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急性尿酸性腎病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性尿酸性腎病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1一、概述二、發病機制三、臨床表現四、診斷要點五、治療方案及原則六、預后一、概述2注意事項:腎功能不全因酌情減量。近年來,已從分子水平證實4種蛋白質參與了尿酸鹽的轉運:產電的尿酸鹽單向轉運體(UAT);無癥狀高尿酸血癥的處理原則有學者發現,有一些尿酸鹽轉運蛋白參與了近曲腎小管對尿酸鹽的重吸收和主動分泌。②尿酸性尿路結石經合理的降尿酸處理,大部分可溶解或自行排出;其副作用主要有:皮疹、腹瀉、肝酶升高,偶見關節疼痛。發病機制---高尿酸血癥的產生①男女發病率無顯著差別;代表藥物:丙磺舒、苯磺唑酮、苯溴馬隆等。目前診斷尿酸性腎病的標準不一,但一致認為高尿酸血癥(男>420umol/L,女>360umol/L)與尿液分析呈間質性腎炎表現是診斷尿酸性腎病的兩個重要條件。有機陰離子轉運體(OAT)家族的兩種蛋白:OAT1和OAT3參與了尿酸鹽的轉運;普遍認為高尿酸血癥時,當體內PH<5.這可能是引起原發性高尿酸血癥的主要原因。適應癥:原發性或繼發性高尿酸血癥,尤其是尿酸產生[上市情況]2001年6月在德國和英國首次上市概述尿酸性腎病是由于血尿酸產生過多或排泄減少形成高尿酸血癥所致的腎損害,通常稱為痛風腎病,臨床表現可有尿酸結石,小分子蛋白尿、水腫、夜尿、高血壓、血、尿尿酸升高及腎小管功能損害。注意事項:腎功能不全因酌情減量。概述尿酸性腎病是由于3本病西方國家多見,國內以北方多見,無明顯的季節性,肥胖、喜肉食及酗酒者發病率高。男女之比為9:1,85%為中老年人。本病如能早期診斷并給予恰當的治療(控制高尿酸血癥和保護腎功能),腎臟病變可減輕或停止發展,如延誤治療或治療不當,則病情可惡化并發展為終末期腎功能衰竭而需要透析治療。本病西方國家多見,國內以北方多見,無明顯的季節性,肥胖、喜肉4一、概述二、發病機制三、臨床表現四、診斷要點五、治療方案及原則六、預后一、概述5發病機制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為人類獨有的疾病,其機理為尿酸生成增多或腎臟排泄尿酸減少。人類尿酸分解酶基因位于l號染色體長臂22帶,長40kb,含有8個外顯子,由于在第5個外顯子上出現一個變異的終止密碼子(TGA),從而不能表達尿酸分解酶,所以人類缺少尿酸分解酶。發病機制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為人類獨有的疾病,其機理為尿酸生成增6發病機制---高尿酸血癥的產生研究表明尿酸排泄過程受多種基因和表達產物共同調控,是一個復雜過程。由于尿酸帶負電荷,不能自由通過細胞膜脂質雙層,因此腎小管對尿酸的排泄依賴于離子通道。有學者發現,有一些尿酸鹽轉運蛋白參與了近曲腎小管對尿酸鹽的重吸收和主動分泌。研究發現,通過腎皮質細胞膜的尿酸轉運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電中性的陰離子轉運體與一系列有機和無機陰離子的交換來轉運尿酸鹽;另一種是通過產電的尿酸鹽轉運體,它是一種單向轉運體。
發病機制---高尿酸血癥的產生研究表明尿酸排泄過程受多種基7發病機制---高尿酸血癥的產生近年來,已從分子水平證實4種蛋白質參與了尿酸鹽的轉運:產電的尿酸鹽單向轉運體(UAT);有機陰離子轉運體(OAT)家族的兩種蛋白:OAT1和OAT3參與了尿酸鹽的轉運;與OAT4有部分同源性的蛋白質,命名為人尿酸鹽陰離子交換器(URAT1),已證實它主要參與尿酸的重吸收。發病機制---高尿酸血癥的產生近年來,已從分子水平證實48發病機制---高尿酸血癥的產生發病機制---高尿酸血癥的產生9發病機制---高尿酸血癥的產生有些學者推測UAT基因可能存在外顯子的突變和(或)啟動子區的多態性,這些基因突變和多態性勢必影響UAT的功能,導致尿酸鹽排泄減少。這可能是引起原發性高尿酸血癥的主要原因。SLC22A11,GCKR,R3HDM2-INHBCregion,RREB1,PDZK1,SLC2A9,ABCG2,SLC17A1.發病機制---高尿酸血癥的產生有些學者推測UAT基因可能10發病機制---高尿酸血癥與尿酸性腎病普遍認為高尿酸血癥時,當體內PH<5.5或脫水,可引起尿酸鹽沉積在腎小管一間質部位,引起尿酸性腎病,也可在遠端小管及集合管中形成結石而阻塞泌尿,至晚期可導致腎間質纖維化及腎萎縮。發病機制---高尿酸血癥與尿酸性腎病普遍認為高尿酸血癥時,11
