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1年北京市康復骨干班
(第三屆)骨科術后康復2011年北京市康復骨干班(第三屆)骨科術后康復1骨科術后康復
2011-7-8骨科術后康復骨科術后康復2運動療法與肌骨損傷后的恢復肌骨損傷后用石膏夾板等治療均要求制動是否應早期運動,19世紀就開始爭議,Thomas倡導休息,Lucas:生命在于運動動還是不動,是個問題Salter(1981年):關節意味著運動,意味著延長生命。認為傷后或術后早期的無力和疼痛,以CPM更為現實和有效目前骨科和康復界均確認CPM是促進骨關節損傷恢復的有效方法骨科術后康復運動療法與肌骨損傷后的恢復肌骨損傷后用石膏夾板等治療均要求制3運動對肌骨的必要性結締組織的應力依賴性Wolff定律:骨骼的功能是承受活動期間骨組織的機械應變,骨骼具有適應這些功能需要的能力。骨力求達到一種最佳結構,即骨骼的形態與物質受個體活動水平的調控,使之足夠承擔力學負載,但并不增加代謝轉運的負擔;骨骼的生長會受到力學刺激影響而改變其結構,用之則強,廢用則弱;組織細胞對力的適應不同,取決于所受的是壓力還是張力。壓力區細胞形成軟骨特征;張力區形成纖維特征;混合區形成纖維軟骨(椎間盤、半月板等)骨科術后康復運動對肌骨的必要性結締組織的應力依賴性骨科術后康復4運動對肌骨的必要性運動是保持肌力耐力關節活動范圍所必須的因素經常進行肌肉收縮,產生最大張力與最大代謝率,可使肌力增加有報道,以最大張力的20-30%進行每日等長收縮,就可維持日常活動所需要的肌力通過中樞神經系統的訓練也可以增加肌力,但這只是中樞傳遞的改變,而不是肌肉本身內在的改變骨科術后康復運動對肌骨的必要性運動是保持肌力耐力關節活動范圍所必須的因素5運動對肌骨的必要性失應力對肌骨的影響粘連形成(纖維脂肪、結締組織增生覆蓋關節內軟組織等)關節攣縮韌帶張力明顯減少以上改變所需時間短于骨折或關節損傷臨床治療所需時間,故對治療方式選擇及早期康復都具有重要意義骨科術后康復運動對肌骨的必要性失應力對肌骨的影響骨科術后康復6骨折后康復概念:骨的完整性或連續性中斷分類:閉合/開放,不完全/完全,橫斷/斜/螺旋/粉碎/嵌頓/壓縮骨折等分期:纖維骨痂期(2-3星期)、原始骨痂期(6-8星期)、成熟骨痂期(8-12星期)、塑性期(2-4年)骨科術后康復骨折后康復概念:骨的完整性或連續性中斷骨科術后康復7骨折后康復骨折后康復是治療骨折的重要內容治療骨折不但要恢復骨骼的支架,更重要的是恢復肢體的運動功能避免骨折病的發生,如:關節僵硬、肌肉萎縮、骨質疏松、骨折延遲愈合和不愈合避免重治療輕康復,以患者最終功能恢復的程度,及重獲生活勞動和參與社會活動能力的早晚和水平作為評價骨科術后康復骨折后康復骨折后康復是治療骨折的重要內容骨科術后康復8骨折后康復骨折康復的正確觀點固定與活動相結合骨與軟組織并重局部和全身兼治醫療措施與患者的主觀能動性相結合康復從急診開始、康復應包括預防功能障礙的內容骨科術后康復骨折后康復骨折康復的正確觀點骨科術后康復9臨床表現疼痛和壓痛:一般經妥善固定處理后可減輕或消失,若持續性劇烈疼痛,并漸進性加重,是骨筋膜室綜合征的早期癥狀;超過骨折愈合期,仍有疼痛提示骨折愈合欠佳局部腫脹和瘀斑:持續2周以上的腫脹有礙運動功能的恢復畸形:骨折移位或愈合位置未達到功能復位的要求,有成角畸形、旋轉畸形、重疊畸形。功能障礙:骨折后、畸形愈合、長期制動、骨折損傷神經或形成創傷性關節炎X線片:了解骨折類型、移位情況、復位固定、骨折愈合情況等。骨科術后康復臨床表現疼痛和壓痛:一般經妥善固定處理后可減輕或消失,若持續10康復評定疼痛評定(MPQ)
