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季學期期末考試高二歷史試卷講評19班課件_第1頁
2020年春季學期期末考試高二歷史試卷講評19班課件_第2頁
2020年春季學期期末考試高二歷史試卷講評19班課件_第3頁
2020年春季學期期末考試高二歷史試卷講評19班課件_第4頁
2020年春季學期期末考試高二歷史試卷講評19班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0年春季學期期末考試

高二歷史試卷講評(19班)解題方法參照網絡,特別是史小軍老師的解題技巧。2020年春季學期期末考試高二歷史試卷講評(19班)解1一、考試基本情況分析考試成績分析最高分61分最低分8分80-100070-79060-69450-59440-492030-39170-2913平均分題號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選擇題、非40;290;021.4;16.240-11205.7940-2602.0341802.03歷史選做441306.79歷史選做451226.17歷史選做46824.83總分37.571卷21.42卷16.2一、考試基本情況分析考試成績分析最高分61分最低分8分80-2項目自我總結原因/改進措施解題策略慢審題,快做題。抓住關鍵詞(進行了勾劃)和材料的中心意思按順序完成試題,不漏掉求答項,個別難題繞著走,最后再集中全力去克服它選擇題審好題干,選項全讀完,選上排出都有依據主觀題統觀全題,把握核心,答題時要點放在最前面時間分配合理利用了考前5分鐘時間分配合理,適時調整好答題速度,做完試題規范答題按要求準確填涂了答題卡姓名、考號等項目書寫規范,做到了段落化、要點化、序號化在規定的位置答題,字跡工整,行距適當,卷面整潔心態方面進行了有效的復習,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心態平和,能正確對待題目的難易

自我總結項目自我總結原因/改進措施解題策略慢審題,快做題。抓住關鍵詞3題號242526272829303132333435錯誤人數2935412426333721324234321.選擇題錯誤情況統計二、講評選擇題2.選擇題失分原因:(1)基礎知識不扎實,不能把所學知識和材料結合。(2)欠缺解題方法,排除不掉干擾項,選不出最佳答案。(3)不能最大限度的獲取和解讀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不能把握材料主題。平均分21.4題號242526272829303132333435錯誤人數4(2)背景條件原因目的(3)結果影響意義作用選擇題的題型結構(1)考查歷史表象的本質或實質。(2)考查引發歷史表象的原因、背景、條件和目的。(3)考查歷史表象產生的結果、影響、意義和評價。(1)本質、實質表象(具象、抽象)新材料、新情境(4)歷史史實(4)考查歷史表象對應的史實。難度最大難度最小小切口大歷史(2)(3)選擇題的題型結構(1)考查歷史表象的本質或實質。5解讀題干的五大要素(1)時間顯性呈現隱性呈現:特殊人名、地名、特定名稱、專有名詞、歷史事件等。(2)中心詞:即關鍵詞、主體或重心。(5)判斷試題類型。(4)題干語氣:如轉折、假設、因果、遞進、否定肯定、贊揚貶抑等。(因果關系往往是以邏輯關系呈現)(3)標點符號:尤其要注意分號、括號和個別詞加的雙引號。解讀題干的五大要素(1)時間顯性呈現隱性呈現:特殊人名、地名6

解讀選項:六種基本方式⊕基礎知識⊕基本常識⊕題干意思⊕政治原理⊕邏輯推理⊕方法原則解讀選項:六種基本方式⊕基礎知識724.周天子分封諸侯時要舉行授土授民儀式,既要給受封者頒賜禮器以作憑證,又規定受封者應"以供王職""法則周公",并將這些載入文告,公布于世。這一做法旨在()A.明確周王與諸侯的隸屬關系B.突出周天子權力的至高無上

C.緩和周王與諸侯之間的矛盾

D.推動諸侯為周王朝開疆拓土3.講評選擇題設問類型A項,根據題干內容可知,周天子分封諸侯要舉行授土授民儀式,并做相關規定。很顯然強調周天子與諸侯的關系。該做法對周王與諸侯之間的隸屬關系進行了明確,故選A項A項符合。B項,史實錯誤、主旨不一。

C項,主旨不一。周王與諸侯之間發生矛盾和沖突是在西周后期,排除C項

D項,主旨不一。時空定位材料主旨選項分析24.周天子分封諸侯時要舉行授土授民儀式,既要給受封者頒賜83.講評選擇題25.下面為西漢時期中央太學博士弟子人數的變化情況統計圖,出現圖中曲線走勢的主要原因是()A.漢武帝采取積極有為的統治政策B.儒學開始成為各學派中的顯學C.儒學迎合了君主專制統治的需要D.董仲舒繼承并發展了諸子思想設問類型時空定位材料主旨A項,根據題干內容可知,材料強調西漢時期是一個時間段,而A項是時間點,排除。

B項,開始一詞有絕對意思,“開始總是錯”,所以B項排除。

C項,據圖示,漢武帝至漢元帝時期,太學博士子弟的人數穩步上升。太學?

D項,董仲舒是把儒、道、法、陰陽學派糅合一起,而非所有諸子思想,故排除。選項分析3.講評選擇題3.講評選擇題25.下面為西漢時期中央太學博士弟子人數的變化93.講評選擇題26.城隍廟在明代之前是官府設立在"城"中的官方祭祀點,市鎮是沒有資格設立的。明清之際,江南地區許多市鎮也修建了城隍廟,出現了"城隍下移"的現象,市鎮的城隍廟也逐漸確立了在地區祭祀的中心地位,這主要是由于()A.中央集權的加強B.商品經濟的發展

C.封建迷信的盛行D.民間信仰的多元設問類型時空定位材料主旨選項分析A項,中央集權是相對地方分權而言的,故A項不合材料主旨。

B項,市鎮也修建了城隍廟,說明市鎮的地方上升了,最主要的原因是經濟的發展,故B項正確。

C項,封建迷信不是主要原因。D項,民間信仰多元是文化現象,與材料無關。3.講評選擇題26.城隍廟在明代之前是官府設立在"城"中的官1027.明清時期,面對傳染病流行朝廷會減免稅糧賦役、發布賑濟以減緩災情;一些深懷濟世思想的醫生也不避疫氣施醫送藥,踐行“不為將相,便為良醫”的美德;不少知識分子和有識之士更是主動出資出力,救民濟困。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A.救災防災成為社會共識B.疫情有助于消解階級對立C.儒家思想影響國民行為D.明清的防疫體系趨于完善3.講評選擇題時空定位材料主旨設問類型選項分析A項,“成為社會共識”

,概念擴大化。故A錯

B項,過于絕對,并不符合史實。故B不對。

C項,明清時期,傳染病流行時,除朝廷采取措施減緩災情外,“一些深懷濟世思想的醫生”“知識分子和有識之士”等“主動出資出力,救民濟困”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儒家思想影響國民行為,C項正確。