一、概述二、發病機制三、臨床表現四、診斷要點五、治療方案及原則六、預后
12臨床表現---腎外表現
關節炎、痛風石、痛風結節、高脂血癥、高血壓及心力衰竭等。臨床表現---腎外表現關節炎、痛風石、痛風結節、高脂血13臨床表現---腎臟病變期慢性尿酸鹽腎病
臨床表現為尿濃縮功能下降,出現夜尿增多、低比重尿、小分子蛋白尿、白細胞尿、輕度血尿及管型等。晚期可導致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出現腎功能不全及高血壓、水腫、貧血等尿酸性尿路結石
在痛風患者的發生率在20%以上,且可能出現于痛風關節炎發生之前。較小的結石可無明顯癥狀;較大者可阻塞尿路,引起腎絞痛、血尿、排尿困難、泌尿系感染、腎盂擴張、積水等急性尿酸性腎病
大量尿酸結晶沉積于腎小管、集合管等處,造成急性尿路梗阻。臨床表現為少尿、無尿、急性腎功能衰竭。在原發性痛風少見,多由惡性腫瘤及其放化療等繼發原因引起。臨床表現---腎臟病變期慢性尿酸鹽腎病14另一種是通過產電的尿酸鹽轉運體,它是一種單向轉運體。大量尿酸結晶沉積于腎小管、集合管等處,造成急性尿路梗阻。20mg/kg,于30分鐘內靜脈滴注。這可能是引起原發性高尿酸血癥的主要原因。①奧昔嘌醇療效與別嘌醇相似,但不良反應相對較少。①丙磺舒0.[適應證]本品為重組尿酸氧化酶,可用于治療和預防具有高危腫瘤溶解綜合征的血液惡性腫瘤病人的急性高尿酸血癥,尤其適用于化療引起的高尿酸血癥病人。本病西方國家多見,國內以北方多見,無明顯的季節性,肥胖、喜肉食及酗酒者發病率高。但應迅速有效減低血尿酸,除別嘌醇外,亦可尿酸酶使用。其副作用主要有:皮疹、腹瀉、肝酶升高,偶見關節疼痛。用藥時加至50ml的9mg/ml氯化鈉溶液(0.病因和發病機制較為清楚,診斷并不困難,預防和治療有效,因此預后相對較好。目前診斷尿酸性腎病的標準不一,但一致認為高尿酸血癥(男>420umol/L,女>360umol/L)與尿液分析呈間質性腎炎表現是診斷尿酸性腎病的兩個重要條件。晚期可導致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出現腎功能不全及高血壓、水腫、貧血等本病如能早期診斷并給予恰當的治療(控制高尿酸血癥和保護腎功能),腎臟病變可減輕或停止發展,如延誤治療或治療不當,則病情可惡化并發展為終末期腎功能衰竭而需要透析治療。一、概述二、發病機制三、臨床表現四、診斷要點五、治療方案及原則六、預后另一種是通過產電的尿酸鹽轉運體,它是一種單向轉運體。一、概15一、概述二、臨床表現三、診斷要點四、治療方案及原則五、預后一、概述16診斷要點目前診斷尿酸性腎病的標準不一,但一致認為高尿酸血癥(男>420umol/L,女>360umol/L)與尿液分析呈間質性腎炎表現是診斷尿酸性腎病的兩個重要條件。尿酸性腎病常合并有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在診斷之前須排除各種繼發因素引起的腎臟病變。診斷要點目前診斷尿酸性腎病的標準不一,但一致認為高尿酸血癥(17作用機制:通過抑制腎小管重吸收,增加尿酸排泄。繼發于慢性腎衰的高尿酸血癥有以下特點:②降壓藥:氯沙坦、氨氯地平普遍認為高尿酸血癥時,當體內PH<5.這可能是引起原發性高尿酸血癥的主要原因。本病如能早期診斷并給予恰當的治療(控制高尿酸血癥和保護腎功能),腎臟病變可減輕或停止發展,如延誤治療或治療不當,則病情可惡化并發展為終末期腎功能衰竭而需要透析治療。以非藥物治療為主,一般不推薦使用降尿酸藥物。在痛風患者的發生率在20%以上,且可能出現于痛風關節炎發生之前。治療方法:使用降尿酸藥物。開始用藥數周內應堿化尿液并保持尿量。大量尿酸結晶沉積于腎小管、集合管等處,造成急性尿路梗阻。20mg/kg,于30分鐘內靜脈滴注。診斷與鑒別診斷繼發于慢性腎衰的高尿酸血癥有以下特點:①男女發病率無顯著差別;②發病年齡較早,多見于30-50歲;③血尿酸的水平較高>595umol/L;④尿尿酸排泄較少,多<400mg/24h;⑤病史中痛風少見。