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體寄生蟲學
人體寄生蟲學1本次課主要內容
總論原蟲概論本次課主要內容總論2第一篇總論第一篇總論3
人體寄生蟲學(humanparasitology):
也稱醫學寄生蟲學,是一門研究與醫學有關的寄生蟲及其與宿主關系的學科。主要研究寄生蟲的形態結構、生活活動、生存繁殖規律,著重研究寄生蟲與人體及外界因素的相互關系,揭示寄生蟲病發病機制及流行規律,以達到控制、消滅與預防寄生蟲病的目的。它是預防醫學和臨床醫學的一門基礎課程。主要內容:醫學原蟲學、醫學蠕蟲學、醫學節肢動物學。人體寄生蟲學(humanparasitology)4一、寄生蟲對人類的危害性
1.對人類健康的危害引起寄生蟲病和作為疾病傳播媒介
2.阻礙社會經濟發展一、寄生蟲對人類的危害性1.對人類健康的危害5二、寄生蟲的生物學
1.基本概念共生(Symbiosis)共棲(commensalism)互利共生(mutualism)寄生(parasitism):兩種生物生活在一起,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到損害稱為寄生。通常受益的一方稱為寄生物,受害的一方稱為宿主(host)。寄生物為動物的稱為寄生蟲(parasite)。二、寄生蟲的生物學1.基本概念6生活史(lifecycle)寄生蟲完成一代生長、發育與繁殖的整個過程。
直接型:不需要中間宿主
間接型:需要中間宿主世代交替(alternationofgeneration)
某些寄生蟲需要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交替進行才能完成生活史的現象。如:吸蟲等生活史(lifecycle)72.寄生關系的演化
形態改變
生理與代謝方式的改變
侵入機制加強
繁殖能力加強
免疫逃避功能形成
基因變異2.寄生關系的演化形態改變83.寄生蟲的營養與代謝
營養: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代謝:能量來源主要是糖酵解。4.寄生蟲的命名與分類命名:采用二名制,屬名在前,種名在后。分類:隸屬動物界的7個門。3.寄生蟲的營養與代謝9三、寄生蟲與宿主的相互關系1.寄生蟲對宿主的作用奪取營養機械性損傷毒性與免疫損傷三、寄生蟲與宿主的相互關系1.寄生蟲對宿主的作用102.宿主對寄生蟲的影響非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2.宿主對寄生蟲的影響非特異性免疫113.寄生蟲與宿主相互作用的結果
三種結果3.寄生蟲與宿主相互作用的結果12四、寄生蟲感染的免疫1.免疫應答類型(1)非特異性免疫:(2)特異性免疫:
消除性免疫:
非消除性免疫:大多數屬此型。
帶蟲免疫伴隨免疫四、寄生蟲感染的免疫1.免疫應答類型132.寄生蟲抗原特點:復雜多源性,具屬、種、株、期特異性分類:體抗原、表膜抗原、分泌及代謝抗原等
2.寄生蟲抗原143.免疫逃避:寄生蟲侵入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體內,有些能夠逃避宿主的免疫效應而發育、繁殖、生存的現象。機制:組織學隔離、表面抗原的改變、抑制宿主的免疫應答等。3.免疫逃避:寄生蟲侵入免疫功能正常的宿15五、寄生蟲感染的特點1.帶蟲者、慢性感染、隱性感染
感染階段:寄生蟲在發育過程中,對人體具有感染能力的階段。
帶蟲者:人體感染寄生蟲后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和體征,但可傳播病原體。
