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全本公示簡介:告 我局已于2014年3月6日受理了浙江商達環保有限公司(環評單位)提交的杭州余杭盛國富生態養殖有限公司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許可申請材_第1頁
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全本公示簡介:告 我局已于2014年3月6日受理了浙江商達環保有限公司(環評單位)提交的杭州余杭盛國富生態養殖有限公司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許可申請材_第2頁
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全本公示簡介:告 我局已于2014年3月6日受理了浙江商達環保有限公司(環評單位)提交的杭州余杭盛國富生態養殖有限公司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許可申請材_第3頁
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全本公示簡介:告 我局已于2014年3月6日受理了浙江商達環保有限公司(環評單位)提交的杭州余杭盛國富生態養殖有限公司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許可申請材_第4頁
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全本公示簡介:告 我局已于2014年3月6日受理了浙江商達環保有限公司(環評單位)提交的杭州余杭盛國富生態養殖有限公司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許可申請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項目名稱:杭州余杭盛國富生態養殖擴建項目建設單位(蓋章):杭州余杭盛國富生態養殖編制日期:2014年1月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制目錄TOC\o"1-1"\h\z\u一、建設項目基本情況 1二、建設項目所在地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簡況 8三、環境質量狀況 16四、評價適用標準 19五、建設項目工程分析 22六、項目主要污染物產生及預計排放情況 30七、環境影響分析 32八、建設項目擬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預期治理效果 46九、結論與建議 47附圖:附圖1:建設項目水質監測位點附圖2:建設項目地理位置圖附圖3:建設項目周圍環境概況及聲環境現狀監測布點圖附圖4:建設項目平面布置圖附圖5:建設項目生態功能區劃圖附圖6:建設項目周圍環境概況照片附件:附件1:申請報告附件2:企業營業執照附件3:住所(經營場所)使用證明附件4:關于做好余杭區擬保留畜禽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提升整改工作的通知一、建設項目基本情況項目名稱杭州余杭盛國富生態養殖擴建項目建設單位杭州余杭盛國富生態養殖法人代表盛國富聯系人汪工通訊地址杭州余杭區百丈鎮仙巖村陸家塢聯—郵政編碼311118

建設地點杭州余杭區百丈鎮仙巖村陸家塢立項審批部門——批準文號——建設性質新建□擴建■技術改造□行業類別及代碼豬的飼養,A0313建筑面積(平方米)800綠化面積(平方米)——總投資(萬元)60其中:環保投資(萬元)11.2環保投資占總投資比例18.7%評價經費(萬元)——預期投產日期——工程內容及規模:1.項目由來近年來,我區不斷優化畜禽養殖結構布局,出臺相關文件,對全區畜禽養殖禁養區、限養區進行優化調整,加大對飲用水源和備用水源保護力度,科學、合理地發展我區畜禽產業。根據《關于加快推進現代都市農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區委[2013]28號)和《杭州市余杭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余杭區畜禽養殖污染綜合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余政辦[2013]153號)、《關于做好余杭區擬保留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提升整治工作的通知》(余農環治辦[2013]7號)文件精神,杭州余杭盛國富生態養殖(原杭州余杭區百丈鎮盛國富生態養殖場)決定實施生豬養殖場提升改造項目。杭州余杭盛國富生態養殖成立于2008年,地址位于杭州余杭區百丈鎮仙巖村陸家塢,經營范圍為生豬養殖。企業于2008年辦理環保審批手續(登記表批復[2008]2282號),原年生豬存欄數150頭。現因生產需求,擴大生豬存欄量,計劃形成年生豬存欄量可達到550頭,年出欄量1100頭的養殖規模,現特申請環保審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經批準后,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采用的生產工藝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態破壞的措施發生重大變動的,建設單位應當重新報批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本項目生產規模發生重大變化,故本次環評對整體項目重新分析,一并報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1998]第253號令《建設項目環境管理條例》中有關規定,本項目應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為此,杭州余杭盛國富生態養殖委托浙江商達環保承擔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編制工作。我單位接受委托后對擬建場地周圍環境進行了現場踏勘、調查和監測,在建設項目資料收集的基礎上進行了項目工程分析、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在征求杭州市余杭區環保局意見的基礎上,根據國家、省、市的有關環保法規,并依據國家環保局頒發的《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及浙江省環保局頒發的《浙江省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要點》(修訂版),編制了本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2.編制依據⑴國家有關法律法規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22號,1989.12.26通過并施行;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2002.10.28通過,2003.9.1施行;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2008.2.28修訂,2008.6.1施行;4)《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2000.4.29修訂,2000.9.1施行;5)《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1996.10.29修訂,1997.3.1施行;6)《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31號,2004.12.29修訂,2005.4.1施行;7)《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2002.6.29通過,2003.1.1施行;8)《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1998】第253號令,1998.11.29;9)《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令第2號,2008.8.15修訂通過,2008.10.1施行;10)《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第9號令,2011.6;11)《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國發【2005】39號,2005.12.3;12)《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國環發【2006】28號,2006.2.14;13)《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總局令第9號,2001.5.8發布、施行;14)關于發布《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的通知,環發[2010]151號;15)《病死及死因不明動物處置方法(試行)》,2005.10.21日制定;16)《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09號,2011.10.26日修訂,2012.5.1實施;17)《國土資源部農業部關于完善設施農用地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國土資發[2010]155號;18)《動物檢疫管理辦法》,農業部令[2010]6號;19)《動物衛生監督信息報告管理辦法(暫行)》,農辦醫[2007]1號20)《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國務院令第450號。