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專題培訓課件_第1頁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專題培訓課件_第2頁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專題培訓課件_第3頁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專題培訓課件_第4頁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專題培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家長會議程2、班主任授課——父母是孩子的榜樣3、優秀家長代表發言——談教子經驗4、優秀學生代表發言——談學習經驗1、學校領導做家長學校開學動員講話5、家長與老師互動家長會議程2、班主任授課——父母是孩子的榜樣3、優秀家長代表1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2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這句話是非常正確的,因為孩子從剛懂事的時候,看到的,聽到的,模仿的都是我們做父母的行為,所以父母的日常行為和語言深刻影響著孩子,以后也就變成了孩子的習慣,可見,父母的語言和行為多么重要。為了教育孩子,父母應該特別注意自己的行為規范,不能把錯誤的、不良的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傳染給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這句話是非常正確的,因為孩子3父母最易給孩子做出的五個壞榜樣父母最易給孩子做出的五個壞榜樣4生活中,家長最容易把以下5個壞習慣傳染給孩子,如果你有以下的壞習慣,就要提高警惕了,因為你會在潛移默化中給孩子樹立不良的榜樣的。一起來看看吧,給自己先打個預防針。生活中,家長最容易把以下5個壞習慣傳染給孩子,如果你5父母壞榜樣一:遇事先追究責任,而不是解決問題。父母壞榜樣一:6案例1:東東和小朋友在小區里追逐,踢球。東東不小心把球扔到鄰居房子的窗戶上,把玻璃打得有裂痕了。東東很害怕,于是急急忙忙跑回家告訴媽媽。誰知道,媽媽聽了后,直接問:“你確定是你打壞的嘛?會不會是其他小朋友打壞的?”當東東確定地告訴媽媽是自己打壞的,東東媽媽反而不高興,還不斷的責罵東東又打壞東西,老是給自己添麻煩。其實,東東是想找媽媽幫忙想辦法解決問題的。案例1:7點評:東東媽媽的行為會給孩子留下不好的印象,是在潛移默化中告訴孩子,遇事先追究責任,而不是解決問題。這樣,也打破了東東本身的想法(做錯事要先想辦法解決),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點評:8支招:無論孩子做什么事情,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所在,怎樣解決;等事情解決完畢,再跟孩子分析哪里錯了,以后要怎么做才對。這樣孩子不僅樂于接受,還會學會遇事要先解決問題,而不是埋怨,追究責任。支招:9父母壞榜樣二:沒有耐心聽孩子講話父母壞榜樣二:10案例2:媽媽和丁丁在奶奶家吃飯,丁丁盯著干炸帶魚,伸手搶過一大塊,可是不小心弄掉在地上。于是,丁丁媽媽就責備他說:“你這孩子怎么總是毛手毛腳的?”丁丁說:“地上的帶魚不是我弄的……”丁丁媽媽頓時火冒三丈了,大聲地說:“丟塊帶魚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你居然當著這么多人的面撒謊,我平時是怎么教你的,你氣死我了……”

幸好有奶奶的勸解,不然丁丁媽媽肯定要責罰丁丁了,而那頓飯也吃的寡淡無味,不歡而散。案例2:11點評:很多家長老是責罵孩子沒耐心,不愿意聽自己的話,其實家長自己也要好好反省,自己是不是總是喜歡打斷孩子的話呢?這樣孩子也會學家長,變得很沒耐心的。在大人眼中,孩子小小年紀是不需要“有面子”的,只要犯錯了就可以當眾責罰。其實,孩子在建立自我認同的同時,自尊心也就建立起來。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既要理解,也要照顧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家長當眾批評孩子,甚至打罵孩子,會讓孩子覺得丟人,漸漸地,孩子就不愿意向家長表露心聲,抵觸家長的教育。點評:12支招:從孩子1歲左右開始,家長就要學會耐心地聽孩子把話說完、表達清楚,這不僅是鼓勵孩子說話,鍛煉孩子的語言能力,開發孩子的言語智商,也是表明家長充分地信任孩子。支招:13父母壞榜樣三:在沒有了解全部事情的狀況下做出結論父母壞榜樣三:14案例3:一位年輕的媽媽帶著她六歲的兒子和年邁的父親去郊外踏青,大家都走累了,有點口渴,于是這位年輕的媽媽就拿出兩個蘋果,給兒子,叫他拿給外公一個??珊⒆幽玫竭@兩個蘋果后,各咬了一口。見到孩子這樣,媽媽心理很不是滋味,兒子平時很乖巧的,怎么現在變得那么自私啊,她擔心父親責怪自己沒有把兒子教育好……“媽媽”,兒子好象有話要說,但看見媽媽瞪著自己,于是將想講的話又咽回肚子里去了。案例3:15

