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礙的癥狀學課件_第1頁
精神障礙的癥狀學課件_第2頁
精神障礙的癥狀學課件_第3頁
精神障礙的癥狀學課件_第4頁
精神障礙的癥狀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容提要概述常見精神癥狀感知覺障礙思維障礙注意障礙記憶障礙智能障礙定向力障礙常見精神疾病綜合征*李凌江,陸林主編.《精神病學》.第3版.供8年制及7年制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情感障礙意志障礙動作與行為障礙意識障礙自我意識障礙*自知力障礙內容提要概述情感障礙1精神癥狀的概念精神癥狀異常精神活動的表現,涉及到人們精神活動的各個方面并通過人的外顯行為,如儀表動作、言談舉止、神態表情以及書寫內容等表現出來精神病理學(psychopathology)是研究精神癥狀及其產生機制的學科精神癥狀的概念精神癥狀2如何判斷是否屬于病態?是否存在異常?縱向比較:自身比較橫向比較:與大多數正常人相比較結合具體心理背景和處境進行分析和判斷:是否與當時的處境符合?嚴重程度如何?出現頻度持續時間對自身及社會功能的影響如何判斷是否屬于病態?是否存在異常?3精神癥狀的特點癥狀出現不受病人意識控制癥狀出現后難以通過轉移令其消失癥狀的內容與周圍客觀環境不相稱癥狀會給病人帶來不同程度的社會功能損害精神癥狀的特點癥狀出現不受病人意識控制4影響精神癥狀的因素個體因素: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軀體狀況人格特征環境因素:個人經歷社會地位文化背景等影響精神癥狀的因素個體因素:環境因素:5感覺與知覺的概念感覺(sensation)大腦對客觀刺激作用于感覺器官所產生對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知覺(perception)在感覺基礎上,大腦對事物的各種不同屬性進行整合,并結合以往經驗,形成的整體印象知覺的形成必須以感覺為基礎感覺與知覺的概念感覺(sensation)6感覺障礙-1/2感覺減退(hypoesthesia)對刺激的感受性降低,感覺閾值增高,表現為對外界強烈的刺激產生輕微的感覺體驗,甚至完全不能感知(感覺缺失anesthesia)。多見于神經系統疾病,精神科多見于抑郁發作、木僵狀態、意識障礙和分離(轉換)障礙等感覺障礙-1/2感覺減退(hypoesthesia)7感覺障礙-2/2感覺過敏(hyperesthesia)對刺激的感受性增高,感覺閾值降低,表現為對外界一般強度的刺激產生強烈的感覺體驗。多見于神經系統疾病,精神科多見于神經癥、更年期綜合癥等。內感性不適(體感異常senestopathia)軀體內部產生的不舒適和難以忍受的異樣感覺。多見于疑病癥、軀體化障礙、精神分裂癥和抑郁發作等感覺障礙-2/2感覺過敏(hyperesthesia)8知覺障礙-1/3錯覺(illusion)對客觀事物歪曲的知覺臨床上多見錯聽和錯視多見于器質性精神障礙的譫妄狀態可見于正常人知覺障礙-1/3錯覺(illusion)9知覺障礙-2/3幻覺(hallucination)沒有現實刺激作用于感覺器官時出現的知覺體驗,是一種虛幻的知覺幻覺的分類根據其所涉及的感官分(幻聽、幻視、幻嗅、幻味、幻觸、內臟性幻覺)根據幻覺體驗的來源分(真性幻覺與假性幻覺)根據幻覺產生的條件分(功能性幻覺、反射性幻覺、入睡前幻覺和心因性幻覺)知覺障礙-2/3幻覺(hallucination)10根據所涉及器官分類-1/3幻聽(auditoryhallucination)言語性:多見,常有診斷意義。如評論性、議論性、命令性等非言語性:如鳥叫、機器轟鳴聲等可見于多種精神障礙,如精神分裂癥等幻視(visualhallucination)內容多樣,可為單調的光、色,也可為完整的形象、場面等譫妄狀態時,幻視多為生動鮮明的形象,并常具有恐怖性質,多見于器質性精神障礙意識清晰時,幻視可見于精神分裂癥根據所涉及器官分類-1/3幻聽(auditoryhallu11見于癲癎、腦器質性及老年性精神障礙可分為動注意和被動注意存在于主觀空間,不通過感覺器官獲得的幻覺。單一出現的幻嗅,需考慮顳葉癲癎或顳葉器質性損害思維插入(thoughtinsertion):感到不屬于自己的思想被強行塞入自己腦中。象征性思維(symbolicthinking):屬于概念轉換,以無關的具體概念代替某一抽象概念,不經患者解釋,旁人無法理解。多見于腦器質性精神障礙。人物定向是指辨認周圍環境中人物的身份及其與患者的關系)心因性幻覺(psychogenichallucination):多見于精神分裂癥、精神發育遲滯及癡呆視物變形癥(患者感到周圍的人或物體在大小、形狀、體積等發生了變化。部分性癡呆:大腦的病變只侵犯腦的局部,患者可只產生記憶力減退,理解力削弱或分析綜合困難等,但其人格仍保持良好,定向力完整,有一定的自知力焦慮(anxiety):是指在缺乏相應的客觀刺激情況下出現的內心不安狀態。情感高漲(elation):情感活動明顯增強,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病態喜悅,自我感覺良好,有與環境不相符的過分愉快、歡樂。多見于神經系統疾病,精神科多見于抑郁發作、木僵狀態、意識障礙和分離(轉換)障礙等可分為動注意和被動注意注意渙散(aprosexia):被動注意興奮性增強和注意穩定性降低,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而分心。精神癥狀的表現復雜多樣,注意掌握各常見精神癥狀的特點及類似精神癥狀的鑒別如蟲爬感、針刺感、性接觸感等片段、零散、內容不固定、結構不嚴密的妄想。根據所涉及器官分類-2/3幻味(gustatoryhallucination)嘗到食物內有某種特殊的怪味道,往往因此拒食。常與被害妄想并存主要見于精神分裂癥幻嗅(olfactoryhallucination)通常聞到一些難聞的氣味,往往引起患者不愉快的情緒體驗,常與其他幻覺和妄想同時存在可見于精神分裂癥。單一出現的幻嗅,需考慮顳葉癲癎或顳葉器質性損害見于癲癎、腦器質性及老年性精神障礙根據所涉及器官分類-2/312根據所涉及器官分類-3/3幻觸(tactilehallucination)皮膚或粘膜上某種異常的感覺。如蟲爬感、針刺感、性接觸感等可見于精神分裂癥或器質性精神障礙內臟性幻覺(visceralhallucination)軀體內部某一部位或某一臟器的異常知覺體驗。如骨頭里的蟲爬感、血管的拉扯感、腸道的扭轉感等,常與疑病妄想、虛無妄想或被害妄想同時出現多見于精神分裂癥及抑郁發作根據所涉及器官分類-3/3幻觸(tactilehalluc13根據幻覺體驗的來源分類真性幻覺(genuinehallucination)來自于客觀空間,通過感覺器官獲得的幻覺。形象鮮明、生動、逼真,同親眼所見、親耳所聽假性幻覺(pseudohallucination)存在于主觀空間,不通過感覺器官獲得的幻覺。形象通常模糊不清根據幻覺體驗的來源分類真性幻覺(genuinehalluc14根據幻覺產生的條件分類功能性幻覺(functionalhallucination):伴隨現實刺激而出現的幻覺,兩者位于同一器官反射性幻覺(reflexhallucination):伴隨現實刺激而出現的幻覺,兩者位于不同器官入睡前幻覺(hypnagogichallucination):出現在入睡前,閉上眼即出現幻覺體驗(幻視)心因性幻覺(psychogenichallucination):在強烈心理因素影響下出現的幻覺,內容與心因有密切聯系根據幻覺產生的條件分類功能性幻覺(functionalha15知覺障礙-3/3感知綜合障礙(psychosensorydisturbance)視物變形癥(患者感到周圍的人或物體在大小、形狀、體積等發生了變化。多見于癲癎)自身感知綜合障礙(患者感到自己身體的某一部分在大小、形狀等方面發生了變化。可見于精神分裂癥、癲癎等)時間感知綜合障礙(患者對時間的快慢出現不正確的知覺體驗。可見于正常人、情感性精神障礙等)空間感知綜合障礙(患者感到周圍事物的距離發生改變,如候車時汽車已駛進站臺,而患者仍感覺汽車離自己很遠。可見于癲癎、精神分裂癥等)知覺障礙-3/3感知綜合障礙(psychosensoryd16知覺障礙-4/3感知綜合障礙(psychosensorydisturbance)非真實感(患者感到周圍事物和環境發生了變化,變得不真實,視物如隔一層帷幔,象是一個舞臺布景,周圍的房屋、樹木等象是紙板糊成的,毫無生氣;周圍人似沒有生命的木偶等。見于抑郁發作、分離性障礙和精神分裂癥等。)

