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期中考試_第1頁
高一歷史期中考試_第2頁
高一歷史期中考試_第3頁
高一歷史期中考試_第4頁
高一歷史期中考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圣泉中學2010—2011學年(上)期中考試高一歷史科試卷命卷人.審卷人:高二歷史備課組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計5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答案,請將答案填寫與答題紙上)1、關于中國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說:“氏于國,則齊魯秦吳;氏于謚,則文武成宣……氏于事,則巫乙匠陶。”由此類推,王、侯、公孫等姓氏應源自()A.族號B.爵號C.邑名D.官名2.假設甲、乙、丙、丁四位同學回到商周時期,請判斷哪位同學被封為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同學成為舜帝的后代B.乙同學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同學帶兵攻打商紂王,立下汗馬功勞D.丁同學成了西周王族成員,整日無所事事3.下圖是秦始皇發給駐陽陵,(今陜西咸陽一帶),將領的銅鑄虎符。虎符中分為二,左右半符各有十二字銘文,書曰: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陽陵。調發軍隊,必須左、右半符驗核方能生效。從上述文字和圖片材料中我們獲得的歷史信息有①秦朝軍隊的調動以虎符為憑據②秦朝時軍國大權操縱在皇帝手里③秦朝冶煉技術達到一定水平④秦朝使用的標準字體是小篆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4.在公元前213年的一天,一位秦朝官吏在赴任途中,馬匹受驚踩死了一位農家的小孩后揚長而去,為此這位小孩的父母想告這位官員。按照秦朝官吏的職責,小孩的父母應該A.找御史大夫B.直接找皇帝C.找丞相D.找這位官吏的上一級5.史載:漢景帝時,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宮晉見,皇帝相當親熱,得知梁孝王有五個兒子,便賜給他們五人侯爵之位并賞賜很多物品。梁孝王死后,景帝將梁孝王所遺之國分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們的爵位通通提升為王。歷史學者讀到這段故事,最恰當的解釋是A.皇帝友愛兄弟,也疼愛子侄B.皇帝用提升梁王子孫的方法來削弱封國實力C.皇帝加強位于邊境的梁國的屏障功能以抵御外患D皇帝推行開發邊疆的政策6.“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釋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廣而險遠,……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縣土番之地,設官分職,而領之于帝師。”這里的“官”隸屬于A.宣政院B.中書省C.理藩院D.行中書省7.假如你生活在明太祖時期,你最有可能A.作為殿閣大學士,成為皇帝的侍從顧問,但很少參決政事B.作為翰林院官員入值文淵閣,參與機密事務的決策C.作為內閣大學士有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擬權D.作為內閣首輔主持閣務,權壓眾臣8.服飾是一個時代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的具體體現。圖5到圖7是明太祖命制并頒行全國的三種男子帽式,你從中得到的確切信息是A.朱元璋關心民眾生活B.朱元璋鼓勵發展紡織業C.明朝極力加強專制皇權D.明朝百姓服飾都有統一規范9.康熙帝統治時期,清朝中央機構出現三足鼎立狀態,下列表示正確的是10.年號是常用的紀年方式。它可以用來指稱皇帝,如雍正皇帝;也可以用來表示歷史事件,如貞觀之治。下列選項符合后一種用法的是A.辛亥革命B.商鞅變法C.靖康之變D.光武中興11.“雅典公民帕帕迪是一個目不識丁的人,他通過抽簽來到法庭,參加審判蘇格拉底。盡管許多問題聽不懂,但最后舉手投票時,帕帕迪投蘇格拉底有罪!”(《蘇格拉底之死》)以上描述不能說明的是A.雅典民主制度較大限度保障公民的民主權力B.雅典民主創造了抽簽制、投票制等民主的運作方式C.雅典民主使雅典人直接參與國家管理D.雅典民主容易導致權力的濫用或誤用12.馬克思說:“羅馬帝國到處都由羅馬法官根據羅馬法進行判決,從而使地方上的社會秩序都被宣布無效……”這段話的準確理解是()A.法官是羅馬帝國的最高統治者B.法官濫用權力,造成社會秩序混亂C.羅馬法官建立了羅馬帝國D.羅馬法穩固了帝國的政治和經濟基礎13.羅馬法規定:當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訴訟,法庭即不予受理;一個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則即是無罪之人;一個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為自己辯護;法官審判應重證據等。這些規定后來成為現代法治的重要原則。下列各項中,符合上述規定的是A.法庭立案與否皆取決于案情B.被告在法庭審理過程中無罪C.被告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辯護D.證據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據14.有人說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實際上是一會的變革,“革命前是國王的議會,革命后是議會的國王。”這表明A.革命前后國王的地位沒有發生變化,只是議會發生了變化B.革命前后國王和議會不僅互換了位置,而且發生了質變C.革命只是改變了統治形式,本質沒有改變D.革命后議會和國王共同執政,二者地位相當14.安妮女王沒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復歸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榮革命”的成果將要功虧一簣。因此,1701年英國通過法律規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將轉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親索菲亞手中。此舉體現了英國政體的本質特點是A.以和平方式過渡政權B.完善王位繼承制度C.深受歐洲大陸王室影響D.議會權力高于王權14.伏爾泰在《巴比倫公主》一書中寫道:“一個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國王,有無限的權力做好事,卻無力為非作歹,當了一個自由、強盛、擅長經商、又很開明的國家的首領。一邊是貴族重臣,一邊是城市代表,與國君共分立法之權。”伏爾泰描繪的國家應該是A.法國B.巴比倫C.英國D.德國15.“總統先生,人們關心的是你在何種程度上不經國會批準而能采取行動,而你不必為內閣所困擾;而另一方面,我從不為議會所困擾,但我事事都得與我的內閣商量并獲得內閣的支持。”根據這段談話判斷其中的“我”是哪國人A.美國人B.英國人C.法國人D.德國人16.法國1875年憲法的一項修正案規定:“凡曾經統治過法國的家族不得當選為共和國總統。”其意義在于A.廢除了君主統治B.鞏固了法國的共和政體C.徹底清除了法國的封建殘余D.增強了君主派的實力17.英國君主立憲制和德意志君主立憲制的相同點是①國王(皇帝)可以世襲②國王(皇帝)為國家元首③內閣首相由議會選舉產生④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8.下列關于英美政體運行中的表現,來源于古希臘民主政治的有①2002年3月上旬,英國國會就有關伊拉克問題進行辯論②2006年美國人民投票選舉國會議員③英國下院就是否從伊拉克撤軍舉手表決④2007年1月,數萬民眾在華盛頓參加反戰游行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9..