作用機制:通過抑制腎小管重吸收,增加尿酸排泄。診斷與鑒別診斷18一、概述二、臨床表現三、診斷要點四、治療方案及原則五、預后一、概述19目前診斷尿酸性腎病的標準不一,但一致認為高尿酸血癥(男>420umol/L,女>360umol/L)與尿液分析呈間質性腎炎表現是診斷尿酸性腎病的兩個重要條件。③急性尿酸性腎病同急性腎功能衰竭。以非藥物治療為主,一般不推薦使用降尿酸藥物。作用機制:通過抑制腎小管重吸收,增加尿酸排泄。這可能是引起原發性高尿酸血癥的主要原因。但應迅速有效減低血尿酸,除別嘌醇外,亦可尿酸酶使用。②降壓藥:氯沙坦、氨氯地平治療目標:使血尿酸﹤6mg/d,以減少或清除體內沉積的MSU晶體。開始用藥數周內應堿化尿液并保持尿量。另一種是通過產電的尿酸鹽轉運體,它是一種單向轉運體。注意事項:存在尿路結石或慢性尿酸鹽腎病者慎用;①降脂藥:非諾貝特、阿托伐他汀、降脂酰胺治療目的糾正高尿酸血癥,促使組織中沉積的尿酸鹽晶體溶解,并防止新的晶體形成,從而逆轉和治愈痛風;治療其他伴發的疾病。最佳治療方案應包括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兩大方面。目前診斷尿酸性腎病的標準不一,但一致認為高尿酸血癥(男>4220非藥物治療
患者的教育、適當調整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是痛風長期治療的基礎。⑴避免高嘌呤飲食,可多因酸奶及脫脂牛奶。⑵對于肥胖者,建議采用低熱量、平衡飲食、增加運動量,以保持理想體重。⑶嚴格戒飲各種酒類,尤其是啤酒,可飲咖啡。⑷每日飲水應在2000ml以上,以保持尿量。非藥物治療患者的教育、適當調整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21藥物治療治療目標:使血尿酸﹤6mg/d,以減少或清除體內沉積的MSU晶體。治療方法:使用降尿酸藥物。藥物治療治療目標:使血尿酸﹤6mg/d,以減少或清除體內沉積22降尿酸藥物分類:主要有抑制尿酸生成藥和促進尿酸排泄藥兩類。另外還有新型降尿酸藥(國外)及堿性藥物等。降尿酸藥物23⑴抑制尿酸生成藥作用機制:通過抑制黃嘌呤氧化酶(XO),阻斷次黃嘌呤、黃嘌呤轉化為尿酸。適應癥:原發性或繼發性高尿酸血癥,尤其是尿酸產生過多型,或不宜使用促尿酸排泄藥物者。代表藥物:別嘌醇用法:初始劑量100mg/d,以后每2~4周增加
100mg,直至100~200mg、tid不良反應:胃腸道癥狀、皮疹、藥物熱、肝酶升高、骨髓抑制,偶有嚴重的超敏反應綜合征。注意事項:腎功能不全因酌情減量。⑴抑制尿酸生成藥24[適應證]本品為重組尿酸氧化酶,可用于治療和預防具有高危腫瘤溶解綜合征的血液惡性腫瘤病人的急性高尿酸血癥,尤其適用于化療引起的高尿酸血癥病人。適用于應用別嘌呤醇過敏或者不能耐受或者治療無效者,以及不宜應用排尿酸的藥物的患者,如CKD3期及以上、既往有尿路結石及尿酸生成過多的患者,每日40-80mg。20mg/kg,于30分鐘內靜脈滴注。其副作用主要有:皮疹、腹瀉、肝酶升高,偶見關節疼痛。普遍認為高尿酸血癥時,當體內PH<5.①降脂藥:非諾貝特、阿托伐他汀、降脂酰胺作用機制:通過抑制黃嘌呤氧化酶(XO),阻斷次黃嘌本品用藥不影響化療藥物的用藥時間和化療方案。繼發于慢性腎衰的高尿酸血癥有以下特點:[上市情況]2001年6月在德國和英國首次上市開始用藥數周內應堿化尿液并保持尿量。臨床表現---腎外表現⑵促尿酸排泄藥作用機制:通過抑制腎小管重吸收,增加尿酸排泄。適應癥:尿酸排泄減少型,及對別嘌醇過敏或療效不佳者。注意事項:存在尿路結石或慢性尿酸鹽腎病者慎用;急性尿酸性腎病禁用;開始用藥數周內應堿化尿液并保持尿量。代表藥物:丙磺舒、苯磺唑酮、苯溴馬隆等。[適應證]本品為重組尿酸氧化酶,可用于治療和預防具有高危腫25①丙磺舒0.25gbid,漸增至0.5g,tid
一日最大劑量2g。②苯磺唑酮50mgbid,漸增100mgtid
一日最大劑量600mg。③苯溴馬隆25mg/d,漸增50~100mg/d。不良反應:胃腸道癥狀,皮疹,藥物熱,一過性肝酶升高及粒細胞減少等。①丙磺舒0.25gbid,漸增至0.5g,tid26⑶新型降尿酸藥①奧昔嘌醇療效與別嘌醇相似,但不良反應相對較少。②非布索坦(febuxostat)
