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導讀課和單元知識梳理課教學設計_第1頁
冀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導讀課和單元知識梳理課教學設計_第2頁
冀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導讀課和單元知識梳理課教學設計_第3頁
冀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導讀課和單元知識梳理課教學設計_第4頁
冀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導讀課和單元知識梳理課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冀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導讀課和單元知識梳理課教學設計冀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導讀課和單元知識梳理課教學設計冀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導讀課和單元知識梳理課教學設計V:1.0精細整理,僅供參考冀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導讀課和單元知識梳理課教學設計日期:20xx年X月冀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導讀課和單元知識梳理課教學設計遷安市第五實驗小學李秀珍單元教材分析這是冀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的第二單元,本單元的文化主題是:動物是人的一面鏡子。動物就是動物,它是自然界中的存在。但是,動物作為一種生命體他們與我們人類的生活最息息相關。我們人類是怎樣去看待動物,也就成了一面鏡子,這鏡子可以照出人的心地,可以照出靈魂,可以營造出人類生活美好世界的。只要人與動物打交道,只要人會思考,那鏡子就會存在。文本閱讀在于引領孩子們認識到:讓我們做保護動物的使者,身體力行地愛護動物并做好保護動物的宣傳工作,成為動物的真正朋友。《我們家的貓》是作家老舍先生的名作,這篇散文語言生動細致,形象逼真地描述了貓長大后的古怪性格和小時候的淘氣可愛。特別是寫貓的古怪性格用了矛盾對比的方法,充分表現了貓的行為令人難以捉摸在作者的心里和筆下,家中的貓就像個既可愛又頑皮的孩子,喜愛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間。《小獅子愛爾莎》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奧地利女作家喬伊·亞當森。文章講述了“我”精心馴養失去母親的小獅子愛爾莎,最終把它送回大自然的事。作家用極其樸實平和的語言,細膩地刻畫了“我”和愛爾莎在一起生活的情景,字里行間都流露出了“我”對愛爾莎的真誠呵護以及愛爾莎對“我”的無限依戀,反映了人與動物之間的感情,表現了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主題。《樹上的鞋》本文記敘的了“我”捉蟋蟀累了睡在一棵大槐樹下,“我”在睡夢中被驚醒,發現一只雛鳥鉆進鞋窩里,于是我想辦法把雛鳥送回鳥媽媽身邊。而“送”的辦法就是“我”將一只鞋作為鳥窩,放在樹杈上。本文的語言樸實無華,沒有細膩的心理活動描寫,沒有豐富的想象,也沒有激動人心的場面。然而卻真實地寫出了兒時那種即想即做、天真質樸的特點。把雛鳥送回鳥媽媽身邊,在“我”的眼里是自然的、平凡的。兒童心中的這種自然和平凡,才是最珍貴的。人和人相處需要一個過程,人和動物相處、相知也需要時間來見證。《老人和鳥》中的這位老人,來到森林中的時候,鳥們不了解他。后來,老人愛樹、愛鳥的行為讓老人可愛起來。最后老人走了,鳥兒們為他舉行了特殊的葬禮。文章脈絡清晰,語言生動、優美,富有詩情畫意,耐人尋味:讓人內心深處涌起濃濃的暖意,感悟到動物是有靈性的,人如果對它們付出愛,收獲的也同樣是愛。那《自然之道》呢也是一面鏡子。人要愛動物,那沒錯。但是該怎樣去做呢肉吃多了會膩,糖吃多了會厭,那愛要是太多了呢綠龜的故事在對我們提醒:人有人的活法,動物有動物的活法,也許最好的愛動物的方式就是互相留一份空間,各自留一分余地,彼此留一份自由。單元教學目標(一)識字與寫字1、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在廣泛的閱讀中主動識字的習慣。2、識字28個,會寫并能用硬筆規范、端正、整潔地書寫“乖”等55個生字。3、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4.能結合學過的形旁聲旁拆字、形近字對比、猜字謎、字形巧比擬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二)閱讀5、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熟悉默讀與略讀的讀書技巧與策略)6、能聯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7、體會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進而深入理解文章。體會文章中對比描寫、動作描寫對于表現事物特點和人物情感的重要作用(主要是《我們家的貓》和《小獅子愛爾莎》兩篇精讀課文),體會擬人、反問、比喻等修辭方法使表達更生動形象、具體強調的作用(*《我們家的貓》和《老人和鳥》兩篇精讀課文中,作為散文文體的《我們家的貓》的語言與句式更有鮮明特色,值得讀中細細品味。)8、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學會讀文從題目質疑思考就入手,有目標的去學習與閱讀;讀時學會邊讀邊想,堅持做好批注;分析文章思想感情和人物性格特點試著結合重點詞句有感情的去讀;重視冒號、省略號、感嘆號在表情達意中的特殊作用。9、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圖書資料,樂于與同學交流。(三)口語交際10、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好習慣。11、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并能簡要轉述。12、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并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四)寫作13、留心周圍事物,勤于書面表達。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14、會寫尖端的書信邊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15、本單元的“小筆頭”任務是讓孩子們寫一寫自己的動物朋友。結合課上學到的運用具體事例和動作描寫表現動物特點,以及用心寫出自己的情感等方式,加之以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再現動物的獨特之處。設計讀寫結合的小練筆有:我家的什么動物有一個特殊本領;我曾這樣做過(愛護幫助動物或是傷害動物等的事例);《老人和鳥》的文本拓展想象練筆森林里還會發生那些故事)(五)綜合學習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的搜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能在教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單元課時安排:1.單元導讀課………………1課時2.精讀課:《我們家的貓》………2課時《小獅子愛爾莎》………2課時《老人和鳥》…2課時《自然之道》………2課時3.略讀課:《樹上的鞋》…………1課時4.單元閱讀鏈接拓展課………………1課時5.單元整理課………………3課時(單元知識梳理課、口語交際課、習作指導課)6.單元評價課………………1課時單元教學目標的落實點體現《我們家的貓》《自然之道》單元目標的課程標準達成點(一)識字與寫字1.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2.累計認識常用漢字XX個左右,其中XX個左右會寫。3.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會運用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詞典。4.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二)閱讀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初步學會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3.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5.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圖書資料,樂于與同學交流。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三)習作1.觀察周圍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3.能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交流。4.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四)口語交際1.能用普通話交談。學會認真傾聽,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2.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并能簡要轉述。3.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講述故事力求具體生動。(五)綜合性學習1.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有目的地搜集資料,共同討論。2.能在教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3.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中,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問題。第二單元導讀課嘗試學案班級組別學校自我評價教師評價一、學習目標我能通讀本單元五篇文章,初步感知五篇課文大意,體會本單元主題。二、學法指導1、在規定時間之內完成默讀課文的任務。2、然后填寫導讀卡。3、小組討論交流;4、全班交流展示。三、嘗試探究

