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
三、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四、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第二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就是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第三,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第二,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要求,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第一,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一、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一、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
治國的有機統一
第一,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
堅持黨的領導是我國民主政治發展的根本原則。共產黨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領導地位,是我國的歷史和現實做出的正確選擇,也是憲法所賦予的,民主建設必須在黨的領導下進行。
第二,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要求,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
要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支持人民代表大會依法履行職能,善于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職權,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聯系,建議逐步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
第三,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從法律上和制度上保證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貫徹落實;有利于提高黨的執政水平,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總之,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這三者緊密聯系、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統一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偉大實踐之中,決不能把它們分割開來或對立起來。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中國民主制度的構成人民民主專政——國體:國家根本性質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體:根本政治制度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基本政治政黨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本政策、政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基本管理、政治制度
“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地基:人民民主專政靈魂: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立柱: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
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
度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二、人民民主專政
(一)一組重要概念
1.民主東、西方有不同的認識。古代中國認為民主就是“人民的主人”。《尚書·多方》中載“天惟時求民主”,是說上天依時為民求主。西方認為民主(democracy)是指“人民的統治”或“人民的政權”。源于古希臘,希臘文中作demokratia,由demos(人民)和kratos(權力)兩詞合成。偉大的思想家蘇格拉底被公民大會處死公元前399年,古希臘最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被公民大會判處死刑,罪名是“腐蝕雅典青年,并否定傳統的神”。史學家認為“審判蘇格拉底的自相矛盾和可恥的地方是,以言論自由著稱的一個城市竟然對一個除了運用言論自由以外沒有犯任何其他罪行的哲學家提出起訴。”
民主的多種理解是按照人民的意志進行政治統治——17世紀英國思想家洛克;是人民投票決定權力的歸屬——20世紀奧地利經濟學家約·阿·熊彼特;是多種利益集團的相互作用——美國政治學家達爾;是特定社會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筑,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成果和世界各國人民的普遍要求,體現了國體與政體的統一——馬克思主義。
2.國體
即國家的階級性質,即國家的權力由社會的哪個階級或哪些階級掌握。迄今經歷了四種類型:奴隸制國家、封建制國家、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前三種由于它們的經濟制度都是以私有制為基礎,都是少數人對廣大勞動人民的專政,因此,統稱為剝削階級類型的國家。但是,由于它們產生的歷史條件和歷史使命不同,所維護的剝削形式不同,相互之間也有區別。社會主義國家是完全新型的最高歷史類型的國家,與一切剝削階級歷史類型的國家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質。
3.政體
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是指一個國家的統治階級用什么形式組成其實現階級統治權力的國家政權機關。主要是指用什么形式組成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國體是一國主權的歸屬形式,政體則是一國主權的運用形式。國體決定政體,政體表現和適應國體,民主是國體和政體的統一。政體的種類君主制民主制(共和制)專制君主制立憲君主制總統制議會制委員制社會主義國家的共和制議會君主制二元君主制(二)人民民主專政
1.基本性質與歷史實踐我國憲法規定,人民民主專政是工人階級(經過共產黨)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對人民實行民主和對敵人實行專政的國家政權。這是新中國的國體。也是世界范圍內繼巴黎公社制、蘇維埃制之后的另一種類型的社會主義民主共和制。1917年11月俄國十月革命1871年3月巴黎無產階級革命
2.產生與發展
(1)馬克思主義無產階級專政理論與我國革命
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2)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的偉大創舉
3.現階段人民民主專政的實質
(1)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實質上是無產階級專政,主要表現在:
性質相同。都是以工人階級(經過共產黨)為領導,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國家政權;都是絕大多數人享有民主權利而對極少數敵人實行專政的新型民主、新型專政的國家政權。
作用、職能相同。都承擔著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擴大人民民主、鎮壓敵對勢力反抗,保衛和鞏固革命成果,領導和組織全面的社會主義建設的職能。
