.生長型B.生活型C.生態型D.生態適應性
31.種群生態學的核心內容是()
A.種群動態研究B.種群數量C.種內、種間關系D.種群調節
32.在農田生態系統中,經常在簡單的食物鏈上引入新的環節來加強對農副產品的轉化和利用。蜜蜂引進農田,用花粉生產王漿、蜂蜜等產品,這種做法屬于引入()
A.生產環B.增益環C.減耗環D.復合環
33.有關種群容量,下列說法中有誤的是()
A.種群容量指的是一個有限的環境中所能穩定達到的最大數量
B.溫、光、水、養分等因子或食物、空間等資源所構成的環境決定了種群容量
C.種群數量低于環境容量時,種群數量趨向于減少
D.食性、行為、適應能力等種群的遺傳特性也決定了種群容量
34.陸地生態系統的營養級數目通常不會超過()。A.1~2B.2~3C.3~4D.5~6
35.原生演替的速度比次生演替的速度()
A.快B.慢C.相等D.依具體情況而定
36.有效積溫法則公式K=N(T-C)中,N為()。A.發育歷期B.生物學零度C.有效積溫D.平均溫度
37.下列生態系統中,食物網結構最復雜的是()
A.熱帶雨林B.荒漠C.農田D.苔原
38.艾維因肉雞,生長速度快,體形大是一種優良品種肉雞,它的形成是()
A.自然選擇的結果
B.人工根據人類需要定向選擇的結果
C.人工根據肉雞生長需要定向選擇的結果
D.自然選擇和人]:選擇的共同結果
39.森林砍伐跡地從控制演替的主導因子看屬于()。A.內因演替B.原生演替C.外因演替D.次生演替
40.按控制演替的主導因素,將演替劃分為()。
A.自養性演替和異養性演替B.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C.世紀演替和長期演替D.內因性演替和外因性演替
41.植物利用太陽能的效率一般只有千分之幾,甚至萬分之幾,農作物平均也不過是()
A.5%~10%B.1%~2%C.10%~20%D.0.1%~0.2%
42.水稻土屬于()
A.潛育土B.泥炭土C.鹽成土壤D.鈣成土壤
43.下列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屬于典型沉積型的是()。A.碳B.氮C.磷D.氧
44.r對策者的死亡率(),遷移能力()。
A.高;強B.高;弱C.低;強D.低;弱
45.某生物種群波松分布的方差為V,平均數為m,且V<m則共內分布型是
A.隨機分B.均勻分布C.成叢分布D.群集分布
46.經驗證明,要使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生態環境比較優越,其森林覆蓋率要達到()
A.10%B.20%C.30%D.40%
47.農業上最好的土壤結構是()。A.網狀結構B.團塊結構C.團粒結構D.塊狀結構
48.高溫引起生物()。
A.細胞膜系統滲透性改變B.細胞脫水、蛋白質沉淀C.細胞重量增加D.細胞內蛋白質凝固,酶系統失活
49.下列不屬于森林群落物種組成成分的是()。A.動物B.植物C.微生物D.落葉
50.有效積溫則公式中,TO為()
A.平均溫度
B.生物學零度
C.有效積溫
D.天數
二、填空題(20題)51.要解決人類所面臨的“五大”危機,必須以______原理為基礎。
52.固氮的途徑中最重要的一種是__________。
53.氮進入生態系統的三條途徑是生物固氮、高能固氮、______。
54.生態系統中各營養環節間、環節內能量轉換效率總稱為__________。
55.不同地帶性森林群落的特征各異,______群落具有物種非常豐富、生態位特化、季相不明顯等重要特征。
56.生物種群密度增加引起種群內部的變化,使出生率、死亡率等種群參數變化,這是受生物的__________效應作用的影響。
57.土壤滿足生物對水、肥、氣、熱要求的能力稱為______。
58.陸生動物對水因子的適應體現在形態結構適應、行為適應和______適應等三個方面。
59.反饋控制是生態系統的穩態機制之一,但只有______反饋才能控制種群密度過度增長。
60.對生物生長、發育和分布有直接或間接影響的環境要素稱為______。
61.生物的種間關系主要有______、捕食、共生、寄生等幾種。
62.根據植物對水因子的適應,可將植物分為水生植物和__________植物兩大類。
63.生物的______作用就是一種生物通過向體外分泌代謝過程中的化學物質,對其他生物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64.種群的年齡結構類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65.植物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積占樣地面積的百分比稱為______。
66.生態系統是一個動態系統,要經過由簡單到______的發育過程。
67.C3植物比C4植物的CO2補償點和飽和點都()。
68.從土壤質地組成來看,最適合作物生長的是_______。
69.單元頂級學說又叫______,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提出的。
70.群落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同等重要的建群種,這樣的群落稱為______。
三、判斷題(10題)71.每個物種都有其發生、發展、衰落和滅絕的過程。()
72.與北方針葉林相比,熱帶雨林的植物種類組成通常較簡單。()
A.正確B.錯誤
73.生態優勢種最顯著的特征是生物個體最大。()
A.正確B.錯誤
74.臭氧層是地球生物的保護層,可以減少太陽輻射中紫外線對生物的傷害。()
75.種群數量波動幅度小是成熟生態系統所具有的特征之一。()
76.重要值是用來表示某個種在群落中地位和作用的綜合數量指標。()
77.初級生產者都是綠色植物。()
78.各種物質只有借助于水才能在生態系統中進行循環。()
A.正確B.錯誤
79.隨著生態演替的發展,正相互作用增加負相互作用減少。
A.正確B.錯誤
80.溫室效應的加劇會導致全球變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四、簡答題(5題)81.森林的主要生態效應有哪些?
