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燃式內燃機的燃燒路徑與排放控制_第1頁
壓燃式內燃機的燃燒路徑與排放控制_第2頁
壓燃式內燃機的燃燒路徑與排放控制_第3頁
壓燃式內燃機的燃燒路徑與排放控制_第4頁
壓燃式內燃機的燃燒路徑與排放控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武漢理工大學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壓燃式內燃機的燃燒路徑與排放控制

武漢理工大學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授課人:劉丙善壓縮終點時未燃混合氣30002500200015001000500000,51,01,52,0過量空氣系數(shù)溫度K柴油機主要排氣污染物的形成條件

武漢理工大學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壓縮終點時未燃混合氣30002500200015001000500000,51,01,52,0過量空氣系數(shù)溫度K燃燒混合氣柴油機主要排氣污染物的形成條件

武漢理工大學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碳煙形成30002500200015001000500000,51,01,52,0過量空氣系數(shù)溫度K燃燒混合氣柴油機主要排氣污染物的形成條件

武漢理工大學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ppmNO5001006020碳煙形成30002500200015001000500000,51,01,52,0過量空氣系數(shù)溫度K燃燒混合氣柴油機主要排氣污染物的形成條件

武漢理工大學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ppmNO5001006020碳煙形成30002500200015001000500000,51,01,52,0過量空氣系數(shù)溫度K燃燒混合氣柴油機主要排氣污染物的形成條件

武漢理工大學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

武漢理工大學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課堂目標認識Φ-T圖(當量比-絕熱火焰溫度)1掌握改變燃燒路徑降低排放的途徑2了解柴油機低溫燃燒技術的研究進展3

武漢理工大學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課堂目標認識Φ-T圖(當量比-絕熱火焰溫度)1掌握改變燃燒路徑降低排放的途徑2了解柴油機低溫燃燒技術的研究進展3

武漢理工大學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Φ-T圖:研究柴油燃燒路徑的常用工具Φ-T圖含三島、一柱、一線,

Soot島、NOX島、CO/UHC氧化受限島位置固定不變。三島Soot生成區(qū)NOX生成區(qū)CO/UHC氧化受限油氣混合線初始著火區(qū)某油滴的傳統(tǒng)燃燒路徑-滯燃期滯燃階段:在到達著火溫度之前,燃油與進氣混合,當量比快速減小。

武漢理工大學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Soot生成區(qū)NOX生成區(qū)CO/UHC氧化受限滯燃期

武漢理工大學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某油滴的傳統(tǒng)燃燒路徑-急燃期急燃期:預混混合氣迅速燃燒,部分燃料熱能急速釋放;燃燒粗暴,進入Soot生成區(qū)。滯燃期急燃期Soot生成區(qū)NOX生成區(qū)CO/UHC氧化受限

武漢理工大學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某油滴的傳統(tǒng)燃燒路徑-緩燃期緩燃期:擴散火焰中缺氧燃燒產物繼續(xù)與氧混合釋放熱量,進入NOX生成區(qū)。滯燃期急燃期緩燃期Soot生成區(qū)NOX生成區(qū)CO/UHC氧化受限某油滴的傳統(tǒng)燃燒路徑-后燃期后燃階段:燃燒產物在燃燒室內部持續(xù)擴散,部分未燃碳氫和CO被繼續(xù)氧化。

武漢理工大學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Soot生成區(qū)NOX生成區(qū)CO/UHC氧化受限滯燃期急燃期緩燃期后燃期

武漢理工大學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NOX與Soot的“Trade-off”關系某重型柴油機A100工況:常規(guī)燃燒模式下,推遲主噴正時和提高噴油壓力不能解決NOX和Soot之間的矛盾。NOXSoot

武漢理工大學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課堂目標認識Φ-T圖(當量比-絕熱火焰溫度)1掌握改變燃燒路徑降低排放的途徑2了解柴油機低溫燃燒技術的研究進展3改變燃燒路徑降低排放的研究設想Soot生成區(qū)NOX生成區(qū)CO/UHC氧化受限延長滯燃期,抑制Soot生成量降低燃燒溫度,抑制NOX生成量

武漢理工大學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改變油氣混合線油氣混合線的位置主要取決于工質的溫度,可變配氣相位是有效的實現(xiàn)方法。Soot生成區(qū)NOX生成區(qū)CO/UHC氧化受限調節(jié)油氣混合線著火區(qū)可變配氣相位可變壓縮比進氣中冷調節(jié)

