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第一節均衡產出第二節凱恩斯的消費理論第三節國民收入的決定第四節乘數論第五節其他有關消費函數的理論1第二章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第一節均衡產出1第一節均衡產出一、最簡單的經濟關系二、均衡產出的概念三、投資=儲蓄2第一節均衡產出一、最簡單的經濟關系2一、最簡單的經濟關系1.22假設:不存在政府、外貿。只有居民和廠商。消費和儲蓄在居民;生產和投資在廠商。投資是自主的,不隨利率和產量而變動。折舊、未分配利潤等=0。GDP、NDP、NI、PI都相等。3一、最簡單的經濟關系1.22假設:32.凱恩斯定律:不論需求量是多少,經濟制度均能以不變價格提供供給。社會需求變動,只會引起產量變動,使供求均衡,而不會引起價格變動。原因:有大量閑置資源,生產增加,資源價格不會上升;短期分析,價格不易變化,即具有黏性。當需求變動時,廠商首先考慮調整產量,而不是改變價格。42.凱恩斯定律:不論需求量是多少,經濟制度均能以不變價格提二、均衡產出的概念均衡產出:與總需求相等的產出,經濟社會的產量或者說國民收入正好等于居民和廠商想要有的支出。均衡,是一種不再變動的情況。產出水平=總需求,廠商的生產穩定。產出>需求,廠商不愿意出現存貨增加,減少生產。產出<需求,廠商庫存減少,為了增加利潤,增加生產。5二、均衡產出的概念均衡產出:與總需求相等的產出,經濟社會的產公式:y=c+i=E小寫字母:c代表意愿消費、i代表投資、y代表產出(收入)大寫字母:E實際支出6公式:y=c+i=E6三、投資=儲蓄均衡時:E=y。E=c+i,y=c+sc+i=c+s,i=s意義:經濟達到均衡,計劃投資必須=計劃儲蓄,是一個前提條件。從實際情況看,I=S,是必然的結果。7三、投資=儲蓄均衡時:E=y。7第二節凱恩斯的消費理論一、消費和消費函數二、消費傾向三、儲蓄四、儲蓄傾向五、消費函數與儲蓄函數的關系六、居民消費函數與社會消費函數8第二節凱恩斯的消費理論一、消費和消費函數8一、消費函數1.消費:一個國家或地區一定時期內居民個人或家庭為滿足消費欲望而用于購買消費品和勞務的所有支出。2.消費函數:指消費支出與決定消費的各種因素之間的依存關系。9一、消費函數1.消費:一個國家或地區一定時期內居民個人或家影響居民個人或家庭消費的因素是很多的,如收入水平、消費品的價格水平、消費者個人的偏好、消費者對其未來收入的預期、甚至消費信貸及其利率水平等等,其中最重要的無疑是居民個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因此,宏觀經濟學假定消費及其消費的規模與人們的收入水平存在著穩定的函數關系。10影響居民個人或家庭消費的因素是很多的,如收入水平、消費品的價3.消費函數公式以c代表消費,以y代表收入:c=c(y)(滿足條件dc/dy>0)如果是簡單的線性函數,則為:c=α+βy(1>β>0)113.消費函數公式以c代表消費,以y代表收入:114.線性消費函數的解釋α是常數,自發性消費。其含義:居民個人或家庭的消費中有一個相對穩定的部分,其變化不受收入水平的影響。βy,誘致性消費,是居民個人或家庭的消費中受收入水平影響的部分。β作為該函數的斜率,被稱為邊際消費傾向。在橫軸為收入y,縱軸為消費c的座標中,消費函數c=α+βy的圖象如下:
124.線性消費函數的解釋α是常數,自發性消費。其含義:居民個13135.普通消費曲線當消費函數為一簡單的線性函數時,邊際消費傾向MPC為一常數β。當消費函數為非線性狀態時,凱恩斯認為,存在一條最基本的心理規律:隨著收入的增加,消費也會增加;但是消費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即邊際消費傾向MPC有遞減的趨勢。145.普通消費曲線當消費函數為一簡單的線性函數時,邊際消費傾向1515二、消費傾向1.