⑵地方有關法規文件1)《浙江省生豬養殖業環境準入指導意見》,浙環發[2010]30號;2)《關于加快發展農業主導產業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若干意見》,2007.5;3)《浙江省農業廢棄物處理與利用促進辦法》,浙政令〔2010〕278號;4)關于印發《畜禽養殖場污水治理沼氣工程建設技術指南》的通知,浙農能辦[2005]11號;5)《浙江省畜牧示范小區建設標準(實行)》,蓄牧字[2004]28號;6)《浙江省清潔空氣行動方案》(浙政發[2010]27號);7)《關于加強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浙環發[2002]105號;8)《關于進一步深化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推進生態畜牧業發展的意見》,浙環發[2010]26號;9)《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構建新型畜牧產業體系促進畜牧業現代化建設的意見》(浙政發[2012]33號);10)《浙江省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浙江省人民政府第288號令,2011.10.25頒布,2011.12.1施行;11)《浙江省大氣污染物防治條例》,第十屆浙江省人大常委會,2003.6.27通過,2003.9.1施行;12)《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條例》,第十一屆浙江省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通過,2009.1.1施行;13)《浙江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第十屆浙江省人大常委會,2006.3.29通過,2006.6.1施行;14)《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若干意見》,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2006.8.24;15)《浙江省環境污染監督管理辦法》,浙政令第216號,2006.9.1施行;16)《轉發國家環保總局關于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管理防范環境風險的通知》,浙環辦函【2006】001號,2006.1.12;17)《關于加強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級審批的意見》,浙環發【2005】61號,2005.12;18)《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污染減排工作的通知》,浙政發【2007】34號,2007.6.11;19)《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十一五”期間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的批復》,浙政函【2006】139號;20)《浙江省環保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程序若干規定》,浙環發【2007】12號,2007.2.25;21)《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范完善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制度的若干意見》,浙政辦發【2008】59號,2008.9.16;22)《關于進一步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工作的通知》,浙環發【2007】11號,2007.2.14;23)《關于切實加強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工作的實施意見》,浙環發【2008】55號,2008.9.26;24)《關于進一步加強建設項目“三同時”管理工作的通知》,浙環發【2008】57號,2008.9.26;25)《關于印發浙江省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管理、監測、統計和考核四個辦法的通知》,浙環發【2007】57號,2007.6.28;26)《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污染減排工作的實施意見》(杭政函[2007]159號),杭州市人民政府,2007.8.25;27)《杭州市產業發展導向目錄與空間布局指引》(2013年)。28)《關于做好余杭區擬保留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提升整治工作的通知》(余農環治辦[2013]7號)29)《印發〈關于余杭區畜禽養殖禁養區、限養區規劃與治理的若干規定〉的通知》(余政辦〔2002〕186號)30)《關于印發余杭區運河流域畜禽養殖業污染綜合整治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余政辦〔2007〕98號)31)《2010-2012年余杭區畜禽養殖禁養區、限養區調整工作方案》(2011)⑶相關的技術規范1)《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總綱》,HJ2.1-2011,國家環境保護部;2)《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08,國家環境保護部;3)《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面水環境》,HJ/T2.3-93,原國家環保總局;4)《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HJ/2.4-2009,國家環保部;5)《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生態影響》,HJ19-2011,國家環保部;6)《浙江省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要點(修訂版)》,原浙江省環境保護局,2005.4;7)《浙江省水功能區水環境功能區劃分方案》,2006.4;8)《杭州市余杭區生態環境功能區規劃(修編)》,2012.3。9)《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規范》(HJ/T81-2001);10)《畜禽養殖業污染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497-2009);11)《畜禽養殖場地環境評價規范》(HJ568-2010);12)《畜禽病害肉尸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規程》(GB16548-1996);13)《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9);14)《沼氣工程技術規范》(2006.12.6);15)《畜禽場環境質量與衛生控制規范》(NY/T1167-2006);16)《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技術規范》(NY/T1168-2006);17)《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處置技術規范》(試行),農政部[2004]1號;⑷其他依據1)企業營業執照2)住所(經營場所)使用證明;3)建設單位提供的其他資料等3.建設內容=1\*GB2⑴項目概況項目名稱:杭州余杭盛國富生態養殖擴建項目建設性質:擴建建設單位:杭州余杭盛國富生態養殖建設地點:杭州余杭區百丈鎮仙巖村陸家塢總投資:60萬元=2\*GB2⑵建設內容及規模本項目主要為生豬擴大養殖規模項目,投資60萬元人民幣,預計企業常年生豬存欄量可達到550頭,年出欄量1100頭的養殖規模。⑶平面布置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資料,本項目場區共設有4棟豬舍、一棟辦公樓、一個倉庫。項目地西側布置有一個60m2的干糞房,項目地東側布置有150m3的沼氣池(一組兩格)以及一個約5000m4.主要生產設備本項目主要生產設備詳見表1-1。表1-1主要生產設備清單序號生產設備名稱單位數量1消毒設備套1注:本項目選用的飼料進場時已按比例配制,無需企業再加工,故本項目無粉粹機、攪拌機等加工設備。