武漢理工大學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改變初始著火區(qū)初始著火區(qū)的位置取決于燃料活性,添加劑、燃料重整和混合是有效方法。Soot生成區(qū)NOX生成區(qū)CO/UHC氧化受限改變初始著火區(qū)著火區(qū)十六烷值改進劑燃料重整混合燃料

武漢理工大學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改變絕熱火焰溫度改變燃燒溫度是降低NOX和Soot排放的關鍵,EGR和低溫燃燒是常用的方法。Soot生成區(qū)NOX生成區(qū)CO/UHC氧化受限調節(jié)絕熱火焰溫度推遲噴油廢氣再循環(huán)低溫燃燒

武漢理工大學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課堂目標認識Φ-T圖(當量比-絕熱火焰溫度)1掌握改變燃燒路徑降低排放的途徑2了解柴油機低溫燃燒技術的研究進展3理想的燃燒路徑

武漢理工大學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Soot生成區(qū)NOX生成區(qū)CO/UHC氧化受限高效清潔燃燒區(qū)1500K<T<2200K當量比Φ

<2SICIHCCILTC均質壓燃,低溫燃燒燃燒過程不可控PCCI…PPCPCIHCCI與CI相結合,EGR負荷受限提高燃燒全歷程的混合速率,并控制缸內的燃燒溫度。燃燒相關概念的演繹

武漢理工大學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濃度、溫度分層有助于控制HCCI燃燒過程和放熱過程。基于純柴油的組合燃燒路徑基于雙燃料的RCCI燃燒路徑拓寬負荷范圍的低溫燃燒研究路徑

武漢理工大學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From:Prof.Dr.-ingSpicher:SI-Gasexchangeandmixtureformation,M276DE35Engine(奔馳S級轎車)From:F.Altenschmidtetal:TheSparkIgnitionEngineoftheFuture,Strasbourg20114缸GDI(奧迪轎車)來自汽油機的啟發(fā)

武漢理工大學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在柴油機典型的轉速范圍內,可以依據(jù)負荷采用不同的燃燒模式。SICIHCCILTC均質壓燃,低溫燃燒燃燒過程不可控PCCI…PPCPCIHCCI與CI相結合,EGR負荷受限典型低溫燃燒高密度低溫燃燒預混低溫燃燒負荷拓展,覆蓋全工況中等負荷高負荷低負荷組合燃燒模式

武漢理工大學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組合模式降低NOX和Soot排放的出發(fā)點典型低溫燃燒通過高EGR降低燃燒溫度和氧濃度來降低NOX排放;通過高EGR率降低燃燒溫度,抑制碳煙生成。高密度-低溫燃燒通過適當EGR率、進氣門晚關和高充量密度降低燃燒溫度來降低NOX排放;通過增強燃氧混合率降低碳煙生成率,提高燃燒后期的碳煙氧化率來降低碳煙。預混低溫燃燒通過海量EGR率、多段噴油,降低氧濃度抑制火焰溫度,降低NOX排放;通過降低著火時刻的燃氧當量比避開碳煙生成區(qū)。

武漢理工大學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基于雙燃料的RCCI燃燒模式柴油直噴進入缸內,而易揮發(fā)、活性低的燃料預噴進入進氣道,形成均質混合氣;柴油發(fā)揮引燃作用。適宜進氣道噴射的燃料:汽油、甲醇、乙醇、天然氣等。通過兩種燃料的比例、燃料的噴射正時、EGR率的綜合控制,獲得期望的燃燒速率和溫度,解決NOX與Soot及油耗之間的矛盾。

武漢理工大學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燃油供給示意燃燒模式與能量流IMEP=9bar;轉速相同:RCCI燃燒損失增大,但排氣及冷卻帶走熱量減少,轉化為有用功的熱量明顯提升。1.Staples,etc.AnExperimentalInvestigationintoDieselEngineSize-ScalingParameters.2.Hardy,etc.AStudyoftheEffectsofHighEGR,HighEquivalenceRatio,andMixingTimeonEmissionsLevelsinaHeavy-DutyDieselEngineforPCCICombustion.3.Hanson,etc.OperatingaHeavy-DutyDirect-InjectionCompression-IgnitionEnginewithGasolineforLowEmissions.4.Hanson,etc.AnExperimentalInvestigationofFuelReactivityControlledPCCICombustioninaHeavy-DutyE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