消費傾向(propensity):消費與收入的比率。感性認識。收入消費MPCAPC1900091101.01210000100000.891.00311000108500.850.99412000116000.750.97513000122400.640.94614000128300.590.92715000133600.530.8916二、消費傾向1.消費傾向(propensity):消費與收2.平均消費傾向平均消費傾向:消費總量與收入總量的比率,APC。根據定義有:APC=c/y172.平均消費傾向平均消費傾向:消費總量與收入總量的比率,APC既可以小于1,意味著人們的消費總量小于收入總量(產生儲蓄);也可以等于1,意味著人們把全部收入都用于消費(儲蓄為零);還可以大于1,意味著人們的消費總量大于收入總量(負債消費即產生負儲蓄)。18APC既可以小于1,意味著人們的消費總量小于收入總量(產生3.邊際消費傾向邊際消費傾向:消費增量與收入增量的比率,MPC。根據定義有:MPC=Δc/Δy當消費增量Δc與收入增量Δy趨于無窮小時,即:MPC=dc/dy193.邊際消費傾向邊際消費傾向:消費增量與收入增量的比率,MMPC是消費曲線上任一點切線的斜率。不論MPC是常數還是變數,總是一個小于1的正數。有:1>MPC>020MPC是消費曲線上任一點切線的斜率。204.MPC與APCMPC有遞減趨勢,隨著收入的增加,人們的消費總量占收入總量的絕對比例也呈遞減狀態,即APC也有遞減趨勢。當消費函數為線性時,APC>MPC214.MPC與APCMPC有遞減趨勢,隨著收入的增加,人們的在特殊情況下,當線性消費函數中的自發性消費α=0時,平均消費傾向APC便等于邊際消費傾向MPC,且不再隨收入的增加而遞減。此時,消費函數:c=βy22在特殊情況下,當線性消費函數中的自發性消費α=0時,平均三、儲蓄函數1.儲蓄:一個國家或地區一定時期內居民個人或家庭收入中未用于消費的部分。2.儲蓄函數:指儲蓄與決定儲蓄的各種因素之間的依存關系。23三、儲蓄函數1.儲蓄:一個國家或地區一定時期內居民個人或家影響儲蓄的因素是很多的,如收入水平、財富分配狀況、消費習慣、社會保障體系的結構、利率水平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無疑是居民個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宏觀經濟學假定儲蓄及其儲蓄規模與人們的收入水平存在著穩定的函數關系。24影響儲蓄的因素是很多的,如收入水平、財富分配狀況、消費習慣、3.儲蓄函數公式儲蓄是收入減去消費后的余額,即s=y-c以s代表儲蓄,以y代表收入,公式為:s=s(y)
253.儲蓄函數公式儲蓄是收入減去消費后的余額,即254.線性儲蓄函數儲蓄與消費相對應線性條件下,c=α+βy,代入s=y-cs=y-(α+βy),整理:s=-α+(1-β)y(1>β>0)橫軸為收入y,縱軸為消費c或儲蓄s的座標中,儲蓄函數圖象如下:264.線性儲蓄函數儲蓄與消費相對應2627272828四、儲蓄傾向1.儲蓄傾向:儲蓄與收入的比率。收入消費儲蓄MPSAPS190009110-110-0.012100001000000.110311000108501500.150.01412000116004000.250.03513000122407600.360.066140001283011700.410.087150001336016400.470.1129四、儲蓄傾向1.儲蓄傾向:儲蓄與收入的比率。收入消費儲蓄M2.APS
平均儲蓄傾向(APS):儲蓄總量與收入總量的比率。根據定義有:APS=s/y302.APS平均儲蓄傾向(APS):儲蓄總量與收入總量的3.MPS邊際儲蓄傾向(MPS):儲蓄增量與收入增量的比率。根據定義有:MPS=Δs/Δy當儲蓄增量Δs與收入增量Δy趨于無窮小時,即:MPS=ds/dy313.MPS邊際儲蓄傾向(MPS):儲蓄增量與收入增量的MPS是儲蓄函數的一階導數;或者說,邊際儲蓄傾向MPC是儲蓄曲線上任一點切線的斜率。特別地,當儲蓄函數為一簡單的線性函數時,MPS為一常數(1-β)。當儲蓄函數為非線性狀態時,MPS將隨收入的變化而變化,且有遞增的趨勢。MPS和APS都遞增,但是MPS>APS。32MPS是儲蓄函數的一階導數;或者說,邊際儲蓄傾向MPC是儲蓄不論MPS是常數還是變數,它總是一個小于1的正數。如果MPS小于零,便意味著收入增加時人們的儲蓄反而減少;如果MPS大于1,則意味著收入增加時儲蓄的增量大于收入的增量。這兩種情況與現實相距太遠,顯然不符合人們的經驗。