李凌江,陸林主編.《精神病學》.第3版.供8年制及7年制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知覺障礙-4/3感知綜合障礙(psychosensoryd17思維的特征目的性:有一定的指向連貫性:前后銜接,相互聯系邏輯性:符合邏輯規律,有一定道理實踐性:可通過客觀實踐檢驗思維的特征目的性:有一定的指向18思維障礙的分類思維形式障礙思維內容障礙超價觀念思維障礙的分類思維形式障礙19思維形式障礙-1/5思維奔逸(flightofthought):思維聯想速度加快、數量增多和轉換加速。多見于躁狂發作思維遲緩(inhibitionofthought):思維聯想速度減慢、數量減少和轉換困難。多見于抑郁發作思維貧乏(povertyofthought):想概念與詞匯貧乏,患者感到腦子空空蕩蕩,沒有什么思想。多見于精神分裂癥、腦器質性精神障礙及精神發育遲滯思維形式障礙-1/5思維奔逸(flightofthoug20思維形式障礙-2/5思維散漫(loosenessofthought):聯想松弛,內容散漫,缺乏主題和內在聯系。對問話的回答不切題,交流困難。多見于精神分裂癥及精神發育遲滯思維破裂(splittingofthought):語言或句子結構完整,但各句含意互不相關,僅是語句的堆積。整段內容令人不能理解。多見于精神分裂癥語詞雜拌(wordsalad):言語支離破碎,句子內的詞句之間也缺乏聯系。多見于精神分裂癥思維不連貫(incoherenceofthought):在意識障礙的背景下出現類似語詞雜拌的表現。多見于譫妄狀態思維形式障礙-2/5思維散漫(loosenessofth21思維形式障礙-3/5思維中斷(blockingofthought):在意識清晰和無外界干擾的情況下,思維過程突然中斷。如A內容→(中斷)→B內容。多見于精神分裂癥思維被奪(thoughtdeprivation):思維被某種外力抽走的感覺。多見于精神分裂癥思維插入(thoughtinsertion):感到不屬于自己的思想被強行塞入自己腦中。多見于精神分裂癥強制性思維(forcedthinking):患者感到腦內涌現大量無現實意義、不屬于自己的聯想,是被外力強加的。多見于精神分裂癥思維形式障礙-3/5思維中斷(blockingoftho22假性癡呆:在強烈的精神創傷后,部分患者可產生一種類似癡呆的表現,而大腦組織結構無任何器質性損害。癥狀出現后難以通過轉移令其消失關系妄想(delusionofreference):患者認為周圍的事物都與其有關是研究精神癥狀及其產生機制的學科部分性遺忘(對經歷或事件部分不能回憶)自知力恢復:精神疾病康復的重要指標之一知覺(perception)兩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故往往被同時聯合使用,稱為動作行為與妄想的區別:形成有一定的性格基礎與現實基礎,伴有強烈的情緒體驗,內容比較符合客觀實際感覺過敏(hyperesthesia)嘗到食物內有某種特殊的怪味道,往往因此拒食。多見于精神分裂癥及精神發育遲滯軀體內部產生的不舒適和難以忍受的異樣感覺。幻視(visualhallucination)供8年制及7年制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可分為動注意和被動注意思維插入(thoughtinsertion):感到不屬于自己的思想被強行塞入自己腦中。多見于神經系統疾病,精神科多見于抑郁發作、木僵狀態、意識障礙和分離(轉換)障礙等象征性思維(symbolicthinking):屬于概念轉換,以無關的具體概念代替某一抽象概念,不經患者解釋,旁人無法理解。作態(mannerism):指患者做出古怪的、愚蠢的、幼稚做作的動作、姿勢、步態與表情。思維形式障礙-4/5病理性贅述(circumstantiality):思維聯想活動迂回曲折,聯想枝節過多。見于癲癎、腦器質性及老年性精神障礙思維化聲(thoughthearing):患者體驗自己的思想同時思想變成了言語聲,自己和別人都能聽見。多見于精神分裂癥語詞新作(neologism):概念的融合、濃縮以及無關概念的拼湊。患者自創一些新的符號、圖形、文字或語言并賦予特殊的意義。多見于精神分裂癥假性癡呆:在強烈的精神創傷后,部分患者可產生一種類似癡呆的23思維形式障礙-5/5象征性思維(symbolicthinking):屬于概念轉換,以無關的具體概念代替某一抽象概念,不經患者解釋,旁人無法理解。常見于精神分裂癥邏輯倒錯性思維(paralogismthinking):推理缺乏邏輯,無前提根據或因果倒置,推理離奇,不可理解。可見于精神分裂癥和偏執狂等強迫思維(obsessivethinking):在患者腦中反復出現的某一概念或相同內容的思維,明知不合理和沒有必要,但又無法擺脫,常伴有痛苦體驗。多見于強迫癥思維形式障礙-5/5象征性思維(symbolicthink24妄想的概念一種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態推理和判斷。有以下特征:信念的內容與事實不符,沒有客觀現實基礎,但患者堅信不移妄想內容涉及患者本人,且與個人具有利害關系妄想內容具有個體獨特性,是個體的心理現象,并非集體信念妄想內容與患者的文化背景和經歷有關,且通常有濃厚的時代色彩妄想的概念一種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態推理和判斷。有以下特征25妄想的分類按妄想起源分按妄想結構分按妄想內容分妄想的分類按妄想起源分26按妄想起源分原發性妄想(primarydelusion)是沒有發生基礎的妄想。表現為內容不可理解,不能用既往經歷、當前處境及其他心理活動等加以解釋。原發性妄想是精神分裂癥的典型癥狀,對精神分裂癥具有重要診斷價值繼發性妄想(secondarydelusion)發生在其他病理心理基礎上的妄想,或與某種經歷、情境等有關的妄想按妄想起源分原發性妄想(primarydelusion)27按妄想結構分系統性妄想內容前后相互聯系、結構嚴密的妄想。多見于偏執性精神障礙非系統性妄想片段、零散、內容不固定、結構不嚴密的妄想。多見于精神分裂癥按妄想結構分系統性妄想28按妄想內容分-1/3關系妄想(delusionofreference):患者認為周圍的事物都與其有關被害妄想(delusionofpersecution):患者堅信其被跟蹤、被監視、被誹謗、被隔離等夸大妄想(grandiosedelusion):患者認為自己有非凡的能力、權力、地位和成就等,或是名人的后裔罪惡妄想(delusionofguilt):患者堅信自己犯了嚴重錯誤或罪惡,應受嚴厲懲罰,死有余辜按妄想內容分-1/3關系妄想(delusionofref29按妄想內容分-2/3疑病妄想(hypochondriacaldelusion):患者堅信自己患了某種嚴重軀體疾病或不治之癥,從而四處求醫,以證實其疾病的存在。