外公看到孩子欲言又止的樣子,就問孩子:“告訴外公,為什么要把兩個蘋果都咬上一口呢?”孩子滿臉童真的回答:“因為我想把最甜的一個給外公”。媽媽聽了心里一悅:如果不是父親問了孩子最后一句話,那她將在沒有了解兒子最純潔的想法時,扼殺了孩子最無暇的童真。

16點評:很多家長都會一見到孩子做事情的表面現象就妄下結論,認為孩子這樣做是好的或壞的,接著就責罵孩子。卻不知道孩子這樣做是有原因的,只是還沒來得及說出來,或者想等會再說??墒牵议L的“急性子”卻忽視了事情的全部,只看到一點。還好,這位家長沒預先責罵孩子,不然真會扼殺孩子的童真。點評:17支招:遇事先等等,不要著急,要了解事情的全部真相再下判斷,這是大人常說的,也是不少家長教育孩子的。可是,當家長面對孩子時,總是在沒了解事情的全部就做出結論,以偏概全了。其實,家長可以等等,看看孩子的表現再做決定,或者可以直接問孩子為什么這樣做,聽聽孩子的想法,或許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支招:18父母壞榜樣四:很少從自己身上找問題父母壞榜樣四:19案例4:

6歲的小杰,爸爸做翻譯,小杰爸爸經常會向幼兒園請假帶孩子出去應酬。去年孩子上小學了,以為上學也是可以“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的,于是小杰每天找各種理由不去學校,家長當然是不會答應的。每當小杰不想去上學時,父母就拿出一大堆理由去責罵小杰,也沒跟小杰說明小學必須上學的原因,而是直接把矛頭指向小杰的任性。案例4:20點評:小杰不想上學,父母就直接把矛頭指向小杰,而不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其實是家長沒有做好幼小銜接工作,也沒跟小杰及時說明上幼兒園和上小學的區別,才會讓小杰產生了誤解。其實,除了調整作息等行為上的準備外,家長更要重視孩子心理上的準備,學習環境改變了,但孩子還不能完全理解,為什么以前可以隨意請假,現在怎么就不行了?如果心理上不能及時調整,孩子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

點評:21支招:很多時候孩子的問題是父母沒有及時發現和糾正而逐漸累積而成的,比如說當父母看到孩子翹二郎腿,或者說話輕佻、做事沒大沒小,就直接責罵孩子的壞習慣,其實孩子是跟大人學習的。孩子年紀小,認知能力還不強,父母在做某些事情前,可以跟孩子打個招呼,或者解釋一下,這樣孩子就會慢慢理解,不會對突然的變化產生抵觸情緒。支招:22同時,當孩子出現某些問題時,父母不要直接認為是孩子錯了,孩子的有些問題,其實是父母潛移默化中造成的。父母要先冷靜下來,思考是否自己的原因讓孩子變成這樣,再從孩子身上找到突破口一起解決問題。同時,當孩子出現某些問題時,父母不要直接認為是孩子錯23父母壞榜樣五:總把自己放在正確的位置上去評價別人父母壞榜樣五:24案例5:豆豆依照范畫畫好后,在動物旁邊加了一團黑色,豆豆媽媽問:“這是什么亂七八糟的東西?”豆豆回答:“影子。”豆豆媽媽責備道:“誰叫你畫的?范畫上哪有影子?”豆豆呆呆地的點了點頭,順從地涂抹了影子。當豆豆自己畫畫時,把花草樹木、白云太陽圖上不同的顏色,豆豆媽媽就說:“不對,白云是白色,不是藍色的,你怎么那么笨?。 ?/p>