因此,有:1>MPS>033不論MPS是常數還是變數,它總是一個小于1的正數。334.APS與APC對收入來說儲蓄函數與消費函數為互補函數,即y=c+s,如果在該式兩邊同除y有y/y=c/y+s/y,即:APC+APS=1或1-APC=APS,1-APS=APC344.APS與APC對收入來說儲蓄函數與消費函數為互補函數,5.MPS與MPC與上同理,y=c+s,有Δy=Δc+Δs;兩邊同除Δy,則Δy/Δy=Δc/Δy+Δs/Δy即:MPC+MPS=1或1-MPC=MPS,1-MPS=MPC可以推斷:若MPC有遞減趨勢,那么MPS必有遞增趨勢。隨著收入的增加,人們的儲蓄總量占收入總量的絕對比例也呈遞增狀態,即平均儲蓄傾向APS也有遞增趨勢。355.MPS與MPC與上同理,y=c+s,有Δy五、消費函數與儲蓄函數的關系1.互為補數,兩者之和等于收入,即y=c+s。2.若APC和MPC都隨收入增加而遞增,但APC>MPC,則APS和MPS都隨收入增加而增加,但APS<MPS。APC+APS=1,MPC+MPS=136五、消費函數與儲蓄函數的關系1.互為補數,兩者之和等于收入3737六、居民消費函數與社會消費函數
一般來說,社會消費函數并非是居民消費函數的簡單加總,但是基本相似。存在很多限制條件:1.國民收入的分配。越富有,越有能力儲蓄。國民收入分配不平均,則社會消費曲線會向下移動。38六、居民消費函數與社會消費函數一般來說,社會消費函數并非2.國家稅收政策。累進的個人所得稅,容易使富人的一部分儲蓄,以政府的名義花費,這些支出通常成為公眾的收入。社會消費曲線上移3.公司未分配利潤在利潤中的比例。未分配利潤是一種儲蓄,多了消費減少,社會消費曲線向下移動。392.國家稅收政策。累進的個人所得稅,容易使富人的一部分儲蓄第三節國民收入的決定一、兩部門消費函數決定收入二、兩部門儲蓄函數決定收入三、三部門經濟的收入決定四、四部門經濟的收入決定40第三節國民收入的決定一、兩部門消費函數決定收入40一、兩部門消費函數決定收入1.
假設計劃凈投資i是一個固定的常數,為自發的計劃投資。2.均衡收入公式變為:y=c+i,c=α+βy.聯立求解得:y=(α+i)/1-β3.所以,知道了消費函數和投資,就可以求得均衡的國民收入。41一、兩部門消費函數決定收入1.假設計劃凈投資i是一個固定的例如:c=1000+0.8y,自發計劃投資為600。則均衡收入為y=1000+600/1-0.8=8000(個單位)此時,c=y-i=8000-600=7400s=y-c=8000-7400=600與投資相等。42例如:c=1000+0.8y,自發計劃投資為600。424.消費函數決定收入的圖解434.消費函數決定收入的圖解43二、兩部門儲蓄函數決定收入1.計劃投資等于計劃儲蓄:i=y–c=s,所以i=s儲蓄函數:s=-α+(1-β)y2.聯立方程組,得:i=-α+(1-β)y,得:y=(α+i)/(1-β)3.所以,知道了儲蓄函數和投資,就可以求得均衡的國民收入。44二、兩部門儲蓄函數決定收入1.計劃投資等于計劃儲蓄:44例如:s=-1000+(1-0.8)y,自發計劃投資為600。則均衡收入為y=(1000+600)/(1-0.8)=8000(單位)此時,s=0,y=5000s=i=600,y=800045例如:s=-1000+(1-0.8)y,自發計劃投資為6圖示46圖示46三、三部門經濟的收入決定
政府的作用:作用:(1)征稅t;(2)轉移支付tr;(3)購買產品和勞務即政府購買g凈稅收t=總稅收-政府轉移支付公式法:又知:c=α+β(y-t)收入決定:y=c+i+gy=c+s+ti+g=s+t47三、三部門經濟的收入決定政府的作用:公式法:y=c+i+yi,ssi(自主投資)i0y0s+t(t為固定稅時)i+gy’48yi,ssi(自主投資)i0y0s+ti+gy’48四、四部門經濟收入的決定
進出口規律:進口:m=m0+γy(自發性進口、誘發性進口)出口:取決于一國的市場競爭實力,與該國收入水平無明顯關系,故x=x0
公式法:y=c+i+g+(x-m)c=α+β(y-t)t=t0
i=i0,g=g0,x=x0
m=m0
