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寄生蟲病課件整理_第1頁
食源性寄生蟲病課件整理_第2頁
食源性寄生蟲病課件整理_第3頁
食源性寄生蟲病課件整理_第4頁
食源性寄生蟲病課件整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食源性寄生蟲病李加全食源性寄生蟲病李加全1寄生蟲是需要有寄主才能生存的生物,生活在寄主體表或其體內;原生動物是單細胞動物,大多數需要顯微鏡才能觀察到。寄生蟲是需要有寄主才能生存的生物,生活在寄主體表或其體2目前,由寄生蟲引起的多種傳染病仍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據世界衛生組(WHO)報道,近年全球平均每年有1700多萬人死于傳染病。WHO/TDR要求重點防治的7類熱帶病中,除麻風病、結核病外,其余5類都是寄生蟲病,寄生蟲病在發展中國家是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人類離不開動物性食品,但很多肉類、水產品等食物攜帶有寄生蟲病原體。目前,由寄生蟲引起的多種傳染病仍嚴重威脅人類的3患者,男,彝族,20歲,昭覺縣比爾鄉,癲癇發作2年伊維菌素對殺大白鼠體內幼蟲效果不顯。是異尖線蟲的中間宿主,人吃了未煮熟的含有異尖線蟲幼蟲的海魚或軟體動物,這些幼蟲就會在胃壁寄生,引起酷似外科急腹癥的異尖線蟲病。豬帶絳蟲病人是豬囊尾蚴病的唯一傳染源。加強糞便管理:防止糞便污染水源。首例人體病例于1944年在我國臺灣省被確診。1、宿主關系:終宿主:貓科動物病史:有生食或半生食魚蝦史。囊蟲病是由豬帶絳蟲的幼蟲(豬囊尾蚴)寄生于人體各組織、器官所致的疾病,是危害極為嚴重的人獸共患寄生蟲病之一;3、易感人群:胎兒、嬰幼兒、腫瘤、取材:體液、血液、腦脊液、羊水等人和哺乳動物是中間宿主。蟲體分頭節、頸部和節片三部分。阿苯噠唑,丙硫咪唑不少哺乳動物可作為本蟲的宿主。1、流行隨著飲食方式、食物來源多樣化發展,由食源性寄生蟲造成的食品安全問題亦日益突出,食源性寄生蟲病已成為新“富貴病”,我國城鎮居民特別是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感染人數呈上升勢頭。患者,男,彝族,20歲,昭覺縣比爾鄉,癲癇發作2年1、流行42、疾病特點傳播疾病的媒介:食物致病因子:獸、動物組織內的寄生蟲臨床特征:在移行、發育、繁殖、寄生過程中可對人體組織和器官造成損害而致病。2、疾病特點傳播疾病的媒介:食物53、食物魚源性:華支睪吸蟲病肉源性:絳蟲病、旋毛蟲病淡水甲殼動物源性:并殖吸蟲病螺源性:廣州管圓線蟲病植物源性:姜片蟲病3、食物魚源性:華支睪吸蟲病肉源性:絳蟲病、旋毛蟲病淡水甲殼6潛在危險食物種類潛在危險食物種類74、食源性寄生蟲

通過食品感染人體的寄生蟲稱為食源性寄生蟲,主要包括原蟲、吸蟲、絳蟲、線蟲等。4、食源性寄生蟲通過食品感染人體的寄生8食源性寄生蟲病課件整理9由于不良飲食習慣,造成病原體進入人體,引起食源性寄生蟲病。最近,衛生部一項調查顯示,近年來,食源性寄生蟲病已成為新“富貴病”,我國城鎮居民特別是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感染人數呈上升勢頭。由于不良飲食習慣,造成病原體進入人體,引起食源性10廣東各地肝吸蟲病患者增多,吃魚生蝦生為禍首

2010年8月江門市400多萬人口中,感染肝吸蟲病的人估計有280多萬,約占全市人口七成!肝吸蟲在廣州也“勢力頗大”:廣州人患寄生蟲病最多的病例就是肝吸蟲病,而且流行病學調查發現,番禺、南沙有20%的人患有肝吸蟲病。順德、中山等水網養魚地帶,肝吸蟲病發病率都居高不下。廣東各地肝吸蟲病患者增多,吃魚生蝦生為禍首11吃魚生容易患肝吸蟲,但很多職工沒有吃魚生也患了肝吸蟲。主要原因是吃受肝吸蟲卵污染的青菜時,沒有洗干凈和把青菜煮熟。另外,做生料時,受污染的蔥花、香菜等沒有洗凈,人吃了也會感染肝吸蟲。吃魚生容易患肝吸蟲,但很多職工沒有吃魚生12常見食源性寄生蟲病華支睪吸蟲病,并殖吸蟲病,豬肉絳蟲病,牛肉絳蟲病,曼氏迭宮絳蟲病,旋毛形線蟲病,異尖線蟲病,弓形蟲病,棘顎口線蟲病,廣州管圓線蟲病,肝片形吸蟲病,姜片蟲病。常見食源性寄生蟲病13淡水魚蝦是肝吸蟲、異形吸蟲、棘口吸蟲、棘顎口線蟲和腎膨結線蟲的中間宿主,這些寄生蟲的幼蟲進入魚蝦后在其體內形成囊蚴或以幼蟲形式存在,囊蚴或以幼蟲是,肉眼看不到,但若人吃了未熟的含有囊蚴或幼蟲的魚蝦,這些寄生蟲就會在人體內寄生,并使人得肝吸蟲病、異形吸蟲病、棘口吸蟲病、棘顎口線蟲病和腎膨結線蟲病。淡水魚蝦14海魚或海里的軟體動物是異尖線蟲的中間宿主,人吃了未煮熟的含有異尖線蟲幼蟲的海魚或軟體動物,這些幼蟲就會在胃壁寄生,引起酷似外科急腹癥的異尖線蟲病。海魚或海里的軟體動物15豬

是豬帶絳蟲的中間宿主,也是旋毛蟲、肉孢子蟲、弓形蟲的重要宿主。豬肉中可能含有豬帶絳蟲的囊尾蚴(這樣的豬肉俗稱“米豬肉”、“米粉豬肉”)、旋毛蟲的幼蟲形成的囊包、肉孢子蟲形成的蟲囊和弓形蟲,人吃了這樣的未煮熟的豬肉可能感染豬帶絳蟲(古醫書稱寸白蟲、白)、旋毛蟲、肉孢子蟲、弓形蟲。豬16牛是牛帶絳蟲中間宿主,也是肉孢子蟲和弓形蟲的重要宿主,牛因吃進含有寄生蟲病原體的青草、飼料而感染牛帶絳蟲、肉孢子蟲和弓形蟲。人因吃了這些含有寄生蟲的牛肉而感染牛帶絳蟲、肉孢子蟲和弓形蟲。牛17青蛙、蛇

