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氣危害及風險防控_第1頁
氮氣危害及風險防控_第2頁
氮氣危害及風險防控_第3頁
氮氣危害及風險防控_第4頁
氮氣危害及風險防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氮氣危害及風險防控第一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一、氮氣窒息事故案例2006年1月1日,由于天然氣原料供應不足,合成氨裝置停車,系統進行吹掃、置換,并充氮保護。2月19日,合成氨車間在對裝置檢查過程中,發現火炬系統部分伴熱管線有凍堵泄漏情況。(一)事件經過第二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

2006年2月20日上午,建設集團化建公司所屬球罐公司經理馬×等4名員工,按照甲醇分公司合成氨車間要求,到該裝置檢查火炬系統伴熱管線凍堵泄漏情況,在查看臥式阻火器水封罐蒸汽伴熱管線時,發現水封罐地坑內存有約500mm深的積水,又查看臥式阻火器水封罐內是否有泄漏。10時20分左右,拆卸開水封罐人孔蓋后,球罐公司項目副經理余×在既不知道罐內有何介質,又沒有檢測分析的情況下,違章進入罐中,當即暈倒在罐內。在人孔處的技術員趙×發現余×暈倒后,立即下到罐內救人,隨即暈倒在罐內。此時在罐上的馬×大喊快救人,并拿起繩子又進入罐內救人,也暈倒在罐內。電焊工史×見狀立即跑去找人,撥打了“120”和“119”電話,并向上級有關部門進行匯報。一、氮氣窒息事故案例第三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

消防隊員和120救護人員將馬×等3人從罐內救出,搶救無效死亡,經法醫鑒定,3人均為氮氣窒息死亡。一、氮氣窒息事故案例第四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二)事故原因分析

臥式阻火器水封罐內充滿氮氣,造成進入罐內馬×、余×、趙×窒息并迅速昏迷,導致死亡。1、直接原因一、氮氣窒息事故案例第五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2、間接原因(1)裝置系統吹掃、置換并充氮保護后,臥式阻火器水封罐內充滿氮氣,施工單位項目副經理余×違反《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及執行標準》中“進入容器、地溝等有限空間內進行施工作業,作業前應對易燃、易爆、有害氣體進行分析并辦理作業許可證,與容器相連的管道應采取隔離措施。作業時應佩戴相應的防護用具,配備足夠的照明,并設專人監護。”的規定,在未對罐內介質進行檢測,沒有采取防護措施的情況下,違章進入罐內作業。(2)出現險情后,未采取有效措施情況下盲目進罐施救,導致事故擴大。一、氮氣窒息事故案例第六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3、管理原因(1)臨時性檢維修項目生產組織混亂,安全責任不清。合成氨車間對這次臨時性的檢維修項目沒有按照正常的檢維修項目安排任務,沒有下達書面檢維修項目任務通知單,沒有對現場進行技術交底,也沒有告知安全注意事項。施工單位施工作業前未編制“兩書一表”,建設單位也沒有對施工單位的施工方案及“兩書一表”進行審查。一、氮氣窒息事故案例第七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2)施工單位規章制度執行不嚴格。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對施工作業過程中存在的危害沒有進行識別、評估,未采取有效的風險控制和削減措施。沒有執行“進入容器、地溝等有限空間內進行施工作業,作業前應對易燃、易爆、有害氣體進行分析并辦理作業許可證。”的規定,在沒有采取防護措施的情況下作業。(3)對職工安全培訓不到位。針對性的安全培訓不到位,相關安全知識欠缺。由于對施工作業現場的情況不了解,對罐內介質情況不明,進罐作業和救援過程中都沒有采取正確的防護措施。一、氮氣窒息事故案例第八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二、氮氣危害及風險分析(一)氮氣危害

大氣中的含量占

78.12%;氮氣無色、無味、無嗅、無毒;不能維持生命;化學性質不活潑,惰性氣體;比空氣稍輕(比重為0.97)——氮氣性質第九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氮氣危害的途徑氮氣侵入人體的途徑為吸入。空氣中氮氣含量過高(氧氣濃度下降到19.5%以下時),使吸入氧氣分壓下降,引起缺氧窒息;進入缺氧環境,動脈內的血液會在5-7秒內降到過低水平;接下來10-12秒人將暈厥;2-4分鐘內得不到氧氣及時補給將會造成死亡;吸入一口高濃度氮氣(氮氣濃度大于90%

