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influenza課件_第1頁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課件_第2頁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課件_第3頁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課件_第4頁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蘭州市城關區疾控中心傳防科流行性感冒(influenza)蘭州市城關區疾控中心傳防科【內容】?概述?病原學?流行病學?發病機理?臨床表現?并發癥?實驗室檢查?診斷與鑒別診斷?治療?預防【內容】?概述?病原學?流行病學?發病機理?臨床表現?并發癥概述主要特點:1.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2.有顯著的全身中毒癥狀(發熱、劇烈頭痛、全身酸痛)3.輕微的呼吸道癥狀4.傳染性強,可發生大流行概述主要特點:1.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2.有顯著病原學流感病毒屬正粘液病毒,80-120nm球形顆粒,單股RNA病毒,有三層結構為單鏈核糖核酸蛋白:具有型的特異性分為A、B、C三型(A—甲型流感病毒,B—乙型流感病毒,C—丙型流感毒)里層中層無特殊意義血凝素(H):15亞型主要H1、H2、H3神經氨酸酶(N):9亞型主要N1、N2外層病原學流感病毒屬正粘液病毒,80-120nm球形顆粒,單股R流行性感冒influenza課件超微結構1.流感病毒顆粒外膜為脂質雙層結構。2.由兩型表面糖蛋白覆蓋。3.其核心是單鏈核糖核酸。超微結構1.流感病毒顆粒外膜為脂質雙層結構。2.由兩型表面糖病原學流感病毒易發生變異:常見甲型抗原漂移抗原轉換變化較大,頻率低,新的強毒株相對變化小,頻率高,累及效應,新的流行株病原學流感病毒易發生變異:常見甲型抗原漂移抗原轉換變化較大,流行病學傳染源:病人、隱性感染者、無慢性帶病毒者。傳播途徑:呼吸道經空氣飛沫傳播。普遍易感,暫時免疫。⑴.易引起流行和大流行,多見冬季,主要發生在學校、單位、工廠及公共娛樂場所人群聚集的地方,一次流行持續約6-8周。⑵.甲型、乙型——流行丙型——散發人群易感性:流行特點:流行病學傳染源:病人、隱性感染者、無慢性帶病毒者。傳播途徑:發病機制:流感病毒主要通過空氣中的病毒顆粒人人傳播。流感病毒侵入呼吸道的纖毛柱狀上皮細胞進行復制,借神經氨酸酶的作用從細胞釋放,在侵入其他柱狀上皮細胞引起變性、壞死與脫落。并發肺炎時充血、水腫,肺泡內含有纖維蛋白和滲出液,呈現支氣管肺炎改變。發病機制:流感病毒主要通過空氣中的病毒顆粒人人傳播。流感病毒潛伏期:幾小時,最長不超過3天。1.發病急,全身中毒癥狀重2.呼吸道癥狀較輕3.病程較短4-7天嬰幼兒、老年或原有基礎病、機體免疫狀態低下的人。病情持續發展,高熱不退,劇烈咳嗽,血性痰,呼吸困難及發紺,心肝腎衰竭,肺部羅音;X線可見肺部陰影等一系列肺炎表現。痰培養陰性,易分離出流感病毒,抗菌治療無效,多于5-10天內死于呼吸、循環衰竭。癥狀輕,2-3天臨床表現典型流感:肺炎型流感:輕型流感:潛伏期:幾小時,最長不超過3天。1.發病急,全身中毒癥狀重2并發癥病原學呼吸系統:細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細菌性肺炎肺外:1.Reye(瑞氏)綜合癥(臟器脂肪浸潤引起的以腦水腫和肝臟功能障礙為特征的一組綜合癥。死亡率高)2.中毒性休克3.中毒性心肌炎4.中毒性心包炎并發癥病原學呼吸系統:細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細菌性肺炎肺外:1實驗室檢查血常規:血白細胞正常或下降流感病毒的抗體:血凝抑制試驗、補結、ELSA等抗原鼻咽部、氣管分泌物或組織培養病毒分離(確診):實驗室檢查血常規:血白細胞正常或下降流感病毒的抗體:血凝抑制診斷1.流行病學:流行期間一個單位或地區出現大量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或醫院門診上感病人明顯上升。2.臨床表現:急性起病、有高熱、全身中毒癥狀重,呼吸道癥狀較輕微。診斷1.流行病學:流行期間一個單位或地區出現大量上呼吸道感染診斷?3.實驗室檢查1)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淋巴細胞增高2)從病人鼻咽分泌物中分離到流感病毒3)恢復期血清抗體效價4倍以上增高4)呼吸道上皮細胞病毒抗原檢查陽性5)鼻咽分泌物經敏感細胞增殖1代后呈抗原陽性6)可用RT-PCR檢測病毒核酸診斷?3.