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漢市武鋼實驗學校2019-2020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 物理(人教版)含答案_第1頁
湖北武漢市武鋼實驗學校2019-2020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 物理(人教版)含答案_第2頁
湖北武漢市武鋼實驗學校2019-2020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 物理(人教版)含答案_第3頁
湖北武漢市武鋼實驗學校2019-2020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 物理(人教版)含答案_第4頁
湖北武漢市武鋼實驗學校2019-2020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 物理(人教版)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北武漢市武鋼實驗學校2019-2020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人教版)一、單選題下列數據與生活實際最不相符的是(A.正常人1min的脈搏數約為70次C.一支鉛筆的長度約為0.8m)B.普通中學生步行的速度約為1.2m/sD.人正常眨一次眼的時間約為0.2s在下列單位換算中,換算過程和結果都正確的是()A.3.01m=3010mm=301dmC.30min=30三60h=0.5hB.5.1km=5.1kmA.3.01m=3010mm=301dmC.30min=30三60h=0.5hD.30um=3X10-2mm=3X10-4dm3.小明同學用毫米刻度尺測物理課本的寬度,四次測量結果分別是:18.58cm、18.59cm、18.60cm、18.58cm,則物理課本的寬度應記作()A.18.58cmB.18.59cmC.18.588cmD.18.5875cm如圖記錄了甲、乙兩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時,在某段時間內的運動過程.關于甲、乙兩車的運動情況說法正確的是()甲010s20s30s40s沁:沁:椿%:r1III0300m600m900m1200mZo10s20s30s40s話:0200m450m750m1200m前10s內甲車運動的路程小于乙車運動的路程乙車到達450m處所用時間大于甲車到達此處所用時間乙車在做勻速直線運動甲、乙兩車在30s內的平均速度相同甲、乙兩物體先后從同地沿同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甲比乙后運動2秒,甲運動6秒時通過的路程為6米,此時甲、乙間的距離為2米,在圖所示a、b、c的三條圖線中,乙的s-t圖像是()可能是圖線b可能是圖線c一定是圖線a—定是圖線b甲、乙、丙三人各乘一個熱氣球。甲看到樓房勻速上升,乙看到甲勻速上升,甲看到丙勻速上升,丙看到乙下降。那么,從地面上看,甲、乙、丙的運動情況可能是()甲、乙勻速下降,v>v,丙勻速上升TOC\o"1-5"\h\z乙甲甲、乙勻速下降,vVv,丙停在空中乙甲甲、乙勻速下降,v>v,丙勻速下降,且v>v乙甲丙甲以上說法均不對7?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只有主人說出暗語時才能打開“聲紋鎖”,其辨別聲音的主要依據是音色回聲是聲音的反射現象,人能聽到回聲需要一定的條件在空氣中,只要物體振動,近旁的人就一定能夠聽到它的聲音在教室周圍植樹,是一種讓學生免除噪聲干擾的有效方法如圖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個活塞,用水蘸濕棉花后插入兩端開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發出悅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時,下列說法錯誤的是()哨音是由管內空氣振動產生的哨音是通過空氣傳到別人耳朵的向上推活塞時,吹出的哨音響度會變大向下拉活塞時,吹出的哨音音調會變低關于一頭牛的叫聲和一只蚊子的聲音特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牛的叫聲音調高,蚊子的聲音音調低牛的叫聲和蚊子的聲音音調一樣高,但是牛的叫聲響度大C?牛的叫聲音調高響度小,蚊子的聲音音調低響度大D?