歷史使命相同。都擔負著保衛社會主義制度、領導和組織社會主義建設、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的任務。振臂慶祝——上海“釣魚”案車主首次勝訴
(2)人民民主專政是有中國特色的無產階級專政
從政權組成的階級結構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后,包括知識分子在內的工人階級、占人口大多數的農民階級、一切擁護社會主義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都屬于人民的范疇,敵人是極少數。
從黨派關系看,實行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這種新型的政黨關系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的一個成功的創造,也是我國政治制度中的一個特點和優點。
從概念表述看,人民民主專政的提法更符合我國國情,更全面準確地表示出人民民主和人民專政這兩個相互聯系的方面。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組織形式,是我國根本的政治制度。各級人民代表由人民群眾直接或間接選舉產生,向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各級人民代表,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討論決定國家和地方大事;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是人民代表大會的核心內容,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的廣泛性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是適合中國國情。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在中國,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國家的重大事項由人民代表大會決定。行政機關負責執行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法律、決議、決定。法院、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分別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權力,主要表現在三方面:1)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自己的組織,人民通過直接或間接選舉產生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組成各級政權機關;2)全國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建立一切國家機關,包括行政、司法機關;3)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人民決定全國及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務。縣人大代表區人大代表鄉人大代表鎮人大代表直接選舉選民選舉選舉選舉選舉人民代表選舉制度縣、自治縣、市轄區、不設區的市的人大代表轄區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大代表間接選舉選舉選舉選舉全國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最高人民法院國家主席國務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中央軍事委員會
2013年3月1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政治局常委習近平,在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四次全會上,當選為新一屆中國國家主席。
2013年3月1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五次全體會議。會議經過投票表決,決定李克強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陜西省代表團在審議“兩高”工作報告香港代表團審議《反分裂國家法》
(一)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據和實質
1.理論聯系實際的偉大創造我黨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創造性結論;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選擇,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共同利益。
2.民族解放之歷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近代中國人民一直在努力探尋拯救國家和民族危亡的出路,并且為此作出了各種各樣的艱苦努力,也提出了多種多樣的思路和對策,但是最終都沒有徹底解決中國的根本問題。實踐證明,照搬西方的制度不適合中國的需要。
3.黨的長期探索的歷史結論和選擇
在第一、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我黨提出并大力推廣的工人代表大會、農民協會、工農兵代表蘇維埃,在抗日戰爭時期推行的“三三制”原則下的參議會等政權組織形式,解放初期實行的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等,都是形成今天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實踐來源和歷史準備。
江西瑞金蘇維埃舊址
福建長汀蘇維埃舊址(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遵循的主要原則一切權利屬于人民的原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原則民主集中制原則(三)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歷史經驗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體現中國社會主義國家性質、能夠保證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實現形式,也是黨在國家政權充分發揚民主、貫徹群眾路線的最好實現形式,是中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載體。黨的十八大提出了進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具體措施。
四、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
協商制度
(一)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基本特點
1.它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與統一戰線學說
中國化的產物,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我國為什么要實行這一政黨制度?這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是現實的需要。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各民主黨派與共產黨站在同一條戰線上,接受共產黨的領導,形成了與共產黨的親密合作關系。基本特點可概括為:一黨領導,多黨合作;一黨執政,多黨參政。