5.主要原輔材料本項目原輔材料如下表1-2。表1-2主要原輔材料消耗清單序號原輔料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飼料(玉米、米糠)t/a500無需自行配料6.勞動定員及工作制度企業勞動定員4人,年工作時間為365天,廠區內全天值班,不設職工食堂。7.公用工程⑴給、排水①給水:本項目用水量約1288.5噸/年,主要為職工生活用水及豬舍清洗廢水等,由余杭供水集團自來水管網提供。②排水:本項目排水系統為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制。雨水通過雨水管網排入附近雨水管網。本項目廢水主要為養殖廢水及生活污水,養殖廢水及生活污水經管道收集入沼氣池進行厭氧發酵后,廢水入氧化塘進行進一步處理達《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05)中的旱作灌溉標準后,用于灌溉周邊竹林、茶地,作為肥料,不外排。⑵供電:本項目用電量約1.5萬度/年,由供電部門從就近電網接入。與本項目有關的原有污染情況及主要環境問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經批準后,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采用的生產工藝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態破壞的措施發生重大變動的,建設單位應當重新報批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本項目生產規模發生重大變化,故本次環評對整體項目重新分析,一并報批。二、建設項目所在地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簡況自然環境簡況(地形、地貌、地質、氣候、氣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樣性等):1.地理位置本項目所在的百丈鎮,位于杭州市余杭區西北端,東鄰德清縣,西北接安吉縣,距天荒坪蓄能電站18公里,杭州市中心46公里,上海185公里,04省道高等級公路貫穿全鎮,杭長高速公路即將動工新建并縱越全境,交通十分便捷。全鎮總面積60.4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1個社區,總人口1.1萬人。百丈自然資源豐富、環境優美,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便捷的區位優勢、優良的資源優勢及開明開放的百丈人民,使一方社會持續了和諧發展的局面。本項目建設地位于杭州余杭區百丈鎮仙巖村陸家塢,項目所在地坐標位置為東經119°42'46.40",北緯30°30'38.00"。項目所在地四周現狀為:東面為項目地沼氣池、氧化塘、田地、農居(最近距項目地約370米);南面為山地;西面為項目地干糞房、山地;北面為小道、山地。詳見建設項目地理位置圖及大氣監測點位圖(圖二),建設項目周圍環境概況及聲環境現狀監測布點圖(圖三)。2.地形、地質、地貌余杭區地質構造復雜,巖漿活動強烈,全區土壤種類有紅壤、黃壤、巖性土、潮土和水稻土等五個土類、12個亞類、39個土屬、79個土種,土壤總面積達102370公頃。余杭地處杭嘉湖平原與浙西丘陵山地的過渡地帶。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為山地丘陵區,屬天目山余脈,海拔500m以上的山峰大部分都分布于此;東部為堆積平原,地勢低平,塘漾棋布,屬著名的杭嘉湖水網平原,平均海拔2~3m;東南部為灘涂平原,其間孤丘兀立,地勢略轉向高原,海拔為5~7m。余杭總面積1402km2,地貌可分中山、低丘、河谷平原、水網平原、灘涂平原等,其中平原面積占全區總面積的61.48%。3.氣象特征該項目建設地屬于杭州市范疇,其氣候特征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冬夏長、春秋短,四季分明。冬夏季風交替明顯,冬季盛行偏北風,夏季多為東南風。年平均氣溫16°C~18°C,極端最高溫度42°C,極端最低溫度-9.6°C,無霜期250天,年均降雨量1600mm,4~9月份降水量較多,3~4月份常常春雨連綿,6~7月為黃梅天,8~9月為臺風活動頻繁期。根據杭州市氣象臺近五年的氣象資料統計,氣象參數如下:年平均氣溫16.4°C極端最高氣溫39.0°C(1978年7月)極端最低氣溫-10.1°C(1969年2月)年無霜期220~270d多年相對濕度80~82%月平均濕度77%(1月),84%(9月)年平均降水量1200~1600mm月最大降水量514.9mm日最大降水量141.6mm年總雨日140~170d年冰日39.5d年平均蒸發量1200~1400mm冬季平均風速2.3m/s夏季平均風速2.2m/s年平均氣壓1016.0毫巴年均日照時數1867.4h歷年平均風速1.95m/s全年主導風向SSW風靜風頻率4.77%4.水文特征余杭區地處杭嘉湖平原和浙西丘陵山地的過渡地帶,大致以東苕溪一帶為界,西部為山地丘陵區,東部為堆積平原區,丘陵山地占總面積的38.52%,平原面積占61.48%。地勢走向從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多山,海拔500m以上的山峰,大多集中于此。全區地貌可分為中山、低山、高丘、低丘、谷地和河谷平原、水網平原、灘涂平原、錢塘江水域等9個單元。東苕溪與京杭運河、上塘河是流經余杭區境內的三大江河。北苕溪是東苕溪水系最大的支流之一,全長45km,流域面積約65km2,年均流量5.63m3/s。由于地形差異,余杭區形成東西兩個自成系統而又相互溝通的水系-本項目建設地主要地表水為北苕溪。北苕溪由百丈溪、鸕烏溪、太平溪和雙溪匯合而成,長46.50公里。鸕烏溪為北苕溪主源,發源于安吉石門山,從鸕鳥后畈進入余杭境內,至白沙與百丈溪匯合進入黃湖,又匯黃湖溪,至東山接納青山溪、賜壁溪,至雙溪竹山村與太平溪匯合后稱北苕溪,至張堰橫山廟下游從長樂鎮東北、瓶窯鎮南部匯入東苕溪。張堰以上流域面積310.40平方公里。在張堰附近有北湖分洪區。北苕溪源短流急,汛期上游山水直流而下,易發生洪災。清以前由瓶窯可通船至雙溪,民國時可達潘畈。解放后在太平溪上建四嶺水庫,以防洪為主。太平溪下游至雙溪—段已開發為雙溪漂流風景區:竹筏在清溪水中緩緩漂流,兩岸是莽莽蒼蒼的竹海,溪水清得能看見水底小魚游動,能數清水底的卵石,直使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5.土壤、動植物余杭地屬浙西丘陵山地與杭嘉湖平原的過渡地帶,西部丘陵山地自然生態保持良好,中東部平原地帶,由于早期開發和人類的頻繁活動,原生植物被早已被人工植被和次生林所取代。平原河網旁常見的植被有桑、柳、竹園,以及桃、梨、枇杷等。其中枇杷為余杭區主要的經濟作物,另有分屬77種的各類樹種495種。市域內野生動物種類較多,主要有杜鵑、黃鸝、畫眉等數十種鳥類;黃鼬、華南兔、豹貓、野豬等哺乳類動物十余種;蝮蛇、赤練蛇、龜、鱉、石蛙、蟾蜍等兩棲類、爬行類動物;泥鰍、黃鱔、條紋唇魚等魚蝦類。植被以人工種植的糧食作物及經濟作物和喬、灌、草及各種花卉為主,動物以少量的鳥類、鼠類、蛙類、蛇類以及和各種昆蟲等小型動物為主。經調查,本項目擬址地范圍內無需要特殊保護的樹種和動物。社會環境簡況(社會經濟結構、教育、文化、文物保護等):6.社會環境概況余杭區位于杭嘉湖平原南端,西倚天目山,南瀕錢塘江,中貫東苕溪和大運河,從東、北、西三面拱衛省會杭州主城區,是杭州通往滬、蘇、皖的門戶。區域面積1228.23平方公里,現轄15個街道、6個鎮,戶籍人口89.04萬人。余杭交通便利,穿境而過的兩條高鐵(滬杭高鐵以及在建的杭寧高鐵)、兩條鐵路(滬杭、宣杭)、兩條國道(320、104國道)、七條高速公路(滬杭高速、杭寧高速、杭徽高速、繞城高速、杭浦高速、申嘉滬杭高速以及在建的杭長高速)、兩條主要河流(東苕溪、京杭大運河)和五條省道(01、02、04、09、15省道),把余杭和長江三角洲各大城市緊緊相連。全區公路通車里程達到了2179.262公里。全區等級公路通村率、硬化率達到100%。區境內有航道里程350公里,其中干線30公里,支線320公里,一個遍布全區鎮街、干支相連、水陸聯動的交通運輸網絡已經形成。余杭是產業高地,正在建設的杭州地鐵一號線和滬杭高鐵將在余杭實現零換乘,余杭將同時進入地鐵和高鐵時代,同時接受杭州和上海兩個大都市的輻射效應、帶動效應和溢出效應。區內有杭州余杭經濟開發區、杭州余杭創新基地、杭州余杭仁和先進制造業基地、浙江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園和多個現代產業集聚基地,基礎設施配套日益完善,投資創業環境持續優化,被達沃斯高峰論壇評為“最具投資價值區”、“最具人文魅力區”。人口。截至2012年末,全區戶籍人口89.0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37萬人,其中女性人口45.38萬人;非農人口49.3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93萬人,非農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為55.4%,較上年末提升了2.5個百分點。年末總戶數24.54萬戶,比上年末增加0.23萬戶。全年出生人口11127人,死亡人口6006人,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分別為12.22‰和5.43‰,計劃生育率為98.81%,戶籍出生嬰兒性別比為103.93。