是曼氏裂頭絳蟲及線中殖孔絳蟲、異形吸蟲、棘口吸蟲的中間宿主或轉續宿主。這些寄生蟲以幼蟲或囊蚴形式存在于蛙、蛇肉中,人吃了未煮熟的蛙、蛇肉就可能得裂頭蚴病、線中殖孔絳蟲病、異形吸蟲病、棘口吸蟲病。青蛙、蛇18經輸血、器官移植;成蟲寄生于小腸上端,以腸組織(腸絨毛)為食;淡水甲殼動物源性:并殖吸蟲病加強糞便管理:防止糞便污染水源。患者,男,彝族,20歲,昭覺縣比爾鄉,癲癇發作2年首例人體病例于1944年在我國臺灣省被確診。原生動物是單細胞動物,大多數需要顯微鏡才能觀察到。不少哺乳動物可作為本蟲的宿主。是曼氏裂頭絳蟲及線中殖孔絳蟲、異形吸蟲、棘口吸蟲的中間宿主或轉續宿主。是豬帶絳蟲的中間宿主,也是旋毛蟲、肉孢子蟲、弓形蟲的重要宿主。分類:剛地弓形蟲是一種專性細胞內寄生的原蟲,為人獸共患病。①對宿主的選擇極不嚴格,尤其中間宿主十分廣泛,蟲體分頭節、頸部和節片三部分。1984年廣東省報告于一“酸腦”病例的腦脊液中發現廣州管圓線蟲幼蟲。宿主關系:人是中間宿主又是終宿主,螃蟹、蝲蛄

是肺吸蟲(并殖吸蟲)的中間宿主,肺吸蟲幼蟲在它們體內形成囊蚴,人吃了未煮熟的含有囊蚴的螃蟹、蝲蛄而得肺吸蟲病。經輸血、器官移植;螃蟹、蝲蛄19兒童還可出現為發育障礙,嚴重者可造成侏儒癥。出生以腦和眼癥狀為多見。(二)在人體及其他中間宿主體內發育過程人和哺乳動物是中間宿主。牛帶絳蟲隨著飲食方式、食物來源多樣化發展,由食源性寄生蟲造成的食品安全問題亦日益突出,食源性寄生蟲病已成為新“富貴病”,我國城鎮居民特別是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感染人數呈上升勢頭。植物源性:布氏姜片蟲病蟲卵入水后被第一中間宿主淡水螺吞食,第二中間宿主淡水魚。健康教育,不生食或半生食淡水溪蟹、喇蛄及其腌制品。傳播途徑:帶絳蟲病因食含活囊蚴的豬牛肉而感染;采用ELISA檢測人群血清囊尾蚴抗體水平不少哺乳動物可作為本蟲的宿主。人因吃了這些含有寄生蟲的牛肉而感染牛帶絳蟲、肉孢子蟲和弓形蟲。慢性患者一般起病隱匿,輕者有腹痛、腹瀉、營養不良、疲倦乏力、肝區隱痛、肝腫大等臨床癥狀,重者可并發膽囊炎、膽管炎、膽石癥和膽管阻塞等癥狀。由于不良飲食習慣,造成病原體進入人體,引起食源性寄生蟲病。鼠能傳播很多寄生蟲病,它們是旋毛蟲、肉孢子蟲、弓形蟲的重要宿主,還是肺吸蟲、曼氏裂頭絳蟲的轉續宿主。人吃了未煮熟的鼠肉,就可能感染旋毛蟲肉孢子蟲、弓形蟲、肺吸蟲、曼氏裂頭絳蟲。兒童還可出現為發育障礙,嚴重者可造成侏儒癥。20狗肉、羊肉中可能含有旋毛蟲、肉孢子蟲、弓形蟲。人因吃進未煮熟的狗肉、羊肉而感染旋毛蟲、肉孢子蟲、弓形蟲。狗肉、羊肉21魚源性:華支睪吸蟲病肉源性:絳/囊蟲病淡水甲殼動物源性:并殖吸蟲病螺源性:廣州管園線蟲病植物源性:布氏姜片蟲病魚源性:華支睪吸蟲病22吃下豬肉絳蟲的后果:

如果你使用沒有煮熟的豬肉,有一定的概率會吃下活的絳蟲。這些絳蟲會用“小鉤子”“鉤”住你的腸道并在腸道中生長。大約一個禮拜之后,絳蟲就會成行為成年絳蟲并且每天產下20000到30000個卵。這些卵絕大部分被排除體外,但是因為是卵,所以會穿越腸道壁,所以有一小部分,進入血液循環。而絳蟲的卵會制造出一個外殼來抵御人體的免疫。當人體出現不良狀況時,免疫系統增強,開始攻擊絳蟲,致使人體局部腫脹,發炎,變形。吃下豬肉絳蟲的后果:

如果你使用沒有煮熟的豬肉,有一定的概23華支睪吸蟲病病原:華枝睪吸蟲。寄生于肝內膽管中。生活史:蟲卵排出體外-入水被第一中間宿主(豆螺、沼螺等)吞食-孵出毛蚴-胞蚴、雷蚴、尾蚴,自螺體逸出-鉆入第二中間宿主(淡水魚)-囊蚴-人進食含活囊蚴的淡水魚而感染。囊蚴在宿主十二指腸內破囊而出,成為童蟲,鉆入總膽管,發育為成蟲,開始排卵。傳染源:是患者或其他多種哺乳動物。華支睪吸蟲病病原:華枝睪吸蟲。寄生于肝內膽管中。24

華支睪吸蟲病又稱肝吸蟲病,是由華支睪吸蟲寄生在人的肝膽管內所引起的肝膽病變為主的一種人獸共患寄生蟲病,是當前我國最嚴重的食源性寄生蟲病之一。目前,肝吸蟲病流行在我國珠江三角洲的廣東、廣西,香港、臺灣以及東北三省較為嚴重。長江流域、黃淮流域及部分丘陵地區呈輕、中度流行。華支睪吸蟲成蟲主要寄生在人、犬、貓、豬等哺乳動物的肝膽管內,成蟲排出的蟲卵經膽汁入小腸后隨糞便排出體外。蟲卵入水后被第一中間宿主淡水螺吞食,第二中間宿主淡水魚。華支睪吸蟲病又稱肝吸蟲病,是由華支睪吸蟲25

在流行區,人們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魚蝦是主要的感染方式,如吃生魚片和魚生粥,把魚加工至半熟而食。另外,用同一塊砧板處理生、熟食物,或飲用生水,也有可能感染本病。因一次食入大量華支睪吸蟲囊蚴可導致急性肝吸蟲病,其潛伏期一般為30天左右。急性患者起病急,首發癥狀是上腹部疼痛和腹瀉,可伴膽道阻塞癥狀。3至4天后出現發熱,體溫可高達39。7℃,繼而可出現肝腫大,以左葉腫大為主。慢性患者一般起病隱匿,輕者有腹痛、腹瀉、營養不良、疲倦乏力、肝區隱痛、肝腫大等臨床癥狀,重者可并發膽囊炎、膽管炎、膽石癥和膽管阻塞等癥狀。兒童還可出現為發育障礙,嚴重者可造成侏儒癥。目前最常用的治療藥物為吡喹酮和阿苯達唑,療效較好。在流行區,人們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魚蝦是主要的感染26傳播途徑:必須有第一中間宿主(多種淡水螺)和第二中間宿主(多種淡水魚)存在,并有適合蟲卵至尾蚴發育和生存的自然環境(溫度、水體),才有可能傳播。經口感染是唯一途徑。人與保蟲宿主均起傳染源的作用,感染囊蚴的魚有傳染性。傳播途徑:27臨床表現:

潛伏期、急性期、慢性期、并發癥。華支睪吸蟲寄生引起阻塞性膽道功能紊亂,膽汁滯留,膽道上皮增生和繼發性膽道細菌感染。診斷標準:

病史:有生食或半生食魚蝦史。寄生蟲學檢查:糞便或十二指腸液。免疫學與血清學檢查:臨床表現:28治療藥物:吡喹酮、阿苯噠唑預防措施:

消滅傳染源:普查普治,及時發現和治療患者。改變生食魚的習慣: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加強糞便管理:防止糞便污染水源。治療藥物:吡喹酮、阿苯噠唑29并殖吸蟲病又稱肺吸蟲病,屬人獸共患病分類:對人致病的有衛氏、斯氏、異盤、大平并殖吸蟲病等,其中以衛氏、斯氏并殖吸蟲病最為重要。生活史:成蟲寄生于人或食肉動物肺臟形成囊腫-蟲卵隨痰液或糞排除體外-水中發育孵出毛蚴-侵入第一中間宿主(淡水螺)-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第二中間宿主(淡水溪蟹、喇蛄)-囊蚴-人或動物進食含活囊蚴的淡水溪蟹、喇蛄而感染。經口感染是唯一途徑。傳染源:食肉動物和病人。人不是主要傳染源。并殖吸蟲病又稱肺吸蟲病,屬人獸共患病分類:對人致病的有衛氏、30傳播途徑:必須有第一中間宿主(淡水螺)、第二中間宿主(淡水溪蟹、喇蛄)的存在;自然環境(水流清澈、水溫適宜、河床多石塊的丘陵或山區);經口感染是唯一途徑。臨床表現:急性期癥狀、慢性期癥狀(胸肺型、腹型、皮下結節型等)。傳播途徑:必須有第一中間宿主(淡水螺)、第二中間宿主(淡水溪31

診斷標準

臨床診斷(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實驗室診斷(病原學、免疫學、血象);X線診斷。診斷標準32治療藥物:吡喹酮預防措施:健康教育,不生食或半生食淡水溪蟹、喇蛄及其腌制品。患者的及時診治。治療藥物:吡喹酮33

旋毛蟲病是由旋毛形線蟲寄生人體引起。旋毛形線蟲簡稱旋毛蟲,對人體危害很大,嚴重感染時常能致人死亡,是一種重要的食源性寄生蟲。成蟲和幼蟲分別寄生于同一宿主小腸和肌細胞內。不少哺乳動物可作為本蟲的宿主。

旋毛蟲病旋毛蟲病34二、生活史(lifecycle)囊包侵入腸粘膜,24h后回到腸腔幼蟲成蟲(十二指腸)48h后(4次蛻皮)(腸粘膜內)

♀蟲繼續長大,產新生蚴♂蟲死亡幼蟲囊包幼蟲(交配)入血(橫紋肌)宿主吞食二、生活史(lifecycle)囊包侵入腸粘膜,24h后回35食源性寄生蟲病課件整理36宿主關系:人是中間宿主又是終宿主,豬等動物是保蟲宿主2.感染期和感染途徑:囊胞,經口感染3、寄生部位:成蟲寄生于小腸上端,以腸組織(腸絨毛)為食;幼蟲寄生于橫紋肌,以肌細胞為營養。生活史要點:宿主關系:人是中間宿主又是終宿主,2.感染期和感染途徑:37三、致病影響因素:食入的囊包數量及活力大小、幼蟲侵犯部位、宿主的機能狀態等。致病過程分三期:侵入期(約1周):自感染囊包至發育為成蟲幼蟲移行、寄生期(2-3周):新生蚴經血循環侵入肌組織囊包形成期(4-16周)三、致病影響因素:食入的囊包數量及活力大小、幼蟲侵犯部位381.侵入期(Invasion)又稱腸型期,約1周胃腸道癥狀

惡心,嘔吐,腹瀉,腹痛,頭痛

低熱1.侵入期(Invasion)又稱腸型期,約1周惡心,嘔吐39又稱肌型期,持續2周至2月(1)全身變態反應癥狀(2)肌肉酸痛:尤以腓腸肌、肱二頭肌(3)重癥2.幼蟲移行期心肌炎,

腦炎肺炎又稱肌型期,持續2周至2月2.幼蟲移行期心肌炎,40又稱恢復期:急性癥狀消退,肌痛可持續數月3.囊包形成期重癥患者可呈惡病質、虛脫,或因心衰、毒血癥、呼吸衰竭等死亡又稱恢復期:3.囊包形成期重癥患者可呈惡病質、虛脫,或因心衰41四、診斷檢出率為50%患者食剩的肉食品應同時作壓片鏡檢或動物接種病史詢問結合臨床特點(發熱、肌痛或乏力、嗜酸性粒細胞增多)1.肌肉活檢確診!肌肉壓片四、診斷檢出率為50%患者食剩的肉食品應同時作壓片鏡檢422.免疫診斷:應選用2-3種方法同時進行,以提高診斷的準確度皮內試驗:環幼沉淀試驗:皂土絮狀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間接血凝試驗IHA:間接熒光抗體試驗IFA:免疫酶染色試驗2.免疫診斷:應選用2-3種方法同時進行,以提高診斷的準43六、防治1.治療患者:甲苯噠唑阿苯噠唑,丙硫咪唑2.改變飲食習慣3.加強肉類檢查4.改善養豬方法5.滅鼠

六、防治1.治療患者:2.改變飲食習慣3.加強肉類檢查4.44

豬肉絳蟲又稱豬帶絳蟲,或鉤絳蟲,扁形動物門,絳蟲綱,帶形科動物。蟲體白色帶狀,全長2—4m,寬7—8mm。蟲體分頭節、頸部和節片三部分。(厭氧生物.但是其幼蟲和蟲蚴都是在有氧環境下長大)

帶絳蟲病與豬囊尾蚴病帶絳蟲病與豬囊尾蚴病45

分類:豬帶絳蟲、牛帶絳蟲的成蟲寄生于人的腸道。豬囊尾蚴病是豬帶絳蟲的幼蟲寄生于人和豬的組織、臟器引起的疾病。

傳染源:帶絳蟲病人是帶絳蟲病的傳染源;豬帶絳蟲病人是豬囊尾蚴病的唯一傳染源。分類:46生活史:人是豬帶絳蟲、牛帶絳蟲的終宿主,也可是豬帶絳蟲的中間宿主。家禽、野生動物可為牛帶絳蟲的中間宿主。豬和野豬為豬帶絳蟲的中間宿主,含有囊尾蚴的豬肉稱“米豬肉”。當人吃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活囊尾蚴的豬肉或牛肉,囊尾蚴在小腸經消化液作用,頭節翻出吸附于腸壁發育為成蟲,成蟲的孕節含蟲卵數以萬計,成熟的節片脫落排出蟲卵而傳播。牛帶絳蟲的囊尾蚴不寄生于人體。生活史:人是豬帶絳蟲、牛帶絳蟲的終宿主,也可是豬帶絳蟲47傳播途徑:帶絳蟲病因食含活囊蚴的豬牛肉而感染;囊尾蚴病是誤食或吞入豬帶絳蟲卵而感染。臨床表現:成蟲在腸道偶有頭節固著腸壁而致局部損傷,少數穿破腸壁或引起腸梗阻。囊尾蚴因代謝產物刺激、炎癥反應、粘連堵塞、占位等可致各種損害和臨床表現。潛伏期:消化道癥狀。囊尾蚴病:皮下及肌肉、腦、眼等。傳播途徑:帶絳蟲病因食含活囊蚴的豬牛肉而感染;囊尾蚴病是誤食48診斷標準:有食米豬肉史,結合臨床表現(消化道癥狀、糞便排節片史)、X線、免疫學診斷等。治療藥物:吡喹酮