特異性抑制氧化型及還原型XO,療效優于別嘌醇。適用于應用別嘌呤醇過敏或者不能耐受或者治療無效者,以及不宜應用排尿酸的藥物的患者,如CKD3期及以上、既往有尿路結石及尿酸生成過多的患者,每日40-80mg。其副作用主要有:皮疹、腹瀉、肝酶升高,偶見關節疼痛。⑶新型降尿酸藥27③尿酸酶拉布立酶尿酸進一步氧化為更易溶解的尿囊素。[上市情況]2001年6月在德國和英國首次上市[制劑規格]本品為1.5mg/ml瓶裝粉針劑=3500元[適應證]本品為重組尿酸氧化酶,可用于治療和預防具有高危腫瘤溶解綜合征的血液惡性腫瘤病人的急性高尿酸血癥,尤其適用于化療引起的高尿酸血癥病人。[用法用量]本品推薦劑量為一日0.20mg/kg,于30分鐘內靜脈滴注。用藥時加至50ml的9mg/ml氯化鈉溶液(0.9%w/v)中。本品治療時間一般為5~7天。本品用藥不影響化療藥物的用藥時間和化療方案。但輸注本品的輸注管不應與輸注化療藥物的同用,以預防可能的藥的間的不相容性。如不能使用不同的輸液管,則應在輸注化療藥物和本品之間使用氯化鈉溶液洗凈。③尿酸酶拉布立酶尿酸進一步氧化為更易溶解的尿囊素。28①奧昔嘌醇療效與別嘌醇相似,但不良反應相對較少。近年來,已從分子水平證實4種蛋白質參與了尿酸鹽的轉運:產電的尿酸鹽單向轉運體(UAT);但輸注本品的輸注管不應與輸注化療藥物的同用,以預防可能的藥的間的不相容性?;颊叩慕逃?、適當調整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這可能是引起原發性高尿酸血癥的主要原因。本品用藥不影響化療藥物的用藥時間和化療方案。適應癥:尿酸排泄減少型,及對別嘌醇過敏或療效不佳者。普遍認為高尿酸血癥時,當體內PH<5.繼發于慢性腎衰的高尿酸血癥有以下特點:①慢性尿酸鹽腎病同慢性腎炎。由于尿酸帶負電荷,不能自由通過細胞膜脂質雙層,因此腎小管對尿酸的排泄依賴于離子通道。如果及早診斷并進行規范化治療,大多數患者可正常工作生活。⑷堿性藥物①碳酸氫鈉片0.5~2.0gtid。②枸櫞酸鉀鈉合劑10~30mltid①奧昔嘌醇療效與別嘌醇相似,但不良反應相對較少。⑷堿29用藥時加至50ml的9mg/ml氯化鈉溶液(0.注意事項:腎功能不全因酌情減量。臨床表現---腎外表現適用于應用別嘌呤醇過敏或者不能耐受或者治療無效者,以及不宜應用排尿酸的藥物的患者,如CKD3期及以上、既往有尿路結石及尿酸生成過多的患者,每日40-80mg。[適應證]本品為重組尿酸氧化酶,可用于治療和預防具有高危腫瘤溶解綜合征的血液惡性腫瘤病人的急性高尿酸血癥,尤其適用于化療引起的高尿酸血癥病人。別嘌醇降尿酸、堿化尿液并保持尿量。20mg/kg,于30分鐘內靜脈滴注。尿酸性腎病常合并有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在診斷之前須排除各種繼發因素引起的腎臟病變。5mg/ml瓶裝粉針劑=3500元如不能使用不同的輸液管,則應在輸注化療藥物和本品之間使用氯化鈉溶液洗凈。②降壓藥:氯沙坦、氨氯地平本品用藥不影響化療藥物的用藥時間和化療方案。腎臟病變的治療
別嘌醇降尿酸、堿化尿液并保持尿量。①慢性尿酸鹽腎病同慢性腎炎。應避免使用影響尿酸排泄的利尿劑,如:噻嗪類及速尿、利尿酸等。②尿酸性尿路結石經合理的降尿酸處理,大部分可溶解或自行排出;體積大且固定者可行體外沖擊碎石、內鏡取石或開放手術取石。③急性尿酸性腎病同急性腎功能衰竭。但應迅速有效減低血尿酸,除別嘌醇外,亦可尿酸酶使用。用藥時加至50ml的9mg/ml氯化鈉溶液(0.腎臟病變的治30相關疾病的治療
①降脂藥:非諾貝特、阿托伐他汀、降脂酰胺
②降壓藥:氯沙坦、氨氯地平③降糖藥:醋磺已脲等。相關疾病的治療31無癥狀高尿酸血癥的處理原則
以非藥物治療為主,一般不推薦使用降尿酸藥物。以下情況除外:⑴經過飲食控制血尿酸仍高于9mg/dl;⑵伴發相關疾病,且血尿酸﹥8mg/dl;⑶有家族史。