案例5:25點評:常受責備的孩子會感到自卑和恐懼,不再喜歡畫畫。每次繪畫時,總是邊畫邊用手遮掩著自己的作品,或是遲遲不敢動筆,甚至拒絕畫畫。而歸根結底,是家長總是喜歡用自己認為正確的思維、或者把自己放在一個正確的位置去評價別人。這樣子,會打亂孩子的思維發展,不利于孩子智力開發的。點評:26支招:孩子做事總有自己的一套邏輯思維原因,家長不要輕易下結論判斷,而是可以先聽聽孩子的理由,如果孩子實在是錯了,可以用委婉的方式給孩子糾正。如果家長直接說:“這是錯的!”孩子慢慢地就不敢嘗試更多,思維也會禁錮。有時候,家長認為是對的,未必真的全部是對的。支招:27

父母如何成為孩子的好榜樣?

父母如何成為孩子的好榜樣?28

父母應該為孩子營造一個愛學習,求上進的家庭氛圍。孩子們一般喜歡并尊重有文化、有教養、好學上進、作風民主、舉止文明、與人關系和諧的家長。特別是家長的學習興趣,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興趣,從而間接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孩子生長在充滿學習氣氛的壞境中,很容易萌發一種自發學習的需要,以至于形成千金難買的自覺學習的行動。因此,家長應熱愛學習,形成學習的家風,以自覺的言行熏陶子女。試想,如果家長經常約朋友打牌、閑聊,甚至帶著孩子外出打牌、讓孩子圍著牌桌到深夜12點,處于這類環境下的孩子怎么可能安心學習呢?

父母應該為孩子營造一個愛學習,求上進的家庭29

擺正對學校、老師的態度。家長應多向孩子講訴一些自己對學校的美好向往和記憶,而不要說自己當年是怎么不愿意上學等,努力培養孩子對學校的感情,使孩子愿意上學、喜歡上學。

擺正對學校、老師的態度。家長應多向孩子30

家長還要注意在家用完東西就放回原處,發揮好榜樣作用,以培養孩子用完東西放回原處的習慣。這不僅會使學習壞境保持整潔有序,而且可以節省尋找學習用品的時間。例如,在學習前把桌上與學習無關的東西都收干凈,只留下學習用品、書籍、作業本等,這樣既可避免其他東西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又有利于孩子舒適地寫作業。要求孩子在學習后將各種用品放回原處,再次學習時可方便拿取。否則,學習時到處尋找學習用品,既浪費時間,又影響學習情緒,妨礙腦力集中,降低學習效率,影響學業,嚴重的還有可能造成孩子注意力易分散。

家長還要注意在家用完東西就放回原處,發31

家長有時應抽空和孩子一起進行學習。家長可以閱讀一些書報雜志,一方面拓展自己的知識面,以便有與孩子交流的背景知識,另一方面可以以書中的某些內容為話題同孩子進行討論與交流,這對做孩子的榜樣、促進孩子學習、促進親子情感交流、防止“代溝”的產生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家長有時應抽空和孩子一起進行學習。家32

總之,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溫床,家長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我們每位家長都要時刻牢記,我們的一舉一動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做孩子的好榜樣,我們的孩子才會成龍、成鳳。