課文題目

文章的作者

選擇文本中你最感興趣的誰的故事說說真實感受。

我發現這幾篇課文的內容都和什么有關?

《我們家的貓》

《小獅子愛爾莎》

《老人和鳥》

《自然之道》

略讀課文

《樹上的鞋》

四、盤點收獲:你分享了那些動物的故事?這些故事讓你想到了什么(希望你可以用畫筆畫出來,再加寫簡短的文字會更有感染力。)第二單元導讀課教學流程自學目標:1、自讀本單元五篇文章,初步感知五篇課文大意,體會本單元主題。2、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繼續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3、在學習中學會把自己的意見說給同伴聽,而且學會敢于在班上所有同學面前大聲講話。教學過程:(一)啟發談話,引入單元主題。(二)明確單元目標找學生讀單元導讀課學習目標,明確學習任務。(三)默讀整組課文,完成單元導讀卡。(給出默讀時間,有意識訓練學生默讀。)1、下面請大家在規定的時間內默讀課文2、完成單元導讀卡。(四)感知交流,合作探討。1、根據所學,小組對導讀卡上的后兩個欄目的問題進行組內交流。2、簡單感知單元課文的主題,形成初步的情感體驗。(五)全班交流、討論。1、學生交流自己閱讀的最初的感受。2、討論出本單元的單元主題。(六)盤點收獲用自己喜歡的圖畫出本節課的收獲。第二單元單元知識梳理課嘗試學案學習目標1.我能鞏固本單元的生字新詞和佳句;我能嘗試學習作者的方法刻畫動物形象和表達情感。2.我能自主地整理知識結構,我能對單元知識進行拓展學習。3.我會懂得在生活中悉心愛護動物,為共建一個和諧溫馨的自然世界做出自己的努力。4、能與同伴交流文中人物形象,并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我的學習過程:(課前)回顧·整理整理一:生字大觀園。我找一找這個單元中容易寫錯的十是個生字詞語,并且與本組的小伙伴進行了互教字詞。(學習提示:小組長組織聽寫,評價,歸納整理出本組中易寫錯的字,留待課上交流。)整理二:累積妙語佳句。(溫馨提示:本單元中有很多展示動物與人之間愛的語言。)說說你喜歡或者感動的部分。整理三:回顧課文我還能記得《我們家的貓》、《小獅子愛爾莎》、《樹上的鞋》、《老人和鳥》、《自然之道》故事中作者和小動物是如何相處的。(課堂)歸納·展示