豬囊尾蚴病必須住院治療。預防措施:病原治療;切斷傳播途徑。診斷標準:有食米豬肉史,結合臨床表現(消化道癥狀、糞便排節片49病原種類病原種類:牛帶絳蟲豬帶絳蟲亞洲絳蟲病原種類病原種類:50囊蟲病囊蟲病是由豬帶絳蟲的幼蟲(豬囊尾蚴)寄生于人體各組織、器官所致的疾病,是危害極為嚴重的人獸共患寄生蟲病之一;常見寄生部位:皮下、肌肉、大腦、眼、肺等;腦囊蟲病是流行區繼發型癲癇以及神經系統疾患的主要病因之一。囊蟲病囊蟲病是由豬帶絳蟲的幼蟲(豬囊尾蚴)寄生于人體各組織、51牛帶絳蟲-四川省甘孜州雅江縣-2007年牛帶絳蟲-四川省甘孜州雅江縣-2007年52豬體囊蟲病四川省涼山州昭覺縣2005年人體腦囊蟲病女性,藏族,15歲四川省甘孜州丹巴縣2006年豬體囊蟲病人體腦囊蟲病53食源性寄生蟲病課件整理54患者,男,彝族,20歲,昭覺縣比爾鄉,癲癇發作2年患者,男,彝族,20歲,昭覺縣比爾鄉,癲癇發作2年55

糞便檢查顯微鏡檢、糞抗原試驗、糞PCR

帶絳蟲病人驅蟲治療蟲種鑒定:形態學、PCR

血清學采用ELISA檢測人群血清囊尾蚴抗體水平

檢查方法

檢查方法56驅絳蟲驅絳飲+20%甘露醇吡喹酮+20%甘露醇南瓜子+檳榔煎劑+硫酸鎂驅絳蟲57治囊蟲的藥物吡喹酮阿苯噠唑治囊蟲的藥物58剛地弓形蟲剛地弓形蟲59二、生活史(一)在貓體及終宿主體內發育過程包囊假包囊卵囊貓吞食小腸緩殖子速殖子子孢子小腸絨毛上皮細胞裂體生殖裂殖體裂殖子侵入新的上皮細胞雌配子體雄配子體雌配子雄配子配子生殖合子囊合子(貓糞)二、生活史包囊貓吞食小60(二)在人體及其他中間宿主體內發育過程包囊假包囊囊合子人食入小腸內緩殖子速殖子子孢子血、淋巴循環入侵各組織細胞速殖子機體免疫力增強包囊緩殖子機體免疫力下降假包囊侵入組織細胞分裂增殖破裂釋放破裂釋放侵入組織細胞注:組織細胞以腦、眼、骨骼肌細胞較多見分裂增殖(二)在人體及其他中間宿主體內發育過程包囊人食入小腸內緩殖子61速殖子(tachyzoite)速殖子(tachyzoite)62包囊(cyst)包囊(cyst)63

卵囊(oocyst)卵囊(oocyst)64剛地弓形蟲卵囊包囊滋養體剛地弓形蟲651、宿主關系:終宿主:貓科動物中間宿主:哺乳類、鳥類、魚類、爬行類包括人和貓均可作中間宿主2、感染期:貓糞中的卵囊、動物肌肉中的包囊或假包囊感染途徑:經口、經皮膚、經胎盤傳播3、寄生部位:任何有核細胞

(二)生活史要點:1、宿主關系:終宿主:貓科動物(二)生活史要點:66弓形蟲病廣泛流行的原因:①對宿主的選擇極不嚴格,尤其中間宿主十分廣泛,家畜家禽均易感;②可在中間宿主與終宿主之間、中間宿主之間及終宿主之間傳播;③對所寄生的組織亦無特異性選擇;④多個生活史期都具感染性,并有多種感染途徑;⑤包囊可在中間宿主組織內長期生存;⑥卵囊排放量大,且其在外界有較強的抵抗力。弓形蟲病廣泛流行的原因:67三、致病(一)致病機制:1.速殖子導致組織急性炎癥和壞死2.緩殖子引發慢性感染3.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時______隱性感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時______急性重癥(二)累及器官:

腦、眼、心肌、肺、肝、淋巴結等多器官(三)臨床分類:先天性和獲得性弓形蟲病二類三、致病(一)致病機制:681、先天性弓形蟲病

初孕婦女,經胎盤傳播給胎兒。致流產、早產、死產或畸胎等。

主要累及腦和眼,如腦積水、腦鈣化、精神和運動障礙;視網膜脈絡膜炎。

1、先天性弓形蟲病

初孕婦女,經胎盤傳播給胎兒。69食源性寄生蟲病課件整理702、獲得性弓形蟲病(1)淋巴結腫大:最常見癥狀(2)主要受累器官及癥狀:腦炎、腦膜炎、癲癇和精神異常等視網膜脈絡膜炎,斜視等(3)多器官受損:心肌炎、肺炎、肝炎、腎炎等。2、獲得性弓形蟲病(1)淋巴結腫大:最常見癥狀71四、實驗診斷(一)病原學檢查:1.涂片染色法:查滋養體取材:體液、血液、腦脊液、羊水等方法:離心,取沉渣涂片并染色,鏡檢。2.動物接種和細胞培養法:四、實驗診斷(一)病原學檢查:72(二)免疫學診斷

1.染色試驗:2.ELISA:

(二)免疫學診斷1.染色試驗:73五、流行及防治1、傳染源:

弓形蟲病人、帶蟲者及受染動物2、傳播途徑:經口;經皮膚粘膜;經胎盤為主;經輸血、器官移植;蒼蠅、蟑螂也可作為傳播媒介。3、易感人群:胎兒、嬰幼兒、腫瘤、AIDS患者等均易感。五、流行及防治1、傳染源:

弓形蟲病人、帶蟲者及受染動物74廣州管圓線蟲

管圓線蟲病是由于廣州管圓線蟲的幼蟲侵入人體腦部,引致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腦膜腦炎或腦膜炎,簡稱“酸腦”。首例人體病例于1944年在我國臺灣省被確診。廣州管圓線蟲75生活史生活史76太平洋地區島嶼及東南亞均曾有散在或暴發流行。1978年我國臺灣省已報導259例,其中8例死亡。1984年廣東省報告于一“酸腦”病例的腦脊液中發現廣州管圓線蟲幼蟲。1997年浙江省溫州市因生食“福壽螺”而發病47例,呈暴發流行。太平洋地區島嶼及東南亞均曾有散在或暴發流行。77宿主廣州管圓線蟲系鼠類寄生蟲,野鼠、家鼠、褐家鼠均可作為其終宿主。中間宿主:陸生螺、水生螺有50余種,最常見的是褐云瑪瑙螺(陸生)、“福壽螺”等。轉續宿主:蟾蜍、青蛙體內查見第三期幼蟲。宿主78褐云瑪瑙螺褐云瑪瑙螺79福壽螺福壽螺80

福壽螺,瓶螺科瓶螺屬軟體動物,個體大、食性廣、適應性強、生長繁殖快、產量高,是餐桌上的佳肴。1981年引入中國,目前已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食用未充分加熱的福壽螺,可能引起廣州管圓線蟲等寄生蟲在人體內感染。