)就會發生慘劇(可迅速導致人員出現昏迷、呼吸心跳停止而致死亡。)二、氮氣危害及風險分析第十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缺氧的影響與癥狀表氧氣(%體積)影響與癥狀23.5最高“安全含量”(大部分氧氣檢測器的高位報警通常為23.5%)21一般情況下空氣中的氧氣濃度19.5最低“安全含量”(大部分氧氣檢測器的低位報警通常為19.5%)15-19缺氧的最初征兆。努力工作的能力降低。身體方面可能會產生某些早期癥狀,例如冠狀動脈,肺及循環系統出現問題。12-14呼吸加速,脈搏跳動劇烈,肌肉協調能力降低,知覺和判斷力下降。10-12呼吸急促,幾乎失去判斷力,嘴唇發紫。8-10精神迷亂,昏厥,失去知覺,臉色蒼白,嘴唇發紫,惡心,嘔吐,身體無法自由移動。6-86分鐘-50%死亡可能性8分鐘-100%死亡可能性4-640秒后昏迷,痙攣,呼吸停止,死亡。二、氮氣危害及風險分析第十一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二、氮氣危害及風險分析

吸入濃度不太高的氮氣時,可能引起胸悶、氣短、疲軟無力,繼而有煩躁不安、極度興奮、亂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態不穩,可能進入昏睡或昏迷狀態。

暴露于氮氣危害環境中的人員,在出現明顯征兆或癥狀之前,其生命可能已處于危險狀態,應立即脫離現場,移送至空氣新鮮處,并迅速進行醫療救護。

第十二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二)氮氣風險分析二、氮氣危害及風險分析1、打開含氮氣裝置人孔的風險第十三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你能看見或聞到隱形殺手嗎?不能!那么你如何保證進入的安全性?密閉空間進入許可證是必須的!進入前你準備采取什么防范措施?你是否攜帶便攜式氣體檢測器(當氧氣濃度低于19.5%時會發出警示)?你有看護人員嗎?你是否知道不戴呼吸設備而探向人孔時就會被N2征服?二、氮氣危害及風險分析第十四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容器將會缺氧缺氧區氮氣吹掃在用氮氣吹掃的容器/配管外面,氮氣會形成缺氧區。

氮氣吹掃不要將你的頭置于打開的人孔里僅僅將頭置于缺氧區內-而不是整個身體,就會使你窒息。人員必須遠離可能缺氧的人孔外部區域二、氮氣危害及風險分析第十五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

案例1:一名分包商雇員(未戴呼吸設備或安全帶)進入反應器頂部的隔離區,試圖幫助進入受限空間的看護人員將里面的直梯拿出。結果很不幸,他被人孔周圍的缺氧環境征服,人直接掉入反應釜內。沒有維持呼吸所必需的氧氣,任何人要活著走出反應釜都是不可能的!

案例2:一工藝操作員在從反應釜取樣(氣體)的過程中,在氮氣吹掃的情況下,敞開的人孔使操作人員窒息,繼而死亡。在離人孔6米的第二層料盤找到尸體。二、氮氣危害及風險分析第十六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2、臨時受限空間的風險外部區域的缺氧狀態會因任何形式的防護罩或帳篷而加劇。二、氮氣危害及風險分析第十七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二、氮氣危害及風險分析

容器底部周圍的裙座必須看作是一個要求許可證的受限空間。缺氧環境氮氣泄漏技術員連接馬達時幾乎窒息反應器裙座密封連接未完全上緊沸騰床循環泵加氫反應釜的催化劑已清空正用氮氣吹掃第十八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二、氮氣危害及風險分析——臨時受限空間的死亡事故

工藝塔停止操作轉入維修階段,塔已經過清洗,正在進行氮氣吹掃,有幾個人孔打開著。兩個有經驗的工人在檢查遠處人孔的法蘭面是否產生應力裂縫。他們將染料噴在法蘭上,用黑光驗證懷疑有裂縫的地方。此時,陽光明媚,和風吹絮。他們在法蘭上面搭起了油布防護罩,但不知是為了在使用著色滲透劑時擋住風或為了便于黑光檢驗。油布罩形成的封閉空間不久就充滿了氮氣,兩個人都窒息暈倒。一個死了,另一個因為暈倒時臉朝向金屬格柵,可以吸入維持生命所需的充分的氧而僥幸活了下來。第十九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二、氮氣危害及風險分析3、在含有氮氣的管道上作業的風險缺氧區域

