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釜沉舟》教學設計_第1頁
《破釜沉舟》教學設計_第2頁
《破釜沉舟》教學設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臨武縣第一屆中小學青年教學競賽教學片段設計表臨武縣第五完全小學學校組別小學科目語文教學片段標題:破釜沉舟學情分析:學生通過近五年的學習,對語文學科的學習比較感興趣,基礎知識掌握比較扎實,平時能主動地進行課外閱讀,開展一些語文課外實踐活動,但班級中也有個別學生由于低年級時的基礎不扎實,以致于現在的成績很不理想。教學目標:1.學習《破斧沉舟》。2.理解故事內容,懂得做事情一定要下定決心,義無反顧的道理。教學重難點: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教學過程:一、導入1、搶答成語同學們,我們來開展看圖說成語故事的搶答賽活動,搶答成功者將獲得一面紅旗。2、揭示課題今天,讓我們一起學習歷史成語故事《破釜沉舟》3、課題質疑釜是鍋的意思,舟是船的意思,那“破釜沉舟”的意思就是把鍋砸爛,把船沉到水下,讀了課題,愛動腦筋的孩子會產生什么問題?(是誰要把鍋砸爛,把船沉到水下?他為什么要把鍋砸爛,把船沉到水下?)把我們的掌聲送給這些愛動腦筋的孩子。二、自主學習1、那就讓我們走進古戰場,感受一場氣吞山河的大戰吧。(播放課文情境朗讀)2、現在,我們就知道指揮這一場大戰的將領是項羽了吧。(項羽,中國古代著名將領和政治人物,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曾經寫過“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詩句,這正是他人生的寫照。3、老師還有幾個問題想向你們請教:(1)項羽為什么要用破釜沉舟之計?(2)項羽是怎樣破釜沉舟的?(3)用這一計策的結局如何?(4)你覺得項羽是個怎樣的人?你們能幫幫我嗎?請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三、分析課文同學們,你們幫老師解決問題了嗎?老師現在想聽聽你們的高見:(1)請A組代表匯報,師點評:如果能用自己的話概一下就更好了,讀了故事的起因,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故事的時間:秦朝末年;地點:巨鹿;交戰的雙方:秦軍和楚軍,秦軍勢力大,兩軍勢力懸殊,20萬對兩萬。為了激勵將士、堅定信心,項羽下達了最有氣魄的軍令——破釜沉舟。(2)面對如此嚴峻的局面,項羽是怎么做的呢?請B組匯報:毅然把畏縮不戰的宋義殺了,進攻秦軍,砸鍋、沉船、燒帳篷。師點評:你的概括能力很強,非常棒。讓我們齊讀2-3自然段來感受楚軍的英勇氣概,感受項羽的人格魅力。(3)項羽下令把所有的鍋碗全都砸了,這下就沒有熱飯吃了;把所有的船都沉了,這下就沒有退路了;把軍營的帳篷全都燒毀了,這下休息的地方也沒有了,全軍將士只隨身攜帶三天干糧沖向秦軍,此時,楚軍有了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勇氣和決心,能不取勝嗎?生回答:秦軍抵擋不住,大敗而逃,趙王的軍隊得救了。師:狹路相逢勇者勝,楚軍在項羽的帶領下,一舉扭轉了戰局,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大敗秦軍,救援了趙國,至此,巨鹿之戰畫上了圓滿的句號。(4)你認為項羽是個怎么樣的人?生:有膽量、有氣魄、敢想、敢做、敢為的人。師:那就讓我們齊讀課文,再一次感受項羽的人格魅力。三、拓展延伸1、討論:“破釜沉舟”一定可以取勝嗎?談談自己的見解。生1:能,狹路相逢勇者勝。生2:不能,項羽下的軍令分明是把他們往絕路上逼,他們會不戰而敗,自動投降。師:破釜沉舟的計謀要想獲得成功,是需要一定條件的,那就是他的士兵要有足夠的勇氣,懂得將帥的用心,否則,即使破釜沉舟,也未必成功,甚至會適得其反。2、“破釜沉舟”這則成語故事,給了我們什么啟示?你們能用書中的話來說一說嗎?生:比喻那種下定決心,不惜一切代價,一干到底,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做法。師:請同學們用雙橫線劃記,并做上批注,先全班讀,再男生讀,接著女生讀,最后一齊背誦。師:同學們,一個人的潛力是無可估量的,只要下定了決心,死不后退,就能激發出勢不可擋的力量,老師希望你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