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課件-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1頁
《祝福》課件-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2頁
《祝福》課件-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3頁
《祝福》課件-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4頁
《祝福》課件-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斯諾寫給魯迅的挽聯:譯書尚未成功,驚聞殞星,中國何人領吶喊;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____。彷徨

《吶喊》是魯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說集,集中有《一件小事》《狂人日記》《鴨的喜劇》《端午節》《故鄉》《孔乙己》《藥》《阿Q正傳》《兔和貓》《社戲》《風波》《頭發的故事》《明天》《白光》《狂人日記》《藥》等十四篇小說,出版后得到很大回響。在《吶喊》序中,魯迅談到他棄醫從文的經過和目的,并回憶道:“有一回,我競在畫片上忽然會見我久違的許多中國人了,一個綁在中間,許多站在左右,一樣是強壯的體格,而顯出麻木的神情。”

《彷徨》是魯迅先生寫作于“五四運動”后新文化陣營分化時期的短篇小說集,作品有《祝福》《在酒樓上》《肥皂》《示眾》《高老夫子》《長明燈》《傷逝》《幸福的家庭》《離婚》《兄弟》《孤獨者》等十一篇。原來參加過新文化運動的人“有的退隱,有的高升,有的前進”,魯迅當時像布不成陣的游勇那樣“孤獨”和“彷徨”。他在《彷徨》的扉頁上引用《離騷》詩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祝福《彷徨》魯迅學習目標:1、把握祥林嫂的形象,分析其性格成因。2、揣摩小說的語言以及作者在其中蘊含的深沉感情。3、學習刻畫人物形象的手段。

魯迅(1881~1936),中國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881年9月25日誕生。

1918年,首次用“魯迅”為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1918年到1926年間,陸續創作出版了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墳》等專集。其中,1921年12月發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不朽杰作。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結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眾上萬名自發舉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橋萬國公墓。1956年,魯迅遺體移葬虹口公園,毛澤東為重建的魯迅墓題字。

寫作背景及創作意圖

《祝福》寫于1924年,是作者的第二個小說集《彷徨》的第一篇。1919年的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但并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整個中國仍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下,反動的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仍然緊緊的桎梏著廣大人民,婦女受害尤為深重。1919年的“五四”運動,響亮的提出了“反對封建主義”“打倒封建禮教”的口號,婦女解放的問題也成為思想解放的流弊和余毒。魯迅對封建文化的鞭撻,在邁向文明社會的今天,仍有其巨大的現實意義。快速閱讀課文完成兩個任務:一、將課文中的生字注音。二、理清小說情節發展脈絡,劃分課文層次。注音

寒暄朱拓開拓瓦楞發愣毛骨悚然

躊躇

蹣跚

間或不更事更換更加

儼然模樣模型謬種未雨綢繆

沸反盈天拂拭仿佛醉醺醺

荸薺

正月正確草窠鳥巢搭訕

舢板咀嚼咬文嚼字蹙縮蹩腳拗不過執拗

拗口拗斷炮烙炮制炮彈倔強勉強

強大歆享欽佩牲醴注音

寒暄

xuān

朱拓tà

開拓tuò

瓦楞léng

發愣

lèng

毛骨悚然sǒng

躊躇chóuchú

蹣跚

pánshān

間或jiàn

不更事gēng

更換gēng

更加gèng

儼然yǎn

模樣mú

模型mó

謬種miù

未雨綢繆móu

沸反盈天fèi

拂拭fú

仿佛

醉醺醺

xūn

荸薺bíqí

正月zhēng

正確zhèng

草窠kē

鳥巢cháo

搭訕

shàn

舢板shān

咀嚼

jué

咬文嚼字jiáo

蹙縮cù

蹩腳bié

拗不過niù

執拗niù

拗口ào

拗斷ǎo

炮烙páo

炮制páo炮彈pào

倔強jiàng

勉強qiǎng

強大qiáng

歆享xīn

欽佩qīn

牲醴lǐ一、復述故事情節,理清思路序幕寫祝福景象和魯四老爺結局開端發展高潮尾聲祥林嫂寂然死去祥林嫂被賣改嫁祥林嫂初到魯鎮祥林嫂再到魯鎮再寫祝福景象及我的感受倒敘手法首尾呼應【3-33】【1-2】【54-65】【34-53】【66-111】【112】

小說將祥林嫂的悲慘結局在開始就呈現在讀者面前,為讀者設置了一系列懸念。寫祥林嫂在富人們一片祝福聲中寂然死去,造成了濃厚的悲劇氣氛,而且死后引起魯四老爺的震怒,這就揭示了祥林嫂與魯四老爺之間尖銳的矛盾,突出了小說反封建的主題。