+γy49四、四部門經濟收入的決定進出口規律:y=c+i+g+(x-第四節乘數論一、對乘數的感性認識二、三部門中的政府購買乘數三、三部門中的稅收乘數四、三部門投資乘數五、政府轉移支付乘數六、平衡預算乘數50第四節乘數論一、對乘數的感性認識50一、對乘數的感性認識1.均衡收入為y=(1000+i)/(1-0.8)當i=600時,y=8000i=700時,y=85002.投資增加了100,則收入增加了500。51一、對乘數的感性認識1.均衡收入為y=(1000+i)/3.解釋:投資100購買要素時,形成要素的收入為100;如果邊際消費傾向是0.8,要素收入100中,有80用于購買。80的購買形成新的收入,其中有80×0.8=64再次購買。如此,循環往復,總收入y=100+1000.8+1000.80.8+....=1001/(1-0.8)=5004.結論:乘數k=1/(1-β)=1/(1-MPC)所以乘數的大小與邊際消費傾向成正相關。523.解釋:524.簡單投資乘數效應圖示534.簡單投資乘數效應圖示53二、三部門中的政府購買乘數1.y=c+i+g=α+β(y-t)+i+g,t為定量稅2.解得:3.政府購買乘數,是收入變動對引起這種變動的政府購買支出變動的比率。定義:kg=y/g54二、三部門中的政府購買乘數1.y=c+i+g=α+β(y-t4.假設其他條件都不變,只有g變導致y變。g1g2時,y1y2。代入總收入公式得:
兩者相減,得:變形得:554.假設其他條件都不變,只有g變導致y變。g1g2時,y1三、三部門中的稅收乘數同理可以得到稅收(定量稅、稅收絕對量)乘數如下:56三、三部門中的稅收乘數同理可以得到稅收(定量稅、稅收絕對量)四、三部門投資乘數57四、三部門投資乘數57五、政府轉移支付乘數有了政府轉移支付之后,1.y=c+i+g=α+β(y-t+tr)+i+g,t為定量稅,tr為轉移支付2.解得:3.同理,解得:58五、政府轉移支付乘數有了政府轉移支付之后,58六、平衡預算乘數1.平衡預算乘數,是政府收入和支出以相等數量增加和減少時國民收入變動對政府收支變動的比率。此時,政府預算是平衡的。2.由于g=t,所以3.變形得,政府平衡預算乘數kb=159六、平衡預算乘數1.平衡預算乘數,是政府收入和支出以相等數第五節其他有關消費函數的理論一、相對收入理論
[美]杜森貝利提出,認為消費者受自己過去消費習慣及周圍消費水準的影響來決定消費,因此消費是相對決定的。長期來看,消費與收入維持一固定比率,長期消費函數是通過原點的直線,而短期消費函數則是有正截距的曲線。
相對收入理論的核心是“棘輪效應”和“示范效應”。
棘輪效應,即消費者易于隨收入提高增加消費,但不易隨收入降低而減少消費,以致產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費函數;示范效應,指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受周圍人們消費水準的影響。低收入家庭攀比,使短期消費函數,隨社會平均收入的提高而整個地向上移動。60第五節其他有關消費函數的理論一、相對收入理論60
[當期消費取決于當期收入和過去的消費支出水平]CL=yC2C1CS2CS1Ct1Yt1Y1Y2CYO
圖示:相對收入消費理論對短期消費函數的解釋61[當期消費取決于當期收入和過去的消費支出水平]CL=yC二、生命周期的消費理論
[美]莫迪利安提出,認為消費者會在一生的較長的時間內計劃其消費支出,以達到在其整個生命周期內消費的最佳配置,一生能夠比較平穩地生活。一般而言,年輕人家庭:y低,C可能>y,出現借債;進入壯年和中年,y>C,可以還債和儲蓄;老年退休后,y降低,C>y,形成負儲蓄。函數形式:C=aWR(實際財富)+cYL(工作收入),a,c為MPC。
舉例:每年收入24000,工作40年總收入960000;生活60年平均每年消費16000,因此每年儲蓄8000(=24000-16000),退休時,共積累320000(=8000×40或16000×20)。62二、生命周期的消費理論62三、永久收入(或持久收入)的消費理論
[美]弗里德曼提出,認為消費者的消費主要不是由其現期收入決定,而是其永久收入決定。永久收入是消費者可以預期的長期收入,可以用若干年收入的加權平均值表示。
C=cYP,c為長期邊際消費傾向,YP為永久收入,YP=Y+1Y-1+2Y-2+3Y-3+……+nY-n因此:C=c(Y+1Y-1+2Y-2+3Y-3+…+nY-n)C=cY+c1Y-1+c2Y-2+c3Y-3+…+cnY-n長期收入(YP)的MPC(c)大于當前收入(Y短期)的MPC(c)。63三、永久收入(或持久收入)的消費理論63四、永久收入和生命周期消費理論的關系1.區別:生命周期理論偏重對儲蓄動機的分析,從而提出以財富作為消費函數的變量;而永久收入理論偏重于個人對未來收入的預測。2.聯系:二者都體現一個基本思想:單個消費者是前向預期決策者。第一,消費不只同現期收入相關,而是以一生或永久收入作為消費決策的依據。第二,一次性暫時收入變化引起的消費支出變動很小,即MPC很低,甚至接近于零,但永久收入變動的MPC很大,甚至接近于1。第三,稅收政策如果是暫時的,對消費的影響不會很大,只有永久性的稅收變動,其效果會很明顯。64四、永久收入和生命周期消費理論的關系64五、影響消費的其他因素[因素、方向、大小]