疼痛性質
疼痛程度感覺項無輕中重跳痛、刺痛、刀割痛0123銳痛、絞痛、熱灼痛痙攣牽扯痛、持續固定痛脹痛、觸痛、撕裂痛情感項軟弱無力、厭煩、害怕、受罪懲罰感感覺項得分情感項得分骨科術后康復康復評定疼痛評定(MPQ)疼痛性質疼痛程度感覺項11康復評定關節活動范圍肌力測定上下肢功能評定步態分析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估本體感覺評估骨科術后康復康復評定關節活動范圍骨科術后康復12康復治療骨折后的治療包括復位、固定和功能訓練。復位固定是治療的基礎,功能訓練是治療的核心,要三者兼顧目的:促進骨折愈合,恢復支架作用;重視關節的樞紐、肌肉的動力作用原則:1、不影響骨折固定的前提下,早期進行軟組織舒縮活動,防止肌肉萎縮、肌腱攣縮和骨質疏松;2、未經固定的關節應早期活動;3、為消除腫脹,控制疼痛,減少肌肉痙攣,應注意局部處理;4、復位固定穩妥的情況下盡早功能訓練骨科術后康復康復治療骨折后的治療包括復位、固定和功能訓練。復位固定是治療13功能訓練功能訓練是受傷肢體肌肉和關節活動功能的訓練,包括被固定的局部肌肉及其上下端關節的訓練,也包括未被固定的肢體遠端及近端肌肉和關節的訓練。如前臂骨折,既要進行前臂肌肉和腕肘關節訓練,也要進行手部與肩部肌肉和關節的訓練骨科術后康復功能訓練功能訓練是受傷肢體肌肉和關節活動功能的訓練,包括被固14功能訓練的重要性對肢體血運的影響:水泵的作用,改善軟組織和骨內血液循環對骨折愈合的影響:增強骨折局部新陳代謝,清除代謝產物,供給氧、蛋白質等,骨折愈合較快;功能訓練對斷端產生的應力刺激是新生骨痂再塑形的重要因素對關節活動的影響:減少關節內外組織的粘連、減少關節囊韌帶的攣縮、促進軟組織修復和血腫消散,有利于關節功能恢復對肌肉組織的影響:改善血液循環和肌肉營養,避免肌萎縮,增強肌肉力量可使大腦始終保持對有關肌肉的支配骨科術后康復功能訓練的重要性對肢體血運的影響:水泵的作用,改善軟組織和骨15功能訓練的原則促進骨折愈合為前提:根據具體骨折加以分析,對骨折愈合有利的應給以發揮,凡能使斷端緊密接觸的活動是有利的,凡引起斷端旋轉、成角、分離活動的是不利的恢復和改善生理功能為中心:上肢要以手的功能為中心,下肢要以負重行走為中心,軀干要以直立和維持平衡為中心骨科術后康復功能訓練的原則促進骨折愈合為前提:根據具體骨折加以分析,對骨16功能訓練的原則循序漸進貫穿治療全過程:活動幅度、次數、順序、負重量等醫患密切配合骨科術后康復功能訓練的原則循序漸進貫穿治療全過程:活動幅度、次數、順序、17功能訓練的方式被動活動及CPM主動輔助運動主動運動抗阻運動(4級以上)骨科術后康復功能訓練的方式被動活動及CPM骨科術后康復18不同病期的功能訓練第一階段:傷后1-2周,訓練針對痛,減少關粘連、攣縮、促進軟組織修復和血腫消散為主,遠端被動活動及等長收縮第二階段:傷后2周至2-3個月,順重力活動、骨折移位反方向運動,輔助下支撐及步行等第三階段:傷后2-3周至1年,目的正常肌力和ROM,正常運動和本體感覺的建立骨科術后康復不同病期的功能訓練第一階段:傷后1-2周,訓練針對痛,減少關192011年北京市康復骨干班
(第三屆)骨科術后康復2011年北京市康復骨干班(第三屆)骨科術后康復20骨科術后康復