鴉片戰爭爆發后,道光帝發布上諭問道:“該國地方周圍幾許?所屬國共有若干?┅┅英吉利至回疆各部有旱路可通?平素有無往來?”這表明A、道光帝連英國的地理位置都不知道B、道光帝已認識到閉關自守不利于自己的統治,開始了解情況C、鴉片戰爭使道光帝猛醒,要戰勝敵人必須做到知己知彼D、同敵人進行海上作戰時,道光帝對塞防已有關注19.清朝一位商人從上海運一批貨物到漢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難和重重勒索。他氣憤地說:“清政府有條約規定,外國商船和軍艦可以在長江自由通航,不受盤索,而我們中國人自己的為什么就不行?難道非要中國商船都插上外國旗子才有生路嗎?”這件事你認為最早應發生在哪一條約簽訂以后A.《南京條約》B.《天津條約》C、《北京條約》D.《馬關條約》19.1842年后,英國的一所蠟像館里陳列了一尊林則徐的坐像,儀態莊嚴,膝上攤開一本中英文寫的《禁煙條例》,這說明()①禁煙運動得到英國政府的贊同②禁毒對人類文明有貢獻③林則徐的開明和愛國精神受到尊重④禁毒成為當時世界的共識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20.“經濟上的暴力強制”是近代史上外國在華關系的一個重要特征。就連外國人也承認在華洋商“個個都是大惡棍”,美國公使承認說:“我們的國旗曾用來庇護在中國的所有流氓”。外國政府“庇護”在華“惡棍”“流氓”所依據的特權是() A、設立和管理租界權 B、海關管理權 C、“領事裁判權” D、“片面最惠國待遇”20.在近代中國,協定關稅特權逐步為西方列強所共享。反映這一過程的條約包括A.《南京條約》《望廈條約》《黃埔條約》B.《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C.《望廈條約》《黃埔條約》《辛丑條約》D.《黃埔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21.西方報刊發表評論說:“日本是披著文明的皮面帶有野蠻筋骨的怪獸。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蠻的真面目。”此評論是針對A.甲午中日戰爭中,日軍占領大連時對當地居民實行的大屠殺B.日本控制朝鮮后,對朝鮮人民的反抗實行的大屠殺C.甲午中日戰爭中,日軍占領旅順時對當地居民實行的大屠殺D.日本割占臺灣后,對臺灣人民的反抗實行的大屠殺21.1904年爆發的日俄戰爭對當時中國國內的“立憲”,“專制”之爭產生了很大影響,立憲派和主張君主專制的人對戰爭結局抱有不同期望,立憲派普遍希望A.日敗俄勝B.日俄俱敗C.日勝俄敗D.日俄休戰22.美國公使田貝說:事實上,外國公使成為中國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此可以任意斥責一切對待外國人不稱職的中國官吏。這種狀況應出現在下列哪個條約簽訂后() A、《南京條約》B、《天津條約》 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23.右圖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戰役,對此敘述正確的是A.戰役結束后清艦隊全軍覆沒B.清朝軍民反割臺斗爭的關鍵戰役C.清軍將領鄧世昌于此役壯烈殉國D.戰役發生于清軍運兵朝鮮途中24.清朝末年,清廷派遣五大臣出使西洋考察政治。五大臣在考察報告中提到德國時說:“德國以威定霸……立國之意,專注重練兵。故國民皆有尚武之精神,即無不以服從為主義。……其人民習俗,亦覺有勤儉質樸之風,……蓋其長處,在朝無妨民之政,而國體自尊;人有獨立之心,而進步甚猛。”材料反映五大臣對德國政治制度的態度是()高考資源網A.否定,國民享有參政權利“有獨立之心”,不利于加強專制統治B.否定,讓國民尚武、“無不以服從為主義”,有違中國傳統禮教C.贊賞,德國保留了專制主義傳統且成為強國,這是清王朝向往的D.贊賞,德國用武力實現了國家統一和富強,并在一戰中取得主動24.“人間處處倡民主,天上誰人奉玉皇。一朵紅云旗五色,驚傳飛艇上天堂。”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現于A.戊戌維新時期B.辛亥革命時期C.新文化運動時期D.抗日戰爭時期25.在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進行中,宣言審查委員會將宣言中收回租界收回海關、取消領事裁判權、廢除不平等條約等具體條文刪去,孫中山堅持恢復這些條文,并說,假如不通過這點,那么大會就毫無意義。這件事表明孫中山() ①把反帝主張視為國民黨一大的一個重要內容 ②把反帝主張同反帝斗爭的具體目標結合起來 ③具有維護國家主權、獨立的強烈愿望 ④接受了中國共產黨的民主革命綱領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25.西方列強直接出兵鎮壓的近代中國人民的斗爭有() ①太平天國運動 ②義和團運動 ③辛亥革命 ④國民大革命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25.1919年6月20日,來中國訪問的杜威在寫給他女兒的信中說:“要使我們國家14歲多的孩子領導人們展開一場大清掃的政治改革運動,并使商人和各行各業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們的隊伍,那是難以想象的。這真是一個了不起的國家。”在當時的中國之所以出現這一現象,其主要原因是() A、戊戌變法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 B、新文化運動使人們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C、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 D、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進入了新階段25.口號通常是某種政治思想主張的高度概括。符合這些口號提出的時間順序的選項是①“扶清滅洋”②“師夷長技以制夷”③“打倒列強,除軍閥”④“外爭國權,內懲國賊”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25.仔細觀察下列圖片,如果用一個主題概括圖中事件的教訓,最突出的應該是廣州起義廣州起義秋收起義南昌起義A.必須盡快解決農民土地問題B.要不惜一切代價奪取大城市C.必須走適合國情的革命道路D.必須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25.“此事將毛澤東造就成一個把思想和行動結合在一起的人……而且給他提供一支鋼鐵般的隊伍……毛之于中國猶如摩西率領以色列人走出埃及。把一個不同成分組成的群體加以鍛造,使之變成一種對自己事業深信不疑的強有力的隊伍。”文中的“此事”是指() A、大革命時期毛澤東領導湖南農民運動 B、“工農武裝割據” C、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 D、八路軍深入敵后25.符合國共十年對峙時期的史實的正確表述是() A、中共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是秋收起義 B、中共八七會議使黨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轉向農村 C、土地革命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革命和生產積極性 D、遵義會議后,毛澤東事實上已成為中共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25.世紀之交,中國許多著名大學、中學紛紛舉行“百年校慶”活動。一百年前,“教育救國”、“實業救國”、“政治救國”等合流形成“救國熱潮”。當時,“救國”成為中國社會關鍵詞的外來誘因是()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C.中日甲午戰爭

