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5課外文言文的閱讀與欣賞(2015?廣東中考)閱讀《晉文公攻原》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晉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糧,遂與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擊金而退,罷兵而去。士有從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諫曰:“夫原之食竭力盡矣,君姑待之。”公曰:“吾與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為也。”遂罷兵而去。原人聞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無歸乎?”乃降公。衛②人聞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無從乎?”乃降公。[注釋]①原:原國②衛:衛國【參考譯文】晉文公攻打原國,攜帶了十天的糧食,于是和大夫約定在十天內收兵。到達原地十天,卻沒有攻下原國,文公鳴金后退,收兵離開原國。有個從原國都城中出來的人說:“原國三天內就可攻下了。”群臣近侍進諫說:“原國城內糧食已經吃完了,兵力耗盡了,君主暫且等一等吧。”文公說:“我和大夫約定十天,如果不離開的話,這是失掉了我的信用。得到原國而失掉信用,我是不干的。”于是撤兵離開。原國人聽到后說:“有像他那樣守信用的君主,能不歸順他呢?”于是投降了晉文公。衛國人聽到后說:“有像他那樣守信用的君主,怎能不歸順他呢?”于是也投降了晉文公。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A.遂與大夫期十日/陳太丘與友期行B.原三日即下矣/令初下,群臣進諫C.夫原之食竭力盡矣/一食或盡粟一石D.可無歸乎/男有分,女有歸【約定(B.攻克/下達;C.糧草/餐;D.投降,投靠/歸宿)】10.請用三條“/”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為也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為也11.如何看待晉文公“罷兵而去”的行為?請說明理由。(1)贊成晉文公的行為,晉文公的可貴之處在于講信用(恪守誠信)。因為講信用才能不戰而勝,“攻原”得衛。(2)反對晉文公的行為,晉文公錯在墨守成規(一成不變、不能隨機而變)。因為“原三日即下矣”(或“夫原之食竭力盡矣”),如果他一鼓作氣,就能攻下原國。(3)我們要辯證地看待晉文公的行為,晉文公這樣做有利有弊。利在講信用,“攻原”得衛;弊在墨守成規,功虧一簣。(或者:利在講信用,得人心;弊在墨守成規,錯失時機(得到原國,實屬僥幸)。(2015?汕尾中考)課外文言文閱讀物各有短長甘戊①使于齊,渡大河。船人②曰:“河水間③耳,君不能自渡,能為王者之說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長,謹愿敦厚④,可事主不施用兵⑤;騏驥、騄駬⑥,足及千里,置之宮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貍⑦;干將⑧為利,名聞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今持楫而上下隨流,吾不如子;說千乘之君,萬乘之主⑨,子亦不如戊矣。”——劉向《說苑卷十七·雜言》【注釋】①甘戊:戰國秦武王時丞相。②船人:船夫。③間:間隔。④謹愿敦厚:謹慎老實,誠懇厚道。⑤不施用兵:不能夠用他們帶兵打仗。施,使用。⑥騏驥、騄駬:四種駿馬的名稱。⑦小貍:小野貓。⑧干將:古代利劍的名稱,這里泛指利劍。⑨千乘之君,萬乘之主:指小國、大國君主。9.下列加點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D)A.甘戊使于齊(于:到)B.不然,汝不知也(然:這樣)C.物各有短長(短:短小)D.說千乘之君(說:游說)10.把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匠以治木,不如斤斧。木匠用它來砍削木頭,還比不上斧頭(鋒利)。11.下列對短文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B)A.船夫對甘戊出使齊國的能力很佩服,但對甘戊連一條河都過不去很瞧不起。B.甘戊指出任何事物都有其長處與短處,應揚長避短,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C.甘戊從不同的角度論述了萬事萬物的長處與短處在一定條件下會互相轉化。D.