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級別星形細胞瘤影像診斷課件_第1頁
低級別星形細胞瘤影像診斷課件_第2頁
低級別星形細胞瘤影像診斷課件_第3頁
低級別星形細胞瘤影像診斷課件_第4頁
低級別星形細胞瘤影像診斷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低級別星形細胞瘤報告人:林春蓉低級別星形細胞瘤1WHOI級和II級星形細胞腫瘤與III、IV級相比其惡性度較低,預后較好,故合稱為低級別星形細胞瘤,臨床上采取以手術切除為主的綜合治療。腫瘤可發生于中樞神經系統任何部位,成人多見于幕上,兒童多見于幕下。臨床表現為腫瘤所致定位體征和顱內高壓癥狀,主要表現為頭痛、嘔吐、視神經盤水腫、視力視野改變、偏癱、癲癇、復視和生命體征的改變等癥狀,無特異性。WHOI級和II級星形細胞腫瘤與III、IV級相比其惡性2分類I級為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PA),少見的尚有室管膜下巨細胞星形細胞瘤。II級為彌漫性星形細胞瘤(DA),包括纖維型、原漿型、肥胖細胞型。分類I級為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PA),少見的尚有室管膜下巨細3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好發于兒童和青少年,20歲以下多見,病變好發于小腦及中線結構旁多見。腫瘤多呈類圓形,邊界清,瘤周無水腫,鈣化和出血少見。腫瘤常伴不同程度囊變,根據囊變程度可粗略分為3種類型:囊腫型:病變呈囊性,沒有壁結節和實性腫塊。腫塊型:病變以實性部分為主,伴或不伴有囊變。囊腫結節型:以囊性為主,伴有壁結節。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好發于兒童和青少年,20歲以下多見,病變好4大體病理小腦PA生長緩慢,病灶境界清楚,瘤體黏液變、囊變常見。顯微鏡下腫瘤細胞具有單極或雙極毛發樣胞突,組織緊密/疏松區交替分布。腫瘤區域血管增生明顯,核分裂像少見。免疫組化:膠質纖維酸性蛋白(GFAP)是星形膠質細胞特征性標記,PA呈陽性或強陽性。CD34為血管標記物,PA表達呈陽性,說明新生血管豐富。Ki-67(細胞周期相關性核抗原),是細胞增殖活性標記物,PA表達低,說明增殖活性低。大體病理小腦PA生長緩慢,病灶境界清楚,瘤體黏液變、囊變常見5影像表現CT:平掃為低密度,CT值約3-15HU,增強后囊壁不強化或輕度強化,壁結節及實性部分明顯強化。MRI:長T1、長T2信號,表現為“瘤中有囊”或“囊中有瘤”,實性部分強化明顯,易出現梗阻性腦積水。影像表現CT:平掃為低密度,CT值約3-15HU,增強后囊壁6鑒別診斷髓母細胞瘤:惡性度較高,發病高峰在4-8歲,好發于小腦蚓,信號特點與PA相似,可通過CFS種植轉移,其特征性可通過DWI高信號來鑒別。室管膜瘤:好發于第四腦室,平掃為等或稍高密度,其內可見散在低密度囊變和高密度鈣化。血管母細胞瘤:好發于20-40歲,男性多于女性,好發于小腦半球及小腦蚓,“大囊伴小結節”為典型表現,增強強化顯著,結節強化較其明顯,腦灌注成像可成為兩者鑒別診斷的方法。轉移瘤:“小結節,大水腫”+原發病灶。鑒別診斷髓母細胞瘤:惡性度較高,發病高峰在4-8歲,好發于小7幕上低級別星形細胞瘤分化良好的星形細胞瘤主要位于白質內,腫瘤含神經膠質纖維多,可有囊變,腫瘤血管趨于成熟。好發于成人,額、顳葉多見,頂葉次之。CT平掃密度較低,密度均勻,壞死囊變少,增強掃描無強化或輕度強化,無或輕度瘤周水腫。MR信號較均勻,呈長T1、長T2信號,增強無強化或輕度強化,無或輕度瘤周水腫。