D項,過于絕對化。27.明清時期,面對傳染病流行朝廷會減免稅糧賦役、發布賑濟以11解讀題干

解讀選項選擇題解題方法總結用時:60-70%時間用時:30-40%時間標出關鍵詞:時空、中心詞(主體)、標點符號、題干語氣(關聯詞)、設問方式等化簡題干:陳述句、邏輯推理、成語或題干中的關鍵詞對不對—史實(是否符合歷史史實)—時空定位、歷史概念、歷史史實、歷史階段特征等)有沒有—材料(是否符合題干主體內容)——論從史出、史論結合全不全—選項(是否與題干有必然的邏輯聯系、對材料概括全不全)解讀題干選擇題解題方法總結用時:60-70%時間用時:30-12思路1:對不對?(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選項史實錯誤,另一種是史實正確,但不符合材料所屬的特定時空)思路2:有沒有?(材料中沒有相關信息,不要無中生有)思路3:全不全?(選項只能對應材料的一部分,也就是以偏概全)思路4:選項與材料主體范圍是否一致(選項往往放大材料主體范圍,使得結論難以成立)解題思路總結思路1:對不對?(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選項史實錯誤,另一種是史13思路5:選項表述是否絕對化?思路6:選項關鍵詞要突破(選項出現了陌生詞匯一定要盡量弄明白,即使是猜測也可以,不可囫圇吞棗,否則就容易因膚淺的感性認識而帶來判斷錯誤)思路7:選項與材料強調重點是否一致(重點不一致往往表現為材料說東,選項說西。這里最難的是對材料強調重點的把握,需要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才能較準確的把握)解題思路總結思路5:選項表述是否絕對化?思路6:選項關鍵詞要突破(選項出143.講評選擇題時空定位材料主旨28.1894年9月,北洋水師"經遠艦"在黃海大戰中沉沒于遼寧莊河海域。2018年9月,考古人員在該艦遺址中發現53毫米格魯森炮彈、120毫米炮彈引信等,均不見"經遠艦"出廠檔案,推測為海戰前緊急添置,清廷為戰爭做了一定準備。這表明()A.史料的豐富促進史學研究發展B.考古發掘的史料最為真實可信C.真實的歷史依賴新史料的發現D.主觀意愿會導致研究出現偏差設問類型選項分析3.講評選擇題時空定位材料主旨28.1894年9月,北洋水師153.講評選擇題時空定位材料主旨29.八七會議上,毛澤東指出∶"從前我們罵中山專做軍事運動,我們則恰恰相反,不做軍事運動專做民眾運動。""以后要非常注意軍事…此次會議應重視此問題,新政治局常委要更加堅強起來注意此問題。"毛澤東的這番話意在()A.對孫中山革命策略進行深刻反思B.提醒我黨吸取大革命失敗的教訓C.提醒黨中央要"把支部建在連上D.闡述"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原則設問類型選項分析3.講評選擇題時空定位材料主旨29.八七會議上,毛澤東指出∶163.講評選擇題時空定位材料主旨30.新中國出現千萬人以上規模的人口遷徒,主要有∶1958年至1962年的大躍進運動和困難時期的精簡下放;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的農民工流動。這體現了()A.城市化進程的加速B.工業結構日趨合理C.資源配置方式變化D.城鄉工農統籌發展設問類型選項分析3.講評選擇題時空定位材料主旨30.新中國出現千萬人以上規模173.講評選擇題時空定位材料主旨31.新時期中國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事務,至2019年,中國在承擔了超過15%維和經費攤款的同時,向聯合國維和行動任務區派出了2500余名軍、警維和人員,為飽受沖突和戰亂之禍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恢復、建設和平做出了重要貢獻。這表明中國A.發展睦鄰友好關系B.主導世界維和行動C.致力落后國家復興D.積極承擔大國義務設問類型選項分析3.講評選擇題時空定位材料主旨31.新時期中國積極參與聯合國183.講評選擇題時空定位材料主旨32.古代雅典公民義務參加城邦戰爭是公民權的有力證明,在戰爭中獲得榮譽對公民具有非凡的意義;在社會文化生活中,取得進入劇場的資格同樣也是公民權的一種象征和表現。材料意在說明古代雅典()A.公民和非公民的矛盾尖銳B.重視公民城邦意識的培養C.注重提高居民的參政權利D.在希臘的影響力日益擴大設問類型選項分析3.講評選擇題時空定位材料主旨32.古代雅典公民義務參加城邦193.講評選擇題時空定位材料主旨33.盧梭在其著作《愛彌兒》中說∶"凡是人所制造的東西,人就能夠把它毀掉;只有大自然刻畫的特征才是不可磨滅的,然而大自然是從來不制造什么國王、富翁和貴族的。"盧梭這種思想的提出,反映當時法國()

A.資產階級革命爆發B.資本主義經濟發展

C.封建等級制度森嚴D.民主共和思想發展設問類型選項分析3.講評選擇題時空定位材料主旨33.盧梭在其著作《愛彌兒》中203.講評選擇題時空定位材料主旨34.下表為1922~1927年蘇俄(聯)農村經濟發展概況。據表格可知,此時期蘇俄(聯)A.資本主義雇傭關系在農村確立C.新經濟政策在農村得到貫徹B.農村社會結構發生根本性變化D.農村人民生活水平徘徊不前設問類型選項分析3.講評選擇題時空定位材料主旨34.下表為1922~1927213.講評選擇題時空定位材料主旨35.1975年,46個發展中國家同歐共體簽署了《洛美協定》,協定之下,這些國家絕大部分產品可以不限量免稅進人歐共體;歐共體的商品進入這些國家可享最惠國待遇,但不免稅,并對這些國家的主要初級產品因跌價或自然災害遭受的損失予以補償。該協定有利于()A.改善發展中國家的貿易處境B.促進了資本的國際性流動C.西方仍是經濟全球化主導者D.構建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設問類型選項分析3.講評選擇題時空定位材料主旨35.1975年,46個發展中22①書寫不規范,字跡潦草,隨意涂改②審題不準確,理解材料不到位③基礎知識存在漏洞,回答內容空洞④答題角度不全面,思考問題不夠深入⑤史實表達混亂,不能用學科語言回答1.非選擇題答題情況統計四、講評主觀題題號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40-1(18分)1205.840-2(7分)602.0341(12分)802.03歷史選做44(15分)1306.9歷史選做45(15分)1226.17歷史選做46(15分)824.832.主觀題存在的主要問題①書寫不規范,字跡潦草,隨意涂改1.非選擇題答題情況統計四、23分析因果題新材料、新情境非選擇題的主要試題類型

論證觀點題概括歸納題認識啟示題、理解觀點題比較區別題評價題研究試題(真題),總結歸納,掌握方法,笑對高考。分析新材料、新情境非選擇題的主要試題類型論證觀點題概24【解決思路】

(1)審清題干①辨清試題類型。②標出關鍵限定詞。③確定答案數量。(2)解讀材料①劃分層次(根據標點、主體或意思)②標出關鍵詞句(縱橫兩方向)。③轉化語言,羅列答案。(3)答案布局①序號化。②段落化。③要點化(言簡意賅,廢話少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凡事預立開門紅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絲絲縷縷都是愛枝枝葉葉總關情【問題設計】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歸納、指出)……特點(內容、背景、影響等)。