甘戊認為自己的才能是善于游說君王,而船夫擅長在河里游來游去。(2015?蘇州中考)閱讀下面一則文言短文,完成后面的題目。癸卯歲,西原賊入道州,焚燒殺掠,幾盡而去。明年,賊又攻永①破邵②,不犯道州邊鄙而退。豈力能制敵與?蓋蒙其傷憐而已。諸使③何為忍苦征斂,故作詩一篇以示官吏。(作者:元結④)[注]①②永、邵:地名,指永州和邵州。③諸使:指主持國家稅政的人。④元結:唐朝詩人,曾任道州刺史。11.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幾盡而去。幾乎搶光才離開。②豈力能制敵與?難道(道州)的力量能夠戰勝敵人嗎?12.從本文看,作者“作詩一篇以示官吏”的目的是什么?這與你學過的哪一篇文言文用意是相同的?希望官吏能減輕百姓賦稅。《捕蛇者說》(2015?山西中考)閱讀《誡子書》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③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注釋】①淡泊:安靜而不貪圖功名利祿:②淫慢:放縱,懈怠。③險躁:狹隘、浮躁,與上文“寧靜”相對。④多不接世:意思是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接世,接觸社會,對社會有益。11.請摘錄一處你喜歡的對偶句,并簡述理由。對偶句:示例: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理由:示例:我認為這組對偶句句式整齊,讀起來朗朗上口,有音韻感、節奏感。所以我喜歡。12.作者認為,做人、治學要想成功就不能淫慢、不能險躁。(用原文詞語填空)(2015?天津中考)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13-15題。袁黃公力行節儉,與縉坤相約:每會葷素五品,不許宰牲。然縣門左右各有熟食店,具來已久,日殺牲甚眾,公亦不能禁也。已而漸少,期年之后,并無一家賣熟食者。蓋向來買食,皆由訟者邀宴吏胥。今公隨問隨結,庭無滯獄,買者鮮少,則賣者折閱,故皆徙業耳。(節選自《感應篇》)【注釋】eq\o\ac(○,1)袁黃:號了凡,明朝萬歷年間曾做知縣,有《了凡四訓》傳世。eq\o\ac(○,2)縉坤:指有官職或做過官的人。eq\o\ac(○,3)葷:指蔥姜蒜等辛辣味的菜。eq\o\ac(○,4)胥(xū):小官吏。eq\o\ac(○,5)折閱:虧損。13.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含義。(1)期年之后期年:滿一年(2)皆由訟者邀宴吏胥皆:全,都14.請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日殺牲甚眾,公亦不能禁也。譯文:每天宰殺很多家畜,袁公也不能禁止。15.結合選文,舉例說明袁黃是一個怎樣的人。由“與縉紳相約:每會葷素五品”和“隨問隨結,庭無滯獄”,可以看出袁黃是一個力行節儉、勤于政事的人。(2015?陜西中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題(知之難乎哉!夫人之所以謂知者,非知其姓與名也,亦非知其聲容之與笑貌也;讀其書,知其言,知其所以為言而已矣。讀其書者,天下比比矣;知其言者,千不得百焉;知其所以為言者,百不得一焉。然而天下皆曰:“我能讀其書,知其所以為言矣。”此知之難也。人知《離騷》為辭賦之祖矣,司馬遷讀之,而知悲其志,是賢人之知賢人也。夫不具司馬遷之志,而欲知屈原之志,則幾乎罔矣。(選文有改動)〔注〕本文節選自章學誡的《知難》。知難,即知音難,是說古代賢人在后世少有知音。17.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1)非知其姓與名也(知道)(2)千不得百焉(一千)(3)夫不具司馬遷之志(具有,具備)(4)則幾乎罔矣(迷惑無所得) 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組是(C)A.知之難乎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B.讀其書者,天下比比矣 其如土石何? C.人知《離騷》為辭賦之祖矣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D.而欲知屈原之志溫故而知新 19.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文。 讀其書,知其言,知其所以為言而已矣讀他的書,(能)理解他的言論(或:學說),而且能懂得他有這樣言論(或:學說)的愿因罷了。20.問什么,司馬遷能真正“知其所以為言”成為屈原的知音?司馬遷“知悲其志”。或:司馬遷具有與屈原同樣的心志。(2015?