幕上低級別星形細胞瘤分化良好的星形細胞瘤主要位于白質內,腫瘤8彌漫性星形細胞瘤為良惡性交界腫瘤,分化程度好,但呈彌漫浸潤性緩慢生長,占星形細胞來源的腫瘤10%-15%,好發于青中年,峰值年齡為30-40歲,男性多見,這類腫瘤常有轉化為間變性星形細胞瘤和膠質母細胞瘤的惡性傾向。臨床表現為癲癇樣抽搐及頭痛、頭暈、嘔吐癥狀為主,與腫瘤浸潤性生長和顱內壓升高有關。彌漫性星形細胞瘤為良惡性交界腫瘤,分化程度好,但呈彌漫浸潤性9大體病理腫瘤邊界不清,受侵犯的腦結構常擴大、扭曲但無破壞,當伴有大小不等囊變時局部可呈海綿樣改變,病灶位于額葉者可侵犯對側。鏡下腫瘤細胞高度分化,彌漫分布,主要以分化好的纖維型及肥胖型星形細胞分布在微囊樣疏松腫瘤基質中,核深染,圓形或橢圓形,偶見核異形,缺乏核分裂,無壞死及微血管增生,其中肥胖型有惡變為更高級別的傾向。免疫組化:GFAP、S-100、Ki-67陽性。大體病理腫瘤邊界不清,受侵犯的腦結構常擴大、扭曲但無破壞,當10影像表現CT:平掃為低密度或等低混合密度,邊緣常不清,鈣化、出血少見,增強后無或輕度強化。MRI:邊界不清異常信號灶,部分界清可形成類圓形腫塊影,TIWI等低信號,T2WI呈高信號,病灶內可有囊變,周圍大多無水腫,占位征象輕,增強無或輕度強化(有強化代表間變區,有惡變傾向),DWI以等低信號為主,當伴有高信號出現時,提示病灶內細胞密集,異形性增多。影像表現CT:平掃為低密度或等低混合密度,邊緣常不清,鈣化、11彌漫性星形細胞瘤彌漫性星形細胞瘤12鑒別診斷較早期腦梗死:1.臨床起病急,癥狀較重。2.低密度楔形變與供血動脈分布一致,增強可見腦回樣、線樣強化改變。3.DWI急性期高信號。腦炎:發病急,進展快,常有上呼吸道前驅感染史,病變主要侵犯邊緣系統,雙側顳葉多見,可有出血、增強呈斑片狀、線樣強化,結合臨床和實驗室檢查可鑒別。鑒別診斷較早期腦梗死:1.臨床起病急,癥狀較重。2.低密度楔13急性腦梗死急性腦梗死14結核性腦炎結核性腦炎15低級別星形細胞瘤影像診斷課件16高級別星形細胞瘤:均勻彌漫浸潤特點,但高級別內密度多不均勻,周圍水腫及占位征象更明顯,增強呈不均勻強化,膠母發病年齡更大,DWI也助于鑒別。少突膠質細胞瘤:粗大、條狀鈣化是其特點,但與無鈣化的少突膠質鑒別較困難。高級別星形細胞瘤:均勻彌漫浸潤特點,但高級別內密度多不均勻,17低級別及高級別星形細胞腫瘤的簡單鑒別低級別及高級別星形細胞腫瘤的簡單鑒別18謝謝謝謝19低級別星形細胞瘤報告人:林春蓉低級別星形細胞瘤20WHOI級和II級星形細胞腫瘤與III、IV級相比其惡性度較低,預后較好,故合稱為低級別星形細胞瘤,臨床上采取以手術切除為主的綜合治療。腫瘤可發生于中樞神經系統任何部位,成人多見于幕上,兒童多見于幕下。臨床表現為腫瘤所致定位體征和顱內高壓癥狀,主要表現為頭痛、嘔吐、視神經盤水腫、視力視野改變、偏癱、癲癇、復視和生命體征的改變等癥狀,無特異性。WHOI級和II級星形細胞腫瘤與III、IV級相比其惡性21分類I級為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PA),少見的尚有室管膜下巨細胞星形細胞瘤。II級為彌漫性星形細胞瘤(DA),包括纖維型、原漿型、肥胖細胞型。分類I級為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PA),少見的尚有室管膜下巨細22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好發于兒童和青少年,20歲以下多見,病變好發于小腦及中線結構旁多見。腫瘤多呈類圓形,邊界清,瘤周無水腫,鈣化和出血少見。腫瘤常伴不同程度囊變,根據囊變程度可粗略分為3種類型:囊腫型:病變呈囊性,沒有壁結節和實性腫塊。腫塊型:病變以實性部分為主,伴或不伴有囊變。囊腫結節型:以囊性為主,伴有壁結節。