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化學與社會思考題:引言1、汽油?有毒嗎?正己烷有毒嗎?
答:汽油主要是由C4~C10各族烴類組成,是混合物,沒有明確的化學式。有毒。正己烷屬低毒類。毒作用為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作用,對皮膚粘膜的刺激作用。長期接觸可致多發性周圍神經病變。2、石油液化氣?打火機油?天然氣?煤氣?沼氣?答:石油液化氣即液化石油氣是煉油廠在進行原油催化裂解與熱裂解時所得到的副產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打火機油是液態丁烷。丁烷為無色易燃氣體,加壓液化后變成液體。天然氣是一種多組分的混合氣體,主要成分是烷烴,其中甲烷占絕大多數,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此外一般還含有硫化氫、二氧化碳、氮和水氣,以及微量的惰性氣體,如氦和氬等。煤氣一般可分為天然煤氣和人工煤氣兩大類。以煤為原料加工制得的含有可燃組分的氣體。根據加工方法、煤氣性質和用途分為:煤氣化得到的是水煤氣、半水煤氣、空氣煤氣
(或稱發生爐煤氣)
,這些煤氣的發熱值較低,故又統稱為低熱值煤氣;煤干餾法中焦化得到的氣體稱為焦爐煤氣,高爐煤氣。屬于中熱值煤氣,可供城市作民用燃料。沼氣,是各種有機物質,在隔絕空氣(還原條件),并在適宜的溫度、PH值下,經過微生物的發酵作用產生的一種可燃燒氣體。沼氣屬于二次能源,并且是可再生能源。
3、煤炭?石油?
答:煤炭的主要組成元素是碳,還有少量的氫、氧、硫、氮、硅、鋁、鈣、鐵等元素。
石油中含有烷烴(包括直鏈和支鏈烷烴)、環烷烴(多數是烷基環戊烷、烷基環己烷)和芳香烴(多數是烷基苯),一般石油中不含有烯烴。石油中還含有硫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此外還含有少量脂肪酸。
4、干電池?蓄電池?鋰電池?燃料電池?太陽能電池?
答:干電池屬于化學電源中的原電池,是一種一次性電池。因為這種化學電源裝置其電解質是一種不能流動的糊狀物,所以叫做干電池,這是相對于具有可流動電解質的電池說的。
蓄電池:也稱二次電池。蓄電池放電后,能夠用充電的方式使內部活性物質再生—把電能儲存為化學能;需要放電時再次把化學能轉換為電能。
鋰電池(Lithium
Cell)是指電化學有鋰(包括金屬鋰、鋰合金和鋰離子、鋰聚合物)的最基本電化學單位。鋰電池大致可分為兩類:鋰金屬電池和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不含有金屬態的鋰,并且是可以充電的。
燃料電池(Fuel
Cell)是一種將存在于燃料與氧化劑中的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發電裝置。燃料和空氣分別送進燃料電池,電被生產出來。它從外表上看有正負極和電解質等,像一個蓄電池,但實質上它不能“儲電”而是一個“發電廠”。
5、陶?瓷?搪瓷?景泰藍?琺瑯?
答:陶器,是用黏土或陶土經捏制成形后燒制而成的器具。陶器歷史悠久,在新石器時代就已初見簡單粗糙的陶器。陶器在古代作為一種生活用品,在現在一般作為工藝品收藏。
瓷器是一種由瓷石、高嶺土、石英石、莫來石等組成,外表施有玻璃質釉或彩繪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過在窯內經過高溫(約1280℃-1400℃)燒制,瓷器表面的釉色會因為溫度的不同從而發生各種化學變化。燒結的瓷器胎一般僅含3%不到的鐵元素,且不透水。
搪瓷,它其實是將無機玻璃質材料通過熔融凝于基體金屬上并與金屬牢固結合在一起的一種復合材料。
琺瑯,又稱“佛郎”“法藍”,其實又稱景泰藍,又稱搪瓷。用石英、長石、硝石和碳酸鈉等加上鉛和錫的氧化物燒制成,涂在銅質或銀質器物上,經過燒制,能形成不同顏色的釉質表面。6、琉璃?玻璃?同樣物質?