非選擇題之第一種題型:概括歸納題【解決思路】(1)審清題干①辨清試題類型。②標出關鍵限定詞25非選擇題之第二種題型:分析因果題

【問題設計】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分析(說明、指出)……原因、影響。【解決思路】

(3)答案布局:①序號化;②段落化;③要點化(言簡意賅)。(1)解讀題干:判斷類型;時空限定;化簡遷移;作答數量。(2)解讀材料:①瀏覽材料出處,抓住信息;

②標出關鍵詞句,轉化語言;③聯系所學知識,補充完善。非選擇題之第二種題型:分析因果題【問題設計】【解決思路】26非選擇題之第三種題型:比較區別題4.第四種類型——比較對象在材料中均有涉及,但有效信息很少,材料僅僅是個引子:結合基礎知識,可從背景、內容、性質、特點和影響五個方面考慮比較對象的異同。

【問題設計】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分析、指出甲與乙的不同。【解決思路】

判斷試題類型;找對比較對象;瀏覽材料,判斷作答方式。1.第一種類型——比較對象甲與乙在材料中均涉及,且分量相當:從材料中提取比較對象各自獨特之處;歸納總結,轉化語言,規范書寫。

2.第二種類型——題干要求“與甲相比,說明、指出乙的特點”:甲為參照物,只須從材料提取乙的有效信息,歸納總結,轉化語言,規范書寫。

3.第三種類型——材料重點涉及比較對象中的一個:以權重小的比較對象為參照物;從材料中提取權重大的比較對象的有效信息;歸納總結,轉化語言。非選擇題之第三種題型:比較區別題4.第四種類型——比較對象27非選擇題之第四種題型:論證觀點題一、論證別人的觀點題例2:(2012年新課標卷·41)評析“沖擊—反應”模式。(12分)

(要求:對該模式贊成、反對或另有觀點均可,觀點明確;運用材料中的

史實進行評析,史論結合。)【方法思路】

①提取觀點。認真閱讀材料,不管材料提供了幾個觀點,只需提取一個觀點即可。提煉哪個觀點呢?以容易找到史實論據為出發點。②表明態度。對于提煉的材料觀點,可以表明自己的態度,是贊成還是反對,是同意還是不同意,是認為有道理還是沒有道理等。那么,態度的出發點是什么?以容易找到史實論據為出發點。③具體論證。要求做到史論結合,就是利用史實簡單論證觀點,切忌沒有史實依據的空發議論;切忌論證長篇大論,重史實,輕論證。一般來說采用兩到三條史實做論據論證即可,每條史實論證文字量以兩到三行為限。

④簡單總結。把觀點換個方式簡單敘述一下,前后呼應,完美收官。非選擇題之第四種題型:論證觀點題一、論證別人的觀點題例2:(28二、論證自擬觀點題【問題設計】例4:(2017年新課標Ⅲ卷·41)圍繞材料,結合中國近代史的具體史實,自擬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闡述。(明確寫出論題,闡述須史論結合。)【思路方法】

(1)解讀題干,弄清題目要求(試題類型)。

(2)根據要求擬定論題、提出看法或觀點。

①仔細閱讀材料,最大限度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②精準鏈接所學,提出觀點、看法或擬定論題。

③選定合適觀點,即有史實依據做支撐的觀點。(3)“闡述”、“論證”或“說明”:實質是歷史解釋。

①選用的史實論據與觀點必須構成邏輯因果關系。

②重史實,輕論證,切忌無史實依據的空發議論。

③論證過程務必言簡意賅,切忌過度的解釋論證。擬定觀點發現提出問題具體論證解決問題非選擇題之第四種題型:論證觀點題二、論證自擬觀點題【問題設計】例4:(2017年新課標Ⅲ卷·29(4)答案布局。方式一:三段論,第一自然段寫明觀點、看法;第二自然段為具體論證過程,每個史實的論證前邊標上序號,序號必須突出;一般選用兩三個史實論證;第三自然段為總結升華,前后呼應,充實完滿。方式二:五段論,第一自然段為觀點、看法;第二、三、四自然段為運用史實論據具體論證、闡釋或說明,最好選用三個史實做論據;第五自然段為總結,前后呼應,充實完滿。二、論證自擬觀點題非選擇題之第四種題型:論證觀點題(4)答案布局。方式一:三段論,第一自然段寫明觀點、30

材料一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在重商主義思想的影響下,法國、荷蘭、英國的商業發展極為迅速。面對先期走上大洋洲際貿易和殖民擴張道路的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呈現出后發之勢,以更強勁的勢頭參加到這場爭奪遠東乃至世界貿易主導權和殖民地的角逐中來。英國東印度公司在經濟上是一個商業股份制公司,在政治上卻是侵略征服的殖民擴張的機構。它的形成及發展適應了近現代全球化的潮流,為英國重商主義實踐的成功鋪平了道路,為英國從商業資本主義向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雄厚的資金,也為英國從單一民族國家走向世界性殖民帝國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摘編自潘毅《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起源及性質》(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的時代背景,并指出當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跨國公司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的不利影響。(18分)非選擇題試題分析(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的時代背景,并指出當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跨國公司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的不利影響。(18分)

A.解讀題干(1)試題類型:分析因果題。(2)主體:英國東印度公司跨國公司(3)問題:時代背景不利影響(4)答案數量:18分,兩小問各5點左右。答案來源材料一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在重商主義思想31

材料一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在重商主義思想的影響下,法國、荷蘭、英國的商業發展極為迅速。面對先期走上大洋洲際貿易和殖民擴張道路的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呈現出后發之勢,以更強勁的勢頭參加到這場爭奪遠東乃至世界貿易主導權和殖民地的角逐中來。英國東印度公司在經濟上是一個商業股份制公司,在政治上卻是侵略征服的殖民擴張的機構。它的形成及發展適應了近現代全球化的潮流,為英國重商主義實踐的成功鋪平了道路,為英國從商業資本主義向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雄厚的資金,也為英國從單一民族國家走向世界性殖民帝國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摘編自潘毅《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起源及性質》

B.解讀材料新航路的開辟歐洲列強對外進行殖民擴張和爭奪西歐重商主義思想的盛行世界近現代全球化加速成為海上霸主國家政權的支持時代背景材料一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在重商主義思想32