經濟總量。2012年,據初步測算,全區實現生產總值(GDP)834.9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下同),同比增長10.1%,增幅高于全國(7.8%)、全省(8.0%)、全市(9.0%)平均水平。按戶籍人口計算,全區人均GDP為94499元,增長8.3%。按當年平均匯率計算,達到14970美元。財政收支。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167.04億元,增長11.4%;地方財政收入104.65億元,增長9.4%;財政經常性收入101.39億元,增長6.0%。從主要稅種看,增值稅增長11.5%,企業所得稅增長13.3%,營業稅增長29.9%,個人所得稅增長30.3%,而契稅、土地增值稅分別下降33.9%、47.4%。從主要行業看,工業企業完成稅收55.21億元,增長7.2%;除房地產業外的第三產業完成稅收54.12億元,增長64.5%;建筑業完成稅收14.99億元,增長12.0%;房地產業完成稅收36.96億元,下降24.4%。惠民支出力度加大。全年地方財政預算支出93.78億元,增長11.3%,全年預算內用于民生支出69.82億元,占全區財政預算支出的74.5%,增長11.4%,確保了新增財力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支出。環境保護。全年完成綠化建設任務300.6萬平方米,開展一般性河道整治32條30公里,疏浚河道15公里。協調推進全區截污納管工程,完成企事業單位雨污分流改造380家,新增污水處理量1.78萬噸,余杭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工程投入運行,良渚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工程基本完成,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提高到96.5%。建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點50個,開展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繼續推進崇賢等重點地區綜合整治,開展臨平城區大氣中PM2.5和灰霾天氣監測,完成境內8家電鍍企業、11家涂層企業的整改提升,以及11家企業有機工藝廢氣整治,啟動印染、化工行業專項整治工作,關停搬遷企業42家。大氣環境質量處于較好水平,環境空氣優良天數323天,達標率88.5%。與2011年相比,二氧化硫年平均濃度下降5.6%百丈鎮位于余杭市西北端,東與德清縣接壤,西北與安吉縣接壤,南與鸕鳥鎮相連。境內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屬浙北山區,著名的竹海險關——獨松關就在百丈鎮與安吉縣交界處,景美地險。503省道穿鎮而過,經濟以林業為主。近年來,百丈鎮黨委、政府凝心聚力謀發展、創新克難求突破,堅持經濟社會協調發展。2012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37.49億元,完成財政收入44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583元。同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各業經濟蓬勃發展。都市農業格局基本形成;以兩大區塊建設為引擎,引導企業持續創新;生態山鎮建設亮點紛呈;大力開發集生態、宗教、歷史文化于一體的休閑旅游業;著力發展特色產業,做大做精做好竹文章。按照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要求,大力促進三個文明建設同步發展,各項事業蒸蒸日上。近年來已獲得“省毛竹之鄉”、“省生態鎮”、“省教育強鎮”、“省東海文化明珠”、“省體育強鎮”、“省竹木產業強鎮”、“省科普示范鎮”、“省竹制品名鎮”、“全國環境優美鎮“、“中國竹制品名鎮”等稱號。

百丈鎮繼續堅持“生態立鎮、工業興鎮、毛竹名鎮、旅游促鎮”的發展戰略,圍繞“創生態產業強鎮、建宜居美麗鄉鎮”的總體目標,按照“明目標、促發展、求和諧、樹形象”的要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環境提升為基點,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根本出發點,努力實現百丈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7.生態環境功能區劃《杭州市余杭區生態環境功能區規劃(修編)》,規劃期限為2011~2020年,規劃范圍為余杭區整個行政區域,總面積為1228.24平方公里,包括14個街道和6個鎮。根據《杭州市余杭區生態環境功能區規劃(修編)》,所有生態功能區歸納為禁止準入區、限制準入區、優化準入區和重點準入區四類,本項目所在區域為瓶窯組團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生態環境功能小區(Ⅱ1-20110B04),為限制準入區。表2-2瓶窯組團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生態環境功能小區一、功能屬性小區序號SEQ小區序號\*ARABIC1小區名稱瓶窯組團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生態環境功能小區準入類型限制準入區小區編號Ⅱ1-20110B04主要生態環境敏感類型綜合評價為中度到高度敏感(地質災害高度敏感)生態服務功能特征重要性比較重要到重要地區(水源涵養中等重要到極重要地區)二、地理信息小區面積365.3平方公里涉及鄉鎮百丈鎮、黃湖鎮、鸕鳥鎮、瓶窯鎮基本情況位于余杭區西北部瓶窯組團,以山地為主,其中林地比重最高,其次為耕地。區域屬于杭州西北部生態屏障,也是苕溪流域水源涵養區。區域內現狀開發程度低,非建設用地比重高于85%,農村居民點較多,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區域受地形影響,鄉鎮間交通迂回曲折且路況差,路網不健全,且由于處在杭州市西北角,已屬于杭州大都市區域交通的末端,與主城和其他組團之間可連接的通道數量少、道路等級低且通行條件差。三、環境特征水環境質量目標北苕溪:《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水質。*依據《浙江省水環境功能區、水環境功能區劃分方案》(2006)。大氣環境質量目標《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二級標準生態環境質量現狀根據2010全年水環境質量監測數據,鸕鳥溪、太平溪和中苕溪為Ⅲ類水質。特殊保護目標鸕鳥溪、黃湖溪。西部山區農村飲用水工程。山溝溝國家森林公園。長樂省級森林公園。四、項目審批小區功能生態保育、旅游休閑、生態農業產業現狀主要工業行業有造紙、建材、紡織、化工、機械、電子、電鍍等;農業產品有竹筍、苗木、茶葉、蜜梨和土雞等。產業定位瓶窯鎮作為西部組團的主中心,發揮在吸納人口和工業轉移、適當開發旅游產品開發的相關產業,發展西部商貿業中的核心作用。徑山鎮主要作為西部旅游開發的服務基地與旅游服務中心,重點打造“大徑山休閑旅游度假區”。黃湖、鸕鳥、百丈三鎮,以保護生態為主,積極發展山區經濟和生態旅游業,提供相應的服務設施,適當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準入條件堅持保護優先,要通過環境影響評價,控制不利于生態恢復和環境保護的開發建設活動,不得審批不利于當地生態功能保護的新、改、擴建項目,審批的項目必須符合杭州市或余杭區的產業發展導向目錄和空間布局指引要求。(1)服務行業符合《杭州市服務行業環境保護管理辦法》(2005)和飲食業環境保護技術規范(HJ554-2010)等相關技術規范。(2)畜禽養殖項目:豬、牛、羊、雞、鴨等畜禽養殖項目應符合《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DB33/593-2005)、《浙江省生豬養殖業環境準入指導意見》(2010年)和《關于進一步深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加快生態畜牧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浙環發〔2010〕26號)的規定。(3)水產養殖項目:符合《余杭區促進運河、上塘河流域水產生態養殖方案》(2011),甲魚水產養殖項目符合《余杭甲魚池塘養殖技術規范》。五、生態環境保護與污染控制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措施(1)通過區內旅游資源整合,建設旅游服務配套設施,適度發展生態旅游。(2)加強天然林保護和公益林建設,擴大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面積,提高林分質量,提升森林生態系統的水源涵養服務功能。保護野生動植物,增加生物多樣性,培育特色林種,如百丈鎮的古柳杉林和竹海、鸕鳥鎮的古紅豆杉林和古銀杏林,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和森林火災預防,維護山林生態系統平衡。