八個民主黨派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臺灣民主自治同盟九三學社中國致公黨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由原中國國民黨民主派及其他愛國民主人士于1948年1月1日在香港創建中國民主同盟,簡稱“民盟”主要由從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學技術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中國民主建國會,簡稱“民建”;是主要由經濟界人士組成的、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的政黨中國民主促進會,簡稱“民進”是由從事教育、文化、出版及科技等工作的有代表性的知識分子組成的、具有政治聯盟性質的致力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政黨中國農工民主黨是以醫藥衛生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中國致公黨是以歸僑、僑眷中的中上層人士和其他有海外關系的代表性人士組成的九三學社是以科學技術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臺灣民主自治同盟,簡稱“臺盟”1947年11月12日在香港成立。是由臺灣省人士組成的社會主義勞動者和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的政治聯盟
2007年4月27日,萬鋼被全國人大常委會任命為科技部部長。此舉被很多人稱為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突破”,萬鋼成為一個標志性人物,廣受關注。因為,他是改革開放以來出任部的第一位民主黨派人士,而且是一個回國只有7年的“海歸”。
從德國工程師、同濟校長助理、大學校長,再直接“飛躍”到部長,萬鋼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軌跡。
資產階級政黨制度兩黨制多黨制一黨制132烏克蘭議會選舉發生武斗資產階級多黨制帶來了巨大的社會動蕩肯尼亞總統選舉發生騷亂宋教仁被刺殺后中國社會更加動蕩近代中國政黨政治的先驅宋教仁2.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長期合作的基本方針2014年3月3日,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中國人民政治協商制度的主要職能(二)我國的政黨制度的特點和優點
1.基本特征(1)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2)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擁有共同的根本利益、共同的理想和綱領(3)各民主黨派參加國家政權、管理國家事務、國家大政方針和領導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執行(4)共同受憲法保護,共同以憲法為活動準繩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不是在野黨,更不是反對黨。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這是我國政黨制度的顯著特征。
2.政黨制度好與壞的判別標準一要看實行該政黨制度的國家的基本國情二要看該政黨制度的實踐效果
3.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不斷發展和增強
五、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一)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區域自治是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是國家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體現了我國堅持實行各民族平等、團結、合作和共同繁榮的原則,體現了民族因素與區域因素、政治因素與經濟因素、歷史因素與現實因素的統一。
1.本質與法理(1)民族區域自治的核心、本質保障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區事務的權利。(2)民族區域自治的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等。
2.民族發展模式的自我選擇
世界上處理民族問題的制度模式多種多樣,如聯邦制、邦聯制、民主自治等。民族區域自治是中國根據自身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歷史和現狀獨創的政治制度。
●
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地方分布情況(上)
●
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地方分布情況(下)(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內容
在我國領土范圍內,在中央政府的集中統一領導下,遵循憲法的規定,國內各少數民族依照有關法律、法規,以聚居區為基礎,建立自治地方,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享受當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務的、綜合民族和地區為一體的自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務的權利。
(三)中國為何要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歷史根據: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長期存在和發展政治基礎:近代以來在反抗外來侵略斗爭中形成的愛國主義精神現實條件: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各地區資源條件和發展的差異
(四)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權利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區的內部事務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權利宗教信仰自由的權利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按照傳統風俗習慣生活及進行社會活動的權利自治安排、管理、發展經濟建設事業,自主發展教育、科技、文化等其他各項權利
中華民族大團結
葉淺予1953六、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一)基層民主它是我國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各階層人士,在城鄉基層政權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基層自治組織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權利。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的民主權利,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具有全體公民廣泛參與的特點。
(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性質1.它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性工作2.它是一種最廣泛的民主3.它是人民當家作主最有效、最廣泛的途徑
(三)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內容1.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2.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和自我監督3.對干部實行民主監督(四)基層民主自治體系(主要實現形式)
1.農村村民委員會
2.城市居民委員會
3.企事業單位職工代表大會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基本形式:農村村民委員會過程: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發展于80年代,普遍推行于90年代性質:村民自治是廣大農民直接行使民主權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務,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本制度主要內容: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