總之,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溫床,家長的言行33謝謝觀看!謝謝觀看!34

家長委員會名單:何旋何琪王振妃楊俊一鐘慧涵龍毅肖晨鄭濤周雨晗

家長委員會名單:35家長會議程2、班主任授課——父母是孩子的榜樣3、優秀家長代表發言——談教子經驗4、優秀學生代表發言——談學習經驗1、學校領導做家長學校開學動員講話5、家長與老師互動家長會議程2、班主任授課——父母是孩子的榜樣3、優秀家長代表36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37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這句話是非常正確的,因為孩子從剛懂事的時候,看到的,聽到的,模仿的都是我們做父母的行為,所以父母的日常行為和語言深刻影響著孩子,以后也就變成了孩子的習慣,可見,父母的語言和行為多么重要。為了教育孩子,父母應該特別注意自己的行為規范,不能把錯誤的、不良的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傳染給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這句話是非常正確的,因為孩子38父母最易給孩子做出的五個壞榜樣父母最易給孩子做出的五個壞榜樣39生活中,家長最容易把以下5個壞習慣傳染給孩子,如果你有以下的壞習慣,就要提高警惕了,因為你會在潛移默化中給孩子樹立不良的榜樣的。一起來看看吧,給自己先打個預防針。生活中,家長最容易把以下5個壞習慣傳染給孩子,如果你40父母壞榜樣一:遇事先追究責任,而不是解決問題。父母壞榜樣一:41案例1:東東和小朋友在小區里追逐,踢球。東東不小心把球扔到鄰居房子的窗戶上,把玻璃打得有裂痕了。東東很害怕,于是急急忙忙跑回家告訴媽媽。誰知道,媽媽聽了后,直接問:“你確定是你打壞的嘛?會不會是其他小朋友打壞的?”當東東確定地告訴媽媽是自己打壞的,東東媽媽反而不高興,還不斷的責罵東東又打壞東西,老是給自己添麻煩。其實,東東是想找媽媽幫忙想辦法解決問題的。案例1:42點評:東東媽媽的行為會給孩子留下不好的印象,是在潛移默化中告訴孩子,遇事先追究責任,而不是解決問題。這樣,也打破了東東本身的想法(做錯事要先想辦法解決),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點評:43支招:無論孩子做什么事情,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所在,怎樣解決;等事情解決完畢,再跟孩子分析哪里錯了,以后要怎么做才對。這樣孩子不僅樂于接受,還會學會遇事要先解決問題,而不是埋怨,追究責任。支招:44父母壞榜樣二:沒有耐心聽孩子講話父母壞榜樣二:45案例2:媽媽和丁丁在奶奶家吃飯,丁丁盯著干炸帶魚,伸手搶過一大塊,可是不小心弄掉在地上。于是,丁丁媽媽就責備他說:“你這孩子怎么總是毛手毛腳的?”丁丁說:“地上的帶魚不是我弄的……”丁丁媽媽頓時火冒三丈了,大聲地說:“丟塊帶魚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你居然當著這么多人的面撒謊,我平時是怎么教你的,你氣死我了……”

幸好有奶奶的勸解,不然丁丁媽媽肯定要責罰丁丁了,而那頓飯也吃的寡淡無味,不歡而散。案例2:46點評:很多家長老是責罵孩子沒耐心,不愿意聽自己的話,其實家長自己也要好好反省,自己是不是總是喜歡打斷孩子的話呢?這樣孩子也會學家長,變得很沒耐心的。在大人眼中,孩子小小年紀是不需要“有面子”的,只要犯錯了就可以當眾責罰。其實,孩子在建立自我認同的同時,自尊心也就建立起來。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既要理解,也要照顧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家長當眾批評孩子,甚至打罵孩子,會讓孩子覺得丟人,漸漸地,孩子就不愿意向家長表露心聲,抵觸家長的教育。點評:47支招:從孩子1歲左右開始,家長就要學會耐心地聽孩子把話說完、表達清楚,這不僅是鼓勵孩子說話,鍛煉孩子的語言能力,開發孩子的言語智商,也是表明家長充分地信任孩子。支招:48父母壞榜樣三:在沒有了解全部事情的狀況下做出結論父母壞榜樣三:49案例3:一位年輕的媽媽帶著她六歲的兒子和年邁的父親去郊外踏青,大家都走累了,有點口渴,于是這位年輕的媽媽就拿出兩個蘋果,給兒子,叫他拿給外公一個??珊⒆幽玫竭@兩個蘋果后,各咬了一口。見到孩子這樣,媽媽心理很不是滋味,兒子平時很乖巧的,怎么現在變得那么自私啊,她擔心父親責怪自己沒有把兒子教育好……“媽媽”,兒子好象有話要說,但看見媽媽瞪著自己,于是將想講的話又咽回肚子里去了。案例3:50

外公看到孩子欲言又止的樣子,就問孩子:“告訴外公,為什么要把兩個蘋果都咬上一口呢?”孩子滿臉童真的回答:“因為我想把最甜的一個給外公”。媽媽聽了心里一悅:如果不是父親問了孩子最后一句話,那她將在沒有了解兒子最純潔的想法時,扼殺了孩子最無暇的童真。