B.解讀材料

材料二跨國公司在后帝國主義階段已成為一種象征霸權的國際壟斷勢力。它們集中了越來越巨額的資本,其經濟實力可與許多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相匹敵。由于跨國公司的活動,國際分工進一步專門化,"合理化"∶處于"核心"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逐漸成為實驗室、控制臺和金融中心,而處于"邊陲"地區的第三世界國家則專事生產,特別是那些消耗資源、勞動力密集和環境污染嚴重的生產行業,迅速向"邊陲"國家轉移。并且,"邊陲"市場要"包銷"大量新產品,還要負責消化在"核心"已經過時或剩余的商品。跨國公司所到之處,不僅經濟秩序發生變化,而且階級結構、政治關系、社會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也悄然改變。———摘編自陳一筠《跨國公司與"后帝國主義"》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的不利影響發展中國家經濟被控制攫取發展中國家的自然資源和剝削廉價勞動力淪為商品銷售市場導致發展中國家經濟秩序混亂攫取發展中國家的自然資源競爭中處于被動地位B.解讀材料材料二跨國公司在后帝國主33(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英國東印度公司與當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跨國公司在性質上的相似之處,并以此為例,簡析第三世界國家在融入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7分)

A.解讀題干比較兩者在性質上的相似之處第三世界應該怎么做相似之處:兼具壟斷性和掠奪性的貿易公司。(2分)應注意的問題:①應該加強經濟、技術的交流與合作;②逐步改變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③使經濟全球化達到共存共榮的目的。(每點2分,答對3點5分,此處不超過5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保證國家主權完整;建立平等的對外關系;互利共贏;加強交流合作;不盲目引進外資;全球化過程中注意趨利避害等(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英國東印度公司與當前344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在經濟上和政治上,我們認為西洋的那些國家都很小。從農業國那種只有田地多、人口多才算富強的價值判斷他們,認為他們的土地面積小和人口少,所以國力自然無法和中國相提并論。殊不知,在工商業社會中,決定國家強弱的已經不是這種標準了,另外,我們看不起這些異國商人,看不起這些以工商為立國之本的西方國家。在文化上對他們就有一種先天的鄙視。一直到1840年的鵝片戰爭,我們強大帝國海軍和陸軍,被實際上只由幾千人組成的英國遠征軍(16艘戰艦,4艘汽艇,4000名英軍)所擊敗。我們中國人才夢醒,對這些"洋鬼子"不得不到目相看。———摘編自何新《中國文化史新論》

根據材料并結合有關史實,圍繞"中國人眼中的西方"發表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說明。(要求;看法具體明確,說明須史論結合。)【解讀題干】①答題范圍:有關史實;②提出看法:即提出自己的觀點,屬于論證自己擬定的觀點題;③作答分三步:一是擬定看法即觀點;二是說明即論證,利用兩三個史實做論據論證自擬觀點,注意論證邏輯,言簡意賅;三是簡單小結,前后呼應。4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解讀題干】①答題范35【解讀材料】①在經濟上和政治上,我們認為西洋的那些國家都很小。

②從農業國那種只有田地多、人口多才算富強的價值判斷他們,認為他們的土地面積小和人口少,所以國力自然無法和中國相提并論。③殊不知,在工商業社會中,決定國家強弱的已經不是這種標準了,另外,我們看不起這些異國商人,看不起這些以工商為立國之本的西方國家。④在文化上對他們就有一種先天的鄙視。主題:傳統的小農經濟專制體制下影響中國人正確認識近代西方史實:實行“閉關鎖國”和“海禁”政策,限制國家對外交往和對外貿易史實:重農抑商史實:中國人認為中國是“天朝上國【解讀材料】①在經濟上和政治上,我們認為西洋的那些國家都很小36⑤一直到1840年的片戰爭,我們強大帝國海軍和陸軍,被實際上只由幾千人組成的英國遠征軍(16艘戰艦,4艘汽艇,4000名英軍)所擊敗。⑥我們中國人才夢醒,對這些"洋鬼子"不得不到目相看。【解讀材料】史實:科技進步、軍事強大,武器先進主題::鴉片戰爭后使國人重新對西方的認識⑤一直到1840年的片戰爭,我們強大帝國海軍和陸軍,被實際上37

看法:鴉片戰爭是國人對西方認識的轉折點。(2分)說明:鴉片戰爭前中國人認為中國是“天朝上國”,向中國朝貢的國家是藩屬國,不愿朝貢的國家是外邦,西方國家更是蠻夷之地,把西方工業革命的成果稱為“奇技淫巧”。這種妄自尊大心理在鴉片戰爭中被英國的堅船利炮給摧毀,有志之士開始認識到“夷有所長,華有所短”,須“師夷長技以制夷”,主動地去看世界、了解世界和向國人介紹世界,提倡傳習技藝和制造器物,興起學習西方的思潮。(8分)總之,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一道分水嶺,自此中國人對西方世界的認識逐漸發生改變。(2分)參考答案一看法:鴉片戰爭是國人對西方認識的轉折點。(2分)參38

看法:傳統的“農本商末”觀念影響中國人正確認識近代西方。(2分)說明:古代中國隨著農耕文明的發展,形成了“農本商末”觀念,并在長期實行的重農抑商政策的強化下而根深蒂固。明清時期,西方資本主義興起和發展,商品經濟日益繁榮,政治制度出現創新,思想觀念不斷突破,科學技術持續進步;而中國固守“農本商末”觀念,以“天朝上國”自居,對以工商立國的西方國家和近代西方文明不屑一顧,實行“閉關鎖國”和“海禁”政策,限制國家對外交往和對外貿易,阻礙了國人對近代西方的認識,嚴重影響了當時中國與西方國家之間的經濟、科技交流,導致中國喪失了歷史發展的契機,逐漸落后于西方。(8分)總之,在“農本商末”觀念的影響下,國人未能正確認識近代西方,導致近代中國逐漸落伍。(2分)參考答案二看法:傳統的“農本商末”觀念影響中國人正確認識近代西39

材料王安石為推行新法,在熙寧年間對官制進行了大刀間斧的調整。改革內容主要是與變法密切相關的官僚機構和人才問題。王安石對一些聞散機構未加裁除,而是依照循名責實原則部分地恢復其職掌,如兵部原僅管文書,變法中成為推行新法的陣地,可以"教閱諸路保甲"。同時設置新機構,如制置三司條例司,它名義上是理財機構,實際則是主持變法的總樞短,為"中書之外又一中書也“。為減少變法的阻力,對老弱無能者給以照管宮觀等聞差,對反對派對來取調離中央或降黜的方法而極少免官。王安石還主張高薪養廉,尤其是大幅提高基層官員的體祿。王安石認為整頓官制要從官員的培養、選拔的源頭抓起,熙寧四年,王安石下令改革科考內容;力圖選拔一批改革人才。————據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陳邦瞻《宋史紀事本末》(1)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概括指出熙寧官制改革的特點。(8分)【解決思路】材料王安石為推行新法,在熙寧年間對官制40解讀題干(1)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概括指出熙寧官制改革的特點。(8分)試題類型:概括歸納題(言簡意賅;歸類概括)。主要內容:熙寧官制改革。答題目標:(改革的)特點;注意改革的角度,如改革的時間、方式、范圍、主體、內容等。作答思路:逐句解讀材料,劃分層次,聯系基礎知識,整理歸納。作答數量:8分,四點左右。解讀題干(1)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概括指出熙寧官制改革的特點41①王安石為推行新法,在熙寧年間對官制進行了大刀間斧的調整。②改革內容主要是與變法密切相關的官僚機構和人才問題。③王安石對一些聞散機構未加裁除,而是依照循名責實原則部分地恢復其職掌,如兵部原僅管文書,變法中成為推行新法的陣地,可以"教閱諸路保甲"。④同時設置新機構,如制置三司條例司,它名義上是理財機構,實際則是主持變法的總樞短,為"中書之外又一中書也。⑤為減少變法的阻力,對老弱無能者給以照管宮觀等聞差,對反對派對來取調離中央或降黜的方法而極少免官。⑥王安石還主張高薪養廉,尤其是大幅提高基層官員的體祿。⑦王安石認為整頓官制要從官員的培養、選拔的源頭抓起,熙寧四年,王安石下令改革科考內容;力圖選拔一批改革人才。