1.利率。利率變動對儲蓄具有替代和收入兩種效應。替代效應:利率↑→儲蓄↑收入效應:利率↑→將來利息增加→認為自己富有→目前儲蓄↓
2.價格水平。通過影響實際收入,從而影響購買力和消費。
3.收入分配。越公平,MPC越大;越不平,MPC越大。65五、影響消費的其他因素[因素、方向、大小]65第二章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第一節均衡產出第二節凱恩斯的消費理論第三節國民收入的決定第四節乘數論第五節其他有關消費函數的理論66第二章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第一節均衡產出1第一節均衡產出一、最簡單的經濟關系二、均衡產出的概念三、投資=儲蓄67第一節均衡產出一、最簡單的經濟關系2一、最簡單的經濟關系1.22假設:不存在政府、外貿。只有居民和廠商。消費和儲蓄在居民;生產和投資在廠商。投資是自主的,不隨利率和產量而變動。折舊、未分配利潤等=0。GDP、NDP、NI、PI都相等。68一、最簡單的經濟關系1.22假設:32.凱恩斯定律:不論需求量是多少,經濟制度均能以不變價格提供供給。社會需求變動,只會引起產量變動,使供求均衡,而不會引起價格變動。原因:有大量閑置資源,生產增加,資源價格不會上升;短期分析,價格不易變化,即具有黏性。當需求變動時,廠商首先考慮調整產量,而不是改變價格。692.凱恩斯定律:不論需求量是多少,經濟制度均能以不變價格提二、均衡產出的概念均衡產出:與總需求相等的產出,經濟社會的產量或者說國民收入正好等于居民和廠商想要有的支出。均衡,是一種不再變動的情況。產出水平=總需求,廠商的生產穩定。產出>需求,廠商不愿意出現存貨增加,減少生產。產出<需求,廠商庫存減少,為了增加利潤,增加生產。70二、均衡產出的概念均衡產出:與總需求相等的產出,經濟社會的產公式:y=c+i=E小寫字母:c代表意愿消費、i代表投資、y代表產出(收入)大寫字母:E實際支出71公式:y=c+i=E6三、投資=儲蓄均衡時:E=y。E=c+i,y=c+sc+i=c+s,i=s意義:經濟達到均衡,計劃投資必須=計劃儲蓄,是一個前提條件。從實際情況看,I=S,是必然的結果。72三、投資=儲蓄均衡時:E=y。7第二節凱恩斯的消費理論一、消費和消費函數二、消費傾向三、儲蓄四、儲蓄傾向五、消費函數與儲蓄函數的關系六、居民消費函數與社會消費函數73第二節凱恩斯的消費理論一、消費和消費函數8一、消費函數1.消費:一個國家或地區一定時期內居民個人或家庭為滿足消費欲望而用于購買消費品和勞務的所有支出。2.消費函數:指消費支出與決定消費的各種因素之間的依存關系。74一、消費函數1.消費:一個國家或地區一定時期內居民個人或家影響居民個人或家庭消費的因素是很多的,如收入水平、消費品的價格水平、消費者個人的偏好、消費者對其未來收入的預期、甚至消費信貸及其利率水平等等,其中最重要的無疑是居民個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因此,宏觀經濟學假定消費及其消費的規模與人們的收入水平存在著穩定的函數關系。75影響居民個人或家庭消費的因素是很多的,如收入水平、消費品的價3.消費函數公式以c代表消費,以y代表收入:c=c(y)(滿足條件dc/dy>0)如果是簡單的線性函數,則為:c=α+βy(1>β>0)763.消費函數公式以c代表消費,以y代表收入:114.線性消費函數的解釋α是常數,自發性消費。其含義:居民個人或家庭的消費中有一個相對穩定的部分,其變化不受收入水平的影響。βy,誘致性消費,是居民個人或家庭的消費中受收入水平影響的部分。β作為該函數的斜率,被稱為邊際消費傾向。在橫軸為收入y,縱軸為消費c的座標中,消費函數c=α+βy的圖象如下:
774.線性消費函數的解釋α是常數,自發性消費。其含義:居民個78135.普通消費曲線當消費函數為一簡單的線性函數時,邊際消費傾向MPC為一常數β。當消費函數為非線性狀態時,凱恩斯認為,存在一條最基本的心理規律:隨著收入的增加,消費也會增加;但是消費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即邊際消費傾向MPC有遞減的趨勢。795.普通消費曲線當消費函數為一簡單的線性函數時,邊際消費傾向8015二、消費傾向1.