解釋、說服、現實不能糾正其信念鐘情妄想(delusionoflove):患者堅信自己被異性喜歡或鐘愛,即使遭到拒絕也毫不質疑嫉妒妄想(delusionofjealousy):患者堅信自己的配偶對自己不忠,有外遇按妄想內容分-2/3疑病妄想(hypochondriacal30按妄想內容分-3/3非血統妄想(delusionofnon-biologicalparents):患者毫無依據地堅信自己的父母不是親生的,雖經反復解釋和證實,仍堅信不移物理影響妄想(delusionofphysicalinfluence):患者覺得其思想、情感和意志行為都受到外力的控制而不能自主內心被揭露感(experienceofbeingrevealed):患者認為自己內心所想的事別人能知道,但通過何種方式則不一定能描繪清楚按妄想內容分-3/3非血統妄想(delusionofno31超價觀念(overvaluedidea)概念:一種具有強烈情感色彩的錯誤觀念,其發生一般均有一定事實根據,不十分荒謬離奇,也沒有明顯的邏輯推理錯誤。此種觀念片面而偏激,可明顯地影響患者的行為及其他心理活動多見于:人格障礙、心因性障礙等。與妄想的區別:形成有一定的性格基礎與現實基礎,伴有強烈的情緒體驗,內容比較符合客觀實際超價觀念(overvaluedidea)概念:一種具有強烈32注意的概念注意:個體的精神活動集中地指向一定對象的過程。可分為動注意和被動注意特性:集中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動只集中于一定事物上,具有一定范圍和廣度穩定性:指心理活動能夠長時間集中于某一客體或活動的特性轉移性:是指根據新的任務,主動把注意由一個對象轉移到另一個對象的現象注意的概念注意:個體的精神活動集中地指向一定對象的過程。可分33注意障礙-1/2注意增強(hyperprosexia):主動注意的興奮性增高,表現為過分關注某些事物。多見于偏執型精神分裂癥、神經癥、更年期抑郁癥等。注意減退(hypoprosexia):主動及被動注意的興奮性減弱和注意穩定性降低,表現為注意力難以喚起和維持。多見于神經癥、腦器質性精神障礙及意識障礙。注意渙散(aprosexia):被動注意興奮性增強和注意穩定性降低,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而分心。多見于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神經癥和精神分裂癥等。注意障礙-1/2注意增強(hyperprosexia):主34注意障礙-2/2注意狹窄(narrowingofattention):注意廣度和范圍的顯著縮小,表現為當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時,不能再注意與之有關的其他事物。多見于意識障礙、智能障礙等。注意轉移(transferenceofattention):注意轉換性增強和穩定性降低,表現為主動注意不能持久,很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而使注意對象不斷轉換。多見于躁狂發作等。注意障礙-2/2注意狹窄(narrowingofatte35記憶的概念記憶:為既往事物經驗的重現記憶的過程:識記:事物或經驗在腦子里留下痕跡的過程保持:痕跡免于消失的過程再認和回憶:現實刺激與以往痕跡的聯系過程回憶:是既往痕跡的重新活躍或復現記憶的概念記憶:為既往事物經驗的重現36易激惹(irritability):表現為極易因一般小事而引起強烈的不愉快情感反應,如暴怒發作。思維插入(thoughtinsertion):感到不屬于自己的思想被強行塞入自己腦中。軀體內部產生的不舒適和難以忍受的異樣感覺。人的精神活動是一個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的復雜過程,并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李凌江,陸林主編.非言語性:如鳥叫、機器轟鳴聲等記憶障礙的表現-1/3見于癲癎、腦器質性及老年性精神障礙遺忘綜合征(amnesticsyndrome):無意識障礙,智能相對完好,主要表現為近事記憶障礙、定向力障礙和虛構。剛塞綜合癥(Gansersyndrome):逆行性遺忘(對疾病發生之前一段時間內的經歷不能回憶。原發性妄想是精神分裂癥的典型癥狀,對精神分裂癥具有重要診斷價值模仿動作(echopraxia):指患者無目的地模仿別人的動作。另外,某些藥物如糖皮質激素、抗抑郁藥物等也可引起類似發作。內心被揭露感(experienceofbeingrevealed):患者認為自己內心所想的事別人能知道,但通過何種方式則不一定能描繪清楚轉移性:是指根據新的任務,主動把注意由一個對象轉移到另一個對象的現象可見于多種精神障礙,如精神分裂癥等整段內容令人不能理解。嗜睡(drowsiness):意識清晰度降低較輕微,有刺激時可立即醒來。思維中斷(blockingofthought):在意識清晰和無外界干擾的情況下,思維過程突然中斷。記憶的過程識記保持再認或回憶(再現)痕跡的重新活躍或復現事物或經驗在腦內留下痕跡的過程現實刺激與以往痕跡聯系的過程痕跡免于消失的過程易激惹(irritability):表現為極易因一般小事而引37記憶障礙的表現-1/3記憶增強(hypermnesia):病態的記憶增強,對病前不能過且不重要的事都能回憶起來。主要見于躁狂癥和偏執狀態患者。記憶減退(hypomnesia):記憶的三個過程均減退。輕者表現為回憶的減弱,嚴重時遠記憶力也減退。可見于正常老年人、神經衰弱、癡呆患者等記憶障礙的表現-1/3記憶增強(hypermnesia):病38記憶障礙的表現-2/3遺忘(amnesia):指部分或全部的不能回憶以往的經驗按事件遺忘的程度分:完全性遺忘(一段時間內的全部經歷和事件完全不能回憶)部分性遺忘(對經歷或事件部分不能回憶)按遺忘發生的次序分:順行性遺忘(對緊接著疾病發生以后一段時間內的經歷不能回憶。如腦挫傷的患者不能回憶受傷后一段時間內所發生的事)逆行性遺忘(對疾病發生之前一段時間內的經歷不能回憶。多見于腦外傷、腦卒中發作后)界限性遺忘(對某一特定時間段的經歷不能回憶,通常與該時間段內的不愉快事件有關。多見于分離(轉換)障礙,又稱為分離性遺忘)進行性遺忘(隨著疾病的發展遺忘逐漸加重。主要見于老年性癡呆)記憶障礙的表現-2/3遺忘(amnesia):指部分或全部的39記憶障礙的表現-3/3李凌江,陸林主編.《精神病學》.第3版.供8年制及7年制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記憶障礙的表現-3/3李凌江,陸林主編.《精神病學》.第3版40記憶障礙的表現-4/3虛構(confabulation):在遺忘的基礎上,患者以想象的、未曾親身經歷的事件來填補記憶的缺損。多見于各種原因引起的癡呆和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礙錯構(paramnesia):在遺忘的基礎上,患者對過去所歷過的事件,在發生的地點、情節、特別是在時間上出現錯誤的回憶,并堅信不移。多見于各種原因引起的癡呆和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礙李凌江,陸林主編.《精神病學》.第3版.