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好發于兒童和青少年,20歲以下多見,病變好23大體病理小腦PA生長緩慢,病灶境界清楚,瘤體黏液變、囊變常見。顯微鏡下腫瘤細胞具有單極或雙極毛發樣胞突,組織緊密/疏松區交替分布。腫瘤區域血管增生明顯,核分裂像少見。免疫組化:膠質纖維酸性蛋白(GFAP)是星形膠質細胞特征性標記,PA呈陽性或強陽性。CD34為血管標記物,PA表達呈陽性,說明新生血管豐富。Ki-67(細胞周期相關性核抗原),是細胞增殖活性標記物,PA表達低,說明增殖活性低。大體病理小腦PA生長緩慢,病灶境界清楚,瘤體黏液變、囊變常見24影像表現CT:平掃為低密度,CT值約3-15HU,增強后囊壁不強化或輕度強化,壁結節及實性部分明顯強化。MRI:長T1、長T2信號,表現為“瘤中有囊”或“囊中有瘤”,實性部分強化明顯,易出現梗阻性腦積水。影像表現CT:平掃為低密度,CT值約3-15HU,增強后囊壁25鑒別診斷髓母細胞瘤:惡性度較高,發病高峰在4-8歲,好發于小腦蚓,信號特點與PA相似,可通過CFS種植轉移,其特征性可通過DWI高信號來鑒別。室管膜瘤:好發于第四腦室,平掃為等或稍高密度,其內可見散在低密度囊變和高密度鈣化。血管母細胞瘤:好發于20-40歲,男性多于女性,好發于小腦半球及小腦蚓,“大囊伴小結節”為典型表現,增強強化顯著,結節強化較其明顯,腦灌注成像可成為兩者鑒別診斷的方法。轉移瘤:“小結節,大水腫”+原發病灶。鑒別診斷髓母細胞瘤:惡性度較高,發病高峰在4-8歲,好發于小26幕上低級別星形細胞瘤分化良好的星形細胞瘤主要位于白質內,腫瘤含神經膠質纖維多,可有囊變,腫瘤血管趨于成熟。好發于成人,額、顳葉多見,頂葉次之。CT平掃密度較低,密度均勻,壞死囊變少,增強掃描無強化或輕度強化,無或輕度瘤周水腫。MR信號較均勻,呈長T1、長T2信號,增強無強化或輕度強化,無或輕度瘤周水腫。幕上低級別星形細胞瘤分化良好的星形細胞瘤主要位于白質內,腫瘤27彌漫性星形細胞瘤為良惡性交界腫瘤,分化程度好,但呈彌漫浸潤性緩慢生長,占星形細胞來源的腫瘤10%-15%,好發于青中年,峰值年齡為30-40歲,男性多見,這類腫瘤常有轉化為間變性星形細胞瘤和膠質母細胞瘤的惡性傾向。臨床表現為癲癇樣抽搐及頭痛、頭暈、嘔吐癥狀為主,與腫瘤浸潤性生長和顱內壓升高有關。彌漫性星形細胞瘤為良惡性交界腫瘤,分化程度好,但呈彌漫浸潤性28大體病理腫瘤邊界不清,受侵犯的腦結構常擴大、扭曲但無破壞,當伴有大小不等囊變時局部可呈海綿樣改變,病灶位于額葉者可侵犯對側。鏡下腫瘤細胞高度分化,彌漫分布,主要以分化好的纖維型及肥胖型星形細胞分布在微囊樣疏松腫瘤基質中,核深染,圓形或橢圓形,偶見核異形,缺乏核分裂,無壞死及微血管增生,其中肥胖型有惡變為更高級別的傾向。免疫組化:GFAP、S-100、Ki-67陽性。大體病理腫瘤邊界不清,受侵犯的腦結構常擴大、扭曲但無破壞,當29影像表現CT:平掃為低密度或等低混合密度,邊緣常不清,鈣化、出血少見,增強后無或輕度強化。MRI:邊界不清異常信號灶,部分界清可形成類圓形腫塊影,TIWI等低信號,T2WI呈高信號,病灶內可有囊變,周圍大多無水腫,占位征象輕,增強無或輕度強化(有強化代表間變區,有惡變傾向),DWI以等低信號為主,當伴有高信號出現時,提示病灶內細胞密集,異形性增多。影像表現CT:平掃為低密度或等低混合密度,邊緣常不清,鈣化、30彌漫性星形細胞瘤彌漫性星形細胞瘤31鑒別診斷較早期腦梗死:1.臨床起病急,癥狀較重。2.低密度楔形變與供血動脈分布一致,增強可見腦回樣、線樣強化改變。3.DWI急性期高信號。腦炎:發病急,進展快,常有上呼吸道前驅感染史,病變主要侵犯邊緣系統,雙側顳葉多見,可有出血、增強呈斑片狀、線樣強化,結合臨床和實驗室檢查可鑒別。鑒別診斷較早期腦梗死:1.臨床起病急,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