無癥狀高尿酸血癥的處理原則以非藥物治療為主,一般不推薦32一、概述二、臨床表現三、診斷要點四、治療方案及原則五、預后一、概述33目前診斷尿酸性腎病的標準不一,但一致認為高尿酸血癥(男>420umol/L,女>360umol/L)與尿液分析呈間質性腎炎表現是診斷尿酸性腎病的兩個重要條件。急性尿酸性腎病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目前診斷尿酸性腎病的標準不一,但一致認為高尿酸血癥(男>420umol/L,女>360umol/L)與尿液分析呈間質性腎炎表現是診斷尿酸性腎病的兩個重要條件。注意事項:腎功能不全因酌情減量。大量尿酸結晶沉積于腎小管、集合管等處,造成急性尿路梗阻。⑶嚴格戒飲各種酒類,尤其是啤酒,可飲咖啡。③降糖藥:醋磺已脲等。[用法用量]本品推薦劑量為一日0.尿酸性腎病是由于血尿酸產生過多或排泄減少形成高尿酸血癥所致的腎損害,通常稱為痛風腎病,臨床表現可有尿酸結石,小分子蛋白尿、水腫、夜尿、高血壓、血、尿尿酸升高及腎小管功能損害。②尿酸性尿路結石經合理的降尿酸處理,大部分可溶解或自行排出;在痛風患者的發生率在20%以上,且可能出現于痛風關節炎發生之前。在痛風患者的發生率在20%以上,且可能出現于痛風關節炎發生之前。病因和發病機制較為清楚,診斷并不困難,預防和治療有效,因此預后相對較好。如果及早診斷并進行規范化治療,大多數患者可正常工作生活。伴發高血壓、糖尿病或其他腎病者,腎功能不全的風險增加,甚至危及生命。目前診斷尿酸性腎病的標準不一,但一致認為高尿酸血癥(男>4234急性尿酸性腎病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性尿酸性腎病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35一、概述二、發病機制三、臨床表現四、診斷要點五、治療方案及原則六、預后一、概述36注意事項:腎功能不全因酌情減量。近年來,已從分子水平證實4種蛋白質參與了尿酸鹽的轉運:產電的尿酸鹽單向轉運體(UAT);無癥狀高尿酸血癥的處理原則有學者發現,有一些尿酸鹽轉運蛋白參與了近曲腎小管對尿酸鹽的重吸收和主動分泌。②尿酸性尿路結石經合理的降尿酸處理,大部分可溶解或自行排出;其副作用主要有:皮疹、腹瀉、肝酶升高,偶見關節疼痛。發病機制---高尿酸血癥的產生①男女發病率無顯著差別;代表藥物:丙磺舒、苯磺唑酮、苯溴馬隆等。目前診斷尿酸性腎病的標準不一,但一致認為高尿酸血癥(男>420umol/L,女>360umol/L)與尿液分析呈間質性腎炎表現是診斷尿酸性腎病的兩個重要條件。有機陰離子轉運體(OAT)家族的兩種蛋白:OAT1和OAT3參與了尿酸鹽的轉運;普遍認為高尿酸血癥時,當體內PH<5.這可能是引起原發性高尿酸血癥的主要原因。適應癥:原發性或繼發性高尿酸血癥,尤其是尿酸產生[上市情況]2001年6月在德國和英國首次上市概述尿酸性腎病是由于血尿酸產生過多或排泄減少形成高尿酸血癥所致的腎損害,通常稱為痛風腎病,臨床表現可有尿酸結石,小分子蛋白尿、水腫、夜尿、高血壓、血、尿尿酸升高及腎小管功能損害。注意事項:腎功能不全因酌情減量。概述尿酸性腎病是由于37本病西方國家多見,國內以北方多見,無明顯的季節性,肥胖、喜肉食及酗酒者發病率高。男女之比為9:1,85%為中老年人。本病如能早期診斷并給予恰當的治療(控制高尿酸血癥和保護腎功能),腎臟病變可減輕或停止發展,如延誤治療或治療不當,則病情可惡化并發展為終末期腎功能衰竭而需要透析治療。本病西方國家多見,國內以北方多見,無明顯的季節性,肥胖、喜肉38一、概述二、發病機制三、臨床表現四、診斷要點五、治療方案及原則六、預后一、概述39發病機制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為人類獨有的疾病,其機理為尿酸生成增多或腎臟排泄尿酸減少。人類尿酸分解酶基因位于l號染色體長臂22帶,長40kb,含有8個外顯子,由于在第5個外顯子上出現一個變異的終止密碼子(TGA),從而不能表達尿酸分解酶,所以人類缺少尿酸分解酶。發病機制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為人類獨有的疾病,其機理為尿酸生成增40發病機制---高尿酸血癥的產生研究表明尿酸排泄過程受多種基因和表達產物共同調控,是一個復雜過程。由于尿酸帶負電荷,不能自由通過細胞膜脂質雙層,因此腎小管對尿酸的排泄依賴于離子通道。有學者發現,有一些尿酸鹽轉運蛋白參與了近曲腎小管對尿酸鹽的重吸收和主動分泌。研究發現,通過腎皮質細胞膜的尿酸轉運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電中性的陰離子轉運體與一系列有機和無機陰離子的交換來轉運尿酸鹽;另一種是通過產電的尿酸鹽轉運體,它是一種單向轉運體。