解讀材料改革力度大改革的核心內容是官僚結構和人才問題對舊機構重新調整增設新機構兼顧保守者利益高薪養廉;調動基層官員的積極性注重從選官源頭抓起概括指出熙寧官制改革的特點①王安石為推行新法,在熙寧年間對官制進行了大刀間斧的調整。解42解讀題干(2)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簡要評價熙寧官制改革。(7分)試題類型:評價類題。主要內容:熙寧官制改革。答題目標:評價:全面、客觀,一分為二等。作答思路:逐句解讀材料,劃分層次,聯系基礎知識,整理歸納。作答數量:7分,三點左右。(積極影響5分,局限2分,共7分)解讀題干(2)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簡要評價熙寧官制改革。(743①王安石為推行新法,在熙寧年間對官制進行了大刀間斧的調整。②改革內容主要是與變法密切相關的官僚機構和人才問題。③王安石對一些聞散機構未加裁除,而是依照循名責實原則部分地恢復其職掌,如兵部原僅管文書,變法中成為推行新法的陣地,可以"教閱諸路保甲"。④同時設置新機構,如制置三司條例司,它名義上是理財機構,實際則是主持變法的總樞短,為"中書之外又一中書也。⑤為減少變法的阻力,對老弱無能者給以照管宮觀等聞差,對反對派對來取調離中央或降黜的方法而極少免官。⑥王安石還主張高薪養廉,尤其是大幅提高基層官員的體祿。⑦王安石認為整頓官制要從官員的培養、選拔的源頭抓起,熙寧四年,王安石下令改革科考內容;力圖選拔一批改革人才。

解讀材料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官、職分離的局面;增加了人民負擔,沒有徹底改變冗官、冗費的局面;減少了變法的阻力,推動了變法執行;影響后世改革有利于官員素質的提高,培養了變法人才。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變法效果有限。調動基層官員的積極性①王安石為推行新法,在熙寧年間對官制進行了大刀間斧的調整。解4445.(1)背景:①英國請求中國支援;

②中國抗日戰爭處于相持階段;

③確保滇緬公路的安全,保障戰略物資運輸;

④世界反法西斯聯盟成立。(每點2分,任答4點得7分)(2)意義:①牽制、消耗日軍,保護大后方;②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貢獻;③有利于得到國際援助;④增強了民族自信心,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⑤配合太平洋戰場,促進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每點2分,任答4點得8分)45.(1)背景:①英國請求中國支援;4546.(1)原因:①認識到軍閥混戰對社會經濟帶來的巨大破壞;②邊疆地區經濟發展落后亟待開發;]

③鞏固國防的需要。(每點2分,共6分)(2)理由:①不愿意繼續參與軍閥混戰,棄官為民;②變賣家財,建設邊疆地區;③與邊疆地區人民同甘共苦;

④所建“河北新村”成效卓著。(每點3分,任答3點9分)46.(1)原因:①認識到軍閥混戰對社會經濟帶來的巨大破壞;46四、講評主觀題4、主觀題解題方法總結審題要準確,找準求答項材料理解要充分,分層次把握材料主旨答題角度要全面,要辯證看待歷史問題解題思路要清晰,把握不同題目答題方法書寫要規范,做到段落化、序號化、要點化四、講評主觀題4、主觀題解題方法總結審題要準確,找準求答項47五、課堂總結思考問題的角度及切入點本堂課涉及題目解題方法今后的考試中應注意的問題請將典型題目寫在錯題本上五、課堂總結思考問題的角度及切入點48

每一次的試卷分析,更多的應該多找到我們自身還存在哪些問題,并尋找失分原因及解決方法。在下一步的學習中我們要:

1.反復讀熟教材,牢記基礎史實。進行嘗試回憶,溫故而知新,利用一早一晚和零碎時間反復強化記憶,準確掌握基本史實。注重有結果的學習。理解、背誦、整理是學習歷史的法寶。2.準確抓住主要線索及階段特征。抓住線索,突出重點,帶動整體,構建起知識網絡體系。

3.注意平時做題后的反思、總結。要養成精細、準確、規范的態度和習慣。

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緊在哪里!六、今后建議每一次的試卷分析,更多的應該多找到我們自身還492020年春季學期期末考試

高二歷史試卷講評(19班)解題方法參照網絡,特別是史小軍老師的解題技巧。2020年春季學期期末考試高二歷史試卷講評(19班)解50一、考試基本情況分析考試成績分析最高分61分最低分8分80-100070-79060-69450-59440-492030-39170-2913平均分題號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選擇題、非40;290;021.4;16.240-11205.7940-2602.0341802.03歷史選做441306.79歷史選做451226.17歷史選做46824.83總分37.571卷21.42卷16.2一、考試基本情況分析考試成績分析最高分61分最低分8分80-51項目自我總結原因/改進措施解題策略慢審題,快做題。抓住關鍵詞(進行了勾劃)和材料的中心意思按順序完成試題,不漏掉求答項,個別難題繞著走,最后再集中全力去克服它選擇題審好題干,選項全讀完,選上排出都有依據主觀題統觀全題,把握核心,答題時要點放在最前面時間分配合理利用了考前5分鐘時間分配合理,適時調整好答題速度,做完試題規范答題按要求準確填涂了答題卡姓名、考號等項目書寫規范,做到了段落化、要點化、序號化在規定的位置答題,字跡工整,行距適當,卷面整潔心態方面進行了有效的復習,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心態平和,能正確對待題目的難易

