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種植技術】五項措施加強冬小麥田間管理_第1頁
【農業種植技術】五項措施加強冬小麥田間管理_第2頁
【農業種植技術】五項措施加強冬小麥田間管理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農業種植技術】五項措施加強冬小麥田間管理

目前正值冬小麥出苗、分蘗、長根的重要時期,也是培育冬前壯苗、構建適宜群體的關鍵時期。日前,農業部小麥專家指導組就近期降溫雨雪天氣對小麥的影響進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強冬前小麥田間管理應抓好五項措施。專家指出,近期低溫雨雪天氣緩解了旱情,補充了土壤水分,增加了土壤墑情,有利于小麥安全越冬。但降雪降溫時間比常年明顯提早,涉及范圍大,為歷年同期少見,對冬小麥正常生長造成一定影響。一是麥苗生長受阻。寒潮降溫和持續低溫延緩了小麥葉片出生、分蘗發生和根系生長進程,個別苗弱、秸稈還田整地差、土壤孔隙大及部分前期缺墑麥田出現輕度凍害,葉尖青枯并逐漸發黃。即使未受凍害的小麥,生長速度也受到很大影響,如果持續低溫,將造成冬前分蘗不足。二是部分弱苗遭受凍害。由于降溫時間比常年偏早,小麥尚處于幼苗期,葉片較嫩,抗寒能力差,一些弱苗遇強寒潮天氣易遭受凍害。同時,葉片受凍減小了光合作用面積,加上光照不足,影響生長和分蘗節營養物質積累,對抗寒越冬不利。三是影響晚播麥形成壯苗。部分晚播小麥出苗緩慢、出苗不齊,群體不足,影響產量。針對近期降溫和雨雪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專家提出,應抓住未來十多天氣溫回升及冬前有限的時機,立足早管、細管,以促蘗長根、塑造群體、防止凍害、培育壯苗為重點,切實加強冬前小麥田間管理。1.查苗補種,疏密補稀在適宜地區,對斷壟15厘米以上的地方及時補種經浸種催芽的同品種種子或疏密補稀。補苗后踏實澆水,確保麥苗成活。2.中耕鎮壓,控旺促壯冬前對麥田中耕劃鋤,尤其是在每次降雨或澆水后適時中耕保墑,破除板結,彌實裂縫,滅除雜草,減少水分蒸發,促根蘗健壯生長,增強麥苗抗旱抗凍能力。對群體過大、過旺的麥田,可采取深中耕斷根、鎮壓、噴施植物生長抑制劑等措施控旺轉壯,預防冬季強降溫后麥苗發生凍害,保苗安全越冬。3.因苗制宜,運籌肥水對底肥施用不足,有缺肥癥狀的麥田,或受凍較重、葉片嚴重枯黃的麥田,在冬前分蘗期每畝施尿素5~7公斤,底肥沒施磷肥的要氮磷肥配合施用。對底肥充足、群體適宜、生長正常和土壤墑情適宜的麥田,冬前一般不施肥澆水。對黃淮冬麥區和北部冬麥區本次雨雪較少、缺墑的麥田仍應澆冬水。對秸稈還田、旋耕播種、土壤懸空不實的麥田必須冬灌。對地力差、底肥不足、群體較小、長勢差的弱苗麥田,可在立冬至小雪期間澆冬水,結合澆水施尿素5~7公斤,促進生長。對一般壯苗麥田,可在日平均氣溫降至5℃左右時(11月底至12月初)澆好越冬水,澆水后及時中耕松土,保墑增溫。對無澆水條件的丘陵旱地麥田,如果底肥不足,應趁冬前雨雪天后施用速效化肥,同時用糞、草覆蓋,保苗安全越冬。4.化學除草,防治病蟲11月中下旬小麥分蘗期重點搞好麥田化學除草工作,同時加強對地下害蟲的查治。5.清溝理墑,排水降漬長江中下游麥區開好麥田一套溝,排水降漬,防止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