82.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83.簡述食物鏈的生物放大作用及其原因。
84.簡述有效積溫法則及其在農業生產上的意義。
85.簡述環境資源稀缺論的主要特點。
五、論述題(2題)86.試述生態農業的特點。
87.比較r對策和K對策的特點。
六、單選題(0題)88.紅外線對生物的主要作用是()。A.熱效應B.抑制生長C.延遲發育D.促進維生素D合成
參考答案
1.Ar對策者通常出生率高,壽命短,個體小,一般缺乏保護后代機制,競爭力強,但一般具有很強的擴散能力,一有機會就入侵新的棲息地,并通過高增長率而迅速繁殖。
2.A
3.A解析:濕土比干土含有較多的水分,較少的空氣,水的熱容量高,導熱快,而且散熱慢,故濕土中的熱容量較高,導熱率較快,選A。
4.A
5.B解析:生境是指生活環境,各種生態因子的總和;而生態位是指在生態系統中的時空位置,也指某種關系中的位置,符合題意的只有B項。
6.B
7.A
8.C
9.B
10.C
11.A
12.A
13.C
14.B
15.D
16.C
17.C
18.C
19.D
20.D
21.B
22.B
23.C
24.C
25.C解析:C項農田中的生物之間的關系是單純的捕食與被捕食關系,其他選項所含生物種類多,關系也很復雜,故選C。
26.D
27.D森林生態系統的功能:①是維護陸地生態平衡的樞紐;②是環境的凈化器;③調節氣候,涵養水源,防止水土流失;④防風固沙,保護農田;⑤是巨大的物種資源和基因資源庫;⑥提供大量木材、水果及中藥材。
28.D生物因子指同種或異種生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如種群結構、密度、競爭、捕食、共生和寄生等。
29.B
30.B解析:生長型與群落外貌無關,是一個物種的自身特點,生態型是指同一物種適應不同環境而區分為不同生態型,生活型指不同物種適應同一環境而具有的特點,群落中優勢種的生活型反映了群落外貌特征,故選B。
31.D
32.A
33.C
34.D
35.B
36.A
37.A
38.B
39.C外因演替包括自然和人為因素,其中人類砍伐森林、開墾草原等屬于人為發生演替。
40.D
41.B
42.A
43.C地球上大多數礦質元素如磷、鈣、鉀、鎂、錳、鐵、銅等屬于沉積型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
44.A
45.B
46.C
47.C
48.D
49.D
50.B
51.生態學生態學
52.生物固氮
53.工業固氮工業固氮
54.生態效率
55.熱帶雨林熱帶雨林
56.密度
57.土壤肥力
58.生理生理
59.負
60.生態因子生態因子
61.種間競爭種間競爭
62.陸生陸生
63.他感他感
64.穩定型;增長型;下降型
65.蓋度
66.復雜復雜
67.高高
68.壤土
69.氣候頂極理論
70.共建種群落
71.Y
72.B
73.B
74.Y
75.Y
76.Y
77.N
78.A
79.A
80.Y
81.森林在陸地生態系統中具有最強大的生態效應其主要生態作用是:(1)涵養水源保持水土;(2)調節氣候增加雨量;(3)防風固沙保護農田;(4)凈化空氣防止污染;(5)降低噪音美化大地;(6)提供燃料增加肥源。森林在陸地生態系統中具有最強大的生態效應,其主要生態作用是:(1)涵養水源,保持水土;(2)調節氣候,增加雨量;(3)防風固沙,保護農田;(4)凈化空氣,防止污染;(5)降低噪音,美化大地;(6)提供燃料,增加肥源。
82.①種類組成。②結構特征。③動態特征。
83.某些物質尤其是有毒物質沿著食物鏈從低營養級生物到高營養級生物傳遞使處于高營養級的生物體內的這些物質的濃度極為顯著的提高這種現象稱為生物放大作用。其原因是生物攝取的食物及能量有大約50%消耗在呼吸代謝過程中那么既不在呼吸過程中被代謝掉也不易被排除體外的任何一種物質將會濃集在有機體組織中。隨著營養級的升高這些物質的濃度越來越大最終停留在營養級較高的生物體內。某些物質尤其是有毒物質沿著食物鏈從低營養級生物到高營養級生物傳遞,使處于高營養級的生物體內的這些物質的濃度極為顯著的提高,這種現象稱為生物放大作用。其原因是,生物攝取的食物及能量,有大約50%消耗在呼吸代謝過程中,那么,既不在呼吸過程中被代謝掉,也不易被排除體外的任何一種物質將會濃集在有機體組織中。隨著營養級的升高,這些物質的濃度越來越大,最終停留在營養級較高的生物體內。