五、寄生蟲感染的特點1.帶蟲者、慢性感染、隱性感染16隱性感染:指人體感染寄生蟲后,沒有出現明顯的臨床癥狀,也不能用常規方法檢測出病原體的寄生現象,如機會致病寄生蟲:弓形蟲、肺孢子蟲等。2.多寄生現象隱性感染:173.幼蟲移行癥和異位寄生幼蟲移行癥(larvamigrans):一些蠕蟲的幼蟲侵入非正常宿主體內后,不能發育為成蟲,長期以幼蟲狀態存在,在皮下、組織和器官間竄擾,造成局部和全身的病變,形成幼蟲移行癥。內臟幼蟲移行癥皮膚幼蟲移行癥異位寄生(ectopicparasitism):指在常見寄生部位外的器官或組織內的寄生。3.幼蟲移行癥和異位寄生幼蟲移行癥(larvamigran18六、寄生蟲病的流行與防治1.流行的基本環節:
(1)傳染源:寄生蟲病患者、帶蟲者及保蟲宿主六、寄生蟲病的流行與防治1.流行的基本環節:19(2)傳播途徑:
1)經水傳播
2)經食物傳播
3)經土壤傳播
4)經空氣(飛沫)傳播
5)經節肢動物傳播6)經人體直接傳播
寄生蟲進入人體的常見途徑:經口、經皮膚、經胎盤、經呼吸道、經輸血感染等。(2)傳播途徑:20(3)易感者:與免疫狀態、生產生活方式關系密切。(3)易感者:與免疫狀態、生產生活方式關系密切。212.流行因素自然因素、生物因素、社會因素3.流行特點地方性季節性自然疫源性(人獸共患寄生蟲病)4.防治措施消除傳染源:患者、帶蟲者、保蟲宿主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者2.流行因素22
TDR(熱帶病特別規劃)要求防治的6類熱帶病:血吸蟲病、瘧疾、絲蟲病、黑熱病、錐蟲病、麻風病中有5類是寄生蟲病,最近增加2類:結核、登革熱。TDR(熱帶病特別規劃)要求防治的6類熱帶病23世界寄生蟲病情況
(WHO1999年報告)病種感染人數死亡人數瘧疾4~4.9億220~250萬血吸蟲病2億50~100萬
埃及血吸蟲1億曼氏血吸蟲6000萬日本血吸蟲150萬絲蟲病1.45億
淋巴絲蟲1.28億盤尾絲蟲1700萬利什曼病1200萬錐蟲病非洲錐蟲增加10萬/年5000美洲錐蟲240萬6萬
世界寄生蟲病情況
(WHO1999年報告24病種感染人數死亡人數
阿米巴病5000萬4~11萬賈第蟲病2億鉤蟲病13億蛔蟲病13億1550(腸梗阻)鞭蟲病9億絳蟲病6500萬糞類圓線蟲病3500萬華支睪及后睪吸蟲病1350萬姜片蟲病1000萬毛圓線蟲病550萬并殖吸蟲病210萬陰道毛滴蟲病250萬(美國)100萬(英國)病種感染人數25中國重要寄生蟲病情況
病種建國初期感染人數(萬)目前(萬)
瘧疾30002.9血吸蟲病100081絲蟲病3000已消滅利什曼病53基本消滅鉤蟲感染20,00019,400中國重要寄生蟲病情況病種建國初期感染人數(萬)26中國常見腸道寄生蟲感染率(%)蟲種感染率感染率
(1988-1992)
(2001–2004)溶組織阿米巴0.949賈第蟲2.521華支睪吸蟲0.3652.4姜片蟲0.169帶絳蟲0.0110.28蟯蟲26.36310.28蛔蟲46.99912.72鞭蟲18.7964.63鉤蟲17.1666.12總感染率62.6321.74中國常見腸道寄生蟲感染率(%)蟲種感染率27廣東省兩次人體腸道寄生蟲調查
蟲種1988年感染率1997年感染率(%,61517人)(%,8217人)
蛔蟲46.4419.20鞭蟲33.1918.24蟯蟲29.6019.46鉤蟲22.306.56華支睪吸蟲1.824.08
布氏姜片蟲0.100.24
并殖吸蟲0.000.12
溶組織阿米巴0.341.41
藍氏賈第鞭毛蟲1.901.07
總感染率72.1348.11廣東省兩次人體腸道寄生蟲調查蟲種198828統計學新概念失能調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lifeyears,DALYs):