麗水中考)閱讀《呂元庸》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呂元膺①為東都留守,常與處士②對棋。棋次,有文簿堆擁,元膺方秉筆閱覽。棋侶謂呂必不顧局矣,因私易一子以自勝,呂輒已窺之,而棋侶不悟。翼日,呂請棋處士他適,內外人莫測,棋者亦不安,乃以束帛贐③之。如是十年許,呂寢疾將亟,兒侄列前,呂曰:“游處交友,爾宜精擇。吾為東都留守,有一棋者云云,吾以他事俾④去。易一著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跡可畏。亟言之,即慮其憂懾;終不言,又恐汝輩滅裂⑤于知聞。”言畢,惆然長逝。(選自《芝田錄》)山東省平邑興蒙學校李傳鵬【注釋】①呂元膺,唐德宗、憲宗時期的一位名臣。②處士:泛指沒有做過慣的讀書人。③贐(jìn)送的路費或財務。④俾(bǐ):使;⑤滅裂:疏忽。16.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⑴棋侶謂呂必不顧局矣(認為、以為)⑵因私易一子以自勝(私自,暗地里,偷偷地)⑶呂請棋處士他適(到……去,往,去到)17.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易一著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跡可畏。換一步棋子,也不值得在意只是這種心機讓人害怕。18.文中“易子”一事發生的條件是什么?(用原文語句回答)棋次,有文簿堆擁,元膺方秉筆閱覽。19.結合文章內容,說說呂元膺是一個怎樣的人。呂元膺是一個交友慎重,處事周全,重情義又講原則,重視教育后代的人。他看到處士下棋時弄虛作假,就把處士辭退了。但他沒有將事情張揚出去,臨行時還贈送了財物,既保全了處士的顏面,也給了處士深刻的教訓。在臨終前還不忘用這件事來教育后代。(2015?潛江中考)文言文閱讀韓康伯①數歲,家酷貧,至大寒,止得襦②,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謂康伯曰:“且著襦,尋作復裈③。”兒云:“已足,不須復裈也。”母問其故,乃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熱,今既著襦,下④亦當暖,故不須耳。”母甚異之,知為國器⑤。(選自《世說新語·夙惠》,略改)【注釋】①〔韓康伯〕名伯,東晉大官,玄學思想家。②〔襦()〕短襖。③〔復裈(n)〕夾褲。裈,褲子。④〔下〕下身。⑤〔國器〕治國之才,國家的棟梁之材。7.下列句中加點的實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B)A.止得襦(同“只”)兩股戰戰(大腿)B.母殷夫人自成之(縫制)胡不見我于王(看見)C.尋作復裈(不久)便扶向路(原先,從前的)D.母甚異之(對……感到驚異)每至晴初霜旦(下霜,降霜)8.下列句中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C)A.母殷夫人自成之當余之從師也B.母問其故其如土石何[C.乃答曰乃重修岳陽樓D.火在熨斗中而柄熱潭西南而望9.下列各項理解不當的一項是(B)A.文中的殷夫人是一位關愛孩子,并且善于洞察孩子心理的母親。B.C.這個故事若作為事實論據則可論證這樣的論點:窮人的孩子早當家。D.1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傷仲永》)從此,(大人)指定物品讓他作詩,(他能)立即寫好(或:立刻完成)。(2)今既著襦,下亦當暖,故不須耳。現在已經穿上短襖,下身也會暖和的,所以不需要(或:不須要)再做夾褲哇。(2015?天門中考)文言文閱讀。教子上智不教而成,下愚雖教無益,中庸之人①,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懷子三月,出居別宮,目不邪視,耳不妄聽,音聲滋味,以禮節②之。書之玉版,藏諸金匱③。生子孩提,師保固明,孝仁禮義,導習之矣。凡庶縱不能爾,當及嬰稚④,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使為則為,使止則止。比及數歲,可省笞⑤罰。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見世間,無教而有愛,每不能然;飲食運為,恣⑥其所欲,宜誡翻獎,應訶⑦反笑,至有識知,謂法當爾。驕慢已習,方復制之,捶撻至死而無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長,終為敗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是也。俗諺曰:“教婦初來,教兒嬰孩。”誠哉斯語⑧!(選自《顏氏家訓·教子》)【注釋】①中庸之人:中等智力的人,普通人。②節:約束,限制。③匱:柜子。這個意義后來寫作“柜”。④稚:兒童。⑤笞(chī):用竹杖、荊條打。⑥恣:放縱。