結構上采取倒敘手法的作用“一二三四五”問題設計一個女人二次微笑三樣眼神四場飛雪五張賬單合作探究:⒈后人評價《祝福》說,“祥林嫂是一個沒有春天的女人”。結合課文情節,說說這方面的依據。并探究是誰剝奪了她的“春天”?⒉祥林嫂在祝福前夜寂寞死去,但她生前曾給世人留下過甜甜的笑容,請你找出來讀讀,你能在這些笑容背后發現什么嗎?⒊魯迅先生說“要極儉省的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在本文中,魯迅是怎樣實踐他的寫作主張的?請你找出本文描寫祥林嫂眼睛的句子,并品出其中的內蘊。⒋魯迅先生在他的《花邊文學》中的《大雪紛飛》一文中,盛贊《水滸傳》“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段中寫雪的“神韻”。其實,他《祝福》中的四次寫雪更加值得一贊。請你找出來,品味品味。⒌熟讀課文,找出小說中關于金錢零星表述的語句。比較閱讀,看看能發現什么。一個沒有春天的祥林嫂26、27

春天前夫死、抗婚、初到魯鎮27、28

春上被迫改嫁,年底生阿毛(一歲)28—31

二夫死,春末阿毛死,被迫再回魯鎮32、33

喜捐門檻,冬至祝福再被拒絕33、34

被趕出魯家34—39

街頭行乞40左右

春天來臨前、祝福聲中凍死街頭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沒有春天的祥林嫂是誰剝奪了祥林嫂的春天?

是封建禮教和吃人的宗法制度害死了祥林嫂,具體說來,是政權、族權、夫權、神權害死了祥林嫂。她被迫改嫁是族權的唆使;她的再嫁被認為“敗壞風俗”,是夫權的影響;而她這“恥辱”到“陰司”還洗不掉,是神權的控制;魯四老爺對她的迫害和侮辱,依靠的又是封建政權。

——茅盾

“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樣地把她往死里趕,是一樣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丁玲祥林嫂滿足于在魯四老爺家做奴隸的生活,滿足于滿足于捐門檻贖罪,她曾通過逃婚、撞香案角、捐門檻、質疑靈魂的有無來試圖抗爭她不幸的命運,但他絕不是為了反抗封建禮教。

——郁達夫

二次微笑

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在廚房里同柳媽閑聊的時候,柳媽取笑她改嫁反抗后的屈從,祥林嫂在無奈之中“笑了”。——知足安樂——凄苦無奈三樣眼神

“順著眼”“順著眼”,但“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安分耐勞——慘遭打擊——呆滯麻木、氣息奄奄四場飛雪

天色愈陰暗了,下午竟又下起雪來,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滿天飛舞,夾著煙靄和忙碌的氣色,將魯鎮亂成一團糟。

雪花落在積得厚厚的雪褥上面,聽去似乎瑟瑟有聲,使人更加感到沉寂。

“微雪點點的下來了”和“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斂了笑容,旋轉眼光,自去看雪花”。

遠處的爆竹聯綿不斷,似乎合成一天音響的濃云,夾著團團飛舞的雪花,擁抱了全市鎮。

——以紛飛大雪襯托祝福的熱鬧忙碌——以落雪有聲襯托祥林嫂死得沉寂——以微雪點點襯托祥林嫂內心的不安與失望——熱鬧的背后卻是冰冷的世態五張賬單

福興樓的清燉魚翅:一元一大盤

初到魯家的工錢:每月五百文

婆婆從魯家支走的工錢:一千七百五十文

賣祥林嫂的錢:八十千;娶親費用:五十千;剩余:十多千捐門檻的價錢:十二千(十二元鷹洋)——祥林嫂倍受欺壓和剝削二、人物形象分析(選講)<一>祥林嫂1、肖像描寫(1)文中共幾次寫到了祥林嫂的肖像?三次衣著打扮臉色眼睛精神狀態初到魯鎮頭上扎著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臉色青黃,但兩頰還是紅的順著眼做工毫不懈怠,反滿足,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再到魯鎮仍然頭上扎著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臉色青黃,只是兩頰上已經消失了血色。順著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手腳已沒有先前那樣靈活,記性壞的多,死尸似的臉死前相遇頭發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提著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分明已經純乎是一個乞丐了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2)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有何變化?(3)比較它們的異同,思考其用意