是指在傷殘狀態下生存的時間和因疾病早逝而喪失的時間。DALYs值越大,對健康的損害和生存質量的影響越大。統計學新概念失能調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29宿主類別:終宿主(definitivehost)中間宿主(intermediatehost)儲蓄宿主(保蟲宿主,reservoirhost)轉續宿主(paratenichost)宿主類別:30寄生蟲類別:專性寄生蟲(obligatoryparasite)長期寄生蟲(permanentparasite)機會致病寄生蟲(opportunisticparasite)其它:兼性、暫時性、偶然性、體內/體外寄生蟲等寄生蟲類別:31帶蟲免疫(premunition):
寄生蟲感染宿主后產生的免疫力,不能完全清除體內的寄生蟲,仍保持低密度水平存在,但對再感染有一定的抵抗力,一旦用藥清除體內的寄生蟲,此免疫力也隨之消失。如:瘧原蟲伴隨免疫(concomitantimmunity):
寄生蟲感染宿主后產生的免疫力,對體內成蟲無免疫效應,但對再感染時侵入的幼蟲,宿主卻具有一定的抵抗力,這種免疫力也隨體內蟲體的消除而消失。如:血吸蟲帶蟲免疫(premunition):32
第二篇醫學原蟲學第二篇醫學原蟲學33概論原蟲:是單細胞真核生物,能獨立完成生命活動的全部功能,如:攝食、代謝、呼吸、排泄、運動與生殖等。醫學原蟲:寄生于人體管腔、體液、組織或細胞內的致病及非致病性原蟲。概論原蟲:是單細胞真核生物,能獨立完成生34一、形態
1、胞膜2、胞質三種運動細胞器:偽足、鞭毛、纖毛3、胞核一、形態1、胞膜35二、生活史類型
1、人際傳播型:通過直接或間接方式由感染者傳播至易感者的原蟲
特點:不需要中間宿主
傳播方式:人人
滋養體:陰道毛滴蟲
滋養體、包囊:阿米巴、賈第蟲二、生活史類型1、人際傳播型:通過直接或間接方式由感染者傳36滋養體:具有運動、攝食功能,為原蟲的生長、發育和繁殖階段,是多數原蟲的基本生活型。包囊:許多原蟲在不良環境下分泌外殼,處于靜止狀態,用以抵抗環境的影響,實現宿主轉換。是原蟲的感染階段。滋養體:具有運動、攝食功能,為原蟲的生長、發育和繁殖階段,372、循環傳播型:通過循環方式傳播的原蟲
特點:需要中間宿主
傳播方式:人脊椎動物
弓形蟲:貓(終宿主)鼠、豬、人(中間宿主)2、循環傳播型:通過循環方式傳播的原蟲383、蟲媒傳播型:通過媒介昆蟲傳播的原蟲
特點:需要昆蟲媒介
傳播方式:昆蟲人
瘧原蟲:按蚊人
黑熱病:白蛉人3、蟲媒傳播型:通過媒介昆蟲傳播的原蟲39三、生理1、運動:偽足、纖毛、鞭毛和其它運動方式2、攝食:3、代謝:4、生殖:無性生殖:二分裂、多分裂和出芽生殖有性生殖:結合生殖、配子生殖三、生理1、運動:偽足、纖毛、鞭毛和其它運動方式40四、致病1、大量增殖:2、播散傾向:
阿米巴:血流肝、肺、腦
瘧疾:紅細胞腦、腎3、機會致病:營養不良、腫瘤、器官移植(弓形蟲、肺孢子蟲、隱孢子蟲)4、免疫特點:帶蟲免疫瘧疾:再燃;阿米巴:遷延現象弓形蟲:隱性感染四、致病1、大量增殖:41溶組織內阿米巴
(Entamoabahistolytica)溶組織內阿米巴
(Entamoabahistolytic42引起阿米巴病,世界上約5~6億人患病,在寄生蟲病中占第三位,全球每年死亡人數高達10萬人。引起阿米巴病,世界上約5~6億人患病,在寄生43一、形態1、滋養體:致病期組織型:在患者新鮮粘液血便或病灶組織中,外質活動大、內質含紅細胞。
腸腔型:在腸腔中,可形成包囊,體小、不活潑、不含紅細胞。2、包囊:傳播期,成熟包囊(感染期)
一、形態44[基礎醫學]人體寄生蟲學課件45[基礎醫學]人體寄生蟲學課件46阿米巴運動:阿米巴運動:47[基礎醫學]人體寄生蟲學課件48[基礎醫學]人體寄生蟲學課件49[基礎醫學]人體寄生蟲學課件50[基礎醫學]人體寄生蟲學課件51[基礎醫學]人體寄生蟲學課件52二、生活史
腸粘摸潰瘍腸外膿腫包囊前包囊滋養體四核包囊回腸末端、結腸二分裂繁殖經口二、生活史腸粘摸潰瘍腸外膿腫包囊前包囊滋養體四核包囊回腸末端53[基礎醫學]人體寄生蟲學課件54三、致病1、致病機理:原蟲(蟲株)與宿主(免疫)(1)原蟲的致病力
