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孝寺淺析-實驗報告_第1頁
光孝寺淺析-實驗報告_第2頁
光孝寺淺析-實驗報告_第3頁
光孝寺淺析-實驗報告_第4頁
光孝寺淺析-實驗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驗報告一、實驗目的在對廣州部分中國傳統建筑和近代西式建筑進行實地觀測調研的基礎上,運用所學的中、外建筑史相關知識,通過比照分析來進一步認識中國傳統建筑的特色,作為課堂授課的延伸和有益補充。二、實驗要求選擇廣州現存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傳統建筑(重點建筑如:光孝寺、六榕寺、陳家祠和荔灣博物館內西關大屋等)和近代西式建筑(如:一德路圣心教堂、沙面建筑群等),在現場調研考察的基礎上進行比照研究。通過現場觀測、速寫、照片和測繪等方法,收集指定的觀測比較建筑的原始資料,并通過對收集資料的閱讀和整理,對建筑與環境、建筑結構與造型、建筑空間與功能(可結合使用狀況)等方面進行專項性的比較分析。三、實驗方案實地調研,收集原始資料,運用所學中、外建筑史的知識分析整理調研所得資料。(注重:現場觀測和調研、資料整理和分析討論的學習過程、分析圖的繪制等)四、問題與討論建筑如何立起來――基于(建筑/構件/節點等)的觀測分析1、從建構的視角考察中國傳統建筑;2、所選的觀測分析對象既可以是廣州若干中、外建筑(中西建筑的比較研究,但應該突出對中國傳統建筑的分析思考),也可以是某一傳統建筑單體,如:光孝寺、西關大屋等,或者中國傳統建筑中的某一結構單元/構件/節點等,如部分梁架、斗栱等;3、鼓勵進行不同觀測對象之間的比照分析和研究過程中的交流討論;4、要求實驗報告繪制相關的分析圖。光孝寺的精神空間摘要:走進光孝寺院中時,會有一種清幽、神圣并超然于世的感覺,尤其當走近大雄寶殿,看到其獨特而神圣佛教大堂時,這種感覺會達到了頂峰,這是在中國傳統宗教建筑中所特有的精神空間的感覺。這種空間是怎樣形成的?這種空間究竟對我們的影響到底有多大?還有什么類似的空間……關鍵詞:精神空間光孝寺比較在不久之前,我有幸到廣州四大名寺之一的光孝寺院參觀。光孝寺(見圖一)是廣州最古老的佛教寺廟,當然在光孝寺中的建筑也就是廣東最古老的佛教建筑了。但光孝寺中建筑最初并不是為建寺廟而建的,最初的光孝寺為南越王趙建德之故宅。三國時代,吳國虞翻謫居于此,世稱虞苑。虞翻在園里講學并種了許多頻婆樹和苛子樹,亦叫“苛林”。虞翻死后,舍宅為寺,名曰:“制止寺”。后來改名為“光孝寺。在廣州,光孝寺也可以堪稱寺院的最典型代表了。圖一走進光孝寺院中時,一種清幽、神圣并超然于世的感覺油然而生,尤其當走近大雄寶殿,看到其獨特而神圣佛教大堂時,這種感覺會達到了頂峰,記得上一次感到這種感覺是在西安的法門寺,這是在中國傳統宗教建筑中所特有的精神空間中的感覺。下面則是以從光孝寺的傳統佛教建筑中的不同元素中分析這種獨特的空間,意在發掘出這種可視可感的空間背后所隱藏的各種形成的原因,嘗試探究這種精神空間的文化內涵。地理區位與平面布局在歐洲,西方宗教建筑教堂(見圖二)一直都是城市的中心焦點,所以其地理上的位置一般都處于城市的中心,交通的樞紐。并且不難發現,在教堂前面一般都會有寬闊的廣場提供給市民游樂玩耍,并且在一些重要的節日慶祝圖二活動中,其中心地位就更加明顯了。在歐洲,基督教統治了人們的精神領域達幾千年之久,其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十分重要并且十分密切的角色,它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以至于其甚至在西方政治上一度起著十分重要的影響。與西方的宗教建筑不同,中國的傳統的宗教建筑寺廟是以一種不吃人間香火,隱遁于世的一種超然于世態度所處的。(見圖三)所以其地理區位一般都在比較隱蔽的山林之中,只有人們在有所求的時候才會到寺廟里去求神問卜。雖然光孝寺并不是在深山當中,而是在我國最繁榮的港口城市廣州之中,究其原因是當時佛教在迅速傳播時期一個富商“舍宅為寺”而成的。但在光孝寺中,依圖三然可以感受到它依然具有中國傳統寺廟中的一種清幽,超然脫俗的意境,也不失為一個脫離喧囂塵世的一片凈土。要建造出這種超脫的精神空間,這就不能不提及到光孝寺平面布局了。(見圖四)一般來說,在中國的具有一定規模的大佛寺中,其總體的平面組合布局形式都是有一定規律的:平面方形,以南北縱深中軸線來對稱組織空間。一般都是以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本寺主供菩薩殿—法堂—藏經樓來開展布置,光孝寺的總體平面布局就是以這種典型的布置來開展的,以至于人們一進入這種約定俗成的空間序列當中的時候,就從潛意識當中就會產生對宗教的一種肅敬而神圣的感覺。