實驗室檢查1)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淋巴細胞增高診斷分類????1)臨床診斷病例: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2)確診病例: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實驗室病原學檢查中2、3、4、5任一條。診斷分類????1)臨床診斷病例: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2)確鑒別診斷1.普通感冒:多種病毒引起,多為散發,起病較慢,上呼吸道癥狀明顯,全呼吸道卡他,是以鼻咽部卡他癥狀為主要表現。成人多為鼻病毒引起,次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薩奇病毒等。起病較急,初期有咽干、咽癢或燒灼感,發病同時或數小時后,可有噴嚏、鼻塞、流清水樣鼻涕,2~3天后變稠。可伴咽痛,有時由于耳咽管炎使聽力減退,也可出現流淚、味覺遲鈍、呼吸不暢、聲嘶、少量咳嗽等。一般無發熱及全身癥狀,或僅有低熱、不適、輕度畏寒和頭痛。檢查可見鼻黏膜充血、水腫、有分泌物,咽部輕度充血。如無并發癥,一般5~7天痊愈。鑒別診斷1.普通感冒:多種病毒引起,多為散發,起病較慢,上呼鑒別診斷?2.流感傷寒型鉤體病:夏秋季多發,有疫水接觸史,臨床除發熱外,腓腸肌壓痛,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壓痛,實驗室檢查可通過顯凝實驗檢測抗體,若抗體效價為1:400以上增高,考慮該病,通過血培養可診斷。鑒別診斷?2.流感傷寒型鉤體病:夏秋季多發,有疫水接觸史,鑒別診斷?3.鏈球菌性咽炎該病咽部紅腫,扁桃體腫大,有膿性分泌物,頜下淋巴結腫大,WBC中性粒細胞增高,血培養(+)。鑒別診斷?3.鏈球菌性咽炎該病咽部紅腫,扁桃體腫大,有膿性鑒別診斷?4.其它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如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感染要通過病原學檢查來區別。5.支原體肺炎也要通過病原學檢查來區別。鑒別診斷?4.其它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如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感染治療對癥治療:包括解熱鎮痛藥物和支持治療。但兒童患者應避免應用阿司匹林,以免誘發致命的Reye綜合癥。治療并發癥:抗病毒治療:離子通道M2阻滯劑金剛烷胺甲型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奧司他韋甲乙型治療對癥治療:包括解熱鎮痛藥物和支持治療。但兒童患者應避免應預防控制傳染源隔離患者切斷傳播途徑加強環境消毒,減少公眾集會及集體娛樂活動保護易感人群藥物預防:金剛烷胺甲型奧司他韋甲乙型接種疫苗:全病毒滅活疫苗裂解疫苗亞單位疫苗預防控制傳染源隔離患者切斷傳播途徑加強環境消毒,減少公眾集會流行性感冒influenza課件流行性感冒(influenza)蘭州市城關區疾控中心傳防科流行性感冒(influenza)蘭州市城關區疾控中心傳防科【內容】?概述?病原學?流行病學?發病機理?臨床表現?并發癥?實驗室檢查?診斷與鑒別診斷?治療?預防【內容】?概述?病原學?流行病學?發病機理?臨床表現?并發癥概述主要特點:1.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2.有顯著的全身中毒癥狀(發熱、劇烈頭痛、全身酸痛)3.輕微的呼吸道癥狀4.傳染性強,可發生大流行概述主要特點:1.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2.有顯著病原學流感病毒屬正粘液病毒,80-120nm球形顆粒,單股RNA病毒,有三層結構為單鏈核糖核酸蛋白:具有型的特異性分為A、B、C三型(A—甲型流感病毒,B—乙型流感病毒,C—丙型流感毒)里層中層無特殊意義血凝素(H):15亞型主要H1、H2、H3神經氨酸酶(N):9亞型主要N1、N2外層病原學流感病毒屬正粘液病毒,80-120nm球形顆粒,單股R流行性感冒influenza課件超微結構1.流感病毒顆粒外膜為脂質雙層結構。2.由兩型表面糖蛋白覆蓋。3.其核心是單鏈核糖核酸。超微結構1.流感病毒顆粒外膜為脂質雙層結構。2.由兩型表面糖病原學流感病毒易發生變異:常見甲型抗原漂移抗原轉換變化較大,頻率低,新的強毒株相對變化小,頻率高,累及效應,新的流行株病原學流感病毒易發生變異:常見甲型抗原漂移抗原轉換變化較大,流行病學傳染源:病人、隱性感染者、無慢性帶病毒者。傳播途徑:呼吸道經空氣飛沫傳播。普遍易感,暫時免疫。⑴.易引起流行和大流行,多見冬季,主要發生在學校、單位、工廠及公共娛樂場所人群聚集的地方,一次流行持續約6-8周。⑵.