D.抗日戰爭二.非選擇題(共3題50分)26.材料一自唐天寶以來,方鎮屯重兵,……五代方鎮益強……及趙普為相,勸上革去其弊。……時方鎮缺守帥,稍命文臣權知。……又置轉運使、通判,為之條禁,文薄漸為精密,由是利歸公上而外權削矣。——《太平治跡統類》材料二太祖、太宗平一海內,懲累朝藩鎮跋扈,盡收天下勁兵,……兵無常帥,內外相維,上下相制,等級相軋……是天下晏然,逾百年而無犬吠之驚,此制兵得其道也。——《文獻通考》材料三本朝鑒五代藩鎮之弊,兵也收了,財也收了,賞罰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虜騎所過,莫不潰散。——朱熹《朱子語類》請回答:(1)依據材料,指出宋初統治者主要想解決前朝留下來的什么問題?(2分)并結合所學知識,總結宋初采取了哪些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3分)(2)材料二與材料三對宋初改革措施的評價有何不同?(4分)(3)目前世界多數國家的政治體制都貫徹中央集權原則,這有利于社會穩定和維護國家統一,但權力的集中又容易導致專制,以近代美國和英國政體為例,簡要說明他們分別是如何達到中央集權,又避免了專制的?(6分)27.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秦有天下,裂都會而為之郡邑,廢侯衛而為守宰(宰:地方官),據天下之雄圖,都六合之上游,報制四海,適于掌握之內,此其所以為得也。不數載而天下大壞,其有由矣:亟役萬人,暴其威刑,竭其貨賄。負鋤梃謫戍之徒,大呼而成群。時則有叛人而無叛吏,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夫也。