供8年制及7年制,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記憶障礙的表現-4/3虛構(confabulation):在41智能(intelligence)概念定義:人們獲得和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主要包括的內容:在經驗中學習或理解的能力,獲得和保持知識的能力,迅速而又成功地對新情境做出反應的能力,運用推理有效地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智能(intelligence)概念定義:人們獲得和運用知識42智能障礙精神發育遲滯(mentalretardation):先天或發育成熟以前(18歲以前),由于各種原因影響智能發育所造成的智力低下和社會適應困難狀態癡呆(dementia):指智力發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種原因損害原有智能所造成的智力低下狀態智能障礙精神發育遲滯(mentalretardation)43癡呆的分類全面性癡呆:多有彌漫性器質性損害引起,智能活動的各方面均受損,常有人格改變,定向力損害,自知力缺乏部分性癡呆:大腦的病變只侵犯腦的局部,患者可只產生記憶力減退,理解力削弱或分析綜合困難等,但其人格仍保持良好,定向力完整,有一定的自知力假性癡呆:在強烈的精神創傷后,部分患者可產生一種類似癡呆的表現,而大腦組織結構無任何器質性損害。經治療后,癡呆樣表現很容易消失癡呆的分類全面性癡呆:多有彌漫性器質性損害引起,智能活動的各44常見的假性癡呆剛塞綜合癥(Gansersyndrome):表現為對簡單問題給予近似而錯誤的回答,往往給人以故意或開玩笑的感覺童樣癡呆(puerilism):以行為幼稚、模仿幼兒的言行為特征抑郁性假性癡呆(depressivepseudodementia):指嚴重的抑郁癥患者在精神運動性抑制的情況下,出現認知能力的降低,表現為癡呆早期的癥狀,如計算能力、記憶力、理解判斷能力下降、缺乏主動性。但患者有抑郁的體驗可予鑒別。抑郁消失后智能完全恢復。

郝偉主編《精神病學》(第5版)常見的假性癡呆剛塞綜合癥(Gansersyndrome):45定向力(orientation)的概念一個人對時間、地點、人物以及自身狀態的認識能力。包括周圍環境的定向力(時間定向包括對當時所處時間如白天或晚上、上午或下午的認識,以及年、季、月、日的認識;地點定向或空間定向是指對所處地點的認識,包括所處樓層、街道名稱;人物定向是指辨認周圍環境中人物的身份及其與患者的關系)自我定向力(包括對自己姓名、性別、年齡及職業等狀況的認識)定向力(orientation)的概念一個人對時間、地點、人46矛盾意向(volitionalambivalence):表現為對同一事物,同時出現兩種完全相反的意向,但患者并不感到這兩種意向的矛盾和對立,沒有痛苦和不安。根據幻覺產生的條件分(功能性幻覺、反射性幻覺、入睡前幻覺和心因性幻覺)緊張綜合征(catatonicsyndrome):最突出的癥狀是患者全身肌緊張力增高,包括緊張性木僵和緊張性興奮兩種狀態。清晰度降低伴范圍縮小或內容變化的意識障礙象征性思維(symbolicthinking):屬于概念轉換,以無關的具體概念代替某一抽象概念,不經患者解釋,旁人無法理解。緊張綜合征(catatonicsyndrome):最突出的癥狀是患者全身肌緊張力增高,包括緊張性木僵和緊張性興奮兩種狀態。存在于主觀空間,不通過感覺器官獲得的幻覺。意志減退(hypobulia):表現為動機不足,缺乏積極主動性及進取心,對周圍一切事物缺乏興趣,不愿活動,工作學習感到非常吃力,嚴重時整日呆坐或臥床不起,日常生活也懶于料理。多見于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神經癥和精神分裂癥等。精神運動性興奮(psychomotorexcitement)人物定向是指辨認周圍環境中人物的身份及其與患者的關系)根據幻覺體驗的來源分(真性幻覺與假性幻覺)恐懼(phobia):指是指面臨某種事物或處境時出現的緊張不安反應。多見于分離(轉換)障礙及精神分裂癥繼發性妄想(secondarydelusion)自身感知綜合障礙(患者感到自己身體的某一部分在大小、形狀等方面發生了變化。人物定向是指辨認周圍環境中人物的身份及其與患者的關系)注意渙散(aprosexia):被動注意興奮性增強和注意穩定性降低,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而分心。單一出現的幻嗅,需考慮顳葉癲癎或顳葉器質性損害恐懼(phobia):指是指面臨某種事物或處境時出現的緊張不安反應。主要見于躁狂發作,也可見于器質性精神障礙。記憶障礙的表現-1/3定向力障礙定向力障礙(disorientation):指對環境及自身狀況的認識能力喪失或認識錯誤。定向障礙多見于器質性精神病伴有意識障礙時,是意識障礙的重要標志。但有定向力障礙者并不一定存在意識障礙,老年癡呆患者可出現定向力障礙,但意識清晰雙重定向:對周圍環境的時間、地點、人物出現雙重體驗,其中一種體驗是正確的,另一種體驗則是妄想性的判斷或解釋。矛盾意向(volitionalambivalence):47相關概念情感(affection)、情緒(emotion):是指個體對客觀事物的態度和因之而產生的相應的內心體驗。前者主要指與人的社會性需要相聯系的體驗,具有穩定性、持久性,不一定有明顯的外部表現;后者主要指與人的自然性需要相聯系的體驗,具有情景性、暫時性和明顯的外部表現。在精神病學中,兩者往往作為同義詞使用心境(mood):一種較微弱而持續的情緒狀態,是一段時間內精神活動的基本背景相關概念情感(affection)、情緒(emotion):48情感障礙-1/5情感高漲(elation):情感活動明顯增強,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病態喜悅,自我感覺良好,有與環境不相符的過分愉快、歡樂。多見于發作等。欣快(euphoria):是在智能障礙基礎上出現的與周圍環境不協調的愉快體驗。由于智能障礙的影響,表情比較單調刻板,往往會給人以呆傻、愚蠢的感覺。多見于腦器質性精神障礙。情感障礙-1/5情感高漲(elation):情感活動明顯增強49情感障礙-2/5情感低落(depression):表情憂愁、心境苦悶,可有自卑、自殺觀念及企圖。多見于抑郁發作等情感淡漠(apathy):指對外界刺激缺乏相應的情感反應,對事物漠不關心,面部表情呆板,內心體驗呆板。多見于晚期精神分裂癥情感障礙-2/5情感低落(depression):表情憂愁、50情感障礙-3/5焦慮(anxiety):是指在缺乏相應的客觀刺激情況下出現的內心不安狀態。多見于焦慮癥恐懼(phobia):指是指面臨某種事物或處境時出現的緊張不安反應。多見于恐懼癥情感障礙-3/5焦慮(anxiety):是指在缺乏相應的客觀51情感障礙-4/5易激惹(irritability):表現為極易因一般小事而引起強烈的不愉快情感反應,如暴怒發作。多見于疲勞狀態、人格障礙、神經癥或偏執型精神病等情感不穩:表現為患者的情感反應極易發生變化,從一個極端波動至另一極端,顯得喜怒無常,變化莫測。多見于腦器質性精神障礙情感障礙-4/5易激惹(irritability):表現為極52情感障礙-5/5情感倒錯(parathymia):指情感表現與其內心體驗或處境不相協調,甚至截然相反。多見于精神分裂癥情感矛盾(affectiveambivalence):指患者在同一時間對同一人或事物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感反應,但患者并不感到這兩種情感的矛盾和對立,沒有痛苦和不安。多見于精神分裂癥情感障礙-5/5情感倒錯(parathymia):指情感表現53意志的概念意志(volition):自覺地確定目標,并根據目標調節支配自身的行動,克服困難,實現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意志品質:自覺性果斷性自制性堅持性意志的概念意志(volition):自覺地確定目標,并根據目54意志障礙-1/2意志增強(hyperbulia):表現為在病態情感或妄想的支配下,患者持續地堅持某些行為,具有極大的頑固性。多見于偏執型精神分裂癥、妄想性障礙和躁狂發作等意志減退(hypobulia):表現為動機不足,缺乏積極主動性及進取心,對周圍一切事物缺乏興趣,不愿活動,工作學習感到非常吃力,嚴重時整日呆坐或臥床不起,日常生活也懶于料理。多見于抑郁發作和精神分裂癥。意志障礙-1/2意志增強(hyperbulia):表現為在病55意志障礙-2/2意志缺乏(abulia):表現為對任何活動都缺乏動機、要求,生活處于被動狀態,處處需要別人督促和管理。多見于精神分裂癥、精神發育遲滯及癡呆矛盾意向(volitionalambivalence):表現為對同一事物,同時出現兩種完全相反的意向,但患者并不感到這兩種意向的矛盾和對立,沒有痛苦和不安。如患者碰到朋友時,一面想去握手,一面卻把手馬上縮回來。多見于精神分裂癥。多見于精神分裂癥。猶豫不決表現為遇事缺乏果斷,常常反復考慮,不知如何是好。對于兩可之間的事,更是不能作出選擇和決定。多見于精神分裂癥。