作者通過肖像描寫首先顯示出的祥林嫂的性格特點:勤勞,樸實,善良,溫順,要求極低,易于滿足。但再到魯鎮時,兩頰和眼睛發生了變化,說明精神上受到刺激,極度悲傷。而第三處則顯示其遭遇悲慘,乞討無路,陷于絕境,內心深處受到摧殘,精神麻木,已是瀕于死亡。作者正是用白描手法,在對比中顯示人物的境遇、內心的痛苦和悲哀,表現了人物命運的變化,揭示了人物一步一步被逼向滅亡的過程。2.語言描寫(1)自述阿毛之死(找一生讀)提問:為什么作者不厭其煩地寫?更突出了祥林嫂的痛苦與自責。(2)與柳媽的對話(找一生讀)加重了她的精神負擔。(3)與“我”的對話(找一生讀)

展示了其矛盾心理,說明希望徹底破滅。3.細節描寫

她一手提著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只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分明已經純乎是一個乞丐了。聚焦鏡頭,由大及小,由遠及近。碗是破的,表明她很窮;碗中是空的,表明她即便是乞丐,也活得不如意;竹竿比她還長,下端開了裂,表明其狼狽不堪、身心疲憊、一無所有。(4)動作描寫

提問:文中同樣用了很多的動作描寫,試以“祥林嫂再到魯鎮”這部分為例說說表現祥林嫂什么樣的心理?她訕訕的縮了手轉了幾圈,疑惑的走開受了炮烙似的縮手,失神的站著難為情心懷希望徹底崩潰小結:概括祥林嫂形象

祥林嫂是舊中國農村勞動婦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勞、善良、質樸、頑強,但又愚昧迷信,在舊社會她不但不能爭得一個做人的起碼權利,反而成為一個被踐踏、遭迫害、受鄙視甚至于被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二>魯四老爺

分析魯四老爺形象要注意語言(六次語言描寫)行為(兩次皺眉)側面描寫(書房)(試從課本當中找出)語言描寫:

行為描寫:

兩次皺眉(祥成寡婦初來魯家及夫家堂伯來尋人)表現了魯四老爺對祥林嫂的反感,沒有同情心。間接描寫:通過魯四老爺的書房陳設的描寫,點明了魯四老爺的身分(地主階級、封建理學的衛道士),揭露了他的丑惡本質,從而揭示出他成為殺害祥林嫂的劊子手的深刻的階級根源和思想根源。

六次開口,說了百十來個字,卻就把他反動、頑固、虛偽自私、陰險狠毒的性格特征,把他殺害祥林嫂的罪行揭露得淋漓盡致。“可惡!然而……”“可惡!”“然而……”魯四老爺

是當時農村中地主階級的代表人物。政治上迂腐、保守,思想上守舊、反動,為人自私、冷酷。他是造成祥林嫂悲劇的一個重要人物。<三>試著用同樣的方法分析文中涉及到得其他人物形象柳媽文中的“我”柳媽

和祥林嫂一樣是舊社會中受壓迫的勞動婦女的形象,她雖然同情祥林嫂,但由于受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的毒害很深,最終也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劇。“我”是全文的線索人物,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都是通過“我”的所見所聞來展現的。是一個具有進步思想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形象,同情勞動人民,不滿黑暗現實,但也有軟弱和無能的一面。三、環境描寫(分清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體味其中的作用)

1:開頭的祝福景象:小說在開頭就渲染了魯鎮年終祝福的熱鬧忙碌的氣氛:晚云的閃光、爆竹的鈍響、幽微的火藥和人們忙碌的景象。調動了讀者的視覺、聽覺和嗅覺,寫得層次分明,具體形象,使人如見其景,如聞其聲。課文中用“沉重”的晚云,“陰暗”的天色,“將魯鎮亂成一團糟”等語句透露出作者對這種氣氛的反感和貶抑。2:祥林嫂死后當晚“冬日雪短……反而漸漸地舒暢起來”一節:這段景物描寫的作用是渲染悲涼沉寂的氣氛,烘托“我”的心情,從“寂靜”、“沉寂”等詞中可以看出。3:祝福前夕柳媽尋祥林嫂開心時,“微雪點點地下來了”:暗示著下文柳媽的話即將帶給祥林嫂巨大的心理陰影,起到了暗示情節的作用。4:結尾的祝福景象:這一段描寫與開頭的景物描寫前后呼應,渲染了熱烈氣氛,同時反襯出祥林嫂慘死的悲涼。最后一句拿祥林嫂的慘死和歆享了供品的天地圣眾預備給魯鎮的人們祝福作對比,深化了舊社會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結構上也做到了首尾呼應。5、此外,序幕中祝福景象中有一句話“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買得起福禮和爆竹之類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值得注意。這句話點出了辛亥革命以后農村風俗習慣依舊,封建思想依舊。而破折號插入的部分又反映出,在這貧富懸殊的社會里,窮人無福可祝,無福可言。這些語句,勾勒了當時的社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