牛的叫聲音調低響度大,蚊子的聲音音調高響度小下列對圖中四幅圖的描述不正確的是乙圖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變響度乙圖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變響度丙圖道路兩旁的隔音墻是在傳播過程減弱噪聲丁圖B超檢查身體應用聲能傳遞信息如圖所示聲波的波形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音調相同的只有圖甲與圖乙圖甲與圖丁可能是同一樂器發出的聲音音調相同的只有圖甲與圖乙圖甲與圖丁可能是同一樂器發出的聲音D?圖甲與圖丁的音色相同下列一些關于生活中的熱現象及原因分析,正確的是()A.A.用冰袋給高熱病人降溫,原因是冰汽化要吸熱B.B.使用高壓鍋,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鍋內氣體壓強增大,液體沸點升高C.水沸騰時壺口冒出的“白氣”C.水沸騰時壺口冒出的“白氣”是空氣液化形成的D.衣柜里的樟腦丸變小了,原因是樟腦丸發生了熔化現象13.關于下列各幅圖中物態變化的說法錯誤的是()A.A.B.C.DB.C.D.丁圖:水蒸氣在寒冷的玻璃上凝華形成的花紋乙圖:將裝酒精的塑料袋口扎緊后放入熱水中發生的是酒精的汽化現象丙圖:清晨,蜻蜓和植物上的露珠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吸熱后形成的如圖甲所示,將冰塊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適量的鹽。用筷子攪拌大約半分鐘,用溫度計測量罐中冰與鹽水混合物的溫度,發現低于0°C,并仔細觀察發現在易拉罐底部出現了霜,如圖乙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出現白霜時,冰水混合物中冰的質量在變小白霜是空氣遇冷凝華形成的白霜的形成是吸熱過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低于0C,說明含有鹽的水凝固過程中溫度會降低如圖所示,是利用每秒閃光30次的照相機拍攝到的4個物體的閃光照片,箭頭表示物體運動的方向,其中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是()A.B.DA.B.D.如圖,一段青臧鐵路路基兩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細、咼約2米的鐵棒,它被稱之為“熱棒"。熱棒在路基下還埋有5米深,棒體是中空的,里面下端灌有液氨(未裝滿),它的作用是防止路基下方的凍土中的冰熔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當路基溫度降低時,氣態氨在熱棒的下端液化放熱當路基溫度降低時,液態氨在熱棒的下端汽化放熱當路基溫度上升時,氣態氨在熱棒的下端液化放熱當路基溫度上升時,液態氨在熱棒的下端汽化吸熱下列是關于“冰棒現象”的分析:①剝去包裝紙,冰棒周圍冒“白氣”,屬于液化現象;②剝去包裝紙,過一會兒,冰棒“流汗”,慢慢變小了,屬于汽化現象;③冰棒放入茶杯,杯子外壁會“出汗”,屬于液化現象;④剛從冰箱拿出來的冰棒,包裝紙上沾有白花花的“粉”,屬于凝固現象。以上說法中正確的是()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為了監督司機是否遵守限速規定,交管部門在公路上安裝了固定測速儀,如圖所示汽車向放置在道路中間的測速儀勻速駛來,測速儀向汽車發出兩次短促的超聲波信號?第一次發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經汽車反射回來的信號用時0.5s;第二次發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經汽車反射回來的信號用時0.3s.若發出兩次信號的時間間隔是1.8s,超聲波的速度是340m/s,貝%)測速儀IFA?汽車接收到第一次信號時,距測速儀170mB?汽車接收到第二次信號時,距測速儀102m汽車的速度是20m/s汽車的速度是18.9m/s二、填空題宋代詩人陳與義乘船出游時曾寫下一首詩:“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其中“云不動”、“云與我俱東”分別是以、(選填“榆堤”或“船”)為參照物.如圖所示,物體的長度為cm,溫度計示數為°C;秒表讀數為s.IIII三、實驗題某同學在做“水的沸騰”實驗時,裝置如圖所示:(b)(1)她在實驗中的錯誤是:(b)(1)她在實驗中的錯誤是:(3)(1)與甲音叉接觸的乒乓球一(2)在實驗中乒乓球起到的作用是(3)(1)與甲音叉接觸的乒乓球一(2)在實驗中乒乓球起到的作用是,這種研究方法叫做.(2)實驗中,她觀察到水在沸騰前和沸騰時氣泡上升的情況是不同的。如圖所示,—是水在沸騰前的表現;(2)時間(min)6789101112131415水溫(°C)9596979898989598989822.如圖所示,在物理課堂上當老師敲響乙音叉時。從記錄的數據來看,記錄中明顯錯誤的數據是第—分鐘時的數據,你的判斷依據是(填“會”或者“不會”)被彈開,這一現象既可以說明聲音可以通過-傳播,還能說明聲能傳遞(填“會”或者“不會”)被彈開,這是因為(3)若在月球表面進行此實驗,與甲音叉接觸的乒乓球(填“會”或者“不會”)被彈開,這是因為小明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從帶刻度的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圖中的圓圈是小車到達A、B、C三處時電子表的顯示(數字分別表示“小時:分:秒”)