郝偉主編《精神病學》(第5版)意志障礙-2/2意志缺乏(abulia):表現為對任何活動都56常見的自我意識障礙有:矛盾意向(volitionalambivalence):表現為對同一事物,同時出現兩種完全相反的意向,但患者并不感到這兩種意向的矛盾和對立,沒有痛苦和不安。緊張綜合征(catatonicsyndrome):最突出的癥狀是患者全身肌緊張力增高,包括緊張性木僵和緊張性興奮兩種狀態。如評論性、議論性、命令性等思維中斷(blockingofthought):在意識清晰和無外界干擾的情況下,思維過程突然中斷。轉移性:是指根據新的任務,主動把注意由一個對象轉移到另一個對象的現象多見于精神分裂癥、腦器質性精神障礙及精神發育遲滯功能性幻覺(functionalhallucination):心境(mood):一種較微弱而持續的情緒狀態,是一段時間內精神活動的基本背景表現為內容不可理解,不能用既往經歷、當前處境及其他心理活動等加以解釋。刻板動作(stereotypedact):指患者機械刻板地反復重復某一單調的動作。可分為動注意和被動注意可分為動注意和被動注意清晰度降低伴范圍縮小或內容變化的意識障礙根據幻覺體驗的來源分類注意掌握如何判定一個人的精神活動是否屬于病態以及精神癥狀的共同特點假性幻覺(pseudohallucination)是研究精神癥狀及其產生機制的學科語詞新作(neologism):概念的融合、濃縮以及無關概念的拼湊。意志缺乏(abulia):表現為對任何活動都缺乏動機、要求,生活處于被動狀態,處處需要別人督促和管理。根據幻覺體驗的來源分類抑郁性假性癡呆(depressivepseudodementia):指嚴重的抑郁癥患者在精神運動性抑制的情況下,出現認知能力的降低,表現為癡呆早期的癥狀,如計算能力、記憶力、理解判斷能力下降、缺乏主動性。動作與行為的概念動作(movement):是指簡單的隨意和不隨意運動行為(behavior):是一系列動作的有機組合,是為達到一定目的而進行的復雜的隨意運動兩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故往往被同時聯合使用,稱為動作行為常見的自我意識障礙有:動作與行為的概念動作(movement57精神運動性興奮(psychomotorexcitement)協調性精神運動性興奮:動作和行為的增加與思維、情感活動協調一致,與環境密切相關,行為是有目的的,可理解的。多見于發作不協調性精神運動性興奮:言語動作增多與思維、情感不相協調,動作單調雜亂,無動機及目的性,脫離周圍現實環境,使人難以理解。多見于多見于精神分裂癥、譫妄狀態等精神運動性興奮(psychomotorexcitement58精神運動性抑制(psychomotorinhibition)-1/2木僵(stupor):指動作行為和言語活動的完全抑制或減少,并經常保持一種固定姿勢。輕者為亞木僵狀態。可見于精神分裂癥、嚴重抑郁發作、應激障礙、腦器質性精神障礙、嚴重藥物反應等蠟樣屈曲(waxyflexibility):指患者肢體任人擺布,即使不舒服的姿勢,也較長時間和蠟塑一樣維持不動。多見于緊張型精神分裂癥。精神運動性抑制(psychomotorinhibition59精神運動性抑制(psychomotorinhibition)-2/2緘默癥(mutism):指患者緘默不語,不回答問題,有時可以手示意。多見于分離(轉換)障礙及精神分裂癥違拗癥(negativism):指患者對于要求其做的動作,拒絕執行或做出相反的行為(被動違拗、主動違拗)。多見于緊張型精神分裂癥精神運動性抑制(psychomotorinhibition60其他動作行為障礙模仿動作(echopraxia):指患者無目的地模仿別人的動作。多見于精神分裂癥刻板動作(stereotypedact):指患者機械刻板地反復重復某一單調的動作。多見于精神分裂癥、孤獨癥等作態(mannerism):指患者做出古怪的、愚蠢的、幼稚做作的動作、姿勢、步態與表情。多見于精神分裂癥強迫動作(compulsion):指患者明知沒有必要,卻難以克制的去重復做某種動作行為,如果不重復,患者往往焦慮不安,多與強迫思維有關。常見于強迫癥其他動作行為障礙模仿動作(echopraxia):指患者無目61意識的概念與意識障礙的表現定義:個體對周圍環境、自身狀態感知的清晰程度及認識反應能力。意識障礙的表現:意識清晰度的降低意識范圍縮小意識內容的變化意識的概念與意識障礙的表現定義:個體對周圍環境、自身狀態感知62以意識清晰度降低為主的意識障礙嗜睡(drowsiness):意識清晰度降低較輕微,有刺激時可立即醒來。意識混濁(confusion):意識清晰度輕度受損,只能回答簡單問題。昏睡(sopor):意識清晰度更低,環境和自我意識喪失,言語消失。昏迷(coma):意識完全消失,以痛覺反應和隨意運動消失為特征。以意識清晰度降低為主的意識障礙嗜睡(drowsiness):63清晰度降低伴范圍縮小或內容變化的意識障礙朦朧狀態(twilightstate):意識范圍縮窄,意識清晰度降低譫妄狀態(delirium):意識清晰度降低,有大量幻錯覺,定向力喪失,晝輕夜重夢樣狀態(oneiroidstate):在意識清晰程度降低的同時出現夢樣的體驗清晰度降低伴范圍縮小或內容變化的意識障礙朦朧狀態(twili64自我意識障礙常見的自我意識障礙有:人格解體雙重人格自我界限障礙自知力缺乏自我意識障礙常見的自我意識障礙有:65自我意識障礙李凌江,陸林主編.《精神病學》.第3版.供8年制及7年制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自我意識障礙李凌江,陸林主編.《精神病學》.第3版.供8年制66自知力與自知力障礙自知力(insight):患者對自己精神狀態的認識和判斷能力自知力缺乏:患者不認為自己有病,更不承認有精神病,因而拒絕治療。是重性精神障礙重要標志自知力恢復:精神疾病康復的重要指標之一自知力與自知力障礙自知力(insight):患者對自己精神狀67常見精神疾病綜合征-1/3幻覺妄想綜合征(hallucinatory-paranoidsyndrome):以幻覺為主,并在幻覺的基礎上產生相應的妄想,幻覺和妄想聯系緊密,且相互影響。多見于精神分裂癥,也可見于器質性精神障礙和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等躁狂綜合征(manicsyndrome):以情感高漲、思維奔逸和活動增多為特征。主要見于躁狂發作,也可見于器質性精神障礙。另外,某些藥物如糖皮質激素、抗抑郁藥物等也可引起類似發作。常見精神疾病綜合征-1/3幻覺妄想綜合征(hallucina68常見精神疾病綜合征-2/3抑郁綜合征