⑦訶:同“呵”。怒斥、喝斥。7.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C)A.下愚雖教無益(好處)邑人奇之(認為……奇特)B.師保固明(本來)處處志之(做記號)[C.宜誡翻獎(反而)互相軒邈(高大)D.導習之矣(引導)動心忍性(使……堅韌)8.下列句中加點的虛詞意義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B)A.音聲滋味,以禮節之河曲智叟無以應[B.無教而有愛,每不能然義不殺少而殺眾C.驕慢已習,方復制之吾妻之美我者D.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9.下列各項對文章內容的分析不當的一項是:(C)A.本段文字的主要觀點是:對于一般人,不早教育就不會明白事理。B.作者主張對孩子的教育應及早進行,即使沒條件胎教,也要在“識人顏色,知人喜怒”時,“便加教誨”,而不能等問題出來才教育。C.作者認為贊譽孩子會給孩子帶來災禍,“笞罰”是唯一的好方法。D.本文針對當時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的一些誤區,說明教育子女的重要性和方法。處處從孩子發展的角度出發,言辭懇切,極其感人。1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祭祀用的豬牛羊等祭品,玉器,絲織品等,我從不敢虛報數目,一定用誠實之心對神說實話。(2)誠哉斯語!這話確實有道理!(2015·武漢中考)閱讀下面的文言語段,完成8-10題。梁嘗有疑獄,群臣半以為當罪,半以為無罪,雖梁王亦疑。梁王曰:“陶之朱公①以布衣富侔②國,是必有奇智。”乃召朱公而問曰:“梁有疑獄,獄吏半以為當罪,半以為不當罪,雖寡人亦疑,吾子決是,奈何?”朱公曰:“臣,鄙民也,不知當獄。雖然,臣之家有二白璧,其色相如也,其徑相如也,其澤相如也,然其價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王曰:“徑與色澤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也?”朱公曰:“側而視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梁王曰:“善,故獄疑則從去,賞疑則從與。”梁國大悅。由此觀之,墻薄則亟壞,繒③薄則亟裂,器薄則亟毀,酒薄則亟酸。夫薄而可以曠日持久者,殆未有也。故有國富民施政教者,宜厚之而可耳。
(選自劉向《新序》)【注釋】①陶之朱公:即范蠡(lí),他輔佐越王勾踐滅吳之后,隱居陶山,改名朱公。②侔(móu):等同。③繒(zēng):絲織品的總稱。8.對下列加點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C)A.梁嘗有疑獄獄:案件B.臣,鄙民也鄙:淺陋C.不知當獄當:應當D.殆未有也殆:恐怕9.對下面加點字用法的判斷,正確的一項是(D)①臣之家有二白璧②側而視之③其徑相如也④然其價一者千金A.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不同B.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相同C.①②用法不同,③④用法不同D.①②用法不同,③④用法相同10.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B)A.梁王認為陶朱公能依靠做布衣生意而富可敵國,一定有超人的智慧。B.陶朱公回答梁王詢問時,拿一薄一厚兩塊玉璧作比,暗示梁王治獄要寬厚。C.梁王聽從陶朱公的建議,推行仁政,厚上國人,舉國上下歡欣鼓舞。D.作者姐梁王與陶朱公討論“疑獄”一事意在說明“物薄易壞”的道理。11.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雖寡人亦疑,吾子決是,奈何?即使是我也遲疑難決,先生您來判斷一下這個案件,應該怎么辦?(2015?長沙中考)閱讀《蘇武傳》,完成后面的題目。初,武與李陵俱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單于使陵至海上,為武置酒設樂,因謂武曰:“單于聞陵與子卿素厚,故使陵來說足下。終不得歸漢,空自苦亡①人之地,信義安所見乎②?且陛下春秋③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④者數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復誰為乎⑤?愿聽陵計,勿復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位列將,爵通侯,兄弟親近⑥,常愿肝腦涂地。