消費傾向(propensity):消費與收入的比率。感性認識。收入消費MPCAPC1900091101.01210000100000.891.00311000108500.850.99412000116000.750.97513000122400.640.94614000128300.590.92715000133600.530.8981二、消費傾向1.消費傾向(propensity):消費與收2.平均消費傾向平均消費傾向:消費總量與收入總量的比率,APC。根據定義有:APC=c/y822.平均消費傾向平均消費傾向:消費總量與收入總量的比率,APC既可以小于1,意味著人們的消費總量小于收入總量(產生儲蓄);也可以等于1,意味著人們把全部收入都用于消費(儲蓄為零);還可以大于1,意味著人們的消費總量大于收入總量(負債消費即產生負儲蓄)。83APC既可以小于1,意味著人們的消費總量小于收入總量(產生3.邊際消費傾向邊際消費傾向:消費增量與收入增量的比率,MPC。根據定義有:MPC=Δc/Δy當消費增量Δc與收入增量Δy趨于無窮小時,即:MPC=dc/dy843.邊際消費傾向邊際消費傾向:消費增量與收入增量的比率,MMPC是消費曲線上任一點切線的斜率。不論MPC是常數還是變數,總是一個小于1的正數。有:1>MPC>085MPC是消費曲線上任一點切線的斜率。204.MPC與APCMPC有遞減趨勢,隨著收入的增加,人們的消費總量占收入總量的絕對比例也呈遞減狀態,即APC也有遞減趨勢。當消費函數為線性時,APC>MPC864.MPC與APCMPC有遞減趨勢,隨著收入的增加,人們的在特殊情況下,當線性消費函數中的自發性消費α=0時,平均消費傾向APC便等于邊際消費傾向MPC,且不再隨收入的增加而遞減。此時,消費函數:c=βy87在特殊情況下,當線性消費函數中的自發性消費α=0時,平均三、儲蓄函數1.儲蓄:一個國家或地區一定時期內居民個人或家庭收入中未用于消費的部分。2.儲蓄函數:指儲蓄與決定儲蓄的各種因素之間的依存關系。88三、儲蓄函數1.儲蓄:一個國家或地區一定時期內居民個人或家影響儲蓄的因素是很多的,如收入水平、財富分配狀況、消費習慣、社會保障體系的結構、利率水平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無疑是居民個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宏觀經濟學假定儲蓄及其儲蓄規模與人們的收入水平存在著穩定的函數關系。89影響儲蓄的因素是很多的,如收入水平、財富分配狀況、消費習慣、3.儲蓄函數公式儲蓄是收入減去消費后的余額,即s=y-c以s代表儲蓄,以y代表收入,公式為:s=s(y)
903.儲蓄函數公式儲蓄是收入減去消費后的余額,即254.線性儲蓄函數儲蓄與消費相對應線性條件下,c=α+βy,代入s=y-cs=y-(α+βy),整理:s=-α+(1-β)y(1>β>0)橫軸為收入y,縱軸為消費c或儲蓄s的座標中,儲蓄函數圖象如下:914.線性儲蓄函數儲蓄與消費相對應2692279328四、儲蓄傾向1.儲蓄傾向:儲蓄與收入的比率。收入消費儲蓄MPSAPS190009110-110-0.012100001000000.110311000108501500.150.01412000116004000.250.03513000122407600.360.066140001283011700.410.087150001336016400.470.1194四、儲蓄傾向1.儲蓄傾向:儲蓄與收入的比率。收入消費儲蓄M2.APS