材料二:漢有天下,矯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內而立宗子、封功臣。數年之間,奔命扶傷之不暇……,后乃謀臣獻畫(計策),而離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時則有叛國而無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材料三:唐興,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為宜也。然猶桀滑(兇惡狡猾之人)時起,虐害方城,失不在州而在兵,時則有叛將而無叛州。州縣之設,固不可革也。

——以上材料引自柳宗元《封建論》

材料四:知封建(指分封制)之以變而為郡縣,則知郡縣之弊而將復變。然則將復變而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專在下;郡縣之失,其專在上。

——引自顧炎武《天下郡圖利病書》

回答:

①柳宗元認為秦、漢、唐的過失是什么?他要論證的主要觀點是什么?(6分)

②顧炎武的觀點與柳宗元的觀點有何相同點?談談你的分析。(4分)

③顧炎武的觀點與柳宗元的觀點有何差異?為什么會有這種差異?(4分)26、(12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我們不能希望貿易立刻就發展到按照該國(指中國)人口眾多,土地的富饒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測定的那種規模。為了適應外商對農業產品業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貿易市場尚待確立,新部署尚待進行。自從條約締結以來,因我們對華通商的擴展有限而感到的許多失望┅┅屆時我們當有權要求中英條約修訂┅┅我們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員通力合作┅┅都可能影響中國政府去履行對目前事情的改進。”材料二:“但不論什么時候我們談判條約的修訂,我們都可以提出建議┅┅我因此毫不遲疑地向你指出幾件事,這就是女王陛下政府認為極應該向中國政府力行要求的。┅┅這些觀點是:1、爭取廣泛地進入中華帝國的整個內地,以及沿海各城;如這一點做不到,則┅┅2、爭取揚子江的自由航行,并進入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