自我總結項目自我總結原因/改進措施解題策略慢審題,快做題。抓住關鍵詞52題號242526272829303132333435錯誤人數2935412426333721324234321.選擇題錯誤情況統計二、講評選擇題2.選擇題失分原因:(1)基礎知識不扎實,不能把所學知識和材料結合。(2)欠缺解題方法,排除不掉干擾項,選不出最佳答案。(3)不能最大限度的獲取和解讀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不能把握材料主題。平均分21.4題號242526272829303132333435錯誤人數53(2)背景條件原因目的(3)結果影響意義作用選擇題的題型結構(1)考查歷史表象的本質或實質。(2)考查引發歷史表象的原因、背景、條件和目的。(3)考查歷史表象產生的結果、影響、意義和評價。(1)本質、實質表象(具象、抽象)新材料、新情境(4)歷史史實(4)考查歷史表象對應的史實。難度最大難度最小小切口大歷史(2)(3)選擇題的題型結構(1)考查歷史表象的本質或實質。54解讀題干的五大要素(1)時間顯性呈現隱性呈現:特殊人名、地名、特定名稱、專有名詞、歷史事件等。(2)中心詞:即關鍵詞、主體或重心。(5)判斷試題類型。(4)題干語氣:如轉折、假設、因果、遞進、否定肯定、贊揚貶抑等。(因果關系往往是以邏輯關系呈現)(3)標點符號:尤其要注意分號、括號和個別詞加的雙引號。解讀題干的五大要素(1)時間顯性呈現隱性呈現:特殊人名、地名55

解讀選項:六種基本方式⊕基礎知識⊕基本常識⊕題干意思⊕政治原理⊕邏輯推理⊕方法原則解讀選項:六種基本方式⊕基礎知識5624.周天子分封諸侯時要舉行授土授民儀式,既要給受封者頒賜禮器以作憑證,又規定受封者應"以供王職""法則周公",并將這些載入文告,公布于世。這一做法旨在()A.明確周王與諸侯的隸屬關系B.突出周天子權力的至高無上

C.緩和周王與諸侯之間的矛盾

D.推動諸侯為周王朝開疆拓土3.講評選擇題設問類型A項,根據題干內容可知,周天子分封諸侯要舉行授土授民儀式,并做相關規定。很顯然強調周天子與諸侯的關系。該做法對周王與諸侯之間的隸屬關系進行了明確,故選A項A項符合。B項,史實錯誤、主旨不一。

C項,主旨不一。周王與諸侯之間發生矛盾和沖突是在西周后期,排除C項

D項,主旨不一。時空定位材料主旨選項分析24.周天子分封諸侯時要舉行授土授民儀式,既要給受封者頒賜573.講評選擇題25.下面為西漢時期中央太學博士弟子人數的變化情況統計圖,出現圖中曲線走勢的主要原因是()A.漢武帝采取積極有為的統治政策B.儒學開始成為各學派中的顯學C.儒學迎合了君主專制統治的需要D.董仲舒繼承并發展了諸子思想設問類型時空定位材料主旨A項,根據題干內容可知,材料強調西漢時期是一個時間段,而A項是時間點,排除。

B項,開始一詞有絕對意思,“開始總是錯”,所以B項排除。

C項,據圖示,漢武帝至漢元帝時期,太學博士子弟的人數穩步上升。太學?

D項,董仲舒是把儒、道、法、陰陽學派糅合一起,而非所有諸子思想,故排除。選項分析3.講評選擇題3.講評選擇題25.下面為西漢時期中央太學博士弟子人數的變化583.講評選擇題26.城隍廟在明代之前是官府設立在"城"中的官方祭祀點,市鎮是沒有資格設立的。明清之際,江南地區許多市鎮也修建了城隍廟,出現了"城隍下移"的現象,市鎮的城隍廟也逐漸確立了在地區祭祀的中心地位,這主要是由于()A.中央集權的加強B.商品經濟的發展

C.封建迷信的盛行D.民間信仰的多元設問類型時空定位材料主旨選項分析A項,中央集權是相對地方分權而言的,故A項不合材料主旨。

B項,市鎮也修建了城隍廟,說明市鎮的地方上升了,最主要的原因是經濟的發展,故B項正確。

C項,封建迷信不是主要原因。D項,民間信仰多元是文化現象,與材料無關。3.講評選擇題26.城隍廟在明代之前是官府設立在"城"中的官5927.明清時期,面對傳染病流行朝廷會減免稅糧賦役、發布賑濟以減緩災情;一些深懷濟世思想的醫生也不避疫氣施醫送藥,踐行“不為將相,便為良醫”的美德;不少知識分子和有識之士更是主動出資出力,救民濟困。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A.救災防災成為社會共識B.疫情有助于消解階級對立C.儒家思想影響國民行為D.明清的防疫體系趨于完善3.講評選擇題時空定位材料主旨設問類型選項分析A項,“成為社會共識”

,概念擴大化。故A錯

B項,過于絕對,并不符合史實。故B不對。

C項,明清時期,傳染病流行時,除朝廷采取措施減緩災情外,“一些深懷濟世思想的醫生”“知識分子和有識之士”等“主動出資出力,救民濟困”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儒家思想影響國民行為,C項正確。

D項,過于絕對化。27.明清時期,面對傳染病流行朝廷會減免稅糧賦役、發布賑濟以60解讀題干

解讀選項選擇題解題方法總結用時:60-70%時間用時:30-40%時間標出關鍵詞:時空、中心詞(主體)、標點符號、題干語氣(關聯詞)、設問方式等化簡題干:陳述句、邏輯推理、成語或題干中的關鍵詞對不對—史實(是否符合歷史史實)—時空定位、歷史概念、歷史史實、歷史階段特征等)有沒有—材料(是否符合題干主體內容)——論從史出、史論結合全不全—選項(是否與題干有必然的邏輯聯系、對材料概括全不全)解讀題干選擇題解題方法總結用時:60-70%時間用時:30-61思路1:對不對?(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選項史實錯誤,另一種是史實正確,但不符合材料所屬的特定時空)思路2:有沒有?(材料中沒有相關信息,不要無中生有)思路3:全不全?(選項只能對應材料的一部分,也就是以偏概全)思路4:選項與材料主體范圍是否一致(選項往往放大材料主體范圍,使得結論難以成立)解題思路總結思路1:對不對?(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選項史實錯誤,另一種是史62思路5:選項表述是否絕對化?思路6:選項關鍵詞要突破(選項出現了陌生詞匯一定要盡量弄明白,即使是猜測也可以,不可囫圇吞棗,否則就容易因膚淺的感性認識而帶來判斷錯誤)思路7:選項與材料強調重點是否一致(重點不一致往往表現為材料說東,選項說西。這里最難的是對材料強調重點的把握,需要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才能較準確的把握)解題思路總結思路5:選項表述是否絕對化?思路6:選項關鍵詞要突破(選項出633.講評選擇題時空定位材料主旨28.1894年9月,北洋水師"經遠艦"在黃海大戰中沉沒于遼寧莊河海域。2018年9月,考古人員在該艦遺址中發現53毫米格魯森炮彈、120毫米炮彈引信等,均不見"經遠艦"出廠檔案,推測為海戰前緊急添置,清廷為戰爭做了一定準備。這表明()A.史料的豐富促進史學研究發展B.考古發掘的史料最為真實可信C.真實的歷史依賴新史料的發現D.主觀意愿會導致研究出現偏差設問類型選項分析3.講評選擇題時空定位材料主旨28.1894年9月,北洋水師643.講評選擇題時空定位材料主旨29.八七會議上,毛澤東指出∶"從前我們罵中山專做軍事運動,我們則恰恰相反,不做軍事運動專做民眾運動。""以后要非常注意軍事…此次會議應重視此問題,新政治局常委要更加堅強起來注意此問題。"毛澤東的這番話意在()A.對孫中山革命策略進行深刻反思B.提醒我黨吸取大革命失敗的教訓C.提醒黨中央要"把支部建在連上D.闡述"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原則設問類型選項分析3.講評選擇題時空定位材料主旨29.八七會議上,毛澤東指出∶653.講評選擇題時空定位材料主旨30.新中國出現千萬人以上規模的人口遷徒,主要有∶1958年至1962年的大躍進運動和困難時期的精簡下放;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的農民工流動。這體現了()A.城市化進程的加速B.工業結構日趨合理C.資源配置方式變化D.城鄉工農統籌發展設問類型選項分析3.講評選擇題時空定位材料主旨30.新中國出現千萬人以上規模663.講評選擇題時空定位材料主旨31.新時期中國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事務,至2019年,中國在承擔了超過15%維和經費攤款的同時,向聯合國維和行動任務區派出了2500余名軍、警維和人員,為飽受沖突和戰亂之禍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恢復、建設和平做出了重要貢獻。這表明中國A.發展睦鄰友好關系B.主導世界維和行動C.致力落后國家復興D.積極承擔大國義務設問類型選項分析3.講評選擇題時空定位材料主旨31.新時期中國積極參與聯合國673.講評選擇題時空定位材料主旨32.古代雅典公民義務參加城邦戰爭是公民權的有力證明,在戰爭中獲得榮譽對公民具有非凡的意義;在社會文化生活中,取得進入劇場的資格同樣也是公民權的一種象征和表現。材料意在說明古代雅典()A.公民和非公民的矛盾尖銳B.重視公民城邦意識的培養C.注重提高居民的參政權利D.在希臘的影響力日益擴大設問類型選項分析3.講評選擇題時空定位材料主旨32.古代雅典公民義務參加城邦683.講評選擇題時空定位材料主旨33.盧梭在其著作《愛彌兒》中說∶"凡是人所制造的東西,人就能夠把它毀掉;只有大自然刻畫的特征才是不可磨滅的,然而大自然是從來不制造什么國王、富翁和貴族的。"盧梭這種思想的提出,反映當時法國()