①、粘附到靶細胞后使靶細胞表面的糖蛋白膜受損,同時也可破壞宿主組織。②、對宿主分泌的IgA和IgG都具降解作用。③、防止抗體結合到滋養體上,也能降解補體C3為C3a,以抵抗補體介導的抗炎作用。三、致病1、致病機理:原蟲(蟲株)與宿主(免疫)55滋養體侵入腸壁:滋養體侵入腸壁:56(2)微環境的理化生物因素
低氧、高鐵致病重生物因素:大腸桿菌、產氣桿菌
原因:a.細菌為阿米巴提供營養
b.細菌產生適宜氧化還原電位
c.細菌損傷腸粘膜(3)宿主機能狀況:
宿主的狀況:血吸蟲、結核、疲勞、喝酒、營養不良等可誘發滋養體的侵襲。宿主的免疫:(2)微環境的理化生物因素572、病理:(1)腸阿米巴病
好發部位:盲腸、升結腸、乙狀結腸病變性質:燒瓶樣潰瘍、孤立分布(2)腸外阿米巴病:肝、肺、腦膿腫
阿米巴肝膿腫:滋養體肝竇壞死小灶肝炎期肝膿腫特點:肝右葉、單個、絮狀、男>女2、病理:58[基礎醫學]人體寄生蟲學課件59[基礎醫學]人體寄生蟲學課件60[基礎醫學]人體寄生蟲學課件61[基礎醫學]人體寄生蟲學課件62[基礎醫學]人體寄生蟲學課件633、臨床表現(1)、腸阿米巴病1)無癥狀型:帶蟲者,85%~90%。2)普通型:起病較緩,腹痛、腹瀉為主,大便醬紅色,每日數次,可查見滋養體。3)暴發型:起病急驟,中毒癥狀顯著,高熱,極度衰竭,死亡率高。4)慢性型:慢性腹瀉或腹瀉與便秘交替。3、臨床表現(1)、腸阿米巴病64(2)、腸外阿米巴病:血行播散為主,是死亡的主要原因。阿米巴肝膿腫:是腸阿米巴病最重要的并發癥,長期發熱、全身性消耗、肝臟腫大伴壓痛、肝區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阿米巴肺膿腫阿米巴腦膿腫(2)、腸外阿米巴病:65四、診斷1、病原診斷:糞便檢查:查見滋養體或包囊可確診。
一看:醬紅色粘液.腥臭味取材(滋養體)二取:膿粘液三送:及時、保溫方法:生理鹽水涂片法、碘液染色法、培養法
組織檢查:結腸鏡、纖維腸鏡、肝穿刺四、診斷1、病原診斷:662.免疫診斷:ELISA測抗體:陽性率(%)
肝膿腫95-100%
急性痢疾85-95%
帶蟲者10-40%3.分子生物學診斷:DNA探針、PCR4、鑒別診斷:腸阿米巴病:與細菌性痢疾、腸結核、血吸蟲病、結腸炎相鑒別。阿米巴肝膿腫:細菌性肝膿腫、肝癌2.免疫診斷:67五、流行與防治1、流行:(1)傳染源:患者、帶蟲者(2)傳播途徑:經口感染,糞—口傳播(3)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4)流行特征:世界性分布,熱帶、亞熱帶多見,夏秋季發病率高。五、流行與防治1、流行:682、治療(1)一般治療:(2)病原治療:
甲硝咪唑(滅滴靈):首選口服:0.4~0.8g,tid,療程5~10天喹碘仿:腸腔內阿米巴二氯散糠酸脂(糠脂酰胺):抗生素:四環素、巴龍霉素中藥:白頭翁、生大蒜(3)并發癥治療:2、治療(1)一般治療:693、預防(1)查治病人和帶蟲者
(2)管理糞便、保護水源
(3)注意飲食、飲水衛生
(4)消滅媒介昆蟲:蠅、蟑螂3、預防(1)查治病人和帶蟲者
(2)管理糞便、保護水70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
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能在自然環境中生存繁殖,也能在溫血宿主體內增殖。有些自生生活阿米巴是潛在的致病原,可侵入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或其他器官,引起死亡或嚴重的損害。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能在71耐格里屬阿米巴:入侵途徑
耐格里屬阿米巴腦膜腦炎,多為兒童與青年。起病急,病情兇險、病程短、預后差、死亡率高。鞭毛型或滋養體
沿嗅神經
鼻粘膜
粘膜下神經叢
侵入鼻腔腦部
篩狀板
耐格里屬阿米巴:入侵途徑72棘阿米巴:
致病特點:多見體弱者、老人及免疫抑制的病人隱形眼鏡普遍使用、發病率逐漸增多泌尿生殖、皮膚、呼吸道、耳等病變引起腦膜腦炎、病程較長臨床癥狀比耐格里阿米巴引起的輕腦病變以肉芽腫、細胞增生為特點早期診斷治療者,預后較佳感染途徑:尚不完全清楚棘阿米巴:致病特點:多見體弱者、老人及免疫抑制的病人73診斷:腦脊液、病灶(皮膚、角膜)涂片染色或培養治療:尚無特效藥二性霉素B、戊雙脒、磺胺重在預防診斷:74
人體寄生蟲學
人體寄生蟲學75本次課主要內容
總論原蟲概論本次課主要內容總論76第一篇總論第一篇總論77
人體寄生蟲學(humanparasitology):
也稱醫學寄生蟲學,是一門研究與醫學有關的寄生蟲及其與宿主關系的學科。主要研究寄生蟲的形態結構、生活活動、生存繁殖規律,著重研究寄生蟲與人體及外界因素的相互關系,揭示寄生蟲病發病機制及流行規律,以達到控制、消滅與預防寄生蟲病的目的。它是預防醫學和臨床醫學的一門基礎課程。主要內容:醫學原蟲學、醫學蠕蟲學、醫學節肢動物學。人體寄生蟲學(humanparasitology)78一、寄生蟲對人類的危害性
1.對人類健康的危害引起寄生蟲病和作為疾病傳播媒介
2.阻礙社會經濟發展一、寄生蟲對人類的危害性1.對人類健康的危害79二、寄生蟲的生物學
1.基本概念共生(Symbiosis)共棲(commensalism)互利共生(mutualism)寄生(parasitism):兩種生物生活在一起,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到損害稱為寄生。通常受益的一方稱為寄生物,受害的一方稱為宿主(host)。寄生物為動物的稱為寄生蟲(parasite)。二、寄生蟲的生物學1.基本概念80生活史(lifecycle)寄生蟲完成一代生長、發育與繁殖的整個過程。
直接型:不需要中間宿主
間接型:需要中間宿主世代交替(alternationofgeneration)
某些寄生蟲需要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交替進行才能完成生活史的現象。如:吸蟲等生活史(lifecycle)812.寄生關系的演化
形態改變
生理與代謝方式的改變
侵入機制加強
繁殖能力加強
免疫逃避功能形成
基因變異2.寄生關系的演化形態改變823.寄生蟲的營養與代謝
營養: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代謝:能量來源主要是糖酵解。4.寄生蟲的命名與分類命名:采用二名制,屬名在前,種名在后。分類:隸屬動物界的7個門。3.寄生蟲的營養與代謝83三、寄生蟲與宿主的相互關系1.寄生蟲對宿主的作用奪取營養機械性損傷毒性與免疫損傷三、寄生蟲與宿主的相互關系1.寄生蟲對宿主的作用842.宿主對寄生蟲的影響非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2.宿主對寄生蟲的影響非特異性免疫853.寄生蟲與宿主相互作用的結果
三種結果3.寄生蟲與宿主相互作用的結果86四、寄生蟲感染的免疫1.免疫應答類型(1)非特異性免疫:(2)特異性免疫:
消除性免疫:
非消除性免疫:大多數屬此型。
帶蟲免疫伴隨免疫四、寄生蟲感染的免疫1.免疫應答類型872.寄生蟲抗原特點:復雜多源性,具屬、種、株、期特異性分類:體抗原、表膜抗原、分泌及代謝抗原等
2.寄生蟲抗原883.免疫逃避:寄生蟲侵入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體內,有些能夠逃避宿主的免疫效應而發育、繁殖、生存的現象。機制:組織學隔離、表面抗原的改變、抑制宿主的免疫應答等。3.免疫逃避:寄生蟲侵入免疫功能正常的宿89五、寄生蟲感染的特點1.帶蟲者、慢性感染、隱性感染
感染階段:寄生蟲在發育過程中,對人體具有感染能力的階段。