甲型、乙型——流行丙型——散發人群易感性:流行特點:流行病學傳染源:病人、隱性感染者、無慢性帶病毒者。傳播途徑:發病機制:流感病毒主要通過空氣中的病毒顆粒人人傳播。流感病毒侵入呼吸道的纖毛柱狀上皮細胞進行復制,借神經氨酸酶的作用從細胞釋放,在侵入其他柱狀上皮細胞引起變性、壞死與脫落。并發肺炎時充血、水腫,肺泡內含有纖維蛋白和滲出液,呈現支氣管肺炎改變。發病機制:流感病毒主要通過空氣中的病毒顆粒人人傳播。流感病毒潛伏期:幾小時,最長不超過3天。1.發病急,全身中毒癥狀重2.呼吸道癥狀較輕3.病程較短4-7天嬰幼兒、老年或原有基礎病、機體免疫狀態低下的人。病情持續發展,高熱不退,劇烈咳嗽,血性痰,呼吸困難及發紺,心肝腎衰竭,肺部羅音;X線可見肺部陰影等一系列肺炎表現。痰培養陰性,易分離出流感病毒,抗菌治療無效,多于5-10天內死于呼吸、循環衰竭。癥狀輕,2-3天臨床表現典型流感:肺炎型流感:輕型流感:潛伏期:幾小時,最長不超過3天。1.發病急,全身中毒癥狀重2并發癥病原學呼吸系統:細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細菌性肺炎肺外:1.Reye(瑞氏)綜合癥(臟器脂肪浸潤引起的以腦水腫和肝臟功能障礙為特征的一組綜合癥。死亡率高)2.中毒性休克3.中毒性心肌炎4.中毒性心包炎并發癥病原學呼吸系統:細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細菌性肺炎肺外:1實驗室檢查血常規:血白細胞正常或下降流感病毒的抗體:血凝抑制試驗、補結、ELSA等抗原鼻咽部、氣管分泌物或組織培養病毒分離(確診):實驗室檢查血常規:血白細胞正常或下降流感病毒的抗體:血凝抑制診斷1.流行病學:流行期間一個單位或地區出現大量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或醫院門診上感病人明顯上升。2.臨床表現:急性起病、有高熱、全身中毒癥狀重,呼吸道癥狀較輕微。診斷1.流行病學:流行期間一個單位或地區出現大量上呼吸道感染診斷?3.實驗室檢查1)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淋巴細胞增高2)從病人鼻咽分泌物中分離到流感病毒3)恢復期血清抗體效價4倍以上增高4)呼吸道上皮細胞病毒抗原檢查陽性5)鼻咽分泌物經敏感細胞增殖1代后呈抗原陽性6)可用RT-PCR檢測病毒核酸診斷?3.實驗室檢查1)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淋巴細胞增高診斷分類????1)臨床診斷病例: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2)確診病例: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實驗室病原學檢查中2、3、4、5任一條。診斷分類????1)臨床診斷病例: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2)確鑒別診斷1.普通感冒:多種病毒引起,多為散發,起病較慢,上呼吸道癥狀明顯,全呼吸道卡他,是以鼻咽部卡他癥狀為主要表現。成人多為鼻病毒引起,次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薩奇病毒等。起病較急,初期有咽干、咽癢或燒灼感,發病同時或數小時后,可有噴嚏、鼻塞、流清水樣鼻涕,2~3天后變稠。可伴咽痛,有時由于耳咽管炎使聽力減退,也可出現流淚、味覺遲鈍、呼吸不暢、聲嘶、少量咳嗽等。一般無發熱及全身癥狀,或僅有低熱、不適、輕度畏寒和頭痛。檢查可見鼻黏膜充血、水腫、有分泌物,咽部輕度充血。如無并發癥,一般5~7天痊愈。鑒別診斷1.普通感冒:多種病毒引起,多為散發,起病較慢,上呼鑒別診斷?2.流感傷寒型鉤體病:夏秋季多發,有疫水接觸史,臨床除發熱外,腓腸肌壓痛,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壓痛,實驗室檢查可通過顯凝實驗檢測抗體,若抗體效價為1:400以上增高,考慮該病,通過血培養可診斷。鑒別診斷?2.流感傷寒型鉤體病:夏秋季多發,有疫水接觸史,鑒別診斷?3.鏈球菌性咽炎該病咽部紅腫,扁桃體腫大,有膿性分泌物,頜下淋巴結腫大,WBC中性粒細胞增高,血培養(+)。鑒別診斷?3.鏈球菌性咽炎該病咽部紅腫,扁桃體腫大,有膿性鑒別診斷?4.其它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如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感染要通過病原學檢查來區別。5.支原體肺炎也要通過病原學檢查來區別。鑒別診斷?4.其它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如副流感病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