發病機制---高尿酸血癥的產生研究表明尿酸排泄過程受多種基41發病機制---高尿酸血癥的產生近年來,已從分子水平證實4種蛋白質參與了尿酸鹽的轉運:產電的尿酸鹽單向轉運體(UAT);有機陰離子轉運體(OAT)家族的兩種蛋白:OAT1和OAT3參與了尿酸鹽的轉運;與OAT4有部分同源性的蛋白質,命名為人尿酸鹽陰離子交換器(URAT1),已證實它主要參與尿酸的重吸收。發病機制---高尿酸血癥的產生近年來,已從分子水平證實442發病機制---高尿酸血癥的產生發病機制---高尿酸血癥的產生43發病機制---高尿酸血癥的產生有些學者推測UAT基因可能存在外顯子的突變和(或)啟動子區的多態性,這些基因突變和多態性勢必影響UAT的功能,導致尿酸鹽排泄減少。這可能是引起原發性高尿酸血癥的主要原因。SLC22A11,GCKR,R3HDM2-INHBCregion,RREB1,PDZK1,SLC2A9,ABCG2,SLC17A1.發病機制---高尿酸血癥的產生有些學者推測UAT基因可能44發病機制---高尿酸血癥與尿酸性腎病普遍認為高尿酸血癥時,當體內PH<5.5或脫水,可引起尿酸鹽沉積在腎小管一間質部位,引起尿酸性腎病,也可在遠端小管及集合管中形成結石而阻塞泌尿,至晚期可導致腎間質纖維化及腎萎縮。發病機制---高尿酸血癥與尿酸性腎病普遍認為高尿酸血癥時,45
一、概述二、發病機制三、臨床表現四、診斷要點五、治療方案及原則六、預后
46臨床表現---腎外表現
關節炎、痛風石、痛風結節、高脂血癥、高血壓及心力衰竭等。臨床表現---腎外表現關節炎、痛風石、痛風結節、高脂血47臨床表現---腎臟病變期慢性尿酸鹽腎病
臨床表現為尿濃縮功能下降,出現夜尿增多、低比重尿、小分子蛋白尿、白細胞尿、輕度血尿及管型等。晚期可導致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出現腎功能不全及高血壓、水腫、貧血等尿酸性尿路結石
在痛風患者的發生率在20%以上,且可能出現于痛風關節炎發生之前。較小的結石可無明顯癥狀;較大者可阻塞尿路,引起腎絞痛、血尿、排尿困難、泌尿系感染、腎盂擴張、積水等急性尿酸性腎病
大量尿酸結晶沉積于腎小管、集合管等處,造成急性尿路梗阻。臨床表現為少尿、無尿、急性腎功能衰竭。在原發性痛風少見,多由惡性腫瘤及其放化療等繼發原因引起。臨床表現---腎臟病變期慢性尿酸鹽腎病48另一種是通過產電的尿酸鹽轉運體,它是一種單向轉運體。大量尿酸結晶沉積于腎小管、集合管等處,造成急性尿路梗阻。20mg/kg,于30分鐘內靜脈滴注。這可能是引起原發性高尿酸血癥的主要原因。①奧昔嘌醇療效與別嘌醇相似,但不良反應相對較少。①丙磺舒0.[適應證]本品為重組尿酸氧化酶,可用于治療和預防具有高危腫瘤溶解綜合征的血液惡性腫瘤病人的急性高尿酸血癥,尤其適用于化療引起的高尿酸血癥病人。本病西方國家多見,國內以北方多見,無明顯的季節性,肥胖、喜肉食及酗酒者發病率高。但應迅速有效減低血尿酸,除別嘌醇外,亦可尿酸酶使用。其副作用主要有:皮疹、腹瀉、肝酶升高,偶見關節疼痛。用藥時加至50ml的9mg/ml氯化鈉溶液(0.病因和發病機制較為清楚,診斷并不困難,預防和治療有效,因此預后相對較好。目前診斷尿酸性腎病的標準不一,但一致認為高尿酸血癥(男>420umol/L,女>360umol/L)與尿液分析呈間質性腎炎表現是診斷尿酸性腎病的兩個重要條件。晚期可導致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出現腎功能不全及高血壓、水腫、貧血等本病如能早期診斷并給予恰當的治療(控制高尿酸血癥和保護腎功能),腎臟病變可減輕或停止發展,如延誤治療或治療不當,則病情可惡化并發展為終末期腎功能衰竭而需要透析治療。一、概述二、發病機制三、臨床表現四、診斷要點五、治療方案及原則六、預后另一種是通過產電的尿酸鹽轉運體,它是一種單向轉運體。一、概49一、概述二、臨床表現三、診斷要點四、治療方案及原則五、預后一、概述50診斷要點目前診斷尿酸性腎病的標準不一,但一致認為高尿酸血癥(男>420umol/L,女>360umol/L)與尿液分析呈間質性腎炎表現是診斷尿酸性腎病的兩個重要條件。尿酸性腎病常合并有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在診斷之前須排除各種繼發因素引起的腎臟病變。