TOC\o"1-5"\h\z該實驗測小車平均速度的實驗原理是。實驗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應(填“較小”或“較大”),其目的是。金屬片的作用。實驗前必須學會熟練使用電子表,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則會使所測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填“大”或“小”);從實驗數據可以看出小車在彳(選填“勻速”或“加速”或“減速”)直線運動。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小車通過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BC=m/s。在測量過程中,發現小車滑行的時間較難準確測得,可采取的一條措施。小麗選擇蜂蠟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態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設計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溫度計甲溫度計甲將裝有蜂蠟、海波的試管分別放在盛水的燒杯內加熱,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燈加熱,目的是為了使試管內的物質;試管放人盛有水的燒杯中加熱時,試管在水下的深度要適當.由圖可知,此處操作中“適當”的含義是TOC\o"1-5"\h\z扌旨:?將溫度計正確插入蜂蠟和海波中,觀察溫度計示數時視線A、B、C如圖乙所示,其中正確的,此時溫度計的示數是°C.丙圖是小麗繪制的海波的熔化圖象,由圖可知海波熔化過程中特點是—,第lOmin海波處于態(填“固”、“液”或“固液共存”).丁圖是小麗繪制的蜂蠟的熔化圖象,蜂蠟在熔化過程中溫填(“升高”、“降低”或“不變”).四、計算題如圖所示,長度為200m的火車沿著筆直的軌道正在從山崖勻速駛向大橋,司機在車頭距離橋頭200m處鳴笛;鳴笛10s后,車頭到達橋頭,此時司機聽到從山崖反射的回聲;聽到回聲30s后,車尾駛過橋尾.假設火車鳴笛裝置在火車頭部,且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求:橋尾才、橋頭橋尾才、橋頭大橋的長度是多少?鳴笛時,火車車頭到山崖的距離是多少?如圖所示,飛架伶仃洋的港珠澳大橋已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車,它創下多項世界記錄。港珠澳大橋東起香港國際機場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島,向西橫跨伶仃洋海域后連接珠海和澳門人工島,止于珠海洪灣。它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它擁有世界上最長的沉管海底隧道、它被稱為“新的世界七大奇跡”。橋隧全長55千米,其中主橋29.6千米、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41.6千米,其主體工程由6.7千米的海底沉管隧道組成,橋面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100千米/小時。港珠澳大橋通車后,由香港駕車至澳門,將會從4小時路程大幅縮減至約30分鐘。請據此計算:港珠澳大橋落成前,從香港駕車至澳門,車輛行駛平均速度為50km/h,則大橋落成前,從香港駕車至澳門需要行駛多少路程?若大橋上有甲、乙兩輛箱式貨車,其長度分別為8米和12米,甲車的速度是30m/s,乙車的速度是72km/h,那么兩車同向行駛,從甲車遇上乙車開始到跟乙車錯開的時間是多少s?