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廣東人民八年級下冊第七章 認識區域 《四川盆地》件PPT_第1頁
初中地理廣東人民八年級下冊第七章 認識區域 《四川盆地》件PPT_第2頁
初中地理廣東人民八年級下冊第七章 認識區域 《四川盆地》件PPT_第3頁
初中地理廣東人民八年級下冊第七章 認識區域 《四川盆地》件PPT_第4頁
初中地理廣東人民八年級下冊第七章 認識區域 《四川盆地》件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容導航章節導入巴山蜀水天府之國課堂小結1234

5蜀道變通途人們用“巴山蜀水”、“天府之國”、“蜀道難,難于上青天”來描述四川。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第三節四川盆地一、四川盆地概況P50四川盆地地處我國西南部,四周被山地和高原環繞,盆地內部低山丘陵起伏。四川盆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暖,降水豐富。盆地以北的秦嶺、大巴山等山脈阻擋了冬季風南下,冬季很少受到寒潮的影響,少霜雪,使得盆地內部冬季氣溫較緯度相當的長江中下游地區高。這里全年多云霧、少日照、多夜雨。得天獨厚的濕熱條件,十分有利于農作物生長,部分地區可一年三熟。四川盆地讀第50頁圖7.39,回答下列問題。(1)四川盆地位于

省和

市境內,西臨

高原,南有

高原,東有

山脈,北有大巴山和

山脈。四川盆地地處我國西南部,四周被山地和高原環繞,盆地內部低山丘陵起伏。四川重慶青藏云貴巫山秦嶺圖7.39四川盆地地形讀第50頁圖7.39,回答下列問題。(2)找出流經四川盆地的主要河流。(3)觀察河流流向,思考河流流向反映了四川盆地怎樣的地勢?岷江、嘉陵江、烏江等多條河流從盆地四周匯入長江,使長江干流水量大增。四川盆地中間低,四周高。圖7.39四川盆地地形四川盆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暖,降水豐富。盆地以北的秦嶺、大巴山等山脈阻擋了冬季風南下,冬季很少受到寒潮影響,少霜雪,使得盆地內部冬季氣溫較緯度相當的長江中下游地區高。這里全年多云霧、少日照、多夜雨。得天獨厚的濕熱條件,十分有利于農作物生長,部分地區可一年三熟。冬季風圖7.39四川盆地地形氣候溫和濕潤從中間向四周流盆地亞熱帶落葉闊葉林紫色土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地勢低平、土地肥沃、農業發達、物產豐富,自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成以后,更被譽為“天府之國”,是我國重要的糧食、油料、生豬的生產基地。獨特的地理環境,豐富的物產,悠久的歷史,孕育了深厚的、多姿多彩的巴蜀文化,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成為四川盆地旅游文化資源的主要源泉,吸引著眾多的國內外游客。目前,四川盆地內已有九寨溝、黃龍、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樂山、大熊貓棲息地、重慶大足石刻等六處風景名勝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讀第50頁圖7.39,回答下列問題。(4)古人說:“蜀道難,難于上青天。”請從地形角度分析古代四川盆地交通艱難的原因。四周環繞的山地,曾阻礙了四川盆地與周邊的地域聯系,故引來古人嘆息“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圖7.39四川盆地地形新中國成立以后,為了發展盆地內外交通,改變“蜀道難”的局面,國家投資興建了成渝、寶成、成昆、川黔、襄渝等鐵路干線和包括大量高速公路在內的一系列公路,成都、重慶成為我國西部重要的交通樞紐。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的建成使傳統的長江航運條件大為改善。現在的蜀道還“難”嗎?圖7.48四川盆地交通水陸空多種交通運輸的建設與發展,極大地促進了四川盆地的經濟發展與城鄉建設,使之成為中國新興的綜合性工業基地之一。以重慶和成都為中心的成渝經濟區成為中國西部經濟最發達的區域。要致富確實要先修路啊!想一想,成渝經濟區建設成中國西部重要的經濟中心有什么有利條件?勞動力資源豐富交通體系完整農業發達,工業基礎雄厚資源十分豐富四川盆地巴山蜀水天府之國蜀道變通途四川盆地的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