2011-7-8骨科術后康復骨科術后康復21運動療法與肌骨損傷后的恢復肌骨損傷后用石膏夾板等治療均要求制動是否應早期運動,19世紀就開始爭議,Thomas倡導休息,Lucas:生命在于運動動還是不動,是個問題Salter(1981年):關節意味著運動,意味著延長生命。認為傷后或術后早期的無力和疼痛,以CPM更為現實和有效目前骨科和康復界均確認CPM是促進骨關節損傷恢復的有效方法骨科術后康復運動療法與肌骨損傷后的恢復肌骨損傷后用石膏夾板等治療均要求制22運動對肌骨的必要性結締組織的應力依賴性Wolff定律:骨骼的功能是承受活動期間骨組織的機械應變,骨骼具有適應這些功能需要的能力。骨力求達到一種最佳結構,即骨骼的形態與物質受個體活動水平的調控,使之足夠承擔力學負載,但并不增加代謝轉運的負擔;骨骼的生長會受到力學刺激影響而改變其結構,用之則強,廢用則弱;組織細胞對力的適應不同,取決于所受的是壓力還是張力。壓力區細胞形成軟骨特征;張力區形成纖維特征;混合區形成纖維軟骨(椎間盤、半月板等)骨科術后康復運動對肌骨的必要性結締組織的應力依賴性骨科術后康復23運動對肌骨的必要性運動是保持肌力耐力關節活動范圍所必須的因素經常進行肌肉收縮,產生最大張力與最大代謝率,可使肌力增加有報道,以最大張力的20-30%進行每日等長收縮,就可維持日常活動所需要的肌力通過中樞神經系統的訓練也可以增加肌力,但這只是中樞傳遞的改變,而不是肌肉本身內在的改變骨科術后康復運動對肌骨的必要性運動是保持肌力耐力關節活動范圍所必須的因素24運動對肌骨的必要性失應力對肌骨的影響粘連形成(纖維脂肪、結締組織增生覆蓋關節內軟組織等)關節攣縮韌帶張力明顯減少以上改變所需時間短于骨折或關節損傷臨床治療所需時間,故對治療方式選擇及早期康復都具有重要意義骨科術后康復運動對肌骨的必要性失應力對肌骨的影響骨科術后康復25骨折后康復概念:骨的完整性或連續性中斷分類:閉合/開放,不完全/完全,橫斷/斜/螺旋/粉碎/嵌頓/壓縮骨折等分期:纖維骨痂期(2-3星期)、原始骨痂期(6-8星期)、成熟骨痂期(8-12星期)、塑性期(2-4年)骨科術后康復骨折后康復概念:骨的完整性或連續性中斷骨科術后康復26骨折后康復骨折后康復是治療骨折的重要內容治療骨折不但要恢復骨骼的支架,更重要的是恢復肢體的運動功能避免骨折病的發生,如:關節僵硬、肌肉萎縮、骨質疏松、骨折延遲愈合和不愈合避免重治療輕康復,以患者最終功能恢復的程度,及重獲生活勞動和參與社會活動能力的早晚和水平作為評價骨科術后康復骨折后康復骨折后康復是治療骨折的重要內容骨科術后康復27骨折后康復骨折康復的正確觀點固定與活動相結合骨與軟組織并重局部和全身兼治醫療措施與患者的主觀能動性相結合康復從急診開始、康復應包括預防功能障礙的內容骨科術后康復骨折后康復骨折康復的正確觀點骨科術后康復28臨床表現疼痛和壓痛:一般經妥善固定處理后可減輕或消失,若持續性劇烈疼痛,并漸進性加重,是骨筋膜室綜合征的早期癥狀;超過骨折愈合期,仍有疼痛提示骨折愈合欠佳局部腫脹和瘀斑:持續2周以上的腫脹有礙運動功能的恢復畸形:骨折移位或愈合位置未達到功能復位的要求,有成角畸形、旋轉畸形、重疊畸形。功能障礙:骨折后、畸形愈合、長期制動、骨折損傷神經或形成創傷性關節炎X線片:了解骨折類型、移位情況、復位固定、骨折愈合情況等。骨科術后康復臨床表現疼痛和壓痛:一般經妥善固定處理后可減輕或消失,若持續29康復評定疼痛評定(MPQ)
疼痛性質