若甲貨車仍以30m/s的速度勻速行駛,司機突然發現前頭有緊急情況,經過0.5s(反應時間)后開始制動剎車,又經過4.5s滑行35m車停止(如下圖所示),則該貨車從發現情況到完全停止的這段時間內它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參考答案1.C【解析】【詳解】正常人脈搏1min跳動的次數約為75次;普通中學生步行的速度約為1m/s;—支鉛筆的長度約為18dm=0.18m;人們常用“眨眼之間”形容時間短暫,正常人眨一次眼的時間不到1S,綜上所述,C選項最不符合實際。D【解析】【詳解】因為1m=103mm=10dm,所以,3.01m=3.01x103mm=3010mm=3.01x10dm=30.1dm,故A錯誤;因為1km=103m,所以,5.1km=5.1x103m=5100m,故B錯誤;因為1h=60min,所以,130min=30X—h=0.5h,60故C錯誤;因為lym=lxlO-3mm,1mm=1x10-2dm,所以,30ym=30xl0-3mm=0.03mm=0.03x10-2dm=3x10-4dm,故D正確。B【解析】【詳解】物理課本的寬度:u18.59cm.118.58cm+18.59cm+18.60cm+18.58cm物理課本的寬度:u18.59cm.d二4故選B.【點睛】此題考查學生對減小誤差的方法的應用,在求平均值時,若不能整除,注意小數點后面保留的數位與給出的數據相同,并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4.B【解析】【詳解】由圖知道,前10s內甲車和乙車運動的路程分別為300m、200m,即甲車運動的路程大于乙車運動的路程,故A錯誤;由圖知道,甲車到達600m處所用的時間為20s,而乙車到達450m處所用的時間為20s,即乙車到達450m處所

用時間大于甲車達此處所用時間,故B正確;由圖知道,在相同的時間內乙小車通過的路程在變大,說明小車在做變速運動,故C錯誤;s甲、乙兩車在30s內通過的路程分別是s=600m,s=750m,由v=—知道,甲、乙兩車的平均速度不相同,甲乙t故D錯誤.5.A【解析】【詳解】根據題意知道,甲比乙后運動2秒,所以,甲運動6s時,乙運動時間是t=8s,又因為此時甲、乙間的距離為2m,所以,乙運動的路程可能是:s=s甲+2m=6m+2m=8m,也可能是:s's=-2m=6m-2m=4m,甲s由v=知道,乙的速度可能是:ts8m-,.sf4m門「,v===im/s或v===0.5m/st8st8s在圖線a在圖線a中,當t=8s時,s=8m,則圖線a表示的速度是:—肥二im/sa8s在圖線b在圖線b中,當t=8s時,s=4m,則圖線b表示的速度是:在圖線c中,a、當t=8s時,s=2.8m,在圖線c中,a、由以上分析知道,a、b都有可能是乙的s-t的圖線,故只有A選項正確。6.A【解析】【詳解】ABD.根據題意知道,甲看到樓房勻速上升,說明甲相對于地勻速下降;乙看到甲勻速上升,說明乙勻速下降,而且v>v;甲看到丙勻速上升,丙看到乙勻速下降,丙可能停在空中,也可能勻速上升,故A正確,BD錯誤;乙甲C.甲看到丙勻速上升,丙看到乙勻速下降,丙可能勻速下降,且vVv,故C錯誤。丙甲7.C【解析】【詳解】“聲紋鎖”是通過音色來辨別聲音的,因為不同人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故A正確;回聲是聲音的反射現象,只有當回聲到達人耳的時間比原聲晚0.1s,人才能聽到回聲,故B正確;人耳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范圍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聲波,高于20000Hz叫超聲波,超聲波和次聲波都是人耳聽不到的,故C錯誤;在教室周圍植樹,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的,是一種讓學生免除噪聲干擾很有效的方法,故D正確。C【解析】解: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哨聲是由管內空氣振動產生的說法正確;B、我們平時聽到的聲音大多是由空氣傳播的,聽到的哨聲也是通過空氣傳播的正確;C、哨音的響度由吹的力度決定,吹的力度不同管內空氣柱振動幅度不同則響度不相同故C錯誤;D、音調的高度與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向下拉活塞空氣柱變長,振動變慢,發出的聲音音調變低,故D正確。故選:C。點睛:管樂器是通過空氣柱振動發聲。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作為傳播聲音的介質,我們平時聽到的聲音大多是由空氣這種介質傳播的。音調指聲音的咼低,由振動頻率決定;響度指聲音的強弱或大小,與振幅和距離有關。D【解析】【詳解】音調是聲音的高低,由頻率決定的,響度是聲音的大小,由振幅決定的;牛的聲帶振動幅度較大,牛叫聲響度大;蚊子的翅膀煽動頻率較快,蚊子叫聲音調高;所以牛的叫聲音調低響度大,蚊子的聲音音調高響度小,綜上所述,只有D選項正確。