診斷要點目前診斷尿酸性腎病的標準不一,但一致認為高尿酸血癥(51作用機制:通過抑制腎小管重吸收,增加尿酸排泄。繼發于慢性腎衰的高尿酸血癥有以下特點:②降壓藥:氯沙坦、氨氯地平普遍認為高尿酸血癥時,當體內PH<5.這可能是引起原發性高尿酸血癥的主要原因。本病如能早期診斷并給予恰當的治療(控制高尿酸血癥和保護腎功能),腎臟病變可減輕或停止發展,如延誤治療或治療不當,則病情可惡化并發展為終末期腎功能衰竭而需要透析治療。以非藥物治療為主,一般不推薦使用降尿酸藥物。在痛風患者的發生率在20%以上,且可能出現于痛風關節炎發生之前。治療方法:使用降尿酸藥物。開始用藥數周內應堿化尿液并保持尿量。大量尿酸結晶沉積于腎小管、集合管等處,造成急性尿路梗阻。20mg/kg,于30分鐘內靜脈滴注。診斷與鑒別診斷繼發于慢性腎衰的高尿酸血癥有以下特點:①男女發病率無顯著差別;②發病年齡較早,多見于30-50歲;③血尿酸的水平較高>595umol/L;④尿尿酸排泄較少,多<400mg/24h;⑤病史中痛風少見。作用機制:通過抑制腎小管重吸收,增加尿酸排泄。診斷與鑒別診斷52一、概述二、臨床表現三、診斷要點四、治療方案及原則五、預后一、概述53目前診斷尿酸性腎病的標準不一,但一致認為高尿酸血癥(男>420umol/L,女>360umol/L)與尿液分析呈間質性腎炎表現是診斷尿酸性腎病的兩個重要條件。③急性尿酸性腎病同急性腎功能衰竭。以非藥物治療為主,一般不推薦使用降尿酸藥物。作用機制:通過抑制腎小管重吸收,增加尿酸排泄。這可能是引起原發性高尿酸血癥的主要原因。但應迅速有效減低血尿酸,除別嘌醇外,亦可尿酸酶使用。②降壓藥:氯沙坦、氨氯地平治療目標:使血尿酸﹤6mg/d,以減少或清除體內沉積的MSU晶體。開始用藥數周內應堿化尿液并保持尿量。另一種是通過產電的尿酸鹽轉運體,它是一種單向轉運體。注意事項:存在尿路結石或慢性尿酸鹽腎病者慎用;①降脂藥:非諾貝特、阿托伐他汀、降脂酰胺治療目的糾正高尿酸血癥,促使組織中沉積的尿酸鹽晶體溶解,并防止新的晶體形成,從而逆轉和治愈痛風;治療其他伴發的疾病。最佳治療方案應包括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兩大方面。目前診斷尿酸性腎病的標準不一,但一致認為高尿酸血癥(男>4254非藥物治療
患者的教育、適當調整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是痛風長期治療的基礎。⑴避免高嘌呤飲食,可多因酸奶及脫脂牛奶。⑵對于肥胖者,建議采用低熱量、平衡飲食、增加運動量,以保持理想體重。⑶嚴格戒飲各種酒類,尤其是啤酒,可飲咖啡。⑷每日飲水應在2000ml以上,以保持尿量。非藥物治療患者的教育、適當調整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55藥物治療治療目標:使血尿酸﹤6mg/d,以減少或清除體內沉積的MSU晶體。治療方法:使用降尿酸藥物。藥物治療治療目標:使血尿酸﹤6mg/d,以減少或清除體內沉積56降尿酸藥物分類:主要有抑制尿酸生成藥和促進尿酸排泄藥兩類。另外還有新型降尿酸藥(國外)及堿性藥物等。降尿酸藥物57⑴抑制尿酸生成藥作用機制:通過抑制黃嘌呤氧化酶(XO),阻斷次黃嘌呤、黃嘌呤轉化為尿酸。適應癥:原發性或繼發性高尿酸血癥,尤其是尿酸產生過多型,或不宜使用促尿酸排泄藥物者。代表藥物:別嘌醇用法:初始劑量100mg/d,以后每2~4周增加
100mg,直至100~200mg、tid不良反應:胃腸道癥狀、皮疹、藥物熱、肝酶升高、骨髓抑制,偶有嚴重的超敏反應綜合征。注意事項:腎功能不全因酌情減量。⑴抑制尿酸生成藥58[適應證]本品為重組尿酸氧化酶,可用于治療和預防具有高危腫瘤溶解綜合征的血液惡性腫瘤病人的急性高尿酸血癥,尤其適用于化療引起的高尿酸血癥病人。適用于應用別嘌呤醇過敏或者不能耐受或者治療無效者,以及不宜應用排尿酸的藥物的患者,如CKD3期及以上、既往有尿路結石及尿酸生成過多的患者,每日40-80mg。20mg/kg,于30分鐘內靜脈滴注。其副作用主要有:皮疹、腹瀉、肝酶升高,偶見關節疼痛。普遍認為高尿酸血癥時,當體內PH<5.①降脂藥:非諾貝特、阿托伐他汀、降脂酰胺作用機制:通過抑制黃嘌呤氧化酶(XO),阻斷次黃嘌本品用藥不影響化療藥物的用藥時間和化療方案。繼發于慢性腎衰的高尿酸血癥有以下特點:[上市情況]2001年6月在德國和英國首次上市開始用藥數周內應堿化尿液并保持尿量。臨床表現---腎外表現⑵促尿酸排泄藥作用機制:通過抑制腎小管重吸收,增加尿酸排泄。適應癥:尿酸排泄減少型,及對別嘌醇過敏或療效不佳者。注意事項:存在尿路結石或慢性尿酸鹽腎病者慎用;急性尿酸性腎病禁用;開始用藥數周內應堿化尿液并保持尿量。代表藥物:丙磺舒、苯磺唑酮、苯溴馬隆等。[適應證]本品為重組尿酸氧化酶,可用于治療和預防具有高危腫59①丙磺舒0.25gbid,漸增至0.5g,tid