(3)加強河道整治,通過清淤、截污、駁坎、綠化、生態修復等措施,逐步改善水體水質。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解決鄉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問題,減輕河流的壓力。(4)防治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重點防護對象為里百丈地質災害高易發區,高村地質災害高易發區,白鶴-騎坑地質災害高易發區和仇山-小山地質災害高易發區,一般關注對象為百丈-里山地質災害中易發區,長嶺-東篁塢地質災害中易發區,全城塢-上高地質災害中易發區,斜坑-邵家畈地質災害中易發區和長樂地質災害中易發區。(5)全面實施生態效益農業建設,做好基本農田保護工作。發展有機、綠色、無公害種植,實施種植業“肥藥雙控”,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提倡使用有機肥,減少化肥農藥施用強度。全面落實余杭區限養區和禁養區規定,逐步淘汰畜禽散養,實行適度規模化、生態化養殖,全面減少農業面源污染。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為造紙、建材、化工、生活源和農業農村面源、旅游發展帶來的污染。截污納管暫無管網覆蓋,農村地區推廣分散式污水處理工程。污染控制措施(1)加強村莊和旅游區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居民點生活污水集中式處理,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旅游休閑項目污水處理設施整治,新建旅游度假產品產生的污水經處理后達Ⅲ類水質排放。(2)全面調整區內工業產業結構,禁止新建、擴建并嚴格限制改建造紙、印染、醫藥、化工、電鍍、制革、水泥、冶金、釀造、廢舊電子產品拆解等污染較重的建設項目,不得增加區域污染物排放總量。資源開采、旅游、農林產品加工等產業發展,不得損害區域生態環境功能,禁止過度采伐、無序采礦、毀林開荒、不合理開發河灘濕地等行為。關停現有造紙、建材等水污染嚴重企業,有針對性引進低耗、輕污染、高科技產業,逐步將企業遷至相關園區。(3)整治和取締苕溪上游區域“散、亂、小”工業污染源,嚴格控制新建污染源,確保出水口水質達到Ⅲ類水質,嚴禁工業廢水直排。區域環境功能不達標的情況下,建設項目需新增污染物排放量的,應按照新增量與減排量1:1.5的比例替代削減同類污染物排放量。(4)根據《印發〈關于余杭區畜禽養殖禁養區、限養區規劃與治理的若干規定〉的通知》(余政辦〔2002〕186號)、《關于印發余杭區運河流域畜禽養殖業污染綜合整治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余政辦〔2007〕98號)和《2010-2012年余杭區畜禽養殖禁養區、限養區調整工作方案》(2011):一類禁養區范圍內禁止一切牲畜養殖及水禽規模化養殖;二類禁養區范圍內集約化牲畜養殖場及水禽集約化養殖場全部實現關停轉遷;一、二類禁養區范圍內禁止水面水禽養殖;限養區、非禁養區全面完成集約化畜禽養殖場污染治理工作。對現有養殖場污染進行綜合整治,控制環境污染。(5)加強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不高于現狀水平;新、改、擴建項目需新增污染物排放量的,應在同一功能小區內1:1.5替代同類污染物量。六、環保執法環保執法重點(1)查處群眾環境投訴問題,掛牌督辦環境違法案件,解決影響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2)持續整治飲用水源匯水區范圍內的違法排污問題,關閉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和污染嚴重的企業;(3)加強農用土壤環境監管,對違反農藥、化肥、除草劑等農用化學品的環境標準、環境法規的行為進行查處。區域環境管理重點(1)保證山區飲水工程安全。(2)水源涵養林保護。(3)防治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本項目為生豬養殖項目,養殖場內采取及時清理豬舍、豬糞干濕分離、農牧結合等生態養殖工藝,且根據《關于做好余杭區擬保留畜禽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提升整改工作的通知》(余農環治辦[2013]7號),該養殖場為余杭區擬保留畜禽規模養殖場,符合《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DB33/593-2005)、《浙江省生豬養殖業環境準入指導意見》(2010年)和《關于進一步深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加快生態畜牧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浙環發〔2010〕26號)的規定。綜上所述,本項目的建設符合余杭區生態功能區規劃要求。三、環境質量狀況建設項目所在地區域環境質量現狀及主要環境問題(環境空氣、地面水、地下水、聲環境、生態環境等):1.區域環境功能區劃=1\*GB2⑴水環境項目周邊主要地表水體為北苕溪。依據《浙江省水功能區水環境功能區劃分方案》(2006.4),擬址地附近的地表水體(北苕溪:獨松—橫塘村,水功能區為北苕溪余杭保留區,編號為F1201201702000;水環境功能區為多功能區,編號為330184FK30150801)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的Ⅲ類標準。本項目距離北苕溪約1670m,不在杭州市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范圍內(半山—木橋頭,陸域:沿岸縱深500m,為杭州市飲用水水源一=2\*GB2⑵環境空氣本項目位于杭州余杭區百丈鎮仙巖村陸家塢,項目所在區域不屬于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其他屬于需要特殊保護的區域,因此該區域環境空氣為《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二類環境功能區(居住區、商業交通居民混合區、文化區、工業區和農村地區)。=3\*GB2⑶聲環境本項目位于杭州余杭區百丈鎮仙巖村陸家塢,周邊主要為山地等,該區域聲環境為2類聲環境功能區(商業金融、集市貿易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業、工業混雜,需要維護住宅安靜的區域)。2.環境質量現狀評價=1\*GB2⑴水環境質量現狀評價項目所在地周邊主要地表水為項目北側的北苕溪,本環評引用余杭區環境監測站2012年5月2日表3-1雙溪大橋斷面水質監測結果項目pHDO(mg/L)高錳酸鹽指數(mg/L)NH3-N(mg/L)T-P(mg/L)監測結果7.368.101.600.1550.091≤6達標達標達標達標達標0.180.2330.2670.1550.455注:本項目水質監測時,水溫為20.2℃由上表可知,北苕溪地表水中各指數均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類標準濃度限值,水環境現狀較好,現狀水質能滿足地表水環境功能要求。=2\*GB2⑵環境空氣質量現狀評價本次環評不作空氣質量現狀監測,采用余杭區環境保護監測站2012年5月17日~20表3-2百丈鎮人民政府自動監測站監測結果單位:mg/m3測點時間二氧化氮(mg/m3)二氧化硫(mg/m3)PM10(mg/m3)百丈鎮人民政府20109:00~10:000.031<0.0070.16411:00~12:000.022<0.00713:00~14:000.034<0.00715:00~16:000.029<0.00720109:00~10:000.034<0.0070.14611:00~12:000.026<0.00713:00~14:000.031<0.00715:00~16:000.025<0.00720109:00~10:000.033<0.0070.12711:00~12:000.032<0.00713:00~14:000.035<0.00715:00~16:000.024<0.00720109:00~10:000.029<0.0070.13811:00~12:000.025<0.00713:00~14:000.037<0.00715:00~16:000.030<0.007二級標準0.2000.5000.15最大比標值0.1850.0141.06根據監測結果,項目所在地周圍環境空氣中SO2、NO2小時平均均值均能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的二級標準,符合空氣質量二類功能區要求,PM1017日日均值未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的二級標準。=3\*GB2⑶聲環境質量現狀評價為了解建設項目擬址地周圍聲環境質量現狀,我單位于2013年11月28日對建設項目廠界進行了噪聲現狀監測(現企業因內部裝修,廠區生豬無存欄),監測項目為等效連續A聲級Leq[dB(A)],監測方法按照《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監測方法,監測儀器采用AWA表3-3廠界噪聲現狀監測結果監測點編號監測位置晝間等效聲級Leq[dB(A)]夜間等效聲級Leq[dB(A)]執行標準dB(A)達標情況1東廠界45.545.3晝間≤60dB(A)夜間≤50dB(A)達標2南廠界45.645.5達標3西廠界45.345.1達標4北廠界46.046.2達標從表3-3可知,項目所在地廠界聲環境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規定的2類聲環境功能區限值要求,所以項目擬址地聲環境質量較好。