(depressivesyndrome):以情感低落、思維遲緩和活動減少為特征。主要見于抑郁發作,也可見于器質性精神障礙。另外,某些藥物如利血平等也可引起類似發作緊張綜合征(catatonicsyndrome):最突出的癥狀是患者全身肌緊張力增高,包括緊張性木僵和緊張性興奮兩種狀態。可見于精神分裂癥、抑郁發作、急性應激障礙、器質性精神障礙、藥物中毒等常見精神疾病綜合征-2/3抑郁綜合征(depressive69精神發育遲滯(mentalretardation):先天或發育成熟以前(18歲以前),由于各種原因影響智能發育所造成的智力低下和社會適應困難狀態伴隨現實刺激而出現的幻覺,兩者位于同一器官刻板動作(stereotypedact):指患者機械刻板地反復重復某一單調的動作。在精神病學中,兩者往往作為同義詞使用作態(mannerism):指患者做出古怪的、愚蠢的、幼稚做作的動作、姿勢、步態與表情。遺忘綜合征(amnesticsyndrome):無意識障礙,智能相對完好,主要表現為近事記憶障礙、定向力障礙和虛構。主要見于躁狂發作,也可見于器質性精神障礙。常見的自我意識障礙有:供8年制及7年制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供8年制及7年制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非言語性:如鳥叫、機器轟鳴聲等注意狹窄(narrowingofattention):注意廣度和范圍的顯著縮小,表現為當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時,不能再注意與之有關的其他事物。供8年制及7年制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一定目的而進行的復雜的隨意運動根據幻覺產生的條件分(功能性幻覺、反射性幻覺、入睡前幻覺和心因性幻覺)根據幻覺體驗的來源分類單一出現的幻嗅,需考慮顳葉癲癎或顳葉器質性損害大腦對客觀刺激作用于感覺器官所產生對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多見于神經系統疾病,精神科多見于抑郁發作、木僵狀態、意識障礙和分離(轉換)障礙等知覺(perception)常見精神疾病綜合征-3/3遺忘綜合征

(amnesticsyndrome):無意識障礙,智能相對完好,主要表現為近事記憶障礙、定向力障礙和虛構。多見于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礙、顱腦損傷所致精神障礙、腦腫瘤及其他腦器質性精神障礙腦衰弱綜合征(neurasthenicsyndrome):以精神萎靡和易于疲勞為特點。可見于神經癥性障礙、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某些精神障礙的初期和慢性器質性疾病過程中李凌江,陸林主編.《精神病學》.第3版.供8年制及7年制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精神發育遲滯(mentalretardation):先天或70小結人的精神活動是一個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的復雜過程,并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注意掌握如何判定一個人的精神活動是否屬于病態以及精神癥狀的共同特點精神癥狀的表現復雜多樣,注意掌握各常見精神癥狀的特點及類似精神癥狀的鑒別許多精神癥狀往往具有一定內在聯系、且同時出現,注意了解常見精神疾病綜合征的表現小結人的精神活動是一個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的復雜過程,并受到71精神障礙的癥狀學課件根據幻覺體驗的來源分類真性幻覺(genuinehallucination)來自于客觀空間,通過感覺器官獲得的幻覺。形象鮮明、生動、逼真,同親眼所見、親耳所聽假性幻覺(pseudohallucination)存在于主觀空間,不通過感覺器官獲得的幻覺。形象通常模糊不清根據幻覺體驗的來源分類真性幻覺(genuinehalluc73按妄想起源分原發性妄想(primarydelusion)是沒有發生基礎的妄想。表現為內容不可理解,不能用既往經歷、當前處境及其他心理活動等加以解釋。原發性妄想是精神分裂癥的典型癥狀,對精神分裂癥具有重要診斷價值繼發性妄想(secondarydelusion)發生在其他病理心理基礎上的妄想,或與某種經歷、情境等有關的妄想按妄想起源分原發性妄想(primarydelusion)74智能障礙精神發育遲滯(mentalretardation):先天或發育成熟以前(18歲以前),由于各種原因影響智能發育所造成的智力低下和社會適應困難狀態癡呆(dementia):指智力發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種原因損害原有智能所造成的智力低下狀態智能障礙精神發育遲滯(mentalretardation)75定向力(orientation)的概念一個人對時間、地點、人物以及自身狀態的認識能力。包括周圍環境的定向力(時間定向包括對當時所處時間如白天或晚上、上午或下午的認識,以及年、季、月、日的認識;地點定向或空間定向是指對所處地點的認識,包括所處樓層、街道名稱;人物定向是指辨認周圍環境中人物的身份及其與患者的關系)自我定向力(包括對自己姓名、性別、年齡及職業等狀況的認識)定向力(orientation)的概念一個人對時間、地點、人76情感障礙-3/5焦慮(anxiety):是指在缺乏相應的客觀刺激情況下出現的內心不安狀態。多見于焦慮癥恐懼(phobia):指是指面臨某種事物或處境時出現的緊張不安反應。多見于恐懼癥情感障礙-3/5焦慮(anxiety):是指在缺乏相應的客觀77清晰度降低伴范圍縮小或內容變化的意識障礙朦朧狀態(twilightstate):意識范圍縮窄,意識清晰度降低譫妄狀態(delirium):意識清晰度降低,有大量幻錯覺,定向力喪失,晝輕夜重夢樣狀態(oneiroidstate):在意識清晰程度降低的同時出現夢樣的體驗清晰度降低伴范圍縮小或內容變化的意識障礙朦朧狀態(twili78自我意識障礙李凌江,陸林主編.《精神病學》.第3版.供8年制及7年制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自我意識障礙李凌江,陸林主編.《精神病學》.第3版.供8年制79發生在其他病理心理基礎上的妄想,或與某種經歷、情境等有關的妄想如骨頭里的蟲爬感、血管的拉扯感、腸道的扭轉感等,常與疑病妄想、虛無妄想或被害妄想同時出現言語性:多見,常有診斷意義。多見于偏執型精神分裂癥、神經癥、更年期抑郁癥等。多見于腦器質性精神障礙。多見于精神分裂癥、孤獨癥等幻嗅(olfactoryhallucination)根據幻覺產生的條件分(功能性幻覺、反射性幻覺、入睡前幻覺和心因性幻覺)可見于多種精神障礙,如精神分裂癥等可分為動注意和被動注意定義:人們獲得和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種觀念片面而偏激,可明顯地影響患者的行為及其他心理活動根據幻覺產生的條件分(功能性幻覺、反射性幻覺、入睡前幻覺和心因性幻覺)緊張綜合征(catatonicsyndrome):最突出的癥狀是患者全身肌緊張力增高,包括緊張性木僵和緊張性興奮兩種狀態。欣快(euphoria):是在智能障礙基礎上出現的與周圍環境不協調的愉快體驗。表現為內容不可理解,不能用既往經歷、當前處境及其他心理活動等加以解釋。自身感知綜合障礙(患者感到自己身體的某一部分在大小、形狀等方面發生了變化。