福壽螺,瓶螺科瓶螺屬軟體動物,個體大、食81食源性寄生蟲病課件整理82

人體感染方式

人生(或半生)食含第三期幼蟲的軟體動物、魚、蝦或被幼蟲污染的蔬菜、瓜果、水源。

人體感染方式83傳播途徑:帶絳蟲病因食含活囊蚴的豬牛肉而感染;不少哺乳動物可作為本蟲的宿主。亞洲絳蟲經輸血、器官移植;寄生蟲學檢查:糞便或十二指腸液。1984年廣東省報告于一“酸腦”病例的腦脊液中發現廣州管圓線蟲幼蟲。人生(或半生)食含第三期幼蟲的軟體動物、魚、蝦或被幼蟲污染的蔬菜、瓜果、水源。是豬帶絳蟲的中間宿主,也是旋毛蟲、肉孢子蟲、弓形蟲的重要宿主。是曼氏裂頭絳蟲及線中殖孔絳蟲、異形吸蟲、棘口吸蟲的中間宿主或轉續宿主。病史詢問結合臨床特點(發熱、肌痛或乏力、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寄生蟲學檢查:糞便或十二指腸液。豬囊尾蚴病必須住院治療。感染途徑:經口、經皮膚、經胎盤傳播3、易感人群:胎兒、嬰幼兒、腫瘤、織和器官造成損害而致病。

臨床表現潛伏期3-36d臨床表現以急性劇烈頭痛為常見,呈脹裂樣痛,具緊箍感。因顱內壓增高而出現惡心、嘔吐、頸強直、抽搐等腦膜刺激癥狀。嚴重者可癱瘓、嗜睡、昏迷甚至死亡。常伴有全身性游走性蟻走感、游走性針刺樣、燒灼樣肌肉疼痛,觸摸時疼痛加劇,重按反緩解,表現為神經根痛癥狀。傳播途徑:帶絳蟲病因食含活囊蚴的豬牛肉而感染;84診斷據臨床表現,刪除其他因細菌、病毒引致腦炎、腦膜炎病變后,結合特殊飲食史,血象及腦脊液中嗜酸性粒細胞增高時,進一步可作下列檢測。1、病原學檢查:腦脊液沉渣中找幼蟲。2、免疫學檢查。3、顱腦部特殊檢查。診斷85

防治

目前尚無特效藥,采用對癥和支持療法。甲苯達唑或阿苯達唑并加地塞米松10mg靜脈滴注,可緩解癥狀。伊維菌素對殺大白鼠體內幼蟲效果不顯。大力進行衛生宣教,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加強飲食業管理,禁生食(或半生)食螺、蛙、蝦等菜肴。避免炊具、蔬菜被污染。滅鼠。防治86弓形蟲病(人獸共患病)分類:剛地弓形蟲是一種專性細胞內寄生的原蟲,為人獸共患病。生活史:分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包括5個期:滋養體、包囊、裂殖體、配子體、卵囊。貓科動物是終宿主;人和哺乳動物是中間宿主。傳染源:貓和貓科動物是終宿主。人、哺乳動物為中間宿主。動物為主要傳染源,貓及貓科動物為重要傳染源,人類通過胎盤垂直傳播。弓形蟲病(人獸共患病)分類:剛地弓形蟲是一種專性細胞內寄生的87傳播途徑:分先天性(母嬰傳播)和獲得性(經口感染)。臨床表現:先天性:胎兒畸形、早產、死產等。出生以腦和眼癥狀為多見。獲得性:無特異癥狀,淋巴結腫大、中樞神經系統異常、眼病等。傳播途徑:分先天性(母嬰傳播)和獲得性(經口感染)。88謝謝觀看!謝謝觀看!89食源性寄生蟲病李加全食源性寄生蟲病李加全90寄生蟲是需要有寄主才能生存的生物,生活在寄主體表或其體內;原生動物是單細胞動物,大多數需要顯微鏡才能觀察到。寄生蟲是需要有寄主才能生存的生物,生活在寄主體表或其體91目前,由寄生蟲引起的多種傳染病仍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據世界衛生組(WHO)報道,近年全球平均每年有1700多萬人死于傳染病。WHO/TDR要求重點防治的7類熱帶病中,除麻風病、結核病外,其余5類都是寄生蟲病,寄生蟲病在發展中國家是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人類離不開動物性食品,但很多肉類、水產品等食物攜帶有寄生蟲病原體。目前,由寄生蟲引起的多種傳染病仍嚴重威脅人類的92患者,男,彝族,20歲,昭覺縣比爾鄉,癲癇發作2年伊維菌素對殺大白鼠體內幼蟲效果不顯。是異尖線蟲的中間宿主,人吃了未煮熟的含有異尖線蟲幼蟲的海魚或軟體動物,這些幼蟲就會在胃壁寄生,引起酷似外科急腹癥的異尖線蟲病。豬帶絳蟲病人是豬囊尾蚴病的唯一傳染源。加強糞便管理:防止糞便污染水源。首例人體病例于1944年在我國臺灣省被確診。1、宿主關系:終宿主:貓科動物病史:有生食或半生食魚蝦史。囊蟲病是由豬帶絳蟲的幼蟲(豬囊尾蚴)寄生于人體各組織、器官所致的疾病,是危害極為嚴重的人獸共患寄生蟲病之一;3、易感人群:胎兒、嬰幼兒、腫瘤、取材:體液、血液、腦脊液、羊水等人和哺乳動物是中間宿主。蟲體分頭節、頸部和節片三部分。阿苯噠唑,丙硫咪唑不少哺乳動物可作為本蟲的宿主。1、流行隨著飲食方式、食物來源多樣化發展,由食源性寄生蟲造成的食品安全問題亦日益突出,食源性寄生蟲病已成為新“富貴病”,我國城鎮居民特別是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感染人數呈上升勢頭。患者,男,彝族,20歲,昭覺縣比爾鄉,癲癇發作2年1、流行932、疾病特點傳播疾病的媒介:食物致病因子:獸、動物組織內的寄生蟲臨床特征:在移行、發育、繁殖、寄生過程中可對人體組織和器官造成損害而致病。2、疾病特點傳播疾病的媒介:食物943、食物魚源性:華支睪吸蟲病肉源性:絳蟲病、旋毛蟲病淡水甲殼動物源性:并殖吸蟲病螺源性:廣州管圓線蟲病植物源性:姜片蟲病3、食物魚源性:華支睪吸蟲病肉源性:絳蟲病、旋毛蟲病淡水甲殼95潛在危險食物種類潛在危險食物種類964、食源性寄生蟲

通過食品感染人體的寄生蟲稱為食源性寄生蟲,主要包括原蟲、吸蟲、絳蟲、線蟲等。4、食源性寄生蟲通過食品感染人體的寄生97食源性寄生蟲病課件整理98由于不良飲食習慣,造成病原體進入人體,引起食源性寄生蟲病。最近,衛生部一項調查顯示,近年來,食源性寄生蟲病已成為新“富貴病”,我國城鎮居民特別是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感染人數呈上升勢頭。由于不良飲食習慣,造成病原體進入人體,引起食源性99廣東各地肝吸蟲病患者增多,吃魚生蝦生為禍首