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⑦,誠甘樂之。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父死,亡所恨。愿無復再言。”陵與武飲數日,復曰:“子卿,壹聽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請畢今日之歡,效死于前!”陵見其至誠,喟然嘆曰:“嗟呼!義士!陵與衛律⑧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⑨,與武決⑩去。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須發盡白。(選自《漢書·蘇武傳》,有刪改。)【注釋】①亡:通“無”,沒有。②信義安所見乎:信義在哪里顯現呢?見:通“現”,呈現。③春秋:年紀。④夷滅:被殺。⑤子卿尚復誰為乎:你又替誰(守節)呢?⑥親近:皇帝的侍從。⑦斧鉞:古代兵器,湯鑊:古代大鍋。⑧衛律:人名,與李陵一樣,為投降單于的漢將。⑨衿:衣襟。⑩決:通“訣”。【背景資料】本文選自班固所著《漢書》中的《蘇武傳》。蘇武作為漢使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達19年之久,始終沒有投降。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義不相同的一項是(B)A武使匈奴明年安陵君固使唐睢使于秦(《唐睢不辱使命》)B為武置酒設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C請畢今日之歡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送東陽馬生序》)D與武決去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孟子》兩章)13.下列選項中加點文言虛詞的含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A)例句:陵見其至誠A太守即遣人隨其往(《桃花源記》)B不能指其一端(《口技》)C安陵君其許寡人(《唐睢不辱使命》)D其真不知馬也(《馬說》)14.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1)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父死,亡所恨,愿勿復再言。大臣效忠君王,就像兒子效忠父親,兒子為父親而死,沒有什么可怨恨的,希望你不要再說了.(2)嗟呼!義士!陵與衛律之罪上通于天!啊,義士!我李陵與衛律,罪大惡極!15.李陵勸說蘇武投降的理由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概括回答,結合文段說說蘇武的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李陵勸蘇武投降的理由:①匈奴單于愿意誠心相待蘇武。②蘇武在荒無人煙的地方受苦。③法令隨時變更,安危不可預料。李陵的精神品質:①蘇武不畏艱苦,長年累月與惡劣環境做斗爭的生存勇氣,展現了其頑強的意志和堅忍不拔的品質;②他面對李陵的勸降,全然不為所動,在恭敬中現冷峻,表現出忠誠,立場堅定,大義凜然,堅貞不屈、守節不移的品質。(2015·吉林中考)閱讀下文,回答問題。點絳唇陸游①采藥歸來,獨尋茅店沽新釀。暮煙千嶂,處處聞漁唱。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②。江湖上,遮回疏放③,作個閑人樣。【注釋】①陸游:南宋愛國詞人。這首詞寫于作者遭彈劾罷職還鄉,閑居山陰之時。②黏天浪:連天的波浪。③遮回疏放:這一回,定要放浪山水,疏閑縱放。15.“處處聞漁唱”中的“聞”字在詞中的意思是聽、聽見、聽到。16.這首詞寫了作者閑居時的哪些日常生活片段?“采藥、沽新釀、聞漁唱、醉弄扁舟”敘寫悠閑、瀟灑、無拘無束的鄉居生活片段。17.從這首詞中你讀出了作者怎樣的復雜情感?示例:這首詞流露出作者村居生活的閑適(灑脫、豪邁、寂寞等)之感,無力報國的憤懣(懷才不遇的抑郁、無奈等)之情。(2015?南京中考)閱讀下面古詩文,完成7-10題。金山寺(并序)[宋]梅堯臣昔嘗聞謝紫微①言金山之勝,峰壑攢水上,秀拔殊眾山,環以臺殿,高下隨勢,向使善工摹畫,不能盡其美。初恨未游,赴官吳興,船次瓜洲,值海汐冬落,孤港未通,獨行江際,始見故所聞金山者,與謝公之說無異也。因借小舟以往,乃陟②回閣,上上方=3\*GB3③,歷絕頂以問山阿=4\*GB3④,危亭曲軒,窮極山水之趣。一草一木,雖未萼=5\*GB3⑤發,而或青或凋,皆森植可愛。東小峰謂之鶻=6\*GB3⑥山,有海鶻雄雌棲其上,每歲生雛,羽翮=7\*GB3⑦既成,與之縱飛,迷而后返,有年矣。惡禽猛鷙不敢來茲以搏魚鳥,其亦不取近山之物以為食,可義也夫。薄暮返舟,寺僧乞詩,強為之句以應其請。