平均儲蓄傾向(APS):儲蓄總量與收入總量的比率。根據定義有:APS=s/y952.APS平均儲蓄傾向(APS):儲蓄總量與收入總量的3.MPS邊際儲蓄傾向(MPS):儲蓄增量與收入增量的比率。根據定義有:MPS=Δs/Δy當儲蓄增量Δs與收入增量Δy趨于無窮小時,即:MPS=ds/dy963.MPS邊際儲蓄傾向(MPS):儲蓄增量與收入增量的MPS是儲蓄函數的一階導數;或者說,邊際儲蓄傾向MPC是儲蓄曲線上任一點切線的斜率。特別地,當儲蓄函數為一簡單的線性函數時,MPS為一常數(1-β)。當儲蓄函數為非線性狀態時,MPS將隨收入的變化而變化,且有遞增的趨勢。MPS和APS都遞增,但是MPS>APS。97MPS是儲蓄函數的一階導數;或者說,邊際儲蓄傾向MPC是儲蓄不論MPS是常數還是變數,它總是一個小于1的正數。如果MPS小于零,便意味著收入增加時人們的儲蓄反而減少;如果MPS大于1,則意味著收入增加時儲蓄的增量大于收入的增量。這兩種情況與現實相距太遠,顯然不符合人們的經驗。因此,有:1>MPS>098不論MPS是常數還是變數,它總是一個小于1的正數。334.APS與APC對收入來說儲蓄函數與消費函數為互補函數,即y=c+s,如果在該式兩邊同除y有y/y=c/y+s/y,即:APC+APS=1或1-APC=APS,1-APS=APC994.APS與APC對收入來說儲蓄函數與消費函數為互補函數,5.MPS與MPC與上同理,y=c+s,有Δy=Δc+Δs;兩邊同除Δy,則Δy/Δy=Δc/Δy+Δs/Δy即:MPC+MPS=1或1-MPC=MPS,1-MPS=MPC可以推斷:若MPC有遞減趨勢,那么MPS必有遞增趨勢。隨著收入的增加,人們的儲蓄總量占收入總量的絕對比例也呈遞增狀態,即平均儲蓄傾向APS也有遞增趨勢。1005.MPS與MPC與上同理,y=c+s,有Δy五、消費函數與儲蓄函數的關系1.互為補數,兩者之和等于收入,即y=c+s。2.若APC和MPC都隨收入增加而遞增,但APC>MPC,則APS和MPS都隨收入增加而增加,但APS<MPS。APC+APS=1,MPC+MPS=1101五、消費函數與儲蓄函數的關系1.互為補數,兩者之和等于收入10237六、居民消費函數與社會消費函數
一般來說,社會消費函數并非是居民消費函數的簡單加總,但是基本相似。存在很多限制條件:1.國民收入的分配。越富有,越有能力儲蓄。國民收入分配不平均,則社會消費曲線會向下移動。103六、居民消費函數與社會消費函數一般來說,社會消費函數并非2.國家稅收政策。累進的個人所得稅,容易使富人的一部分儲蓄,以政府的名義花費,這些支出通常成為公眾的收入。社會消費曲線上移3.公司未分配利潤在利潤中的比例。未分配利潤是一種儲蓄,多了消費減少,社會消費曲線向下移動。1042.國家稅收政策。累進的個人所得稅,容易使富人的一部分儲蓄第三節國民收入的決定一、兩部門消費函數決定收入二、兩部門儲蓄函數決定收入三、三部門經濟的收入決定四、四部門經濟的收入決定105第三節國民收入的決定一、兩部門消費函數決定收入40一、兩部門消費函數決定收入1.