疼痛程度感覺項無輕中重跳痛、刺痛、刀割痛0123銳痛、絞痛、熱灼痛痙攣牽扯痛、持續固定痛脹痛、觸痛、撕裂痛情感項軟弱無力、厭煩、害怕、受罪懲罰感感覺項得分情感項得分骨科術后康復康復評定疼痛評定(MPQ)疼痛性質疼痛程度感覺項30康復評定關節活動范圍肌力測定上下肢功能評定步態分析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估本體感覺評估骨科術后康復康復評定關節活動范圍骨科術后康復31康復治療骨折后的治療包括復位、固定和功能訓練。復位固定是治療的基礎,功能訓練是治療的核心,要三者兼顧目的:促進骨折愈合,恢復支架作用;重視關節的樞紐、肌肉的動力作用原則:1、不影響骨折固定的前提下,早期進行軟組織舒縮活動,防止肌肉萎縮、肌腱攣縮和骨質疏松;2、未經固定的關節應早期活動;3、為消除腫脹,控制疼痛,減少肌肉痙攣,應注意局部處理;4、復位固定穩妥的情況下盡早功能訓練骨科術后康復康復治療骨折后的治療包括復位、固定和功能訓練。復位固定是治療32功能訓練功能訓練是受傷肢體肌肉和關節活動功能的訓練,包括被固定的局部肌肉及其上下端關節的訓練,也包括未被固定的肢體遠端及近端肌肉和關節的訓練。如前臂骨折,既要進行前臂肌肉和腕肘關節訓練,也要進行手部與肩部肌肉和關節的訓練骨科術后康復功能訓練功能訓練是受傷肢體肌肉和關節活動功能的訓練,包括被固33功能訓練的重要性對肢體血運的影響:水泵的作用,改善軟組織和骨內血液循環對骨折愈合的影響:增強骨折局部新陳代謝,清除代謝產物,供給氧、蛋白質等,骨折愈合較快;功能訓練對斷端產生的應力刺激是新生骨痂再塑形的重要因素對關節活動的影響:減少關節內外組織的粘連、減少關節囊韌帶的攣縮、促進軟組織修復和血腫消散,有利于關節功能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耕地租賃合同范本
- 2025正式的云端服務合同
- 2025化工企業用工合同范本
- 2025合同公證中合同文件的審查
- 建設施工合同中的合同支付3篇
- 2025-2030中國原發性進行性多發性硬化癥的治療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二手電梯買賣合同3篇
- 2025-2030年冷熱水表齒輪項目商業計劃書
- 叉車司機工作技能培訓協議3篇
- 建材租借合同3篇
- 2025年房地產經紀人(業務操作)考前必刷綜合題庫(800題)附答案
- 電商行業10萬字PRD
- 防溺水工作布置教師會議上校長講話:全力防溺水守護學生生命“生命線”
- 高一下學期《雙休時代自由時間背后暗藏殘酷篩選+你是“獵手”還是“獵物”?》主題班會
- 湖南省永州市祁陽市茅竹鎮中心學校2024-2025學年下學期期中監測八年級下冊《物理》試卷(含答案)
- 交互式影像中敘事與視覺表達的融合及其觀眾體驗研究
- 情緒的管理課件
- 重難點05 涉及二次函數的圖形變化類問題與二次函數有關的創新類問題(2種命題預測+77種題型匯-總+專題訓練+3種解題方法)(解析版)
- 江蘇省外國語學校2024-2025學年度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 精神分裂癥個案護理匯報
- 胰島素皮下注射團體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