單一出現的幻嗅,需考慮顳葉癲癎或顳葉器質性損害多見于分離(轉換)障礙及精神分裂癥小結人的精神活動是一個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的復雜過程,并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注意掌握如何判定一個人的精神活動是否屬于病態以及精神癥狀的共同特點精神癥狀的表現復雜多樣,注意掌握各常見精神癥狀的特點及類似精神癥狀的鑒別許多精神癥狀往往具有一定內在聯系、且同時出現,注意了解常見精神疾病綜合征的表現發生在其他病理心理基礎上的妄想,或與某種經歷、情境等有關的妄80內容提要概述常見精神癥狀感知覺障礙思維障礙注意障礙記憶障礙智能障礙定向力障礙常見精神疾病綜合征*李凌江,陸林主編.《精神病學》.第3版.供8年制及7年制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情感障礙意志障礙動作與行為障礙意識障礙自我意識障礙*自知力障礙內容提要概述情感障礙81精神癥狀的概念精神癥狀異常精神活動的表現,涉及到人們精神活動的各個方面并通過人的外顯行為,如儀表動作、言談舉止、神態表情以及書寫內容等表現出來精神病理學(psychopathology)是研究精神癥狀及其產生機制的學科精神癥狀的概念精神癥狀82如何判斷是否屬于病態?是否存在異常?縱向比較:自身比較橫向比較:與大多數正常人相比較結合具體心理背景和處境進行分析和判斷:是否與當時的處境符合?嚴重程度如何?出現頻度持續時間對自身及社會功能的影響如何判斷是否屬于病態?是否存在異常?83精神癥狀的特點癥狀出現不受病人意識控制癥狀出現后難以通過轉移令其消失癥狀的內容與周圍客觀環境不相稱癥狀會給病人帶來不同程度的社會功能損害精神癥狀的特點癥狀出現不受病人意識控制84影響精神癥狀的因素個體因素: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軀體狀況人格特征環境因素:個人經歷社會地位文化背景等影響精神癥狀的因素個體因素:環境因素:85感覺與知覺的概念感覺(sensation)大腦對客觀刺激作用于感覺器官所產生對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知覺(perception)在感覺基礎上,大腦對事物的各種不同屬性進行整合,并結合以往經驗,形成的整體印象知覺的形成必須以感覺為基礎感覺與知覺的概念感覺(sensation)86感覺障礙-1/2感覺減退(hypoesthesia)對刺激的感受性降低,感覺閾值增高,表現為對外界強烈的刺激產生輕微的感覺體驗,甚至完全不能感知(感覺缺失anesthesia)。多見于神經系統疾病,精神科多見于抑郁發作、木僵狀態、意識障礙和分離(轉換)障礙等感覺障礙-1/2感覺減退(hypoesthesia)87感覺障礙-2/2感覺過敏(hyperesthesia)對刺激的感受性增高,感覺閾值降低,表現為對外界一般強度的刺激產生強烈的感覺體驗。多見于神經系統疾病,精神科多見于神經癥、更年期綜合癥等。內感性不適(體感異常senestopathia)軀體內部產生的不舒適和難以忍受的異樣感覺。多見于疑病癥、軀體化障礙、精神分裂癥和抑郁發作等感覺障礙-2/2感覺過敏(hyperesthesia)88知覺障礙-1/3錯覺(illusion)對客觀事物歪曲的知覺臨床上多見錯聽和錯視多見于器質性精神障礙的譫妄狀態可見于正常人知覺障礙-1/3錯覺(illusion)89知覺障礙-2/3幻覺(hallucination)沒有現實刺激作用于感覺器官時出現的知覺體驗,是一種虛幻的知覺幻覺的分類根據其所涉及的感官分(幻聽、幻視、幻嗅、幻味、幻觸、內臟性幻覺)根據幻覺體驗的來源分(真性幻覺與假性幻覺)根據幻覺產生的條件分(功能性幻覺、反射性幻覺、入睡前幻覺和心因性幻覺)知覺障礙-2/3幻覺(hallucination)90根據所涉及器官分類-1/3幻聽(auditoryhallucination)言語性:多見,常有診斷意義。如評論性、議論性、命令性等非言語性:如鳥叫、機器轟鳴聲等可見于多種精神障礙,如精神分裂癥等幻視(visualhallucination)內容多樣,可為單調的光、色,也可為完整的形象、場面等譫妄狀態時,幻視多為生動鮮明的形象,并常具有恐怖性質,多見于器質性精神障礙意識清晰時,幻視可見于精神分裂癥根據所涉及器官分類-1/3幻聽(auditoryhallu91見于癲癎、腦器質性及老年性精神障礙可分為動注意和被動注意存在于主觀空間,不通過感覺器官獲得的幻覺。單一出現的幻嗅,需考慮顳葉癲癎或顳葉器質性損害思維插入(thoughtinsertion):感到不屬于自己的思想被強行塞入自己腦中。象征性思維(symbolicthinking):屬于概念轉換,以無關的具體概念代替某一抽象概念,不經患者解釋,旁人無法理解。多見于腦器質性精神障礙。人物定向是指辨認周圍環境中人物的身份及其與患者的關系)心因性幻覺(psychogenichallucination):多見于精神分裂癥、精神發育遲滯及癡呆視物變形癥(患者感到周圍的人或物體在大小、形狀、體積等發生了變化。部分性癡呆:大腦的病變只侵犯腦的局部,患者可只產生記憶力減退,理解力削弱或分析綜合困難等,但其人格仍保持良好,定向力完整,有一定的自知力焦慮(anxiety):是指在缺乏相應的客觀刺激情況下出現的內心不安狀態。情感高漲(elation):情感活動明顯增強,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病態喜悅,自我感覺良好,有與環境不相符的過分愉快、歡樂。多見于神經系統疾病,精神科多見于抑郁發作、木僵狀態、意識障礙和分離(轉換)障礙等可分為動注意和被動注意注意渙散(aprosexia):被動注意興奮性增強和注意穩定性降低,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而分心。精神癥狀的表現復雜多樣,注意掌握各常見精神癥狀的特點及類似精神癥狀的鑒別如蟲爬感、針刺感、性接觸感等片段、零散、內容不固定、結構不嚴密的妄想。根據所涉及器官分類-2/3幻味(gustatoryhallucination)嘗到食物內有某種特殊的怪味道,往往因此拒食。常與被害妄想并存主要見于精神分裂癥幻嗅(olfactoryhallucination)通常聞到一些難聞的氣味,往往引起患者不愉快的情緒體驗,常與其他幻覺和妄想同時存在可見于精神分裂癥。單一出現的幻嗅,需考慮顳葉癲癎或顳葉器質性損害見于癲癎、腦器質性及老年性精神障礙根據所涉及器官分類-2/392根據所涉及器官分類-3/3幻觸(tactilehallucination)皮膚或粘膜上某種異常的感覺。如蟲爬感、針刺感、性接觸感等可見于精神分裂癥或器質性精神障礙內臟性幻覺(visceralhallucination)軀體內部某一部位或某一臟器的異常知覺體驗。如骨頭里的蟲爬感、血管的拉扯感、腸道的扭轉感等,常與疑病妄想、虛無妄想或被害妄想同時出現多見于精神分裂癥及抑郁發作根據所涉及器官分類-3/3幻觸(tactilehalluc93根據幻覺體驗的來源分類真性幻覺(genuinehallucination)來自于客觀空間,通過感覺器官獲得的幻覺。形象鮮明、生動、逼真,同親眼所見、親耳所聽假性幻覺(pseudohallucination)存在于主觀空間,不通過感覺器官獲得的幻覺。