2010年8月江門市400多萬人口中,感染肝吸蟲病的人估計有280多萬,約占全市人口七成!肝吸蟲在廣州也“勢力頗大”:廣州人患寄生蟲病最多的病例就是肝吸蟲病,而且流行病學調查發現,番禺、南沙有20%的人患有肝吸蟲病。順德、中山等水網養魚地帶,肝吸蟲病發病率都居高不下。廣東各地肝吸蟲病患者增多,吃魚生蝦生為禍首100吃魚生容易患肝吸蟲,但很多職工沒有吃魚生也患了肝吸蟲。主要原因是吃受肝吸蟲卵污染的青菜時,沒有洗干凈和把青菜煮熟。另外,做生料時,受污染的蔥花、香菜等沒有洗凈,人吃了也會感染肝吸蟲。吃魚生容易患肝吸蟲,但很多職工沒有吃魚生101常見食源性寄生蟲病華支睪吸蟲病,并殖吸蟲病,豬肉絳蟲病,牛肉絳蟲病,曼氏迭宮絳蟲病,旋毛形線蟲病,異尖線蟲病,弓形蟲病,棘顎口線蟲病,廣州管圓線蟲病,肝片形吸蟲病,姜片蟲病。常見食源性寄生蟲病102淡水魚蝦是肝吸蟲、異形吸蟲、棘口吸蟲、棘顎口線蟲和腎膨結線蟲的中間宿主,這些寄生蟲的幼蟲進入魚蝦后在其體內形成囊蚴或以幼蟲形式存在,囊蚴或以幼蟲是,肉眼看不到,但若人吃了未熟的含有囊蚴或幼蟲的魚蝦,這些寄生蟲就會在人體內寄生,并使人得肝吸蟲病、異形吸蟲病、棘口吸蟲病、棘顎口線蟲病和腎膨結線蟲病。淡水魚蝦103海魚或海里的軟體動物是異尖線蟲的中間宿主,人吃了未煮熟的含有異尖線蟲幼蟲的海魚或軟體動物,這些幼蟲就會在胃壁寄生,引起酷似外科急腹癥的異尖線蟲病。海魚或海里的軟體動物104豬

是豬帶絳蟲的中間宿主,也是旋毛蟲、肉孢子蟲、弓形蟲的重要宿主。豬肉中可能含有豬帶絳蟲的囊尾蚴(這樣的豬肉俗稱“米豬肉”、“米粉豬肉”)、旋毛蟲的幼蟲形成的囊包、肉孢子蟲形成的蟲囊和弓形蟲,人吃了這樣的未煮熟的豬肉可能感染豬帶絳蟲(古醫書稱寸白蟲、白)、旋毛蟲、肉孢子蟲、弓形蟲。豬105牛是牛帶絳蟲中間宿主,也是肉孢子蟲和弓形蟲的重要宿主,牛因吃進含有寄生蟲病原體的青草、飼料而感染牛帶絳蟲、肉孢子蟲和弓形蟲。人因吃了這些含有寄生蟲的牛肉而感染牛帶絳蟲、肉孢子蟲和弓形蟲。牛106青蛙、蛇

是曼氏裂頭絳蟲及線中殖孔絳蟲、異形吸蟲、棘口吸蟲的中間宿主或轉續宿主。這些寄生蟲以幼蟲或囊蚴形式存在于蛙、蛇肉中,人吃了未煮熟的蛙、蛇肉就可能得裂頭蚴病、線中殖孔絳蟲病、異形吸蟲病、棘口吸蟲病。青蛙、蛇107經輸血、器官移植;成蟲寄生于小腸上端,以腸組織(腸絨毛)為食;淡水甲殼動物源性:并殖吸蟲病加強糞便管理:防止糞便污染水源。患者,男,彝族,20歲,昭覺縣比爾鄉,癲癇發作2年首例人體病例于1944年在我國臺灣省被確診。原生動物是單細胞動物,大多數需要顯微鏡才能觀察到。不少哺乳動物可作為本蟲的宿主。是曼氏裂頭絳蟲及線中殖孔絳蟲、異形吸蟲、棘口吸蟲的中間宿主或轉續宿主。是豬帶絳蟲的中間宿主,也是旋毛蟲、肉孢子蟲、弓形蟲的重要宿主。分類:剛地弓形蟲是一種專性細胞內寄生的原蟲,為人獸共患病。①對宿主的選擇極不嚴格,尤其中間宿主十分廣泛,蟲體分頭節、頸部和節片三部分。1984年廣東省報告于一“酸腦”病例的腦脊液中發現廣州管圓線蟲幼蟲。宿主關系:人是中間宿主又是終宿主,螃蟹、蝲蛄

是肺吸蟲(并殖吸蟲)的中間宿主,肺吸蟲幼蟲在它們體內形成囊蚴,人吃了未煮熟的含有囊蚴的螃蟹、蝲蛄而得肺吸蟲病。經輸血、器官移植;螃蟹、蝲蛄108兒童還可出現為發育障礙,嚴重者可造成侏儒癥。出生以腦和眼癥狀為多見。(二)在人體及其他中間宿主體內發育過程人和哺乳動物是中間宿主。牛帶絳蟲隨著飲食方式、食物來源多樣化發展,由食源性寄生蟲造成的食品安全問題亦日益突出,食源性寄生蟲病已成為新“富貴病”,我國城鎮居民特別是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感染人數呈上升勢頭。植物源性:布氏姜片蟲病蟲卵入水后被第一中間宿主淡水螺吞食,第二中間宿主淡水魚。健康教育,不生食或半生食淡水溪蟹、喇蛄及其腌制品。傳播途徑:帶絳蟲病因食含活囊蚴的豬牛肉而感染;采用ELISA檢測人群血清囊尾蚴抗體水平不少哺乳動物可作為本蟲的宿主。人因吃了這些含有寄生蟲的牛肉而感染牛帶絳蟲、肉孢子蟲和弓形蟲。慢性患者一般起病隱匿,輕者有腹痛、腹瀉、營養不良、疲倦乏力、肝區隱痛、肝腫大等臨床癥狀,重者可并發膽囊炎、膽管炎、膽石癥和膽管阻塞等癥狀。由于不良飲食習慣,造成病原體進入人體,引起食源性寄生蟲病。鼠能傳播很多寄生蟲病,它們是旋毛蟲、肉孢子蟲、弓形蟲的重要宿主,還是肺吸蟲、曼氏裂頭絳蟲的轉續宿主。人吃了未煮熟的鼠肉,就可能感染旋毛蟲肉孢子蟲、弓形蟲、肺吸蟲、曼氏裂頭絳蟲。兒童還可出現為發育障礙,嚴重者可造成侏儒癥。109狗肉、羊肉中可能含有旋毛蟲、肉孢子蟲、弓形蟲。人因吃進未煮熟的狗肉、羊肉而感染旋毛蟲、肉孢子蟲、弓形蟲。狗肉、羊肉110魚源性:華支睪吸蟲病肉源性:絳/囊蟲病淡水甲殼動物源性:并殖吸蟲病螺源性:廣州管園線蟲病植物源性:布氏姜片蟲病魚源性:華支睪吸蟲病111吃下豬肉絳蟲的后果:

如果你使用沒有煮熟的豬肉,有一定的概率會吃下活的絳蟲。這些絳蟲會用“小鉤子”“鉤”住你的腸道并在腸道中生長。大約一個禮拜之后,絳蟲就會成行為成年絳蟲并且每天產下20000到30000個卵。這些卵絕大部分被排除體外,但是因為是卵,所以會穿越腸道壁,所以有一小部分,進入血液循環。而絳蟲的卵會制造出一個外殼來抵御人體的免疫。當人體出現不良狀況時,免疫系統增強,開始攻擊絳蟲,致使人體局部腫脹,發炎,變形。吃下豬肉絳蟲的后果:

如果你使用沒有煮熟的豬肉,有一定的概112華支睪吸蟲病病原:華枝睪吸蟲。寄生于肝內膽管中。生活史:蟲卵排出體外-入水被第一中間宿主(豆螺、沼螺等)吞食-孵出毛蚴-胞蚴、雷蚴、尾蚴,自螺體逸出-鉆入第二中間宿主(淡水魚)-囊蚴-人進食含活囊蚴的淡水魚而感染。囊蚴在宿主十二指腸內破囊而出,成為童蟲,鉆入總膽管,發育為成蟲,開始排卵。傳染源:是患者或其他多種哺乳動物。華支睪吸蟲病病原:華枝睪吸蟲。寄生于肝內膽管中。113