B【解析】【詳解】因為太空中是沒有空氣的,宇航員需要靠無線電來對話交談,說明真空中不能傳播,故A正確;調節琴弦的松緊,就會改變琴弦的振動快慢,所以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這主要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音調,故B錯誤;道路兩旁建有隔音墻,這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C正確;利用超聲波檢查人體疾病就是利用聲音能夠傳遞信息的,故D正確.11.B【解析】【分析】音調跟物體的振動頻率有關,振動頻率越大,音調越咼;響度跟物體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音色跟發聲體的材料、品質有關.【詳解】A、響度與振幅有關,甲、乙和丙圖中振幅相同,響度相同,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相同時間內甲、乙、丁振動的次數相同,它們振動的頻率相同,所以音調相同的是甲、乙、丁,故B錯誤,符合題意;CD、圖甲和圖丁波形的形狀相同,它們的音色和音調相同,僅響度不同,可能是同一樂器發出的聲音,故C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B【解析】【詳解】能用冰袋給高熱病人降溫,是因為冰熔化時會吸熱,故A錯誤;使用高壓鍋時,由于鍋內氣體壓強大,液體沸點高,所以,食物容易熟,故B正確;水沸騰時壺口冒出的“白氣”是壺中噴出的熱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故C錯誤;衣柜里的樟腦丸變小了,是因為樟腦丸發生了升華,故D錯誤。C【解析】【詳解】冰棒周圍冒出“白氣”是空氣中水蒸氣遇冷的冰棒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水滴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向下落,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將裝酒精的塑料袋口扎緊后放入熱水中發生的是汽化現象,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清晨,蜻蜓和植物上的露珠是由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過程放熱,故C錯誤,符合題意;水蒸氣在寒冷的玻璃上形成的花紋是水蒸氣遇冷直接凝華形成的,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A【解析】【詳解】B.易拉罐底部出現了霜,是由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小冰晶,故B錯誤;AC.當易拉罐底部出現的霜時,是凝華放熱過程,而冰水混合物吸熱,此時冰吸熱后熔化,所以,冰的質量變小,故A正確,C錯誤;D.測得冰水混合物的溫度低于0°C,說明含有鹽的水的凝固點降低;但是,水在凝固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故D錯誤。D【解析】【詳解】A.物體雖然是直線運動但相同時間內路程不同,不是勻速直線運動.BC.中物體在相同時間內運動路程相同但路線不是直線,方向在在變化屬于曲線運動.D.既滿足運動路線是直線又滿足相同時間內運動路程相同,所以D選項是勻速直線運動.D【解析】【詳解】當路基溫度升高時,熱棒中的液態氨物質吸熱,變為氣態氨,是汽化過程;氣態物質上升到熱棒上端后,對空氣放熱變為液態物質,是液化過程。經過兩個物態變化的不斷進行,凍土的溫度可以保持在一個比較低的范圍而不熔化,從而保證路基的穩定,故只有D選項正確。B【解析】【詳解】剝去包裝紙,冰棒“冒氣”,是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液滴,屬于液化現象;剝去包裝紙,過一會兒,冰棒“流汗”,是固態的冰棒熔化為液態,屬于熔化現象;冰棒放入茶杯,杯子外壁會“出汗”,是水蒸氣遇冷在杯子外壁凝結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象;剛從冰箱拿出的冰棒,包裝紙上沾有“白粉”,是冰箱內的水蒸氣遇冷在包裝紙上凝結成的小冰晶,屬于凝華現象;綜上所述,只有①③正確,故選B。C【解析】【詳解】A.第一次發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經汽車反射回來的信號用時0.5s,則汽車接收到第一次信號時,超聲波運動的0.5時間是^s,距測速儀是:

叮町340m/s叮町340m/s0.5s85m2故A錯誤;Ss51m2B.Ss51m2X2諄340m/s故B錯誤;CD.發出兩次信號的時間間隔是1.8s則汽車遇到超聲波的時間是:1.8s0.5s0.3s=1.7s22汽車的位移是:X=X]X=X]x2=85m—51m=34m,所以汽車的速度是:瓢20m/s,故C正確,D錯誤。19?船榆堤【解析】【分析】【詳解】從不知云與我俱東”可知,相對于地面來說,詩人與云都是向東運動的,也就是說,二者的運動狀態相同,相對靜止.所以詩人以船為參照物看云時,會認為臥看滿天云不動”勺效果;在本題中船是向東高速行駛,而臥看滿天云不動”是指云與我”呆持相對靜止,即云與我”以相同的速度相對于地球向東運動?所以云與我俱東”是以榆堤'或運動的飛花”為參照物的.1.45—4337.5【解析】【詳解】[1]由圖知道,亥腹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即刻度尺的分度值0.1cm=1mm,又因為物體左側與0刻度線對齊,右側在1.4cm與1.5cm之間,估讀為1.45cm;[2溫度計上10C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溫度是1C,即此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C,又因為“10”在“0”的下方,所以,顯示的溫度低于0C,為-4C;[3由圖知道,在秒表的中間表盤上,“5”、“6”中間有兩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5min指針在“5”和“6”之間,偏向“6”一側,即分針指示的時間為5min;在秒表的大表盤上,1s之間有10個小格,即一個小格代表0.1s指針在37.5s處,所以秒針指示的時間為37.5s即秒表的讀數是:5min37.5s=5X60s+37.5s=337.5s。視線沒有和毛細管內液面相平b12水在沸騰的時候溫度是不變的【解析】【詳解】[1]由圖知道,實驗中存在兩個錯誤,分別是:視線未與溫度計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2]由圖知道,(a)中出現大量氣泡,并且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增大,所以是沸騰時的圖象。由于(b)中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減小,所以是沸騰前的圖象;⑶[3][4]水在沸騰時的特點是:不斷吸收熱量,但溫度保持不變,由表格數據知道,水在沸騰過程中的溫度應為98°C,而第12min的溫度為95C,明顯不同其它數據,所以12min時的數據錯誤。會空氣能量將音叉微小的振動放大使不明顯的現象變得明顯轉換法不會月球上是真空無介質真空不能傳聲【解析】【詳解】[1]由圖知道,敲響乙音叉時,與甲音叉的叉股接觸的乒乓球會彈起來;這一現象能說明聲音由乙音叉傳播到了甲音叉,即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⑶由于音叉與小球振動,還能說明聲音在空氣中傳播時,具有能量;⑵[4]實驗中,乒乓球起到的作用是:將音叉微小的振動放大,使不明顯的現象變得明顯,⑸實驗將發聲的物體在振動轉化為乒乓球的振動,是運用了物理學中常用的轉換法;⑹[7]若在月球表面上進行此實驗,由于月球表面沒有空氣,所以,聲音不能通過空氣傳播,即不能觀察到上述現象。sv=-較小使小車緩慢運動方便記錄時間,使小車在特定位置停下大加速0.3減小t使斜面的坡度再小(或緩)一些【解析】【詳解】s[1]測小車平均速度的原理是平均速度公式V在實驗過程中需要測量路程和時間,用刻度尺測量路程,用停t表測量時間。⑵[2][3]實驗中,斜面坡度越大,小車沿斜面向下加速運動越快,過某點的時間會越短,計時會越困難,所以,為使計時方便,斜面坡度應較小,讓小車下滑的時間長一些,其目的是便于測量時間;[4]在斜面的底端加上金屬片,目的是使小車在特定位置停下,方便記錄時間;s⑸若讓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即計時晚了,這樣所計時間會偏小,v=—算出的速度偏大;t

[6]由圖知道,小車通過上半段和下半段所用的時間不同,所以小車做的是變速直線運動;⑸[7]由圖知道,S]=120cm=1.2m,由于s2是全程的一半,所以,11s=s=x120cm=60cm=0.6m,2212由圖示秒表知道,下半段的運動時間是t2=2s,故平均速度是:s0.6m2sv=t==0.3m/s;2sABt(6)[8](6)[8]斜面坡度越大,小車沿斜面向下加速運動越快,過某點的時間會越短,計時會越困難,所以為使計時方便,保持斜面較小的坡度。受熱均勻使待加熱物完全浸沒在水中受熱均勻使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