84.有效積溫法則的含義是生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從環境中攝取一定的熱量才能完成其某一階段的發育,而且生物各個發育階段所需要的總熱量是一個常數。有效積溫法則在農業生產中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全年的農作物茬口必須根據當地的平均溫度和每一作物所需的總有效積溫進行安排,否則,農業生產將是十分盲目的。在植物保護、防治病蟲害中,也要根據當地的平均溫度以及某害蟲的有效總積溫進行預測預報。
85.環境資源稀缺論的主要特點:①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結合。絕對性是指在一定環境狀態下環境承載力是客觀存在的,可以衡量和把握其大小。相對性是指環境承載力因人類社會行為內容而不同,而且人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調控其大小。②地區不同或時間不同,環境承載力也不同。
86.生態農業與傳統農業不同,其主要特點是:(1)整體性。生態農業是一種整體性農業,它的結構十分復雜,具有層次多、目標多、聯系多的特點,構成復雜的立體網絡。它按生態規律要求進行調控,把農、林、牧、副、漁、工、商、運輸等各業組成綜合經營體系,整體發展。(2)層次性。生態農業有多級亞系統,各個亞系統在功能上有差別:有的從事糧食生產,有的從事蔬菜、水果、林木的生產,也有的亞系統是綜合性的。所有這些都為人類的食物生產開辟了多條途徑.可通過橫向聯系,組成一個綜合經營體。(3)地域性。生態農業具有明顯的地域性,環境決定和影響著生物,生物依賴并改造環境。因此,必須樹立因地制宜的觀點.嚴格按照地域分異規律的要求,才能發揮地區優勢,取得成效。(4)調控性。生態農業的調控措施主要有四條途徑:①充分利用自然條件;②變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③改造生態環節;④把自然調控和人工調控結合起來,有效地保護和改善自然環境,促進農業發展。(5)建設性。生態農業是一種建設性農業,重視統一性規劃,并注意運用現代新技術、新成果,努力完成發展生產和改善環境的雙重任務,以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燈具在醫療場所的特殊要求設計考核試卷
- 汽車維修中的車輛改裝技術考核試卷
- 針對性復習項目管理考試必學的知識點試題及答案
- 畜牧業旅游資源開發與保護考核試卷
- 確立目標2025年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新編特種設備定期檢驗申報制度
- 注冊會計師考試2025年投資法律環境試題及答案
- 2023年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云南省分公司第一期見習人員接收714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電氣機械的企業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考核試卷
- 筆記本散熱系統維修與優化考核試卷
- 采油工程 試題及答案
- 西醫臨床基因組學應用試題及答案
- 內河船客運培訓課件
- 淘寶商家押金協議書
- 2023-2029年中國雞尾酒行業市場運行態勢及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 血液檢驗 3.2017-正常骨髓細胞形態學-陳學東-20170515173650 學習資料
- 2024年記者證考試挑戰試題及答案
- 貴州省赫章縣野馬川鎮初級中學-紅色精神張桂梅【課件】
- 2025年刑法模擬檢測試卷(罪名認定與刑罰適用)
- 健康廚房-家庭飲食指南
- 初中生物重要識圖填空速記54個-2025年中考生物一輪復習知識清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