答:琉璃,亦作“瑠璃”,中國漢族傳統手工藝品之一,用各種顏色(顏色是由各種稀有金屬形成)的人造水晶(含24%的二氧化鉛)為原料,采用古代青銅脫蠟鑄造法高溫脫蠟而成的水晶作品。其色彩流云漓彩、美輪美奐;其品質晶瑩剔透、光彩奪目。
玻璃:一種透明的半固體,半液體物質,在熔融時形成連續網絡結構,冷卻過程中粘度逐漸增大并硬化而不結晶的硅酸鹽類非金屬材料。普通玻璃化學氧化物的組成(Na2O?CaO?6SiO2),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廣泛應用于建筑物,用來隔風透光,屬于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屬的氧化物或者鹽類而顯現出顏色的有色玻璃,和通過特殊方法制得的鋼化玻璃等。有時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稱作有機玻璃。
不是同種物質。
7、鋁型材著色?光纖?復合地板?
答:鋁材著色是采用的陽極氧化工藝后直接在染料溶液中浸泡染色
光纖是光導纖維的簡寫,是一種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纖維,可作為光傳導工具。傳輸原理是‘光的全反射’。復合地板,是地板的其中一種。但復合地板被人為改變地板材料的天然結構,達到某項物理性能符合預期要求的地板。
8、甲醛污染?光催化?汽車尾氣?酸雨?
答:家裝隱形殺手室內甲醛污染
indoor
formaldehyde
pollution
甲醛(化學式為HCHO)為無色易溶于水的液體,揮發性很強,有刺激性氣味。室內甲醛主要來源于建筑材料、家具、人造板材、各種黏合劑涂料和合成紡織品等等。礦物燃料燃燒排放的甲醛量很小,但吸煙是甲醛的一個重要排放源。各類人造板材及其家具在制作中通常采用脲醛樹脂作為膠黏劑,可能是甲醛的最大排放源。
光催化是一種在光的照射下,自身不起變化,卻可以促進化學反應的物質,就象植物的光合作用中的葉綠素。光觸媒的材料多種多樣,但是最為著名和研究最為徹底的是納米二氧化鈦。光觸媒在太陽光的照射下能產生羥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等活性物種,因而具備抗菌、除臭、油污分解、防霉防藻、空氣凈化的作用。
9、PM2.5?霧霾?
答:PM2.5即細顆粒物。細顆粒物又稱細粒、細顆粒、PM2.5。細顆粒物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顆粒物。它能較長時間懸浮于空氣中,其在空氣中含量濃度越高,就代表空氣污染越嚴重。PM2.5粒徑小,面積大,活性強,易附帶有毒、有害物質(例如,重金屬、微生物等),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
霧霾,是霧和霾的組合詞。霧是由大量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氣溶膠系統,多出現于秋冬季節,是近地面層空氣中水汽凝結的產物。霧的存在會降低空氣透明度,使能見度惡化。霾是由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粒子組成的。它也能使大氣渾濁,視野模糊并導致能見度惡化,如果水平能見度小于10000米時,將這種非水成物組成的氣溶膠系統造成的視程障礙稱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香港天文臺稱煙霞(Haze)。第一章、化學無處不在1.化學與“衣、食、住、行”有何關系?請各舉5個以上例子說明之。
答:衣食住行泛指穿衣、吃飯、住房、行路等生活上的基本需要,是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的,而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與化學密切相關。衣:化學纖維布料,衣服著色的染料,塑料紐扣,洗衣粉,漂白劑,香精。食:農藥殘留與祛除,化肥與蔬菜生長,咸鴨蛋與蘇丹紅,奶粉與三聚氰胺,食鹽。住:水泥與建筑,玻璃的生產,陶瓷與裝飾,墻面漆與涂料,室內甲醛與健康。行:金屬材料與車輛,燃油與動力,耐磨材料與輪胎,汽車尾氣,合金材料與發動機。
2.化學與信息社會有何關系?請舉3個以上例子說明之。