A.資產階級革命爆發B.資本主義經濟發展

C.封建等級制度森嚴D.民主共和思想發展設問類型選項分析3.講評選擇題時空定位材料主旨33.盧梭在其著作《愛彌兒》中693.講評選擇題時空定位材料主旨34.下表為1922~1927年蘇俄(聯)農村經濟發展概況。據表格可知,此時期蘇俄(聯)A.資本主義雇傭關系在農村確立C.新經濟政策在農村得到貫徹B.農村社會結構發生根本性變化D.農村人民生活水平徘徊不前設問類型選項分析3.講評選擇題時空定位材料主旨34.下表為1922~1927703.講評選擇題時空定位材料主旨35.1975年,46個發展中國家同歐共體簽署了《洛美協定》,協定之下,這些國家絕大部分產品可以不限量免稅進人歐共體;歐共體的商品進入這些國家可享最惠國待遇,但不免稅,并對這些國家的主要初級產品因跌價或自然災害遭受的損失予以補償。該協定有利于()A.改善發展中國家的貿易處境B.促進了資本的國際性流動C.西方仍是經濟全球化主導者D.構建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設問類型選項分析3.講評選擇題時空定位材料主旨35.1975年,46個發展中71①書寫不規范,字跡潦草,隨意涂改②審題不準確,理解材料不到位③基礎知識存在漏洞,回答內容空洞④答題角度不全面,思考問題不夠深入⑤史實表達混亂,不能用學科語言回答1.非選擇題答題情況統計四、講評主觀題題號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40-1(18分)1205.840-2(7分)602.0341(12分)802.03歷史選做44(15分)1306.9歷史選做45(15分)1226.17歷史選做46(15分)824.832.主觀題存在的主要問題①書寫不規范,字跡潦草,隨意涂改1.非選擇題答題情況統計四、72分析因果題新材料、新情境非選擇題的主要試題類型

論證觀點題概括歸納題認識啟示題、理解觀點題比較區別題評價題研究試題(真題),總結歸納,掌握方法,笑對高考。分析新材料、新情境非選擇題的主要試題類型論證觀點題概73【解決思路】

(1)審清題干①辨清試題類型。②標出關鍵限定詞。③確定答案數量。(2)解讀材料①劃分層次(根據標點、主體或意思)②標出關鍵詞句(縱橫兩方向)。③轉化語言,羅列答案。(3)答案布局①序號化。②段落化。③要點化(言簡意賅,廢話少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凡事預立開門紅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絲絲縷縷都是愛枝枝葉葉總關情【問題設計】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歸納、指出)……特點(內容、背景、影響等)。

非選擇題之第一種題型:概括歸納題【解決思路】(1)審清題干①辨清試題類型。②標出關鍵限定詞74非選擇題之第二種題型:分析因果題

【問題設計】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分析(說明、指出)……原因、影響。【解決思路】

(3)答案布局:①序號化;②段落化;③要點化(言簡意賅)。(1)解讀題干:判斷類型;時空限定;化簡遷移;作答數量。(2)解讀材料:①瀏覽材料出處,抓住信息;

②標出關鍵詞句,轉化語言;③聯系所學知識,補充完善。非選擇題之第二種題型:分析因果題【問題設計】【解決思路】75非選擇題之第三種題型:比較區別題4.第四種類型——比較對象在材料中均有涉及,但有效信息很少,材料僅僅是個引子:結合基礎知識,可從背景、內容、性質、特點和影響五個方面考慮比較對象的異同。

【問題設計】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分析、指出甲與乙的不同。【解決思路】

判斷試題類型;找對比較對象;瀏覽材料,判斷作答方式。1.第一種類型——比較對象甲與乙在材料中均涉及,且分量相當:從材料中提取比較對象各自獨特之處;歸納總結,轉化語言,規范書寫。

2.第二種類型——題干要求“與甲相比,說明、指出乙的特點”:甲為參照物,只須從材料提取乙的有效信息,歸納總結,轉化語言,規范書寫。

3.第三種類型——材料重點涉及比較對象中的一個:以權重小的比較對象為參照物;從材料中提取權重大的比較對象的有效信息;歸納總結,轉化語言。非選擇題之第三種題型:比較區別題4.第四種類型——比較對象76非選擇題之第四種題型:論證觀點題一、論證別人的觀點題例2:(2012年新課標卷·41)評析“沖擊—反應”模式。(12分)