華支睪吸蟲病又稱肝吸蟲病,是由華支睪吸蟲寄生在人的肝膽管內所引起的肝膽病變為主的一種人獸共患寄生蟲病,是當前我國最嚴重的食源性寄生蟲病之一。目前,肝吸蟲病流行在我國珠江三角洲的廣東、廣西,香港、臺灣以及東北三省較為嚴重。長江流域、黃淮流域及部分丘陵地區呈輕、中度流行。華支睪吸蟲成蟲主要寄生在人、犬、貓、豬等哺乳動物的肝膽管內,成蟲排出的蟲卵經膽汁入小腸后隨糞便排出體外。蟲卵入水后被第一中間宿主淡水螺吞食,第二中間宿主淡水魚。華支睪吸蟲病又稱肝吸蟲病,是由華支睪吸蟲114

在流行區,人們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魚蝦是主要的感染方式,如吃生魚片和魚生粥,把魚加工至半熟而食。另外,用同一塊砧板處理生、熟食物,或飲用生水,也有可能感染本病。因一次食入大量華支睪吸蟲囊蚴可導致急性肝吸蟲病,其潛伏期一般為30天左右。急性患者起病急,首發癥狀是上腹部疼痛和腹瀉,可伴膽道阻塞癥狀。3至4天后出現發熱,體溫可高達39。7℃,繼而可出現肝腫大,以左葉腫大為主。慢性患者一般起病隱匿,輕者有腹痛、腹瀉、營養不良、疲倦乏力、肝區隱痛、肝腫大等臨床癥狀,重者可并發膽囊炎、膽管炎、膽石癥和膽管阻塞等癥狀。兒童還可出現為發育障礙,嚴重者可造成侏儒癥。目前最常用的治療藥物為吡喹酮和阿苯達唑,療效較好。在流行區,人們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魚蝦是主要的感染115傳播途徑:必須有第一中間宿主(多種淡水螺)和第二中間宿主(多種淡水魚)存在,并有適合蟲卵至尾蚴發育和生存的自然環境(溫度、水體),才有可能傳播。經口感染是唯一途徑。人與保蟲宿主均起傳染源的作用,感染囊蚴的魚有傳染性。傳播途徑:116臨床表現:

潛伏期、急性期、慢性期、并發癥。華支睪吸蟲寄生引起阻塞性膽道功能紊亂,膽汁滯留,膽道上皮增生和繼發性膽道細菌感染。診斷標準:

病史:有生食或半生食魚蝦史。寄生蟲學檢查:糞便或十二指腸液。免疫學與血清學檢查:臨床表現:117治療藥物:吡喹酮、阿苯噠唑預防措施:

消滅傳染源:普查普治,及時發現和治療患者。改變生食魚的習慣: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加強糞便管理:防止糞便污染水源。治療藥物:吡喹酮、阿苯噠唑118并殖吸蟲病又稱肺吸蟲病,屬人獸共患病分類:對人致病的有衛氏、斯氏、異盤、大平并殖吸蟲病等,其中以衛氏、斯氏并殖吸蟲病最為重要。生活史:成蟲寄生于人或食肉動物肺臟形成囊腫-蟲卵隨痰液或糞排除體外-水中發育孵出毛蚴-侵入第一中間宿主(淡水螺)-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第二中間宿主(淡水溪蟹、喇蛄)-囊蚴-人或動物進食含活囊蚴的淡水溪蟹、喇蛄而感染。經口感染是唯一途徑。傳染源:食肉動物和病人。人不是主要傳染源。并殖吸蟲病又稱肺吸蟲病,屬人獸共患病分類:對人致病的有衛氏、119傳播途徑:必須有第一中間宿主(淡水螺)、第二中間宿主(淡水溪蟹、喇蛄)的存在;自然環境(水流清澈、水溫適宜、河床多石塊的丘陵或山區);經口感染是唯一途徑。臨床表現:急性期癥狀、慢性期癥狀(胸肺型、腹型、皮下結節型等)。傳播途徑:必須有第一中間宿主(淡水螺)、第二中間宿主(淡水溪120

診斷標準

臨床診斷(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實驗室診斷(病原學、免疫學、血象);X線診斷。診斷標準121治療藥物:吡喹酮預防措施:健康教育,不生食或半生食淡水溪蟹、喇蛄及其腌制品。患者的及時診治。治療藥物:吡喹酮122

旋毛蟲病是由旋毛形線蟲寄生人體引起。旋毛形線蟲簡稱旋毛蟲,對人體危害很大,嚴重感染時常能致人死亡,是一種重要的食源性寄生蟲。成蟲和幼蟲分別寄生于同一宿主小腸和肌細胞內。不少哺乳動物可作為本蟲的宿主。

旋毛蟲病旋毛蟲病123二、生活史(lifecycle)囊包侵入腸粘膜,24h后回到腸腔幼蟲成蟲(十二指腸)48h后(4次蛻皮)(腸粘膜內)

♀蟲繼續長大,產新生蚴♂蟲死亡幼蟲囊包幼蟲(交配)入血(橫紋肌)宿主吞食二、生活史(lifecycle)囊包侵入腸粘膜,24h后回124食源性寄生蟲病課件整理125宿主關系:人是中間宿主又是終宿主,豬等動物是保蟲宿主2.感染期和感染途徑:囊胞,經口感染3、寄生部位:成蟲寄生于小腸上端,以腸組織(腸絨毛)為食;幼蟲寄生于橫紋肌,以肌細胞為營養。生活史要點:宿主關系:人是中間宿主又是終宿主,2.感染期和感染途徑:126三、致病影響因素:食入的囊包數量及活力大小、幼蟲侵犯部位、宿主的機能狀態等。致病過程分三期:侵入期(約1周):自感染囊包至發育為成蟲幼蟲移行、寄生期(2-3周):新生蚴經血循環侵入肌組織囊包形成期(4-16周)三、致病影響因素:食入的囊包數量及活力大小、幼蟲侵犯部位1271.侵入期(Invasion)又稱腸型期,約1周胃腸道癥狀

惡心,嘔吐,腹瀉,腹痛,頭痛

低熱1.侵入期(Invasion)又稱腸型期,約1周惡心,嘔吐128又稱肌型期,持續2周至2月(1)全身變態反應癥狀(2)肌肉酸痛:尤以腓腸肌、肱二頭肌(3)重癥2.幼蟲移行期心肌炎,

腦炎肺炎又稱肌型期,持續2周至2月2.幼蟲移行期心肌炎,129又稱恢復期:急性癥狀消退,肌痛可持續數月3.囊包形成期重癥患者可呈惡病質、虛脫,或因心衰、毒血癥、呼吸衰竭等死亡又稱恢復期:3.囊包形成期重癥患者可呈惡病質、虛脫,或因心衰130四、診斷檢出率為50%患者食剩的肉食品應同時作壓片鏡檢或動物接種病史詢問結合臨床特點(發熱、肌痛或乏力、嗜酸性粒細胞增多)1.肌肉活檢確診!肌肉壓片四、診斷檢出率為50%患者食剩的肉食品應同時作壓片鏡檢1312.免疫診斷:應選用2-3種方法同時進行,以提高診斷的準確度皮內試驗:環幼沉淀試驗:皂土絮狀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間接血凝試驗IHA:間接熒光抗體試驗IFA:免疫酶染色試驗2.免疫診斷:應選用2-3種方法同時進行,以提高診斷的準132六、防治1.治療患者:甲苯噠唑阿苯噠唑,丙硫咪唑2.改變飲食習慣3.加強肉類檢查4.改善養豬方法5.滅鼠