主要環境保護目標(列出名單及保護級別):根據現場踏勘,本項目附近的主要環境保護目標見表3-4:表3-4主要環境保護目標一覽表序號環境要素環境敏感目標方位、距離規模功能要求及保護級別1環境空氣仙巖村農居東側最近約3704戶GB3095-2012二類區周邊環境空氣//2水環境北苕溪北側1670/GB3838-2002Ⅲ類區3聲環境仙巖村農居東側最近約3704戶GB3096-20082類區周邊聲環境//四、評價適用標準環境質量標準1.環境質量標準⑴水環境依據《浙江省水功能區、水環境功能區劃分方案》(2006.4),項目所在地附近的地表水體(北苕溪)水環境質量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的Ⅲ類標準,詳見表4-1。表4-1《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項目pHDOCODMnNH3-NT-P石油類Ⅲ類標準值6~9≥5≤6≤1.0≤0.20.05注:以上單位除pH外均為mg/L。⑵環境空氣評價區域環境空氣為二類環境功能區,環境空氣質量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的二級標準,詳見表4-2。硫化氫、氨執行《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TJ36-79),詳見表4-3。表4-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項目取值時間污染物名稱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總懸浮顆粒物TSP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二級標準濃度限值(μg/m3)年平均6040200703524小時平均15080300150751小時平均500200///表4-3《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TJ36-79)序號污染物一次最高容許濃度(mg/m3)1硫化氫0.012氨0.2⑶聲環境本項目聲環境質量現狀評價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聲環境功能區,即:晝間≤60dB(A);夜間≤50dB(A)。污染物排放標準污染物排放標準⑴廢水本項目生產廢水排放執行《浙江省生豬養殖業環境準入指導意見》中的相關標準,具體見表4-4。項目生活廢水、養殖廢水經處理后回用于周邊田地的灌溉,本次環評廢水回用標準參照旱作灌溉標準進行執行,具體詳見表4-5。表4-4生豬養殖業環境準入指標指標豬污染物控制指標廢水產生量[m3/(百頭·天)]冬季≤0.8夏季≤1.0表4-5《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05)序號作物分類項目水作旱作蔬菜1生化需氧量(BOD5)≤6010040a,152化學需氧量(CODCr)≤150200100a,603懸浮物≤8010060a,154陰離子表面活性劑(LAS)≤5855糞大腸菌群數/(個/100ml)≤400040002000a,10006蛔蟲卵數/(個/L)≤22a,17pH5.5~8.5a加工、烹調去皮蔬菜。b生食類蔬菜、瓜類和草本水果。c具有一定的水利灌排設施,能保證一定的排水和地下水徑流條件的地區,或有一定淡水資源能滿足沖洗土體中鹽分的地區,農田灌溉水質全鹽量指標可以適當放寬。⑵廢氣本項目日常營運產生的惡臭廢氣排放執行浙江省地方標準《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DB33/593-2005)中表7的規定。具體標準值詳見表4-6。表4-6集約化畜禽養殖業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單位:mg/m3控制項目標準值臭氣濃度(無量綱)60硫化氫、氨污染物廠界排放限值執行《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中的二級標準,具體數值見表4-7、表4-8。表4-7惡臭污染物廠界標準值(無組織排放源的限值)控制項目二級排放標準(mg/m3)硫化氫0.06氨1.5表4-8惡臭污染物排放值(有組織排放源的限值)控制項目排氣筒高度,m排放量,kg/h硫化氫150.33200.58氨154.9258.7⑶噪聲項目廠界噪聲控制標準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的2類標準,即:晝間≤60dB(A);夜間≤50dB(A)。⑷固體廢物本項目運營期間養殖固廢處置要求執行《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DB33/593-2005)中關于畜禽養殖業廢渣無害化環境標準要求:①畜禽養殖業必須設置廢渣的固定儲存設施和場所,儲存場所要有防止糞液滲漏、溢流措施。②用于直接還田的畜禽糞便,必須進行經無害化處理。③禁止直接將廢渣傾倒入地表水體或其他環境中。畜禽糞便還田時,不能超過當地的最大農田負荷量,避免造成面源污染和地下水污染。經無害化處理后的廢渣,應符合表6的規定。具體見表4-9。表4-9畜禽養殖業廢渣無害化環境標準控制項目指標蛔蟲卵死亡率≥95%糞大腸菌群數≤105個/公斤總量控制指標3.總量控制⑴總量控制指標“十二五”期間,國家將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四項污染物納入總量控制指標體系。根據工程分析,本項目養殖廢水及生活污水經管道收集入沼氣池進行厭氧發酵后,廢水入氧化塘進行進一步處理達《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05)中的旱作灌溉標準后,用于灌溉周邊竹林、茶地,作為作物的肥料,不向周邊地表水排放。因此本項目無需申請總量指標。五、建設項目工程分析工藝流程簡述(圖示):1.工藝流程本項目采用集約化養殖方式,實行分段飼養階段化管理,全進全出,連續批量養殖。本項目選用節育肉豬,故項目無母豬繁殖等階段,主要為仔豬進場、生長發育、成豬出售,具體工藝流程圖見圖5-1。豬糞、糞尿等豬糞、糞尿等成豬出售生長發育仔豬 成豬出售生長發育仔豬圖圖5-1生豬養殖流程圖本項目豬舍產生的糞便和尿液采用干濕分離,干糞經發酵堆肥后用作田地的有機肥料,糞尿隨豬舍沖洗廢水進入沼氣池-氧化塘,經處理達《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05)中的旱作灌溉標準后,用于周邊田地的灌溉,沼氣用于養殖場日常營運。具體廢物處理流程圖見圖5-2。糞尿、沖洗廢水沼氣池糞尿、沖洗廢水沼氣池施肥干濕分離糞渣干糞豬舍沼渣施肥沼液氧化塘灌溉員工生活沼氣施肥氧化塘淤泥圖圖5-2廢物處理流程圖主要污染工序:2.污染源強分析⑴廢水①豬尿根據統計,每頭豬的尿排泄量可按以下公式估算:Yu=0.250+0.438W式中:Yu——尿排泄量,kg;W——飲用水,kg。存欄豬平均飲水量為6kg/d/頭,豬尿排泄量為2.878kg/d/頭,本項目生豬存欄量約550頭/年,則豬尿產生量1.5829t/d(577.8t/a),廢水中含有的主要污染物為CODCr、NH3-N和T-P。根據類比調查,各污染物濃度約為CODCr:10000mg/L、NH3-N:2000mg/L、T-P:200mg/L,則豬尿中主要污染物產生量分別為CODCr:5.778t/a、NH3-N:1.1556t/a、T-P:0.1156t/a。②豬舍清洗廢水豬舍清洗廢水包括沖洗豬舍及清洗豬只時定期排放的廢水,根據類比調查,沖洗廢水產生量夏季為8L/頭·天,冬季為4L/頭·天,春、秋季節為6L/頭·天。根據建設單位年存欄550頭豬統計,夏季沖洗廢水產生量為4.4t/d,404.8t/a(92d計);冬季沖洗廢水產生量為2.2t/d,202.4t/a(92d計);春、秋季沖洗廢水產生量為3.3t/d,597.3t(181d計)。另外生豬一般在出欄時沖洗1次,根據類比調查,沖洗用水約為10L/頭,本項目年出欄量為1100頭,則需用水11t/a。則本項目合計年產生清洗廢水1215.5t/a。表5-1豬舍清洗廢水水量水質情況一覽表單位:mg/L(大腸菌群、蛔蟲卵外)污染物產生量(t/a)BOD5CODCrSS氨氮總磷豬舍清洗廢水1215.5280050002000500400由表5-1的水質情況可計算出本項目豬舍清洗廢水主要污染物產生情況分別為CODCr:6.0775t/a、BOD5:3.4034t/a、SS:2.431t/a、NH3-N:0.6078t/a、T-P:0.4862t/a。③職工的生活污水項目勞動定員4人,生活用水按每人50L/d計,則用水量為73t/a(即0.2t/d),排水量以用水量的85%計,則產生生活污水為62t/a(即0.17t/d)。生活污水水質參照城市生活污水水質,生活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含量一般約為CODCr:400mg/L、BOD5:200mg/L、SS:200mg/L、NH3-N:30mg/L,則產生量分別為CODCr:0.0248t/a、BOD5:0.0124t/a、SS:0.0124t/a、NH3-N:0.0019t/a。