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虛擬物應作為法律關系客體_第1頁
2023年虛擬物應作為法律關系客體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4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虛擬物應作為法律關系客體一、虛擬物作為法律關系客體的必要性網絡中的虛擬財產應否受法律保護?法學界人士對此似乎并沒在意筆者近年來一直深思著這一問題有記者在“17173〞網站的一個壇里看到不少玩家在此買賣網絡中的各種物品。以?奇跡?為例一顆用來提升“人〞裝備等級的“祝福寶石〞售價25元一根“復活杖〞售價125元……而“人〞的全套高級裝備或者一個高等級的賬甚至可以賣到上萬元。……一些技術高手編寫黑客程序專門在網絡上盜竊玩家的賬和碼進而盜取里面的虛擬物品放在網絡上叫賣。……但大陸地區目前還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來保護玩家的權益他們要么“打碎牙齒和血吞〞自認倒霉從頭再來;要么只能選擇永遠分開這個“傷心地〞。顯然虛擬物應當受到法律的保護而我法的空白已成燃眉之急。虛擬物的調整納入法治軌道有如下理由:(一)、宏大的社會財產關系急需法律調整據統計資料說明2002年中國網絡的用戶到達807.4萬人產值到達9.1億元為2001年的187.6。同年網絡給電信業務、IT行業、傳媒出版等相關行業帶來的直接收入達119.3億元為網絡產值的13.1倍。2003網絡繼續保持高速增長規模有可能超過20億元。據IDC的數據到2006的網絡規模將到達83.4億元。如此宏大的社會財產關系沒有法律的調整其可能帶來的社會經濟秩序的紊亂可想而知。(二)、合法的體育工程急需法律調整2003年11月18日于舉行的“中國數字體育互動平臺〞啟動儀式上中國奧委會副何慧嫻士宣布“體育總已正式批準電子競技為我國正式開展的第99個體育工程〞。合法的體育工程必須法律的保護。就目前的情況看行業的混亂情況非常嚴重如網絡的私產被盜根本達不到“互聯網犯罪〞的程度;物價等部門又存在著對“虛擬財產〞價值上的肓區。這些都因為法律的滯后。網絡這項體育工程能否得到安康開展?關鍵在于能否得到法律保護和調整。(三)、將虛擬物作為一項財產已為世界許多認可有關專家指出立法一直是困擾行業了開展的主要問題從去年至今已經有很多網絡用戶為了計回自己的合法權益而訴諸法律。盜實際上與盜竊信譽碼一樣是一種行為。據理解目前在韓國、等興旺已經針對這種網絡上的盜竊行為制定了專門的法律。如在韓國玩家在中丟了東西一般會向那么協助警方調查。我國首例“虛擬財產〞失竊案于2003年12月18日在北京海淀區宣判法庭認為虛擬設備雖然并不在現實存在但仍可認定為一種無形財產具有價值含量。這說明我國理中已認識到法律對虛擬物保護的必要性。二、虛擬物的法律特征何謂虛擬物?按字面理解虛者假也;擬者模擬也。?現代漢語詞典?解釋虛擬有兩層意思一是指不符合或不一定符合的假設的;二是指虛構。虛擬物作為一個詞來源于英語cyberspace(電腦空間)又稱為thevirtualmunity(虛擬世界),指存在于network(網絡)中的與現實世界相對的一個空間概念。目前對虛擬物并沒有確切的定義。筆者認為可將虛擬物描繪為:指存在于網絡世界中、具有一定社會意義并具有一定價值的虛構的網絡物。比方某某中一把“寶劍〞、一支“〞、一架“戰斗機〞等等網絡愛好者或迷可以數千元買賣某個虛擬的物。虛擬物終究屬于法律性質有法律特征?以下試從虛擬物與有體物及智力成果的比較中探究一二。三、虛擬物與有體物的聯絡與區別法律關系客體的物傳統觀念認為作為法律關系客體的物指在法律關系中能作為財產權利對象的物品或者其他物質財富。民法上的物指可以為民事主體所直接支配和利用并能滿足人類消費和生活需要的物質資料。依羅馬法以來的通說有體物指具有形體、占據空間并可以為人感知的物。它具有如下一些特征:1、有體物首先是自然的物它是有形體并占據空間有固體、液體和氣體的自然區別。2、人的身體以體的任何組成部均不是物。3、人力可以控制、有必要控制的物。當然作為物質交換的物還應具有價值。如何理解物質?說過“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于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復寫、攝影、反映。〞說得簡單點物質就是存在于人的意識之外的客觀實在。虛擬物與傳統民法上的物相比它也具有以下特征一是都是指人身以外的東西二是都可以滿足人為消費和生活上的需要(虛擬物僅能滿足人生活上、精上的需要)三是都能為人類所支配。虛擬物與物一樣也具有價值虛擬物并非玩家毫無代價、隨意可獲得的玩家不僅花費了大量時間很多時候還要花錢來購置。此外也可以一定價格賣出。