(要求:對該模式贊成、反對或另有觀點均可,觀點明確;運用材料中的

史實進行評析,史論結合。)【方法思路】

①提取觀點。認真閱讀材料,不管材料提供了幾個觀點,只需提取一個觀點即可。提煉哪個觀點呢?以容易找到史實論據為出發點。②表明態度。對于提煉的材料觀點,可以表明自己的態度,是贊成還是反對,是同意還是不同意,是認為有道理還是沒有道理等。那么,態度的出發點是什么?以容易找到史實論據為出發點。③具體論證。要求做到史論結合,就是利用史實簡單論證觀點,切忌沒有史實依據的空發議論;切忌論證長篇大論,重史實,輕論證。一般來說采用兩到三條史實做論據論證即可,每條史實論證文字量以兩到三行為限。

④簡單總結。把觀點換個方式簡單敘述一下,前后呼應,完美收官。非選擇題之第四種題型:論證觀點題一、論證別人的觀點題例2:(77二、論證自擬觀點題【問題設計】例4:(2017年新課標Ⅲ卷·41)圍繞材料,結合中國近代史的具體史實,自擬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闡述。(明確寫出論題,闡述須史論結合。)【思路方法】

(1)解讀題干,弄清題目要求(試題類型)。

(2)根據要求擬定論題、提出看法或觀點。

①仔細閱讀材料,最大限度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②精準鏈接所學,提出觀點、看法或擬定論題。

③選定合適觀點,即有史實依據做支撐的觀點。(3)“闡述”、“論證”或“說明”:實質是歷史解釋。

①選用的史實論據與觀點必須構成邏輯因果關系。

②重史實,輕論證,切忌無史實依據的空發議論。

③論證過程務必言簡意賅,切忌過度的解釋論證。擬定觀點發現提出問題具體論證解決問題非選擇題之第四種題型:論證觀點題二、論證自擬觀點題【問題設計】例4:(2017年新課標Ⅲ卷·78(4)答案布局。方式一:三段論,第一自然段寫明觀點、看法;第二自然段為具體論證過程,每個史實的論證前邊標上序號,序號必須突出;一般選用兩三個史實論證;第三自然段為總結升華,前后呼應,充實完滿。方式二:五段論,第一自然段為觀點、看法;第二、三、四自然段為運用史實論據具體論證、闡釋或說明,最好選用三個史實做論據;第五自然段為總結,前后呼應,充實完滿。二、論證自擬觀點題非選擇題之第四種題型:論證觀點題(4)答案布局。方式一:三段論,第一自然段寫明觀點、79

材料一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在重商主義思想的影響下,法國、荷蘭、英國的商業發展極為迅速。面對先期走上大洋洲際貿易和殖民擴張道路的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呈現出后發之勢,以更強勁的勢頭參加到這場爭奪遠東乃至世界貿易主導權和殖民地的角逐中來。英國東印度公司在經濟上是一個商業股份制公司,在政治上卻是侵略征服的殖民擴張的機構。它的形成及發展適應了近現代全球化的潮流,為英國重商主義實踐的成功鋪平了道路,為英國從商業資本主義向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雄厚的資金,也為英國從單一民族國家走向世界性殖民帝國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摘編自潘毅《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起源及性質》(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的時代背景,并指出當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跨國公司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的不利影響。(18分)非選擇題試題分析(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的時代背景,并指出當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跨國公司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的不利影響。(18分)

A.解讀題干(1)試題類型:分析因果題。(2)主體:英國東印度公司跨國公司(3)問題:時代背景不利影響(4)答案數量:18分,兩小問各5點左右。答案來源材料一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在重商主義思想80

材料一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在重商主義思想的影響下,法國、荷蘭、英國的商業發展極為迅速。面對先期走上大洋洲際貿易和殖民擴張道路的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呈現出后發之勢,以更強勁的勢頭參加到這場爭奪遠東乃至世界貿易主導權和殖民地的角逐中來。英國東印度公司在經濟上是一個商業股份制公司,在政治上卻是侵略征服的殖民擴張的機構。它的形成及發展適應了近現代全球化的潮流,為英國重商主義實踐的成功鋪平了道路,為英國從商業資本主義向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雄厚的資金,也為英國從單一民族國家走向世界性殖民帝國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摘編自潘毅《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起源及性質》

B.解讀材料新航路的開辟歐洲列強對外進行殖民擴張和爭奪西歐重商主義思想的盛行世界近現代全球化加速成為海上霸主國家政權的支持時代背景材料一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在重商主義思想81

B.解讀材料

材料二跨國公司在后帝國主義階段已成為一種象征霸權的國際壟斷勢力。它們集中了越來越巨額的資本,其經濟實力可與許多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相匹敵。由于跨國公司的活動,國際分工進一步專門化,"合理化"∶處于"核心"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逐漸成為實驗室、控制臺和金融中心,而處于"邊陲"地區的第三世界國家則專事生產,特別是那些消耗資源、勞動力密集和環境污染嚴重的生產行業,迅速向"邊陲"國家轉移。并且,"邊陲"市場要"包銷"大量新產品,還要負責消化在"核心"已經過時或剩余的商品。跨國公司所到之處,不僅經濟秩序發生變化,而且階級結構、政治關系、社會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也悄然改變。———摘編自陳一筠《跨國公司與"后帝國主義"》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的不利影響發展中國家經濟被控制攫取發展中國家的自然資源和剝削廉價勞動力淪為商品銷售市場導致發展中國家經濟秩序混亂攫取發展中國家的自然資源競爭中處于被動地位B.解讀材料材料二跨國公司在后帝國主82(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英國東印度公司與當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跨國公司在性質上的相似之處,并以此為例,簡析第三世界國家在融入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7分)

A.解讀題干比較兩者在性質上的相似之處第三世界應該怎么做相似之處:兼具壟斷性和掠奪性的貿易公司。(2分)應注意的問題:①應該加強經濟、技術的交流與合作;②逐步改變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③使經濟全球化達到共存共榮的目的。(每點2分,答對3點5分,此處不超過5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保證國家主權完整;建立平等的對外關系;互利共贏;加強交流合作;不盲目引進外資;全球化過程中注意趨利避害等(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英國東印度公司與當前834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在經濟上和政治上,我們認為西洋的那些國家都很小。從農業國那種只有田地多、人口多才算富強的價值判斷他們,認為他們的土地面積小和人口少,所以國力自然無法和中國相提并論。殊不知,在工商業社會中,決定國家強弱的已經不是這種標準了,另外,我們看不起這些異國商人,看不起這些以工商為立國之本的西方國家。在文化上對他們就有一種先天的鄙視。一直到1840年的鵝片戰爭,我們強大帝國海軍和陸軍,被實際上只由幾千人組成的英國遠征軍(16艘戰艦,4艘汽艇,4000名英軍)所擊敗。我們中國人才夢醒,對這些"洋鬼子"不得不到目相看。———摘編自何新《中國文化史新論》

根據材料并結合有關史實,圍繞"中國人眼中的西方"發表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說明。(要求;看法具體明確,說明須史論結合。)【解讀題干】①答題范圍:有關史實;②提出看法:即提出自己的觀點,屬于論證自己擬定的觀點題;③作答分三步:一是擬定看法即觀點;二是說明即論證,利用兩三個史實做論據論證自擬觀點,注意論證邏輯,言簡意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