假設計劃凈投資i是一個固定的常數,為自發的計劃投資。2.均衡收入公式變為:y=c+i,c=α+βy.聯立求解得:y=(α+i)/1-β3.所以,知道了消費函數和投資,就可以求得均衡的國民收入。106一、兩部門消費函數決定收入1.假設計劃凈投資i是一個固定的例如:c=1000+0.8y,自發計劃投資為600。則均衡收入為y=1000+600/1-0.8=8000(個單位)此時,c=y-i=8000-600=7400s=y-c=8000-7400=600與投資相等。107例如:c=1000+0.8y,自發計劃投資為600。424.消費函數決定收入的圖解1084.消費函數決定收入的圖解43二、兩部門儲蓄函數決定收入1.計劃投資等于計劃儲蓄:i=y–c=s,所以i=s儲蓄函數:s=-α+(1-β)y2.聯立方程組,得:i=-α+(1-β)y,得:y=(α+i)/(1-β)3.所以,知道了儲蓄函數和投資,就可以求得均衡的國民收入。109二、兩部門儲蓄函數決定收入1.計劃投資等于計劃儲蓄:44例如:s=-1000+(1-0.8)y,自發計劃投資為600。則均衡收入為y=(1000+600)/(1-0.8)=8000(單位)此時,s=0,y=5000s=i=600,y=8000110例如:s=-1000+(1-0.8)y,自發計劃投資為6圖示111圖示46三、三部門經濟的收入決定
政府的作用:作用:(1)征稅t;(2)轉移支付tr;(3)購買產品和勞務即政府購買g凈稅收t=總稅收-政府轉移支付公式法:又知:c=α+β(y-t)收入決定:y=c+i+gy=c+s+ti+g=s+t112三、三部門經濟的收入決定政府的作用:公式法:y=c+i+yi,ssi(自主投資)i0y0s+t(t為固定稅時)i+gy’113yi,ssi(自主投資)i0y0s+ti+gy’48四、四部門經濟收入的決定
進出口規律:進口:m=m0+γy(自發性進口、誘發性進口)出口:取決于一國的市場競爭實力,與該國收入水平無明顯關系,故x=x0
公式法:y=c+i+g+(x-m)c=α+β(y-t)t=t0
i=i0,g=g0,x=x0
m=m0
+γy114四、四部門經濟收入的決定進出口規律:y=c+i+g+(x-第四節乘數論一、對乘數的感性認識二、三部門中的政府購買乘數三、三部門中的稅收乘數四、三部門投資乘數五、政府轉移支付乘數六、平衡預算乘數115第四節乘數論一、對乘數的感性認識50一、對乘數的感性認識1.均衡收入為y=(1000+i)/(1-0.8)當i=600時,y=8000i=700時,y=85002.投資增加了100,則收入增加了500。116一、對乘數的感性認識1.均衡收入為y=(1000+i)/3.解釋:投資100購買要素時,形成要素的收入為100;如果邊際消費傾向是0.8,要素收入100中,有80用于購買。80的購買形成新的收入,其中有80×0.8=64再次購買。如此,循環往復,總收入y=100+1000.8+1000.80.8+....=1001/(1-0.8)=5004.結論:乘數k=1/(1-β)=1/(1-MPC)所以乘數的大小與邊際消費傾向成正相關。1173.解釋:524.簡單投資乘數效應圖示1184.簡單投資乘數效應圖示53二、三部門中的政府購買乘數1.y=c+i+g=α+β(y-t)+i+g,t為定量稅2.解得:3.政府購買乘數,是收入變動對引起這種變動的政府購買支出變動的比率。定義:kg=y/g119二、三部門中的政府購買乘數1.y=c+i+g=α+β(y-t4.假設其他條件都不變,只有g變導致y變。g1g2時,y1y2。代入總收入公式得:
兩者相減,得:變形得:1204.假設其他條件都不變,只有g變導致y變。g1g2時,y1三、三部門中的稅收乘數同理可以得到稅收(定量稅、稅收絕對量)乘數如下:121三、三部門中的稅收乘數同理可以得到稅收(定量稅、稅收絕對量)四、三部門投資乘數122四、三部門投資乘數57五、政府轉移支付乘數有了政府轉移支付之后,1.y=c+i+g=α+β(y-t+tr)+i+g,t為定量稅,tr為轉移支付2.解得:3.同理,解得:123五、政府轉移支付乘數有了政府轉移支付之后,58六、平衡預算乘數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快遞外包點合同協議
- 正規小酒廠轉讓合同協議
- 售房裝修合同協議
- 品牌管理協議書范本
- 民宿廣告租賃合同協議
- 2025電子產品買賣合同合同模板
- 商場免租合同協議
- 商場店店鋪轉讓合同協議
- 2025深入解析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則
- 品牌共同所有權協議合同
- 2024年安徽省公務員【申論】考試真題及答案-(A卷+B卷+C卷)三套
- 浙江國企招聘2024溫州市公用事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8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研發月報工作總結
- 服務消費券發放的精細化實施方案
- 團結協作青春展新姿
- 給幼兒園講醫療知識
- 2024年共青團入團考試題庫及答案
- 2024年《BIM技術介紹》課件
- 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
- 人教版八年級下《生命.生態.安全》教案
- 有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教學設計 人教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