在正在氮氣吹掃的管線上作業時必須小心:如更換閥門;更換管件;8字盲板換向;安裝或拆除整個盲板等等。第二十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二、氮氣危害及風險分析一名技術人員重新安裝閥門和管節時不幸倒下,參見圖示虛線。事故技術人員面部正對著有氮氣排出的法蘭。第二十一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二、氮氣危害及風險分析4、其它風險分析(1)氮氣環境下,對使用爆炸性氣體濃度檢測儀(可燃氣體測爆儀》測量讀數的準確性產生影響。(2)氮氣和空氣混用的危險連接之前,未對空氣管線系統檢查或確認。對空氣管線系統被隔離并用作氮氣總管的情況未及時溝通。

(3)液氮的危險。皮膚接觸液氮可致凍傷。產生極端低溫,引起霜凍,使設備裂開,輪胎爆裂。在常壓下汽化產生氮氣過量,可使空氣中氧分壓下降,引起缺氧窒息。第二十二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三、氮氣危害防控措施(一)氮氣窒息急救實例搶救經驗1、吸入氮氣后至就診前20~35分鐘的受害者尚有救治可能;2、氮氣窒息者均由缺氧引起,搶救的關鍵是爭分奪秒地改善機體缺氧狀態,鞏固自主呼吸,保持呼吸道通。3、救離氮氣環境后必須立即給予吸氧,可先用常壓面罩給氧(在工廠中可以用正壓式供氧儀給氧)。第二十三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二)生產過程中可采取的防控措施三、氮氣危害防控措施1、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加強崗位操作技能培訓,避免因誤操作導致設備損壞和管道閥門泄漏而引發事故;2、對崗位工人進行安全知識教育,使其了解、掌握氮氣的理化性質、事故預防及應急措施;3、根據生產實際情況制定窒息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加強演練以提高崗位工人事故應急救援能力和救援水平,并根據工藝變化和人員變動適時進行修訂,使預案具有可操作性;第二十四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4、在可能發生氮氣泄漏的危險場所懸掛安全警示標識,嚴禁無關人員進入該區域;5、在可能發生氮氣泄漏的危險場所,加設強制通風裝置,以減少氮氣聚集;6、嚴格執行作業票制度;7、在可能發生氮氣泄漏的危險場所中作業前,先制定完善的作業方案;并報備安全科室審核通過后再作業;三、氮氣危害防控措施第二十五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三、氮氣危害防控措施8、不得將純氮氣排放至通風不暢的空間;氮氣的生產、使用現場和操作室等要保持通風換氣良好,并定期分析周圍大氣的含氧量,保證其濃度不低于18%;9、控制室操作人員要加強對壓力、流量等參數的監控,以便及時發現氮氣泄漏情況并及時得到有效控制;10、在可能發生氮氣泄漏的危險場所中作業前,必須將待檢修設備與生產系統可靠隔絕,經強制置換并分析合格(氧含量>18%),落實好安全措施后方可進行作業。在不可能置換完全的情況下,作業人員必須使用正壓式氧氣呼吸器,正確攜帶CO、O2檢測儀,并設專人監護;在可能發生氮氣泄漏的危險場所中,嚴禁佩戴過濾式呼吸器作業。第二十六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三、氮氣危害防控措施——在受影響的區域設置警告系統,通告和圍護推薦的惰性氣體區域安全標志

在通往充有惰性氣體區域的所有通道上以及距離該區域一定距離的地方,應安放安全標志、繩、膠帶或其它固定屏障,并確保空間無論在何種風向條件及開口狀態下在屏障外的人員都不會受正在使用中的惰性氣體的窒息影響。第二十七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三、氮氣危害防控措施(三)作業區域氣體濃度的監測1、使用便攜式的檢測儀,當氧氣濃度在臨界狀態時將報警。通常,氣體檢測器的報警級別為19.5%(低O2報警)和23.5%(高O2報警)。2、進入之前,首先用繩子把監測器送入容器檢測氧含量。3、沒有穿戴空氣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