答:社會要信息化,必須與化學信息學聯系起來,它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對化學信息進行表示,管理,分析,模擬和傳播,以實現化學信息的提取,轉化與共享,揭示化學信息的實質與內在聯系,促進化學學科的知識創新。與之有關的是芯片與半導體材料,光纖,電路元件的焊接,衛星與太陽能電池,電鍍等等,利用化學材料進行信息的傳輸和傳導。
3.化學與國防有何關系?請舉3個以上例子說明之。
答:國防,就是國家的防務,是指為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防備外來侵略和顛覆,所進行的軍事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外交、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建設和斗爭,要做到國家的防衛,其高科技材料就需要更先進。如槍械的鑄造,航空母艦與核能,火箭染料與肼的制備,隱形飛機與表面涂料,輪船的防腐等都與化學。
4.化學與環境有何關系?請舉3個以上例子說明之。
答:可以說是環境資源促進了化學的發展,同時化學也給環境帶來了一定的災難,人們利用環境,但是也污染了環境。塑料袋與白色污染,可降解塑料的生產,污水排放與水污染,水污染的處理,生活用水與水體富營養化,汽車尾氣與大氣污染,氟利昂與臭氧空洞,重金屬與土壤,酸雨,光化學污染,核污染與處理。5.化學與資源有何關系?請舉5個以上例子說明之。
答:我國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均占有量少,總體質量不高,分布不均。不過這些資源都與化學有關,如:煤炭的形成,天然氣的開發與運輸,石油的生產,原油的提煉,水資源的保護,森林資源的開發與保護,稀土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大氣的凈化與利用。
6.化學與能源有何關系?請舉3個以上例子說明之。
答:我們要利用能源就必須用到化學的方法,將能源轉化為我們可以直接利用的資源。如:太陽能的利用與太陽能電池的研究,生物的光合作用的產物直接成為人的能量來源。煤炭石油天然氣的開發與利用,二次能源如乙醇等的生產與合成,催化劑與生產中的能源節約,工廠廢熱的有效利用,燃料電池及氫燃料,生物石油,超導材料的研發與電能的節約。
第二章、化學對社會形成與發展的作用1.什么是社會?
答:社會是由一定的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構成的整體。
2.為何說化學促進了社會的形成?
答:化學研究了自然界中物質的組成、結構和性質,為人們制造生產工具等提供了指導作用,而作為生產資料的一大組成的生產工具,是經濟的基礎。人類在無形中利用各種化學知識,才在生產的過程中出現剩余產品,從而才有了社會形成的經濟基礎。
3.什么是陶器?什么是瓷器?二者有何本質區別?
答:陶器指用黏土含鐵量高于2%在950~1100℃燒制的器皿,瓷器指用高嶺土含鐵量在1%以下,長石,石英等在1200~1300℃燒制的器皿。而這的本質區別在于其氣孔的大小,即吸水性的不同。普通陶器總氣孔率為12.5%~38%;精陶為12%~30%;細炻器(原始瓷)為4%~8%;硬質瓷為2%~6%。普通陶器吸水率都在8%以上,細炻器為0.5%~12%,瓷器為0~0.5%。
4.什么是搪瓷?什么是景泰藍?什么是琺瑯?三者有何異同?
答:搪瓷是指以金屬做胎的瓷器。景泰藍是明朝景泰年間盛產的一種藝術搪瓷。琺瑯是藝術搪瓷的同義詞。搪瓷是一種統稱,有生活用搪瓷與藝術搪瓷,即琺瑯;景泰藍是琺瑯的一種。
5.什么是玻璃?什么是琉璃?二者有何區別?
答:玻璃指用石英砂、石灰石、純堿等混合燒制而成的一種硬而脆的無機材料。琉璃是古代對玻璃的統稱,現在指加入各種過渡金屬氧化物燒制而成的有色玻璃制品。
6.什么是青銅?我國青銅器時代屬于什么社會制度?
答:青銅是以錫為主要合金元素的銅基合金。我過的青銅器時代屬于奴隸社會。
7.生鐵和熟鐵有何區別?鋼與鐵有何區別?碳鋼和不銹鋼有何區別?我國鐵器時代屬于什么社會制度?
答:生鐵指含碳量大于2%的鐵碳合金,熟鐵含碳量在0.02%以下,由生鐵煅煉而來。鋼,是對含碳量質量百分比介于0.02%至2.04%之間的鐵合金的統稱。三者主要是含碳量的不同。不銹鋼是鐵鉻合金,當鉻的含量達到一定量時,可在表面形成一層氧化膜阻住繼續氧化。
8.第一次技術革命的關鍵技術是什么?它與化學有何關系?它導致什么社會制度?
答:第一次技術革命的關鍵技術是蒸汽機和內燃機的發明,蒸汽機使用中要用到燃料。燃燒是化學反應。他帶來了資本主義社會。
9.第二次技術革命的關鍵技術是什么?它與化學有何關系?它導致什么社會制度?