帶蟲者:人體感染寄生蟲后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和體征,但可傳播病原體。
五、寄生蟲感染的特點1.帶蟲者、慢性感染、隱性感染90隱性感染:指人體感染寄生蟲后,沒有出現明顯的臨床癥狀,也不能用常規方法檢測出病原體的寄生現象,如機會致病寄生蟲:弓形蟲、肺孢子蟲等。2.多寄生現象隱性感染:913.幼蟲移行癥和異位寄生幼蟲移行癥(larvamigrans):一些蠕蟲的幼蟲侵入非正常宿主體內后,不能發育為成蟲,長期以幼蟲狀態存在,在皮下、組織和器官間竄擾,造成局部和全身的病變,形成幼蟲移行癥。內臟幼蟲移行癥皮膚幼蟲移行癥異位寄生(ectopicparasitism):指在常見寄生部位外的器官或組織內的寄生。3.幼蟲移行癥和異位寄生幼蟲移行癥(larvamigran92六、寄生蟲病的流行與防治1.流行的基本環節:
(1)傳染源:寄生蟲病患者、帶蟲者及保蟲宿主六、寄生蟲病的流行與防治1.流行的基本環節:93(2)傳播途徑:
1)經水傳播
2)經食物傳播
3)經土壤傳播
4)經空氣(飛沫)傳播
5)經節肢動物傳播6)經人體直接傳播
寄生蟲進入人體的常見途徑:經口、經皮膚、經胎盤、經呼吸道、經輸血感染等。(2)傳播途徑:94(3)易感者:與免疫狀態、生產生活方式關系密切。(3)易感者:與免疫狀態、生產生活方式關系密切。952.流行因素自然因素、生物因素、社會因素3.流行特點地方性季節性自然疫源性(人獸共患寄生蟲病)4.防治措施消除傳染源:患者、帶蟲者、保蟲宿主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者2.流行因素96
TDR(熱帶病特別規劃)要求防治的6類熱帶病:血吸蟲病、瘧疾、絲蟲病、黑熱病、錐蟲病、麻風病中有5類是寄生蟲病,最近增加2類:結核、登革熱。TDR(熱帶病特別規劃)要求防治的6類熱帶病97世界寄生蟲病情況
(WHO1999年報告)病種感染人數死亡人數瘧疾4~4.9億220~250萬血吸蟲病2億50~100萬
埃及血吸蟲1億曼氏血吸蟲6000萬日本血吸蟲150萬絲蟲病1.45億
淋巴絲蟲1.28億盤尾絲蟲1700萬利什曼病1200萬錐蟲病非洲錐蟲增加10萬/年5000美洲錐蟲240萬6萬
世界寄生蟲病情況
(WHO1999年報告98病種感染人數死亡人數
阿米巴病5000萬4~11萬賈第蟲病2億鉤蟲病13億蛔蟲病13億1550(腸梗阻)鞭蟲病9億絳蟲病6500萬糞類圓線蟲病3500萬華支睪及后睪吸蟲病1350萬姜片蟲病1000萬毛圓線蟲病550萬并殖吸蟲病210萬陰道毛滴蟲病250萬(美國)100萬(英國)病種感染人數99中國重要寄生蟲病情況
病種建國初期感染人數(萬)目前(萬)
瘧疾30002.9血吸蟲病100081絲蟲病3000已消滅利什曼病53基本消滅鉤蟲感染20,00019,400中國重要寄生蟲病情況病種建國初期感染人數(萬)100中國常見腸道寄生蟲感染率(%)蟲種感染率感染率
(1988-1992)
(2001–2004)溶組織阿米巴0.949賈第蟲2.521華支睪吸蟲0.3652.4姜片蟲0.169帶絳蟲0.0110.28蟯蟲26.36310.28蛔蟲46.99912.72鞭蟲18.7964.63鉤蟲17.1666.12總感染率62.6321.74中國常見腸道寄生蟲感染率(%)蟲種感染率101廣東省兩次人體腸道寄生蟲調查
蟲種1988年感染率1997年感染率(%,61517人)(%,8217人)
蛔蟲46.4419.20鞭蟲33.1918.24蟯蟲29.6019.46鉤蟲22.306.56華支睪吸蟲1.824.08
布氏姜片蟲0.100.24
并殖吸蟲0.000.12
溶組織阿米巴0.341.41
藍氏賈第鞭毛蟲1.901.07
總感染率72.1348.11廣東省兩次人體腸道寄生蟲調查蟲種1988102統計學新概念失能調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lifeyears,DALYs):