一日最大劑量2g。②苯磺唑酮50mgbid,漸增100mgtid
一日最大劑量600mg。③苯溴馬隆25mg/d,漸增50~100mg/d。不良反應:胃腸道癥狀,皮疹,藥物熱,一過性肝酶升高及粒細胞減少等。①丙磺舒0.25gbid,漸增至0.5g,tid60⑶新型降尿酸藥①奧昔嘌醇療效與別嘌醇相似,但不良反應相對較少。②非布索坦(febuxostat)
特異性抑制氧化型及還原型XO,療效優于別嘌醇。適用于應用別嘌呤醇過敏或者不能耐受或者治療無效者,以及不宜應用排尿酸的藥物的患者,如CKD3期及以上、既往有尿路結石及尿酸生成過多的患者,每日40-80mg。其副作用主要有:皮疹、腹瀉、肝酶升高,偶見關節疼痛。⑶新型降尿酸藥61③尿酸酶拉布立酶尿酸進一步氧化為更易溶解的尿囊素。[上市情況]2001年6月在德國和英國首次上市[制劑規格]本品為1.5mg/ml瓶裝粉針劑=3500元[適應證]本品為重組尿酸氧化酶,可用于治療和預防具有高危腫瘤溶解綜合征的血液惡性腫瘤病人的急性高尿酸血癥,尤其適用于化療引起的高尿酸血癥病人。[用法用量]本品推薦劑量為一日0.20mg/kg,于30分鐘內靜脈滴注。用藥時加至50ml的9mg/ml氯化鈉溶液(0.9%w/v)中。本品治療時間一般為5~7天。本品用藥不影響化療藥物的用藥時間和化療方案。但輸注本品的輸注管不應與輸注化療藥物的同用,以預防可能的藥的間的不相容性。如不能使用不同的輸液管,則應在輸注化療藥物和本品之間使用氯化鈉溶液洗凈。③尿酸酶拉布立酶尿酸進一步氧化為更易溶解的尿囊素。62①奧昔嘌醇療效與別嘌醇相似,但不良反應相對較少。近年來,已從分子水平證實4種蛋白質參與了尿酸鹽的轉運:產電的尿酸鹽單向轉運體(UAT);但輸注本品的輸注管不應與輸注化療藥物的同用,以預防可能的藥的間的不相容性?;颊叩慕逃⑦m當調整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這可能是引起原發性高尿酸血癥的主要原因。本品用藥不影響化療藥物的用藥時間和化療方案。適應癥:尿酸排泄減少型,及對別嘌醇過敏或療效不佳者。普遍認為高尿酸血癥時,當體內PH<5.繼發于慢性腎衰的高尿酸血癥有以下特點:①慢性尿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的國際合作與技術交流考核試卷
- 玻璃光學加工設備考核試卷
- 2024年項目管理資格考點總結試題及答案
- 染色工藝對環境保護的探討考核試卷
- 2025年道路運輸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證考試題及答案
- 稀土選礦工藝與實踐操作考核試卷
- 管道工程歷史文化資源傳承考核試卷
- 2024年項目管理常見難點試題及答案
- 生物藥品的進出口政策與國際合作考核試卷
- 數字信號處理器生產考核試卷
- 中國高清熒光腹腔鏡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發展研究報告2024-2034版
- MOOC 大數據技術原理與應用-廈門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國企管理人員招聘考試題庫
- 托管老師員工手冊
- 中醫養生的健康體重
- (2024版)小學二年級孩子如何高效復習語文知識點
- 中石化公司招聘考試真題
- 統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部編版第六單元單元教材解讀(素材)(課件)
- 乳腺結節手術后的護理
- 2024年口腔醫療相關項目招商引資方案
- 培訓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