答:第二次技術革命的關鍵技術是電氣技術的發展。電力的生產依賴于化學:火電,核電,燃料電池等都是直接跟化學相關的。電廠的各種設備都是化學合成材料的,而電力的運輸也直接跟材料化學相關。第二次技術革命從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與擴張,帝國主義的苗頭開始顯現。
10.第三次技術革命的關鍵技術是什么?它與化學有何關系?它導致什么社會制度?
答:第三次技術革命的關鍵技術是計算機等信息產業的產生與發展。可以說,離開了材料化學技術合成的半導體材料,信息社會極有可能不復存在。同電力的運輸一樣,信息的傳輸同樣直接依賴于無機非金屬材料和其他各種合成材料。第三次技術革命很大程度上帶來了社會主義的產生與繁榮。
11.合成氨催化劑有哪些組分組成?它的發明對農業和社會發展有何影響?
答:以鐵的氧化物狀態存在,其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鐵(Fe2O3)和氧化亞鐵(FeO)。此外,觸媒中還加入各種促進劑。當二價鐵與三價鐵之比等于或接近0.5時,觸媒還原后的活性最好。合成氨催化劑的發明極大地提高了氨的合成效率,使得工業合成氮肥的大量生產成為可能。工業氮肥的大量生產極大地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
12.何謂齊格勒催化劑?何謂納塔催化劑?它們的發明對社會發展有何影響?
答:四氯化鈦與烷基鋁構成的催化劑[TiCl4-Al(C2H5)3]。此類催化劑可在低壓下使乙烯聚合,得到線型、高結晶度的高強度、高熔點、高密度聚乙烯。納塔催化劑是在齊格勒催化劑的基礎上改進得到的,[TiCl3-Al(C2H5)3]
。用于丙烯聚合,獲得了分子結構高度規整的等規聚丙烯,開創了立體定向聚合的新領域。齊格勒
-
納塔催化劑的發明極大地溫和了合成巨乙烯聚丙烯的條件,同時使產物得到了優化,是優質有機合成材料的低成本大規模成產成為可能,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第三章、能源科學與化學1.我國目前消費的一次能源主要有哪些?目前它們在我國使用的比例分別為多少?
答:我國目前消耗的一次能源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氣,目前他們依賴進口的比例分別為68%、22%、14%。
2.
煤炭是如何形成的?主要有哪些元素組成?煤的工業分析主要有哪四個指標?依年齡由年輕到年老,煤主要分為哪四大類?其中煙煤又可細分為哪五類?冶金焦通常用哪幾種煤作原料來煉制?煤的結構是怎樣的?煤間接液化合成汽油目前國內以工業化,請寫出其化學方程式并指出所用催化劑。
答:煤炭是千百萬年來植物的枝葉和根莖,在地面上堆積而成的一層極厚的黑色的腐殖質,由于地殼的變動不斷地埋入地下,長期與空氣隔絕,并在高溫高壓下,經過一系列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等因素,形成的黑色可燃沉積巖,這就是煤炭的形成過程。
其主要的元素組成為:碳(83~87%)、氫(11~14%)、其余為硫(0.06~0.8%)、氧(0.08~1.82%)以及微量金屬元素(鎳、釩、鐵等)。
煤的工業分析包括的四個指標是煤的水分(M
)、灰分(A
)、揮發分(V
)和固定碳(Fc
)。煤的工業分析是了解煤質特性的主要指標,也是評價煤質的基本依據。
依年齡由年輕到年老,煤主要分為泥炭、褐煤、煙煤以及無煙煤。其中煙煤可以分為氣煤、肥煤、焦煤、瘦煤、平煤這五種。
冶金焦是高爐焦、鑄造焦、鐵合金焦和有色金屬冶煉用焦的統稱。由于90%以上的冶金焦均用于高爐煉鐵,因此往往把高爐焦稱為冶金焦。煙煤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熱到950-1050℃,經過干燥、熱解、熔融、粘結、固化、收縮等階段最終制成焦炭,這一過程叫高溫煉焦(高溫干餾)。
煤的結構為:
在我國,煤間接液化法的工藝流程包括兩種:1、以鐵為催化劑,溫度為250至300攝氏度,壓強為20至30atm,得到的產物為一個碳到四十個碳的烴。2、分子篩法-5(ZSM),溫度為300至350攝氏度,壓強為20至30atm,得到的產物為汽油。這樣的方法大概5至6噸煤可以制造出一噸油。
3.石油是如何形成的?主要由哪些元素組成?主要由哪些類型的化合物組成?石油原油經過哪些加工才能得到商品汽油?請指出汽油辛烷值的概念,指出粗汽油進一步加工的原理和所用催化劑。基本有機化工原料---乙烯、丙烯、苯、甲苯、二甲苯分別來自哪些加工過程?