形象通常模糊不清根據幻覺體驗的來源分類真性幻覺(genuinehalluc94根據幻覺產生的條件分類功能性幻覺(functionalhallucination):伴隨現實刺激而出現的幻覺,兩者位于同一器官反射性幻覺(reflexhallucination):伴隨現實刺激而出現的幻覺,兩者位于不同器官入睡前幻覺(hypnagogichallucination):出現在入睡前,閉上眼即出現幻覺體驗(幻視)心因性幻覺(psychogenichallucination):在強烈心理因素影響下出現的幻覺,內容與心因有密切聯系根據幻覺產生的條件分類功能性幻覺(functionalha95知覺障礙-3/3感知綜合障礙(psychosensorydisturbance)視物變形癥(患者感到周圍的人或物體在大小、形狀、體積等發生了變化。多見于癲癎)自身感知綜合障礙(患者感到自己身體的某一部分在大小、形狀等方面發生了變化。可見于精神分裂癥、癲癎等)時間感知綜合障礙(患者對時間的快慢出現不正確的知覺體驗。可見于正常人、情感性精神障礙等)空間感知綜合障礙(患者感到周圍事物的距離發生改變,如候車時汽車已駛進站臺,而患者仍感覺汽車離自己很遠。可見于癲癎、精神分裂癥等)知覺障礙-3/3感知綜合障礙(psychosensoryd96知覺障礙-4/3感知綜合障礙(psychosensorydisturbance)非真實感(患者感到周圍事物和環境發生了變化,變得不真實,視物如隔一層帷幔,象是一個舞臺布景,周圍的房屋、樹木等象是紙板糊成的,毫無生氣;周圍人似沒有生命的木偶等。見于抑郁發作、分離性障礙和精神分裂癥等。)

李凌江,陸林主編.《精神病學》.第3版.供8年制及7年制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知覺障礙-4/3感知綜合障礙(psychosensoryd97思維的特征目的性:有一定的指向連貫性:前后銜接,相互聯系邏輯性:符合邏輯規律,有一定道理實踐性:可通過客觀實踐檢驗思維的特征目的性:有一定的指向98思維障礙的分類思維形式障礙思維內容障礙超價觀念思維障礙的分類思維形式障礙99思維形式障礙-1/5思維奔逸(flightofthought):思維聯想速度加快、數量增多和轉換加速。多見于躁狂發作思維遲緩(inhibitionofthought):思維聯想速度減慢、數量減少和轉換困難。多見于抑郁發作思維貧乏(povertyofthought):想概念與詞匯貧乏,患者感到腦子空空蕩蕩,沒有什么思想。多見于精神分裂癥、腦器質性精神障礙及精神發育遲滯思維形式障礙-1/5思維奔逸(flightofthoug100思維形式障礙-2/5思維散漫(loosenessofthought):聯想松弛,內容散漫,缺乏主題和內在聯系。對問話的回答不切題,交流困難。多見于精神分裂癥及精神發育遲滯思維破裂(splittingofthought):語言或句子結構完整,但各句含意互不相關,僅是語句的堆積。整段內容令人不能理解。多見于精神分裂癥語詞雜拌(wordsalad):言語支離破碎,句子內的詞句之間也缺乏聯系。多見于精神分裂癥思維不連貫(incoherenceofthought):在意識障礙的背景下出現類似語詞雜拌的表現。多見于譫妄狀態思維形式障礙-2/5思維散漫(loosenessofth101思維形式障礙-3/5思維中斷(blockingofthought):在意識清晰和無外界干擾的情況下,思維過程突然中斷。如A內容→(中斷)→B內容。多見于精神分裂癥思維被奪(thoughtdeprivation):思維被某種外力抽走的感覺。多見于精神分裂癥思維插入(thoughtinsertion):感到不屬于自己的思想被強行塞入自己腦中。多見于精神分裂癥強制性思維(forcedthinking):患者感到腦內涌現大量無現實意義、不屬于自己的聯想,是被外力強加的。多見于精神分裂癥思維形式障礙-3/5思維中斷(blockingoftho102假性癡呆:在強烈的精神創傷后,部分患者可產生一種類似癡呆的表現,而大腦組織結構無任何器質性損害。癥狀出現后難以通過轉移令其消失關系妄想(delusionofreference):患者認為周圍的事物都與其有關是研究精神癥狀及其產生機制的學科部分性遺忘(對經歷或事件部分不能回憶)自知力恢復:精神疾病康復的重要指標之一知覺(perception)兩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故往往被同時聯合使用,稱為動作行為與妄想的區別:形成有一定的性格基礎與現實基礎,伴有強烈的情緒體驗,內容比較符合客觀實際感覺過敏(hyperesthesia)嘗到食物內有某種特殊的怪味道,往往因此拒食。多見于精神分裂癥及精神發育遲滯軀體內部產生的不舒適和難以忍受的異樣感覺。幻視(visualhallucination)供8年制及7年制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可分為動注意和被動注意思維插入(thoughtinsertion):感到不屬于自己的思想被強行塞入自己腦中。多見于神經系統疾病,精神科多見于抑郁發作、木僵狀態、意識障礙和分離(轉換)障礙等象征性思維(symbolicthinking):屬于概念轉換,以無關的具體概念代替某一抽象概念,不經患者解釋,旁人無法理解。作態(mannerism):指患者做出古怪的、愚蠢的、幼稚做作的動作、姿勢、步態與表情。思維形式障礙-4/5病理性贅述(circumstantiality):思維聯想活動迂回曲折,聯想枝節過多。見于癲癎、腦器質性及老年性精神障礙思維化聲(thoughthearing):患者體驗自己的思想同時思想變成了言語聲,自己和別人都能聽見。多見于精神分裂癥語詞新作(neologism):概念的融合、濃縮以及無關概念的拼湊。患者自創一些新的符號、圖形、文字或語言并賦予特殊的意義。多見于精神分裂癥假性癡呆:在強烈的精神創傷后,部分患者可產生一種類似癡呆的103思維形式障礙-5/5象征性思維(symbolicthinking):屬于概念轉換,以無關的具體概念代替某一抽象概念,不經患者解釋,旁人無法理解。常見于精神分裂癥邏輯倒錯性思維(paralogismthinking):推理缺乏邏輯,無前提根據或因果倒置,推理離奇,不可理解。可見于精神分裂癥和偏執狂等強迫思維(obsessivethinking):在患者腦中反復出現的某一概念或相同內容的思維,明知不合理和沒有必要,但又無法擺脫,常伴有痛苦體驗。多見于強迫癥思維形式障礙-5/5象征性思維(symbolicthink104妄想的概念一種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態推理和判斷。有以下特征:信念的內容與事實不符,沒有客觀現實基礎,但患者堅信不移妄想內容涉及患者本人,且與個人具有利害關系妄想內容具有個體獨特性,是個體的心理現象,并非集體信念妄想內容與患者的文化背景和經歷有關,且通常有濃厚的時代色彩妄想的概念一種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態推理和判斷。有以下特征105妄想的分類按妄想起源分按妄想結構分按妄想內容分妄想的分類按妄想起源分106按妄想起源分原發性妄想(primarydelusion)是沒有發生基礎的妄想。表現為內容不可理解,不能用既往經歷、當前處境及其他心理活動等加以解釋。原發性妄想是精神分裂癥的典型癥狀,對精神分裂癥具有重要診斷價值繼發性妄想(secondarydelusion)發生在其他病理心理基礎上的妄想,或與某種經歷、情境等有關的妄想按妄想起源分原發性妄想(primarydelusion)107按妄想結構分系統性妄想內容前后相互聯系、結構嚴密的妄想。多見于偏執性精神障礙非系統性妄想片段、零散、內容不固定、結構不嚴密的妄想。多見于精神分裂癥按妄想結構分系統性妄想108按妄想內容分-1/3關系妄想(delusionofreference):患者認為周圍的事物都與其有關被害妄想(delusionofpersecution):患者堅信其被跟蹤、被監視、被誹謗、被隔離等夸大妄想(grandiosed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