偶然而來,不得仿佛,敢與前賢名跡耶。吳客獨來后,楚橈⑧歸夕曛。山形無地接,寺界與波分。巢鶻寧窺物,馴鷗自作群。老僧忘歲月,石上看江云。(選自《梅堯臣集編年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注釋]①謝紫微:謝絳,作者妻兄。=2\*GB3②陟:登,上。③上方:佛寺。④山阿(ē):山岳。⑤萼(è):花萼。=6\*GB3⑥鶻(hú):一種兇猛的鳥。=7\*GB3⑦羽翮(hé):羽毛。=8\*GB3⑧橈(ráo):船槳。7.下列句中停頓不正確的一項是(D)A.昔嘗聞/謝紫微言金山之勝B.向使/善工摹畫C.窮極/山水之趣D.惡禽猛鷙不敢來/茲以搏魚鳥8.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1)始見故所聞金山者,與謝公之說無異也。才看見之前聽說的金山,與謝公所說的沒有不同。(2)薄暮返舟,寺僧乞詩,強為之句以應其請。傍晚回船,寺僧向我要詩,勉強寫了幾句來應付他的請求。9.《金山寺》詩中,“吳客”指的是作者(梅堯臣);詩句“山形無地接”與詩文中“峰壑攢水上”句的內容相呼應。10.你認為詩句“巢鶻寧窺物”寫得好嗎?請結合詩文作簡要分析。示例:此句寫得好。寫巢鶻不取近山之物,贊揚了它的“義”。以物喻人,肯定了士人不貪外物,不同流合污的高潔品質。(2015?泰州中考)閱讀下面的文言語段,完成8-11題。自昔詞人琢磨之苦,至有一字窮歲月,十年成一賦者。白樂天詩詞,疑皆沖口而成,及見今人所藏遺稿,涂竄甚多。歐陽文忠公作文既畢,貼之墻壁,坐臥觀之,改正盡善,方出以示人。蘧①嘗于文忠公諸孫望之處,得東坡先生數詩稿,其和歐叔弼詩云:“淵明為小邑。”繼圈去“為”字,改作“求”字,又連涂“小邑”二字,作“縣令”字,凡三改乃成今句。至“胡椒銖兩多,安用八百斛”,初云“胡椒亦安用,乃貯八百斛”,若如初語,未免后人疵議。又知雖大手筆,不以一時筆快為定,而憚于屢改也。(選自《春渚紀聞》)【注】①即本文的作者何蘧。8.根據要求,完成下列兩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①至有一字窮歲月(窮盡,用盡)②及見今人所藏遺稿(到,等到)③歐陽文忠公作文既畢(已經)④得東坡完生數詩稿(數篇,幾篇)(2)下列各句與例句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C)例句:蘧嘗于文忠公諸孫望之處A.積于今六十歲矣(《捕蛇者說》)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魚我所欲也》)C.于廳事之東北角(《口技》)D.何有于我哉(《<論語>》)9.請根據要求,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1)疑皆沖口而成(標在動賓之間)疑/皆沖口而成(2)淵明為小邑(標在主謂之間)淵明/為小邑10.翻譯下列句子。(1)改正盡善,方出以示人。譯文:(歐陽修)改正得極好后,方才拿出來給人看。(2)但少閑人如吾兩者耳。(《記承天寺夜游》)譯文:只不過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的有閑情雅致的人罷了11.請你根據選文主要內容為其編寫一個文言標題:作文不憚屢改。(2015?揚州中考)閱讀文言文,完成10—13題。常熟有桑悅者,字民懌。書過目,輒焚棄,曰:“已在吾腹中矣。”為諸生,上謁監司,曰“江南才子”。監司大駭,延之校書,預刊落=1\*GB3①以試悅。文意不屬者,索筆補之。學士丘濬重其文,屬使者善遇之。使者至,問:“悅不迎,豈有恙乎?”長吏皆銜=2\*GB3②之,曰:“無恙,自負才名不肯謁耳。”使者遣吏召不至,益兩使促之。悅怒曰:“始吾謂天下未有無耳者,乃今有之。與若期,三日后來,瀆=3\*GB3③則不來矣。”使者恚,欲收悅,緣濬故,不果。三日來見,長揖使者。使者怒,悅脫帽竟去。使者下階謝,乃已。所著書,頗行于世。(選自《明史》,有刪節)【注】=1\*GB3①刊落:削除,刪去。=2\*GB3②銜:怨恨。=3\*GB3③瀆:輕慢。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實詞。=1\*GB2⑴監司大駭,延之校書(延:請)=2\*GB2⑵益兩使促之(益:增加)=3\*GB2⑶使者恚,欲收悅(恚:惱怒)=4\*GB2⑷使者下階謝,乃已(已:停止)11.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C)例句:預刊落以試悅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曹劌論戰》)B.策之不以其道(《馬說》)C.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出師表》)D.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12.