1、對照文本,回顧理解,構建知識樹。(1)本單元文化主題是什么。(2)找一找值得強調的字形、字音、筆順。(3)價值高、值得運用的好詞語。(以下是知識結構梳理的思維導圖事例,更鼓勵大家自創圖例。)

音形、筆順

精彩詞語

我的啟發

寫作小技巧

單元文化主題:字音、字形、筆順精彩詞語

2、本單元帶給我的思考:(1)我今后會怎樣和動物相處?

(2)我學會了可以從這些方面寫動物。

1、我愿意把我的探究展示交流,在展示時,我會把內容說清楚;別的同學展示時,我會認真傾聽,并能補充和質疑。2、小組形成知識樹結構。(可以是字詞、也可以是學習方法。)3、集體匯報展示。

我愿意把我學到的新知識來鞏固一下。請你和我一起分享這著收獲的快樂吧!

(課后)延伸●運用我能用學到的學習方法,來試著讀一讀,學一學下面的這篇短文。幾位探險者在一個荒涼的孤島上發現了一種生存了14年的吸血蝙蝠,它們是一種100%靠其他動物的鮮血來維持生命的可怕的嗜血動物,已經成為了這個荒島的霸主。然而令動物學家不解的是,這個荒島上的鮮血并不容易找到。那么,它們是怎樣生存下來,并發展成為這樣一個龐大的集團的呢?經過長時間的深入觀察,探險者驚奇地發現,面對著奄奄一息的同伴,這群面目猙獰的小東西,它們的無私超出了人們的想象,在找不到獵物的情況下,它們甚至會把自己腹中的鮮血反芻個沒有進食的同伴,以解緩它的饑餓。吸血蝙蝠的援助對象,首先是小蝙蝠,然后是有血緣關系的成年蝙蝠,之后是無血緣關系的蝙蝠。不過,這些被援助的無血緣關系的同伴,必須以前也援助過別人,否則就不會得到同伴的援助。這樣一來,被挽救回生命的蝙蝠就有足夠的時間去尋找食物,繼而再用自己的鮮血來還清這筆感情債。這種互相幫助的特殊親密關系在那個荒島上持續了14年,而且還會持續更長時間。這個答案相信是很多人沒有想到的,因為我們通常認為,動物世界中一直奉行著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叢林法則”。這群吸血蝙蝠之所以能夠生存壯大,正是因為顛覆了“叢林法則”,在同伴出于危難關頭,選擇了其他動物無法做到的“相濡以沫”。人其實也是生活在一個個集體當中的,家庭、單位、國家、社會。而這一個個集體當中,也不可避免地要遭遇這樣那樣的危機。我們可以發現,一個衰敗的集體中的人幾乎都選擇了各種形式的明哲保身,他們并沒有考慮到這種做法不僅傷害到整體利益也會傷害自身利益。事實上,在一個集體敗落以后,損失最大的還是生活在這個集體中的人。在危難中選擇“相濡以血”,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大智慧,因為這是一個集體能夠度過難關發展壯大的關鍵所在。閱讀訓練一、填空。“相濡以血”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