六、防治1.治療患者:2.改變飲食習慣3.加強肉類檢查4.133

豬肉絳蟲又稱豬帶絳蟲,或鉤絳蟲,扁形動物門,絳蟲綱,帶形科動物。蟲體白色帶狀,全長2—4m,寬7—8mm。蟲體分頭節、頸部和節片三部分。(厭氧生物.但是其幼蟲和蟲蚴都是在有氧環境下長大)

帶絳蟲病與豬囊尾蚴病帶絳蟲病與豬囊尾蚴病134

分類:豬帶絳蟲、牛帶絳蟲的成蟲寄生于人的腸道。豬囊尾蚴病是豬帶絳蟲的幼蟲寄生于人和豬的組織、臟器引起的疾病。

傳染源:帶絳蟲病人是帶絳蟲病的傳染源;豬帶絳蟲病人是豬囊尾蚴病的唯一傳染源。分類:135生活史:人是豬帶絳蟲、牛帶絳蟲的終宿主,也可是豬帶絳蟲的中間宿主。家禽、野生動物可為牛帶絳蟲的中間宿主。豬和野豬為豬帶絳蟲的中間宿主,含有囊尾蚴的豬肉稱“米豬肉”。當人吃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活囊尾蚴的豬肉或牛肉,囊尾蚴在小腸經消化液作用,頭節翻出吸附于腸壁發育為成蟲,成蟲的孕節含蟲卵數以萬計,成熟的節片脫落排出蟲卵而傳播。牛帶絳蟲的囊尾蚴不寄生于人體。生活史:人是豬帶絳蟲、牛帶絳蟲的終宿主,也可是豬帶絳蟲136傳播途徑:帶絳蟲病因食含活囊蚴的豬牛肉而感染;囊尾蚴病是誤食或吞入豬帶絳蟲卵而感染。臨床表現:成蟲在腸道偶有頭節固著腸壁而致局部損傷,少數穿破腸壁或引起腸梗阻。囊尾蚴因代謝產物刺激、炎癥反應、粘連堵塞、占位等可致各種損害和臨床表現。潛伏期:消化道癥狀。囊尾蚴病:皮下及肌肉、腦、眼等。傳播途徑:帶絳蟲病因食含活囊蚴的豬牛肉而感染;囊尾蚴病是誤食137診斷標準:有食米豬肉史,結合臨床表現(消化道癥狀、糞便排節片史)、X線、免疫學診斷等。治療藥物:吡喹酮

豬囊尾蚴病必須住院治療。預防措施:病原治療;切斷傳播途徑。診斷標準:有食米豬肉史,結合臨床表現(消化道癥狀、糞便排節片138病原種類病原種類:牛帶絳蟲豬帶絳蟲亞洲絳蟲病原種類病原種類:139囊蟲病囊蟲病是由豬帶絳蟲的幼蟲(豬囊尾蚴)寄生于人體各組織、器官所致的疾病,是危害極為嚴重的人獸共患寄生蟲病之一;常見寄生部位:皮下、肌肉、大腦、眼、肺等;腦囊蟲病是流行區繼發型癲癇以及神經系統疾患的主要病因之一。囊蟲病囊蟲病是由豬帶絳蟲的幼蟲(豬囊尾蚴)寄生于人體各組織、140牛帶絳蟲-四川省甘孜州雅江縣-2007年牛帶絳蟲-四川省甘孜州雅江縣-2007年141豬體囊蟲病四川省涼山州昭覺縣2005年人體腦囊蟲病女性,藏族,15歲四川省甘孜州丹巴縣2006年豬體囊蟲病人體腦囊蟲病142食源性寄生蟲病課件整理143患者,男,彝族,20歲,昭覺縣比爾鄉,癲癇發作2年患者,男,彝族,20歲,昭覺縣比爾鄉,癲癇發作2年144

糞便檢查顯微鏡檢、糞抗原試驗、糞PCR

帶絳蟲病人驅蟲治療蟲種鑒定:形態學、PCR

血清學采用ELISA檢測人群血清囊尾蚴抗體水平

檢查方法

檢查方法145驅絳蟲驅絳飲+20%甘露醇吡喹酮+20%甘露醇南瓜子+檳榔煎劑+硫酸鎂驅絳蟲146治囊蟲的藥物吡喹酮阿苯噠唑治囊蟲的藥物147剛地弓形蟲剛地弓形蟲148二、生活史(一)在貓體及終宿主體內發育過程包囊假包囊卵囊貓吞食小腸緩殖子速殖子子孢子小腸絨毛上皮細胞裂體生殖裂殖體裂殖子侵入新的上皮細胞雌配子體雄配子體雌配子雄配子配子生殖合子囊合子(貓糞)二、生活史包囊貓吞食小149(二)在人體及其他中間宿主體內發育過程包囊假包囊囊合子人食入小腸內緩殖子速殖子子孢子血、淋巴循環入侵各組織細胞速殖子機體免疫力增強包囊緩殖子機體免疫力下降假包囊侵入組織細胞分裂增殖破裂釋放破裂釋放侵入組織細胞注:組織細胞以腦、眼、骨骼肌細胞較多見分裂增殖(二)在人體及其他中間宿主體內發育過程包囊人食入小腸內緩殖子150速殖子(tachyzoite)速殖子(tachyzoite)151包囊(cyst)包囊(cyst)152

卵囊(oocyst)卵囊(oocyst)153剛地弓形蟲卵囊包囊滋養體剛地弓形蟲1541、宿主關系:終宿主:貓科動物中間宿主:哺乳類、鳥類、魚類、爬行類包括人和貓均可作中間宿主2、感染期:貓糞中的卵囊、動物肌肉中的包囊或假包囊感染途徑:經口、經皮膚、經胎盤傳播3、寄生部位:任何有核細胞

(二)生活史要點:1、宿主關系:終宿主:貓科動物(二)生活史要點:155弓形蟲病廣泛流行的原因:①對宿主的選擇極不嚴格,尤其中間宿主十分廣泛,家畜家禽均易感;②可在中間宿主與終宿主之間、中間宿主之間及終宿主之間傳播;③對所寄生的組織亦無特異性選擇;④多個生活史期都具感染性,并有多種感染途徑;⑤包囊可在中間宿主組織內長期生存;⑥卵囊排放量大,且其在外界有較強的抵抗力。弓形蟲病廣泛流行的原因:156三、致病(一)致病機制:1.速殖子導致組織急性炎癥和壞死2.緩殖子引發慢性感染3.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時______隱性感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時______急性重癥(二)累及器官:

腦、眼、心肌、肺、肝、淋巴結等多器官(三)臨床分類:先天性和獲得性弓形蟲病二類三、致病(一)致病機制:1571、先天性弓形蟲病

初孕婦女,經胎盤傳播給胎兒。致流產、早產、死產或畸胎等。

主要累及腦和眼,如腦積水、腦鈣化、精神和運動障礙;視網膜脈絡膜炎。

1、先天性弓形蟲病

初孕婦女,經胎盤傳播給胎兒。158食源性寄生蟲病課件整理1592、獲得性弓形蟲病(1)淋巴結腫大:最常見癥狀(2)主要受累器官及癥狀:腦炎、腦膜炎、癲癇和精神異常等視網膜脈絡膜炎,斜視等(3)多器官受損:心肌炎、肺炎、肝炎、腎炎等。2、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