翻譯下列句子。=1\*GB2⑴悅不迎,豈有恙乎?桑悅不來迎接,難道是生病了嗎?=2\*GB2⑵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三峽》)除非正午,看不見太陽;除非半夜,看不見月亮。=3\*GB2⑶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說》)誰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有比這毒蛇更厲害的呢!13.桑悅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簡要概括。桑悅是聰明(記憶力強)、恃才傲物的人。(2015?江西中考)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題。游大林寺【唐】白居易余與河南元集虛、范陽張允中……凡十七人。自遺愛草堂①,歷東西二林②,抵化成、憩峰頂。登香爐峰,宿大林寺。大林窮遠,人跡罕到。環寺多清流蒼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東人③。山高地深,時節絕晚,于時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華,澗草猶短;人物風候,與平地聚落④不同。初到恍然,若別造一世界者。因口號絕句云:“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既而周覽屋壁,見蕭郎中存、魏郎中宏簡、李補闕渤三人姓名文句,因與集虛輩嘆且曰:此地實匡廬間第一境。由驛路至山門,曾無半日程,自蕭、魏、李游,迨⑤今垂二十年,寂寥無繼來者。嗟乎!名利之誘人也如此!時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樂天序。【注】①遺愛草堂:白居易貶江州后,在廬山遺愛寺自己建造的草堂。②東西二林:指東林寺、西林寺。后文“化成”指化成寺。③海東人:新羅國人,新羅國地處朝鮮半島。④聚落:村莊。⑤迨(dài):等到。9.對下面句子朗讀節奏的劃分正確的一項是(B)此地實匡廬間第一境A.此/地實匡廬間第一境B.此地/實匡廬間第一境C.此地實/匡廬間第一境D.此地實匡廬間/第一境10.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⑴華(開花)⑵造(到、往)11.翻譯文中畫線句子。環寺多清流蒼石、短松瘦竹。寺院周圍多是清澈的溪流蒼色的巖石,矮小的松樹,清瘦的竹子。12.用自己和話說說白居易一行游大林寺的行蹤。白居易一行從遺愛草堂出發,經過了東林、西林二寺,到達化城寺,在峰頂上稍事休息,便登上香爐峰,住在大林寺。13.大林寺景色優美卻游人甚少,其原因是什么?請用文中語句回答。(1)大林窮遠;(2)名利之誘人也如此!(2015?營口中考)閱讀下面課外文言文,回答13~16題。jié1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1)(2)老子之小仁義14.用“∕”為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彼以煦煦為仁/孑孑為義/其小之也則宜。15.將下面句子譯成現代漢語。(好比)坐在井里看天的人,說天很小,其實天并不小。16.在韓愈看來,老子所說的“道德”與自己所說的“道德”含義是否一致,結合選文內容簡要分析。不一致。理由是:在韓愈看來老子所說的“道德”是拋開了仁義而言,只是他一個人的說法,而自己所說的“道德”是包括仁義,是天下人所共同承認的道德。(2015?聊城中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人。少負①氣節,沉厚寡言。天資敏悟,強②記書傳,尤好《左氏春秋》及孫吳兵法。家貧,拾薪為燭,誦習達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學射于周同。同射三失,皆同中,以示飛。飛引弓一發,破其筈③;再發,又中。同大驚,以所愛良弓贈之。飛由是益自練習,盡得同術。【注釋】①負,具有。②強:擅長于。③筈(kuò):箭的尾部。7.選文的觀點對你的成長有何啟示?只有經受住艱苦磨煉,才能有所作為,否則將一事無成8.下列加點詞意義不同的一項是(C)A.尤好《左氏春秋》及孫孫昊兵法好讀書,不求甚解B.再發,又中一鼓作氣,再而衰C.以所愛良弓贈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飛由是益自練習益慕圣賢之道9.翻譯下面的句子。家貧,拾薪為燭,誦習達旦,不寐。家里貧窮,撿拾柴禾當作燈燭來照明,背誦學習到天亮,不睡覺。10.結合選文說說岳飛為什么能成為一代名將。少有大志,而勤學苦練不止。(2015?