答:石油是由古代有機物變來的。在漫長的地質年代里,海洋里繁殖了大量的海洋生物,它們死亡后的遺體隨著泥沙一起沉到海底,長年累月地一層層堆積起來,跟外界空氣隔絕著,經過細菌的分解,以及地層內的高溫、高壓作用,生物遺體逐漸分解、轉化成石油和天然氣。或者遺體進入海洋,因海洋含有大量的鹽份,保證了遺體不會馬上被細菌分解,大量地被保存下來,讓遺體得以沉入海底,又因海底的低溫進一步延長了遺體被保存的時間.就是這個時間讓遺體得以積累,并得以被泥沙覆蓋,被海水(鹽水)浸泡過的遺體,又被泥沙或者巖石覆蓋起來,后來在地熱的作用下,時間長了,就成了石油。
石油的主要元素是碳(C)和氫(H),它們占元素總量的96~99%。其中碳元素含量占83~87%,氫元素占11~14%;其次,含有硫、氮、氧。在我國,煤間接液化法的工藝流程包括兩種:1、以鐵為催化劑,溫度為250至300攝氏度,壓強為20至30atm,得到的產物為一個碳到四十個碳的烴。2、分子篩法-5(ZSM),溫度為300至350攝氏度,壓強為20至30atm,得到的產物為汽油。這樣的方法大概5至6噸煤可以制造出一噸油。油中總含量占1~4%;再就是微量的重金屬元素,如釩V、鎳Ni、鈉Na、銅Cu、鐵Fe、鉛Pb,其含量只有ppm級;以及微量的非金屬元素,如砷As、磷P、氯Cl,其含量只有ppm級或者是ppb級。
石油中的碳和氫組成碳氫化臺物,簡稱烴。硫、氧、氮等則與碳氫元素形成含硫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膠質和瀝青質等,簡稱非烴。還含有烴類,包括烷烴、環烷烴、芳徑(芳香烴)等。由石油分餾或重質餾分裂化制得。
原油蒸餾、催化裂化、熱裂化、加氫裂化、催化重整等過程都產生汽油組分。但從原油蒸餾裝置直接生產的直餾汽油,不單獨作為發動機燃料,而是將其精制、調配,有時還加入添加劑(如抗爆劑四乙基鉛)以制得商品汽油。
汽油辛烷值是衡量汽油在氣缸內抗爆震(knocking)燃燒能力的一種數字指標,其值高表示抗爆性好。汽油在氣缸中正常燃燒時火焰傳播速度為10~20m/s,在爆震燃燒時可達1500~2000m/s。后者會使氣缸溫度劇升,汽油燃燒不完全,機器強烈震動,從而使輸出功率下降,機件受損。與辛烷有同一分子方程式的異辛烷,其震爆現象最少,我們便把其辛烷值定為100。常以標準異辛烷值規定為100,正庚烷的辛烷值規定為零,這兩種標準燃料以不同的體積比混合起來,可得到各種不同的抗震性等級的混合液,在發動機工作相同條件下,與待測燃料進行對比。抗震性與樣品相等的混合液中所含異辛烷百分數,即為該樣品的辛烷值。汽油辛烷值大,抗震性好,質量也好。
把汽油中不同種類碳氫化合物的百分比,與其辛烷值相乘,加起來便是該種汽油的辛烷值。
粗汽油的精加工除采用原油減壓蒸餾過程外,還采用催化裂化、加氫裂化、石油焦化等原理以獲取更多的輕質油品。常用鎢、鎳、鉬、鈷等非貴金屬或鈀、鉑等貴金屬,其酸性組分作為擔體具有裂化和異構化活性,常分別用硅酸鋁、分子篩、硅酸鋁加少量分子篩及層狀硅酸鋁或硅酸鎂做催化劑用于加氫裂化,用主要成分為硅酸鋁的固體酸催化劑作為催化裂化的催化劑。乙烯、丙烯主要來自裂解過程,苯、甲苯、二甲苯則多來自石油的分餾。
4.天然氣和沼氣的組成主要有哪些差別?請舉例說明它們的應用。
答: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一般會占90%以上,有些則高達95%,此外還含有少量乙烷、丁烷、戊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氫等。沼氣主要成分也是甲烷,但是比例低很多,占55%~70%左右,二氧化碳占25%~40%左右,此外還有少量氫氣、硫化氫、一氧化碳、氮和氨等。
應用:天然氣可用于發電,
并且是制造氮肥的最佳原料,是城市燃氣事業特別是居民生活用燃料,此外,壓縮天然氣汽車,以天然氣代替汽車用油,具有價格低、污染少、安全等優點。