還有十分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光孝寺中環境的布局,在光孝寺里面,竹子,水池,參天古樹與寺廟里面的殿落、庭院、亭廊相互輝映并融為一體,人置身于其中時,會隨著這種優美和諧的環境一起流動,在不知不覺中流動到一個又一個神圣的空間當中,這是寺院環境給人造成的一種超然而忘我的感覺。并且我在光孝寺中還發現了一種有趣的環境空間布置形式,就是在寺廟中的大多數殿落大門正前方都會布置兩三棵較為高大的樹木,于建筑交通組織來說,這的確是不可理解的。當這種現象發生在中國傳統的宗教建筑寺廟當中時,這種布置確是高明至極,無論是從殿外走到殿外供拜,還是在殿內供拜完走出來,當這兩棵樹木出現在視線當中時,寺廟的給人的一種超然于世,神圣的感覺似乎一下子濃厚了許多,形成了一個簡單卻巧妙的過度空間。圖四室內空間特征在參觀光孝寺過程中,恰巧碰上了一場法事臥佛殿舉行,一群身穿黑僧袍的信徒口中不停地用梵語念佛經,那種神圣、虔誠的氣氛充滿了整個臥佛殿。把我身處在光孝寺中的感受提升到了極點,這種從室外到室內的感受升華只有在宗教建筑精神空間才能感受的,并且感受至深。大多數中國的古建都是單層的,寺廟的建筑也是如此。究其原因,木建筑在當時已經發展到比較完善成熟的,其用途的靈活,制作的方便使是中國的木建筑應用于各種不同的建筑類型當中,所以在寺廟建筑中也是普遍使用單層也就不難理解了。也就這樣,所以在寺廟建筑中的大體結構建造和布置形式也就和一般的古建差別就不大了,但是,既然可以定義其為寺廟建筑的話,其也一定具有異于一般的古建因素,這些因素也就成了形成這種特殊精神空間的關鍵因素了??臻g劃分在西方教堂中,多為單體布局,注重空間的圍合。尤其教堂的正廳空間當中,其使用了超人的尺度去建造出一個神圣,沉靜的高大寬敞的空間,給人一種至高無上的感覺。而在光孝寺的寺廟建筑確是另一種景象,中國宗教的意境崇尚自然,天人合一,所以其中的寺廟尺度單體上并不要求建筑上的高大體量,而都是以人的使用尺度去布置空間,并且高度更是按照該佛寺中佛像所需的高度去建圖五設,即使是高聳的佛塔也不是一同到頂的,在其中也不會有至高無上的感覺。寺廟中的大空間更加體現在其縱橫向的空間的布置上。為什么大空間主要體現在縱橫向的空間的布置上呢?究其原因,主要應該有兩點。其一大概是中國木結構的限制。(見圖五)由于抬梁式結構是在柱上擱置梁頭,梁頭上擱置檁條,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較短的梁,不斷地層疊而上的。所以在抬梁式木架構中可以采用跨度較大的梁,以減少柱子的數量,取得室內較大的空間,這是中國寺廟取得大空間的結構原因。圖六其二與中國宗教觀念中的宗教人倫觀念有關。(見圖六)中國有句俗語:拜得神多自有神庇佑。這里的不單單是指次數上的多,更是點明了中國宗教的一大特點,神明類型的眾多。這由于中國宗教天人合一,人神同在的宗教觀念,使中國佛教的神明也就像中國古代禮制一般地分封下來,并且有許多神明是個人做出杰出貢獻后由于人們的崇拜,被理想化后變成了人們的精神寄托,也就成了神明。也正是這個原因,空間上的布局就需要一個橫向的足夠大空間去容納地位相仿的神明了。至于縱向的空間布置則是有幾個橫向布置的殿落排列而成,在利用階梯,連廊,林蔭小道相互聯系起來的同時,也可以以其體量的大小,空間的位置,基地的高低去體現不同殿落之間的地位,在充分地體現相互聯系性和差別性的同時,也同時充分體現了的封建禮制的等級特點。這是中國寺廟需要大空間的宗教原因。圖六空間裝飾在光孝寺的寺廟的空間裝飾中,在寺廟外表裝飾使用了六鋪作雙昂的刷了朱紅漆的斗拱,不在屋頂和外墻面中的交接處整齊排列著。再加上隆重重檐歇山式屋頂和在它之上的正脊和垂脊上花紋和金色的吻獸和走獸裝飾,是寺廟建筑在外表上區別于一般的民間古建的主要因素,即使光孝寺是由古住宅建筑演變而成的,具有濃重的傳統的中國一般古建名居的氣息,但在不斷的演變的過程中,使其具有了中國古代大寺廟的韻味,這在其外表的裝飾已經可以充分感受得到。在光孝寺的大堂室內空間裝飾中,其中所有的架構構件,包括梁柱,斗拱,檁條等都被膝上了朱紅漆,一片紅色的海洋正正地占據了整個是視覺的上方,這種退后的朱紅色再加上由周圍通透的窗洞透射進來的泛白光使處于圖七室內被涂上金漆的佛像更加顯得耀眼和神圣。再稍微仔細地觀察,在墻面上還掛有一些用金漆而寫的經文牌匾,這種金漆的經文甚至出現在了室內的梁枋之上。使人從室外到室內的過程中,先是被室外的古典而隆重的中國式宗教建筑所感染暗示之后,隨后進入了更高層次的室內空間當中,面對被突出的金燦燦的佛像,使人從心靈上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一種對宗教的所特有的感受。這是只有在宗教建筑中所特有的精神空間。(見圖七)在這次對光孝寺的空間特征進行比較分析,發現在某一特定建筑類型中均具有其獨特的文化場所精神,而這種獨特的文化場所精神恰恰就是我們這些本土學習建筑的學子所要繼承和深究的文化之根。只有在這種不斷體驗與分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