是指在傷殘狀態下生存的時間和因疾病早逝而喪失的時間。DALYs值越大,對健康的損害和生存質量的影響越大。統計學新概念失能調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103宿主類別:終宿主(definitivehost)中間宿主(intermediatehost)儲蓄宿主(保蟲宿主,reservoirhost)轉續宿主(paratenichost)宿主類別:104寄生蟲類別:專性寄生蟲(obligatoryparasite)長期寄生蟲(permanentparasite)機會致病寄生蟲(opportunisticparasite)其它:兼性、暫時性、偶然性、體內/體外寄生蟲等寄生蟲類別:105帶蟲免疫(premunition):
寄生蟲感染宿主后產生的免疫力,不能完全清除體內的寄生蟲,仍保持低密度水平存在,但對再感染有一定的抵抗力,一旦用藥清除體內的寄生蟲,此免疫力也隨之消失。如:瘧原蟲伴隨免疫(concomitantimmunity):
寄生蟲感染宿主后產生的免疫力,對體內成蟲無免疫效應,但對再感染時侵入的幼蟲,宿主卻具有一定的抵抗力,這種免疫力也隨體內蟲體的消除而消失。如:血吸蟲帶蟲免疫(premunition):106
第二篇醫學原蟲學第二篇醫學原蟲學107概論原蟲:是單細胞真核生物,能獨立完成生命活動的全部功能,如:攝食、代謝、呼吸、排泄、運動與生殖等。醫學原蟲:寄生于人體管腔、體液、組織或細胞內的致病及非致病性原蟲。概論原蟲:是單細胞真核生物,能獨立完成生108一、形態
1、胞膜2、胞質三種運動細胞器:偽足、鞭毛、纖毛3、胞核一、形態1、胞膜109二、生活史類型
1、人際傳播型:通過直接或間接方式由感染者傳播至易感者的原蟲
特點:不需要中間宿主
傳播方式:人人
滋養體:陰道毛滴蟲
滋養體、包囊:阿米巴、賈第蟲二、生活史類型1、人際傳播型:通過直接或間接方式由感染者傳110滋養體:具有運動、攝食功能,為原蟲的生長、發育和繁殖階段,是多數原蟲的基本生活型。包囊:許多原蟲在不良環境下分泌外殼,處于靜止狀態,用以抵抗環境的影響,實現宿主轉換。是原蟲的感染階段。滋養體:具有運動、攝食功能,為原蟲的生長、發育和繁殖階段,1112、循環傳播型:通過循環方式傳播的原蟲
特點:需要中間宿主
傳播方式:人脊椎動物
弓形蟲:貓(終宿主)鼠、豬、人(中間宿主)2、循環傳播型:通過循環方式傳播的原蟲1123、蟲媒傳播型:通過媒介昆蟲傳播的原蟲
特點:需要昆蟲媒介
傳播方式:昆蟲人
瘧原蟲:按蚊人
黑熱病:白蛉人3、蟲媒傳播型:通過媒介昆蟲傳播的原蟲113三、生理1、運動:偽足、纖毛、鞭毛和其它運動方式2、攝食:3、代謝:4、生殖:無性生殖:二分裂、多分裂和出芽生殖有性生殖:結合生殖、配子生殖三、生理1、運動:偽足、纖毛、鞭毛和其它運動方式114四、致病1、大量增殖:2、播散傾向:
阿米巴:血流肝、肺、腦
瘧疾:紅細胞腦、腎3、機會致病:營養不良、腫瘤、器官移植(弓形蟲、肺孢子蟲、隱孢子蟲)4、免疫特點:帶蟲免疫瘧疾:再燃;阿米巴:遷延現象弓形蟲:隱性感染四、致病1、大量增殖:115溶組織內阿米巴
(Entamoabahistolytica)溶組織內阿米巴
(Entamoabahistolytic116引起阿米巴病,世界上約5~6億人患病,在寄生蟲病中占第三位,全球每年死亡人數高達10萬人。引起阿米巴病,世界上約5~6億人患病,在寄生117一、形態1、滋養體:致病期組織型:在患者新鮮粘液血便或病灶組織中,外質活動大、內質含紅細胞。
腸腔型:在腸腔中,可形成包囊,體小、不活潑、不含紅細胞。2、包囊:傳播期,成熟包囊(感染期)
一、形態118[基礎醫學]人體寄生蟲學課件119[基礎醫學]人體寄生蟲學課件120阿米巴運動:阿米巴運動:121[基礎醫學]人體寄生蟲學課件122[基礎醫學]人體寄生蟲學課件123[基礎醫學]人體寄生蟲學課件124[基礎醫學]人體寄生蟲學課件125[基礎醫學]人體寄生蟲學課件126二、生活史