綜上所述,該項目產生的廢水包括養殖廢水及生活污水,廢水總產生量為1855.3t/a。該項目養殖廢水及生活污水經管道收集入沼氣池進行厭氧發酵后,廢水入氧化塘進行進一步處理達《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05)中的旱作灌溉標準后,用于灌溉周邊茶山,作為茶樹的肥料。⑵廢氣①惡臭廢氣惡臭主要來源于豬舍,干糞房、污水處理站也是散發惡臭氣體的主要場所。惡臭主要為有機物腐敗時所產生的氨氣、動物有機體中蛋白質腐敗時所產生的硫化氫等。豬舍中剛排泄出的糞尿含有氨、硫化氫、胺等有害氣體,進而產生甲硫醇、多胺、脂肪酸、吲哚等,在高溫季節尤為明顯。以上有害氣體及養殖過程中產生的塵埃、微生物排入大氣,刺激人、畜呼吸道,可引起呼吸道疾病;惡臭氣體使人產生不愉快感覺,影響人的工作效率,也常引起種豬生殖能力下降。養殖場排出的各種微生物以塵埃為載體,隨風傳播,可引起疫病蔓延,場區孳生大量蚊蠅也易傳播疫病、污染環境。據統計,畜舍內可能存在的臭味化合物不少于168種,其中30種臭味化合物的臭味閾值≤0.001mg/m3,在最低閾值的化合物中,有6/10含有硫。由于惡臭氣體中具有惡臭的化合物眾多,本次評價選取其中主要的惡臭成分:氨、硫化氫作為評價因子。根據類比調查,浙江興泰農牧科技專門從事生豬養殖,該企業廢氣產生單元及排放情況見表5-2。表5-2惡臭污染物排放情況匯總表(年存欄量10000頭)序號廢氣產生單元氨氣硫化氫排放速率(kg/h)排放量(t/a)排放速率(kg/h)排放量(t/a)1豬舍大豬育成區0.827.180.0150.131產保區0.464.030.0080.070公母豬舍0.423.680.0070.061小計1.714.890.030.2622污水處理站0.453.940.0060.0533豬糞處理室(干糞房)0.131.140.0030.026合計2.2819.970.0390.341根據浙江興泰農牧科技年存欄10000頭豬廢氣實測估算結果類比可知,本項目年存欄數為550頭豬,豬舍、污水處理及干糞房惡臭污染物NH3、H2S排放量詳見下表5-3。表5-3惡臭污染物排放情況匯總表(年存欄量550頭)序號廢氣產生單元氨氣硫化氫排放速率(kg/h)排放量(t/a)排放速率(kg/h)排放量(t/a)1豬舍0.09350.8190.001650.0152污水處理站(氧化塘)0.024750.2170.000330.0033豬糞處理室(干糞房)0.007150.0630.000170.0014合計0.12541.0990.002150.0194綜合上述,該項目NH3、H2S氣體排放速率為0.1254kg/h、0.00215kg/h,總排放量分別為1.099t/a、②發酵沼氣該項目廢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沼氣經收集后,作為職工生活能源,主要用于燒水、照明等。由于沼氣屬清潔能源,燃燒后廢氣排放量較少,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⑶噪聲本項目噪聲主要為豬的叫喚聲。根據對同類生豬養殖廠的噪聲監測類比,本項目噪聲源強詳見表5-4。表5-4項目主要噪聲源強一覽表序號噪聲源噪聲級(dB)1豬的叫喚聲65~75⑷固體廢物本項目固體廢棄物主要為豬糞、豬舍食物殘渣、病死豬、沼渣、氧化塘淤泥、廢飼料包裝袋、廢疫苗包裝瓶及職工生活垃圾。①豬糞畜糞的排泄量雖受到環境生態因子、飼料質量等影響,但一般情況下一頭豬豬糞排泄量可按以下公式估算:Yf=0.530F-0.049式中:Yf——糞便排泄量,kg;F——飼料采食量,kg。本項目年生豬養豬飼料消耗量約500t,則飼料采食量為2.5kg/(頭·d),畜糞排泄量約1.276kg/(頭·d),即0.7t/d(255.5t/a)。本項目采用糞尿干濕分離和人工清糞,豬糞經發酵堆肥后用作周邊竹林、茶地②豬舍食物殘渣豬在養殖過程中會對喂料(豬飼料)產生一定的浪費,據同行調查類比,該部分食物殘渣約為10kg/t喂料,本項目年喂料總用量為500t,則產食物殘渣5t/a。由于該部分殘渣存在于豬圈中,難以回收利用,故與豬糞一同清理。③病死豬由于養殖過程會因疫情、人為因素造成一定量的豬死去,但其產生量是依每個養殖場的管理、技術水平不同而不同,難教估計,每年的變化很大,且每個養殖場的產生量相差非常大;除此之外,疫情的變化,已經成為極其重要的因素,如果疫情少,產生量就少,反之則多。目前企業病死豬只由鎮畜牧獸醫合作服務站負責處理,統一投入鎮無害化化尸窖,本項目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協議見附件。④沼渣該項目在養殖場東側設有沼氣池,儲存量約為150m3,沼渣定期清理。根據對浙江興泰農牧科技的類比調查分析,該項目沼渣產生量約為3⑤氧化塘淤泥本項目在養殖場東側設有一個氧化塘,氧化塘容積約為5000m3,氧化塘淤泥定期清理。根據類比調查,氧化塘淤泥產生量約為60t/a。經收集后及時清運至周邊的田地⑥廢疫苗包裝瓶根據調查,養殖過程中生豬需定期注射疫苗,本項目疫苗注射由當地服務站工作人員上門服務,廢疫苗包裝瓶當場回收,故本項目廢疫苗包裝瓶無需自行處理。⑦廢飼料包裝袋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資料,結合同類型企業的情況,本項目廢飼料包裝袋年產生量約為0.5t/a。經企業收集后由廢品回收公司回收綜合利用。⑧生活垃圾項目勞動定員4人,生活垃圾按0.5kg/人·d計,則預計日產生活垃圾2kg,年產生活垃圾0.73t。生活垃圾集中至廠區內的垃圾收集箱,然后由當地環衛部門集中收集后統一進行衛生填埋處置3.污染防治措施⑴廢水本項目排水系統為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制。雨水通過雨水管網排入附近雨水管網。本項目廢水主要為養殖廢水及生活污水,養殖廢水及生活污水經管道收集入沼氣池進行厭氧發酵后,廢水入氧化塘進行進一步處理達《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05)中的旱作灌溉標準后,用于灌溉周邊竹林、茶地,作為作物的肥料,不外排。⑵廢氣本項目廢氣主要為惡臭廢氣以及發酵沼氣。對于惡臭廢氣,要求建設單位加強豬舍通風,并做到每日清除豬糞。沼氣屬清潔能源,燃燒后廢氣排放量較少,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⑶噪聲本項目噪聲主要為豬的叫喚聲。為了減少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確保廠界聲環境達標,維持區域聲環境質量狀況,建議企業控制在夜間喂食時間,盡量避免豬群在夜間進食,并做好圈舍的衛生工作。采用以上噪聲防治措施后,基本可使廠界噪聲達標。在此基礎上,建設項目產生的噪聲達標排放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⑷固體廢物本項目固體廢棄物主要為豬糞、豬舍食物殘渣、病死豬、沼渣、氧化塘淤泥、廢飼料包裝袋及職工生活垃圾。本項目固體廢物的處置措施如表5-5所示:①建設項目副產物產生情況根據工藝分析,本項目副產物產生情況詳見表5-5。表5-4建設項目副產物產生情況匯總表序號副產物名稱產生工序形態主要成分預測產生量(t/a)1豬糞養殖固態糞便255.52豬舍食物殘渣養殖固態食物53病死豬養殖固態豬尸體難以預計4沼渣污水處理固態沼渣35氧化塘淤泥污水處理固態淤泥606廢飼料包裝袋養殖固態包裝材料0.57生活垃圾職工生活固態生活垃圾0.73②副產物屬性判定Ⅰ固體廢物屬性判定本項目副產物屬性詳見表5-6。表5-6副產物屬性判定表序號副產物名稱產生工序形態是否屬固體廢物判定依據1豬糞養殖固態是養殖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質2豬舍食物殘渣養殖固態是養殖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質3病死豬養殖固態是養殖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質4沼渣污水處理固態是養殖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質5氧化塘淤泥污水處理固態是養殖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質6廢飼料包裝袋養殖固態是飼料包裝廢棄物質7生活垃圾職工生活固態是員工生活及辦公產生的廢棄物質Ⅱ危險廢物屬性判定本項目危險廢物屬性判定詳見表5-7。表5-7

危險廢物屬性判定表序號固體廢物名稱產生工序是否屬危險廢物廢物代碼1豬糞養殖否——2豬舍食物殘渣養殖否——3病死豬養殖否——4沼渣污水處理否——5氧化塘淤泥污水處理否——6廢飼料包裝袋養殖否——7生活垃圾職工生活否——③固體廢物分析情況匯總本項目固體廢物分析結果匯總表詳見表5-8。表5-8建設項目固體廢物分析結果匯總表序號固體廢物名稱產生工序形態主要成分屬性(危險廢物、一般固廢或待分析鑒別)廢物代碼預測產生量(t/a)1豬糞養殖固態糞便一般固廢——255.52豬舍食物殘渣養殖固態食物一般固廢——53病死豬養殖固態豬尸體一般固廢——難以預計4沼渣污水處理固態沼渣一般固廢——35氧化塘淤泥污水處理固態淤泥一般固廢——606廢飼料包裝袋養殖固態包裝材料一般固廢——0.57生活垃圾職工生活固態生活垃圾一般固廢——0.73本項目投產后,固體廢物產生量見上表,其中病死豬只產生量難以預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DB33/593-2005)及《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規范》(HJ/T81-2001),本建設單位已建立一個規范化的干糞房,干糞房采取防滲防漏等固化措施;企業病死豬只由鎮畜牧獸醫合作服務站負責處理,統一投入無害化化尸窖。本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經集中分類收集后,豬糞、豬舍食物殘渣、沼渣及氧化塘淤泥用作周邊竹林、茶地的有機肥料,病死豬扔入無害化處理化尸窖做填埋處理,廢飼料包裝袋出售給廢品回收公司回收綜合利用,生活垃圾委托環衛部門清運處理。本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經上述措施處理后,不直接排入外環境。六、項目主要污染物產生及預計排放情況內容類型排放源污染物