51點評:很多家長都會一見到孩子做事情的表面現象就妄下結論,認為孩子這樣做是好的或壞的,接著就責罵孩子。卻不知道孩子這樣做是有原因的,只是還沒來得及說出來,或者想等會再說??墒?,家長的“急性子”卻忽視了事情的全部,只看到一點。還好,這位家長沒預先責罵孩子,不然真會扼殺孩子的童真。點評:52支招:遇事先等等,不要著急,要了解事情的全部真相再下判斷,這是大人常說的,也是不少家長教育孩子的??墒牵敿议L面對孩子時,總是在沒了解事情的全部就做出結論,以偏概全了。其實,家長可以等等,看看孩子的表現再做決定,或者可以直接問孩子為什么這樣做,聽聽孩子的想法,或許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支招:53父母壞榜樣四:很少從自己身上找問題父母壞榜樣四:54案例4:

6歲的小杰,爸爸做翻譯,小杰爸爸經常會向幼兒園請假帶孩子出去應酬。去年孩子上小學了,以為上學也是可以“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的,于是小杰每天找各種理由不去學校,家長當然是不會答應的。每當小杰不想去上學時,父母就拿出一大堆理由去責罵小杰,也沒跟小杰說明小學必須上學的原因,而是直接把矛頭指向小杰的任性。案例4:55點評:小杰不想上學,父母就直接把矛頭指向小杰,而不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其實是家長沒有做好幼小銜接工作,也沒跟小杰及時說明上幼兒園和上小學的區別,才會讓小杰產生了誤解。其實,除了調整作息等行為上的準備外,家長更要重視孩子心理上的準備,學習環境改變了,但孩子還不能完全理解,為什么以前可以隨意請假,現在怎么就不行了?如果心理上不能及時調整,孩子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

點評:56支招:很多時候孩子的問題是父母沒有及時發現和糾正而逐漸累積而成的,比如說當父母看到孩子翹二郎腿,或者說話輕佻、做事沒大沒小,就直接責罵孩子的壞習慣,其實孩子是跟大人學習的。孩子年紀小,認知能力還不強,父母在做某些事情前,可以跟孩子打個招呼,或者解釋一下,這樣孩子就會慢慢理解,不會對突然的變化產生抵觸情緒。支招:57同時,當孩子出現某些問題時,父母不要直接認為是孩子錯了,孩子的有些問題,其實是父母潛移默化中造成的。父母要先冷靜下來,思考是否自己的原因讓孩子變成這樣,再從孩子身上找到突破口一起解決問題。同時,當孩子出現某些問題時,父母不要直接認為是孩子錯58父母壞榜樣五:總把自己放在正確的位置上去評價別人父母壞榜樣五:59案例5:豆豆依照范畫畫好后,在動物旁邊加了一團黑色,豆豆媽媽問:“這是什么亂七八糟的東西?”豆豆回答:“影子?!倍苟箣寢屫焸涞溃骸罢l叫你畫的?范畫上哪有影子?”豆豆呆呆地的點了點頭,順從地涂抹了影子。當豆豆自己畫畫時,把花草樹木、白云太陽圖上不同的顏色,豆豆媽媽就說:“不對,白云是白色,不是藍色的,你怎么那么笨??!”

案例5:60點評:常受責備的孩子會感到自卑和恐懼,不再喜歡畫畫。每次繪畫時,總是邊畫邊用手遮掩著自己的作品,或是遲遲不敢動筆,甚至拒絕畫畫。而歸根結底,是家長總是喜歡用自己認為正確的思維、或者把自己放在一個正確的位置去評價別人。這樣子,會打亂孩子的思維發展,不利于孩子智力開發的。點評:61支招:孩子做事總有自己的一套邏輯思維原因,家長不要輕易下結論判斷,而是可以先聽聽孩子的理由,如果孩子實在是錯了,可以用委婉的方式給孩子糾正。如果家長直接說:“這是錯的!”孩子慢慢地就不敢嘗試更多,思維也會禁錮。有時候,家長認為是對的,未必真的全部是對的。支招:62

父母如何成為孩子的好榜樣?

父母如何成為孩子的好榜樣?63

父母應該為孩子營造一個愛學習,求上進的家庭氛圍。孩子們一般喜歡并尊重有文化、有教養、好學上進、作風民主、舉止文明、與人關系和諧的家長。特別是家長的學習興趣,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興趣,從而間接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孩子生長在充滿學習氣氛的壞境中,很容易萌發一種自發學習的需要,以至于形成千金難買的自覺學習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