湖南望城新康鄉村民在田間投票選舉當地村委會
西安村民投票罷免村主任選村官基本形式:居民委員會法理:1982年寫入憲法,1989年制定《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性質:是中國城市居民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是在城市基層實現直接民主的重要形式城市社區民主政治建設
過程:正在由點到面、由大城市到中小城市、由東部地區向西部地區推進,以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設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文明祥和的新社區北京市第六屆居委會選舉
性質:是保證職工對企事業單位實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制度法理:憲法、全民所有制企業法、勞動法、工會法、全民所有制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條例過程:改革開放以來,在推行民主管理、協調勞動關系、保障和委會職工合法權益、推進企事業單位改革、發展與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企事業單位職工
代表大會制度建設基層民主政治需要不斷完善(海口賄選案)案例海口市查處賄選案第三節建設社會主義
法治國家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一二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法律是根高壓線,誰碰上它誰觸電法律是個守護神,懲罰犯罪護好人區別:法制,是各種法律制度的統稱。它只是一種制度工具,可以存在于任何性質的國家中。法治,與人治相對,是指依法治理。這個“法”不是一般的“法”,而是反映了一種價值目標與人文關懷,追求公平正義,保障自由和民主權利的價值觀、原則和精神。因此,法治只存在于民主國家中。聯系:法制是法治的基礎和前提條件。要實行法治,必然要求完備法制,加強法制建設。法治法制一、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
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一)依法治國的性質依法治國,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目標。(二)依法治國理念的提出
建國初,毛澤東提出民主化建設思想。他親自領導并參加了我國第一部憲法的起草工作,指出“一個團體要有一個章程,一個國家也要有一個章程,憲法就是一個總的章程,是根本法.”1956年八大提出"由于社會主義革命已經基本完成,國家的主要任務已經由解放生產力變為保護和發展生產力,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強人民民主的法制,鞏固社會主義建設的秩序.國家必須根據需要,逐步地系統地制定完備的法律.一切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是人民的民主權利充分的受到國家的保護.”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提出一系列法制化治國思想1996年2月8日,江澤民在《堅持依法治國》的講話中提出:“依法治國,是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黨和政府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重要方針。”1997年,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寫入黨的十五大報告1999年,九屆人大二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把“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國家”正式寫入憲法。這是中國法治發展的里程碑。
(三)依法治國的內涵
1.基本概念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四)依法治國的重要意義依法治國是體現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第一,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有利于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第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第三,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客觀需要。第四,依法治國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二、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
(一)社會主義法制的性質社會主義法制是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通過國家政權所建立起來的法律制度和執法原則,是人民當家作主和治理國家的基本方法。(二)社會主義法制的基本要求有法必依執法必嚴有法可依違法必究基本
要求社會主義法制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核心執法必嚴——關鍵違法必究——保障違法必究,依法治國的保障改革開放以來法制建設的成就
全國人大于1982年修改了憲法,以后又有了四個憲法修正案。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了200多件現行有效的法律和200多件關于法律問題的決定。國務院制定了650多件現行有效的行政法規,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了7500多件現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制定了600多件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律體系框架已經建成,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基本實現了有法可依。
健全立法方式,實行民主立法有了新進展。2005年7月,《物權法(草案)》向社會征求意見。9月,全國人大常委舉行歷史上首次立法聽證會,就《個人所得稅法》修改聽取社會建議。2006年3月,《勞動合同法(草案)》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和建議,收到社會各界的14萬多條意見和建議。改革開放以來法制建設的成就北京交規立法聽證會廣東愛衛會立法聽證會上海道路橋梁管理立法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3-3編碼器1電子課件教學版
- 糧食倉儲企業綠色稅收政策考核試卷
- 玻璃管道生產考核試卷
- 油氣倉儲與能源安全風險管理體系構建策略研究考核試卷
- 殘疾人座車內飾設計與材料選擇考核試卷
- 游樂設施施工電氣安全知識考核試卷
- 電氣設備數字化設計與制造考核試卷
- 電機專利技術考核試卷
- 竹漿在紙品印刷適應性改進的技術研究考核試卷
- 紗線國際貿易的風險防范考核試卷
- 2025年湖南韶旅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全國統一高考英語試卷(新課標Ⅰ卷)含答案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保障性住房建設標準(正文)
- 檔案袋密封條模版
- 樁基托梁擋土墻施工方案
- 《中學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論》課程教學大綱
- 常用CMYK色值表大全
- 混凝土構件之梁配筋計算表格(自動版)
- 自制飲品操作流程
- 碳纖維預浸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用于立項備案
- T∕ACSC 01-2022 輔助生殖醫學中心建設標準(高清最新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