名稱處理前產生濃度及產生量(單位)排放濃度及排放量(單位)大氣污染物養殖區NH31.099t/a,無組織排放1.099t/a,無組織排放H2S0.0194t/a,無組織排放0.0194t/a,無組織排放沼氣池沼氣少量少量水污染物豬舍豬尿污水量577.8t/a0t/aCODCr10000mg/L5.778t/aNH3-N2000mg/L1.1556t/aT-P200mg/L0.1156t/a豬舍豬舍清洗廢水污水量1215.5t/a0t/aCODCr5000mg/L6.0775t/aBOD52800mg/L3.4034t/aSS2000mg/L2.431t/aNH3-N500mg/L0.6078t/aT-P400mg/L0.4862t/a廁所、洗手間等生活污水污水量62t/a0t/aCODCr400mg/L0.0248t/aBOD5200mg/L0.0124t/aSS200mg/L0.0124t/aNH3-N30mg/L0.0019t/a固體廢物養殖區豬糞255.5t/a固體廢物均得到有效處理。豬舍食物殘渣5t/a病死豬難以預計沼渣3t/a氧化塘淤泥60t/a廢飼料包裝袋0.5t/a職工生活生活垃圾0.73t/a噪聲各類機械設備源強:65~75dB(A)廠界噪聲達到GB12348-2008中的2類標準。其他無主要生態影響:只要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切實做好廢氣的集中治理與固體廢物的收集與回用,設備噪聲的控制,廠區廢水達標處理與生活垃圾的及時清運,本項目的建設不會對生態產生太大的影響。七、環境影響分析施工期環境影響簡要分析:本項目利用企業原有廠房進行生產,故無施工期環境影響。營運期環境影響分析:水環境影響分析本項目產生的廢水包括養殖廢水及生活污水,廢水總產生量為1851.8t/a。養殖廢水中CODcr、BOD5、氨氮、總磷、糞大腸菌等有機物濃度較高,不經處理或處理不當任意排放,會污染地表水、土壤和地下水,嚴重時會使受污水體DO耗盡,產生各種惡臭物質,水體變黑發臭。未經處理的污水若作為肥料直接施用于茶山,其中一些病原微生物、寄生蟲卵等可在土壤中長期生存和繁殖,擴大傳染源,易引起疫病傳播。根據相關資料,厭氧消化過程不僅能夠去除廢水中70%~75%的有機物,降解CODcr、BOD5等,還能產生生物物質能——沼氣,此外還能減少惡臭物質、有效殺死污水中各種寄生蟲卵和多種致病細菌,使蚊蠅失去了滋生場所,從而大大降低了人畜患病及交叉傳播的機率;且沼氣是一種優質的生物氣體能源。本項目養殖場實行糞尿分離,污水經管道收集后入污水處理系統處理,污水處理池設在地勢低處,池高程低于豬場地標,以防止污水回流或充溢,污染豬場和周邊環境。該項目廢水采用沼氣池+氧化塘進行處理,污水處理流程如下圖7-1。灌溉竹林、茶地糞尿、沖洗廢水氧化塘沼氣池收集管道灌溉竹林、茶地糞尿、沖洗廢水氧化塘沼氣池收集管道生活污水生活污水圖圖7-1污水處理流程圖根據調查,該項目廢水污染物主要是有機質,是植物生長所需的氮肥和磷肥良好供應者。該項目生活污水及養殖廢水經管道收集后排入沼氣池,經沼氣池厭氧發酵+氧化塘處理達《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05)中的旱作灌溉標準后,用于周邊竹林、茶地的灌溉,不向場外排放,對周圍水環境基本無影響。本項目設有氧化塘(約5000m3),氧化塘靠近竹林兼作儲液池。剩余沼液及沼渣總稱為沼肥,是生物質經沼氣池厭氧發酵的產物。據測定,沼液中含有豐富的氮、磷、鉀、鈉、鈣等營養元素。沼渣中除含上述成分外,還含有有機質、腐殖酸等。經有關部門研究分析,沼肥中的全氮含量比堆漚肥提高40%~60%,全磷比堆漚肥高40%~50%,全鉀比堆漚肥高80%~90%,作物利用率比堆漚肥提高10%~20%。此外,沼液和沼渣中還含有微量元素和污水處理受納性分析:根據調查,項目所在地周邊為杭州格真農產品合作社所有的竹林和茶葉400畝基地,根據《浙江省地方標準農業用水定額》(DB33/T769-2009)可知,苗木等灌溉量約為50t/畝,則項目所在地周邊茶山灌溉量約為20000t/a,大于該項目廢水產生量。此外,根據前述分析,項目廢水產生量約為1851.8t/a,3個月的廢水量約為463t。根據企業提供資料,項目設有1個氧化塘,氧化塘靠近竹林兼作儲液池,項目氧化塘占地約3300平方米,塘深約1.6米,儲液量可達5280噸,大于綜上所述,項目營運期間產生的廢水在采取本報告提出的各項治理措施后,對項目周邊的地表水環境影響較小。2.環境空氣影響分析⑴廢氣根據工程分析,該項目廢氣主要為惡臭廢氣及發酵沼氣,其中以惡臭廢氣為主,因此本次環評選取惡臭廢氣(NH3、H2S)對周圍大氣環境的影響進行定量預測。⑵防護距離的確定①大氣環境防護距離的確定根據HJ2.2-2008《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大氣環境防護距離的確定:采用推薦模式中的大氣環境防護距離模式計算各無組織源的大氣環境防護距離。計算出的距離是以污染源中心點為起點的控制距離,并結合場區平面布置圖,確定控制距離范圍,超出廠界以外的范圍,即為項目大氣環境防護區域。本項目涉及無組織排放的廢氣主要是惡臭廢氣,大氣環境防護距離計算模式中各參數的確定見表7-1。表7-1大氣環境防護距離計算各參數參數污染物評價標準(mg/m3)面源有效源高(m)面源長度(m)面源寬度(m)排放速率(kg/h)L(m)豬舍NH30.20471300.0935無超標點H2S0.010.00165無超標點污水處理NH30.201.666500.02475無超標點H2S0.010.00033無超標點干糞房NH30.2031060.00715無超標點H2S0.010.00017無超標點經推薦模式計算以上廢氣無組織排放在本項目廠界外均無超標點。②衛生防護距離的確定根據《制定地方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技術方法》(GB/T13201-91)的有關規定,無組織面源的衛生防護距離可由下式計算:式中:――污染物的無組織排放面源,kg/h;――污染物的標準濃度限值,mg/m3;L――衛生防護距離,m;R――生產單元的等效半徑,m;A、B、C、D――計算系數,其中A=400,B=0.01,C=1.85,D=0.78(根據《制定地方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技術方法》(GB/T13201-91)中工業企業所在地區近五年平均風速及工業企業大氣污染源構成類別查表得到),計算結果詳見表7-2。表7-2衛生防護距離計算結果污染物名稱污染物無組織排放速率(kg/h)標準值(mg/m3)L(m)豬舍NH30.09350.2029.854H2S0.001650.017.999污水處理NH30.024750.204.184H2S0.000330.010.769干糞房NH30.007150.200.092H2S0.000170.014.206依據本項目廢氣污染物的排放情況,以及對應的環境標準和當地的氣象條件,并按《制定地方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技術方法》(GB/T13201-91)規范中規定的衛生防護距離劃分原則,計算得本工程豬舍、污水處理區、干糞房衛生防護距離均為100m。根據《浙江省生豬養殖業環境準入指導意見》要求,生豬存欄3000頭以下的養殖場場界與集中居住區、文教科研區、醫療區等區域邊界的最小距離不得小于300m。據現場踏勘可知,本項目300m范圍內無集中居住區、文教科研區、醫療區等,項目周邊有零散的農居,離本項目氧化塘最近距離為306米,離項目地主題建筑最近距離為370米。3.聲環境影響分析本項目建成后,廠區內基本無生產設備,噪聲污染源主要為豬的叫喚聲,源強在65~75dB(A)之間,建議企業控制在夜間喂食時間,盡量避免豬群在夜間進食,并做好圈舍的衛生工作。綜上本項目各廠界噪聲值均可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標準,能夠維持現有聲環境現狀,對周圍聲環境影響較小。3.固體廢物影響分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DB33/593-2005)及《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規范》(HJ/T81-2001),本建設單位已建立一個規范化的干糞房,干糞房采取防滲防漏等固化措施;企業病死豬只由鎮畜牧獸醫合作服務站負責處理,統一投入無害化化尸窖。本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經集中分類收集后,豬糞、豬舍食物殘渣、沼渣及氧化塘淤泥用作周邊竹林、茶地的有機肥料,病死豬扔入無害化處理化尸窖做填埋處理,廢飼料包裝袋出售給廢品回收公司回收綜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