資陽中考)閱讀《推敲》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劉公嘉話》云:(賈)島初赴舉京師,一日于驢上得句云:“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始欲著“推”字,又欲著“敲”字,煉之未定,遂于驢上吟哦,時時引手作推敲之勢。時韓愈吏部權京兆尹,島不覺沖至第三節。左右擁至尹前,島具對所得詩句云云。韓立馬良久,謂島曰:“作敲字佳矣。”遂并轡而歸。留連論詩,與為布衣之交。2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①韓立馬良久(很) ②島初赴舉京師(參加科舉考試)③遂于驢上吟哦(在) ④遂并轡而歸(連詞,表修飾)22.將下列句子譯為現代漢語。始欲著“推”字,又欲著“敲”字,煉之未定,遂于驢上吟哦,時時引手作推敲之勢。開始想要用“推”字,后來又想要用“敲”字,用心錘煉這兩個字,一直未能確定用哪個字,于是在驢背上吟詠誦讀,還不停地伸手比劃“推”、“敲”的姿勢。23.這則故事給我們平時的寫作帶來了怎樣的啟示?示例:①對待寫作必須具有嚴謹的精神②文章不厭百回改③需要向他人學習借鑒。(2015?天津中考)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13-15題。袁黃公力行節儉,與縉坤相約:每會葷素五品,不許宰牲。然縣門左右各有熟食店,具來已久,日殺牲甚眾,公亦不能禁也。已而漸少,期年之后,并無一家賣熟食者。蓋向來買食,皆由訟者邀宴吏胥。今公隨問隨結,庭無滯獄,買者鮮少,則賣者折閱,故皆徙業耳。(節選自《感應篇》)【注釋】eq\o\ac(○,1)袁黃:號了凡,明朝萬歷年間曾做知縣,有《了凡四訓》傳世。eq\o\ac(○,2)縉坤:指有官職或做過官的人。eq\o\ac(○,3)葷:指蔥姜蒜等辛辣味的菜。eq\o\ac(○,4)胥(xū):小官吏。eq\o\ac(○,5)折閱:虧損。13.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含義。(1)期年之后期年:滿一年(2)皆由訟者邀宴吏胥皆:全,都14.請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日殺牲甚眾,公亦不能禁也。譯文:每天宰殺很多家畜,袁公也不能禁止。15.結合選文,舉例說明袁黃是一個怎樣的人。由“與縉紳相約:每會葷素五品”和“隨問隨結,庭無滯獄”,可以看出袁黃是一個力行節儉、勤于政事的人。_(2015?金華中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徐伯珍字文楚,東陽太末人也。伯珍少孤貧,學書無紙,常以竹箭、箬葉、甘蕉及地上學書。山水暴出,漂溺宅舍,村鄰皆奔走;伯珍累床而坐,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社區養老服務項目運營可行性研究報告(模板范文)
- 農田基礎設施優化提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模板)
- 救生員應急處理能力的試題及答案
- 模具設計師資格認證考試成功之道的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體育經紀人考試綜合提升試題及答案
- 植保員在危機處理中扮演的角色試題及答案
- 辦公樓局部裝修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參考)
- 2024年農業植保員考試中的跨學科知識應用與實踐結合試題及答案
- 植保員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提升試題及答案
- 模具材料與工藝知識試題及答案
-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美好生活哪里來》大單元作業設計(二)
- 林黛玉進賈府話劇劇本
- 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云量和雨量
- 淺談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畢業論文設計
- 中國優秀傳統家訓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安康學院
- GB/T 4927-2008啤酒
- GB/T 16955-1997聲學農林拖拉機和機械操作者位置處噪聲的測量簡易法
- GB/T 15593-2020輸血(液)器具用聚氯乙烯塑料
- 新概念英語第二冊Lesson37課件
- GB 16410-2007家用燃氣灶具
- FZ/T 54098-2017聚乳酸牽伸絲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