腸粘摸潰瘍腸外膿腫包囊前包囊滋養體四核包囊回腸末端、結腸二分裂繁殖經口二、生活史腸粘摸潰瘍腸外膿腫包囊前包囊滋養體四核包囊回腸末端127[基礎醫學]人體寄生蟲學課件128三、致病1、致病機理:原蟲(蟲株)與宿主(免疫)(1)原蟲的致病力
①、粘附到靶細胞后使靶細胞表面的糖蛋白膜受損,同時也可破壞宿主組織。②、對宿主分泌的IgA和IgG都具降解作用。③、防止抗體結合到滋養體上,也能降解補體C3為C3a,以抵抗補體介導的抗炎作用。三、致病1、致病機理:原蟲(蟲株)與宿主(免疫)129滋養體侵入腸壁:滋養體侵入腸壁:130(2)微環境的理化生物因素
低氧、高鐵致病重生物因素:大腸桿菌、產氣桿菌
原因:a.細菌為阿米巴提供營養
b.細菌產生適宜氧化還原電位
c.細菌損傷腸粘膜(3)宿主機能狀況:
宿主的狀況:血吸蟲、結核、疲勞、喝酒、營養不良等可誘發滋養體的侵襲。宿主的免疫:(2)微環境的理化生物因素1312、病理:(1)腸阿米巴病
好發部位:盲腸、升結腸、乙狀結腸病變性質:燒瓶樣潰瘍、孤立分布(2)腸外阿米巴病:肝、肺、腦膿腫
阿米巴肝膿腫:滋養體肝竇壞死小灶肝炎期肝膿腫特點:肝右葉、單個、絮狀、男>女2、病理:132[基礎醫學]人體寄生蟲學課件133[基礎醫學]人體寄生蟲學課件134[基礎醫學]人體寄生蟲學課件135[基礎醫學]人體寄生蟲學課件136[基礎醫學]人體寄生蟲學課件1373、臨床表現(1)、腸阿米巴病1)無癥狀型:帶蟲者,85%~90%。2)普通型:起病較緩,腹痛、腹瀉為主,大便醬紅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陽光學院《鋼筋混凝土及砌體結構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光學實驗》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運城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土木工程建模》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寧津縣保店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畢業年級英語試題學科停課不停學期間線上測試含解析
- 重慶工商大學派斯學院《建筑遺產保護》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青年職業學院《影視攝像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省張家界市永定區2025屆高中畢業班5月模擬考試生物試題含解析
- 實施清潔生產的主要途徑ntP第18章
- 木材加工環境保護與節能減排考核試卷
- 電動剃須刀刀網修理技巧考核試卷
- 肝功能檢查的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單招職業傾向性考試題庫匯編
- 零工驛站外包協議書7篇
- 2025山西省安全員《C證》考試題庫及答案
- 排油煙管道施工方案
- 慢性心衰的規范化管理
- 2024年河南藝術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語文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湖北仙桃市城投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高職高專旅游專業頂崗實習管理 (課件)
- 電廠安全培訓課件
- 鋼筋加工廠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