當然虛擬物并不完全具備有體物的法律特征。虛擬物與有體物的區別就在于:前者是網絡世界里的東西并不是一種物質而傳統民法上的物僅指具有物質形態的物屬于物理學上的物質。這也是虛擬物與有體物的根本區別。四、虛擬物與智力成果的聯絡與區別智力成果即腦力勞動的產物或結果。這是一種精財富有的需有物質表現形式有的不需物質表現形式。智力成果屬于的客體作為客體的智力成果包括哪些?在1967年通過的?建立世界組織公約?的第二條對客體的范圍作了比較明確的規定:“應當包括有關以下各項的權利:(1)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2)表演藝術家的表演以及唱片和播送節目;(3)人類在一切活動領域里的創造;(4)科學發現;(5)工業品外觀設計;(6)商標、效勞標記以及廠商名稱和牌;(7)制止不正當競爭。〞此外在七十年代初人們就開場討計算機軟件的法律保護問題。計算機軟件既具有與著作權保護對象相似的表達形式又具有工業產權客體才具備的實用性或功能性。從上列客體看虛擬物與所列第2-7項的權利客體大相徑庭與項狹義的著作權客體有何聯絡?虛擬物與智力成果相比其共同之處在于:第一、都是人類勞動的成果第二、都具有無形性必需要有物質載體來表現其形式所謂載體就是指智力勞動成果所依附的、并使該成果得以為人所感知的有形物體。當然兩者的區別就在于:前者表現為一種特殊的“物〞是可以看得見卻摸不著的物屬于勞動的結果;而后者往往表現為勞動的、技術或過程。虛擬物與狹義著作權客體中的計算機軟件是否有關??著作權法?第三條第(8)項計算機軟件包括程序和文檔。?計算機軟件保護?第三條對相關用語進展了定義計算機程序:指為了得到某種結果而可以由計算機等具有信息處理才能的裝置執行的代碼化指序列或者可被自動轉換成代碼指序列的符化指序列或者符化語句序列文檔:指有自然語言或者形式化語言所編寫的文字資料和圖表用來描繪程序的內容組成、設計、功能規格、開發情況、測試結果及使用如程序設計說明書、流程圖、用戶手冊等。顯然虛擬物的特征與計算機軟件沒有任何相似之處。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虛擬物并不是智力成果它也應屬于智力成果的一種載體真正的客體是該虛擬物的軟件技術資料。比方一把虛擬的寶劍在電腦世界里它是看得見的“物〞而設計、制造該寶劍的過程那么看不出來應該說該寶劍的設計、制造過程包含著智力成果。五、對虛擬物的立法建議法律關系客體是指法律關系中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哪些對象可以成為法律關系的客體?理界對此并無定主要有兩要素說、三要素說、四要素說和多要素說。三要素說認為法律關系客體有物、智力成果和行為兩要素說那么否認“行為〞是法律關系客體。四要素說那么認為還有一類如生命、安康、聲譽等。多要素說認為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多樣性的它包括物、行為、著作和創造等智力成果以格和身份等。⑧筆者認為多要素說與四要素說并沒有本質性區別四要素說中的生命、安康、聲譽等與多要素說中的人格和身份都可歸入人身利益因此如今比較通行的法律關系客體包括:物、行為、智力成果、人身利益。法律關系的客體隨著人類社會消費力的進步、人類改造自然力的增強其范圍也會逐漸擴大。假設跨出傳統民法的目光用法理學的目光來看法律關系客體我們將首先看到法律所保護的各種利益均為法律關系客體。筆者認為虛擬物應當屬于一種新型的法律關系客體它作為一種客觀存在于人們生活中的具有某種價值的“物〞并不以人的意志或法律專家的認可為轉移必須由法律予以標準。如何標準虛擬物?根據?民法通那么?第五章的規定將民事權利的種類劃分為:財產所有權和與財產所有權有關的財產權、債權、人身權、虛擬物與現有的各種權利客體都不完全吻合相比較而言與物權的客體的共同點為多因此可以將虛擬物歸入物權保護的范圍作為與有體物并列的一種的權利客體。梁慧星負責起草的物權法草案第十條物的定義〕本法所稱物指可以為人力控制并具有價值的有體物。可以為人力控制并具有價值的特定空間視為物。人力控制之下的電氣亦視為物。筆者認為該條之后可再增加一句“網絡世界中的虛擬物視為物〞。文章來源:中顧法律網(法律咨詢就上中顧法律網〕內容總結

〔1〕虛擬物應作為法律關系客體

一、虛擬物作為法律關系客體的必要性

網絡中的虛擬財產應否受法律保護

〔2〕如此宏大的社會財產關系沒有法律的調整其可能帶來的社會經濟秩序的紊亂可想而知

〔3〕合法的體育工程必須法律的保護

〔4〕就目前的情況看行業的混亂情況非常嚴重如網絡的私產被盜根本達不到“互聯網犯罪〞的程度

〔5〕的第二條對客體的范圍作了比較明確的規定:“應當包括有關以下各項的權利:(1)文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