沼氣是甲烷、二氧化碳和氮氣等的混合氣體,具有較高的熱值,可用做燒飯、點燈,也可以驅動內燃機和發電機。第四章、霧霾1、什么是霧?什么是霾?什么是沙塵暴?三者有何本質差別?霧與霾顏色上有何差異?答: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附著在小顆粒上行成的現象
霾的性質和霧類似,只是更加強調由污染引發的
沙塵暴則是風吹沙子
三者中,霧是自然現象,吸入體內造成的傷害有限
而霾由于附有廢氣飛塵,沉積于肺部可能致癌,已被列入聯合國環保組織的致癌物名單中
沙塵暴主要是干擾實現,由于顆粒較大,不會沉積肺部,但是帶口罩還是必須的一般來講,霧和霾的區別主要在于水分含量的大小:水分含量達到90%以上的叫霧,水分含量低于80%的叫霾。80%~90%之間的,是霧和霾的混合物,但主要成分是霾。就能見度來區分:如果目標物的水平能見度降低到1千米以內,就是霧;水平能見度在1千米~10千米的,稱為輕霧或靄;水平能見度小于10千米,且是灰塵顆粒造成的,就是霾或灰霾。另外,霾和霧還有一些肉眼看得見的“不一樣”:霧的厚度只有幾十米至200米,霸則有1千米~3千米;霧的顏色是乳白色、青白色,霾則是黃色、橙灰色;霧的邊界很清晰,過了“霧區”可能就是晴空萬里,但是霾則與周圍環境邊界不明顯。2、中國霧霾最嚴重的是哪個省?哪個區域?
答:北京市、江蘇省、湖北省、山東省、上海市、廣東省。京津冀地區3、霾主要由哪些部分構成?霾與顆粒大小、濃度、組成、密度有何關系?答:霾顆粒組成及成分霾的顆粒按大小分兩類:直徑2.5~10微米為粗顆粒物,稱可吸入顆粒,符號PM10。可被鼻腔絨毛擋住,或吸入上呼吸道后,被痰液排出體外;直徑小于2.5微米為細顆粒物,稱可吸入肺部顆粒,符號PM2.5,可深入到肺泡。IP總懸浮顆粒物是指漂浮在空氣中的固態和液態顆粒物的總稱,[1]其粒徑范圍約為0.1-100微米。有些顆粒物因粒徑大或顏色黑可以為肉眼所見,比如煙塵。有些則小到使用電子顯微鏡才可觀察到。通常把粒徑在10微米以下的顆粒物稱為PM10,PM10又稱為可吸入顆粒物或飄塵。動力學直徑≤10微米的粒子。它們是可在大氣中長期飄浮的懸浮微粒,也稱可吸入微粒、可吸入塵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幼年性透明纖維瘤病的健康宣教
- 2025翡翠購銷合同模板
- B細胞淋巴瘤的健康宣教
- 北京理工大學2023本科招生計劃表
- 2025年重慶貨運從業資格試題題庫
- 2025合作研發合同 合同范本
- 水質監測與評估工作方案計劃
- 小班環境角的布置與利用計劃
- 2025抵押擔保合同2
- 自我反思與總結的計劃
- 2025年湖北省恩施市司法局司法輔助人員招聘9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4-2030年中國玄武巖纖維工業行業現狀調研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項目部組織機構和管理體系范文
- 自然辯證法論述題146題帶答案(可打印版)
- 2024-2030年中國鹽差能行業面臨的困境分析及投資規模研究報告
- 七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必背【古詩詞與文言文】
- 小學生火星天問一號祝融車分享
- 全過程造價咨詢項目保密及廉政執業措施
- (新版)高級插花花藝師技能認證考試復習題庫大全-上(單選題)
- 2024年中國手工空心掛面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課程第十一講 中華一家與中華民族格局底定(清前中期)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